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十九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策划方案 > 国家管网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4篇

国家管网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4篇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3-07

国家管网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4篇国家管网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 某某市水务集团有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工作推进落实有关情况的汇报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部署,根据国资委《某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家管网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4篇,供大家参考。

国家管网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4篇

篇一:国家管网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

市水务集团有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工作推进落实有关情况的汇报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部署,根据国资委《某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的要求,水务集团做到全面推进落实,国企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一、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一是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断巩固。集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进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建立,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多次对《某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三重一大”决策实施办法》和《中共某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议事决策规则》进行修订,制定了《某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议事规则》和《某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议事规则》),初步形成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集团属通达管道工程公司和给水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两个子公司及鲅鱼圈分公司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切实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使党组织发挥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

 二是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建设不断加强。把深入学习贯

 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干部职工头脑,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履行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载体和平台,广泛开展符合水务行业特点、富有企业特色的职工文体活动,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礼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牢牢抓住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巩固和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切实做好党建带群建各项工作,组织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岗位比武竞赛等活动。

 三是党建工作与生 产经营深度融合,共促发展。集团坚持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工作成效。把党建工作成效转换为企业发展活力和竞争实力。找准基层党组织服务生产经营、联系职工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着力点,建立党员责任区某个、党员先锋岗某个,组建水务集团“抢修突击队”,打造主城区“30 分钟抢修服务圈”,切实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四是做强国企党建,助推经营发展。通过党建的持续引领,企业的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破解难题的能力不断提升。

 大力实施分区计量管理、建立 DMA 分区计量系统、有计划地推进非饮用水管线断废和小区非饮用水管线并网、加强技术合作学习先进降差经验等措施有效降低产销差;加快推进五矿供水专线建设和非居民地下表井更新改造,夯实了城市供水基础;相继开发、升级改造了管网地理信息系统、上水报装系统、供水调度系统、办公自动化 OA 系统等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化水务建设稳步推进;推出银行窗口、收费厅、微信、支付宝等多种线上线下水费缴费方式,供水营商服务环境不断优化。

 二、完 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一是厘清各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集团党委根据《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六个方面的事项范围,按照国资委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前置研究讨论的事项清单,厘清党委和董事会、经理层等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防止把党委会议当成“筐”,大事小事都往里装。将国企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写明党组织的职责权限、机构设置、运行机制、基础保障等重要事项,明确党组织研究讨论是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

 二是开展集团《公司章程》修订工作。实施公司章程修订,健全以公司章程为核心的企业内部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各治理主体议事规则,落实各类事项的审议程序,运作机制实现制度化、清单化管理。

 三是加强董事会建设落实董事会职权。规范董事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完善董事会建设各项制度,为规范董事会运作提供机制保障。完善董事会设置,建立起规模适度、专业结构合理的董事会人员配备,集团董事会人数定为某人,其中外部董事某人,根据集团发展方向,选配丰富从业经验的高管人员担任外部董事,为发挥董事会的决策指导作用提供智力支持。

 三、全面推进完成国企三项制度改革工作

 一是严 格控制管理层级。集团严格控制分支机构数量,合理压缩管理层级,按照区域分布和业务分类,共设置某个直属部门,某个二级子公司、某个域外机构等共某个基层单位。

 二是精简压缩职能部门,建立精干高效的管控体系。集团科学精简职能部门,改革前集团机构设置某个,改革后设置某个,精简机构某个,精简幅度为某%。并严控管理人员岗位和职数总量,改革后管理人员比例控制在 8%; 三是细化量化岗位职责。按照责、权、利对等的原则,编制下发了《组织机构(部门)职能》、《岗位设置与人员编制统计表》及《岗位说明书》,明确了各职能部门、基层单位、分公司、子公司职责分工,细化、量化了部门和岗位职责。

 四是实行公平公正竞聘上岗。实现了干部能上能下,激发了集团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中层管理人员岗位实行竞聘

 上岗,进一步健全管理人员选拔任用机制。竞聘后,有 2 名部门职员晋升到部门副职岗位,同时有 9 名原中层干部落聘,参与员工岗位选聘。实现了干部能上能下,激发了集团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员工岗位实行双向选聘上岗,形成优胜劣出的用工机制。要求各部门中层正副职本着科学、客观、量化的原则对岗位员工候选人进行能力评定,客观公正的把好选人关。

 五是人性化制定退出机制。集团结合职工年龄结构,在尊重职工意愿的基础上,合理制定退出机制。本次改革超龄提前离岗中层管理人员某名,超龄提前离岗一般管理人员某名,自愿申请离岗自主创业某名以及不参加员工选聘某人。

 。

 六是规范劳务用工方式。集团于 20 某某年底前清退临时用工及退休返聘人员某名,同时保证集团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

 七是建立全员绩效考核及实行业绩导向的分配机制。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及薪酬分配制度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培育和增强集团的核心能力,集团以探索中长期激励为方向,充分体现公平性、激励性、针对性、兼顾性和可控性原则,理顺现有体系,修正对应关系,优化薪酬结构,突出绩效功能,引入薪级概念,拓展档级上升空间。充分发挥薪酬分配制度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培育和增强集团的核心能力,促进集团可持续发展。

 四、下一步打算

 改革已初见成效,队伍稳定、人心思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运营管理成绩显著。下一步,面对水务行业转型发展的新格局,面对城市用水量的不断增加、生产管理模式不断升级的新挑战,面对特色服务管理体系改革创新的新要求,集团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实施三年行动为总抓手,牢记宗旨意识,不忘初心使命,巩固改革工作成果,将改革进行到底,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汇聚更大动力,作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篇二:国家管网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

市 202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2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2022 年 1 月 7 日在厦门市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厦门市 202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2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市十六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 40 周年。我们隆重举行厦门经济特区建设 40 周年庆祝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充分肯定了厦门经济特区实现的历史性跨越、做出的重要贡献、发挥的独特作用,对办好厦门经济特区寄予了殷切希望、提出了重要要求。一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

 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厦门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在福建考察期间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落实“六稳”“六保”工作任务,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牢固树立抓经济促全局理念,积极推动落实“七以七为”要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全力推进“五中心一基地”建设,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增速排名全省前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预期目标范围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可以完成国家、省下达目标。

 (一)统筹疫情防控 和经济发展,经济规模质量同步提高 1. 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高效快速有力处置两轮输入性关联疫情,3.5 万多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迅速形成 24 小时内全市超 500 万人口全员核酸检测能力。全力做好医疗救治、院感防控、社区防控、社会管控和城市运转保障等工作,境外输入关联疫情未扩散,本土疫情 12 天内社区传播清零、47 天内所有患者治愈出院,取得了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的胜利。出台“三不三访”工

 作措施,保障春节期间全市生产建设平稳运行;积极应对疫情影响,第一时间制定“1+N”助企纾困政策,实施 40 余项200 多条政策措施,“减、免、缓、补”惠企资金超 170 亿元。

 2.。

 经济运行韧性增强。克服疫情和外部复杂形势等影响,经济运行始终保持在合理区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七千亿元,增长 8.1%。主要经济指标支撑稳固,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 8000 亿元,规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 42.6%,比上年提高 2.8 个百分点;批发零售销售额、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 43%、13.5%、11.3%、12.7%。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 13.2%和 12.4%,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 45.1%,增值税发票开票金额增长 38.2%,全年新设企业户数增长 13%。

 3. 项目攻坚强力推进。111 个省重点在建项目、27 个省“重中之重”项目分别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126.3%、118.4%,投资完成率均居全省首位。435 个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任务 169%。全年“五个一批”项目正向激励综合考评连续 2个季度进入全省设区市前三,新增项目 659 个,计划总投资5384 亿元。厦门时代锂离子电池、字节跳动区域总部等项目开工;京东物流园、第二西通道等项目竣工;天马 6 代、新体育会展中心、第二东通道等项目快速推进。

 (二)加快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1.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自创区厦门片区全省考核评估连续四年获评第一,启动建设厦门科学城。嘉庚创新实验室形成锂电池铝塑膜等 60 余项科技创新成果,生物制品省创新实验室获批建设,引进落地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厦门分中心、厦门时代新能源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0 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4 家、国家工业设计中心 12 家,净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 500家,万泰沧海二价宫颈癌疫苗通过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增至 4 家,火炬高新区双创示范基地第 3 次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新增 2 家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全面实施人才留厦六条措施,超额完成“三个七”引才目标。

 2. 产业能级持续提升。新材料产业链产值突破千亿,规模突破千亿的产业链(群)增至 10 条。生物医药与健康、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增长 17.9%、16.3%。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工作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集成电路、信息技术服务、新型显示器件获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航锂电一期、海辰新能源等投产,厦钨新能源、玉晶光电等企业增资扩产,277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竣工 44 个、开工 62 个。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加快推进,集装箱吞吐量突破千万标箱,入选国家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金融业增加值增长 7%,新增 12 家

 境内外上市企业,获批国家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智能视听产业基地和海丝艺术品中心加快建设,中国电影金鸡奖等重大文化活动成功举办。美图、美柚、点触科技等 5 家企业入选中国互联网百强,数字经济规模超 4000 亿元。规划建设海洋高新产业园,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超23%。

 3. 企业服务成效明显。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减税降费各项政策,累计为企业减负约 360 亿元。深入实施增产增效行动,推动 165 家省级增产增效企业和 23 个省级新增长点项目多产稳产满产。发布 37 个“免申即享”惠企政策,全年累计兑现资金超 1.5 亿元。设立厦门市首贷续贷服务中心和企业上市培育中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 22.7%。全面推进涉企经营许可制度改革。

 4. 招商引资持续推进。全年新增落地高能级项目 462个,总投资 3641 亿元;实际使用外资增长 12.2%,总量占全省比重 50.5%,较上年提高 2.8 个百分点。加快提升专业招商水平,完善专业化招商机制,成功举办“9·8”投洽会、厦大百年校庆全球校友招商大会等大型活动。华润集团、兵器工业集团、京东集团、恒瑞医药等高能级项目签约落地。

 (三)推动跨岛发展和区域协同,城市承载力显著增强 1. 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协同推进。岛内城市有机更新加速推进,实施湖里东部、湖滨一到四里、何厝岭兜、泥窟

 石村等重点片区整体更新,全年完成房屋征收 188 万平方米;滨北超级总部基地、两岸区域性金融中心等加快建设;弘爱妇产医院、金融人才公寓等项目完工。岛外新城片区加快环湾成势,新机场片区快速路网框架基本形成;马銮湾新城“两湾+四岛”水陆新界域初具形态,橙联跨境电商产业园等建成投用;环东海域新城双十中学翔安校区初中部等建成投用;集美新城川大华西厦门医院主体工程完工,外国语学校集美校区、软件园三期西片区首批研发楼等建成投用;东部体育会展新城白鹭体育场、凤凰体育馆、白海豚游泳馆主体结构封顶;同翔高新城加快打造城市新区和产业集群融合发展的标准化园区。

 2.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新机场工可、用海、环评、初设获批,航站楼主体工程等 15 个项目开工。福厦高铁厦门段进展顺利。海沧隧道建成通车,同安进出岛通道、第三东通道完成预可研编制。轨道交通 3 号线(火车站-蔡厝)开通运营,4 号、6 号线(林埭西-华侨大学)建设和 3号线南延段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原水低线连通工程全线贯通,新建及改造供水管网 78.7 公里、雨水管网 64 公里、天然气管道 95 公里。

 3. 乡村振兴持续推进。都市现代农业产值达 1170 亿元,增长 7.8%。实施乡村振兴试点示范项目 197 个,总投资 3.86亿元。全年实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32 个,完成投资 7.8

 亿元,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 1600 亩。创建市级以上绿盈乡村 18 个、美丽庭院示范户 1240 户,实现无害化农村卫生户厕全覆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894元,增长12.3%。同安区莲花镇获评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镇,集美汽车小镇、动漫小镇纳入省级特色小镇清单管理。

 4. 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深入推进。编制《厦漳泉都市圈发展规划》,组织实施 14 个专项规划,完善毗邻区协同发展机制。加大项目推进力度,28 个重大协作项目完成投资192.7 亿元,城际铁路 R1 线进展顺利;闽西南集团和基金深度运作,智慧城市等 4 个项目落地建设。4 个经济合作区新签约项目 69 个、总投资超 500 亿元。闽西南智能制造等 7个共建共享平台正式运作,“结婚登记”“政务服务”等事项实现跨区域通办。

 (四)深化改革创新和扩大开放,发展动力活力更加强劲 1. 金砖创新基地加快建设。成功举办金砖国家智库国际研讨会、投融资论坛、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等活动,28 个金砖合作项目签约,总投资 134 亿元。实施“八个一”工程,出台《关于加快金砖创新基地建设的若干措施》,发布 60 项重点任务清单。挂牌成立金砖创新园,建设金砖工业能力共享平台等 7 个赋能平台,成立中俄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推出首批 39 个示范标杆项目。组建厦门金砖新工业

 能力提升培训基地联盟,参训学员覆盖十多个国家 2 万多人次。

 2. 自贸试验区建设 持续突破。获批新型离岸国际贸易、飞机经营性租赁外币计价结算等 4 项试点政策。推出 52 项创新举措,新增 11 项全国首创经验。挂牌成立厦门自贸数字化促进中心,建成国际酒平台等一批重点数字化项目。获批建设象屿、海沧港综合保税区,开展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入选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出台全国首个自贸区供应链扶持政策。

 3. 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出台《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方案》和《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实施方案》。深化“放管服”改革,98%的事项实现“一趟不用跑”,90%的事项全程网办,117 项跨省通办,113项“秒批秒办”,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实现一日办结。零基预算和财政事权划分改革持续深化。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成 66 项改革任务,市属国企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5.2%和 40.7%。全国率先推出医保“智能适老”服务,试行推广公立医疗机构“信用就医”和诊间结算。价格改革纵深推进,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由即停即收调整为首次 15 分钟免费。

 4.。

 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实施 225 项营商环境提升重点任务,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 18 个指标全部获评“全国标杆”。出台实施《厦门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厦门海丝中央法务区正式运营。持续推进信用示范城市建设,出台 6 项社会信用条例配套办法,建立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大力推广信用承诺制。市“信易贷”平台获全国评比第二,个人信用“白鹭分”覆盖近 200 万市民。

 5. 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建设持续加力。新增“丝路海运”命名航线 16 条,命名航线集装箱吞吐量增长 15.6%,成功举办“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中欧班列开行 197 列,累计货值 10.9 亿美元,增长 11%。航空货运加快发展,成立商舟航空物流有限公司,厦门机场货邮吞吐量增长 9.7%。与“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和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 28.7%和54.9%。

 6. 两岸融合发展持续推进。推进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50 项重点任务。新批台资项目 688 个,合同使用台资 11.1 亿美元,在大陆率先实现台胞按内资企业注册公司,在大陆设立首只全国性台商基金。厦门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园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厦金通电、通气、通桥项目厦门侧相关工作进展顺利。12345 便民服务平台开通涉台服务热线,11 个市级行政审批窗口设立台胞台企服务专窗。

 ( 五)加强民生保障和治理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1. 社会保障不断夯实。城镇新增就业 33.1 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 11.7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3.4%,控制在年度目

 标以内。全市登记用工企业、在岗职工数同比增长 13%、6.7%。基本养老、工伤、失业、医疗、生育五险参保人数进一步增长。平稳上线全国医保信息平台,在国家医保智能监控示范点建设终期评估中名列第二。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标准居全省第一。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建设,全年建成保障性住房 1.28 万套,配租配售 1.9 万余套(间)。开展扩大房源稳定市场专项行动,筹集投放租赁住房 3.2 万套。切实做好粮油肉菜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2. 民生事业加快发展。出台全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促进公共资源供给均衡。教育补短扩容、名校跨岛行动加快推进,建成 48 个中小学幼儿园项目,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5 万个。成为健康中国行动创新模式首批试点城市,复旦儿科厦门医院、川大华西厦门医院获批第二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建成 2 个镇(街)级养老服务照料中心、9 个农村幸福院,新增养老床位 1472 张。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厦门珠绣等 4 个项目获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抗疫题材舞蹈作品《春会来》获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第一名。厦门国际马拉松跻身世界田联最高级别赛事。

 3.。

 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国第六;饮用水水源地、主要流域国、省控断面、小流域省考断面实现“四个 100%达标”。新建、改造污水管网 126 公里,大型

 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达 179 万...

篇三:国家管网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

杭州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以及视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决策部署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各项任务,开展浙江杭州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围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主题主线,积极落实数字化改革要求,一体化、全方位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实现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职能转变、国有企业机制转换,做到改革突破争先、服务提质争先、风险防控争先。通过先行先试、创新集成、迭代提升、高效协同,加快解决国资国企改革焦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持续提升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和服务大局功能,不断优化区域内改革创新发展环境,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

 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更高水平引领、协同、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融合发展,为杭州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浙江省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作出积极贡献。(二)主要目标。到 2022 年,浙江杭州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实效,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率先完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基本建立,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更加融合,混合所有制改革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化经营机制进一步健全,国有企业活力效率全面提升,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更加凸显,在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中进一步擦亮国有经济金名片、发挥杭州头雁作用。力争区域内省市国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净资产分别超过 5.6 万亿元、1.8 万亿元,平均年度投资总额超过 2500 亿元,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千亿级企业达到 10 家,新增 10 家左右国有控股上市公司、1-2家世界 500 强企业,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行业龙头企业。二、工作举措(一)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发挥国资国企战略支撑作用。

 1.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功能,高质量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浙江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和杭州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枢纽、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杭州片区等重大战略部署,推动省市国有企业加大对智能交通集疏运体系、能源安全保供体系、现代物流体系、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和油品全产业链等关键领域的投资,支持区域内国有企业“抱团出海”,带动“浙江制造”走出去,推动引进高质量国际资源要素,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2.服务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制定围绕全省三大科创高地建设推进国企未来产业布局和新兴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主动服务浙江省打造“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杭州市建设全球数字经济创新策源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021 年组建省级国有企业创新联盟,推动设立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科创母基金、省级国有企业创新投资基金,鼓励省市国有企业深度参与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主的科创平台建设。2021 年,开展省级“科改示范行动”,在区域范围内选择 20 家左右国有科技型企业,综合集成运用国资国企改革政策,打造一批

 国有科技型企业改革样板和自主创新尖兵。积极推动具有条件的省市国有企业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符合条件的省市国有企业主动谋划,积极承接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省级科技项目,争设更多省级以上研发机构,争创高能级创新平台。3.推进产业集群培育与发展。2021 年,杭州市组建产业投资公司并设立千亿元规模的产业投资母基金,加强国有企业与社会资本合作。制定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支持省市国有企业以云计算中心、数字智造产业园、航空大部件制造、含氟新材料提升、生命科学产业园、新能源发展等重大项目为重要抓手,加大对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智能物流、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未来产业的投入和培育力度。制定传统行业国有企业转型升级方案,鼓励省市各类产业龙头企业聚焦主业,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改造提升,支持省市国有企业主动谋划一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带动性的产业平台项目和精准合作项目,以市场化方式加强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合作,服务促进区域内产业集群提升发展。4.加强区域建设和城市能级提升。推动省市龙头企业围绕打造杭州都市圈、钱塘江金融港湾、国际消

 费中心城市等主动作为,在“城市大脑”、杭州空港、杭州云城、会展新城、都市圈城际轨道、大运河文化带等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国有资本主力军作用。推进市地铁集团组织架构重组及轨道交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推进市、县(市、区)国有企业在水务、燃气等公共服务领域,按照协同高效和一体化原则实现跨层级重组。5.推进市场化专业化整合。以省市行业头部企业和上市公司为主体,推动国有资本产业向专业化集中、资产向上市公司集中,重点研究推进科创服务、要素保障、产权交易等领域和若干特色优势产业重组整合,适时探索组建科创集团、人才集团,加强与国家管网公司合作推进省级天然气管网公司改革重组。适当简化低效无效资产退出程序,探索经履行必要决策程序后,可根据实际采取公开转让、打包处置、市场询价等方式灵活处置,有效盘活存量国有资产。(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国有企业治理水平。6.推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坚持“两个一以贯之”要求,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贯彻落实《关于中央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意见》精神,明确党委在决策、执

 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国有企业集团本级和重要子企业制定本单位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厘清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实现党的领导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落实到公司治理各环节。7.加强董事会建设。省市国有企业配齐配强董事会班子,全面落实董事会行使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考核评价、薪酬分配等职权,2021 年全面建立董事会决策事项跟踪落实机制。建立外部董事专家库,拓宽外部董事选聘渠道,探索国有企业在职领导班子成员转任专职外部董事。建立董事会决策效能评估和激励约束机制,针对不同类型董事实行差异化考核评价。8.加强监事会建设。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市国有企业监事会建设的指导意见,健全完善监事会体制机制,2021 年依照法律法规全面规范健全省市国有企业监事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和集团公司加大对监事会工作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监事会全过程监督作用,强化监事会监督成果运用。集团公司监事会加强对成员企业监事会工作的指导和监督。9.保障经理层履职行权。2021 年,探索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的二级、三级竞争类省市国有企业中由董事会选聘经理层。选择部分企业探索建立董事会向经

 理层授权的管理制度,明确董事会对经理层授权原则、管理机制、事项范围、权限条件等主要内容。严格落实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向董事会报告工作机制。(三)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国有企业内生动力。10.有效发挥上市公司作用。把上市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途径和内容,2021 年开始组织实施浙江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行动,进一步提升省市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水平和上市公司质量。推动具备条件的竞争类企业集团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整体上市。支持省市国有企业围绕做强做优主业和提升专业化程度,并购上市公司。支持省市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围绕企业战略和产业链,开展并购重组,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上市公司回归 A 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B 股转 A 股,增强上市公司融资功能。11.探索优化员工持股机制。着眼于发挥员工持股的激励约束作用,重点选择一批国有控股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推广员工持股试点经验,探索适度放宽员工持股企业与集团内部交易比例限制,适度放宽企业单一员工持股比例,鼓励建立将员工持股份额与个人业绩考核挂钩的股权动态调整机制,积极探索以科技成果出资入股。员工持股坚持以人为本、增量激励,

 依法依规操作,严格履行程序,明确定价机制,确保公开透明,防止利益输送。12.探索实施国有优先股制度。对部分国有资本体量较大或资金需求量较大的充分竞争类子企业,在引进战略投资者或同步实施员工持股时,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可在保持国有绝对控股的条件下,探索将部分国有股权转化为优先股,优先享有固定回报并可积累、可转换,有关优先股的约定应通过公司章程予以明确,防止国有资产流失。2021 年,省市可结合实际各选择若干符合条件的企业实施试点。13.实施混合所有制企业差异化管控。对于国有相对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含上市公司),支持省市集团公司以股权关系为基础、以派出股权董事为依托,充分发挥股东(大)会、董事会作用,在重大事项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等方面,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探索实施有别于国有全资和绝对控股企业的差异化管控。14.加强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监督。全面贯彻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见,准确把握改革方向,分层分类、“一企一策”制定改革方案。充分发挥企业内外部监督力量作用,加强对混合所有制改革重点环节和全过程的监督,保障职工知情权和参与

 权,严格做好社会风险评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2021年,建立健全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跟踪和后评价制度,强化对改革实施情况的监督和改革成效的评估。规范国有企业参股投资,加强参股股权管理,切实防止“只投不管”。(四)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增强国有企业发展活力。15.深化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鼓励省市国有企业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发挥服务机构市场化引才作用,对引才成效较好的服务机构可予以一定奖补。省市国有企业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按照约定严格考核、实施聘任或解聘、兑现薪酬,2021 年底前子企业层面基本实现全覆盖。重点支持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二级、三级竞争类企业加快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构建公开招聘、外部寻聘、内部选聘、现有人员转聘等多种聘用渠道,严格实行不合格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退出机制,2021 年底前完成 100 名职业经理人选聘。16.完善市场化考核分配机制。优化工资总额管理方式,对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控机制健全、收入分配管理规范的企业,由省市集团公司董事会依法合规决定工资总额。对创新型初创期企业和实施重大创新

 项目的企业,在工资总额上予以支持,建立与行业特点、发展阶段相适应,更具灵活性和市场竞争力的工资总额动态调整机制。完善考核机制,提升国有企业创新指标考核占比,支持省市国有企业以关键性技术创新为抓手提升核心竞争力,构建以创新为导向的分层分类分阶段差异化考核机制。17.构建长效激励约束机制。积极推动省市国有企业加快构建与发展战略相协调、与创新转型相匹配、与市场规则相适应的长效激励约束机制。科技型企业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适度放宽适用范围、激励额度及激励对象在岗年限限制。从事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或投资周期较长、具有较高风险和不确定性的风险投资和创新业务领域的企业,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实施跟投机制。对暂不具备股权激励条件的企业,探索超额利润分享等现金激励。(五)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提升国资国企智治能力。18.实施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贯彻落实浙江省委关于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决策部署,主动参与数字经济综合应用建设。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能级提升,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2021 年出台全省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导意见,全面实施“1

 +3+3+N”国企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按照统筹规划、业务引领、场景驱动、迭代升级的原则,全面推动 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国资国企业务深度融合,以打造“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引领,深入实施产业数字化标杆、数字产业化培育、数字化管控提升等三大重点工程,着力推进全省国有资产交易数字化平台、国企科技创新服务数字化平台、供应链数字化集成服务平台等三大平台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前瞻性、影响力、竞争力的项目。19.构建智慧国资监管体系。制定数字化“国资监管大脑”建设方案,以省属企业大数据平台为基础,加快省市智慧国资监管系统建设,2021 年底前打通国资监管数据与企业内部业务数据交换通道,推进国资信息子系统之间集成管理和数据交互共享,实现出资人对监管国有企业覆盖财务、投资、产权、布局结构、科创、人才、党建、考核、追责等全监管链条的实时监测。聚焦防范企业债务风险、投资风险、法律风险、金融风险、运营风险、安全风险等,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及时做好重要数据收集与研判,为重大决策运行监管、大额资金动态监管等重点业务监管提供应用支持,增强国资监管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20.建立数据共享合作机制。依托浙江省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加快建立智慧国资监管系统与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商务、税务、市场监管等政府部门,以及产权交易(浙交汇)、企业采购(政采云)、资产管理(资产云)等平台之间的数据共享机制,通过系统集成...

篇四:国家管网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

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 年)》

 第一个突破:再顶层设计 “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是行动方案的中心,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是其核心目标。

 方案有四个核心集成:

 第一个集成,要把党的十九大对国有资本的担当,对国资国企改革的相关要求针对性,靶向,高强度落实到未来三年行动当中去。

 第二个集成,是把 2015 年的 22 号文出台以来,“1+N”的改革政策系统整合,结构化梳理,拾遗补缺,变若干单项改革为综合改革、系统改革,对国资国企改革明现状,找问题,确症结,定任务,定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在未来的三年行动中加快落实,促进见效,滚动推进,定点攻坚。

 第三个集成,是把这几年在“十项改革试点”、“双百行动”、三去一降一补、新旧动能转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国企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董事会试点、党建嵌入公司治理等改革试点示范工程和重大改革行动推进过程中,国资国企界所探索的理论,创造的一些经验,模式,路径,综合,融合,跨界,推广更广阔,更深度的国改中去。

 第四个集成,是之前的四批 210 户混改试点、“双百行动”、区域综改试验”、“科改示范行动”,从中央企业到省市国企有近千家试点企业将会作为吃过螃蟹的改革样板进一步推动更为全

 面的综合改革,以期巩固改革成果,推进改革成效,引领改革信心。

 02 第二个突破:聚焦七个关键抓手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 2020- -2 2022 年)》聚焦七个关键抓手,这七个抓手的改革不仅要有路线图,时间表,还要可考核,可评价,可倒逼!

 一、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理清党委(党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各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推动章程和议事规则的个性化设计,落实不同于公司法公司章程范例的个性化设计,探索黄金股,AB 股,同股不同表决权,同股不同分配权,落实董事会职权,建立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

 二、加快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制度,推进制定各类科学的市场化目标,探索将五位一体建设任务合理的折算为市场化目标,推动各类中长期激励政策,着力提高企业活力和效率。

 三、积极稳妥、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探索基于混改的企业制度重构,深度转化经营机制,积极推动深度发挥非国有股东的积极作用,探索在公司章程和实际治理过程中保护国有出资人利益的相关制度安排。

 四、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围绕国有资本在形态布局、空间(国家战略)、产业(领域)、时间、角色与担当等方面的布局,力推

 战略性重组、突破性重构、大格局创构、专业化整合,引导聚焦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做强做精主业,发挥国有企业在“六稳”、“六保”、优化结构,畅通国际、国内两个循环方面的引领作用,对冲疫情负面影响,科学合理探索中国在新时期的国际化,适应和引领新型全球化探索,发挥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五、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加大授权放权力度,有效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两类公司)功能作用。

 六、推进“双百行动”、“区域性综合改革试验”、“科改示范行动”等专项工程的深化、模式化、综合化,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七、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探索党组织在治理中的作用,加强党建,充分发挥企业家价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03 第三个突破:加快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 加快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是发挥国资系统作用,形成国资系统战斗力和牵引作用的关键。

 目前,全国已有 27 个地方出台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方案,35个地方出台权责清单,政府与市场、监管与企业的边界更加清晰。2019 年国务院国资委明确提出:要凝聚全系统之力,争取用 2至 3 年时间,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形成国资监管一盘棋。

 河北、黑龙江、甘肃等地国资委在统一监管上强化负债率监测管控,推动高负债地方国企落实降杠杆任务。全国国资监管系统企业资产负债率继续下降。

 未来国资系统的智能化监管将是国企改革领导小组更为关注的战略性工程。在增强研发创新能力、强化财务硬约束、削减和规范补贴、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金回报率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基于大数据分析和动态实时监控,引导国资系统形成更为明确的任务举措,制定科学的量化、可考核的具体指标。形成针对各类风险的发现乃至预警机制。

 04 第四个突破:综合改革一揽子政策 十月底前出具推进综合改革的一揽子政策。

 6 月 11 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其中,“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由国务院国资委牵头,10 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 5 月 22 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基本完成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国企要聚焦主责主业,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所以,10 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就是针对这些目标,一揽子出台系列政策,不让国资委在改革上喊得响却动得少,不

 让国企在改革上犹犹豫豫,把政策供给到位,让国资国企清爽干脆地迈入“十四五”。

 05 第五个突破:剥离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剥离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

 6 月 11 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中,“基本完成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一项由国务院国资委牵头,12 月底前完成。

 2016 年,国务院印发了《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方案》,提出要在 2018 年底基本完成剥离任务。由于工作遇到太多阻碍因素,导致推进难度大、进度慢。现在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需要出大招,出真招,一企一策,多策齐下,采取整体移交,自治运营,托管运行,企业兜底加市场运作,分离移交、重组改制、关闭撤销、政府购买服务、专业化运营管理等不同方式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国务院国资委主任郝鹏早先也曾强调,今年将全面完成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东北国企,你们身上最沉重的包袱,最难解决的那些问题,可以突破了!——这和中央领导要求今年年底前确保消除绝对贫困都是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夯实地基之举,意味深长,作用关键,民心所向,信心所系!

 06

 第六个突破:加快推进“两类公司”试点 1 31 个地方改组组建超过 0 100 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从中央到地方加快推进“两类公司”试点,加大“两类公司”试点力度,加强“两类公司”在国有资本布局调节上的功能发挥。

 国资委明确指出,今年将加大对“两类公司”试点企业授权力度,适时改组或组建新的“两类公司”。两类公司要在推动国有资本功能创新,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国有资本形态转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上更好发挥作用,尤其在试体制、试机制、试模式方面取得更多实质性成果。

 围绕落实授权经营体制改革要求,对两类公司进一步优化授权结构,并通过两类公司作用的发挥,进一步优化其所出资企业的股权构成、治理结构,组织形态,产业与领域分布,促进混改,市场化,职业经理人,股权激励制度等改革, 07 第七个突破:重点领域混改将扩围升级 在此指导下,重点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将扩围升级,注重“改机制”。

 众所周知,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改的关键领域,在深化国企“混改”实施意见即将推出的当下,业内预测,未来国企“混改”将进一步扩围升级精准化。

 扩围上会把之前几期“双百行动”扩容到足够大,乃至按照深圳的做法就是不设家数指标,应混尽混。

 升级上会在少数央企上市公司进一步推进“混改”的基础上(如中国联通),有可能推出更多整体上市公司层面此类“混改”,不排除对少数央企集团总部进行由多元股东共同推进的“混改”。

 精准化上下一步分层分类推进“混改”,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深化与民营企业合作,着力引入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者,科学合理设置股权结构,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并强调充分保障企业职工知情权、参与权。

 地方上,2020 年,吉林省日前公布了国企“混改”实施方案,内蒙古自治区国资系统明确了 47 个国企“混改”项目,天津市国资系统推出 60 户精品国企“混改”项目。

 08 第八个突破:煤电等多领域重组整合力度加大 大方向是坚持出资人主导,对重复投资、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的领域开展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积极探索跨区域整合,加快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剥离。

 继统一负责全国油气干线管网的建设和运行调度国家管网公司,以及经营管理解放军移交的全国范围内所有经营性资产及物业和农场的中国融通集团外,呼之欲出的中船集团与中船重工整合的消息时不时跳出来,包括中石油与中石化、中国移动与广电网、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等也是数度被猜测。

 包括坊间一直在说的几大施工集团,航空类的几大企业(中航油,中航信,中航材),以及芯片领域的国家队,新能源汽车领域的

 国家队,包括业内一直在探索的校企,校办资产管理将往何处去,都有可能是此轮改革会触及的点。

 09 第九个突破:科技创新和激励再加码 卡脖子科技的靶向攻坚,成为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子课题。

 “十四五”规划中,若干国企将设立专项的卡脖子攻坚专题战略。由此带出的科技创新和激励创新必将成为三年行动方案的关键命题。

 合肥几次重大项目的重仓布局引发广泛热议背后,是大家痛定思痛,开始从制度和系统设计上开始反思科技创新的环境和动力机制。

 上海推进的容错机制和三个“视同于”,早就被青岛等地学习和融合,广东甚至可以允许母公司的管理层跨层次在子孙公司内跟投项目(前提是新项目与集团没有内部交易),四川允许科技人员拥有职务发明的部分产权,江苏的科技贷方兴未艾,深圳、重庆的科技金融走出了新路子。

 深圳甚至探索在鼓励创新方面,健全市国资委直管企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入抵扣上缴利润、创新投入视同利润工作机制。健全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提高研发团队及重要贡献人员分享科技成果转化转让净收益比例至 50%以上。打造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上,深圳也伏线千里,汇聚了 175 家金融机构总

 部,打造了全球科技情报交易中心,仅深创投一家就累计投资162 家上市公司。

 10 第十个突破:省部合作,省界进入新境界 继八个国家大战略(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粤港澳湾区、长三角一体化、黄河生态带、东北二次振兴、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二个准 国家战略(大运河文化带、海西经济区)之后,中央又推出海南自贸港建设、成渝双城都市圈战略。

 如此多而重大的国家命脉型战略叠加而来,给这些战略所涉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出一个问题,地区财力扛不扛得动?所以去年底国务院国资委郝鹏书记所推动的三级国资规划, 其核心就是要从全局上、制度上、规划上、国资布局上解决中央企业与各地深化合作,各地用好全国范围内国有资本的带头引领作用,带动好全球范围内的社会资本,运作好国际国内两个循环。当前国务院国资委正牵头编制“十四五”全国国有资本布局与结构调整规划,组织编制央企总体规划和央企自身规划, 并首次将地方国资规划和地方国企自身规划纳入体系,推动各地国资委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加强与全国国资规划的对接。

 同时各地也加大协同力度。例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建立一体化联合工作机制,共同打造重大问题协调与重大项目对接等

 平台,探索国资监管跨区域合作。成渝双城一体化有一个基础就是四川与重庆两地国资委建立了联席工作机制。

 总结 改革,永远在路上,每当我们彷徨和犹豫的时候,还是要相信改革巨大的动能已经不是个别事件,因素可以影响和阻挠的,改革已经把中国国运,民众所盼,命运共同体国度所系,全球发展的正能量融合,共振到了一起。这场旨在千年大计,旨在推动中国再出发的改革,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国资国企改革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更是其中的关键和主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是理解中国发展的一把钥匙,一本密码本,一个昭示着全局的关键局部。

推荐访问:国家管网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 管网 国企改革 方案

十九范文网 www.ib19.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十九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