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十九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其他范文 > 列宁遇刺事件8篇

列宁遇刺事件8篇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3-26

列宁遇刺事件8篇列宁遇刺事件 第三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及及响响下的欧洲风风命其影革命暴 本章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欧洲几个古老帝国爆发革命的原因、过程及不同结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列宁遇刺事件8篇,供大家参考。

列宁遇刺事件8篇

篇一:列宁遇刺事件

章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及 及 响 响下的欧洲 风 风 命 其影 革命 暴

 本章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欧洲几个古老帝国爆发革命的原因、过程及不同结局,从而认识革命是社会矛盾尖了解欧洲几个古老帝国爆发革命的原因、过程及不同结局,从而认识革命是社会矛盾尖锐化的产物 ; 只有在 一 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革命才会取得胜利。 学习本章应根据列宁关于“战争与革命”的理论,揭示“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的历程及其辩证关系。学习本章应根据列宁关于“战争与革命”的理论,揭示“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的历程及其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俄、德、奥匈三国爆发革命的原因 。 俄国二月革命后的时局特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德国十一月革命:弄清两个问题,一是德国十一与革命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二是十一月革命在德国历史上起了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德国十一月革命:弄清两个问题,一是德国十一与革命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二是十一月革命在德国历史上起了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

 第一节 俄国十月武装起义的胜利

 参考资料 1.《列宁选集》第二、三卷 2.刘淑春等编:《“十月革命”的选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十月革命”的选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 3.孙成木等著:《十月革命史》,三联书店 1980 年版。 4.霍布斯鲍姆著:《极端的年代(1914-1991)》,江苏人1 年 。

 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 5.德阿宁:《克伦斯基等目睹的俄国一九一七年革命》 6.(美)罗伯特· 文森特· 丹尼尔斯《革命的良心——苏联党内反对派》,北京出版1985年。苏联党内反对派》,北京出版1985年。 7.齐世荣:《论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几个问题》,载《世界历史》, 1996 年第 2 期。7.齐世荣:《论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几个问题》,载《世界历史》, 1996 年第 2 期。

 一、二月革命及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一、二月革命及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 1. 二月革命的胜利 一战使沙俄濒于崩溃。 3 月8 日示威游行, 3 月10 日政治总罢工, 12 、13日工人、士兵起义,日工人、士兵起义, 占领彼得保罗要塞和冬宫,占领彼得保罗要塞和冬宫, 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

 沙皇家族

 2.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 彼得格勒苏维埃的建立 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支持资产阶级组织临时政府。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支持资产阶级组织临时政府。( 俄  两个政权并存 ( 俄国 二 月革命后的时局特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代表苏维埃“ 苏维埃”是俄文“COBET”的汉语音译(英文为 Soviet ),意即“代表会议”或“会议”、“劝说”、“委员会”等。苏维埃制度是苏联的政治基础,是俄国劳动人民在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斗争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政权组织形式。列宁称之为“革命政权的萌芽”。的汉语音译(英文为 Soviet ),意即“代表会议”或“会议”、“劝说”、“委员会”等。苏维埃制度是苏联的政治基础,是俄国劳动人民在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斗争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政权组织形式。列宁称之为“革命政权的萌芽”。

 20世纪初俄国的政党情况 这些政党大体上可以分为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类。这些政党大体上可以分为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类。 前者包括保守的十月党和更自由主义的立宪, 自 1 年 ; 民主党 , 自 1906 年以来在杜马中占据优势 ; 社会主义政党有两个,社会革命党人和社会民主党人,后者又分两派:温和的孟什维克和激进的布尔什维克。社会主义政党有两个,社会革命党人和社会民主党人,后者又分两派:温和的孟什维克和激进的布尔什维克。

 二、列宁的《四月提纲》和群众斗争的兴起二、列宁的《四月提纲》和群众斗争的兴起 1. 列宁的《四月提纲》 主张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主张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原因 :

 民主革命已经完成;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无力也不想解决紧迫的社会问题(和平、土地、面包)。完成;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无力也不想解决紧迫的社会问题(和平、土地、面包)。

  提出革命和平发展的方针 原因:时局特点,“武器在人们手里,没有外力压制人民”;同时,广大群众又受“革命护国主义”影响,对临时政府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原因:时局特点,“武器在人们手里,没有外力压制人民”;同时,广大群众又受“革命护国主义”影响,对临时政府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设想:第一步先争取将政权由临时政府手里转到苏维埃手里;第二步,在苏维埃中争取多数和领导权,把小资产阶级代表排挤出去,从而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提出了“两个口号”设想:第一步先争取将政权由临时政府手里转到苏维埃手里;第二步,在苏维埃中争取多数和领导权,把小资产阶级代表排挤出去,从而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提出了“两个口号”

  2. 群众斗争运动 四月危机:临时政府照会协约国,决意将大战进行到底。俄历四月危机:临时政府照会协约国,决意将大战进行到底。俄历4 月10日,首都示威游行,临时政府陷于危机。日,首都示威游行,临时政府陷于危机。 六月危机:6 月,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被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控制 , 支持临时政府决议。大会期间,首都50万群众示威游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万群众示威游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三、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和党的武装起义方针的确定三、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和党的武装起义方针的确定 1.七月流血事件 工人武装被解散,布尔什维克党被迫转入地下。工人武装被解散,布尔什维克党被迫转入地下。政权完全落到临时政府手中。政权完全落到临时政府手中。 2.武装起义方针的确定 布尔什维克党六大制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布尔什维克党六大制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四、科尔尼洛夫叛乱和革命形势的成熟四、科尔尼洛夫叛乱和革命形势的成熟 1.科尔尼洛夫叛乱 国内阶级力量对比形势发生巨大变化。 2.革命形势的成熟 党威信空前提高。工人罢工,农民起义,600万士兵表示站在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一边。党威信空前提高。工人罢工,农民起义,600万士兵表示站在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一边。 经济濒于崩溃。

 五、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 10月23日,党中央举行会议,列宁作报告,通过武装起义决议。10月23日,党中央举行会议,列宁作报告,通过武装起义决议。 成立领导武装起义的军事革命委员会。。

 克 。

 占 ,  提前起义 。

 克伦斯基外逃 。

 占领玛丽亚宫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炮,占领冬宫。注意:十月革命过程中,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的态度和立场。注意:十月革命过程中,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的态度和立场。

 十月革命

 1917年十月革命中,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军队攻打冬宫的情景年十月革命中,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军队攻打冬宫的情景

 六、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和苏维埃政权在全国的胜利六、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和苏维埃政权在全国的胜利 1.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11月7日晚召开,大会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11月7日晚召开,大会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 。

 列 , 选 令 》 。

 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 选举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

  2.苏维埃政权在全国的胜利 莫斯科起义大军于11月16日夺取克里姆林宫。到1918年春,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莫斯科起义大军于11月16日夺取克里姆林宫。到1918年春,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十 ( P )

  3. 十月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 P48 )

 七、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 1.经济基础—— 军事封建色彩浓厚的帝国义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宁的帝国主义论。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宁的帝国主义论。 政 —— 2. 政治矛盾 俄国成为各种矛盾的集合点 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德、英、法,落后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帝国主义各种矛盾在俄国表现得特别突出,如沙皇专制制度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等。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德、英、法,落后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帝国主义各种矛盾在俄国表现得特别突出,如沙皇专制制度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等。

  3.主观因素——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1)俄国无产阶级的特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集中程度高,大多数工人集中在几个大城市的大企业中,有助于组织性和团结性的提高;(2)有比较成熟的政党(1)俄国无产阶级的特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集中程度高,大多数工人集中在几个大城市的大企业中,有助于组织性和团结性的提高;(2)有比较成熟的政党——布尔什维克党,而且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正确的革命策略。列宁的一国胜利论布尔什维克党,而且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正确的革命策略。列宁的一国胜利论国 —  4. 国际因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战争引起革命:俄国在战争中接连失利,国内经济濒于崩溃,激起全国各地不断爆发革命运动,革命潮流冲击着沙皇专制统治,革命时机成熟。(2)从国际范围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使无产阶级有可能在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突破而取得革命成功。(1)战争引起革命:俄国在战争中接连失利,国内经济濒于崩溃,激起全国各地不断爆发革命运动,革命潮流冲击着沙皇专制统治,革命时机成熟。(2)从国际范围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使无产阶级有可能在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突破而取得革命成功。

  关于十月革命历史必然性问题 一种认为十月革命有其历史必然性。这一观点得到史学界的普遍认可。另一种观点认为俄国不存在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十月革命是俄国各个阶级和阶层的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不断选择,而且是各种选择一种认为十月革命有其历史必然性。这一观点得到史学界的普遍认可。另一种观点认为俄国不存在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十月革命是俄国各个阶级和阶层的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不断选择,而且是各种选择。

 互相冲突的结果 。 关于十月革命的性质问题 (1)社会主义革命性质。(2)不完全社会主义革命说。(3)阶段论。(4)新民主主义革命说。(1)社会主义革命性质。(2)不完全社会主义革命说。(3)阶段论。(4)新民主主义革命说。

 第二节 俄国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一、苏维埃政权初期的政治经济措施 1.创建政权过程中的斗争 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的反对 2.同左派社会革命党联盟 3.解散立宪会议和第三次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召开3.解散立宪会议和第三次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召开 通过苏俄第一个宪法性文献----《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通过苏俄第一个宪法性文献----《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

  4.创建新的政权机关 5.实施工人监督,初步国有化政策,贸易垄断,废除外债,建立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5.实施工人监督,初步国有化政策,贸易垄断,废除外债,建立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 6.实施土地法令,粮食专卖 , 征粮队 , 贫农委员会1920年10月季诺维也夫向他的德国同志坦言:“我们从来没有想到我们在内战中必须采取这么多的恐怖手段,而且也从来没有想到我们的双手会沾满鲜血。”1920年10月季诺维也夫向他的德国同志坦言:“我们从来没有想到我们在内战中必须采取这么多的恐怖手段,而且也从来没有想到我们的双手会沾满鲜血。”“ 契卡”(Cheka)

 二、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 1. 谈判的开始 1917.12.22 ,布列斯特— 里托夫斯克。 2. 苏俄关于和约问题的争论 列宁主张忍辱签订和约,布哈林的“左派共产主义者”主张以革命战争推动革命,托洛茨基提出不战不和的策略。列宁主张忍辱签订和约,布哈林的“左派共产主义者”主张以革命战争推动革命,托洛茨基提出不战不和的策略。 3. 和约的签订与批准(1918.3.3—14 )

  4. 和约签订的影响 使苏俄失去大片土地。但和约使苏俄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赢得了巩固政使苏俄失去大片土地。但和约使苏俄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赢得了巩固政权的时间 。

 三、国内战争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一)国内战争的开始 1918年3月,英军在摩尔曼斯克登陆,日、英、美军先后在海参崴登陆,英军进入南方巴库。1918年3月,英军在摩尔曼斯克登陆,日、英、美军先后在海参崴登陆,英军进入南方巴库。 国内爆发捷克军团叛乱和南方克拉斯诺夫的叛乱。

  1.背景 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反对苏维埃政权;中小农民和工商业者的反抗;铁路瘫痪,工厂停工,人民饥饿;颠覆破坏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反对苏维埃政权;中小农民和工商业者的反抗;铁路瘫痪,工厂停工,人民饥饿;颠覆破坏活动不断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活动不断 。 2. 内容 实行余粮收集制;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排斥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工业品的配给制。实行余粮收集制;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排斥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工业品的配给制。列宁遇刺案凶手:芬妮·卡普兰

 3.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 (1 )基本持否定态度 复旦大学姜义华:战时共产主义是“十足的农业社会主义”,是旧俄国专制主义长期统复旦大学姜义华:战时共产主义是“十足的农业社会主义”,是旧俄国专制主义...

篇二:列宁遇刺事件

22 卷 第 2 期 2005 年 6 月 南 宁 师 范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0

 m 厦Ⅱ

 Ⅱ mG.口 0 Ⅱ Ⅲ2N

 Ⅱ 叫 皿§

 C 0 Ⅲ 【

 B 哐

 V O L _22 N O . 2 J u n. 2 005 从 苏 联 解 体 的 教 iJ ll看“三 个 代 表 ’’ 苗 青 ( 桂林航 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人文与社会科学系, 广西

 桂林 541(1 【 l4 ) 摘要 :

 苏联 解体 的一 个重要 原 因就是 人 民群 众 对 苏联 、对 苏共 失去 信心 和信 任 ,导致 苏联 党群 关 系的破 裂 江泽 民 同志 “ 三 个代 表 ” 重要 思 想的论 述 ,是 以江 泽 民为核 心的 党 中央 面对 国 际共 产主 义运 动 史上的经验教训所作出的科学回应

 当前 ,我们只有真正坚持和落实 “三个代表” 重要思 想,才能将人 民 群 众 团结 在社 会 主义 、 中国共 产 党周 围 ,才能 获得 群 众的 衷心 爱戴 .这 是 我 们 党立 于 不败 的 根 本 原 因 关键 词 :苏联 解体 ;

 “ 三个代 表”;党群 关系 中图 分类 号 :D2—0文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l⋯ H一696X (20o5)1) 一 ⋯ ⋯ 一 fl4 V iew s on

 the P r actical S ign i f i ca nce of th e T h r ee R ep resen ts ,

 J i ang’s Impo r tant T hought,fro m the F or mer S oviet U nion ’s D isi ntegr ation M iao Q ing (D ept ol’ Humanities and Soc ial Sciences . G uilin College of A erospace lndustry、 G uilin, G uangxi 54 l004, C hina) A bstract:S tartin g from the d iscussion 0 1 1

 the main cause of the d isintegration of the fo rnl er S ov iet U n ion,

 this paper poin ts o ut that onl y the C I C u pholds and carries OUt the T h ree R epresents.J iang Z emi n S im portant tho ugh t can it stan d the com i n g ch al lenges in the social ist con structio n and save itsel f fro m losing po w er K ey w ords :the former Sov iet U nion 。

 s dis integratio n:

 T hree R eprese nts :

 R c latjOI1 s 1 1ip betw een the C I C

 and ord inary peopl e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3周年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 国55周年。在我们隆重而又热烈地欢庆的同时 ,我们更应 当认真地分析研究苏共亡党 、苏联解体 的沉痛教训 ,有助 于我们加深对江泽 民同志关 于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科 学阐释的理解 ,坚定对 “ 三个代表” 是我们立党之本 、执 政 之基 、力 量之 源 的认识 。

 苏联的解体 ,是 1 991年震撼世界的大事 ,也是2O世纪 世界史 上的大事。其影响广泛深刻 ,为世人所瞩目。苏共 亡 党 、苏联解体有远 因有近 因,有 内因有外 因,有经济 的 、政治的 、民族的 、意识形态领域等等的原囚。本文仅 从民众对丰 十 会主义丧失信心 ,对苏共丧失了信任这个角度 出发 ,总结教训 ,从而真正理解江泽民 “ 三个代表” 的科 学 内涵及对现实的重大意义 ,认真实践 “三个代表” 重要 思 想 。

 一、 苏联解体的深层教训 :民心的丧失。党群关系的 破裂 1991年 的 “ 8 · 19” 事件是苏共挽狂澜于既倒 、 “ 避 免 自己走 向灾难深渊的最后尝试” ,可惜 ,在生死存亡的 关头 ,苏共未能得到人民、包括1000多万苏共党员的积极 响应 ,军队拒绝执行命令 ,甚至发生倒戈。

 事变失败后,苏共解散 ,其财产被没收⋯ ⋯ 令人震惊 的是,查封不仅没有遇到任何有组织的反抗 ,在有关的历 史档案中,也没有发现当时哪里有工人 、职员 、苏共党员 们 自发地集合起来,去保卫 自己的区委 、市委和州委 ,或 举行大规模抗议活动的记载。由此可以看 出,无论是党员 干部 、还是普通老百姓几乎没有任何反应 ,默默地承认了 自己的 “先锋 队” 消失的现实! 两位苏共中央委员悲哀地 说 :

 “ 1 991 年反对苏共的任何一个命令都没有引起保卫苏 收 稿 日期 :

 2O {

 一

 作者简介:苗青 ( 1t

 一l^ 一) ,女 ,内蒙古包头市人,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人文与社会科学系讲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从苏联解体的教训看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 ====——= = —= ==== =:

 === = =

 共的运动。没有任何集会 、游行 、罢工来捍卫被禁止的共 产 党 。” ⋯ 是这个 民族缺少政治激情吗? 不是 ,就在 同一世纪的 初年 ,群众革命 的浪潮在不到一年的时问内就卷走了封建 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时代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 国家。我们 在 《 列 宁在 十月 》这部历史 巨片 中看到的场 景 ,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当起义队伍像潮水一般涌入冬宫 大门时 ,只有为数寥寥 的士官生做无效 的抵抗。还有 《 列 宁在一九一八 》,也真实的再现了党的领袖和人民群众水 乳交融的关系:列宁遇刺后 ,发疯的人群几乎要把刺客撕 成碎片⋯ ⋯ 这些过 目难忘 的画面 ,同73年后年富力强的戈 尔巴乔夫的黯然离去时人们所表现出来的惊人冷漠 ,反差 多么鲜明 ! 究其原因,从斯大林时代 ,

 蜕变为 “人民的主人” ;特权 、腐败也使苏共渐失人心。

 “ 人民公仆” 逐渐 曾有人说 :布尔什维克是靠j 个 口号上台的 :和平 、

 土地 、面包 。这三个 口号加在一起 ,反映 的工农群众 的基本的 、也是迫切 的要求 ,由此产生了民众 对布尔什维克的信任支持 ,正是靠若这些信任和支持 ,苏 参加二月革命 共所执掌的力量微弱的新政权能在国内反革命势力和14国 武装干涉的 剿 中站稳脚跟 ,发腱壮大 :也正是靠着这利 信任和支持 ,苏共才能在世界资本主义的封锁中独立建成 社会主义社会 ,而且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问 ,达到了西方国 家用 了整整一个时代才实现的工业化 。但到了斯大林时 代 ,权力则走向高度集 中,走向个人专断 ,破坏 了社会主 义民主和法制 ,损害 了人 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特别是在 “ 大清洗” 中,错整丫苏联各民族大批优秀儿女 ,严重损 害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形象 ,败坏 了社会主义的声誉。后来 苏联的解体 ,不能说与 “大清洗” 的后遗症无关。列宁曾

 警告说 :

 阶级先锋 队来说 ,最大 最严重 的危 险之一 就是 脱离群 众 。” ’ 可以说 ,苏共党群关系的巨大裂痕 ,正是从斯 “对于领导一个大国⋯ ⋯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人 大林时代开始的。

 斯大林去世后 ,苏共为大清洗 的受 害者半反昭雪 ,但 在政治经济体制上 ,并没有脱离斯火林模式的} f :

 会主义。

 因此 ,尽管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 .使苏联人民的生活福 利和科学文化教育事业有了重大的改善和进步,但领导集 团脱离群众的倾 向不但没有纠正 ,而且有所发展。前苏联 部长会议 主席雷 日科夫曾说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 :

 应当成为一种负担。当它是负担时就会稳如泰山.而当权 力变成一种乐趣时 .那么一切也就完了。” 当苏联高层和 中层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相 比享有越来越多的福利时 ,

 “权力 “ 向上爬 ” 的官本位意识也必然随之强化,搞到后来 ,苏 共的特殊待遇甚至慢慢蜕变为特权 ,并向社会其它阶层保 密 ,这就意味着党和 国家管理机关 .开始把 自己和人民隔 离开来了。各级干部贪污腐化 ,滥用特权现象 日益严重 ,

 各级政府部 门靠行政命令 .凭长官意志所造成的官僚主义 作者 / 苗青 作风 日益盛行。戈尔巴乔夫搞改革也没有使苏联的政治体 制有什么改善 ,他虽然把 “ 民主化” 、 “ 公开性” 喊得 比 谁都响 ,但个人专断更厉害。从有关当事人的回忆看 ,许 多党的高层领导包括政府总理都由他 “钦定” 。连 “苏共 解散” 、宣布 “停止活动” 这样的大事 ,也没有通过任何 民主程序,还是 由他说 了算。广大苏联人 民对贪污腐化现 象 日益严重不满 ,对 自身拥有的民主参与权利越来越被削 弱尤法承受 ,

 边的意图 、决定 ,都会引起一种出 自本能的反感和 自发的 抵抗。” ‘ 当1991年发生的人无动于衷 ,说明苏共已失去大多数人的信任和支持 ,失 “ 更普遍存在的是一种逆反现象 ,凡来 自上 “ 8 · 19” 事件 时 ,绝大多数 去了对公众的政治影响力 ,苏联 的悲剧证明,民主是社会 主义的本质特征 ,人 民只有充分享受 当家作主 的民主权 利,才会有更强 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才会将特权 、腐化的 可能性降到最低点 ,政治发展才会充满活力。反之高度集 中的政治体制 ,不仅 “没有达到预期的 目的 ,反而增加 了

 对立面和反动势力,失去了大批群众和党员 ,失去了政治 上的主动权 ,” ‘最终被她一直代表的工人阶级和苏联人 民所抛弃。

 二 、吸取苏联解体 的教训 。努力实践 “三个代表” 重 要思想 综上可以看出,由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建立起来的党 和人 民的血肉联系,随着人民群众各种不满的积累 ,苏联 人民对党和政府的感情 由亲到疏 ,由热到冷 ,出现越来越 大的裂痕,对苏共的垮 台冷眼旁观 ,甚至 出现在她的对立 营垒中 ,造成苏共腹背受敌 ,最后不得不直布解散;苏共 亡党 、苏联解体的教训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民众对社会 主义 、对 共产党 失去了信心 和信任 。新 时期 ,中国的经 济 、文化 、政治已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传统的思想观念 ,

 价值准则 以及政治信仰也受到强烈的冲击并处 于新的重构 过程中 ,在这种 复杂 多变 的形式下 ,吸取苏联解体 的教 训 ,避免重蹈苏联共产党的覆辙 ,是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 义 的问题 。

 苏共 的历史 悲剧告诉我们 ,

 难不可怕 ,挫折 不可 怕 ,可怕的是人心的流失 。江泽民同志在淡到2O世纪9O年 代一些长期执政的党丧失政权的教训时做 了一个十分精辟 的总结 :一个政权也好 ,一个政党也好 ,其前途与命运最 终取决于能否始终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取决于能否不 断繁荣和发展先进思想文化 ,取决于人心的向背 ,取决于 能否赢得广大群众 的支持 。

 “ i 个代表 ” 重要思想的提 出 ,正是 江泽 民 同志 对历 史经 验 .对 世界 社会 主 义运 动 ,

 以及我们党80年奋斗历史的经验教训的深刻认识。

 ( 一 ) 江泽 民同志 “ 三个代表” 中首先强调了党要始 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苏联解体的经济根源是苏联经济模式 的历史局限性阻 碍生产力发展而又长期未得解决。6O年代 以前 .苏联社会 一2 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从苏联 解 体 的教 训 看 ” 三 个代 表 ” 重 要 思想 的现 实意 义 一一 一 =— = := 一一= 一 = = = = = = = = = = == == I

 = — = =

 =二 :

 =

 经济高速发展人造地球 卫星率先在太空翱翔,人类第一个 社会丰义 家何等灿烂夺 目,不仅联盟 内部具有凝聚力 ,

 而且使西方世界发生 _r 信仰危机。然而 自70年代始 ,随着 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 ,西方发达国家获得了新的发展机 遇,而苏联传统体制不适应新技术革命 的要求 ,经济增长 缓慢 ,逐步进入停滞和衰退时期。经济的巨大反差 ,引起 了凝聚力的变化 苏联 面临信仰危机和解体的危机。这从 反面告诉我们 ,在当今时代,树立先进 的生产力的观念是 多么的重要 。

 马克思主义认为 ,经济是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源 ,而生 产力是经济中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为了巩崮社会主义制

 度,为了增强社会主义 国家的凝聚力 ,必须大力发展生产 力。社会存在决定人们 的意识。在和平发展的时代 ,经济 发展的中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政治 、文化和科学的中 心 ,必然成为人们 向往的圣地和聚集的焦点。一个目家如 此 ,大干世界也足如此 ,历史上如此 ,现而今也足如此。

 经济的活力 时也是政权 的活力 、国家的活力和党的活 力;经济的凝聚力 同时也是政权的凝聚力 、国家的凝聚力 和执政党的凝聚力。

 江泽民同志 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同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科学论断。经 济是基础 和前提 ,共产党必须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 求,加快发展经济 .改善人民生活,使群众切实感受到社 足总结 了这办而经验教训,做出了我们 会 主义制度的蚶处。代表中 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条件 ,只有这样才能站在时代 的前 列 ,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在生产力发展更加迅速的今天,

 更好地代表 中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是新时代赋予党 的历史使命。即要求 中困共产党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 在根本和首要 的位置上 ,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集中力 量发展生产力,更好地满 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性需求 ,从而 先进生产力的发腱要求是保 坚定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

 苏联解体的教训表明 :是否代表先进生产 :

 力发展的要 求是共产党兴衰成败的 “ 根本因素” 。江泽民提 的 “ 三 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 .首先就足要 “ 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 的要求” ,这吸取 r 苏联解1 小的教训I,是对马列主义 、毛 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二 ) 汀泽 民同志 的 “ = 三 个代表” 重要思想提出党要 始终代表 中围先进文化的前进方 向。

 苏联的意识形态 南于过 于偶化和教条主义的影响而在 某种程度上丧失_r 生命力 。苏联的教训告诉我们 ,像苏共 以前那样 闭关 f Ll 守 、与 世隔绝是行不通的 ,像戈尔巴乔夫 时期那样一味地迎合西方,追求 西方的价值观,丢掉了先 进文化的灵魂 ,失左了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资格也是 行不通 的。一个 民族 ,一个 国家如果没有 自己的精神支 柱 ,就等于没有灵魂 ,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困际共 丰义运动正反两方 而的经验,尤其是执政党 作者 , 苗青 采取 “左 ” 倾 的、教条的、狄隘的文化政策所造成的文化 畸形 ,现实社会 中的腐败现象的沉渣泛起 ,以及苏联党失 去理性地向自身历史泼污水所造成的价值解体 ,大量惊心 动魄的...

篇三:列宁遇刺事件

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武汉大学武汉大学张晓红教授张晓红教授20062006年年1212月 月

 第二讲第二讲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列宁列宁 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武汉大学武汉大学张晓红教授张晓红教授20062006年年1212月 月

 第二讲列宁宁列斯大林领导下的的斯大林领导下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义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的探索索的探

 第六章苏联社会主 义建设取得了 那些巨大成就?列 宁对社会主 义的新认识是什么?

 19171917- -19361936年苏俄历史大事年表年苏俄历史大事年表第二个五年计划1933-19371936第一个五年计划1929-1933苏联成立1922、 12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1921三年国内战争1918-1920十月革命1917. 11二月革命1917. 3重大事件时间苏联通过新宪法列宁和斯大林1922年在哥尔克村

 一一列 宁领导的列 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 义对社会主 义的探索的探索

 ( (一一) ) 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探索的历史过程对社会主义探索的历史过程1917年11月 —1918年上半年,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19 18年夏天 19 21年初, 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 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19 21年春天 19 24 年, 由战时共产主义转为新经济政策时期。

 十月 革命后, 列 宁制定了 苏维埃俄国向社会主 义过渡的初计划, 提出 了 社会主 义改造的法 和途径, 进行了 “直接过渡”实践。1、 1917年11月 ——1918年上半年: :巩固苏维埃政权, 制订向社会主义过渡初步计划的时期“直接过渡”是指不利用 市场和商品货币 关 系 , 绕过市场和商品货币 关 系 “直接”通达社会主 义社会。

 第一, 实行“计算和监督”:

 由个人对私人企业生产和分配过程进行监督, 对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帐目 进行计算。第二, 实现国有化:

 基本完成了 银行国有化、 铁路国有化、 商船国有化和大工业企业国有化的任务。第三,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由国家政权机关对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进行监督, 引 导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第四, 废除土地私有制: 土地归国家所有,

 无偿分给农民。( 1)

 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由于国内 战争爆由于国内 战争爆发, 没完全实现。发, 没完全实现。

 为赢得巩固政权的宝贵时间 , 苏维埃政府接受了 德国十分苛刻的条件, 于1918、 3、 3, 与德国签订布列 斯特和约, 结束同 德、 奥集团 的交战, 退出 帝国主 义战争 。《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 和约》 签字现场(2)

 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1918年下半年, 帝国主义纠合14国对苏维埃政权进行武装干涉, 同时俄国爆发国内战争。为捍卫苏维埃政权, 苏维埃实行以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 1918年夏天  1921年初: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 1)

 背景苏维埃俄国的建立和退出 帝国主 义战争 , 引起协约国帝国主 义的恐惧和仇恨。

 他们从北、东、 南三个方向出 兵苏俄, 支持苏俄国内反动势力 , 妄图颠覆新生 的苏维埃政权。

 1918年秋, 敌对势力控制了 苏俄3/ 4的国土、 4/ 7的人口和许多 重 要粮食、 原料产 地, 物资极度缺乏。莫斯科、 彼得格勒工 人每天只有1/ 8磅面包。

 1918年8月 30日 , 列宁 遇刺, 身 受重 伤。为动员 国内一切资源, 保证前线需要, 迫使苏维埃实 行战时共产 主 义政策, 在经济上 采取一系 列特殊的带有强制性的措施, 全国转入战争 轨道。

 • •(2)

 主要内容普遍的劳动义务制, “不劳动者不得食”。5加速工 业国有化和工 业管理的集中 制, 建立 “管理总局体制”;4经济关系 实 物化, 国家凭证分配居民工 农业产 品;3禁止自由贸易, 食品和日 用品贸易实 行国家垄断;2实 行余粮征集制, 按规定数量和价格强制征集, 后扩大到多 种副食;1

 战时共产主 义政策是在非常困难条件下, 为战胜国内外敌人采取的应急措施, 它最大限度动员 了 全国的财力 物力 , 为粉碎国际帝国主 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 保卫新生苏维埃政权创造了 必要的物质 前提, 捍卫了 十月 革命的成果。(3)

 作用

 •政命令方式完成经济任务, 调整国家产 品生产 和分配, 违反了 经济发展的规律, 严重 损害了 农民利益, 挫伤了 群众积极性,阻碍了 生产 力的发展。国内战争 接近尾声,影响日 益显露。战时共产 主 义政策用行

 3、1921年3月—1924年新经济政策时期(1)

 背景 :1921年3月 8日 --16日 , 俄共(布)召 开第10次代表大会。

 根据列 宁的提议, 大会于3月 15日 通过决议,决定用 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 实行粮食税制实行粮食税制• • 允许自由贸易和商允许自由贸易和商品交换品交换• • 允许私人小工业企允许私人小工业企业发展业发展• • 实行租让制实行租让制• • 把商业原则引入国把商业原则引入国有企业等有企业等新经济政策的 主要内容新经济政策的 主要内容列宁在苏维埃代表大会上

 第 四, 试行租让制、 代购代销等国家资本主 义形式, 作为由多 种经济成分过渡到社会主 义的桥梁。( ( 2 2)

 新经济政策的)

 新经济政策的内 容内 容第 一, 实 行粮食税制度,开放市场, 实 行自由贸易, 允许农民自由周转剩余农副产 品;第 二, 允许私人小工 业企业发展, 允许通过市场进行商品买卖, 实 行国家调节 商业和货币 流通;第 三, 把商业原则引 入国有企业, 进行经济核算, 对职工 实 行物质 奖励;

 • • 恢复和发展了 国民恢复和发展了 国民经济经济• • 改善了 人民的生活改善了 人民的生活• • 改善了 工农关系改善了 工农关系• • 巩固了巩固了 工农联盟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苏维埃政权和( (3 3)

 新经济政策的)

 新经济政策的历史作用历史作用列宁同农民交谈

 1、 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2、 把大力发展生产力、 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3、 在多 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 商品、 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4、 利用 资本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5、 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6、 加强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7、 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系列措施。(二)

 列宁对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二)

 列宁对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

 (三)

 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三)(三)

 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列 宁指出 :“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 。

 ”

 建设社会主 义是长期探索的实 践过程建设社会主 义必须发展生产 力建设社会主 义必须利用商品货币建设社会主 义必须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 义必须加强执政党建设建设社会主 义必须利用资本主 义建设社会主 义必须加强国家政权建设、 发扬社会主 义民主

 二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1、 关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斯大林指出 :家包围 的无产阶级专 政国家不但能够用 自 身 的力 量解决内部矛盾即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 的矛盾, 而且还能够、 还必须建设社会主 义, 在本国组织社会主 义经济和建立一支武装力 量, 以便帮助周 围 各国的无产者去进行推翻资产阶级的斗争 ”。“被资本

 (1)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国家安全:

 必须区 别“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 义”同 “免除外国武装干涉 ”的不同 问题。5 5国际关 系 :

 苏联对世界资本主 义经济的一定依赖性,不妨碍苏联保持经济上的独立性和一国建成社会主义。4 4工农业关 系 :

 正确处理无产阶级同 农民的关 系 , 正确处理社会主 义工业同 农业的关 系 。3 3建成社会主 义标准:

 苏联无产阶级依靠本身 的力 量战胜本国的资产阶级, 即建立社会主 义经济基础, 消灭资本主 义生 产关 系 。2 2依靠力 量:

 苏联可以依靠自 己力 量建成社会主 义1 1

 (2)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的意义第 一, 鼓舞了 人民争 取社会主 义胜利的信心,激发了 人民建设社会主 义的干劲。第 二, 作为一面旗帜, 统一了 党的组织和党的思想。第 三, 为党制定社会主 义建设的路线、 方针和政策提供了 理论依据 。

 处于资本主 义包围形势下 , 社会主 义苏联不可能走“通常的”工 业化道路,苏联确立 了 优先发展重 工业的社会主 义工 业化方针, 这是由国际和国内条件、 苏联建成社会主 义根本战略任务决定的。2、 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

 社会主 义工业化的指导方针

 1925年12月 , 联共( 布)第 14次代表大会通过社会主义工 业化的方针, 领导人民开展了 工 业化实 践。(2)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过程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 之一——第聂伯河上的大坝苏联工 业化从1926年起步, 经过1929—1933、1933—1937两个五年计划, 取得巨大成就。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通过工业化, 改变了苏联工业技术落后、 门类狭窄的状况, 建立起了 比较强大的重工业、国防工业和农业机械制造业。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提高, 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3)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意义

 同 资本主 义相比,1937年资本主 义世界工业产量比1913年增长44.3% , 苏联同 期增长7.5倍,比资本主 义世界发展速度快14.3倍。

 第一, 过分强调发展重工业, 造成轻工业与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直接影响了 轻工业以及农业的发展。第二, 苏联社会主 义工业化主 要依靠内部积累 资金, 重点是靠农民。

 由于负 担过重, 农民的生 产积极性受到挫伤, 农业发展一直缓慢。(4)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教训

 1927年12月 2日 , 联共(布)

 第15次代表大会分析了 农业的滞后状况, 展望 了 社会主 义工业化迅速高涨的形势及其成就, 指出 农业与工业的不相称将对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严重问题, 制定了 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3、 苏联的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1)

 苏联农业集体化方针的制定

 (2)

 苏联农业集体化的道路派工人下乡 , 增派管理干部, 提高农民文化与技术水平, 加强对农庄的领导。4组织机器拖拉机站,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3消灭富农阶级;2短期内, 通过行政命令, 集中农民的土地,组成劳动组合式集体农庄;1

 (3)

 苏联农业集体化的重要意义第 一, 一定程度促进了 农业生产 发展, 基本解决粮食征购危机。第 二, 一定程度上 改变了 农民德生活状况。第 三, 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由个体小农国家变成大规模机械化集体化国家。第 四, 保证全党全国团结、政局稳定和经济高速发展,奠定了 社会主 义物质 基础。第 五, 农业社会主 义改造第 一次尝试, 为后来社会主 义国家积累了 经验教训。

 (4)

 农业集体化的经验教训第一, 变革和完善生产关系要以生产力一定水平为条件, 不能脱离农民的实际思想觉悟和水平。第二, 不能采取强制手段推进农业集体化, 违背改造个体农民经济必须坚持自 愿的原则。第三, 要注意到不同地区发展情况和需要的多 样性, 农业集体化形式不能过于单一。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列宁逝世后, 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 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 取得了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巨 大成功。4、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第一, 建立了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一个根本不同 于资本主义的新型的社会制度, 显示了 巨 大的优越性。

 第二, 使苏联发展成为强大的国家:以罕见的速度, 实现了 国家工业化, 提高和增强了 苏联的综合国力。

 1945年4月30日, 苏联国旗在德国国会大厦飘扬第三, 打败德国法西斯:斯大林领导苏联经受住卫国战争严 峻考验,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力, 最终战胜了 德国法西斯。

 1928年10月 , 苏联开始了建立社会主义大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932年底完成。(1)

 形成:5、 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

 1936年12月 , 苏联制定和颁布了 新宪法 , 用 宪法 形式规定了 新产生 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 苏联社会主 义模式即权力高度集中的社会主 义模式已经形成。

 发展战略方面: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 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 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2)

 特点:

 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经济体制方面: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 集中统一指令性计划管理, 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单一按劳分配方式。经济特点点经济特

 (3)

 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政治特点:• 高度集中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 自 上而下的干部任 命制• 低效的监督机制• 代表人物:• 以圣西门、 傅立叶、 欧文为代表, 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第六章

 第一,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第一,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适应了落后国家求生存、 求发展的然产物, 适应了落后国家求生存、 求发展的迫切需要。迫切需要。((3 3)

 评)

 评价价

 第二, 历史功绩:促进了 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推动了 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 为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中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 物质基础, 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打败了 德国法西斯, 体现了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苏军占领柏林

 第三, 存在弊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弊端逐步显现。• 主要是集中过多, 管得过死, 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

 任 何一个民族, 不可能不犯错误, 何况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 义国家, 经历 又那么长久, 不发生 错误是不可能的……苏联那个主流, 那个主 要方面, 那个大多 数,是正确的。

 俄国产生 了 列 宁主 义,经过十月 革命变成了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它建设了 社会主 义, 打败了 法 西斯, 变成了 一个强大的工业国。

 它有许多 东西我们可以学。……对斯大林要三七开, 他们的主要的、 大量的东西, 是好的, 有用的; 部分的东西是错误的。——毛泽东

 •苏维埃社会...

篇四:列宁遇刺事件

点未能逃脱1866年的那次暗杀;1873年, 有人向他开了五枪;1879年又有人要炸他的专列,但炸弹未爆;但炸弹未爆;1881年3月 , 亚历山大二世在圣彼得堡街头被投掷的炸弹炸死。1880年, 他的豪华餐厅被炸毁, 当时仅由于半小时之差, 使他幸免于难;他呼喊:

 “是什么使这些无耻之徒反对我呢?为什么他们像追猎野兽一样追捕我呢? ”

 课程标准:

 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近代化是指近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根本转变(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

 。经济领域:

 工业化、 全球化经济领域:

 工业化、 全球化政治结构:

 民主化、 法制化思想观念:

 理性化、 科学化社会结构:

 城市化、 都市化

 1.英法通过革命, 美国通过独立战争的途径比较早的走上近代化道路。2.德、 意通过统一战争, 日本通过改革的途径走上近代化。

 这些国家内部资源、 市场有限, 走上对外扩张的发展之路军国主义特征十分明显对外扩张的发展之路, 军国主义特征十分明显。世界各国近代化的多样性3.中国走上了改革与革命并举的近代化道路。俄国近代化指俄国由封建农奴制向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大转变,  它启动于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 经济近代化二、 政治近代化三三、 军事近代化军事近代化阅读“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1.改革如何推动了俄国1.改革如何推动了俄国的经济近代化?2.经济近代化过程中还存在哪些局限性?回答: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四、 教育近代化五、 思想近代化

 一.经济的近代化——1861年农奴制改革, 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1. 农业近代化: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发展(19世纪80年代完成)资本主义农业发展资本主义农业发展(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农村社会农村社会分化加剧分化加剧农民雇佣劳动力富农地 主使用雇佣劳动力,经营资本主义农业农业资本家家农业资本

 2. 工业近代化:原因:

 ①改革增加了自由劳动力, 扩大了国内市场②沙皇政府制定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③两次工业革命先后进行表现:

 ①19世纪后期, 主要工业部门完成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向机器工厂的过渡②石油、 机器制造等新的工业部门迅速崛起③新型交通工具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世纪末俄国的一座炼铁厂(19世纪后期完成)• 1 9世纪后期, 巴库油田兴起

 ①总体水平仍然低于美国和西欧国家②对外国资本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19世纪末,俄国基本上还是个农业国家,农业人口仍占全国人口的六分之五,出口以谷物为主,进口几乎全是工业品,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41% ,1913年,长期内部积累的缺乏, 使俄国经济对外国资本的依赖十分明显。

 从19世纪7 0年代起, 法国就向俄国大量投资,1887 年法国借款5亿法郎给俄国, 1888~1889年, 俄国又在法国发行19 亿法郎的公债; 到1906年, 俄国向法国借款已达7 9亿法郎之巨。

 20世纪初, 外国资本大量涌入俄国,沙俄政府为弥补资金亏空而大借外债, 一战前, 俄国外债总额达40亿卢布。3. 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③发展很不平衡(工业生产主要集中在莫斯科等几个主要地区)全是工业品,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41% ,1913年,俄国工业总产值居世界第五位。

 ——为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在其它领域也缓慢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变革领域近代化内容评价政治体制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了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地方和城市的实权仍然掌握在行政官僚手里僚手里二. 政治、 军事、 教育的近代化:司法制度军事教育废除了等级审判制度, 建立了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 实行公开审判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鼓励办学, 扩大大学的自主权, 允许引进西方书籍促进军队的近代化农村仍按旧制度审理案件推动教育近代化

 亚历山大给俄国带来的“文明”思考:

 1. “文明火炬” 是指什么? “到西伯利亚去”又说明了什么?是指欧美资产阶级思想和统治制度说明改革不彻底, 带有明显局限性, 改革后仍然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 沙皇权力至高无上, 任何对沙皇专制的挑战都要受到惩罚2. 该漫画反映了俄国历史上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政治改革

 存在问题:改革后仍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政治、 军事、 教育的近代化进步意义:客观上促进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在俄国的传播, 使俄国人变革愿望日益强烈, 推动了俄国思想的近代化。

 总结:

 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军事上使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建立了西方式的军事管理机构建立了西方式的军事管理机构教育上鼓励社会和私人办学, 允许引进西方书籍思想上 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传入俄国,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政治上:

 仍是封建君主专制国家使社会矛盾日 益激化资产阶级:

 既不满政治上无权, 又要依附地主阶级经济上:

 农奴制残余阻碍资本主义发展三、 改革后的俄国: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农民阶级:

 受双重压迫, 生活仍贫困, 反抗不断平民知识分子:

 形成民粹派, 主张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使社会矛盾日 益激化刺杀亚历山大二世新沙皇中止改革措施, 进一步加强专制, 促进革命形势走向成熟

 “ “一切都翻了个个儿, 一切都刚刚开始一切都翻了个个儿, 一切都刚刚开始” ”----------列夫列夫.. 托尔斯泰托尔斯泰基督滴血复活教堂---亚历山大二世遇刺的地方

 关于民粹派⑴形成:

 一批代表农民利益的平民知识分子, 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 逐渐形成民粹派, 他们自称是人民的精粹⑵特点:

 革命性、 空想性⑶观点:①反对农奴制和沙皇制度, 号召知识分子到农村发动革命推翻农奴制和沙皇制度;②认为资本主义是历史的衰落;③否认工人阶级的先进作用;④认为俄国无须经由资本主义阶段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⑤并不了解农民的真正想法, 没有得到农民的响应。⑷评价:①积极:

 就反对农奴制残余和沙皇专制制度以及解除人民痛苦的主观愿望来看, 具有一定的进步和革命性。②消极:

 带有浓厚的空想社会主义色彩, 理论上的错误导致了实践上的失败, 使许多追随他们的青年牺牲在沙皇政府的屠刀下。

 被刺杀后的俄国矛盾依然尖锐被刺杀后的俄国矛盾依然尖锐……. .19051905日俄战争日俄战争- - -- - -- - - 191719 17 年年2 2月 革命- - - 190519 05年革命(二月 革命的总演习)年革命(二月 革命的总演习)月 革命- - - -- - - - 19171917 年十月 革命年十月 革命……磕磕绊绊磕磕绊绊中俄国仍然在寻找中俄国仍然在寻找 ……如何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如何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如何扫除农奴制残余如何扫除农奴制残余俄国还面临着俄国还面临着民主革命命的任务的任务——反封民主革——反封改革后俄国的历史任务:改革后俄国的历史任务:

 列宁为什么说:

 “1861年诞生了 1905年” ?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 无产阶级壮大,成为最具革命性的阶级)

 , 从而为1905年革命准成为最具革命性的阶级备了经济条件和阶级基础从而为年革命准②1861年农奴制改革保留的封建残余成为1905年革命直接反对的目标

 材料一:“1000年来最伟大的善人, 重建和平的战士, 秉承上帝意志制定秩序和按照人民意志维护秩序的君主, 把4000万农奴变成4 000万人的真正的基督徒。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来自西方的评价材料二:“这是一个残酷的暴君,是一个十足的欺骗者” ,亚历山大二世是欧洲历史上遭到刺杀最多的帝王之一,并最终遇刺身亡最终遇刺身亡.历史是最公正的裁判历史是最公正的裁判材料三:2005年, 莫斯科人民为沙皇亚历大二世进行塑像,并举行了隆重的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揭幕仪式。

 市长卢日科夫做了重要的讲话….——《自上而下的改革者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请问:

 你认为他的讲话中会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二世呢?

 “今年俄罗斯人民有幸经历了本国历史上和文化界的一件大事, 经过艺术家们的努力,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终于在莫斯科落成了。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 正是他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

 ”——卢日科夫市长

 背景:

 农奴制严 重阻碍俄国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俄国 工业发展水平大大落后于其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方式:

 由封建农奴主自 上而下进行的。性质:

 从内 容上讲资产阶级性质, 但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小结:1861年俄国农奴制度的改革作用:

 促进俄国 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推进了 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新的思想和新的社会力量不断的壮大。局限性:

 改革极不彻底, 保留了 浓厚的封建残余。

 俄国寻道图强的启示:感悟:

 改革体现各种社会力量的博弈, 但它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可能会给社会带来阵痛, 但从历史的发展来看, 它同样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手段。 顺应时代潮流 抓住国家社会发展的迫切问题 抓住国家社会发展的迫切问题 缓和社会矛盾 及时化解改革中产生的社会矛盾 不断深化改革 ……

 1.下列对俄国19世纪80年代农业的叙述, 正确的是A .资本主义农业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B . 虽然废除了农奴制, 但粮食产量却下降了C .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D . 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A巩固练习2.下列说法不符合俄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是A . 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B .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 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 . 自治机构在卫生、 教育以及经济领域发挥作用D . 地方和城市的实际权力掌握行政官僚手里B

 3.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主要体现在①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治机构 ③司法方面实行公开审判 ④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制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②④②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D . ①②③④D4. 下列关于1861年改革的评述错误的是A . 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 .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沙皇专制统治C . 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D . 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5.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 . 挽救统治危机B . 消灭农奴制度C . 发展资本主义D . 打击封建势力DA

 关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 有下列两种观点:观点一: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沙皇以国家名义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观点二: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沙皇为巩固封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请回答:

 你同意哪一种观点? 为什么?

 同意观点一:①它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 国内市场和资金, 促使俄国工业迅速发展。

 在19世纪80年代便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②改革也使农奴人身得到解放, 挣脱了 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 获得了 一定的生产和生活资料, 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富农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营农业, 到19世纪80年代, 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

 同意观点二:①从改革内容上看, 它是在保护地主阶级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 实质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合法” 的掠夺。

 其表现为:

 最好的农田为地主所有;农民所得份地不仅比原来耕种的份地少, 而且还要交纳高出地价数倍的赎金。

 所以, 当农民真的“解交纳高出地价数倍的赎金。

 所以, 当农民真的放” 以后, 实际上已变得一贫如洗了。

 他们大多数无法独立经营, 只能向地主租地、 借款, 失去的枷锁又重新戴上。解②从政治上看, 这次改革并没有触动封建的沙皇专制制度。

 所以说这次改革实质上是一次封建性质的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是俄国农奴的“解放者”你能认出这两位在19世纪60年代的世界历史上都留下了重要历史痕迹的人物吗?请指出这两位人物在历史上的主要功绩?美国总统林肯在1 861—1865年的美国内战中领导北方取得了胜利,为维护美国的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是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那他为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成为俄国近代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亚历山大二世是俄国农奴的“解放者” , 那他为什么会被刺? 为什么推行了改革, 俄国最终还是走向了革命?

篇五:列宁遇刺事件

斯大林的介绍关于斯大林的介绍动力工程动力工程

 目录人物介绍人物介绍1 1早年生活早年生活2 2统治苏联统治苏联5 5二战领袖二战领袖6 6Your com pany sloganYour com pany slogan革命时期革命时期3 3掌掌 权权4 4战战 后后7 7逝逝 世世8 8

 人物介绍Your com pany sloganYour com pany slogan1 879.1 2.21 —1 953.3.5斯大林, 原名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什, 苏联重要的领导人之一、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 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总理)

 , 对二十世纪的苏联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任期间, 他全面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导致了严重的饥荒。

 他以计划经济的方式实施大规模工业化, 使苏联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

 早年生活• 斯大林于1 879年1 2月21 日出生于俄罗斯帝国第比利斯省西部的哥里城。

 父亲是一名鞋匠, 母亲是格鲁吉亚农奴。

 在家中排行老三。

 早年家庭富裕, 但因其父嗜酒无度, 且常毒打妻儿, 家境没落, 多次搬迁。• 1 0岁时, 到哥里的神学学校就读。• 1 6岁时, 进入第比利斯一所东正教中学读书。接触到一些革命书籍, 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 于接书籍深1 898年8月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次年被学校开除。• 1 903年,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裂, 选择加入布尔什维克。

 不久成为高加索地区主要的革命活动者。• 1 906年夏天, 斯大林和斯瓦尼泽结婚, 不久生下长子, 但她却在1 907年因斑疹伤寒去世。• 渡过悲痛, 他在巴库积极从事阿塞拜疆和波斯地区的革命活动。1 91 2年来到圣彼得堡Your com pany sloganYour com pany slogan马克在列宁的指示下创办1 8岁的斯大林, 1 894

 革命时期• 1 91 7年俄国二月革命爆发, 沙俄罗曼若夫王朝灭亡。

 斯大林被释放后, 重返彼得格勒, 继续从事《真理报》 的编辑工作。• 同年发生七月事件, 列宁由于试图发动革命而被临时政府所通缉, 斯大林协助他逃往芬兰。• 不久列宁重返俄国, 并在斯莫尔尼宫策划武装起事推翻临时政府, 斯大林成为了领导团体的一员, 最终布尔什维克在十月革命中成, 斯大林成为了领导团体的员, 最终布尔什维克在十月革命中成功夺取了政权, 随后他被任命为民族事务人民委员。• 1 91 8年俄国内战爆发, 斯大林入选五人主席团, 被派往察里津征粮, 以保证军队供需。• 1 91 9年波苏战争爆发。

 任苏军西南方面军政委的斯大林希望夺取波兰城市利沃夫, 但与列宁意见不合。

 斯大林的政治把戏导致西北军失援, 苏军在利沃夫和华沙的两场战役均以失败告终。

 归国后,他的行为受到批评, 他也主动辞去军职。Your com pany sloganYour com pany slogan

 掌权在“十月革命”之后的两年中他表现得积极出色, 多次受到列宁的委派前往最关键的战线与国外武装干涉势力和国内反对势力作战, 巩固了新生的政权。这一期间, 在斯大林的主导下, 俄国的国家名称由原来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改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这有使苏联成为“未来全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联合国”的意图。1 921 年红军解放格鲁吉亚1 921 年红军解放格鲁吉亚, 建立了格鲁吉亚苏维埃政权, 斯大林在其中举足轻重 。1 922年4月3日, 斯大林在俄共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在处理格鲁吉亚事件时, 斯大林对反对派使用了粗暴的高压政策, 列宁对此非常反感, 并在遗嘱中批评斯大林不适合担任总书记。在苏共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 没有公布列宁的遗嘱, 斯大林被推举为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建立了格鲁吉亚苏维埃政权斯Your com pany sloganYour com pany slogan

 统治苏联农业集体化1 927年-1 928年, 由于苏联国家规定的粮食价格太低, 农民并不急于卖粮, 使粮食收购出现短缺。

 斯大林认为造成危机的原因是富农阶层的蓄意破坏, 他不顾布哈林等人的反对, 一方面采用特殊手段打击富农, 强迫他们按指定价格卖出余粮; 另一方面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业集体化政策。执行过程中, 底层执行者常采用威胁恐吓等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公社。

 到1 933年底未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户仅占0.2% , 至此全盘集体化的目标基本实现。Your com pany sloganYour com pany slogan农业集体化政策引起了很多农民的不满, 全盘集体化也没有给农业生产效率带来明显提高。

 反而使苏联在1 932年-1 934年间出现了严重的饥荒。

 在此期间国内数以万计的农民暴动此起彼伏, 苏联当局不得不使用正规军以剿匪的名义镇压反抗农民。

 统治苏联大规模工业化从1 927年到1 941 年苏德战争爆发为止, 斯大林提出要在短期内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目标, 于是按照每五年一计划的方式, 以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发展经济。1 928年1 928年—1 932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1 932年的第个五年计划主要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Your com pany sloganYour com pany slogan第二个五年计划以牺牲农业为代价, 大规模发展重工业。

 在这段时间内, 苏联的工业总产值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1 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束后, 工业总产值达到了1 928年的446%, 平均每年增速为1 8%。1 938年起, 第三个五年计划集中发展军事工业, 使苏联迅速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

 统治苏联文化作品斯大林主义是指苏联和受苏联影响的共产主义国家, 在斯大林统治下及其之后的共产主义理论, 主要包括了斯大林的政治经济外交主张, 其中有一国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始终存在阶级斗争等观点。

 斯大林主义成为歌、 音乐、 绘画、 电影等各种文化作品的焦点点。Your com pany sloganYour com pany slogan

 统治苏联大清洗1 934年1 2月1 日, 以苏联政治风头正盛的列宁格勒州委书记谢尔盖·基洛夫遇刺身亡为导火索, 斯大林开始了针对老布尔什维克的清洗。

 大清洗最终变成了对党、 政、 军、 中央、 地方干部的全面清洗和镇压, 受害者的人数至少在70万人以上。

 此次活动也涉及到社会中的许多人:

 知识分子、 农民(尤其是所谓的“富农”)

 、 神职人会中的许多人:

 知识分子、 农民(尤其是所谓的 富农 )

 、 神职人员、 技术专业人员和少数族裔。Your com pany sloganYour com pany slogan古格拉集中营

 统治苏联其他政策斯大林在30年代主导苏联外交。

 他先后与英法美等过建交。1 934年苏联被接纳加入国际联盟并担任常任理事国, 使苏联走出了建国初期孤立的处境。1 936年底, 斯大林在苏维埃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年底斯大林在苏维埃第八次新宪法草案》 的报告, 大会随后通过了苏联宪法草案, 从法律上规定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把俄罗斯人视为其他少数族裔的老大哥, 他不断提升俄罗斯民族英雄和俄语在苏联的地位。文学艺术方面, 斯大林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艺术家创作的指导纲领。Your com pany sloganYour com pany slogan代表大会作关

 二战领袖苏联的扩张1 .斯大林起初欲与英法建立反对纳粹德国的同盟却遭遇失败, 于是转而寻求和德国建立合作。

 同期阿道夫·希特勒也为避免使德国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与苏方代表莫洛托夫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双方秘密划分势力范围, 其中包括了对波罗的海三国和对波兰双方秘密划分势力范围其中包括了对波罗的海的瓜分。2.9月1 7日, 苏联红军以保护波兰东部的白俄罗斯人及乌克兰人为理由入侵波兰东部, 占据了维斯瓦河以东的波兰领土。3.在苏芬战争中, 芬兰因寡不敌众被逼割让卡累利阿等地来换取和平。4.1 940年间, 苏联吞并了波罗的海的拉脱维亚、 立陶宛和爱沙尼亚三国, 又强逼罗马尼亚割让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Your com pany sloganYour com pany slogan国和对波

 二战领袖苏德战争1 941 年6月22日, 希特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以事先拟订好的一份代号叫“巴巴罗沙”的计划, 出动1 90个师, 3700辆坦克, 4900架飞机, 47000门大炮和1 90艘战舰。

 军分三路以闪电战的方式突袭苏联。

 1 941 年7月3日, 斯大林向苏联人民发表广播演方式突袭苏年 月说, 号召全体苏联人民团结起来, 全力以赴同希特勒法西斯做殊死的斗争, 苏德战争全面爆发。

 著名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被誉为二战经典的转折之战。

 1 945年5月2日苏联占领德国柏林, 5月8日, 德国举行了无条件投降仪式, 苏德战争就此结束。Your com pany sloganYour com pany slogan斯大林向苏民发表广播演

 战后东方集团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随着温斯顿·丘吉尔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 由于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 世界逐步形成了资本主义宪政民主国家和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国家两大阵营长期对峙的冷战格局局。斯大林在苏联东南欧占领区的前轴心国国家内, 积极扶植各国的共产主义党派上台, 建立了民主德国、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波兰人民共和国、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等卫星国, 组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

 这些国家在宪法中确立了共产党执政的一党专政制度, 推行国有化经济政策, 并对国内的自由主义分子和支持宪政民主人士实施严厉打压和清洗。Your com pany sloganYour com pany slogan

 战后苏联与中国1 .二战爆发前夕, 苏联曾与1 937年8月20日与刚刚开始全面的抗日战争的南京国民政府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 , 为抗日战争提供武器和物资援助, 并派遣空军战斗机志愿队助战, 一直到1 941年初斯大林与日本帝国签定《苏日中立条约》 之后, 苏联战斗机志年初斯大林与日本帝国定苏日中愿队才撤离中国回苏。2.1 945年8月1 4日, 国民党政府在苏联保证“不干涉新疆事务, 不在中国东北长期驻军不回, 不以任何形式援助中国共产党及其所属一切武装” 的条件下, 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 承认外蒙古独立。3.1 950年2月, 苏联与中国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与中国结盟并为之提供经济援助。Your com pany sloganYour com pany slogan条约之后苏联战斗机

 逝世1 953年3月1 日——宴会结束后第二天——警卫员发现斯大林陷入严重的中风。

 3月5日, 斯大林去世, 享年74岁。斯大林去世后, 他的遗体被保存在莫斯科红场的列宁墓中, 供瞻仰参观。

 1 956年赫鲁晓夫掀起去斯大林化运动。

 1 961 年, 斯大林的遗体从水晶棺移出, 衣服上的金纽扣换成黄铜的, 埋在克里姆林宫红墙下, 迁入了克里姆林宫墙外1 2个苏共中央领导人的墓群之中。

 。Your com pany sloganYour com pany slogan

 Your com pany sloganYour com pany slogan

篇六:列宁遇刺事件

茨基被刺之谜

 --------

 十月革命的主将

  十月革命期间 托洛茨基担任彼得格勒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主席和领导武装起义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在决战时刻他几乎没有迈出起义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一步。斯大林在《十月的转折》一文中这样评价他起义的全部实际工作是在托洛茨基同志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可以坚定地说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工作成绩首先并主要应归功于托洛茨基。可是在出版《斯大林全集》时这篇文章被抽掉了。

 以后他相继担任外交人民委员、军事人民委员和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内战期间他穿着漂亮的军大衣一脚登的长统皮靴腰悬自动手枪。巡视各条战线向红军士兵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

 一辆装甲列车是他的战时流动指挥部 它由沙皇交通大臣的专用列车改制而成电台、发电机、图书室和浴室应有尽有。战场上到处传说着托洛茨基战车和他的卫队。甚至连托洛茨基的外表——蓬松的黑头发 尖形的黑胡子和藏在眼镜后也依然光亮可见的眼神也为人们熟知。

 在这两三年中 他出尽了风头。

 全世界的各大报纸都曾突出地介绍过这位 “红色拿破仑” 把十月革命和红军的胜利的主要功劳都记在了他的账上。

 列宁逝世不久他成为党内反对派首领1925 年被解职1927 年 12 月联共(布)十五大通过决议将他开除出党1929 年 2 月他又被驱逐出境永远地离开了他的祖国。

 2 月 13 日托洛茨基抵达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他来到时并不像一个名誉扫地的政治流放者倒像是一个当权者在进行一次重要的国事访问。外国记者群集码头等候着他的专用汽艇世界各大报纸用大字标题报道了他的行踪。托洛茨基被安置在马尔马拉海的普林基波岛。后来他先后迁到法国和挪威。并游历了许多地方。无论走到哪里他都在宣传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并且号召把联共(布)党内的反对派发展成一个国际性的派别组织。在他的鼓动和串联下法、美、德、比、意、捷、英等国相继建立了托派组织。1930 年他们正式组成了国际左翼反对派。1938 年在巴黎组织“第四国际”(又称“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党”)。

 血腿的暗杀

  1936 年 12 月一艘名为“路得”的油轮载着托洛茨基在大西洋中颠簸了三个星期于第二年的 1 月 9 日抵达墨西哥。墨西哥总统卡德纳斯派了一位将军和一些官员前来迎接。总统专列把托洛茨基夫妇接到了他们的新住所——墨西哥城郊的科约坎。

 为了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自身的安全 托洛茨基组织了一个精干的武装警卫队。

 队长汉森来自美国是托氏的狂热的崇拜者。不仅如此科约坎的这所住宅实际上已经成了一座戒备森严的城堡。大门是双层的。由电气装置控制。周围有六米多的高墙四角的塔楼上有手执冲锋枪的哨兵在昼夜守卫随时准备射击企图偷袭的冒险者。每当有人按响门铃卫士先打开通话的窗口 验明来访者的身份 然后打开大门 像经过国境线一样检查有无暗藏武器再填写访问单方能入内。墨西哥政府还在附近驻扎了一个警察小分队日夜巡逻。托洛茨基夫妇各自随身带一支防卫手枪那些秘书也多是腰悬手枪时刻警惕着周围的一切。

 但是暗杀活动却防不胜防。1940 年 5 月 23 日深夜一伙身穿墨西哥警官制服的人携带

 各种轻重武器分乘四辆汽车来到托洛茨基的住宅。不知他们用什么办法打开大门冲入院中用机枪同时向托氏夫妇和卫士住所猛烈扫射。托洛茨基和家人连滚带爬地钻到各自的床下居然躲过了这场灾难。袭击者没有冲进房间因为他们知道室内有各种暗设机关足以制服入侵者。参加这次袭击的一些人被当局逮捕其中那个穿着中校警服的人是墨西哥画家名叫西凯思露斯。

 托洛茨基的失误就在于他没能从“5·23 事件”中发现异常袭击者是怎样打开大门的?他们为何对住宅内部的情况了如指掌?墨西哥警察小分队的人都到哪里去了?

 托洛茨基有个女秘书叫西尔维亚·耶季洛夫。在巴黎参加“第四国际”成立大会期间她结识了一个比利时贵族莫尔纳尔家族的公子并且被他的潇洒和才华迷住。很快他们住到了一起。西尔维亚回到墨西哥后继续得到托洛茨基的信任和重用。通过她的关系那个公子杰克逊·莫尔纳尔也成了科约坎的常客并且和几名卫士打得火热。袭击事件发生后托洛茨基应想到这个新来的客人但他疏忽了。杰克逊依旧自由出入这个戒备森严的大院甚至提出请托洛茨基帮他校阅新近写的一篇论文。

 8 月 17 日傍晚杰克逊按照事先的约定来找托洛茨基请他看了论文稿。8 月 20 日杰克逊再次拜访。原来的打算是和西尔维亚一同前来告辞准备第二天去纽约结果只来了他一个。他带来了那篇关于法国经济的论文请托洛茨基修改。夫人娜塔莉娅奇怪地发现客人穿了一件雨衣。

 而且连雨衣的帽子也扣在头上 便问了一句 “这么好的天 你还穿雨衣?”

 “谁知道老天什么时候下雨啊!”回答是若无其事的夫人也就没有在意。

 杰克逊随着托洛茨基走进书房后一会儿 娜塔莉娅就听到丈夫一声十分恐怖的惨叫。

 她冲进书房看到丈夫满脸是血颤颤地站在门旁。

 卫士们蜂拥而入当即抓住了凶手。

 托洛茨基立即被送进医院但手术只不过使他的生命延续了 26 个小时。

  杰克逊的遗书

  当警卫蜂拥而入时杰克逊右手提着一把滴血的凿冰斧左手握着左轮手枪正站着喘气。警卫向他扑过去把他打倒在地。杰克逊像是处于半昏迷状态他哀叫着 “他们让我干的。他们把我母亲关起来了。

 ”

 几分钟后杰克逊似乎清醒了挣扎着试图逃走但被卫士制服。他拒绝回答问题只是喃喃地说 “西尔维亚与此事无关。

 ”

 除了凿冰斧和左轮手枪外 在杰克逊的西装里还发现了一把缝在口袋中的近三十厘米长的匕首。刺客显然作了充分的准备。在他身上没有任何能证明身份的证件却发现了一封用法文打印的遗书。

 遗书用“我出身于一个比利时世家”开头。他说他在巴黎留学时因受西尔维亚的影响而倾向于托洛茨基主义并加入了巴黎托洛茨基主义组织。有一天某个来自托洛茨基“第四国际”总部的不知名的先生建议他去墨西哥会见托洛茨基并提供他钱和证件。来到墨西哥后因为听到和看到的与想象大不一样而感到失望才知道托洛茨基是个可怕的骗子。特别是有一次托洛茨基突然命令他潜入莫斯科去暗杀斯大林但他不愿去托洛茨基激怒地痛骂了他一顿。于是他决定为了全世界的工人阶级必须埋葬这个骗子。遗书里还说托洛茨基禁止他和西尔维亚结婚他决定牺牲自己也是为了她的缘故。这封遗书还注明如果万一他本人遭遇不幸请将此遗书公布于众。

  他是谁?

  遗书公布后比利时警方立即进行了调查发现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莫尔纳尔”家族。

 在审讯杰克逊的日子里全世界的无数报纸和杂志都登载过他的照片报道过他的情况可是却没有一个人出面证实自己认识这个神秘的刺客。令人奇怪的是杰克逊受审讯期间的牢房里备有唱机、唱片、书刊供他消遣一日三餐由一家豪华的饭店提供这些东西都由他的律师付账资金来源是保密的。

 1943 年 4 月 16 日墨西哥第六刑事法庭宣判杰克逊因犯有谋杀罪被判处 20 年徒刑(当时墨西哥没有死刑)。

 判决书说杰克逊从一开始来墨西哥直到他成功地和托洛茨基建立关系他的言行都是虚假的是一种阴谋。经过两年零八个月的审讯警方和法庭始终没有掌握凶犯接受任务的真实情况连凶犯的真实姓名也没有搞清楚。

 这个来历不明、行踪诡秘的凶犯心甘情愿地在墨西哥的牢狱里度过了 20 年的囚禁生活。1960 年 5 月 6 日获释。先安排他去了古巴然后从那里乘船前往苏联。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于 5 月 25 日向赫鲁晓夫报告了他获释一事。5 月 31 日颁布了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的一项非公开的命令 “因完成一项特别任务并在执行任务中表现出英雄主义和勇敢精神 授予洛佩斯·拉蒙·伊万诺维奇同志苏联英雄称号同时授予他列宁勋章和金星奖章。

 ”

 1989 年 1 月 4 日苏联《文学报》发表历史学家瓦谢茨基的文章承认克里姆林宫卷入了这次刺杀活动。他说组织暗杀活动的是内务人民委员会的艾廷冈上校。他招募梅尔卡德尔母子加入暗杀小组并确定梅尔卡德尔直接行刺。梅尔卡德尔的骨灰和高级间谍金·菲尔比等人埋在一起。

 同年 3 月 15 日 《莫斯科新闻》 发表了题为 《杀害托洛茨基的刽子手梅尔卡德尔》 的文章宣称是斯大林下令追杀托氏的。之所以选中梅尔卡德尔是由于在西班牙内战中托洛茨基分子支持无政府主义因而遭到西班牙共产党人的憎恨。

 1993 年前苏联间谍头子巴·阿·苏多普拉托夫发表回忆录《特别行动处》 自称由斯大林亲自布置他指挥了暗杀托洛茨基的行动。

 这一说法不知是不是最后的结论。

  *

篇七:列宁遇刺事件

往事历历还有两天就是元旦了,陆军上将徐树铮终于没能熬过1925年。在河北廊坊,他被人持枪杀害。一个叫陆承武的陆军少将宣称对此负责。在随后发布的通电中,陆承武说 :“徐贼树铮性情阴险,人格卑污,包藏祸心,酿成内乱……天地不容,先君建章公曾以微嫌,竟遭徐贼惨害,国人不共戴天之恨,固无时不以剸刃仇腹为怀。今赖先君在天之灵,使巨奸无所逃迹。本月二十九日,遇徐贼于廊坊,手加诛戮,以雪国人之公愤,并报杀父之深仇……”7年前的夏初,陆承武之父、曾任陕西督军的陆建章被徐树铮邀请到天津奉军司令部赴宴,结果未经审判程序便将其枪杀,而后宣布其“勾煽军队,联结土匪”,此案最后不了了之。枪杀陆时,徐尚且权势熏天,作为陆军次长,乃国务总理段祺瑞身边第一红人,还是国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安福俱乐部核心创始人,而陆彼时已是一个缺乏实权的下野军阀。7年过去了,徐树铮恍若当年的陆建章。1920年的直皖战争后,他曾被通缉,后几经沉浮,又于1924年赴欧美考察。在被枪杀的20天前,他刚归国。而陆建章的内侄女婿冯玉祥,则在一年前发动北京政变后实力大增。1925年12月30日,徐树铮在经过冯玉祥控制的廊坊区域时被枪杀。陆承武虽宣称负责,但事件真相可能比想象中更复杂。

 执意进京1925年12月6日,徐树铮结束考察,搭乘航班归国,10日晨在沪登陆。刚过去的11月下旬,奉系将领郭松龄与冯玉祥的国民军密谋后倒戈,12月初尚处于对张作霖作战的节节胜利中。而段祺瑞作为临时执政,此时正陷入内政困局中无力自拔,连内阁重组都阻碍重重。段试图让足智多谋又够狠的徐树铮回来协助扭转局面。归国前,媒体已报道徐树铮的行程。为防被仇家暗杀,江苏特派交涉员许元还特地交代交际科长杨念祖通知英法租界总巡捕房,派得力探捕沿途保护,并由淞沪警察厅严厅长派军乐队在新关码头欢迎。抵沪后,在盛大的归国欢迎仪式下,落魄多年的徐树铮意气风发,亦有再在政坛大干一场的志向。据媒体报道,在段祺瑞和交通总徐树铮遇刺之谜文│韩福东徐树铮

 55

 往事历历长龚心湛的催促下,徐于12月25日午后带11名随员前往天津,次日晨又专车进京。但据徐树铮之子徐道邻《民国徐又铮先生树铮年谱》,因当时京津局面混乱,段已来电嘱徐暂缓进京。段祺瑞执政府本是建立在张作霖、冯玉祥两人力量之上,现在张、冯不合作,段左右为难。在段的左右,大部分人亲张,但北京却在冯的控制之下,所以段的很多亲信觉得朝不保夕,奉劝徐不要北上。徐认为考察回国,理应复命,遂力排众议。当时陷于困境中的段祺瑞已有离职打算。公开报道称,徐树铮劝段“勿以主张不行而退”,所以段将一份下发的执政令的后半段修改为 :“但求救国有方,共和永固,本执政决不稍持成见”,要求内阁负责,今后无退之必要。徐道邻说,徐树铮离京的当天下午,段祺瑞在书桌上突然发现一字条,上书“又铮(徐树铮的字——编者注)不可行,行必死”。段很着急,赶快命人把字条送给徐,但徐并不介意。晚上到车站时,褚哲文带了一个连的兵力来预备护送,徐坚决不要。正是在拜谒完段祺瑞后前往天津的途中,发生了本文开头在廊坊的一幕,徐树铮死于非命。谁是凶手?徐树铮被杀后,舆论在传播过程中失真。《申报》最初误将“陆承武”写成“陆绳武”,并称现场是陆扔炸弹“将徐树铮与随员多人登时轰死”。而后的消息称,徐树铮夜过廊坊时,“陆承武率众喝令停车,将徐扭下,乱枪击毙,随员等被拘”。东方社随后称,徐树铮枪杀案的真相与此前的报道大有差异。徐于29日傍晚五时由北京搭专车启程,拟经津赴沪,次日午前三时在廊坊停车,被冯玉祥麾下张之江部突袭,熟睡中的徐等人被逮捕,与同行10余人一样遭当场枪毙。宣称为父复仇的陆承武最近在张家口,未在行凶地点。一般人士观测,认为枪杀阴谋是某方面担心徐抵沪后将筹划某种行动,故有此举。还有消息称,冯玉祥国民军方面披露,徐死后,遗物中发现京中安福系联合吴佩孚倒冯的计划书,其中还有段祺瑞手书,与此计划也有少许关系。此外还有徐秘密向某某国借款,以及在国民军之外联合各方拥戴段祺瑞为大总统的计划。不过段方面对此否认。但媒体还是体察到,此消息的传出表明段派与冯的国民军没有进一步合作的空间了。随后又有消息否认张之江杀人。匿名的北京国民军要人对媒体说,徐树铮之死,张之江并不知情。当天仅据魏探长报告廊坊站有尸身一具,其时张正赴两村落查防,回来后亲往查视,因不识徐,故不敢断定尸身为何人。当夜,张之江还致电鹿钟麟。据廊坊市民称,死者为徐,车停时有便衣者30余人将其打死,自称为陆建章之子陆承武,替父报仇。这位要人还表示,之前关于张之江搜检车上,发现密函及借外债合同之事为报道不实。徐遇害次日,电通社发布消息称,徐数日前由沪赴京,即感到环境危险。结果返津途中在廊坊被张之江所捕,张奉冯之命枪杀徐。另一说是被大刀砍死。1918年冬天,徐树铮诱杀陆建章后,其子陆承武曾试图报仇,只是一直没有机会。陆承武现为国民军参谋,据称徐被抓捕后,他表示要报父仇,并进言说徐为人阴险,如果得志必然报复,杀之可免后患。无论如何,徐树铮不免一死。各种版本的传言一时充斥舆论市场。遇刺真相徐树铮被杀后,他的长夫人在原籍徐州1925年,徐树铮(左三)访法时受到法国总统杜梅尔格(左二)的接见

 56往事历历北门街正值病中,徐宅恐其因悲痛而加重病情,最初未向她报告噩耗。徐宅门前设有警察岗位,自噩耗确定后,前门即行紧闭。位于上海南洋路34号的徐宅接得噩耗后,徐的小妾也极为悲伤。而与徐树铮有交往的人,多表达惋惜之意。徐树铮的朋友说,他生平仗义疏财,为国效力,死后家资不满十万金,尚有一家细弱,令人为之痛悼。与徐树铮同行的随员朱佛定等人,从大北电报局拍来电文曰 :“同人均安,某军注视甚严,不便入都。候轮即南返,特先复。”在这些随员到沪前,其家属还无法确认徐身死详情。段祺瑞执政和交通总长龚心湛特派专员至廊坊,将徐遗体运至北京北池子一号的徐树铮私邸,当即棺殓。棺殓时,由徐旧部、前任西北军混成旅长宋子扬亲自料理。据称徐在廊坊受禁时,书有遗嘱予诸随员,内载死后之善后办法,所以徐家属须等随员抵沪后才能遵照办理。一直到1926年1月8日,徐树铮的跟仆王连贵由津到沪报告徐被害时情形,真相才得以大白。王连贵称,徐树铮被害前,带着十几个随员于12月29日下午六时许到执政府向段祺瑞辞行,而后即到东车站登车,欢送者很多,同车赴津的还有执政府代表褚瑞符、京师警厅秘书桂茂林等人。徐与送行者告别后,大概六时半许,专车开驶。本来由京到廊坊,只需一个半小时,不料沿途军车络绎,耽搁了时间,延至午夜十二时才抵廊坊站,车即停止。徐树铮因疲倦,即在车中就寝,忽有自称驻军司令部参谋长黄某的人,持张之江名晋谒。徐为敷衍酬应起见,予以延见。黄某说,敝司令请下车叙谈,徐还没来得及回答完毕,即有很多持枪兵弁蜂拥上车,口呼“绑绑绑”,将徐及随员捆绑至驻军司令部。徐被单独监禁,随员每二人分拘一室。约20分钟后,诸随员听见枪声两响,心想必是徐树铮被杀。王连贵说,12月30日上午十时左右,没想到囚禁的随员人等全部被释。他们走出司令部时,瞥见徐树铮的遗尸横卧于地,仅着内衣,状极悲惨。无人敢上前收殓。后来段祺瑞闻讯,派员移尸北京进行棺殓。随员衣物也已被劫一空,需等执政发来川资方能搭轮赴沪。“孝义复仇”?1926年的元旦因徐树铮的死而蒙上一层阴影。从事后媒体的反应看,陆承武为父报仇的说法,在传播策划上颇为成功。一个署名“鹃”的作者(应为《申报》自由谈主编周瘦鹃)在《申报》自由谈栏目元旦特刊中撰文说 :“中华民国十五年的元旦又来了……通国皆兵,民生憔悴,既无可庆祝,简直也无话可说。而元旦前一天,恰又得了一个不幸的消息,便是徐又铮在廊坊遇刺殒命了……至于陆承武辛苦七年为父复仇,也不失为孝子。徐氏死而有知,多分也原谅他的罢。”虽然陆承武作了通电声明领去杀徐责任,但在各种叙事中,随员王连贵的说法可能最接近真相。所以20年后,徐道邻认为杀父的幕后凶手是冯玉祥并发起诉讼,并非毫无根据。吊诡的是,徐在被杀前还与冯玉祥多有酬应。徐自沪北上前,接有冯的欢迎电 :“徐又铮先生鉴 :铣电承悉,改由海道北上,忻悉,把晤匪遥,良深企盼。特复。弟冯玉祥号。”还有消息称,徐自沪北上拜谒段祺瑞后,原拟去张垣访冯玉祥商谈时局,没想到中途遇难。按徐道邻所言,徐树铮在国外和意大利墨索里尼有过军火借款的协商,这为他赢得政坛再起的资历——“这是先生当时的一笔大本1924年11月,段祺瑞(左四)与张作霖(左三)、冯玉祥(左二)等在天津日租界召开“天津会议”后合影

 57

 往事历历发军队息争令。段祺瑞执政府本来就处于风雨飘摇中,还寄望徐树铮归国后能助其维护东南局面,没想到徐竟无机会施展才干。一个署名“冷”的评论家撰文称,徐遇刺后,段之势益孤,而之前倒戈的郭松龄也在徐死前几天战败,被张作霖父子所杀,冯玉祥的胆也因此不壮。冯很快宣布下野,取道外蒙悄然赴俄。而在徐树铮擅杀陆建章后,曾曲意维护的段祺瑞,这次甚至未发布任何逞凶声明。上海日文媒体《日日新闻》分析,徐树铮之被刺,于段祺瑞固为一大损失,于安福派亦为一大打击,且将影响此后政争,是政界应重视的一大事件。徐此次漫游欧美,所到之处,尚受欢迎。当与日本外务、陆海军诸省要人会商中国时局问题时,力述须维持段政府之理由。他还与段政府要人及孙传芳电商要政,并与冯玉祥常有电报往来,曾称赞冯之为人。《日日新闻》称,徐树铮为人精力绝伦,霸气纵横,常以气制人,动有凌人之概,是才士而非长者,勇气有余而思虑欠周。他之所以早成名者在此,但这同时也是其早死之因。徐树铮多才多艺,能文善书,爱好广泛且喜研究,虽为军人但又是优秀的学者。对敌虽残酷,而对友殊深切。在徐逝后出版的《上海画报》第72期中,还刊有徐的墨迹,相关介绍称其书法“美不胜收”。《申报》自由谈1926元旦特刊上,主编周瘦鹃也赞赏了徐的才华。徐树铮逝后的家境有令人同情之处。此前收复外蒙的过程中,他功勋卓著,在这个意义上当属爱国将领 ;但从私刑枪杀陆建章的维度看,又毫无疑问是个滥用武力的军阀。冯玉祥使人枪杀徐树铮,有为陆报仇的因素,亦或有防其东山再起的政治权谋考虑。徐树铮被杀8年后,下野的冯玉祥住于泰安。徐道邻说,山东省主席韩复榘曾派人与自己联系,说可帮他报仇,徐道邻以“不愿意做陆承武,做一个冒名的孝子”拒绝了。民国军政高官相互仇杀的故事,向外界素描出了一个法治阙如的时代丛林场景。从枪杀陆建章,到枪杀徐树铮,两个陆军上将先后死于报复,构成以恶制恶的循环,实在可悲矣。(作者系资深媒体人)钱”。孙传芳参谋长刘宗纪说,这个秘密徐树铮当时只透露给了三人,段祺瑞、孙传芳和冯玉祥。在遇刺前半年,徐一直在联络冯。在国外,徐、冯也常有通电,冯在电报中称徐为“钧座”,自称“职”,“口口声声要他回来‘主持’‘领导’等等”。1925年七八月间,奉系杨宇霆督办江苏时,徐树铮曾发表长电反对,当时有人说,这个通电等于三个师的兵力——打击奉天,就是帮助冯玉祥。到了11月,冯玉祥和张作霖交恶已深,段祺瑞左右多人已逃到交民巷里,大家认为北京危险,劝徐树铮不要北上。但徐因和冯有上述密契,所以才敢轻身入险。段大概也认为这个密契有用,所以虽收到严重警告,也并未全力拦阻。徐离京的12月29日,正值郭松龄兵败后四五天,奉系已然胜利。徐或是怕在京与段祺瑞同时被困张作霖手中,既然怕张,当然就不会疑冯。据徐道邻推测,冯玉祥之所以要害徐树铮,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徐和墨索里尼签订了合作协议,令徐如虎添翼。现在徐、冯合作固好,一旦反目,必然后患无穷,所以冯决定趁徐蛟龙尚未得水之际,予以除掉以灭隐患。其二,徐树铮与冯玉祥当时的政治立场不甚一致。最后,冯玉祥不但是陆建章的内侄女婿,而且是受其厚恩和领导的。民国元年滦州独立,冯被押解回籍,是陆把他保出来的,而后也是靠陆的力量,冯才再度挂名军籍。此后,1928年的浦口逗留和武穴通电,也都有陆在旁策划。所以冯、陆之间并不只是泛泛之谊而已。冯玉祥加害徐树铮,不会没有一点为陆报仇的成分在内。冯玉祥诚然是有手腕之人。在中华帝国漫长的法制史中,“孝义复仇”一直有着相当的“合法性”。正是利用这点,冯才演绎了陆承武为父报仇的故事。此后,郑继成为报父仇(其父郑金声,冯玉祥部下)枪杀张宗昌、施剑翘为报父仇(其父施从滨,张宗昌部下)枪杀孙传芳,背后都有冯的影子。法治阙如的时代丛林1926年1月3日下午,有消息称段祺瑞欲

篇八:列宁遇刺事件

得堡简介

 俄语С а н к т -П е т е р б у р г 旧称列宁格勒Л е н и н г р а д

 和彼得格勒П е т р о г р а д 俗称П и т е р

 位于俄罗斯西北部波罗的海沿岸是列宁格勒州的首府也是仅次于莫斯科的俄国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概览

 城市概况圣彼得堡市位于俄罗斯欧洲部分西北部东经30°19"北纬59°57"。座落于涅瓦河口。发源于拉多加湖的涅瓦河自东向西穿过市区注入波罗的海的芬兰湾。行政辖区1439平方公里城区面积606平方公里为俄罗斯第二大城市波罗的海的重要港口和俄罗斯通往西北欧的海、陆、空门户。人口 462万2004年1月1日为欧洲第四大城市伦敦、莫斯科、巴黎之后。男女比例为45:55。城市居民以俄罗斯族为主还有100余个少数民族。市区以“三多”著称河多、岛多、桥多。全市大小河渠93条总长300公里另有湖塘100余个。水的面积占全市面积的十分之一。涅瓦河及其支流将城市分割成44个岛岛与岛之间有580多座桥梁相通其中21座可以开启过船。有“北方威尼斯”之称。圣市地势低平海拔1.53米海岸线长35公里。属受海洋影响的温和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5.3℃。1月份平均气温6.3℃7月份平均气温18.1℃。年降水量约600毫米。主要风向西风、西南风、南风。因纬度较高每年5月2526日至7月1617日有50余天的“白夜”景观其中6月2122日白天最长18小时53分钟。冬季白天最短时为5小时52分钟。市徽在红底色徽牌上有用十字拼成的两个倒置的银色海锚和河锚上面正中竖立着一只金色的帝王权杖。市旗长方形红色旗幅中心是用十字拼成的两个倒置的白色海锚和河锚上面正中竖着一只黄色的帝王权杖。市歌由作曲家格利埃尔谱曲的“伟大城市的赞歌”。

 圣市为直辖市是与莫斯科市及俄其它各州、边疆区、自治共和国平等的联邦主体。也是俄西北联邦区行政中心。圣市共分为20个行政区。其中市区12个分别是海军部区、瓦西里岛区、维堡区、加里宁区、基洛夫区、科尔宾区、红色近卫军区、莫斯科区、涅瓦区、、彼得格勒区、伏龙芝区和中央区。郊区8个分别是红村区、克朗什塔得区、库罗尔特(疗养)区、罗蒙诺索夫区、彼得宫区、滨海区、普希金区帕甫洛夫斯克区。行政区划

 该市于1703年由俄国沙皇彼得一世下令建造由该城的第一座建筑物——扼守涅瓦河河口的圣彼得保罗要塞命名。城名直接译自德文“Sankt Peterburg”。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出现反日耳曼情绪沙皇政府遂将圣彼得堡改名为彼得格勒。其后苏联成立为纪念领导者列宁于十月革命时曾于该市发动革命于1924年列宁逝世后将市名改为列宁格勒。1991年苏联解体后经市民投票恢复圣彼得堡的旧名。注“格勒”是俄语中“城市”的意思。市名沿革

 圣彼得堡与欧洲其他城市最大差别在于所有欧洲首都名称均为一个字 并且仅拥有一个含义然而圣彼得堡的名称却来自于三个不同的起源“圣”— 源自于拉丁文意味“神圣的”“彼得”— 使徒之名在希腊语上解释为“石头”“堡”— 在德语或者荷兰语中称为“城市”如此一来圣彼得堡的名称不但和彼得大帝之名互相吻合并且同时说明者这个年轻的城市蕴含着不凡的文化背景来源。它不但沿袭了德国及荷兰的文化传统并且城市的象征意义和以圣徒彼得为守护神的古罗马紧紧相关。有趣的是甚至圣彼得堡市徽——一个左右交叉的海锚也类似罗马梵蒂冈的徽章。

 圣彼得堡地区原来是波罗的海芬兰湾的出海口的一片沼泽地其周围地区包括現時芬兰湾一帶的土地称“英约尔曼兰”瑞典语Ingermannland为瑞典王國所拥有。沙皇彼得一世为了争夺面向西欧的出海口与瑞典在18世纪初1700年开始对瑞典的21年北方战争彼得一世从瑞典夺取英约尔曼兰并在这里修建城市起名为圣彼得堡。1713年-1714年彼得大帝把首都从莫斯科搬到圣彼得堡圣彼得堡成为沙俄帝國首都经过凯萨琳大帝、亚历山大一世直至尼古拉二世的不断建设成为俄罗斯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普希金将其称为俄罗斯“面向西方的窗口”。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俄罗斯的农奴制度后圣彼得堡的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建立了机械、造船、电力、食品等工业并形成了产业工人阶级。1825年一批俄罗斯贵族曾在圣彼得堡发动十二月党人起义。1905年俄国第二波罗的海舰队在对马海峡海战中战败后圣彼得堡爆发“流血星期日”事件。历史

 1917年该城先后爆发二月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十月革命无产阶级起义。十月革命后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军队接近圣彼得堡首都即将沦陷。苏联於1918年将首都迁至莫斯科。1924年该城改名列宁格勒。1934年基洛夫在列宁格勒遇刺由此掀开苏联大清洗的序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宁格勒曾经历德国军队900余天的封锁战后成为苏联首批“英雄城市”之一。由于列宁格勒一直是苏联知识分子和学者的聚集地因此斯大林在基洛夫遇刺之前就对列宁格勒采取敌视的态度一些俄罗斯历史学家称斯大林故意拖延了为列宁格勒解围的时间以便饿死更多的知识分子。战争期间从该城撤出的人口在战后没有得到返回家乡的允许。在战后斯大林还制造了针对列宁格勒地方领导人库兹涅佐夫和沃兹涅先斯基的“日丹诺夫案件”。列宁格勒在二战后进行了重建并且再度成为苏联的工业中心区之一。尽管工人阶级在战后大量涌入但该城还是保持了文化和艺术中心的地位。同时由于接近芬兰该城成为苏联时代为数不多的可以直接收看到西方电视节目的城市之一每年有35万苏联游客经列宁格勒前往芬兰旅游。1980年代末的列宁格勒市长索布恰克追随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改革政策该城在苏联8·19政变时持反对政变的立场。1991年9月6日该城市民以54%的多数通过了恢复“圣彼得堡”旧名的决议。

 圣彼得堡 (Saint Petersburg) 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东端的涅瓦河三角洲现有人口约500万2006年7月。圣彼得堡是座与威尼斯齐名的水城整座城市由40多个岛屿组成70多条天然河流和运河迂回其间粼粼碧水与典雅建筑相映成趣古风古韵的大小桥梁宛若长虹卧波。圣彼得堡是名副其实的桥梁博物馆除铁路公路桥外423多座桥梁将这座水城连成一片。地理

 圣彼得堡因其地处北纬60度仲夏时节日照近20个小时所以它还是世界上少数具有白夜不夜城的城市每年的5月至8月城市中几乎没有黑天白夜时漫步在静静的涅瓦河畔遥望着蔚蓝天空的北极光感觉犹如在梦幻中一般。在观光之余游客也可浏览一下纳夫斯基大街这里有很多售卖充满民族特色商品的店游客在此一定可以买到所喜爱的纪念品满载而归。

 经济圣彼得堡是俄罗斯仅次于莫斯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俄西北地区中心城市又称“北方首都”。它拥有4000多个工业企业其产值占俄罗斯工业总产值的6工业品畅销全国。工业以舰船、动力机械等制造业为主造船业规模在独联体居首位能生产大型原子能破冰船还生产各种车辆、电机和兵器。其次为化学工业生产过磷酸钙以科拉半岛的磷灰石为原料、轮船和其他合成橡胶产品、塑料及其制品以及合成纤维等。纺织、食品和日用消费品工业也很发达有棉、麻纺织品、服装及靴鞋业等。工业所需电力来自附近的泥炭发电站以及沃尔霍夫河、斯维尔河、武奥克萨河上的水电站。

 圣彼得堡还是俄罗斯的重要海港主要港口位于城市西南部河流两岸都建有花岗石的堤岸港区筑有防护堤人工水道与科特林岛上的喀琅施塔得军港相连。港区主要进口金属管道、工业装备、化工品、食糖、棉花和水果出口机器、木材、煤炭、钾盐和黄铁矿。客运主要集中在夏季经波罗的海至英国。小型海轮可沿涅瓦河到达拉多加湖并在此与俄罗斯欧洲地区内陆水系相联经拉多加湖、斯维尔河、奥涅加湖及白海运河。轮船可进入白海与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北海航线相联经奥涅加湖、伏尔加波罗的海水路轮船可抵达伏尔加河流域、里海、黑海和亚速海。

 财政金融财政预算圣彼得堡财政预算由政府编制立法会议审批后执行。2004年预算收入819.88亿卢布支出856.87亿卢布预算赤字36.98亿卢布算。预算收入主要来自税收2004年计划收税605.58亿卢布占预算收入的73.9其中所得税收入为276.55亿卢布占33.7利润税收入为180.73亿卢布占22其它税种收入各自均不超过10%包括消费税财产税。非税收收入占预算收入的26.1包括无偿划拨、国有企业营业收入、道路基金等专项基金。预算支出主要用于社会目的如住房公用事业、专项基金、社会政策、医疗卫生和体育、运输和信息通信、文化教育、行政事业、治安等。2004年用于教育的支出占20.6社会政策13.7专项基金占13.1、住房公用事业占12卫生和体育12。圣市的债务2004年初圣彼得堡市债务余额为131.2亿卢布(约合4.6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其中内债为99.63亿卢布比上年增加14.435亿卢布占债务总额的76。外债余额为31.57亿卢布占债务总额的24%。外债比上年减少约39%。偿付债务的支出约为18.2亿卢布占财政预算的2.4。根据市预算法市财政债务余额不得突破185亿卢布。圣市政府提供担保的的借贷主要用于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如公共交通上下水等。

 圣彼得堡银行业概况圣彼得堡是俄西北联邦去区的金融中心信贷机构数量仅次于莫斯科排在全俄第二位。根据2004年初的统计市区内有43家信贷机构其中包括40家银行内含2家外资银行和3家非银行信贷机构占在西北联邦区注册的86家信贷机构的近一半。80%以上的银行有外汇经营权。银行自有资本总和280亿卢布。自有资本超过10亿卢布资本的银行占总数的13%少于1亿卢布的占44%。

 有约80家外地银行在圣市设立分行。在列州登记注册的3家商业银行本部也设在本市。市内还有14家外地商业银行代表处其中3家外国银行代表处。银行资产总和超过3800亿卢布其中资产超过10亿卢布的11家大银行排名俄罗斯100大银行之内其资产总和占圣市全部银行资产总和的80以上。2004年1月资产排在前三位的银行是“俄罗斯储蓄银行西北银行”1113亿卢布工业建设银行655亿梅纳捷普圣彼得堡分行367亿卢布。其次为波罗的海银行141亿卢布圣彼得堡银行126亿卢布“圣彼得堡国际银行”120亿卢布МДМ圣彼得堡银行93亿卢布理昂信贷俄罗斯银行88亿卢布俄罗斯德累斯顿银行75亿卢布俄罗斯银行67亿卢布电信银行54亿卢布西北天然气银行53亿卢布。外地分行资产最大的有阿尔法银行乌拉尔西伯利亚银行诺莫斯银行。

 多数圣市银行与全俄情况近似自有资本水平低。银行资金来源主要靠客户资金。2004年初各银行总共吸收资金4520亿卢布其中居民存款余额为1270亿卢布企业流动账户头寸960亿卢布。2004年圣市银行信贷机构贷款总额达到1990亿卢布年增速50。其中贷款最多的是受市政府控制的工业建设银行310亿卢布其次是梅纳捷普圣彼得堡分行237亿卢布储蓄银行223亿卢布外资的理昂信贷俄罗斯银行59亿卢布德累斯顿银行45亿卢布。除对法人投资提供贷款外居民消费贷款是发展较快的一个贷款品种。许多圣市银行提供购车或其它耐用消费品的贷款部分银行开始为居民购房提供暗揭。2004年初居民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57亿卢布比上年同期增加1.6倍。俄罗斯中央银行在圣彼得堡设立管理局对商业银行活动进行监管其中央金库和结算中心为各商业银行服务。

 证券市场圣彼得堡外汇交易所是俄罗斯五大外汇交易所之一。该交易所提供了各种金融交易工具供投资机者交易。其中包括1) 外汇交易可以通过远程接入参与银行间外汇交易所统一交易系统ETC和圣彼得堡外汇交易所的美元和欧元买卖。2) 证券交易可以买卖联邦主体发行的债券、公司债券、股票、期指和股指。3) 通过远程接入参与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的国债交易买卖企业债券、股票、联邦主体债券等。4) 期货标准合约目前证券市场尚未对普通市民开放参与交易需通过经纪人。许多职业经纪人和经纪公司在圣彼得堡外汇交易所设立交易席位。其中外汇交易部有200多席位证券部有100多席位50多加银行和投资公司参与标准合约买卖20多家银行和投资公司参加国债交易投机者来自60多个城市包括远东、西伯利亚和中部地区的城市。

 2004年外汇交易量111亿美元、13.5亿欧元、3675亿卢布。2003年地方债券交易量849亿卢布企业股票交易量12.66亿卢布公司债券和股票交易涉及20多家上市公司国债交易量约为481亿卢布标准合约交易量超过1711亿卢布比上年猛增26倍彼得堡投机商在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所做的证券交易量3810亿卢布其中股票交易2983亿卢布。根据俄联邦证券市场法如两国签署协议外国公司可以在俄发行债券和...

推荐访问:列宁遇刺事件 遇刺 列宁 事件

十九范文网 www.ib19.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十九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