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十九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2022年新高考政治培训心得4篇

2022年新高考政治培训心得4篇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3-24

2022年新高考政治培训心得4篇2022年新高考政治培训心得 高中政治学科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2021年8月1日至3日我校全体政治教师参加了高中统编思想政治教材的培训,这次培训让我压力倍增,新教材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新高考政治培训心得4篇,供大家参考。

2022年新高考政治培训心得4篇

篇一:2022年新高考政治培训心得

政治学科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2021 年 8 月 1 日至 3 日我校全体政治教师参加了高中统编思想政治教材的培训,这次培训让我压力倍增,新教材内容变化大,十几年已经熟悉的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考试大纲、考试方向突然变得不明朗了,似乎一切都要从头开始,重新学习。通过这次培训,我觉得老师们迫切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更新自己的学科知识,掌握新教材的内容 对于老师来说,想教好新教材,就需要了解教材的内容,知道教材的编写思路,准确掌握教材的知识点。教材内容变化大,就要求老师要去研究教材,在上课之前,通过认真阅读和思考,参考各类资料,整理出教材的知识内容,认真搞透教材。在平时要多阅读有关书籍,特别是最新内容,有些知识点自己不太了解,就需要认真去学习,多关注与教材有关的最新材料,关注教材解读文章,争取花时间深入了解教材。

 二、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适应新教材的教学 新教材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的理念也需要更新,在了解教材内容,熟悉教材体系的过程中,也要关注教材的编写理念,教学观念必须更新,才能更好适应新教材教学。新教材注重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政治学科特别需要关注学科素养,关注一层四翼,在教学中,注意学科目标的实现,设计的教学内容服务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三、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完成新教材的教学

 新教材内容变化大,学习难度也大,高中政治教材由原来四本必修变成四本必修加上三本选择性必修,内容涵盖范围更广,知识内容更新多,课堂容量大,教学任务紧。要想更好完成新教材教学,就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运用更合适的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新教材概念多、内容多、难度大,很难调动学生积极性,容易让学生感觉政治难学,甚至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产生不利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考虑诸多因素,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议题式教学,让学生参与讨论,通过互助合作,在活动过程中更深入理解教材内容,让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探讨者,通过主动参与,互助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

 同时这次培训,也让我信心倍增,在培训中家专们给我们介绍了高中统编思想政治教材的编写理念及思路;介绍了高中统编思想政治教材的内容与特色;介绍和分析了必修教材的内容、重难点及框架和体系设计说明;还分别对必修 1 和必修 2 的综合探究和教研活动设计思路进行了分析和说明,专家们的讲解就像一盏明灯,给我新教材教学指明了方向,使我收获颇丰,具体如下:

 1.深入把握了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与基本理念,明确思政课的地位、使命与属性,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紧扣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正确使用教材中的辅助文和综合探究。辅助文原则上不属于教师教学的内容。设置辅助文的本意是开拓和加深学生对正文基本理

 论的理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综合探究和前面的课文一样,同样属于课堂教学的内容。综合探究是教材每一个单元学习的重要内容,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它是教师实施“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步骤;学生的角度来说,它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

 新时代一名合格的高中政治教师一定要具备以下的关键能力,典型情境创设能力,学科知识整合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本次学习培训,我认识到要不断的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上好新时代思政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篇二:2022年新高考政治培训心得

22 年时事政治热点心得体会 4 篇 2022 年时事政治热点心得体会篇 1 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黄树贤在人民大会堂说,今年将更加重视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加大监督力度。

 2021 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 281.3 万件(次),处置问题线索 53.4万件,立案 33 万件,结案 31.7 万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33.6 万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1.4 万人……2021 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取得了重大成效。

 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随着猴年春节湖北省委,组织部长贺家铁、广东省副省长刘志庚等多位省部级高官相继落马,2021 年反腐工作如何推进成为两会前网民和代表委员热议焦点。

 2021 年全国两会前夕,人民网就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网上调查。截至 2 月 26日 21 时 30 分,“反腐倡廉”的关注度有所下降,从第二位降至第五位。关注度的相对下降,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反腐的显著成效。2021 年,中央继续保持反腐高压态势,落马高官密集开审,金融等领域老虎接连落马,“猎狐”“天网”行动捷报频传,人们的关注目光更多地投向打“苍蝇”、常态化反腐和制度反腐。黄树贤说:“更加重视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加大监督力度。”这正是公众所盼,将掀起“基层反腐”风暴重拳扫除“身边腐败”的“反腐风暴”,并由“标”及“本”,在治本层面有新突破。

 基层干部腐败在国家层面来说是“苍蝇”,但对某些具体群众来说往往是看在眼里、令人愤怒的“老虎”。现在由于中央打“老虎”声势浩大,基层一些“苍蝇”暂时冬眠。如果今后“风头”一过,这批“苍蝇”可能重新复活。大部分网友希望党中央加大对村、镇、县的反腐力度,用铁手腕,以快速度铲除老百姓身边的腐败。只有让百姓看到身边的腐败被清除,才能更好地鼓舞民心。强烈建议,2021 年各地、各基层同步加大反腐力度,多查揪一些基层百姓身边的“老虎”“苍蝇”。让百姓身边的‘苍蝇腐败’消失,才能让民众更满意。

 2021 年按照中央部署,各级党委的主体责任以及纪委的监督责任进一步落实,强化权力监督,对各部门、各地区巡视全覆盖,继续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把纪律挺在前面,抓早抓小,坚持不懈纠正“四风”,让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落地生根,让风清气正成为常态。

 我们期待 2021 年反腐败斗争成果进一步巩固,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在“打老虎”的同时,基层反腐“拍苍蝇”能迎来一场暴风骤雨,对直接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相关腐败问题进行严打。着力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的坚强政治保证。

 2022 年时事政治热点心得体会篇 2 “双减”政策是保障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正确途径。从严审批机构、规范培训服务行为,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拓展课后服务渠道,健全作业管理机制、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自去年 7 月中央“双减”文件发布以来,一系列旨在让“双减”落实落细的举措全面推进。截至目前,校外培训机构已大幅压减,培训市场野蛮生长现象受到遏制;校

 内普遍实现课后服务“5+2”全覆盖,教师更加注重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优化作业科学布置,致力于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需求。

 新学期,新气象。持续推动“双减”落地,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还需学校内外同步推进,社会、学校、家庭形成合力,进一步做好“加法”。

 首先,应继续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广泛覆盖,缩小城乡、区域特别是同一区域校际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校内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双减”稳步推进的重要基础。通过深入推进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对优质师资进行高效率调配;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尽可能扩大优质学校的辐射范围;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提供高质量的线上学习资源。惟其如此,才能为“双减”筑牢基础,发挥政策更大效应。

 做好“加法”,还需大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真正做到向“45 分钟”要效率、要效果。比如,提升教师的授课质量和水平,打通学科界限、将多学科知识融合,在尊重学生个性基础上分层布置作业,等等。推动实现课堂教学与作业布置的科学化、智慧化与个性化,才能让学生在校园内“吃得饱”“吃得好”。

 持续推进“双减”,还要从根本上改变当前部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考试次数过多、考试形式单一、考试质量不高和“唯分数”倾向等问题,降低考试压力,改进考试办法,真正实现以评价促成长。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选拔评价方式,深化招生改革,优化考试“指挥棒”,畅通和拓宽人才成长的通道。应以评价之“尺”,引导社会从对分数、排名和升学的关注,转为对学生身心健康、兴趣特长、意志品质与实际获得的关注。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着眼未来,多措并举、久久为功、协同推进,方能推动“双减”更上层楼。各级教育部门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广大学校和老师快速提升本领,有关职能部门完善相关举措……真正将学生不必要的负担减下来,从深层次推动教育观念、教育体系、育人方式、教育评价等多方面的深刻变革,我们就能构建起学校、社会、家庭各归其位、协同育人的教育新生态。

 2022 年时事政治热点心得体会篇 3 反腐,还是反腐。今年全国两会甫一开始,反腐之声便蹿升为舆论热点。

 “本届政协已经撤销了令计划、苏荣等 14 人全国政协委员资格,这警示我们要切实加强委员队伍建设,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3 日下午,俞正声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开幕会上如是表示。

 全国政协主席在两会召开之初便提及政协系统反腐工作,3 年来还属首次。

 前一日,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吕新华回答记者提问时,同样直面这一问题。他说,政协不是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虽然他们的问题大多不是在政协履职过程中发生的,但对我们政协组织的声誉损害很大。政协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

 他还说,党和政府,和我们人民群众,在反腐这个问题上态度是一致的。“我套用一个网络热词,就叫‘大家都很任性’。”从“你懂的”到“任性”,连续两年,吕新华用网络语言为媒体次日的报道“下标”,并提前锁定新闻头条位置。

 2 日,还有一则新闻为吕新华的反腐表态继续“烧火”。

 是日傍晚,中国军网发布重磅消息,军队权威部门对外公布了近期查处军级以上干部重大案件情况信息,共有 14 名高级军官名单被披露。这是继 1 月 15 日 16 名军级以上干部重大贪腐案件情况对外公开后的第二批军队“老虎”名单。

 其中,在名单中位列倒数第二的浙江省军区副政委郭正钢颇为引人瞩目。

 “郭正钢今天火了,比郭德纲还火。许多媒体在转载军网新闻时,或在标题上突出,或在文中标黑郭正钢,其中的深意,呵呵,‘你懂的’。如果真的不懂,您就检索一下。”2 日稍晚时候,人民日报微信公众账号“学习大国”发表评论称。

 记者顺手“百度”下郭正钢,确实能发现不少“料”。如,他是为数不多的“70后”少将之一,今年 1 月 14 日还出现在浙江省军区党委十一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

 更多的“料”,可能还要等后续报道。

 今年以来,军队“刮骨疗毒”快马加鞭,特别着重制度建设。2 月 10 日,军队发布全军财务工作大清查方案;25 日,出台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管理五项制度规定;26 日印发新形势下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决定。

 “查处腐败分子表明对违法违纪必查必究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 也说明军队反腐没有禁区。”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对《环球时报》表示,虽然军队是一个执行特殊任务的武装集团,但是在反腐败问题上绝不会搞特殊化。

 “学习大国”也称赞,军队反腐大提速,简直就是从“绿皮车速度”飙升到“高铁速度”。军队反腐,好戏还在后头。

 “反腐”也成为首日一些民主党派的提案主题。

 农工党中央一份提案剑指国企反腐。提案说,造成国企腐败最为根本的原因是主体责任缺失和监督责任不到位,必须深刻剖析产生腐败的原因和症结,对症下药,借助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两手发力”,“扎紧制度的笼子”,切实加强国有企业反腐工作。

 九三学社中央一份可能出台的提案则建议更新人民币版本,震慑腐败官员巨额藏现。据澎湃新闻报道,尚不能判断更新人民币版本指的是发行第六套新版人民币,还是在 2005 年版第五套人民币基础上的局部更新。但有专家指出,因为“治标不治本”,这份提案出台的可行性不大。

 其实,反腐议题在两会开幕之初即成为热点也是意料之中。近年来反腐重拳频出,多只“大老虎”应声落马,带给公众极大震撼,也收获民意的普遍支持。人民网两会调查显示,“重拳反腐”位居关注度排行次席,“打虎拍蝇”成为去年最受网友认可的反腐工作。人们有理由期待,2021 年的反腐大戏会继续上演。

 2022 年时事政治热点心得体会篇 4 近年来,“反腐倡廉”一直高居两会热点话题前列,在从严治党、铁腕反腐的高压态势下,今年的两会,反腐议题更是引起了会内会外的强烈关注。政协新闻发言人说没有不受查处的“铁帽子王”,人大新闻发言人傅莹谈反腐的“治标与治本”,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有权不可任性”,都从不同方面释放出强烈的反腐信号。

 日前,在江西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反腐并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有利于经济发展持续健康。”这些力挺反腐、推进反腐的好声音,不仅有力批驳了“反腐影响发展”“反腐不利经济”等错误论调,而且再一次表明了中央持续正风反腐的坚定决心,在代表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

 随着改作风、反腐败的深入,在取得扎实成绩的同时,遇到的阻力也在加大,出现了一些杂音怪论,试图牵制反腐继续向前的步伐。因而,在两会上,凝聚共识、正本清源,很有必要。

 比如,面对“为官不易”“为官不为”等观点,刘云山同志在参加内蒙古自治区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为官不为是官之耻辱,为官有为才是官之本分。王岐山同志在民建、无党派委员联组会上提出,永远会面对与腐败的斗争,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针对的是反腐可以歇歇脚的谬论。“政治生态也要像青山绿水”“反腐没有禁区、没有盲区、没有死角”“反腐再吹劲风,查处更要力度”……再看看代表委员们对两年多来反腐实绩的肯定,社会各界对下一步反腐斗争的新期待,关于反腐的共识得到了巩固和拓展:反腐是社会发展的正能量,反腐要踏着不变的步伐向前走,除恶务尽,一抓到底。

 这种共识的达成,很大程度上源于严峻现实的倒逼。两会上,区域性腐败、系统性腐败、家族性腐败和塌方式腐败等现象被不断提及,周永康案、苏荣案、刘铁男案、山西官场腐败问题等重大典型腐败案例成为镜鉴,这些现实问题使人们清醒认识到,反腐败斗争依然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很多问题依然树倒根存,远远没到鸣金收兵的时候。

 汇聚众智、集思广益,大家一起来解决难题,是两会重要作用的一个体现。在反腐上,这一点也很明显。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更多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依法反腐、制度反腐是遏止腐败的根本之策,也是代表委员关于反腐建言献策着力最多的地方。从改革人事制度,防止“带病提拔”,到用制度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和子女经商办企业,从建立责任倒查机制,对腐败高发地区领导实行问责,到尽快推进反腐立法,构建反腐法制体系,这些很有含金量的反腐好声音,表明依法反腐、制度反腐正在积聚力量,准备新一轮的发力。

 “党要管党丝毫不能松懈,从严治党一刻不能放松”,人们有理由相信,以更多的共识、更大的力度、更严的尺度、更完善的制度,反腐斗争从两会的新起点继续出发,一定会取得更加扎实的成绩,带来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持续改善!

篇三:2022年新高考政治培训心得

2022 版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心得体会(共四篇)

 第一篇 教育研究是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强大力量

 近日,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就课程方案而言,这是 2001 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执行 20 年来的首次系统修订;就课程标准而言,这是 2011 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执行 10 年来的一次系统修订。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关乎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这也凸显了本次课程修订的重大意义与基础性价值。

 课程体现和凝聚着人类文明精华,体现着国家意志和人民期盼,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基本遵循和重要载体。课程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集中反映,具有极强的科学性,一刻也离不开教育科学研究的支撑、驱动和引领。

 本次义务教育课程修订凝聚了一大批专家学者的智慧,

 从核心素养的凝练、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组织到学业质量标准的制定和三级管理体制的优化,都集中体现着教育研究的价值和作用,可以说教育研究贯穿在本次课程修订的全过程、各领域和各学科,有力地支撑了时代新人的培养。一是系统研究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政策要求,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课程方案、进课程标准,体现明确的战略性和方向性;二是着力开展现状调研和矛盾分析诊断,破解十多年来课程改革实践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体现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性;三是深入开展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稳定中推进”,使课程改革既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华,又反映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仍然会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教育研究的任务依然艰巨而复杂。例如,如何充分发挥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和综合育人价值,既要纵向一体化贯通,处理好幼小衔接和初高衔接的问题,又要横向关联,体现学科融合渗透?如何在“双减”背景下体现课程结构体系优化完善,改进育人方式,提高课程实施的实效?如何优化育人环境,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进课程实施的有效机制?等等。这些问题仍然需要我们不断思考、深入研究。只有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

 系统思考,整体把握,重点突破,反思总结,不断揭示育人规律,破解实施难题,以扎实研究深化课程改革,才是应然和可行之道。一是把准正确育人导向,深入研究学生核心素养的转化机理。深入研究课程教材作为培根铸魂、启智增慧根本载体的内涵实质和基本要义,认真研究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央关于教育改革的各项要求,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要求。以此为导向,深入研究核心素养的学科特点和要求,学段特点和要求,揭示核心素养由静态知识向动态转化的内在机理,探寻从学科目标内容转化为学生认知和能力的影响因素、培养路径和实践方式,真正实现课程的育人价值。二是聚焦课堂教学主渠道,创新改进育人方式研究。一方面,要基于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要求,研究以“知识本位”教学转向以“核心素养本位”教学的特点规律和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启发式、问题式、情景式和探究式等教与学方式,提出创设合理教学情境,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的可行性,深度挖掘教学内容,关注课堂中不同学科内容的有机融合,推进课程融合和学科渗透,全面提高教学的综合育人价值。另一方面,要强化实践性、综合性课程的育人研究,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选择恰当的活动主题,合理倡导学生在全身心参与的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

 问题。三是跟踪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不断总结课程改革经验。实践既是检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唯一标准,又是催生课程理论的源头活水,必须把调查研究、行动研究贯穿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在生动的课程实践中,运用并发展课程理论思想,发现鲜活的课程实施案例,提炼示范性的课程实施经验,推进“理论与实践”“政策与行动”的双向良性互动,形成专家专业化研究为引领、教师实践性教学研究为基础、群众性研究为支撑的共同推进新课程落实落地的研究格局。

 第二篇 以高质量的课程实施为高质量教育奠基

 近日,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就课程方案而言,这是 2001 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执行 20 年来的首次系统修订;就课程标准而言,这是 2011 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执行 10 年来的一次系统修订。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关乎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这也凸显了本次课程修订的重大意义与基础性价值。

 中国教育学会(以下简称“学会”)是我国教育系统成立最早、覆盖人群最多、影响面最广的全国性、专业性、群众性教育学术组织,是教育部党组联系基础教育战线特别是

 一线校长和教师的桥梁和纽带,是高水平平台型教育智库,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基础教育科学决策、服务课程实施、提高基础教育整体质量水平等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学会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学术组织的平台优势、专家优势和资源优势,以重大项目工作为载体,服务义务教育新课程高质量实施。

 一是着力开展好课改培训“领航计划”,为课程实施提供专业支持。学会专家和会员遍及全国中小学,是推动课程落地的重要力量。为服务课程改革,学会专门研究制定了课改培训“领航计划”。随着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的公布,学会将发挥联系一线学校校长和教师优势,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任务驱动,积极组织开展案例式、互动式、个性化、研究型的研修培训,帮助一线学校校长和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钻研新课程标准,用好新修订的教材,改进教学,为推动国家课程方案落地、引导课程理念深入人心作出学会贡献。

 要着力提升一线学校校长和教师对新修订课程方案的充分理解和行动自觉,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求,进一步理解培养目标;从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进一步理解课程设置;从校长和教师作为教育的最终实践者,进一步理解课程实施。

 要通过实施“领航计划”,着力提升一线学校校长和教师对新修订课程标准的理解把握和日常运用。更加突出思想性,在教育教学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更加突出基础性,在教育教学中强化核心素养培育;更加突出综合性,在教育教学中加强统筹设计和学段衔接;更加突出实践性,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动手探究和知行合一。

 二是着力开展好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为课程实施提供典型示范。教学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课程实施的质量直接关乎课程改革的成效。在开展学习宣传、解读培训的同时,通过开展具体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引领课程落地,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学会分支机构覆盖基础教育全学科、全学段、全领域,将通过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更好地联系一线、凝聚一线、服务一线和引领一线,更好地服务课程落实落地、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特色发展和区域教育创新。

 学会将综合运用示范推广、展示推广、交流推广、宣传推广、研究推广等方式,形成研究-推广-应用紧密结合的成果推广链条,提升推广实效。

 学会还举办有中国基础教育论坛、《中国基础教育》杂志,各分支机构多年来形成了广受好评的观摩展示等品牌展示活动,这些阵地、平台都要在服务课程改革落地中贡献力量。

 三是着力开展好教育评价创新项目,为课程实施提供机制牵引。在整个深化教育改革过程中,课程改革是核心,考试评价改革是牵引。按照中央《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要求,教育部出台《关于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任期结束综合督导评估工作的意见》,其中在义务教育阶段,明确提出了“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落实中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教育部等6 部门出台了《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其中在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中,明确提出“课程教学”方面的要求;在学生发展质量评价中,强调包括学生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重点内容。

 学会将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在开展相关工作过程中深化教育评价创新项目,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以评价改革为牵引,牵引一线校长和老师牢固树立核心素养导向,注重对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考查,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强化考试评价与课程标准、教学的一致性,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牵引一线校长和老师“破五唯”,创新评价方式方法,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注重动手操作、作品展示、口头报告等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关注典型行为表现,推进表现性评价,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有效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带动新课程的高质量实施。(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秘书长 杨

 银付)

 第三篇 新时代•新课程•新教师 近期,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这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件大事,是对我国新时代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需求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平教育期待的主动回应,是推进新时代义务教育改革、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有力举措,是我国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义务教育阶段的育人蓝图,同时也为当前教师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力军。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有效落地实施,需要有能够真正理解它、执行它的“新”教师。师范院校有责任助力贯彻落实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为基础教育不断培养优秀的未来新教师、培训各类在职教师,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贡献自身的力量。

 首先,在育人上下功夫,对标新方案新标准,促进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

 新颁布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在坚持基础性的同时,强化基础教育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体现全面育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为师范院校的职前教师培养体系改

 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师范院校要对标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新变化,以高标准、新思路不断革新师范生培养体系,优化师范类专业设置和建设,打造通识素养、学科专业素养、教师职业素养“三位一体”的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着力培养一大批适应时代需要的卓越教师和未来教育家。例如,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提出的素养导向,大单元、大主题的内容组织方式以及跨学科主题学习等,为传统师范类课程的变革提供了新契机。师范院校可适当调整现有课程结构,探索建设新型师范类课程,将中小学生学习逻辑、发展逻辑有机融入现有课程,使师范生能够形成关注基础教育理论及实践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形成将静态抽象知识转化与学生学习活动相关联的意识。师范生的见习、实习课程,更要加强反映新课程理念和特点的实习内容,培育满足新课程要求的新教师。

 其次,在研究上下功夫,发挥教师教育特色,服务新方案新标准细化实施。

 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需要依靠学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等多方共同推动才能真正落地见效。师范院校应该聚焦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教师教育优势特色,组织多学科力量加强对课程实施的理论研究和智力支持,引导正确理解和执行课程理念,共同服务好课程落地实施。

 师范院校要依托学校各类教育类实验室、教材研究基地、协同创新中心等研究平台,进一步深化对课程实施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围绕文件宣传解读、课程教学改革、学科教材建设、实施过程督导研究、健全评价机制等重点内容,组织专家团队开展专题研究和政策咨询,加快编写或修订相关学科新教材,参与不同区域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的试点研究,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效方案、贡献专业力量。

 第三,在社会服务上下功夫,加强与基础教育一线学校的合作,助力在岗教师培训提升。

 为更好地组织实施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师范院校要积极发挥学科教育及教育资源优势,主动了解研究一线学校、教师的需求,组织专家研发相关培训课程,面向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教研员等提供专项职后培训。例如,在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作业设计与开发、教学评价工具的开发与使用、教学智慧工具的开发与使用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强化与一线学校的合作研究,在共同研究中提升一线教师的理解、实施课程的能力,帮助一线学校和教师总结、提炼优秀经验,着力建设汇聚和展现一线教师优秀经验的平台。同时,创新职后教师培训形式,选取示范地方和学校,组织教师走进一线学校,将培训变成一线教师的现场实践,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提升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实施能力。

 总之,强化教师教育特色,服务国家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师范院校的神圣使命。在理解和实施过程中,师范院校要在育人、研究和社会服务上下功夫,主动参与课程的建设实施,积极培育面向未来的卓越教师,不断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做积极贡献。

 第四篇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修订新变化

 近日,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课标是国家事权,是“教学大法”,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考试评价、管理督导的...

篇四:2022年新高考政治培训心得

/p>

 录 一、考前预测篇

 【考前预测篇 1 1 】热点选择题…………………………………………1 1

 【考前预测篇 2 2 】热点非选择题………………………………………5 5

 【考前预测篇 3 3 】热点时事归纳………………………………………9 9

 二、考前基础篇

 【考前基础篇】基础知识回顾……………………………………… 34

 三、考前技能篇

 【考前技能篇 1 1 】

 诗词寓意题 ………………………………………1 1 46

 【考前技能篇 2 2 】

 巧解组合型试题 …………………………………1 1 50

 【考前技能篇 3 3 】

 如何突破漫画题的瓶颈 …………………………1 1 53

 【考前技能篇 4 4 】

 政治小论文 ………………………………………1 1 58

 四、考前心理篇

 【考前心理篇 1 1 】高考五招减压法…………………………………… 160

 【考前心理篇 2 2 】高考最后几天,该做些什么……………………… 161

 【考前心理篇 3 3 】高考提醒…………………………………………… 162

 五、考时注意篇

 【考时注意篇 1 1 】做好技术准备,决胜高考考场…………………… 165

 【考时注意篇 2 2 】高考政治试题失分原因及对策…………………… 167

  【考前预测篇 1】——热点选择题 1.2022 年 2 月 1 日,美国劳工统计局报告称:美国辞职人数创历史新高。艾肯沃尔德说:“工人们是对通过努力工作过上充实生活的“美国梦”失去了信心,比起陷入企业剥削的恶性循环,他们宁肯躺在家里领高额的失业救济金”。对上述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①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无法克服的痼疾 ②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 ③资本家们无偿且隐蔽地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 ④高福利制度并不能掩盖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2 年是中国共青团建团 100 周年。1922 年 5 月 5 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择在马克思诞辰 104 周年纪念日召开,表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组织。100 年前的中国共青团就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当时的马克思主义(

  ) ①具有科学性,是对中国革命实践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 ②具有革命性,是青年进行革命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据 ③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可以实现中国化 ④具有人民性,首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1 年 12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高度评价了过去一年来我国经济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会议首次提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政府在解决三重压力方面推导正确的是(

  ) ①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实现资本保值增值——减少国家财政压力 ②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适度超前开展基建投资——扩大市场需求 ③推动各种要素市场化——限制资本生长——提振市场信心与活力 ④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助力突破供给约束堵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坚持减税与退税并举,优先安排小微企业,重点支持制造业,全面解决制造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等行业留抵退税问题。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 2.5 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 1.5 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这些举措有利于(

  ) A.释放创业创新活力,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B.利用积极的货币政策,推动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C.减轻小微企业负担,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 D.减少国家财政收入,优化财政收入与支出结构 5.樟树市永泰镇大观村上路皮家村从组织能力强、热心公益事业、办事公道的村组干部、老同志、党团员、积极分子中推荐,经村民选举组建村民理事会,代表村民对村内公共事务等定期开展民主议事、民主协商,形成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民事民评的治理格局,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村民自治之路。以村民理事会推动村民自治(

  ) ①是掌握并解决群众需求的重要前提 ②是提高基层行政机关领导水平的需要 ③有利于发挥村民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 ④有利于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水平和效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发布《关于在人民法院工作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指导意见》等规范性文件,自 2016 年至2022 年 3 月份,先后发布 4 批共 39 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上述行为(

  ) ①彰显了人民法院坚持“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②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③表明德治与法治都是通过强制力规范人们的行为 ④充分发挥了司法的教育、评价、指引、示范功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2022 年除夕夜,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一经亮相,就凭借着清雅绝尘的中国传统美学,“燃”动了每一位观众的文化基因。此外,《只此青绿》充分发掘利用线上传播渠道走出国门。在海外市场上营造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果。这启示我们(

  ) ①不断加强传播能力建设,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条件 ②应不断发掘与时代接轨的内容与方法,激活文化传承密码 ③在创作中应遵循艺术创新的理念,不断赋予文化新的内涵

 ④实现对传统文化批判性继承,完成传统与现代的有效对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50 周年纪念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呼吁世界各国摒弃分歧,携手共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蕴含的哲理有(

  ) ①矛盾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②在特殊性指导下分析普遍性 ③消除斗争性才能实现同一性

  ④运用矛盾分析法寻找共赢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北京冬奥会在筹办过程中,处处体现着绿色办奥理念。延庆赛区坚持可持续发展方向,编制生态修复方案,制定动植物保护措施,充分利用赛区自有资源最大限度减少人为扰动,使建筑、景观与自然融为一体,山林与场馆交相呼应,“山林映场馆”成为现实图景。这表明(

  ) A.价值观深刻影响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B.方案先行是“山林映场馆”成为现实图景的决定因素 C.绿色办奥应尊重自在事物的联系,减少人为事物联系 D.正确环境观要保持尊重自然与服从人类需要矛盾双方的平衡 10.《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 2022 年 1 月 1 日开始生效。RCEP 谈判涉及 16 方,包括柬埔寨、越南等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等非东盟成员国,历时 8 年。中国始终是 RCEP 谈判最坚定的支持者,其作用主要体现在(

  ) ①顺应经济全球化,推动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形成 ②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 ③推动协定签署,在谈判中发挥了重要的主导作用 ④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2 年 1 月 25 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 30 周年视频峰会上指出,中国同中亚五国合作的成功密码在于我们始终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同舟共济、互利共赢。中方愿同中亚国家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旨在(

  ) ①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拓宽发展空间 ②构建和谐稳定的贸易环境,减少贸易霸凌 ③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促进中亚地区发展 ④进一步加强对外合作,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2.某社区居民到社区反映:自家一楼下水堵塞,一楼房主关闭自来水主阀门,导致楼上居民都无法用水,多次协商无果,申请人民调解。社区调解员查看现场发现,一楼如不关闭主水阀确实影响正常生活。经调解员协商签订调解协议:楼上居民同意每户拿出 200 元作为疏通下水的费用及维护,一楼房主答应下水疏通后立即恢复供水,楼上居民答应以后不往下水乱扔东西,防止下水堵塞。对此事理解正确的是(

  ) A.如果一楼居民无故再次关闭主水阀,人民调解委员会有权强制要求一楼业主开阀 B.如果下水再次发生堵塞情况,依据调解协议一楼居民无权再次关闭自来水主阀门 C.如果楼上居民拒不执行调解协议,一楼居民可以申请仲裁,再不执行可选择上诉 D.如果需要达成具有强制力的调解协议,双方还可以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13.2022 年初,某公司员工离职时结算当月工资,因 3 次迟到,公司按合同和规定每次罚款 1000 元,被扣除 3000 元,只拿到了 2017 元,该员工不服处罚与公司产生了纠纷。此事在网上曝光后,网友们展开了热议。下列网友对此事的态度正确的是(

  ) ①甲:该公司按规定对员工影响公司正常运行的行为进行处罚无可厚非 ②乙:该公司对员工实施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得与有关的法律法规相抵触 ③丙:该员工应当接受该处罚以对自己的违规违约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 ④丁:该员工可通过和解、仲裁、调解、诉讼等方式处理与公司的纠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2022 年高考在即,某高三班主任在高考百日誓师大会上讲到:“只有刻苦学习的同学才能考上理想的大学”。下列选项与该班主任表达一致的是(

  ) ①没考上理想的大学的同学,则一定没有刻苦学习 ②没有刻苦学习的同学,则一定不能考上理想大学 ③如果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则一定是刻苦学习的同学 ④如果是刻苦学习的同学,则一定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黑眼圈、微笑唇、憨中带萌,被称为“史上最萌奥运吉祥物”的“冰墩墩”引发了人们对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形象的情感共鸣。“冰墩墩”头部彩色光环灵感源自于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从思维形态角度看,“冰墩墩”的设计(

  ) A.属于抽象和概括事物形象特征的形象思维 B.经历了从思维具体到感性具体的思维过程 C.突出了思维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D.体现了思维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考前预测篇 2】——热点非选择题 16.《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的立法过程始终保持与民意的良性互动,社会关切的问题、群众的 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在立法中得到充分体现,法规草案在反复讨论与审议之中不断打磨完善。

 主体 意见和建议 法规回应 社区居民 优化精准派单流程,提高办理效率 对权责明确管辖清晰的,直接派;无法直接锁定承办单位的,由区政府组织相关单位协调办理;疑难复杂诉求可提前进行会商。

 承办单位 发挥科技优势,形成街道层级的城市大脑 对诉求办理情况的数据进行全口径汇总,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开展数据动态监测。

 政协委员 希望对接线员定期培训 采取分级分类培训、工作指导交流、经验总结推广等措施,提升各有关单位工作人员的政治、法律、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人大代表 考核评价标准应该更人性化 督促与激励相结合,覆盖接收、派单、办理、主动治理等全流程,分级分类考评,对“吹哨”街道乡镇和“报到”部门进行双考核。

 结合材料,运用《民主与法治》相关知识,说明《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的制定是发挥我国民主政治制度优势,坚持科学立法的过程。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

 “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天问”探火……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我国科技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从国情出发,艰辛探索,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庄子·秋水》中写道:“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历史充分证明,在西方发达国家先行构建和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后发国家要实现现代化绝非易事。一些后发国家付出丧失独立性的代价谋求依附性发展,结果却陷入各种发展“陷阱”。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全党:“我们千万不能‘邯郸学步,失其故行’。”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决不能“邯郸学步,失其故行”。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央一号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布的第一份文件。现已成为中共中央、国务院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2022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比以往来得更晚一些。但这已是自 2004 以来,又连续 19 年以农村为主题的一号文件。文件明确指出,要扎实继续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工作。材料土地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资源,某村盘活“沉睡”土地,加速土地规模适度流转,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鼓励承包农户通过转包、出租、入股等方式土地流转,以项目带动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由村集体牵头发展农业,定期邀请农业技术人员,举办乡村大讲堂,分享最新农业资讯;成立村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组建牛养殖大棚和生猪繁殖场,吸纳村民入股;硬化出村路,修建冷库,与外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形成“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一条龙服务;积极引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新项目,逐步形成产业强、环境优、家园好的乡村振兴之路。2020 年,该村被评为市级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村,2021 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说明该村发展集体经济的经验对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的借鉴意义。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关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

 材料一

  端稳饭碗:到点开饭...

推荐访问:2022年新高考政治培训心得 高考 心得 政治

十九范文网 www.ib19.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十九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