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十九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观后感 > 《永恒的军魂》观后感7篇

《永恒的军魂》观后感7篇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3-24

《永恒的军魂》观后感7篇《永恒的军魂》观后感 长津湖观后感大学生集合8篇第一篇:长津湖观后感大学生看完抗美援朝电影《长津湖》后,心里有许多的感想。 抗美援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国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永恒的军魂》观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永恒的军魂》观后感7篇

篇一:《永恒的军魂》观后感

湖观后感大学生集合 8 篇 第一篇: 长津湖观后感大学生 看完抗美援朝电影《长津湖》后,心里有许多的感想。

 抗美援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国之战!自 1840 年至 1945 年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不是被八国联军侵略,就是被日本鬼子侵略。多少亿两白银被掳走,多少珍宝被豪夺,多少生灵被涂炭?是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才使中国有了今天的地位,抗美援朝一战保证中国的_年和平。新中国成立后,没有一个列强把新中国看在眼里,就连战败的小日本也没有把中国放在眼里,但抗美援朝一仗,让日本对新中国刮目相看。

 朝鲜战争还起到了威慑作用,在中苏交恶最严重的时期,苏军边境陈兵百万中苏境,都不敢轻举妄动。中国以不公开的两次地下核试验,结束了苏联最后的幻想。直到前苏联解体,都没有任何一个苏联领导人,敢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争一较高下。

 1840 年以后我们屡战屡败,1949 年以后我们战无不胜。抗美援朝不仅仅是一场战争,更是一种精神,那种精神是不信邪、不信神不怕鬼的自信精神,是不畏强暴、敢于亮剑的英雄精神。它说明,貌似凶猛的美帝国主义并不可怕,的确是一只纸老虎。中国人从那时开始,就不再害怕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支军队。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前国际形势下,尤其不能忘记开国领袖的话: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狭路相逢勇者胜,保家卫国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神圣义务与光荣使命!

 就如今的中美关系而言,这个纪念章颁发的时机恰逢其时!这是向以美国为首的、蠢蠢欲动的一切反华势力发出的一个强烈信号:美国非要把我们当敌人,我们一定要做个合格的敌人。

 第二篇: 长津湖观后感大学生 在这部战争片中,无论是志愿军战士在与敌军作战时刻的危急感、奋勇感,还是那些在零下 40℃的冰天雪地里志愿军为了隐藏自己而埋入雪堆中的画面,都非常令人震撼。如果说影片的画面塑造是《长津湖》一个吸引观众的点,那么影片中各个人物的塑造则是他的第二个优点。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似乎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他们的行事风格、性格都具有各自的特色。战争的年代,无论是拿笔的还是不认字的,是有好家世的或是居无定所的,都有义务上战场,都要去学用枪,刀,都要勇敢面对敌人和死亡。哪怕就剩一个人一口气也要坚持到最后奉献出全部,我们为什么要打仗,是为了让我们下一代不去打仗。杨根思说过”我们就算是只剩下最后一个人,也要把敌人给我拦在这里!“在零下二三十度的环境中埋伏在冰雪之下,啃黑乎乎的冻土豆果腹,在冰雪中死去也要保持原来的姿势.....这就是中国人的力量,这就是一个中华民族伟大的力量!

 “全体都有,整理装备,五分钟后出发。” “是!” 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人民解放军。

 我很庆幸能够生活在这个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很喜欢影片中的一句话“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

 是这份信念撑起志愿军战士英勇奔赴前线的决心,也正是因为这份信念,换来如今的国泰民安。

 第三篇: 长津湖观后感大学生 一部叫《长津湖》的电影,让数亿观众为之“入戏”,让这个国庆节多了份“英雄气”。

 多年来,以《英雄儿女》《上甘岭》为代表,抗美援朝主题的电影佳作迭出,成为一代代人的历史记忆和精神食粮,鼓舞全国人民大力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

 今天,《长津湖》站在一个新的视角,以一个志愿军连队为人物群像,真实地再现了那场战争的细节,重新诠释了战争的残酷、军人的勇敢和精神的伟大,在当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这部作品显示了特有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精神;一部电影,也不能缺少精神。《长津湖》所带来的观影热潮,并不是单纯依靠广告宣传力量,而是影片本身传递的情感力量,彰显了艺术作品的巨大精神感召力,并转化为票房数据、上座数量和好评度。

 有位女观众说,昨晚看完了长津湖,出来之后,老公问她怎么样,她红着眼圈说,深受震撼、深受教育。电影场里,她的背后一直有抽泣声……不少观众特意选择国庆观看,他们把观影当作一次向祖国的“精神献礼”,电影的真正价值就在于此。

 精神是电影的“内核”,但也离不开技术的支撑。有人评价,这部电影战斗戏,无论是场面调度还是战术指导,都堪称国产战争片的

 新标杆,堪称国产电影史诗级的战争片。电影艺术的境界,正是精神与技术的水乳交融,让精神在艺术中得到倍增和升华。

 《长津湖》火了,精神的力量“无价”。对于电影人来说,拍出一部爆款“大片”,获得更多的市场效益,是他们的梦想和追求。时下,有不少的所谓大片,并不缺少高技术、高投入,更不缺少大场面、大明星,但缺少了最关键的“精神”,一部没有精神的影片,即使金玉其外也是败絮其中,难以获得观众的青睐和市场的认可。

 第四篇: 长津湖观后感大学生 我认为这不应该是一部电影,这个能叫做一部战争火诗。雷爹还没有被万里和千里养老,就为国牺牲了。那红色的烟雾的消失就像他的生命血条,但他的精神却永远存在于我们后人的心中!易烊千玺所饰演的伍万里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他在战争中的飞速成长,原来一被逗的“大姑娘”成了战争中的顽汉。原来的我只是觉得他在舞台上穿着华服跳舞的样子很帅,但是现在的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他穿着破旧的军衣脸上脏兮兮的样子为国而战的样子才是最帅的! 吴京所饰演的千里真实而比那种国孝两难全的场景是现在仍然在发生的场景但幸运的是国家的强大外敌不敢轻易的决定攻打中国。儿行千里母担忧,千里千里,怎么能不担忧呢。

 朱亚文扮演的父亲在雪地中扒女儿的照片把女儿当做了当做了精神支柱,他所说的“我们不打,我们的下一代就要打”让我在影院泣不成声。还有毛岸英和我们伟大的主席,儿子毅然决然的加入了战场为了方便还取了个名学刘秘书,而父亲的三个孩子中只有他伴父左

 右了可见我们的主席下了怎么样的决心。还有许许多多的前辈先烈们,您们辛苦了!美军的丰盛嘉肴,我军的硬土豆。美军厚实的衣服,我军的单薄棉服,而在刺痛着我。如果没有你们也没有现在的美好生活!谢谢您们的付出!好像没有什么样的话语能表达出我的感谢。

 生于华夏,毕生不悔。今之盛世守护华夏是我辈之荣光!感恩您的筚路蓝缕,深爱你的祖国山河!

 祖国母亲 72 岁生日快乐!

 第五篇: 长津湖观后感大学生 在这部战争片中,无论是志愿军战士在与敌军作战时刻的危急感、奋勇感,还是那些在零下 40℃的冰天雪地里志愿军为了隐藏自己而埋入雪堆中的画面,都非常令人震撼。如果说影片的画面塑造是《长津湖》一个吸引观众的点,那么影片中各个人物的塑造则是他的第二个优点。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似乎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他们的行事风格、性格都具有各自的特色。战争的年代,无论是拿笔的还是不认字的,是有好家世的或是居无定所的,都有义务上战场,都要去学用枪,刀,都要勇敢面对敌人和死亡。哪怕就剩一个人一口气也要坚持到最后奉献出全部,我们为什么要打仗,是为了让我们下一代不去打仗。杨根思说过”我们就算是只剩下最后一个人,也要把敌人给我拦在这里!“在零下二三十度的环境中埋伏在冰雪之下,啃黑乎乎的冻土豆果腹,在冰雪中死去也要保持原来的姿势.....这就是中国人的力量,这就是一个中华民族伟大的力量 ! “全体都有,整理装备,五分钟后出发。”

 “是!” 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人民解放军。

 我很庆幸能够生活在这个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很喜欢影片中的一句话“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是这份信念撑起志愿军战士英勇奔赴前线的决心,也正是因为这份信念,换来如今的国泰民安。

 第六篇: 长津湖观后感大学生 一部叫《长津湖》的电影,让数亿观众为之“入戏”,让这个国庆节多了份“英雄气”。

 多年来,以《英雄儿女》《上甘岭》为代表,抗美援朝主题的电影佳作迭出,成为一代代人的历史记忆和精神食粮,鼓舞全国人民大力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

 今天,《长津湖》站在一个新的视角,以一个志愿军连队为人物群像,真实地再现了那场战争的细节,重新诠释了战争的残酷、军人的勇敢和精神的伟大,在当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这部作品显示了特有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精神;一部电影,也不能缺少精神。《长津湖》所带来的观影热潮,并不是单纯依靠广告宣传力量,而是影片本身传递的情感力量,彰显了艺术作品的巨大精神感召力,并转化为票房数据、上座数量和好评度。

 有位女观众说,昨晚看完了长津湖,出来之后,老公问她怎么样,她红着眼圈说,深受震撼、深受教育。电影场里,她的背后一直有抽

 泣声……不少观众特意选择国庆观看,他们把观影当作一次向祖国的“精神献礼”,电影的真正价值就在于此。

 精神是电影的“内核”,但也离不开技术的支撑。有人评价,这部电影战斗戏,无论是场面调度还是战术指导,都堪称国产战争片的新标杆,堪称国产电影史诗级的战争片。电影艺术的境界,正是精神与技术的水乳交融,让精神在艺术中得到倍增和升华。

 《长津湖》火了,精神的力量“无价”。对于电影人来说,拍出一部爆款“大片”,获得更多的市场效益,是他们的梦想和追求。时下,有不少的所谓大片,并不缺少高技术、高投入,更不缺少大场面、大明星,但缺少了最关键的“精神”,一部没有精神的影片,即使金玉其外也是败絮其中,难以获得观众的青睐和市场的认可。

 第七篇: 长津湖观后感大学生 电影《长津湖》深刻地告诉我们: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

 是的,中国军人的荣耀永恒,中国军人的亮剑精神不死,中国军魂,永远不可撼动。所以,就像影片中毛主席所说:“这仗真不想打,但为了未来百年的发展,这仗不得不打。打的一拳来,免的百拳来。” 在没有完整御寒装备的情况下,志愿军毅然奔赴战场,面对美军最强悍的部队,用血肉之躯应对美国的飞机大炮,最终取得胜利,靠的是不怕强敌的民族风骨,是前赴后继的英雄主义精神,也正是无数英雄的血性拼杀、流血牺牲,才让侵略者懂得:“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伍百里战死了,伍千里还在,伍万里也应征入伍了,一个普通百姓家的三个儿子都在战争的硝烟中笑过、哭过、成长,那是一种深刻的恨与痛,它会撕扯灵魂,催人长大。

 而今的我们,必须缅怀历史!铭记英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第八篇: 长津湖观后感大学生 电影《长津湖》完美再现了当年我军抗美援朝的第一次战役中艰苦卓绝的斗争场面。节奏轻快不压抑,情感真实且细腻,谱写了无数个新兵的蜕变,阐释了中国军人的精神与力量。

 其中有两幕场景让我深深震撼。

 万里长城染血色 伍万里拉开火车门,结果映入眼帘的是万里长城,是落日余晖,是血色山河,更是波澜壮阔的气势,是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钢铁意志,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他们那一刻看到了万里长城,我们在那一刻也看到了万里长城。

 在枪林弹雨高节奏剧情中,突然有了这样的山河安好、波澜壮阔的一幕,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当时那么多人不顾生死,也要去异国他乡战场,打这一场保卫战,因为他们的身后有他们想要守护的大好河山。正如电影中所说:“国家好不容易给我们分了土地,我们不能让别人抢了去。” 盛世山河正如愿 雷老爹牺牲的时候快断气的时候,说了一句:“别把我留在这,把我带回家吧。”这时候,我已抑制不住眼泪,只想说,人们不会忘

 记你们,国家更不会忘记你们。从 2014 年到现在,已经有 700 多名烈士回到了祖国。希望你们都能看到,如今这盛世,如您所愿。

 长津湖这部电影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悲惨壮歌。在及其恶劣的环境下,我们的战士穿着弹衣,吃着红薯,趴在雪窝,用钢铁般的意志,与美国军队拼死搏斗,这才是我们要敬重的英雄。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现在国家的强大、繁荣与昌盛,与他们的功劳是密不可分的。

 红色是血脉里永不褪色的赤诚,我们定将至死不渝地爱着我生长的祖国,我们的信仰有光,光而不耀,与光同尘!

篇二:《永恒的军魂》观后感

教师观看《长津湖》观后感 篇 1

  最冷的夜,最热的血。最可爱的人们,最坚毅的军魂。时间回拨70 余年,那场冰天雪地里的血泪之战,依旧让人不忍回忆。这是永远的伤痛,也是永恒的荣耀。历史不容忘却,英雄必须铭记。即将上映的《长津湖》,复刻了这惊心动魄的一战。但,再高明的电影叙事,终究也说不尽这段史诗的波澜壮阔与沉雄悲壮。

  在很长一段岁月里,“长津湖战役”,已成战争的传奇,已是信仰的图腾。纵使冰身冻骨,也不退让一分。就算凝成“塑像”,也不动摇分毫。在这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凭着惊人意念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征服了极度恶劣的环境,打退了美军最精锐的王牌部队,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扭转了战场态势。此一战役,也就此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

  一边是志愿军的寸土不让,另一边是敌军“路程最长的退却”,战争的天平就此逆转。而在这卓绝战功的背后,代价沉重。1081 高地上的志愿军官兵们,冒着零下 40 度的极寒温度,顽强地坚守阵地。最后全连以俯卧战壕的战斗姿势壮烈牺牲,成为一个个永不倾倒、巍然屹立的冰雕。钢铁一般的意识,铸成钢铁一般的防线。这是血肉之躯在苦寒之地立起的伟岸“长城”,御敌于外、退敌千里,守住家国安宁,守来长久和平。

  凛冬已至,激情燃烧的青春舍生赴死。血战之后,终于杀出一条血路,终于抢回一线生机。冰雪冻住了战士们的躯体,却封不住他们

 不朽的军魂。这军魂,是对国家和民族最澄澈的爱;这军魂,是军纪如山,是铁流浩荡。“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长津湖,也曾绵延冰封,也曾静水流深。岁月可证,流水有声。那是伟大斗士的号角,那是铁血军魂的咆哮。

  长津湖一役,雄浑苍凉、动人心魄。纵使七十一年过去了,这场惨烈的、英勇的血战化作丰碑,愈发迸发出着澎湃的力量。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永记长津湖的冰雪,永记冰雪里那最可爱的人和他们的不朽军魂。

篇三:《永恒的军魂》观后感

观看《支部建在连上》观后感受

 学习观看《支部建在连上》观后感受

  近日,按照***安排,我观看了央视播出的记录片《支部建在连上》,通过回眸我军初创时期的那段苦难辉煌,使我更加深刻认识到,支部建在连上,更是建在心上,所历经艰难奋战,才能锻造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永恒军魂,催生出一切行动听指挥的无穷战力,打造出一支思想强大、意志坚定、战无不胜的人民军队,这是我党我军的看家本领和传家宝,也是加强基层建设的红色基因。进入新时代,在向强军目标迈进的征途中,无论形势任务如何变化,支部建在连上的根本制度必须坚持好、发展好,身为一名党员,必须担当起这一时代重任。下面,结合学习思考,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坚持支部建在连上首要是思想建党,着力培塑对党忠诚、听党指挥的政治品格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而又严峻,铸魂与蛀魂的斗争从未停止,基层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打好这一主动仗,从思想上建强支部、从灵魂上铸牢军魂是最正确的回答,这也是新时代基层建设的核心和关键。一是全面深化武装、坚定思想追随。思想追随是最内在的追随,理论信仰是最诚挚的信仰。坚持武装思想与改造思想、触及灵魂与塑造灵魂、读习主席的书与做习主席的好战士相结合,真正学出感情、学出信仰、学出境界,像坚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那样坚信习主席思想,当好习主席思想坚定信仰者、忠实执行者、模范践行者。二是强化政治训练、锤炼党性修养。积极参加组织生活和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思想交流、情感交融、问题交锋,不断对党忠诚的纯度,言行一致、表

 里如一,做到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绝对忠诚,决不搞“口头忠诚”“伪忠诚”。三是严守纪律规矩、坚决听从指挥。认真学好用好党章党规,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树立崇高道德追求,养成严格纪律自觉,守住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时刻做到党的方向为方向,党的意志为意志,党的叫干啥就干啥,对上级命令指示做到不讲价钱、不打折扣、不作选择、不搞变通,决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确保政令军令畅通无阻。

  二、坚持支部建在连上关键是引领胜战,着力提升思战谋战、打仗打赢的核心能力

  《党支部工作条例》明确,要着力提升党支部“三个能力”,其中之一就是带领连队遂行作战任务时的能力,这也是支部建在连上使命要求。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支部,抓好支部促中心”思想,大力强化思战务战、练战胜战的使命责任,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捆在一起抓、绑在一起推,打好整体战、履好主体责。一是破除“忘战懈战”的痼疾。对照和平积弊问题清单反复检讨,结合开展“随时上战场、坚决打胜仗”大讨论,按照“八查”要求深查细究和平积弊,切实摆进去对照反思,深进去挂账销号,硬起来敢动真格,做到清理和平积弊进岗位进战位,确实治好“和平病”。二是树立“为战向战”的导向。充分发挥支部统领军事训练的核心作用,统筹好与其它工作的关系,防止与军事训练争时间、争人员,始终把中心主业摆在首位。坚持把军事训练成绩完成好坏作为评功受奖的首要必备条件,下大力解决训与不训一个样、训好训坏一个样、训多训少一个样的问题。三是加大“谋战练战”的力度。深刻领会习主席提高“五个能力”的要求,严格落实议训议战制度,深入研究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下练兵备战特点规律,统筹抓好年度战备训练,着力破解训练题,着力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

  三、坚持支部建在连上根基是凝聚军心,着力打造组织坚强、作风过硬的战

 斗堡垒

  习主席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强则军队强”。我们要把支部得更加坚强有力,切实把组织功能、优良作风发挥出来,为部队转型建设夯实思想根基、提供组织保证。一是着力强化组织能力。持续抓好民主集中制理论的学习教育,深入学习毛泽东同志《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学习掌握科学方法和领导艺术。严格按原则按政策按规矩按程序办事,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着力提高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水平。强化党组织管党员、管干部的功能,严的要求、严的措施、严的纪律管理约束干部,使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二是着力强化管理能力。坚持见微知著、从严纠风治弊,管住党员、管好干部,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自我要求调整到最严,树立纯洁向上、风清气正的导向。三是着力强化育人能力。要有育才意识和校长思维,把培养人才作为最大的政绩,主动担起培养一批人、带出一批人的责任,确保选出来的干部、放在重要岗位的战士,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官兵服气。四是着力强化正风能力。组织好纪律条令宣贯背记,深打遵规守纪思想根基;综合运用组织生活、批评教育、提醒诫勉等方式,发现苗头及时提醒,违反纪律立即处理,做到小病快治、小错即改;支委委员特别是正副书记,必须要带头依法用权、带头谨慎用权、带头秉公用权,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作风形象,引领带动官兵干事创业,为开创强军事业新篇章贡献力量。

  2020 年*月*日 19 时

篇四:《永恒的军魂》观后感

抗美援朝精神电影《长津湖》观后感作文五篇

  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电影《长津湖》观后感《跨过鸭绿江》

  在“钢多”新时代做“气多”弄潮儿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盛世中华。70 年前,新中国钢产量不到美国的 1/114,中国人民志愿军以毫不畏惧的精神气概,“雄赳赳、气昂昂”踏向战场,用“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时移世易,70 年过去,中国钢产量早已跃居世界首位,那么,在这个“钢多”的新时代,中国青年又该如何传承抗美援朝精神,成为“气多”的弄潮儿呢?

  乘风破浪、披荆斩棘,涵养百折不挠的“无畏之气”。“保家卫国雄心在,何惧无回踏征程”,尽管交战力量悬殊、国力相差巨大,中国人民志愿军仍不畏斗争、不惧艰险,以身躯粉碎“绞杀战”、以血汗抵御“细菌战”,创造威武雄壮的战争伟业。如今,山河无恙,国富民强,但党的使命还未完成,最高理想还未实现。青年干部应接下前人手中的接力棒,继承革命英雄的无畏精神,面对任何困难和风险都站稳腿肚子、挺直腰杆子,吓不倒、压不跨,跨过新时代前进路上的“松骨峰”“长津湖”“上甘岭”。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涵养和衷共济的“同心之气”。70 年前,志愿军前线奋勇杀敌,老百姓后方支起大锅,日夜炒面支援前线,诠释军民鱼水情深。历史告诉我们,中华儿女唯有勠力一心,同舟共济,方能迎难而上,共克时艰。未来,作为青年干部的我们,要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到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困,真正同人民群众结合起来,在人民的拥护下凝聚中国智慧,展现中国力

 量,再创中国奇迹。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涵养我将无我的“舍生之气”。“不怕牺牲,不干则已,一干就干到底”,30 多万名英雄功臣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冲锋,顶着狂轰滥炸坚守阵地,用胸膛堵枪眼,以身躯作人梯,忍饥受冻绝不退缩,烈火烧身岿然不动,让新中国站稳脚跟。新时代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青年干部当继承和发扬舍生精神,以“我是党员,我先上”为信仰,英勇奋斗、扎实工作,少追求所谓的生活情调,多思考人生的奋斗基调,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危险的地方去,成为新时代的最美逆行者。

  革故鼎新、砥砺前行,涵养吐故纳新的“创新之气”。从新中国成立初期“飞机飞两次”,踮起脚尖看他国航母;到如今空中梯队战鹰列列,中国航母编队入列。创新,让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干部需主动走出“舒适圈”,摆脱“千篇一律、安于现状”的工作疲态,常怀本领恐慌,发挥青年人脑子活、思维快、学习强的优势,在工作中创新,在创新中成长,秉持“创新引领发展”的理念,积极投身于科技创新强国的建设,以青年人与时俱进的锐气,敢为人先的勇气,成为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源动力。

  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电影《长津湖》观后感《跨过鸭绿江》

  浴血金刚川铁骨铸忠魂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近日,以抗美援朝为题材的电影《金刚川》上映,影片用鲜明的构图和写实的场面“复写”了那一场气壮山河、荡气回肠的“反绞杀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所彰显的艰苦卓绝、血战到底的精神也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一座桥,困不住一群人。电影中,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出动了 F-4U 夜间改进型战机和 B-26、B-29 轰炸机,对金刚川沿岸部署的防守兵力进行轮番轰炸。从行军战士、守桥炮兵、敌方力量三个视角都能看到,不管桥被炸毁多少次,士兵们

 总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其修复好。一次次进攻,一次次补修,一次次回击,志愿军战士用屹立不倒的姿态诠释了“三尺青锋怀天下”,用铁骨铮铮的行动践行着“一骑白马开吴疆”。

  一座桥,铸起了一种魂。“你莫跑!”炮兵张飞直指云霄中的战机,怒目而视,眼神好似划过天际的流星,坚定得就像直插心脏的利刃,随即以残缺的肢体扣动了那一发致命炮弹,让肆意的“美国牛仔”在空中付出了代价。从揪心到解气,影片气氛和人物情绪拿捏到位、触及人心,让人切实感受到战斗的激烈和不易,这也更加突显了中国军人身上那“粉身碎骨全不怕”的铁血军魂。

  要知道,上世纪 50 年代,中国在军事、科技、教育等多方面都无法与西方国家相提并论,对战双方力量可谓极其悬殊。事实上,我们拥有的不过是全国全民族的众志成城,不过是手中仅有的简易枪炮,不过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斗争信念。但一切看似“不可能”都转化成了逆转的“可能”,并随之铸为永恒。

  “不可能,就是他们的武器。”片中,敌方毫不犹豫地说出了这句话。在他们看来,摆在中国人面前的问题,就没有什么是无法解决的。即便用再多炮弹如雨点般“伺候”这区区一座桥,顽强的中国军人也能够在一两个小时内将其再次修复并投入使用,这本身便是一种“不可能”,本身便是一种“致命武器”。事实胜于雄辩,当大部队按约定时间过江之后,便任你是天空“丧门神”,管你是何方“拦路虎”,都无法阻挡这不止于前、激流勇进的争胜势头。

  “70 年来,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万 7千多名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烈士们的功绩彪炳千秋,烈士们的英名万古流芳!”习近平总书记在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情说道。岁月不负过来人,历史铭记忠魂骨。70 年前,不远的过去,一条条生命冒着枪林弹雨向死而生,用一次次冲锋捍卫着和

 平与正义;70 年后的今天,作为后来人的我们也当秉承这份意志,崇尚这种精神,在新时代奋进的号角中尽显芳华,尽展才干。

  哪有什么从天而降的英雄,不过都是挺身而出的凡人。很多一线战士的年龄都在十来岁到二十多岁区间,换做现在,也都还处在接受教育和刚迈入成年人序列的阶段。年纪轻轻的战士们义无反顾,心怀大义,虽没有衣食无忧、安然自在的大好生活,却能够用保家卫国、拼死一战的战斗意志,用一往无前、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为后人的美好生活奉献那“只活一次”的精彩。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动人的旋律再次响起,这一次,两岸的炮弹激起的巨浪与血骨筑成的“人墙”融为一体。好似在用默不作声的行动向着苍天豪迈答道:“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一岸,钢筋铁骨,这一段,岁月峥嵘。铁骨忠魂,千古!

  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电影《长津湖》观后感《跨过鸭绿江》

  鸭绿江畔的铭记滔滔江水,岁月流淌;赳赳双桥,钢铁脊梁;抗美援朝,精神长存。近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议全面回顾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和巨大贡献,深刻阐述了抗美援朝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广大党员干部应积极响应总书记号召,铭记历史、对党忠诚、爱国奉献、奋斗担当、团结群众,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走进抗美援朝纪念馆,回望气壮山河的伟大战争,将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融入血脉。长津湖、上甘岭、钢铁运输线……新馆内陈列的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实战沙盘、场景模拟等,让人身临其境,仿佛回到了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黄继光

 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枪眼,邱少云烈火焚身却岿然不动,杨根思抱着炸药包冲入敌群。志愿军战士用年轻的生命书写了一页页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他们奋勇杀敌、忘我战斗、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儿女,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党员干部要弘扬并践行爱国主义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自身的前途命运同国家的前途名誉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向好向快发展。

  聆听“最可爱的人”讲述“伟大胜利”,将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扛在肩上。70 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小米加步枪”的简陋装备和坚不可摧“斗争精神”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有力武器。如果缺乏斗争精神,就会精神萎靡、意志消沉、理想动摇、宗旨淡化,严重影响干事创业的成效。这就要求我们党员干部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时刻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于直面困难和挑战,啃得动“硬骨头”、挑得起“千斤担”,将新时代“斗争精神”贯穿工作始终,攻坚克难、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顽强奋斗、扎实奋斗、不懈奋斗。

  站在鸭绿江断桥上,遥望志愿军战士曾经浴血拼杀的地方,将慷慨奉献的“革命忠诚精神”牢记心中。如今,站在断桥上遥望对岸,再无战火硝烟,但许许多多的英雄早已长眠异乡。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牺牲换来了一片和谐锦绣。他们用舍生忘死、慷慨奉献,诠释了对党和国家的绝对忠诚。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把入党时“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的庄严宣誓铭刻于心,将“革命忠诚精神”熄火相传。面对大是大非,意志坚定,牢记共产党人的责任和使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坚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永葆初心、甘当绿叶,时刻与党组织同频共振,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和人民的忠诚誓言,努力成为

 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好干部。

  唱响《人民志愿军战歌》,将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举过头顶。“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激昂的旋律和铿锵的唱词中无不透露着中国军民反抗侵略、保家卫国的决心、信心、齐心和恒心。这场敌我力量相差极为悬殊的战争能够取得最终胜利,离不开全国人民的上下同心、精诚团结。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党的根基和血脉,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以人民为中心、走群众路线,牢记自己不是“官老爷”,而是人民的勤务兵。多到基层拜访“诸葛亮”,广泛集中民智,充分依靠群众力量。厚植为民情怀,带着感情深入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切实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砥砺奋进的内生动力,带领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丰收果。

  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电影《长津湖》观后感《跨过鸭绿江》

  读懂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蕴含山因脊梁而雄,国因精神而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大会上强调,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不畏强敌、奋勇抗争的生动写照,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民族品质的集中彰显。新起点、新征程、新使命、新任务,迫切呼唤党员干部高擎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旗帜,从中汲取经验、启示和力量,涵养忠诚爱国、斗争担当、乐观奉献的优秀品格,起而行之、勇挑重担,在不断解决实际问题中书写新的辉煌。

  涵养“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爱国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本分、一种责任。杨根思在打退敌人八次反扑、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拉响炸药包跃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邱少云为避免暴露潜伏部队,任烈火烧焦身体而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黄继光奋力扑向地堡射孔,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

 枪眼,英勇捐躯……他们用生命和行动诠释了爱国与忠诚。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就要从他们身上感悟爱国能量、厚植爱国情怀,增强政治定力、站稳政治立场,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始终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到党和国家事业之中,融入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恢弘实践中,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在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中激昂爱国之心、笃行报国之志。

  发扬“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斗争精神。历史烛照现实,美好生活要靠斗争来创造和保卫。70 年前,面对世界头号经济、军事强国,党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从鸭绿江到清川江,从长津湖到上甘岭,从山岭湖川到高岗阵地……处处铭刻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足迹。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为我国赢来了弥足珍贵的和平建设环境,使中华民族得以崭新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矛盾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更需要党员干部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摒弃安逸思想、杜绝懈怠倾向,直面问题考验、无畏艰难险阻,敢蹚“深水区”、挑“硬担子”、揽“棘手活”、啃“硬骨头”,到吃劲要紧岗位淬火,真刀真枪锤炼能力,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中破局起势、集聚优势、积厚成势,推动各项事业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砥砺“以痛吻我、报之以歌”的欣然姿态。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在武器装备处于绝对劣势、战场环境极端艰难的情况下,即使“吃一把炒面就一把雪”,也始终保持高昂士气,创造下以弱胜强的范例,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科学的理论、正确的领导、过硬的队伍、人民的支持,正是乐观的底气所在。当前,个别党员干部被纷繁乱象遮蔽了双眼,看不清大局大势,信心不足、状态低迷,

 激情减退、消极观望,白白错失良机、贻误发展。问题是警醒也是鞭策。一方面,要深化科学理论武装,常吸理论之“氧”、勤补精神之“钙”,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善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剖析和解决问题,从错综复杂的表象中发现本质规律、认清长远趋势,坚定必胜信心。另一方面,要带着感情扎根群众,汲取群众经验智慧...

篇五:《永恒的军魂》观后感

湖观后感小学生 10 篇 长津湖观后感小学生 1

  《长津湖》,让观众对此有了更深的感触:这些回家的烈士,可能是个脾气倔强、从不服输的愣头青,可能是个希望早日和家人团聚的老兵,可能是个重情重义、时刻想着别人的好兄长……他们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和今天身边可爱的年轻人一模一样,就好像是我们的朋友、兄弟。

  他们很“普通”,可在国家和民族面对挑战的关键时刻,他们又能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护佑着我们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最伟大的英雄也是最可爱的“人”,这正是广大观众看完后红了眼眶的原因。

  从“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到对复杂人性的刻画和塑造,这不光是电影叙事语言的转换,也是国产电影审美风格的不断更新。可感的电影艺术才能真正动人,宏大的叙事、伟大的时代应该投射在具体的人物和生活之中。

  电影中有一个细节,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伍千里及时阻止了弟弟杀害已经没有抵抗能力的美军指挥官。他说得很清楚:有些枪可以打,但也有些枪可以不打。中国人是热爱和平的,中国以前不会,现在不会,将来更不会主动挑起战端。这个道理不需要过多的阐释,就隐藏在电影的镜头语言之中。

  《长津湖》正和越来越多的优秀国产主旋律电影一起,把“中国故事”“中国精神”讲得越来越精彩、生动。

  长津湖观后感小学生 2

  最冷的夜,最热的血。最可爱的人们,最坚毅的军魂。时间回拨 70 余年,那场冰天雪地里的血泪之战,依旧让人不忍回忆。这是永远的伤痛,也是永恒的荣耀。

 历史不容忘却,英雄必须铭记。即将上映的《长津湖》,复刻了这惊心动魄的一战。但,再高明的电影叙事,终究也说不尽这段史诗的波澜壮阔与沉雄悲壮。

  在很长一段岁月里,“长津湖战役”,已成战争的传奇,已是信仰的图腾。纵使冰身冻骨,也不退让一分。就算凝成“塑像”,也不动摇分毫。在这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凭着惊人意念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征服了极度恶劣的环境,打退了美军最精锐的王牌部队,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扭转了战场态势。此一战役,也就此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

  一边是志愿军的寸土不让,另一边是敌军“路程最长的退却”,战争的天平就此逆转。而在这卓绝战功的背后,代价沉重。1081 高地上的志愿军官兵们,冒着零下 40 度的极寒温度,顽强地坚守阵地。最后全连以俯卧战壕的战斗姿势壮烈牺牲,成为一个个永不倾倒、巍然屹立的冰雕。钢铁一般的意识,铸成钢铁一般的防线。这是血肉之躯在苦寒之地立起的伟岸“长城”,御敌于外、退敌千里,守住家国安宁,守来长久和平。

  凛冬已至,激情燃烧的青春舍生赴死。血战之后,终于杀出一条血路,终于抢回一线生机。冰雪冻住了战士们的躯体,却封不住他们不朽的军魂。这军魂,是对国家和民族最澄澈的爱;这军魂,是军纪如山,是铁流浩荡。“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长津湖,也曾绵延冰封,也曾静水流深。岁月可证,流水有声。那是伟大斗士的号角,那是铁血军魂的咆哮。

  长津湖一役,雄浑苍凉、动人心魄。纵使七十一年过去了,这场惨烈的、英勇的血战化作丰碑,愈发迸发出着澎湃的力量。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永记长津湖的冰雪,永记冰雪里那最可爱的人和他们的不朽军魂。

  长津湖观后感小学生 3

 一部叫《长津湖》的电影,让数亿观众为之“入戏”,让这个国庆节多了份“英雄气”。

  多年来,以《英雄儿女》《上甘岭》为代表,抗美援朝主题的电影佳作迭出,成为一代代人的历史记忆和精神食粮,鼓舞全国人民大力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

  今天,《长津湖》站在一个新的视角,以一个志愿军连队为人物群像,真实地再现了那场战争的细节,重新诠释了战争的残酷、军人的勇敢和精神的伟大,在当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这部作品显示了特有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精神;一部电影,也不能缺少精神。《长津湖》所带来的观影热潮,并不是单纯依靠广告宣传力量,而是影片本身传递的情感力量,彰显了艺术作品的巨大精神感召力,并转化为票房数据、上座数量和好评度。

  有位女观众说,昨晚看完了长津湖,出来之后,老公问她怎么样,她红着眼圈说,深受震撼、深受教育。电影场里,她的背后一直有抽泣声……不少观众特意选择国庆观看,他们把观影当作一次向祖国的“精神献礼”,电影的真正价值就在于此。

  精神是电影的“内核”,但也离不开技术的支撑。有人评价,这部电影战斗戏,无论是场面调度还是战术指导,都堪称国产战争片的新标杆,堪称国产电影史诗级的战争片。电影艺术的境界,正是精神与技术的水乳交融,让精神在艺术中得到倍增和升华。

  《长津湖》火了,精神的力量“无价”。对于电影人来说,拍出一部爆款“大片”,获得更多的市场效益,是他们的梦想和追求。时下,有不少的所谓大片,并不缺少高技术、高投入,更不缺少大场面、大明星,但缺少了最关键的“精神”,一部没有精神的影片,即使金玉其外也是败絮其中,难以获得观众的青睐和市场的

 认可。

  长津湖观后感小学生 4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来之不易的伟大胜利。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人记忆当中的抗美援朝题材影片,还是上世纪 50 年代拍的《上甘岭》和 60 年代初的《英雄儿女》。几十年过去了,这两部黑白电影历久弥新,至今影响力都非常巨大。

  我们这一代人,要有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抗美援朝电影。一直以来,长津湖战役这段历史鲜为人知,这是一场极其惨烈的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冰天雪地穿着单薄的衣服与美军激战,付出了非常巨大的牺牲和代价。今天再看这段历史,更觉可歌可泣。这场战争的战略意义是巨大的,它直接影响了整个抗美援朝战争,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能够把长津湖战役搬上银幕,是我们这一代电影人的荣幸。我们要用现代电影的制作手法跟创作理念完成一部经典战争片,告诉观众新中国为什么要打这个仗、靠什么战胜了强大的美军。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而是一部史诗。

  长津湖观后感小学生 5

  抗美援朝战争可以说是上世纪 50 年代中国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几十年来的和平起到了关键作用。形象地说,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就犹如一颗照明弹或者一颗信号弹,升上了时代的夜空,照亮了国家的前途。

  在朝鲜东线有一个巨大的山脉叫狼林山脉,这个山脉基本上是没有人烟的,长津湖战役就是在这个基本上没有人烟的地方,志愿军与美军展开了惨烈的生死战斗。长津湖战役改变了整个朝鲜战争的态势,让我们的部队在东线站稳了脚跟。

  《长津湖》就是要把革命先烈的精神传递出来。一部战争电影,说到底是讲关于“人”的故事。一部好的战争电影,一定要从人物开始,倘若对一个人物没有足够的感情,观众就很难跟着他上战场,去经历这种生死的考验,对他有莫大的关心。

 在这样的条件下,这个电影才可能成功;否则的话,就变成了只有战斗的场面,如果只能看到战斗场面的话,非常容易让人疲劳。

  长津湖观后感小学生 6

  长津湖战役充分地体现了为了维护民族的尊严,为了维护新中国的安全,中华儿女的那种决死作战的精神。这种决死作战的精神,至今还令众人敬仰,所以应该有这样一部艺术作品来反映它,特别是用银幕的方式来反映它。

  先烈们是这个时代最应该追的“星”,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至今流淌在中国人民的血液中

  长津湖观后感小学生 7

  当年的志愿军战士不畏强敌、浴血奋战,创造了世界战争以弱胜强的奇迹,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至今流淌在中国人民的血液中,鼓舞中国人民直面任何困难。电影可以让牺牲的先烈被更多人记住,明白今天的日子得来不易,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这个时代最应该追的“星”。

  电影中有一句台词“如果这一仗我们不打,就是留给我们下一代打!”这正展示了一代代先烈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我们要通过电影,展现出战争的残酷,呈现出牺牲背后的意义。只有这样,年轻人才会知道,新中国的胜利来之不易。

  长津湖观后感小学生 8

  战争肯定是残酷的。但是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战争,我们看到的是志愿军英勇奋战、保家卫国的献身精神。

  我曾经也是军人,在部队这些年我有一个强烈的感受,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世界范围内是独一无二的一支军队,是被思想武装起来的军队。这支军队知道为何而战,而且他们有压倒一切敌人的气概,只要还剩下一个人,就会继续战斗,信念是一脉相承的。精神渗透在每一名战士的言行举止里,这是我们老百姓非常熟悉的“人

 民军队”,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们挺身而出,捍卫自己的国家和人民。

  长津湖观后感小学生 9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之下,审美的渠道很多。《长津湖》对当代观众有两点启发:

  一个民族如果想强盛起来,必须具备精神的硬度,这个精神硬度是保证一个民族生存、发展、壮大的基本精神要求。在那个历史阶段和那场战争当中,有这样一批优秀的中华儿女,他们支撑起来了我们民族尊严的脊梁。有了他们,我们民族才有希望。尽管他们倒在冰雪当中,很多甚至都没有留下姓名,但是他们依旧在我们心里,是我们民族的丰碑。这是第一点,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同时,民族的发展、人民的幸福生活、国家的安全,甚至具体一个人的成功,都不是轻易得来的,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英烈们以生命写就的精神史诗,正如明灯般照亮后人前行的路。

  长津湖观后感小学生 10

  抗美援朝的影视作品每一次看都非常激动,对我有很重大的影响。这些作品给了我一个最重要的启示: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代价,也获得了很大胜利的一场战争。我们不管看《英雄儿女》还是《上甘岭》,都强烈地感觉到志愿军在英勇抗争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真实的力量。

  为了让我们这些后人生活在和平的时代,先辈们选择把生命献给自己的国家,献给自己的人民,献给自己无比热爱的这片土地。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孕育了一种精神,就是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篇六:《永恒的军魂》观后感

会议铸军魂观后感

  通过观看纪录片《古田会议决议》,进一步了解了我军发展的真实历史背景,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坚定了“听党的话跟党走”的政治立场。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古田会议铸军魂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古田会议铸军魂观后感 1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国动委关于加强全民军魂教育指示要求,东坪中心校组织师生收看《古田会议铸军魂》专题片。该活动使师生穿越时空,见证珍贵历史时刻,进一步了解党史、军史,增强爱党、爱军情感,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树立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为国增光的观念。

 古田会议铸军魂观后感 2

 为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军史教育,培养广大青少年的国防意识和爱国情感,近日,淄博十五中组织全体学生集中收看了《古田会议铸军魂》文献纪录片。

 通过观看纪录片,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我军发展的真实历史背景,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坚定了“听党的话跟党走”的政治立场。同学们表示:要从小做起,通过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掌握科学技术本领,力争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军队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古田会议铸军魂观后感 3

 最近,全军政治工作会议

 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召开。主席在会上即景生情地说:“在古田会议召开 85 周年之际,我们再次来到这里,目的是寻根溯源,深入思考当初是从哪里出发的、为什么出发的。”去年, 主席在纪念毛泽东诞辰 120 周年座谈会上,也曾说过:“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今天,我们回顾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来路,深入思考是从哪里出发?为什么出发?弄清和铭记我军政治工作的基因传承图谱,对今天我军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特殊的重大现实指导意义。

 党在军队中最初的“支部建在团上”政治工作制度

 考察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史,现在史书上常从“三湾改编”的“支部建在连上”开始。其实,“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还有其前身及直接借鉴,这就是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部队之初的“支部建在团上”;而“支部建在团上”的政治工作制度在我国最早起始于周恩来曾任政治部主任的黄埔军校。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和早期的军事骨干,许多人是出自黄埔军校前几期的毕业生,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武装斗争和革命根据地建设,离不开黄埔前几期学生开创性的示范与指引,他们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军队、政权及其军事发展进程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如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主官大多数来自黄埔军校,其中有 50 多人是黄埔军校毕业生,中国工农红军最初借鉴使用和创建的军事、政治制度无疑深受黄埔军校的

 影响,而且许多是直接移植于国民革命军。关于这一点,以往我们的史学界极少讲,甚至避讳讲,采取了“掐尖”的态度,其实这是不得要领,不懂我军的发展壮大历史。而完整地讲述这段中国现代军队政治工作历史,有比较就会有区别,就能更清楚地认识来时的路起点在何处,为什么这样走?更有助于我们深刻地认识三湾改编和古田会议关于政治建军的伟大历史意义,以及在当今时代的发展底蕴和创新价值。

 黄埔军校在 1924 年由国共两党合作建立。建校之初,毛泽东等中共党人亲自担任招生工作,为军校招生输送了大批优秀青年,周恩来、熊雄、鲁易、恽代英、聂荣臻等大批中共党员担任了军校的政治工作领导职务。孙中山先生确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指导思想深刻影响着军校的教育方针,特别是政治教育。军校以及随之建立的校军、国民革命军,学习和借鉴苏联红军的政治建军制度和方法,率先在团一级单位建立了党支部,实行党代表制度。这年 6 月 16日,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8 月初,周恩来从法国返回广州到军校任职,指导建立了以蒋先云为书记的第一届中共黄埔支部,归中共两广区委领导。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在军校中蓬勃开展起来,如在第 1 期学生中共党员占 1/8,在第 4 期政治班学生中的中共党员则占到 1/4,加上进步学生,中国共产党员及进步势力在早期黄埔军校中有着堂堂阵容。这些革命先驱,正是中国工农红军中最早的各级军政指挥员。

  1924 年 10 月,黄埔军校成立教导团,在该团首次设立国民 党的党支部,这是近代中国军队在团级战斗单位设立党支部的开始。中国共产党在团一级战斗单位设立党支部始于整 1 年后的 1925 年 11 月。在中共广东区委领导下,国民革命军第 4 军独立团在广东肇庆成立,全团约 2000 人,叶挺任团长。该团以黄埔军校学生为骨干,以共产党人为核心,建立了团级单位的中共支部。中共党员有团参谋长周士第、参谋董朗、第 1 营营长曹渊、第 2 营营长许继慎、第 9连连长胡焕文,是黄埔 1 期毕业生;第 2 连连长吴道南、第 4连连长卢德铭、第 6 连连长袁炎烈、机枪连连长练国梁、监视队队长蔡晴川、担架队队长张堂坤,是黄埔 2 期毕业生。叶挺独立团是当时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唯一正规军队。该团后在北伐战争中被誉为“铁军” 。

 古田会议旧址观后感 4

 7 月 10-11 日,我们从赣州出发驱车近4小时来到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赴革命圣地古田会议会址和古田会议纪念馆,进行参观和瞻仰。通过听取讲解,大家对古田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对会议决议的历史作用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古田会议纪念馆是一所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田会议会址为依托建立起来的专题革命纪念馆,始建于1964 年。在纪念馆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是多样,除固定陈列外,每年还能在举办重大活动时参观临时展览和制作

 的流动版面,纪念馆是广大部队官兵和中小学生等的第二课堂。在古田会议纪念馆,闽西苏区地图、毛泽东同志起草古田会议决议案的雕塑、写着红军“六项注意"”的包袱布、刻在石头上的红军留款信等吸引了我们的目光,深深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年开展革命工作的艰难困苦,先辈们坚韧不拔的革命信念,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英勇无畏的革命气概让我们这些后人所敬仰,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使我们对新时期如何发扬古田会议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古田会议址始建于 1848 年,古田会议是建党建军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古田会议决议》是我党我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开辟出一条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成功之路。而古田会议精神则体现了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它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古田会议光芒映照下的革命圣地之旅,已成为闽西旅游的重要特色。

 通过“红色之旅”活动,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课,不仅瞻仰了革命圣地,了解了一段恢弘的革命历史,还深刻学习了“古田会议”精神的内涵,对增强大家的爱国情怀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通过参观学习活动,大家对党的历史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大家纷纷表示,我们要继承弘扬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继承弘扬古田会议的精神,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献身教育事业,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把

 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古田会议旧址观后感 5

 今年七月底,单位集中进行了一次红色教育,统一组织到福建上杭县古田镇,来到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田会议会址进行了参观与学习。

 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近中午的时候我们来到了上杭县古田镇。远远的,透过车窗,我们就看见“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八个红色大字矗立在山脚下。身后是翠竹掩映,前方是一大片绿油油的稻田,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分外鲜艳夺目,而标语牌前面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古田会议”会址了。此处原是一座清朝宗祠建筑,后为小学。1929 年 12 月28 日至 29 日,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领导人毛泽东、朱德、陈毅等人就是在这里主持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史称“古田会议” 。

 步入会场旧址,眼前是一排排虽显陈旧但却整齐的桌椅,墙上张贴的马克思和列宁的画像已经有些模糊了,柱子上贴着宣传标语。大家沿着中庭站着,聚精会神地听着讲解员的讲解,思绪一下子被拉回到 1929 年那两个寒冷的日子。

 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亲自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也就是《古田会议决议》,以及《政治决议案》、《废止枪毙逃兵决议案》、《接受中央指示决议案》、《拥护中央反对机会主义及托洛茨基主义反对派的决议的决议》和《士兵决议案》等决议。大会选举产生了毛泽东

 任前委书记的新的前敌委员会。

 古田会议强凋了马列主义和党的正确路线教育,重申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等重要原则,坚持以无主阶级思想建设党和人民军队,从而使我军同一切旧式军队划清界线,成为一支完全掌握在共产党领导之下的新型无产阶级人民军队。

 古田会议铸军魂观后感 6

 3 月 17 日下午,淄川区西河中学组织全体师生和家长通过电视、网络等观看山东卫视首播的文献纪录片《古田会议铸军魂》。

 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成长发展史上有几个关键的节点,古田会议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章。这次会议,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成功、胜利始发地” ,是我党,我军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因此,了解学习古田会议的历史背景和精神是学习党史的重要部分。

 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同学们进一步认识了党史、国史,是一次十分难得的爱国主义教育,也进一步加强了全民军魂教育。

 古田会议铸军魂观后感 7

 1929 年 12 月中旬,由于敌人的步步逼近,红四军决定离开连城新泉,进驻上杭古田,继续开展政治军事训练。在古田,毛泽东白天亲自主持召开党代表联席会议和书记、宣传委员、组织委员联席会议,晚上在前委机关驻地“松荫堂”整理调查研究得来的宝贵材料,夜以继日,奋笔疾书,起草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

 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

 1929 年 12 月 28 日至 29 日,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古田曙光小学胜利召开,这就是彪炳史册的古田会议。红四军各级党代表、干部代表和士兵代表共 120多人参加了会议。陈毅首先传达了中央《九月来信》和关于反对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决定,并作了关于废止肉刑和反对枪毙逃兵问题的报告;毛泽东代表红四军前委作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的报告;朱德作了军事报告。

 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还通过了《废止枪毙逃兵决议案》、《接受中央指示决议案》、《拥护〈中央反对机会主义及托洛茨基主义反对派的决议〉的决议》、《士兵决议案》等项决议。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前敌委员会,毛泽东、朱德、陈毅、李任予、黄益善、罗荣桓、林彪、伍中豪、谭震林、宋裕和、田桂祥等 11 人为委员,杨岳彬、熊寿祺、李长寿等 3 人为候补委员,毛泽东当选为前委书记。

 古田会议在中央《九月来信》精神指导下,总结了南昌起义两年多来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红军党内各种思想斗争的历史经验,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党和人民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

 《古田会议决议》内容丰富而具体。决议共分为八个

 部分:纠正党内错误思想、党的组织问题、党内教育问题、红军宣传工作问题、士兵政治宣传问题(包括青年士兵特种教育问题),废止肉刑问题、优待伤病兵问题、红军军事系统和政治系统关系问题。《古田会议决议》的核心部分是开篇的《关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中心内容就是要用无产阶级思想建设无产阶级的政党和人民军队。

 《古田会议决议》详细列举了红军党内存在的八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绝对平均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流寇思想和盲动主义残余。还指出这些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来源、表现及其危害性,并提出了解决和纠正的具体办法。所以,在党的建设史上,古田会议成功地解决了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就面临的崭新课题,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崭新课题——一个长期处在农村游击战争环境里并以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为主要成分的党,如何建设成为真正的无产阶级的政党。古田会议从思想政治建设和组织建设等几个方面对党的建设作了明确的具体的论述和规定,摸索和总结出了党的建设规律,指明了党的建设前进方向。古田会议对中国革命核心问题的成功解答,使之成为党的建设史上的光辉里程碑。

 在军队建设史上,古田会议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明确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奠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为革命军队建设指明了方向,从而使中国红军

 划清了同一切旧式军队的界线,成为完全新型的人民军队。因此,古田会议同样在建军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决议明确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指出:“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红军绝不是单纯的打仗工具,除了打仗以外,红军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和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及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任务。古田会议决议系统地制定了一套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原则,奠定了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还明确规定了红军的内部与外部关系,军事系统与政治系统的关系,强调我军必须发扬无产阶级民主,执行人民军队官兵一致,军民军政一致和瓦解敌军宽待俘虏的政治工作三大原则。这样,就使我军同一切旧式军队划清了界限,在党的领导下,人民军队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执行党的政策和策略,这就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使革命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古田会议是建党建军历史上的光辉里程碑,其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基本精神,对我党我军的建设及其发展,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时期,古田会议精神仍然是加强我党我军建设和指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理论基石和强大思想武器。下图为古田会议会场。

篇七:《永恒的军魂》观后感

援朝题材电影金刚川观后感 0 800 字 字 0 10 篇

 ——WORD 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抗美援朝题材电影《金刚川》观后感 800 字范文一

 从《金刚川》里悟英雄

 最近抽空去看了拍摄时长只有两个月的电影《金刚川》,作为纪念抗美援朝 70 周年的献礼电影,通过多线叙事的方式重现了当年的战场,重温革命精神,也让我在这两个小时中领悟了什么是英雄。

 什么是英雄?英雄是永不毁灭的意志。“桥”是一根线,贯穿整部电影。美军用着先进的武器,一次又一次地轰炸桥,志愿军战士们一次又一次站起来、冲出去修桥,材料实在不够时,用人的双手撑起一座桥,“不可能,就是我们的武器”,直至完成大部队准时过河的任务。此时的“桥”已不是普通的桥,是志愿军战士们意志的化身,是无论经历多少炮火洗礼也不会毁灭的意志。这意志被滚烫的鲜血浇灌着,在焦灼的土地上散发光芒,中国之所以为中国,就是有着这样千千万万的英雄,在最黑暗、最无助的情况下,站出来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一片天,用自己的信仰与血性扭转困境,做到了“翻盘”。他们带着钢铁般的意志屹立不倒,是中华民族的脊梁,面对这样的英雄意志,我们怎能不肃然起敬?

 什么是英雄?英雄是绝不后悔的奉献。高炮连是其中一条单独支线剧情,两个对空高射炮和少得可怜的弹药就是高炮连的全部身家,与美军的装备相差甚远,就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掩护修桥,高炮连在

 炮位点燃火堆,把美军的火力吸引到炮位,用全体牺牲的代价为修桥争取了时间,同时也消灭了敌机。战士们点燃火堆时,火光映照着他们脏兮兮的脸庞,照亮了他们坚毅的眼神,眼神中跳动着视死如归的无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们的躯壳是一个容器,装载着他们奉献的灵魂,彰显着中华民族的血性和气节,无私奉献不后悔,可歌可泣立人间。

 什么是英雄?英雄是定不回头的勇气。英雄的勇气是面对劲敌不退缩,勇往直前的无畏。力量悬殊有何惧,英雄勇气谁可敌。在高炮连仅剩一人时,他也要拖着残躯,坚定地走向炮位,没有回头的背影让人为之动容,感慨道“这便是英雄吧”,他们用血肉之躯铺垫和平的道路,用壮士断腕的勇气披荆斩棘,用昂扬的斗志成就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一个英雄会在战场上退缩,没有一个英雄会让勇气“回头”,这便是英雄吧!

 《金刚川》只是一个缩影,在那样的年代里还有无数的“金刚川”,无数的英雄为国家、为人民、为了以后的安稳和平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即便时代在进步,历史的浪潮也冲不走英雄气魄,时间的旋涡也无法使英雄本色被遗忘。和平年代也同样需要英雄,需要我们不忘英雄、捍卫英雄,传承英雄意志,无畏无悔,永远走在感悟英雄的道路上。

 抗美援朝题材电影《金刚川》观后感 800 字范文二

 从“不可能”中凝聚奋进力量

 “不可能,就是他们的武器。”这是《金刚川》电影中美军对其

 下属说的一句话。

 影片中,不管美军飞机怎么不停地轰炸,简易木桥总能迅速地被修好。美军飞行员困惑,“这不可能!”简易木桥本身并不具备能量,但是怀有爱国情怀、为民服务、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英雄儿女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用不可能创造无限可能,为这场战争打造了一把战无不胜的利器。感悟不可能中蕴含的强大力量,这不可能中,凝聚着越 战越勇的士气、凝聚着万众一心的合力、凝聚着战风斗雨的意志。

 从“不可能”中凝聚越 战越勇的士气。70 年前,浩浩荡荡的英雄儿女以正义之举组成一支正义之师,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旗,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抵御帝国主义列强的挑战。整场战争,19 万 7 千多名志愿军献出宝贵生命,埋骨他乡。面对艰苦的作战环境,敌我悬殊的国力、兵力,中华儿女一次次殊死搏斗,最终赢得了胜利。这一战,拼出了新中国在国际政局中的一片天;这一战,打出了国威军伟;这一战,再次证明了团结一致、万众一心的中华儿女没有不可能。

 从“不可能”中凝聚着万众一心的合力。70 年后,回望抗美援朝历史,很多人传颂着那段“不可能”的神话。一级英雄邱少云在烈火中燃烧了 30 分钟,用生命之痛,掩护战友、保护战友,为攻击 391高地赢得了主动权。危急关头,特级英雄杨根思,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用 28 岁生命诠释了“三个不相信”的铮铮誓言。刚刚成立一年的新中国,百业待兴,面临帝国主义的粗暴挑战,英雄儿女万众一心,志愿组成一支志愿军,远赴他乡,并在这场战斗中拼死搏斗,最终为

 祖国的后续发展迎来了机遇,助力祖国在国际政局中站稳脚跟。

 从“不可能”中凝聚战风斗雨的意志。抗美援朝是新中国走向世界的转折点,它的胜利,向世界发出了新中国的最强音:中国人,能行!历史烛照现实,发展仍需发力。今天我们正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不会一帆风顺,前进的道路还会遭遇很多困难、挑战。立足新时代,我们必须铭记“最可爱的人”,深入学习抗美援朝精神,像志愿军那样顽强拼搏,为祖国、为人民创造更多价值,雄赳赳、气昂昂,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前进。

 抗美援朝题材电影《金刚川》观后感 800 字范文三

 浴血金刚川 铁骨铸忠魂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近日,以抗美援朝为题材的电影《金刚川》上映,影片用鲜明的构图和写实的场面“复写”了那一场气壮山河、荡气回肠的“反绞杀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所彰显的艰苦卓绝、血战到底的精神也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一座桥,困不住一群人。电影中,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出动了F-4U 夜间改进型战机和 B-26、B-29 轰炸机,对金刚川沿岸部署的防守兵力进行轮番轰炸。从行军战士、守桥炮兵、敌方力量三个视角都能看到,不管桥被炸毁多少次,士兵们总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其修复好。一次次进攻,一次次补修,一次次回击,志愿军战士用屹立不倒的姿态诠释了“三尺青锋怀天下”,用铁骨铮铮的行动践行着“一骑白马开吴疆”。

 一座桥,铸起了一种魂。“你莫跑!”炮兵张飞直指云霄中的战机,怒目而视,眼神好似划过天际的流星,坚定得就像直插心脏的利刃,随即以残缺的肢体扣动了那一发致命炮弹,让肆意的“美国牛仔”在空中付出了代价。从揪心到解气,影片气氛和人物情绪拿捏到位、触及人心,让人切实感受到战斗的激烈和不易,这也更加突显了中国军人身上那“粉身碎骨全不怕”的铁血军魂。

 要知道,上世纪 50 年代,中国在军事、科技、教育等多方面都无法与西方国家相提并论,对战双方力量可谓极其悬殊。事实上,我们拥有的不过是全国全民族的众志成城,不过是手中仅有的简易枪炮,不过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斗争信念。但一切看似“不可能”都转化成了逆转的“可能”,并随之铸为永恒。

 “不可能,就是他们的武器。”片中,敌方毫不犹豫地说出了这句话。在他们看来,摆在中国人面前的问题,就没有什么是无法解决的。即便用再多炮弹如雨点般“伺候”这区区一座桥,顽强的中国军人也能够在一两个小时内将其再次修复并投入使用,这本身便是一种“不可能”,本身便是一种“致命武器”。事实胜于雄辩,当大部队按约定时间过江之后,便任你是天空“丧门神”,管你是何方“拦路虎”,都无法阻挡这不止于前、激流勇进的争胜势头。

 电影虽来源于对现实的改编,但抛开艺术层面的处理,真实战争的残酷和惨烈程度定不亚于此。据推测,本片原型来自于带领工兵连造桥的战斗英雄张振智,他曾顶着炮火用 7 天 7 夜的时间带领战士们架起了一座载重桥,并在桥身受到损害后立下军令,保证短时间内再

 次架好,以至于在敌军千枚炮弹的攻势下一次次将桥“复原”,不屈意志由此可见。当然,这样的勇猛无畏还有很多,“冰雕连”的感人事迹就是一例。志愿军第 9 兵团的战士们立誓完成阻击美军的任务,为不打草惊蛇,在严寒肃杀、白雪皑皑的长津湖一动不动,甚至靠着吃雪喝尿等极端方式埋伏于此,以待良机。战后,4000 多人因为天寒地冻而失去了生命,悲壮程度可想而知。鲜活的生命成为了冰冷的数字,却换来了最终的胜利,留下了永续传承、世代发扬的精神品质。

 “70 年来,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19 万 7 千多名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烈士们的功绩彪炳千秋,烈士们的英名万古流芳!”习近平总书记在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情说道。岁月不负过来人,历史铭记忠魂骨。70 年前,不远的过去,一条条生命冒着枪林弹雨向死而生,用一次次冲锋捍卫着和平与正义;70年后的今天,作为后来人的我们也当秉承这份意志,崇尚这种精神,在新时代奋进的号角中尽显芳华,尽展才干。

 哪有什么从天而降的英雄,不过都是挺身而出的凡人。很多一线战士的年龄都在十来岁到二十多岁区间,换做现在,也都还处在接受教育和刚迈入成年人序列的阶段。年纪轻轻的战士们义无反顾,心怀大义,虽没有衣食无忧、安然自在的大好生活,却能够用保家卫国、拼死一战的战斗意志,用一往无前、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为后人的美好生活奉献那“只活一次”的精彩。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动人的旋律再次响起,

 这一次,两岸的炮弹激起的巨浪与血骨筑成的“人墙”融为一体。好似在用默不作声的行动向着苍天豪迈答道:“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一岸,钢筋铁骨,这一段,岁月峥嵘。铁骨忠魂,千古!

 抗美援朝题材电影《金刚川》观后感 800 字范文四

 从《金刚川》看基层干部作风建设

 10 月 23 日在全国各大影院公映的电影《金刚川》,掀起了观影热浪。影片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感染力,以抗美援朝为背景,着眼于战争即将胜利前的战地一隅,以三连协作架桥为切入点,折射出了战争的艰辛与残酷,歌颂英雄先烈精神的同时,向牺牲的英雄先烈致以崇高敬意。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70 周年,呼唤广大基层干部以“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的要求提升自身作风建设。

 坚持不懈“党建引领+初心坚守”绝不松懈。影片中最震撼人心的场面之一,应当是我军接到命令,要在敌人的轰炸封锁下,架起一座载重桥,为我军争取到对岸去的时间,参加金城战役。从接到命令的那天起,我军的信念只有一个,就是“通过那座桥”,坚守着“保证完成任务”的承诺、“保家卫国”的初心,最终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时光流逝,英雄精神永存,广大基层干部应当着眼自身,聚焦作风建设,在工作中把握政治立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党领导一切”于日常工作中,在繁琐工作之余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常“洗洗澡”,多“正衣冠”,风雨不改,坚守初心。不问万古流芳,但求此心勇敢。

 石破天惊“先锋旗帜+使命担当”处变不惊。为保证完成上级的命令,保证让军队在 8 天内过桥,我军工兵连连长、步兵连连长、炮兵连连长积极发挥先锋作用,让不倒的英雄旗帜飘扬在战场上,带领着战士们以血肉筑起那座“英雄”桥梁,为最后的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70 年后的今天,广大基层干部,应当积极响应先进的“先锋”召唤,常悟先进精神,常学先进事迹。同时,广大基层干部也应当“勇担使命”,主动承担责任,在会面临危险的工作岗位上处变不惊,切实为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力求工作成果石破天惊。愿护百姓安康,必保山河皆安。

 求真务实“团队协作+工作落实”堡垒坚实。要想完成 8 天内架起通往战场的桥梁,获得战争全面胜利,仅靠军队战士单打独斗“唱独角戏”绝不可能,必须依靠全军协作,电影中,工兵、炮兵、步兵三连协作,工兵连修桥,炮兵连反击,步兵连掩护,凭借着“石榴籽”一样的团队精神紧紧“抱”在一起,才终于在每天落 300 多发的岩里渡口架起了一座炸不垮的桥梁,更筑起了我们英雄的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今天,广大基层干部也应当在工作中凝心聚力,加强团队协作,共同完成好每一项任务,抓好落实,用每个人的努力,筑起坚实的堡垒。勿忘战友同在,且将慷慨前行。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电影《金刚川》中每一个英雄传递的精神都值得传承,每一个牺牲都值得被铭记,我们有理由坚信,只要党旗飘扬,我们就能让高山低头,让河流让道,让天堑变通途。时光流逝,精神永

 存,能唤醒广大基层干部的初心,提升作风建设,才应该是这部电影的价值所在。

 抗美援朝题材电影《金刚川》观后感 800 字范文

 筑起《金刚川》中 那座“炸不毁的桥”

 近日,一部以抗美援朝战争为题材的影片《金刚川》热映,剧中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匮乏、武装悬殊的情况下,英勇抵御敌机狂轰滥炸,用血肉之躯筑起一座“炸不毁的桥”,为战争的胜利奉献出了智慧和生命的情节,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金刚川》中的这座“炸不毁的桥”是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和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更是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殷切向往。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以高强的本领、过硬的作风、坚定的信念,在职责担当、党性修养、意识形态中筑起一座“炸不毁的桥”,在继承和发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同时,不断带领人民为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苦练本领、忠诚履职,筑起职责担当中“炸不毁的实心桥”。影片中,工兵连战士能在规定期限内,先后 7 次修复被敌人炸毁的大桥,这跟他们过硬的业务水平和忠诚的职责担当是分不开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

推荐访问:《永恒的军魂》观后感 观后感 军魂

十九范文网 www.ib19.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十九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