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十九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其他范文 > 8月27号大作文新时代乡村文化6篇

8月27号大作文新时代乡村文化6篇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3-23

8月27号大作文新时代乡村文化6篇8月27号大作文新时代乡村文化 走好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8月27号大作文新时代乡村文化6篇,供大家参考。

8月27号大作文新时代乡村文化6篇

篇一:8月27号大作文新时代乡村文化

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包括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此又作了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地域辽阔,农村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存在着很大的异质性,这一现实国情决定了中国的乡村振兴必须立足于中国乡村的历史传统和社会现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夯实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实现农民群众生活富裕是关键。要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前提是要夯实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一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集体经济的收益由乡村集体负责管理和分配,既可以把分散的家庭经营组织起来,提高村庄的集体经济实力,又可以改善个体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直接增加村民的个人和家庭收入。二要依托农村的人文和自然资源优势拓展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资源就是财富,乡村有着明显区别于城市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不同地区的乡村也有着迥异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各地区乡村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的独特优势,结合市场需求,合理发展特色旅游文化产业,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三要发挥资本的集聚效应来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必须坚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创新和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2017 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强调,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科学有效的治理体系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基本条件,为此必须坚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建立乡村治理协同领导机制。要加强党的领导,做好乡村治理的顶层设计,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理念,保证乡村治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断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整合村民个体、乡绅名贤、村委会等诸多方面的力量,在密切交往中提高村民的协同参与意识,形成乡村治理主体,通过自治、德治、法治形成的合力实现乡村善治。第二,做好乡村治理的相关制度安排。乡村治理要以法治为本,今年年初发布的《意见》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坚持法治为本,树立依法治理理念”。在法治建设的基础上,还要建立乡村治理章程等规范性制度安排以及乡村决策流程、乡村财务管理流程等程序性制度安排,使乡村

 治理有章可循。第三,建立沟通协商、监督反馈机制。要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程沟通和监督机制,通过沟通协商、民主决策对乡村治理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监督;要畅通协商和监督渠道,及时发布和反馈沟通与监督信息,实现乡村有效治理。

  实现乡村振兴,要不断丰富乡村文化的内涵。乡村振兴不仅要保证农民经济上的富裕,更要实现农民精神上的富有。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背景下,乡村文化的复兴和文明新风的构建,有利于激活乡村的活力,因此必须不断丰富乡村文化的内涵。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确保乡村振兴沿着正确的文化方向发展;要做好乡风民约建设工作,强化村民守望相助的集体意识,强化村民的身份认同和集体归属,为乡村振兴奠定必要的社会基础;要深入开展文化活动,提升乡村文化的凝聚力;要挖掘乡土文化的农耕特质和区域特色,打造乡村文化品牌。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保证乡村振兴的先决条件。2017 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指出,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重点加大对农村生产设施、生活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使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有明显的改善。一是加强水利、道路等生产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应变自然灾害的能力,力求做到“旱涝保收”。二是加快饮用水、通信网络等生活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三是加大教育、医疗等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村民的现代生活水平。四是加大休闲娱乐设施建设,多方面满足农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维护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今年年初发布的《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美丽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部分,围绕《意见》的相关要求,维护农村良好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应重点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严格乡村工业准入制度,合理规划乡村工业布局,严格控制高能耗、重污染的工业进入乡村,积极引进低能耗、高效益工业,有选择地发展乡村工业;改革乡村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切实保护好耕地及农村生物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加大农村再生资源的可回收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推行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节约农村生态资源,拓展乡村生态空间;大力开展美丽乡村的创建和宣传,营造“美丽乡村,人人有责”的良好生态氛围,助推乡村振兴。

  (作者:鲁明川,系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基地研究员)

篇二:8月27号大作文新时代乡村文化

代乡村文化振兴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建议思考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是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色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所在。推动乡村振兴要以文化振兴为引领,做好乡村文化建设的规划,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把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多环节和全过程,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乡村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动力和引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物质基础。乡村振兴既要发展产业、壮大经济,更要激活文化、提振精

 神,塑形的同时更要铸魂。乡村文化是新时代农民的精神家园,也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之所在,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意义重大。

 一、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价值 乡村振兴不只是产业振兴,更是一个庞大的整体性工程,物质文明建设同精神文明建设需同步推进,实现乡村的全方位振兴。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要不断打造高品质乡村文化,提升乡风文明程度,满足农民的美好生活需求,为乡村振兴凝聚精神力量。深挖当地的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品牌,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比如文旅融合的乡村文化旅游。加强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对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大有裨益。同时对促进新时代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大力实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都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在乡村振兴的发展过程中,创新乡村文化治理体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社会文化治理格局。新时代的村民具有新时代的特色,其所处的是信息和知识几何数倍增的时代,村民的素质

 与乡村文化发展息息相关,村民需要从乡村文化的大力发展中汲取农业相关的知识技能、人际沟通技巧、修身养性之道等能力,这是新时代村民取得长足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更是他们通往广阔开放的外部空间的途径依赖,也是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的基本方式。

 二、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存在的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助力乡村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其中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战略,这五个战略是一个有机的辩证统一体。很多地方发展更多地注重产业振兴,片面认为只要有产业的振兴就会带来乡村振兴,实则不然,乡村文化振兴也是重要内容,文化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乡村文化建设得好,可以反过来促进产业振兴。但是,多数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必然也会面临很多问题,诸如文化振兴意识薄弱,乡村文化建设体制不健全,文化产业发展劲头不足,文化人才匮乏,文明乡风建设任重道遠等等。

 1 1 、文化振兴意识薄弱

 文化振兴意识淡漠,不重视本土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以及特色文化资源等的挖掘,不重视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不重视乡村文化人才的培养。人在创造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自己,文化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人的问题。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农民的文化素质低,很难主动参与到文化建设的进程中。作为乡村文化的传播者和弘扬者的主体,其逐渐淡漠的主体意识带来的是乡村的青年一代对乡村悠久文化认同感的缺失。这些都导致了乡村文化发展缓慢甚至滞后,严重阻碍了乡村文化振兴的进程。

 2 2 、乡村文化建设体制不健全

 不重视乡村文化的顶层设计。乡村文化建设从源头上缺乏系统的制度体系支撑,没有完善的乡村文化体制建设举措。国家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地方也想从文化着手去做事情,但是找不到制度依托,不知如何着手,文化建设制度尚未健全。

 3 3 、文化产业发展劲头 不足

 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由于早期没有纳入整体规划中,导致很多乡村没有主打的乡村文化产业,更多的只是文旅产业,发展农耕文化生态旅游,千篇一律的主题,缺乏独立的思考,没有立足当地特色去更好地发展当地的文化产业。早期确立文化产业,后期就不会那么被动,还可以打造属于自己乡村

 的文化产品,地方特色农产品,与相近乡村要差异化发展,寻找可以长期发展下去的文化产业以及文化产品。

 4 4 、乡村文化人才匮乏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很多人才都流向城市,乡村出现了空心化和老龄化的现象,农民的文化素养普遍不高,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大家的积极参与,由于相关人员构成和素质差异限制了乡村文化建设。另外一方面,乡村文化站和农村文化骨干工资待遇不高,导致乡村文化振兴的干部和专业人员流动大,很难有长久的规划和持续的文化建设者为乡村文化振兴保驾护航。

 5 5 、文明乡风建设任重道远

 文明乡风是反映一个乡村文化振兴的成果,更是反映当地村民的文化素养,这在各地乡村参差不齐。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乡村文化的孕育是需要经历去粗取精,由庸俗化到大众化再到精英化的一个过程,文明乡风是检验一个地方文化振兴成色的试金石。文明乡风建设应该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结合,文明乡风建设可以促进乡村生态文明的高速发展,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也可以重塑文明乡风。

 三、XX 乡村文化振兴的发展路径

 XX 省 XX 市在乡村文化振兴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坚持相应的乡村文化建设原则,形成了几种不同的乡村文化建设模式,对 XX 五区的文化振兴起到了核心引领作用。但要打破同质化发展模式,在保持自身特色文化元素的基础上融入多种文化因子,深化五区文化建设发展。乡村文化振兴的发展可以通过对乡村的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继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基因,重视乡贤文化的发展,打造乡村文化品牌,注重乡村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等方式,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1 1 、要对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重视 XX 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并且深入挖掘、整理和利用好乡村的优秀文化,立足传统文化资源禀赋,整合村居文化资源,倾力打造“一村一品”,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来弘扬村居文化,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持续深化村居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乡村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古祠堂、古桥等的保护和利用,并以此为核心,建设集文化传承、宣传教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路线。比如 XX 三水是 XX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的惟一县区级试点,“祠堂+文化”是三水乡村文化振兴的重点项目,入围第三批 XX 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名单。而白坭镇是三水的示范镇,白坭镇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发挥新时代“祠堂+文化”的社会功能

 和文化内涵等功用,开辟了一条传统文化与新时期党建、美丽乡村相结合的路径,将优质文化服务输送至基层末梢。

 2 2 、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保护好、利用好、开发好 XX 乡村的红色资源,可以助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红色革命遗址具有党史价值、经济价值、科研价值和教育价值。红色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鲜活的爱国教材,也是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中国共产党革命时期的根据地都在农村,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因此拥有红色文化资源的村居可通过修复修缮红色建筑遗址,原址建设让人们在追寻前辈红色足迹的同时,感受农村的生活和文化,增加农村的人气,突出村居红色文化的品牌。XX 的一些村居保存了革命烈士的故居,可以通过修复修缮革命烈士的故居变成红色文化展览馆,供村居民甚至其他群众参观领略革命英雄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XX 努力寻找“XX 红色足迹”,大力挖掘、保护西海烈士陵园陈列馆、三谭革命事迹展览馆、罗登贤纪念馆、邓培故居和区梦觉故居等分布在农村地区的红色革命遗址。整合XX 村居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原址上修整翻新,建设相应的纪念场馆,改善革命老区和相关村居的环境,讲好革命故事,擦亮红色品牌,让烈士的英勇无畏、大公无私的革命精神在

 农村代代相传,用红色基因点燃广大乡村干部和农民的干事创业激情,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 3 、以乡贤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乡贤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精神文化标记,是一条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乡贤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扎根乡土,贴近百姓,紧接地气,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是一种最朴素的精神原动力,可以说乡贤文化是新时代先进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充分发挥乡贤文化的优势,将自治、法治、德治融为一体,从而为村居实现“乡风文明”、保障“治理有效”开辟了新路径,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提供了新抓手。要把乡村德治和乡村自治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教化”起到“文化”的作用,乡贤文化就是通过潜移默化教化村居民而发挥作用。文化虽然是“软”的,但是这种“软”的有时比硬的还硬。我们应对传统乡贤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赋予乡贤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并将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重铸新的乡贤文化,培育新的乡贤群体。把修身齐家、爱国爱乡、报效桑梓等模范案例和人文精神植入到家谱家规族训之中,延续乡贤文化血脈。加强乡贤文化的培育和发展,以乡贤文化带动文明乡风建设,重视新乡贤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

 4 4 、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助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

 XX 市 XX 区 XX 镇以三种文化形式的融合打造出了各种不同形态的村居文化,每条村的“一村一品牌”全部树立,除了熟知的书香罗南、仁善紫南、和美龙津、崇文 XX 外,还包括:贤德紫洞、上善湖涌、团结东村、和信上元、盛和堤田、和善罗格、淳美溶洲、厚德吉利、德善醒群、树德村尾、友善河滘、乐善梧村、德耀杏头、贤聚贺丰。XX 镇就是按照“一村一文化品牌,一村一文化特色”的发展思路,为全镇十八个村树立起与村居文化特色相吻合的文化品牌。尤其是 XX 镇紫南村,利用自身村子“仁善紫南”的品牌,将广府家训馆、XX 好人馆以及紫南村史馆,都建在自己村子里,并且打造形成紫南文化园,变成域内旅游的热点资源,同时又和东方好莱坞合作,打造民宿工程。既可以教化紫南村的村民,同时又吸引了外来人员进行旅游,扩大了紫南村的知名度。紫南村始终坚持文化立村、文化兴村、文化强村,大力发展文旅产业,促进紫南村的高质量发展,助力紫南村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地。高明区的乡村振兴是以红色文化为抓手,小洞村充分运用当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重新修缮革命遗迹,将零散的红色文化景点串珠成链,建设相关的旅游设施,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助力高明的乡村文化振兴。

 5 5 、要注重乡村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乡村文化振兴归根到底靠人才,要努力打造一支思想理论好、综合素质高、具有文化工作经验的高素质的村居文化工作队伍。针对当前 XX 乡村人才“空心化”的现状,要通过弘扬新时代乡村文化凝聚人气,筑巢引凤吸引农村精英回流和外来人才共同服务于乡村文化振兴。一是鼓励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等驻村干部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牢牢把握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意识形态的主导权。二是有计划地培养当地的“草根文化队伍”,为乡村文化事业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增强乡村文化认同感,焕发广大村民作为文化建设者的主体对乡村文化建设的热情。三是要借助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文化建设,除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送文化的方式,还要发展另外一种源自本地的“种文化”方式。“种”文化,是指培养一专多能的本土文艺骨干,由乡村基层文艺骨干自行组队建团,让群众自娱自乐。要大力培养一些文化志愿者队伍,发展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为加大传播队伍的培训工作,着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充分调动打造乡村文化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展乡村文化宣传、文化普及工作,进而提高村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度。

篇三:8月27号大作文新时代乡村文化

37 卷第 1 期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

 年

 1

 月

 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Vol.

 37

 No.

 1Jan.

 2020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根基 、 源泉与导向张纯 , 赵丹(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摘要 :

 乡村文化是乡村之魂 , 乡村振兴重在文化振兴 。

 乡村文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熔•铸

 于革命文化 , 发展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对助推乡村振兴具有更基础 、 更持久 、 更深厚的力量 。

 新时代乡

 村文化振兴的实现 , 要坚持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 ,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 , 以革命文化为源泉 ,

 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导向 , 以文化人 , 以文育人 , 让文化 “ 软实力 ” 成为实现乡村振兴 “ 硬支撑 ” 。关键词 :

 新时代 ; 乡村文化振兴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革命文化中图分类号 :

 D61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2096-3262 ( 2020}01-0001-04乡村文化是农民在生产生活中不断演化

 而成的道德情感 、 社会心理 、 风俗习惯 、 是非标

 准 、 行为方式 、 理想追求等 , 是农民的处事原则 、

 人生理想及对社会的认知模式,也是他们赖以

 生存的精神依托 。

 新时代的乡村文化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源自于中华

 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 , 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 、 建设 、 改革中

 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 口如 。

 新时代乡

 村文化振兴的实践逻辑 “ 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

 体 , 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 図 , 需要从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 、 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寻找

 进路和启迪 。一 、 振兴乡村文化的根基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

 势 , 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

 ” 旧振兴乡村

 文化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大的底气 , 也是最

 为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

 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

 文明史的主体 , 振兴乡村文化 , 首先要发扬光大

 农耕文化 。

 正乡风 、 兴家风 、 淳民风 , 增强亿万

 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出

 发点 , 也是落脚点 。( 一 )

 以农耕文化夯实乡村文化“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 。

 ” ⑷历史上 , 中

 华民族以勤劳与智慧创造了绵延不绝 、 独具特

 色的传统文化 , 传统文化沿袭了农耕文明的基

 因 , 流淌着农耕文明的血脉 。

 数千年来 , 日出而

 作 、 日落而息 、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中国劳动人民

 在乡村辛勤劳作中创造 、 涵养 、 传承着民族的优

 秀文化 。

 “ 男耕女织 ” 之说被视为农耕文化的肇

 始并具有符号意义 , 道出了我国古代社会家庭

 的自然分工方式 ; 农耕文明中 “ 应时 、 取宜 、 守

 则 、 和谐 ” 的自然理念及生态智慧已深入人心 ;

 农业生产生活中聚族而居 、 耕读传家 、 精耕细

 作 、 包容合作等内在精神孕育了中华民族自给

 自足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农耕文化培养孕

 育出的勤劳勇敢 、 自强不息 、 尊老爱幼 、 团结互* 收稿日期 :

 2019-11-12基金项目 :

 2017 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及 “ 四进四信 ” 专题教学改革研究专项 “ 弘扬中华优券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功能结合研究 " ( SJGSY2017012 )作者简介 :

 张纯 , 女 ,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 硕士生导师 , 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研究 ;赵丹 , 女 ,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 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 。1

 助 、 勤俭节约 、 艰苦奋斗等精神品质构成民族精

 神的重要内容 , 并得以世代传扬 。

 乡村文化振

 兴应是对农耕文化优秀因子的汲取 , 应是农耕

 文明在与现代文明结合中的弘扬 。农耕文化养成于农民的生产与生活 , 符合

 其文化认知 , 契合其社会心理 , 与其有着天然联

 系 。

 这就决定了以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为着力

 点 、 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具有现实可能性,且是最

 宜接有效的途径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

 “ 农耕文

 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 , 是中华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 , 不仅不能丢 , 而且要不断发扬光

 大 。

 ” 闵 "8 发扬光大农耕文化 , 一要让有形的乡

 村文化留得住 。

 数千年的农耕生产实践创造出

 大量有形文化遗产 , 乡村建设要修复和保护物

 质文化遗产,慎砍树 、 不填湖 、 少拆房 , 尽量在原

 有乡村风貌上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

 此外 , 建造

 村史馆 , 编撰地方志 , 合理开发利用古村落 、 古

 建筑等文化符号 , 开展旅游业等新的经济增长

 点 , 是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的重要途径 。

 新农村建设要走一条符合农村实际 、 契合农民

 心理的路子 , 尊重农业农村发展规律 , 保留乡村

 特点 , 留住乡土味道 。

 二要让活态的乡土文化

 传下去 。

 农耕文化除了有形的文化遗产 , 更重

 要地体现在对村民和具有乡村生活经历的市民

 的情感牵引 , 传承好农耕文化对于提振农村精

 气神 、 增强农民凝聚力具有重要的隐性作用 。

 要深入挖掘传统农耕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 、

 人文精神 、 道德规范 , 深入发掘传统戏曲曲艺 、

 传统技艺 、 习俗节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把传

 统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在继承

 中发展 , 在发展中创新 。( 二 )

 以 “ 三风 ” 涵养乡村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 ,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 要 “ 培育文明乡风 、 良好家

 风 、 淳朴民风 , 改善农民精神风貌 , 提高乡村社

 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 ⑷ 。

 文明乡

 风 、 良好家风 、 淳朴民风 “ 三风 ” 建设同根共生 ,

 培育 “ 三风 ” 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途径 。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 “ 引擎 ” 。

 “ 求治之

 道 , 莫先于正风俗 。

 ” “ 乡村振兴 , 乡风文明是保

 障 。

 ” ⑴文明乡风的培育可以具化为农民的思想

 观念 、 道德规范 、 知识水平 、 素质修养 、 行为操守

 等方面的提升与塑造 。

 在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

 农耕文化资源 、 承袭世代流传乡规民约的同时,

 文明乡风建设要移风易俗 , 破除乡村中存在的

 陈规陋俗 、 封建糟粕 , 即在继承中实现创造性转

 化 、 创新性发展 , 赋予农耕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

 表达形式 , 根据时代发展要求树立文明乡风 , 发

 挥乡风凝聚人心 、 教化民众的重要作用 。优良家风是个人成长的精神足迹 、 家庭和

 睦的重要保障 、 社会文明的坚固基石 。

 习近平

 总书记强调 :

 “ 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 努力

 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 、 民族进步 、 社

 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 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

 方 。

 ” 页 “ 忠厚传家远 , 诗书继世长 。

 ” 培育良好家

 风 , 需从家庭教育入手 , 从传统 “ 孝悌 、 耕读 、 中

 和 、 修身 、 齐家 ” 的家庭教育准则中汲取养分;需

 弘扬家庭美德 , 营造尊老爱幼 、 父慈子孝 、 夫妻

 和睦的良好家庭氛围 , 拒绝溺爱放纵 、 拜金享乐

 的不良家风;需在广大乡村普遍开展文明家庭

 创建活动 , 引导广大农民从自身做起 , 注重家教

 和家风的养成 , 积极营造温暖关怀的家庭文明

 新风尚 。淳朴民风是地方文化的 “ 旗帜 ” , 是地方民

 众生活习俗 、 待人接物的精神体现 。

 培育淳朴

 民风,就要摒弃低俗 、 功利等不良风气 , 深入挖

 掘传统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 ,

 用积极向上的思想教化民众;加强农村公共文

 化建设 , 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 、 民间文化

 的继承与发展;制定通俗易懂 、 易于执行 、 贴地

 气的村规民约 , 遏制大操大办 、 盲目攀比 、 黄赌

 毒等陈规陋习 , 培育有益健康 、 勤俭节约 、 文明

 和谐的农村新风尚 , 激发农民群众建设美丽乡

 村的内生动力 。二 、 振兴乡村文化的源泉 :

 弘扬革命文化革命文化发轲于农村 、 形成于农村 、 壮大于

 农村 , 对乡村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 。

 新时代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必须探根求解 , 发挥

 革命文化对乡村文化的源泉活水作用 。( 一 )

 历史印证 :

 启迪乡村文化发展未来

 正视党史 ,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

 2

 更没有新农村 。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 , 人们饱受

 苦难 , 农民生活更是苦不堪言 , 中国共产党勇于

 承担时代重任 , 带领人民奋勇抵抗 , 在农村包围

 城市 、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上谱写了一首

 首可歌可泣的战斗史诗 。

 正视国史 , 只有社会

 主义才能救中国 ,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

 发展中国 。

 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

 践中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 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

 历史实践证明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最适

 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 。回望历史 , 目的是启

 迪未来 。新的时代条件下 , 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必须

 坚持 “ 一个领导 ” “ 一个方向 ” , 即坚持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 、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

 2019 年 12 月

 20-21 日在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 :

 “ 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

 ” ⑷党管

 农村工作是重大任务 , 必须将这一工作原则贯

 穿于乡村文化振兴全过程 。

 一方面 , 发挥党的

 组织领导力 。

 加强党在乡村文化建设中总揽全

 局 、 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 加强基层党组织

 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战斗堡垒作用 , 加强农村

 基层党员传承 、 发展 、 创新乡村文化的榜样带头

 作用 。

 另一方面 , 发挥党的向心凝聚力 。

 要引

 导和帮助广大农民群众在建设家园过程中知

 党 、 信党 、 爱党 、 跟党走 , 使他们紧紧团结在党的

 周围 , 坚定拥护党的领导 , 筑牢党在农村的执政

 基础 。

 此外 , 乡村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 发展与创

 新必须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

 为指导 ,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增

 强农民的文化自信 , 建设文化强国 。( 二 )

 文明传承:赋予乡村文化发展活力中国革命事业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文化

 遗产 , 如红船精神 、 长征精神 、 延安精神 、 井冈山

 精神 、 东北抗联精神等 , 是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

 中培育和践行的文化理论 , 也是支撑伟大革命

 取得胜利的精神品格 。

 中国革命实践遗留下大

 量革命旧址和文物 , 是弥足珍贵的历史史料 。

 深入挖掘革命文化的传承价值,是繁荣新时代

 乡村文化的现实需要 。革命文化中有物质文化 , 也有精神文化 。

 传承革命文化传统 , 有利于激发红色文化资源

 的活力 , 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动力 。

 一是物质

 层面 , 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 。

 革命老区保留

 下来的旧址 、 现存的革命文物 , 既是宝贵的物质

 财富 , 也是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 。

 要

 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合理挖掘和利用 , 将红

 色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 , 从而推动革命老区的

 经济发展,实现老区人民的脱贫致富 。

 例如 , 可

 以通过建造革命文化纪念馆 、 革命英雄纪念碑 ,

 举办红博会 、 红色旅游文化节 , 撰写革命烈士传

 记 , 拍摄革命影视作品等形式 , 既弘扬革命文

 化 , 又创造经济价值 。

 二是精神层面 , 发挥革命

 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 。

 革命文化折射着革命先

 辈崇高理想 、 坚定信念 、 爱国情操的光芒 , 激励

 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理想和信仰拼搏奋

 斗 。

 广大农村地区曾是革命思想最透彻 、 革命

 实践最深入的地区 , 有着良好的革命文化传统 ,

 最有理由坚定文化自信 。

 因此 , 以革命文化滋

 养乡村文化,鼓励农民树立本土文化自信 , 是构

 筑和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内生力量 。三 、 振兴乡村文化的导向 :

 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和发

 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以先进文化塑造灵魂 , 实

 现乡村文化的繁荣 , 必须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 。

 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占领农村思想阵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凝聚共识 、 汇聚力量 , 是中国共产党对繁荣乡

 村文化提出的明确要求 。( 一 )

 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意识形

 态阵地当前全球处于开放多元的环境 , 我国社会

 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 农村地区更

 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薄弱环节 。

 在广大

 农村,受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水平的制约 , 封建

 迷信思想比较盛行 , 有病不治转而驱鬼 , 升学考

 试前求神拜佛 , 算命先生走街串巷算姻缘 、 算财

 运等现象仍然存在 。

 随着网络和信息化的发

 展 , 当代封建迷信形式和内容呈现多样化 , 网上

 算命 、 “ 科学 ” 看相层出不穷 。

 此外 , 农村宗教势

 力出现了快速发展的现象 , 宗教信仰的种类繁

 杂,信教人数也日益增多 , 信教人群呈现年轻

 化 、 家庭化的趋势 。

 这一切严重腐蚀了农民群

 3

 众的思想 , 严重侵蚀了乡村基层意识形态建设 。

 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意识形态阵

 地 , 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思想保障 , 是消除落后

 文化影响 、 推进乡村思想文化建设 、 顺应农民对

 美好精神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和实现乡村振兴

 的迫切任务 。

 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铸魂引领

 作用 , 就要牢牢把握其科学性 、 时代性和人民性

 特征 。第一,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科学性 。

 准确把握这一科学内涵,一要加强农村基层党

 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思

 ...

篇四:8月27号大作文新时代乡村文化

与艺术 316

 2020 年 11 月 04 新时代乡村文化内涵及振兴的路径

 王海英 青海省文化馆,青海 西宁 810001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为乡村文化赋予了新的内涵,通过分析新时代乡村文化内涵特征,提出了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

 关键词:乡村文化;内涵;振兴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2018 年 1 月 2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乡村振兴包括即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五个方面,其中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只有振兴乡村文化,才能更好的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 乡村与乡村文化

 (1)乡村。人们把乡村与农村通常等同使用,仅就所指的地理单元而言,乡村与农村是相同的,但从整体性来看,乡村与农村还是存在一定区别。在中国,农村是一个与城市相对应的概念,泛指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聚落社会。农村的自治单位称之为“村”,农村基层的行政区域单位称之为“乡”,若在此意义上来界定,乡村就是我国农村区域的主体。但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演进过程中,乡村作为基层单位,是一个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于一体的综合性概念。归纳起来乡村主要涵盖了以下三种含义:首先在传统意义上来说,乡村就是指某一具体的村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句诗中的乡村就是村庄的意思;其次是从精神文化的角度上定义,乡村就是家乡的含义,大多数人一提起乡村脑海里呈现的便是青山绿水、邻里友爱、悠闲安逸的家乡,因此在此意义上乡村是具有高度情感认同与精神依赖的故土;最后一层含义就是指农村,指的就是与城市相对的、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人口较城镇分布分散的聚居区。因此,乡村就是相对城市而言,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由县及县以下行政单位组成,具有相对独立的地域、经济和自然景观,反映一种生活世界和意义秩序的区域共同体。

 (2)乡村文化。乡村文化是文化存在的一种样式,是在乡村民众长期活动中累积而形成的精神意识的综合,乡村民众是乡村文化形成与发展的主体。乡村文化的形成受到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形态、传统文化、国家主流文化、与外界互动强度等因素的制约,其内容主要由物质形态、制度形态与精神形态等三个层面构成,具体包括村落布局、乡村建筑、精神面貌、生活方式、节庆民俗、民谣故事、乡规民约、价值追求等。乡村文化是在乡村社会中的一定地域内长期累积而形成的一套思想观念、价值标准与生活方式。因而,乡村文化是以农民为主体,建立在广大乡村区域共同体的生产生活基础上,受制于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基础而形成的文化,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思想道德、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风俗习惯、科学文化以及组织制度等的总和。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相比有着自己特有的存在样式,其中地域性、民间性与稳定性是乡村文化的基本特征。

 2 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

 (1)培育乡风文明。一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文化建设。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乡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挖掘乡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推进诚信建设,强化农牧民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牧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建立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道德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创建“最美家庭”,创新开展“好公婆、好儿女、好媳妇”等评选表彰活动,开展最美乡村教师、医生、村官、家庭等推选评比,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引领乡村新风尚,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二是抓好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加大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整合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等场所,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综合利用好现有的文艺舞台、文化综合楼、文化宣传栏、村史村情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完善覆盖城乡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进一步巩固拓展乡村文化阵地,为开展乡村文化活动搭建起广阔舞台。三是强化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注重涵养家风文化,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加强乡村红白理事会建设,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引导农牧民树立科学、文明、环保的新生活观,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加强农牧区科普工作,提高农牧民科学文化素养,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乡村”活动。深入挖掘乡贤文化的精神内涵,发挥新乡贤爱国爱乡、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价值引领作用,积极传播向上向善的正能量,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四是加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通过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切实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等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支持农牧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

 (2)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依托河湟农耕文化、三江源生态文化、草原游牧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民间艺术、乡村耕织、乡村旅游、乡村美食等行业,建设文化遗产旅游景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深度开发演艺资源,重点培育特色文化小镇,创建文化产业园区,实施农村地区传承工艺项目振兴计划,推进传统工艺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壮大传统工艺产业,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强大力量。

 (3)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要开展乡村文化干部培训项目。推动地方政府与各地高校开展联合培训,提高专职管理乡村文化建设的乡村干部的知识水平、管理能力和职业素养,造就一支胜任基层文化建设管理和服务的乡村文化干部队伍。二是制定和实施基层文艺骨干培育计划。因地制宜地制定乡村文化骨干轮训、交流计划,建设一支乡村基层文化骨干队伍,稳步提升乡村文化队伍的文化供给能力。三是要进行乡村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充分利用当代传媒和通讯技术,创新培训渠道和形式,在电视、广播、微信、APP 等渠道设置空中学堂,增加产业人才交流,扩大培训内容和对象,为乡村文化产业培育投资、管理、运营、推广、生产等各类人才。四是要健全农村志愿服务体系,鼓励、 (下转第 318 页)

 文学与艺术 318

 2020 年 11 月 04 维方式,也是实践过程中的一种行为准则,中国共产党就是靠实事求是起家和兴旺发展起来的。而在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在实践中求知、在现实中应用知识的思想传统。历史证明,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推动社会的前进和发展,才能找到一条帮助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革命道路。我们今天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其他国家也没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党的领导同志不断把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辩证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老子、孙子、韩非的著作和论述中就涉及了辩证法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法思想历久弥新,一直提倡要用客观辩证的眼光来认识世界。辩证法的智慧既蕴含于中华传统文明的历史演进之中,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马克思在早期一直把黑格尔当做自己的精神偶像,但也逐渐发现了其理论的不足之处。因此,马克思在扬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构筑了属于自己的思想蓝图,创立了自己的唯物辩证法。中国共产党正是在灵活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并不断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活力。青年学者鄢一龙在他的《中国道路辩证法:社会主义探索四个三十年》一书中提到了“实践知行”、“群众路线民主”[4] 等体现在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六对辩证法,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体现了辩证法思想在中国道路的应用。

 3 坚定中国道路才能增强文化自信

 马克思主义一直是中国人寻求民族复兴的思想武器,但如果只靠单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远远不够的。任何国家的发展道路都是特定历史文化和社会实践的产物。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以强大的物质力量为基础,同时也需要强大精神力量的指引。中国今天选择的发展道路是在继承我国历史文化传统、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的基础上形成的。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才使得中共领导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开辟出了一条独一无二的中国道路。探求中国道路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对于我们增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加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要加强传统文化品牌的培育和保护。当今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此背景下,要进一步加强对传统文化品牌的培育和扶持,为传统文化及其相关附属产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不被时代的大潮所淹没。此外,还要加强对传统文化中非物质遗产的传承。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密码,对一个国家的生存发展提供了独特精神指引,也是一个国家发展道路的文化积淀和精神财富。目前,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这就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加大保护和支持力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选定优秀继承人。

 此外,要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当今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局势不可逆转,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的发展奇迹备受世界瞩目,中国的发展道路在世界舞台上逐渐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和光彩。中国道路在走向国际化的同时,要在国际事务中积极献言献策,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独特的智慧因素,能够为当前国际事务的解决开辟新的思路。当前中国特色外交成果显著,“一带一路”、“金砖国家”等组织充分突显出了中国的领导力和影响力。这就要求我们依托这些国际平台,进一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故事走出国门,在国际上为中国树立积极形象。

 最后,我们的民族精神就是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凝练出来的,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5]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民族风格和精神风貌,使得中国道路中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积蓄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力量,我们对于中国道路的自信,源自于对文化的自信。可以说,正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理念和智慧,才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增添了自信和骄傲,才能有勇气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4 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始终是一条与其他国家和民族不同的发展道路。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下,中国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世界的注意力。中国的快速发展要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给中国道路注入的生机与活力,但同时也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给中国带来的发展契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也正因为如此,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创新力和自我更新能力。这种“文化基因”带给人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我们也正是利用这种优势,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才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同时,我们必须承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为中国的道路提供了文化支撑。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和发挥我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基因,在实现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使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新焕发时代价值,不断为马克思主义注入活力和动力。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克服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是中华民族骄傲地屹立于世界之林。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鄢一龙.中国道路辩证法:社会主义探索四个三十年[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上接第 316 页)

 引导和支持热心公益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志愿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发展壮大乡村文化志愿者队伍,经常性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志愿服务通向农村“最后一公里”。

 参考文献

 [1]张世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9. [2]孙全芬.习近平关于乡村文化建设思想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9. [3]黄松.推动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N].广西日报,2020-01-07(7). [4]田琳琳.加强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思考[J].社会治理,2020(1). 作者简介:王海英(1967—),女,青海省文化馆副研究馆员,长期从事青海省群众文化工作。

篇五:8月27号大作文新时代乡村文化

URNAL OF THE CHENGDU MUNICIPAL PARTY COLLEGE OF C.P.C文化建设研究■徐晶晶 雷家军新时代中国乡村文化自信探析摘要:农业越发展,乡村越兴盛,乡村文化则越繁荣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乡村社会由于文化资源抽离、文化差异隔阂、文化传播失范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乡村文化的发展困境。通过建构乡村文化的安全机制以化解乡愁,建立乡村文化的认同机制以融合乡缘,形成乡村文化的表达机制以重塑乡风,是新时代重构乡村文化自信的有效路径。关键词:新时代;乡村;文化自信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全面发展研究” (17B K S005)阶段性成果。收稿日期:2020-4-21作者简介:徐晶晶,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理论与实践;雷家军,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文化与知识分子问题。

 (浙江杭州,311300)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9(2020)03-0074-05“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 立足于乡村文化发展困境与需求,对乡村文化进行反思、反省与创新,是乡村文化走向自觉、自信的重要前提。一、新时代乡村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2] 乡村社会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国近代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素和体现,新时代实现乡村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优秀传统乡村文化的自信乡村文化是在中华文明几千年农耕史中积淀而成的文化符号。无论是从宅院布置到农事节气,还是从民间艺术到乡规民俗,这些乡村文化元素都承载着弥足珍贵的乡村记忆,彰显着中华人民的精神智慧和内在追求,推动着华夏文明不断发展延续至今。中华文明数千年未曾中断,是历史上唯一脉络清晰、延续至今的文明,表现出了强大而又持久的生命力。纵观中国农业文化史,乡村社会经历了封建小农时期、农村革命时期、集体农业时期、承包责任制时期、土地流转时期以及当前的乡村振兴时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递进发展,推动中国农业文明由新石器时代的木石锄耕到青铜器时代的铁犁牛耕,再到工业化时期的机器农业文明,向现今信息化时代的生态农业文明演进,在多次积累传承中实现了螺旋式的上升发展。农业文明的连续性不仅让中国农业文明在世界农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为人们对新时代中国乡村文化的发展前景带来了信心。中国地域辽阔,蕴含着多样形态的乡村文化,多元文化长期共存、相互交融,形成了多民族大一统的历史格局。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3] ,和合理念并不否认矛盾与差异。较之于其他文明,中国农业文明更具有包容、温和的色彩,主张以道德感召和文化示范来实现国家的统一,力图通过建立和谐秩序来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传统农业文明的连续性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多元文化的协调适应机制,这一机制在包容多元的个性前提下,推崇交流与合作,追求和平与和睦。无论是历史上的儒释道合流,还是74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第3期文化建设研究现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不断发展,都彰显了中华文明以一种较为开放的形态,吸收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和合理念不仅贯穿于中华文化的历史进程中,还成为现今支撑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和合文化理念中所蕴含的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协和万邦理念,为现今人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确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二)乡村社会革命文化的自信乡村社会革命文化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汇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蕴含了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鸦片战争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关于“体”与“用”、复古与革命的纷争不断,中国逐步开启了由器物到文化、从局部到总体的现代化进程。五四新文化运动不仅仅是知识分子阶层的觉醒,而且促成了中华民族主体性意识觉醒。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精英,高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建立了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中国共产党,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开启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也开始由思想家的个人信仰向共产党的组织行为转变,进而逐步影响学生群体、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中的先进群众,形成多层次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群众主体。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是土地所有者,即封建地主阶级,依靠地租、赋税对农民阶级进行剥削。地主与农民的关系相对稳定,但是当自然灾害、横征暴敛所引发的阶级矛盾达到一定程度时则会引发农民暴动。由于没有意识到封建制度是造成苦难的根源,农民阶级反抗斗争只是针对单个的地主或统治者展开,缺乏阶级自觉性,即使封建政权更替,农民阶级的悲惨命运却一再重现。土地革命的目的、性质和宗旨都与以往的农民运动有了本质的差别,中国共产党是依照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性质与宗旨,号召农民“打土豪,分田地”。通过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农民阶级与无产阶级形成了紧密相连的命运共同体。为保卫土地革命的果实,农民阶级继而参与到根据地建设和武装斗争中去。具有了阶级意识的农民阶级成为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乡村社会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乡村社会的改革与建设实践中积淀而成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苏联模式中的公有制理论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理想化形态的公有制模式逐渐失去了其存在的现实基础。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在思想解放的大环境之中,让发自于基层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发展。通过对凤阳小岗村基层成功经验的总结形成顶层设计,中国开启了新一轮的农村经济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权,而是将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赋予农民对土地的经营使用权。农民承包集体土地,包产到户,将分散经营与统一经营相结合,以“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来协调国家、集体与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由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延伸发展,市场体制的建构、市场空间的开拓、市场活力的激发,农民主体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开始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主体性、创造性等现代特征不断提升。廉价劳动力、能源、土地资源是促进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乡村社会不仅是大部分廉价劳动力的来源,也是主要低价能源、土地、生产资料的提供者。一段时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一定程度上来源于对农民工工资、社会保障、生活环境的挤压,体现着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现象,需要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更为公平公正的再分配体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4] 。升级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需要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优势,以农业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75

 JOURNAL OF THE CHENGDU MUNICIPAL PARTY COLLEGE OF C.P.C文化建设研究建设为突破口,推进新时代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等新技术,培育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主体,建设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让新时代的中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二、新时代乡村文化自信困境的表现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本相对独立的乡村文化开始面临工业文明和城市文化的挑战。直面资源抽离、差异隔阂、传播失范所带来的乡村文化发展困境,是新时代实现乡村文化自信的前提条件。(一)乡村文化资源抽离带来的安全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文明与工业文明以其独特的魅力旋涡般将乡村社会中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从乡土场域中抽离,给原本相对独立的乡村文化体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安全问题。乡村自然资源抽离带来了安全问题。王沪宁认为:

 “真正能够动摇村落家族文化的应该是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增长以及由此带来的其他变革。”[5]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城市数目增多、人口增加、规模扩张,人力资源、社会资本、生产生活资料进一步向城市聚集,乡村社会许多田地被陆续征用与开发,部分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地资源。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城市空间资源稀缺性问题日益明显。远离了工业开发空间的乡村社会仍然保留着特质化的地理环境、多样化的生态景观,乡村社会中所蕴含的人文生态与历史资源越来越受到城市居民的青睐。乡村社会自然资源的价值远超出了传统农业生产的范围,由原本单一维持农民生产生活向支撑工业、服务业等多种产业发展功能转化,乡村社会自然资源独立与完整的自然状态遭到了破坏。乡村人力资源抽离带来了安全问题。由于工农业生产水平差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区域间公共服务差异等问题,劳动力要素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会自觉地向人力资本回报率高的城镇地区转移,乡村社会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非农部门聚集,乡村社会人口持续减少,乡村人力资源总量不断下降。重构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型农村社区,需要相应技能型、带动性、经营管理型以及社会服务型的人才结构作为支撑。尽管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三权分置”,保障了以土地规模经营为特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权益,但是由于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且多以小农业为主,人力资本回报周期长、风险高、附加值低,以及乡村产业升级缓慢导致人才吸纳能力弱等原因,乡村社会优质人力资源不断外流,使乡村社会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人力资源危机。(二)乡村文化差异隔阂带来的认同问题乡村文化认同是指乡村社会中的个体与群体,对于本土文化中的风俗习惯、文化信仰、价值理念表现出的认同,是乡村社会有序运行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乡村社会的差异化削弱了人们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传统文化断裂导致乡村文化认同的缺失。乡村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具有不断开拓创新的内在要求,寻求创新之路中常常伴随着摒弃传统延续的潜意识,易于形成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的尴尬局势。传统乡村社会中的差序格局,建立在血缘和地缘的基础之上。传统乡村文化的断裂是与传统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相伴而生,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出于对劳动力要素的优化配置,乡村社会人口外流,逐渐呈现出空心化的趋势,乡村文化遭到城市文化的碾压呈现出边缘化的趋势。乡村原有的熟人社会体系被打破,血缘与地缘的认同感被削弱。断裂的乡土文明内在凝聚力被削弱,城市文明与工业文化以一种强势的姿态向乡村社会输灌自己的文明理念,不断地解构着乡土社会原有的文化秩序和价值理念,人们对于传统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减弱。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原本相对封闭的文化生存空间遭到挤压,人们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与适应现代化市场化需求、发展乡村经济之间有了选择困难。少数民族文化是在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历史传统中积淀而成的文化形式,颇具地域性、生活性、艺术性等特征。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全国各民族人民都面临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影响,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乡村文化元素或许可以成为乡村文化在多元文化中脱颖而出的突破口。但是由于缺乏合理的薪资报酬、社会福利,让掌76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第3期文化建设研究握着民族习俗、民族文化等多方面民族技艺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无法安心“孵化”、耐心“哺育”,少数民族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困境。(三)乡村文化传播失范带来的表达问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民的交往方式开始由整体向离散转变,原本维持乡村社会体系正常运作的乡规民约、风俗习惯不断消亡,村民们日常生产生活、交往方式日渐呈现出私人特性,乡村社会对自文化管理与规划的话语权减弱。农民对于各类思想文化的先进性、科学性的辨别能力较弱,部分地区重男轻女、封建迷信、奢侈攀比等社会陋习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民的生活方式,乡村文化的传播失范让人们误以为乡村文化是封建落后的代名词。乡村文化是乡村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乡村经济是乡村文化的物质保障,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城乡经济发展差异使大多数文化人才、文化服务、文化投资聚集于城市,市场理念、城市文明受到了追捧。由于缺乏相应的物质资源基础和财政支持环境,部分乡村工艺、技术、戏曲等文化遗产因为后继无人而渐渐被人们遗忘。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乡村文化发展受阻,许多乡土文明的延续难以为继。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文化产业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原本默默无闻、不为人知的乡间工艺、乡风民俗开始在新闻、影视、网络等各个平台传播,人们对传统乡村文化价值的认知逐渐深刻。与此同时,也造成一些乱象萌生,部分乡村文化产业在开发过程中本末倒置,将乡村文化和社会整体的长远利益置于一边,打着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幌子,大肆破坏乡村文化资源,真假非物质文化遗产充斥在景区,古村古镇商业化气息浓厚, “本土文化表达的缺失使文化失去了乡土的味道”[6] 。三、新时代重构乡村文化自信的路径文...

篇六:8月27号大作文新时代乡村文化

范文:发展乡村文化 实现乡村振兴 《发展乡村文化 实现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存在的形式丰富多样,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勤耕作;有“自然健康”的乡村美食;有“充满乡土气息与魅力”的民俗风情。这些乡村场景散发着恬静和美好,形成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因此,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文化要进行传承与创新。

 发展乡村文化,就要立足当下,做好传承。乡村生活方式传承和延续了传统文化的血脉精髓,这种延续也成为乡村旅游兴盛开展的先决条件。值得欣喜的是,近年来,已经有很多地方启动了保护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建村史、建博物馆、保护古村落等取得了一定效果。例如,浙江省浦江县前陈村建设了乡村记忆馆,通过图文和实物陈列的方式,向人们讲述“耕读孝义,德信仁和”的郑氏家族文化。乡村记忆馆内陈设的一架纺车、一个木耧、一只方蓝……都能勾起人们浓浓的思乡情怀。历史与现代的记忆,在这个静谧的乡村里得到了完美交融,这是留住乡愁的成功典范。

 发展乡村文化,就要展望未来,不断创新。“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句话启示我们创新的重要性。文化的产业振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内容之一,文化的发展振兴要运用市场化、产业化的手段,才能保持生命活力与创新力。为了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化,要大力挖掘文化的特色,发展创意文化,利用当地乡土文化、红色基因文化、优秀家风文化,打造特色文化群。同时充分利用“文化+”重视“文化+旅游”,“文化+市场”、“文化+产品”等实现融合发展。所以,要不断推陈出新,使乡村文化繁荣昌盛。

 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乡村文化,为乡村振兴夯实根基。乡村是中国的基石,乡村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础。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在一直以来处于角落之中,同时由于思想观念滞后,缺乏保护机制等,导致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不足,影响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站在新起

 点,我们要在守正创新中挖掘乡村文化的价值,传承希望的火种,为乡村振兴夯实坚定基础。

 乡村振兴只有抓住文化振兴这个魂,才能真正激发振兴的动力。乡村文化振兴只有立足当下,做好传承,着眼未来,不断创新,才能提升文化底蕴,传承优秀的乡土文化,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 30 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8月27号大作文新时代乡村文化 大作 乡村 时代

十九范文网 www.ib19.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十九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