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十九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疫情防控 > 学校疫情防控专题讲座3篇

学校疫情防控专题讲座3篇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3-23

学校疫情防控专题讲座3篇学校疫情防控专题讲座 学校新冠疫情防控2021/3/1 近日在即将返校途中,学生如何做好自身防护、开学期间如何避免交叉感染,这些都是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关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疫情防控专题讲座3篇,供大家参考。

学校疫情防控专题讲座3篇

篇一:学校疫情防控专题讲座

新冠疫情防控 2021/3/1

 近日在即将返校途中,学生如何做好自身防护、开学期间如何避免交叉感染,这些都是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关注重点。在此向大家介绍下返校途中以及学生上课后注意事项。

 2021/3/1

 个 人 防 护 健 康 防 护 知 识 2021/3/1

 认识新冠肺炎 2021/3/1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冠状病毒,有包膜 。

 其 基 因 特 征 不 SARSr- CoV 呾MERSr _CoV有明显区别。病毒对紫外线呾热敏感, 56°C 30分钟、75%乙醇、含氯消毒液、过氧乙酸呾过氧化氢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新冠病毒命名为SARS- -CoV-2。

 2021/3/1

 什么是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指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 新冠肺炎”)命名为COVID-19。

 2021/3/1

 新冠肺炎的传染源是什么 目前公认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2021/3/1

 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新冠肺炎人群普遍易感,经呼吸道飞沫呾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其他传播途径有待证实。

 2021/3/1

 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人群普遍易感 易感人群 2021/3/1

 新冠肺炎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新冠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 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呾腹泻等症状。

 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症状。

 2021/3/1

 个人防护 2021/3/1

 每日进行自我健康监测 若出现新冠肺炎的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立即就近就诊,丌允许带病去学校。

 每日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体温超过37.3度的学生应该及时就医。

 2021/3/1

 住校学生有哪些注意事项

 每天晨、午、晚出人宿舍要测量体温。体温异常时,配合工作人员及时报告学校负责人,按规定做好应急处置。

 严禁跨楼层、跨房间活动,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宿舍区。

 2021/3/1

 在学校就餐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就飠排队时,应佩戴口罩,不他人尽量保持一定距离。进食前方可摘掉口罩,洗手后进飠。避免扎堆就飠呾面对面就飠,减少交谈。

 2021/3/1

 课间休息时应注意什么 课间休息时学生丌得跨楼层、跨班级活动。

 应多喝水,禁止打闹,减少近距离接触。运动丌宜过度。

 使用体育器材时应注意什么? 在使用体育器材的过程中,避免用手触摸自 己的口眼鼻,体育活动结束应立即洗手。

 2021/3/1

 去图书馆或阅览室时应注意什么 须全程佩戴口罩。人不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就坐时,间隔而坐,避免面对面交谈,丌聚集。触摸书本的双手避免接触口眼鼻。去图书馆或阅览室前后应洗手。

 2021/3/1

 应如何做好心理调适 2021/3/1

 健康防护知识 2021/3/1

 如何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 佩戴后,尽量丌触摸,若须触摸,触摸前、后彻底洗手。

 佩戴时,口罩深色面朝外,金属条向上,将折面.完全展开,完全覆盖嘴、鼻、下巴,金属条沿鼻两侧压实,使口罩不面部完全贴合(丌适合佩戴者除外)。

 选择合适尺码的医用口罩。佩戴前先洗手。

 2021/3/1

 如何正确洗手 用水将手淋湿,取足够皂液涂满整个手部,充分揉搓,用水清洗双手,用纸巾擦干,最后用纸巾垫着关掉水龙头。

 2021/3/1

 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减衣物 当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抗体随之减少,病毒便会趁虛而入因此,要注意防寒防风工作,适时添衣保暖。

 2021/3/1

 勤给常用物品消毒 文具、手机,书本等物品是大家频繁使用的物件,存在病毒传播的潜在风险。

 可以用75%酒精棉球或酒精片擦拭表面进行消毒。

 2021/3/1

 谢 谢 观 看 2021/3/1

篇二:学校疫情防控专题讲座

病毒知识及学校疫情防控

 主要内容 新冠病毒基本知识 德尔塔变异株传播特点 奥密克戎 变异株传播特点 全球及国内重点地区疫情形势 公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冠状病毒 是一类主要引起呼吸道、肠道疾病的病原体。 冠状病毒科分为4个属,即 α 、 β 、 γ 和 δ 属。 冠状病毒除感染人类以外,还可感染猪、牛、猫、犬、貂、骆驼、、老鼠、刺猬等多种哺乳动物以及蝙蝠、火鸡等多种禽类。 目前发现有7 7 种冠状病毒可感染人类 HCoV- - 229E 、 HCoV- - NL63 、 HCoV- - OC43 、 HCoV- - HKU1 ,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 SARS- -V CoV ( ( 征 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 MERS- - CoV( ( 征 引起中东呼吸综合征 ) 2019- - nCoV(SARS- - CoV- -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抵抗力 对热敏感, 56℃ 30 分钟可灭活 对紫外线敏感 不耐酸 、 不耐碱 乙醚、 75% 乙醇、含氯消毒剂 、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 氯己定 (洗必泰)

 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在 空气3 3 小时,在铜表表面存活时间2 2- -6 6 小时,在痰液中 ≥3 3 天, 在塑料、玻璃、马赛克、布料、复印纸等多种物体表面均可存活2 2- -4 4 天 ,不锈钢表面7 7 天左右,冷冻产品 21 天以上

 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 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 无症状感染者也有传染性 复阳病例? 动物? 现实生活的猫科动物(家猫、老虎、狮子)、水貂等可被人类感染 动物实验显示:鼠、猪、鸭、鸡不易感(现实中有报道宠物狗被传染) 接触污染的物品 :如进口冷冻冷链食品、污染的环境等

 流行病学特点 传播途径 近 距离呼吸道 飞沫 传播 接触传播:

 经污染的手、物品(冷链食品等)、灰尘、环境等引起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 5um )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粪口途径、血液、尿液等传播等:尚待明确

 流行病学特点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老年人及有基础性疾病者为重症和死亡高风险人群 医护人员为暴露感染高风险人群 感染后或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持续时间尚不明确

 流行病学特点 潜伏期: 为1 1- - 14 为 天,多为 3 3- - 7 天, 中位数为4 4 天 (四分位距为2 2 ~7 7 天) 决定检疫隔离期 传染性期: 发病前1 1- -3 3 天具备传染性 发病后7 7 天后较快下降 传染力: 基本传播指数 R0 约为 2.5 ( 2020 年7 7 月 10 日 US CDC 最佳估计值)流感为 1.27 ,麻疹为 15

 流行病学特点 可以 同时 感染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 前期研究显示与鼻病毒、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季节性流感( 等共感染( 可达 21% ) • COVID- - 19 没有明显的季节性 2020 年7 7 月全球多地区疫情再次上升且峰值超过第一波 地方性:全世界都有发病 周期性:未知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 、 腹泻 、味觉减退 等症状。 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 诊断:流行病学史+ + 临床表现+ +核酸检测或抗体检测

 治疗和预后 目前 无 特效药,主要为对症治疗。 预后: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少数患者病情危重 。 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

 流感与新冠叠加不可忽视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我国将长期面临输入病例引发本地传播的风险 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一旦流行将导致防控局面复杂化,大大增加防控难度 流感病毒常年循环,呈现冬春季高发的季节性流行 成人发病率约为 5%- - 10% ,我国流感相关呼吸系统超额死亡每年约 8.8 万人 流感与新冠肺炎症状类似,临床鉴别诊断困难 流感重症将占用呼吸机、 ICU 等医疗资源。

 流感概况

 流感概况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紫外线和热敏感, 56℃ 条件下 30 分钟可灭活。潜伏期为数小时至4 4 天,多为1 1- -3 3天 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抗原性易变 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全球每年约有6 6 亿- - 12 亿人患流感 每年可造成 300 万- - 500 万的严重病例 每年可导致 30 万- - 50 万人死亡

 流感的分型及特点 流感病毒分为甲( A) 、乙 (B) 、丙 (C) 、丁(D D )四型 甲型流感 : 据其外膜血凝素(H H )和神经氨酸酶(N N )蛋白抗原性的不同,目前可分为18 个H H 亚型( H1 ~ H18 )和 11 个N N 亚型( N1 ~ N11 )

 。 人类主要感染:

 H3N2 、甲型 H1N1 、 H2N2 ( 1950- - 1960 年代末) ) 可感染其它不同宿主 禽流感( H5N1 、 H7N7 、 H9N2 等)、猪流感(甲型 H1N1 、 H1N2 、 H3N2 等)、马流感( H7N7 、 H3N8 等)、狗( H3N8 )、猫( N5N1 ) 可演变为人类流感病毒引起大流行

 二十世纪后流感大流行 二十世纪以来全球多次发生流感大流行(每隔 10- - 50 年)

 流感的分型及特点 :

 乙型流感:

 Victoria 和 Yamagata 系 仅对人致病 致病率低 只造成局部流行 丙型流感 仅对人致病 主要侵犯婴幼儿 仅引起轻微呼吸道症状,很少造成流行 丁型流感 多感染狗和猪,一般不感染人

 流感流行病学 传染源 流感患者 、 隐性感染者 持续排毒3 3- -6 6 天 ,发病3 3 天内传染性最强, 婴幼儿、免疫功能受损患者可超过1 1 周 传播途径 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 ; 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 。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

 新冠肺炎与流感的区别

 病毒不断进化后引发全球性大流行

 全国流感监测发展史 流感是第一个实施全球监测的疾病 2000 年,中国与 WHO 合作逐步在全国 23 个省份开展流感监测 36 家流感网络实验室 197 家流感哨点医院 2009 年,全球流感大流行后,扩大全国流感监测网络 408 家流感网络实验室 554 家流感哨点医院

 流感监测的公共卫生意义 实时监测流感活动水平和流行趋势; 实时追踪流感病毒变异,及时发现新型流感病毒,并做出预警; 为全球及我国流感疫苗株的推荐及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 为流感大流行的准备和应对提供技术支撑; 及时、规范、有效处置流感样暴发疫情。

 贵州省流感监测网络发展史

 德尔塔变异株

 德尔塔变异毒株简介 德尔塔( Delta ),是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最早于 2020 年 10月在印度发现。 2021 年5 5 月,世卫组织将最早在印度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命名为“德尔塔”( Delta )变体。该变体被确定为印度第二波疫情的驱动因素之一。 德尔塔变异株具有传播能力明显增强,潜伏期和隔代间期缩短,并可能导致疾病严重程度增加的特点 德尔塔变异株已成为了目前全球流行的优势毒株 。

 德尔塔变异毒株突破性感染 突破性感染 ,即接种了新冠疫苗后仍被感染,德尔塔变异毒株能突破疫情的防疫屏障。 在突破性病例中,已接种疫苗者体内的病毒载量可能与未接种者一样高。 更重要的是,德尔塔变异毒株在人体内存在的时间也比此前任何版本的变异株都长,这意味着患者在更长的时间内都可能具有传染性。 美国 CDC 报告的结论是,德尔塔变异毒株具有高度传染性,与水痘的传染性类似

 德尔塔变异株特点 传播能力显著增强 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在体内复制快、传播速度快、传染性极强。此变异株较以往其它毒株的传播能力增加一倍,比在英国发现的阿尔法毒株传播能力提高超过 40% 据 《 纽约时报 》 30 日报道,据他们获得的美国 CDC 内部文件显示,德尔塔变异毒株传播快,基本传染数 R0 为5 5- - 9.5 ,即每名感染者传染的人数高达8 8 到9 9 人,且更易引发重症。

 德尔塔变异株特点 潜伏期、传代间隔缩短 德尔塔变异株潜伏期和传代间隔均有所缩短,大概平均缩短了1 1 至2 2 天。由过去5 5 至6 6 天的潜伏期缩短为4 4 天多。同时,它的传代间隔缩短到3 3 天左右。在本轮疫情中,短短 10 天内就传了五六代,病毒传播速度显著加快。 突破性病例增多。突破性病例即接种疫苗后仍被感染。本次疫情中,部分病例全程接种疫苗,仍然感染德尔塔变异病毒。不过, CDC仍表示,绝大多数感染发生在未接种疫苗的人群中。

 德尔塔变异株特点 病毒载量高 感染者样本核酸检测结果显示,病毒载量较以往显著增加。患者的CT 值非常低, CT 值越低就表示体内病毒载量越高,而且患者核酸转阴所需要的时间延长。 广东省疾控中心一项研究显示,德尔塔变异株感染者的病毒载量比原始毒株感染者的病毒载量高 1000 多倍,德尔塔毒株感染者的病毒载量也比原始毒株感染者最多高了 1260 倍。

 德尔塔变异株特点 目前来看,疫苗仍然有效,特别是在预防重症方面。人们感染德尔塔变异毒株的风险降低了3 3 倍,重症或死亡风险至少降低了 10 倍。智利的研究显示,疫苗总体保护率对预防重症、进 ICU 监护病房和死亡病例的保护分别为 87.5% 、 90.3% 和 86.3% 。 这充分说明,我们国家的疫苗仍然可以有效地降低住院、重症和死亡率。另外,相比未接种疫苗的病例,接种疫苗的病例从确诊到产生抗体阳性的时间短、 CT 值高、病毒载量少、住院时间短。

 德尔塔变异株特点 密切接触者的判定有变 由于“德尔塔”变异株患者的病毒裁量高,呼出病毒浓度大,传染性极强,所以过去的密接概念已不适用。现在密接者的概念是“在同一空间、同一单位、同一建筑,在发病前四天”,有 近距离接触且无有效防护 的都是密切接触者。

 德尔塔变异株特点 临床症状不典型 德尔塔变异株感染以后,早期临床特征非常不典型,发热等临床症状不明显,导致有的病人对它的认识不够,加之传染性强,也就导致它非常容易传播。 传播途径类似 德尔塔变异株可通过 呼吸道飞沫、接触污染物、空气 三种方式传播。但由于德尔塔变异株传染性强,因此,个人预防措施、疫情阻断管控措施要做得更严密、更严谨、更认真。

 奥密克戎变异株

 奥密克戎变异株简介 2021 年 11 月 25 日,南非卫生部和专家在一次疫情简报会上,宣布了发现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 B.1.1.529 。 2021 年 11 月 26 日,世界卫生组织把该变异株定性为“高关注变异株”( VOC ),并将其命名为“奥密克戎变异株”(英文名:

 Omicron )。

 奥密克戎变异株发现过程 11 月 24 日,南非首次将其报告给世卫组织,首个感染该变异株的样本采集时间是 11 月9 9 日。该变异株包含大量突变,该变异株导致人体再次感染病毒的风险增加。 11 月 26 日,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病毒学专家托马斯 · 皮科克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株有 32 处变异。 11 月 27 日,意大利罗马儿童医院科研团队表示,新冠病毒通过变异进一步适应人体,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变得更加危险。

 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 11 月 26 日,南非医学协会主席安吉丽克 · 库切介绍了感染新冠病毒新毒株“奥密克戎”( Omicron )的症状,并称该变体目前仅引发“轻度疾病”,症状包括肌肉酸疼、疲倦,并伴有轻微咳嗽。 此变异株和其他新冠病毒的变异株一样(如:阿尔法、德尔塔),没有任何发病症状的变化,也存在无症状感染者

 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 目前尚无证据证明该变种的传播力较德尔塔变异株有所增强。 11 月 28 日,钟南山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个变异株很新,虽然分子基因检测发现,它在受体结合部位有比较多的变化,但是它有多大的危害性、传播会有多快、会不会使疾病更加严重,以及是否需要针对它进行疫苗研发,还要根据情况来判断。现在下结论为时太早。”

 奥密克戎更“温和”? 各国都在对奥密克戎进行研究、、、、、、 南非新冠研究:奥密克戎似比德尔塔“温和” 南非国家传染病研究所对最近几周新增确诊病例的研究发现:大约30% 的新冠住院病例是重症,不到前几轮疫情最初几周重症比例的一半;新冠患者平均住院周期更短,大约 2.8 天,而前几轮疫情这一数据是8 8 天;新冠住院病例的死亡率为 3% ,而前几轮疫情为大约20% 。 南非一项实验室研究显示,接种两剂辉瑞新冠疫苗对预防奥密克戎( omicron )有症状感染的有效性只有 22.5% ,但仍可防止重症。

 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情况 目前,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已扩散至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奥密克戎毒株有关的总体风险仍然非常高。 世界卫生组织 12 日称,根据早期数据,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比德尔塔毒株更具传染性,并降低了疫苗效力,但它引发的重症更少。

 全球疫情概况

 疫情概况 全球疫情 截至 12 月 14 日 19 时,全球累计报告确诊病例超2.71 亿例,累计死亡超 533.40 万例。 发病数排前五位的是美国、印度、巴西、英国、俄罗斯。

 全球新冠疫情病例趋势图

 全国疫情概况

 全国疫情概况 12 月 13 日0 0 — 24 时,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 76 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 25 例,本土病例 51 例 全国现有确诊病例 1431 例(其中重症病例 22 例),已连续322 日无新增死亡病例。

 全国近期新增病例情况

 近期疫情整体情况 全国疫情进入冬季后疫情新发频率增高,多条传播链并存,感染来源隐匿,防控难度增大。 满洲里疫情 江浙沪疫情 云南德宏疫情 广东隔离点关联疫情 广西崇左入境密接感染 陕西西安入境隔离酒店工作人员感染

 满洲里相关疫情 11 月 27 日,内蒙古满洲里市官方公告,满洲里市在“应检尽检”人员核酸检测过程中,发现3 3 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病例1 1 和病例2 2为满洲里某公司装卸工人;病例3 3 为满洲里某公司木材加工工人。 截至 12 月 13 日,满洲里疫情累计报告感染者 604 例,其中确诊病例 599例,无症状感染者5 5 例,涉及4 4 省6 6 地市。 根据流调情况,本次满洲里疫情系境外输入引起,前三名感染者均有接触进口货...

篇三:学校疫情防控专题讲座

 什么是冠状病毒 02

 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 03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目录

 04

 隔离、就医

 PART

 01 什么是冠状病毒

 什么是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柱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

 什么是冠状病毒

 除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 WHO 已命名为“ 2019- - nCOV” ,即 2019 新型冠状病毒)外,已知感染人的还有6 6 种。

 其中4 4 种致病性较低,另外两种是我们熟知的 SARS 冠状病毒和 MERS 冠状病毒 。

 PART

 02 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

 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

 发热

 乏力

 干咳

 一般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等。多数患者症状为轻、中度,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PART

 03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不去人群密集场所 避免密切接触 注意安全饮食 加强卫生防范 1 4 3 2

 加强卫生防范 一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1 测体温

 体温 <37.3◦ ◦C C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测体温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测体温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餐前便后、外出回家、接触垃圾、抚摸动物后,要记得洗手。洗手时,要注意流动水和使用肥皂(皂液)洗手,揉搓时间不少于 15 秒。

 2 勤洗手,强防护,注意手卫生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双手掌心相对摩擦

 第一步

 双手掌心向下相叠,十指交叉,摩擦指缝和手背;双手位置交换

 第二步

 十指相握,相对摩擦指尖和甲沟

 第三步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一只手握对侧手拇指摩擦,再交换

 第四步

 弯曲手指关节,让指尖合拢后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然后换边。

 第五步

 一只手摩擦对侧手腕,再交换

 第六步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戴口罩是阻断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的有效手段,选择医用外科口罩能很好地预防呼吸道疾病。一次性医用口罩佩戴时,要将折面完全展开,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

 正确佩戴口罩

 3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戴口罩前应洗手,或者在戴口罩过程中避免手接触到口罩内侧面,减少口罩被污染的可能。分清口罩的内外、上下,浅色面为内,应该贴着嘴鼻,深色面朝外;金属条(鼻夹)一端是口罩的上方。不可戴反,更不能两面轮流戴。

 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如果去人员密集的公众场合,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照顾呼吸道感染患者时,应佩戴 N95 等医用防护口罩。需要注意的是,不管什么类型的口罩,防护效果都是有限的,需要定期更换。建议4 4 小时更换一次,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不去人群密集场所 二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外出务必佩 戴口罩 ,易感人群应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少出门、少聚会、少串门。

 避免密切接触 三

 1、 避免在未加防护下与病人密切接触,避免触摸其眼、口、鼻。尽量避免与养殖或野生动物近距离接触

 2、 避免与生病的动物和变质的肉接触;避免与生鲜市场里的流浪动物、垃圾废水接触。

 注意安全饮食 四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1 1 )保持清洁,熟食品交替处理的过程中注意洗手。

 (2 2 )使用器皿储存食物以避免生熟食物相互接触,

 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刀具、砧板要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3 3 )生鲜、禽类、肉类、蛋类彻底烧熟煮透。

 避免食源性感染

 1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4 4 )如何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

 绝大多数微生物喜欢室温环境。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2 2 小时以上;所有熟食和易腐烂的食物应及时冷藏(最好在 5℃ 以下)。冰箱并不是保险箱,即使在冰箱中也不能过久储存食物。

 (5 5 )不吃过期变质食品

 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并在规定时间内食用。打开时应注意有无腐败,变质。发现食品感官异常,请立即停止食用。

 到生鲜市场采购接触动物和动物产品后,用肥皂和清水洗手。避免触摸眼、鼻、口;避免与生病的动物和变质的肉接触;避免与市场里的流动动物、垃圾废水接触。

 PART

 04 隔离与就医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1 1 .集中居住群众的隔离:

 集中居住的群众中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症状时,采取单间隔离,日常用品专用,加强居室通风,环境表面清洁消毒。隔离期间限制人员探视,接触人员应佩戴 N95 口罩,以免通过呼吸飞沫传播。

 身边出现患者后,该采取何种措施?

 1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2. 家庭成员的隔离:

 家庭成员中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症状时,加强居室开窗通风,对其采取家庭隔离,隔离以分开吃、分开用、分开住、分开洗为重点,餐具每天洗刷后煮沸消毒,其他物品能煮沸的也可以进行消毒,煮沸时间为 30分钟,不能煮沸消毒的,采取日光暴晒6 6 小时。

 身边出现患者后,该采取何种措施?

 1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出现发热(腋下体温 ≧ 37.3℃ )、乏力、咳嗽(以干咳为主)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

 什么情况下需要就诊?

 2

 预防千万条

 口罩第一条

 回家勤洗手

 不要凑热闹

推荐访问:学校疫情防控专题讲座 疫情 防控 专题讲座

十九范文网 www.ib19.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十九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