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十九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作文600字7篇

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作文600字7篇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3-12

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作文600字7篇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作文600字 抗击疫情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心得体会材料五篇 抗击疫情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心得体会11 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作文600字7篇,供大家参考。

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作文600字7篇

篇一: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作文600字

疫情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心得体会 材料五篇

  抗击疫情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心得体会 1 1

 5 月 22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

 人民至上,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坚守,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背景下,又和生命至上息息相连。我们党从一开始就将“人民幸福、民族复兴”视为己任,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怀着初心、砥砺战斗,拨开国内外风云阻隔,披荆斩棘、一路向前,实现了带领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变迁。这次,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党和政府不惜一切代价,丝毫没有因为患者的地位、身份、年龄、职业等不同而区别对待,坚持一视同仁以拯救病患生命,真正做到了生命至上、人民至上。也正是在这种活生生的现实面前,正是在中外应对疫情的不同态度、不同表现、不同结果面前,人民更加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道路自信,我国的制度优势和治理优势,在这次疫情中得到最淋漓尽致的展现,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国家认同感、制度获得感尤为强烈、笃定。

 人民至上,从来都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应当展现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民至上”新篇章。在今年的新

 冠肺炎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人民至上,表现在无数“逆行者”对生死的无畏,在生死之间“摆渡”,在没有硝烟战场的冲锋之上。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人民至上表现在对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群众的“不抛弃、不放弃”上,务必实现“一户不落、一个不少”,务必实现年内全部脱贫、全面小康。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当口,人民至上表现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坦坦荡荡,表现在“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无私无畏,表现在义与利、得与失、个人与集体利益的选择上。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人民至上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是鲜活的、具体的、生动的,我们要始终保持昂扬奋斗的精神状态,始终以人民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作为我们立足本职岗位,做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党的人民至上,最终要落实到每一名党员的思想、行动和为民实践之中,要奋力写就党员人民至上的人生画卷。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共产党员,人民至上首先应体现在忠诚上,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坚决“听党话跟党走”,对党忠诚老实,表里如一,决不两面三刀。一名党员,没有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就会在利益面前动摇心志,导致成了“名和利”的俘虏;就会在得失面前踌躇不前,导致“不敢为”“不愿为”;就会在成败面前患得患失,导致延宕拖沓、贻误战机。其次,人民至上体现在把工作当事业上。幸福生活不会从天而降,都是靠双脚走出来,靠双手干出来,靠汗水浇灌出来,靠无数心血和“右玉精神”般的坚持中培育出来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受到的影响有

 多大、有多深,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我们一直在讲不以 GDP 增长率论英雄”,但具体到每个人的岗位目标是可控的,相对固定的,我们要将人民至上落实到勠力奋斗、立足本职,对事业孜孜以求的专注之上。第三,人民至上体现在对人民的深情上,体现在浓郁的家国情怀之中。人民是创造历史的真正主人,离开了人民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要始终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做到“以百姓心为心”,善于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工作用心用力还要动情有爱,坚决走好各项工作的群众路线。第四,人民至上表现在发扬“蒙古马精神”上,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只要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只要是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只要走得是光明大道,就要排除万难,矢志不移地走下去,要像“百岔的铁蹄马”一样,始终保持昂扬不屈的奔跑之姿,跑出一个“不负人民”的辉煌未来! 抗击疫情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心得体会 2 2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在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前提下,在“发展面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的背景中,我们不难看到,党始终把“人民至上”落实在举全国之力“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落实在“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中,落实在“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中。留得青山,赢得未来。书写了波澜壮阔、苦难辉煌的中华民族发展史的中国人民,一定能在新时代书写出战胜惊涛骇浪、跨越关山险阻的前进篇章。

 “生命至上,这是必须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这次疫情,“突如其来”“前所未有”“世所罕见”,危难关头,党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和舍生忘死的拼搏,“战疫”取得了重大的“战果”。我从不同的新闻作品中捕捉到这组数据:

 “湖北已有3600多位80岁以上的新冠肺炎患者被治愈,其中包括 7 位百岁以上老人”,“年龄最大患者 108 岁”,“一位87 岁的老人,身边 10 来个医护人员精心呵护几十天”。数据背后是鲜活的生命,越是年龄大、病情重,越能印证“不抛弃、不放弃”的执着与艰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生产生活秩序受到冲击,但生命至上,这是必须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渡尽劫波,山河无恙;历尽艰险,国泰民安。经此一疫,每个人都应该能切身感受到“人民至上”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担当。

 “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集中力量啃下脱贫硬骨头”。“一定要把我们的老百姓,特别是我们的农民扶一把。”饱含深情的话语,透着人民领袖浓浓的人民情怀。受疫情影响,脱贫攻坚战在收官之年任务更重,但党向人民作出的承诺,不因疫情而改变。“到2020 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诺不轻许,一诺千金!尽管到目前,“全国还有 52 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 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尽管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为了克服疫

 情影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深入调研。在陕西柞水县,他夸赞群众把小木耳办成了大产业;在山西大同,他勉励乡亲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他始终强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如果不是坚持“人民至上”,就不会夙兴夜寐、念兹在兹,以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定力攻坚克难,兑现承诺。

 “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受疫情影响,“就业”是个沉重的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优先做好贫困地区农民工返岗就业工作”“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援企、稳岗、扩就业工作”……《政府工作报告》一再强调:“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一律延缓到明年”,“今年对低收入人员实行社保费自愿缓缴政策,涉及就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取消”。“人民至上”不是空洞的口号和抽象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自觉。千方百计“稳就业”,就是给人民一个安身立命、创造幸福的平台;有工作可做,有梦想追求,天大的困难都能被奋斗与拼搏的双手克服掉。让种子扎根,离不开土膏微润、阳光雨露。植根于大地上的根芽,假以时日,就能长成无畏风雨的参天大树;沐浴着阳光雨露的人民,团结一心,就能迸发出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推动“中国号”巨轮胜利前进、行稳致远。

 抗击疫情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心得体会 3 3

 近日,新华社发表了题为“历史交汇点上的宏伟蓝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

 远景目标的建议》诞生记”文章,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十四五”规划诞生的不易和中国共产党人一路披荆斩棘、开拓进取为民的强大决心,更让我们深切体悟到了规划里“人民至上”的时代情怀。蓝图已绘就,关键靠落实。我们要继续深植“人民至上”的时代情怀,与人民一起奋力耕耘“十四五”。

 要深植“人民至上”的初心情怀,以更坚定的意志,全心向人民“所向”。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让全党永葆这样的初心,朝着人民所愿、人民所盼、人民所需,去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任务和历史责任。在新时代更加鲜明地体现为“人民至上”。“十四五”规划是“人民至上”的规划,是对民富国强的深远谋划和接续奋斗。我们要深植“人民至上”的初心情怀,一往无前、全心全意地落实规划。同时,还要坚持不懈地勇于自我革新,自我净化,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终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以忘我、无我境界在前进的航向里永远镌刻和彰显“人民至上”。

 要深植“人民至上”的奋斗情怀,以更坚决的奋进,全速进人民“所进”。心有所向,行有所进,进就要有动力。激情汇聚动力。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以民之忧而忧,奋勇而起,起而行之,不断地迎战为民路上的各种风雨险阻,始终保持战斗状态,矢志不渝地焕发着为民奋进的激情。也正是这样的激情,我们战胜了千难万险,迎来了捷报频传。“人民至上”更能点燃这样的奋进激情。面对“十四五”错综

 复杂的国际环境,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任务,我们要有紧迫感。时间不等人,要披星戴月、快马加鞭,一丝不松一刻不停地去奋斗,把这激情化为推进实践“十四五”规划的伟大创造,化为人民群众心中渴望的“进”。

 要深植“人民至上”的功绩情怀,以更坚实的力量,全面成人民“所成”。正因为我们心中有民,行中为民,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才凝聚起了坚不可摧、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的强大力量,成就了让世人惊叹的伟业。民心聚,事业成。要始终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树牢正确政绩观,不断汇聚民心民力。无论何时,都要时刻牢记有了人民的支持,我们就有了攻坚克难的实力;人民越是支持,我们成就事业的实力就越不可阻挡。在实现“十四五”规划的一个个宏伟目标中,要汲取人民智慧,深入总结人民实践,进一步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的磅礴伟力,带领人民群众一同自觉地、自发地、自信地去踏平坎坷,去铺就大道,全面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抗击疫情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心得体会 4 4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从神农尝百草到大禹治水,从后羿射日到愚公移山,从公车上书到辛亥革命,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到脱贫攻坚,贯穿其始终、传承至今的是“人民至上”的理念,而这也正是中华民族永葆生机与活力的秘诀所在。

 时代在改变,不变的是为民服务的宗旨。浩荡的历史无数次证明,将人民举过头顶,时时刻刻不忘服务人民就会获得人民的认可,受到

 人民的拥护;妄图凌驾于人民,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就会被拉下马来摔在尘土里,遭到人民的唾弃。“可见守国之道,唯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党员干部要善于运用时代赋予的磅礴力量,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用最新科技成果搭建起全民共享的服务网络,在每一个角落用行动贯彻“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从最细微之处彰显亲民爱民的初心,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从而造福于每一名人民群众。

 梦想在改变,不变的是紧握人民的双手。古人的最高理想是“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跨过千年的风沙,今天我们的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消除绝对贫困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踏步走向历史新的起点。不论古今,人民都是时代发出的“最强音”。尤其是今天,在这个离梦想已触手可及的时刻,党员干部驾着时代的帆船,绝不让一个人掉队,秉持着与民同行的信念,怀揣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庄严承诺,涌动着“宵衣旰食,朝乾夕惕”的奋斗激情,乘风破浪,直抵沧海。

 命运在改变,不变的是“人民至上”的理念。“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员干部的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一切行为也应对人民负责,正如本次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说:“我们也付出巨大代价,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生产生活秩序受到冲击,但生命至上,这是必须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将人民群众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即使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就是最大的负责!

 党员干部要切实扛起肩上的责任,不论制定出台政策,还是推动上马项目,要多想想是否对人民群众有益、是否对生态环境有益、是否对子孙后代有益。有益于人民的,千方百计也要去实现,不管将遭遇多少坎坷;有害于人民的,无论如何也不能启动,不管会承受多少诱惑。站在人民的角度对人民负责,这才是“人民至上”理念的最生动实践。

 岁月在流淌,时代在传承,“人民至上”的理念却要融进党员干部生命的每一分每一寸! 抗击疫情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心得体会 5 5

 “人民至上”是我们党永恒不变的执政理念,也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忠实信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上,党的领导是根本。对此,各级党组织要保证与人民方向一致、步调一致,就必须与人民紧密团结,做好人民身边的“行者”,与广大群众在逐梦路上携手前进。

 做人民的“先行者”,奋勇向前,敢为民先,开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必然。”自党成立至今,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争、解放、发展……生活出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也正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走出了一条举世瞩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回望祖国百年发展之路,不乏伟大的革命先驱,他们是人民前行路上的阶梯,也是披荆斩棘的排头...

篇二: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作文600字

素材之时事热评:

  人民至上 , 生命至上

 众志成城 , 向险而行

  目录:

  1. 习近平指示防汛救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各地各部门强化落实、众志成城

 2. 中青网评:防汛救灾是硬战,迎风斗雨见初心

 3. 把“人民至上”刻在防汛救灾第一线

 4. 【地评线】大江时评:坚持生命至上,夺取防汛救灾的最终胜利

 5. 「地评线」大众锐评:那一双双大脚,向险而行见担当

 6. 中青网评:团结奋战,掐住汛情水灾的“咽喉”

 7. 向险而行战风雨

 闻“汛”而动勇担当

  正文:

  习近平指示防汛救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各地各部门强化 落实、众志成城

 入汛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前防汛已进入关键时期,各地各部门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做好防汛抗洪工作,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两次重要指示 强调生命至上

  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于 6 月 28 日和 7 月 12 日先后两次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习近平要求各部门坚持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落实责任,狠抓隐患排查,强化应急预案,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联防联动,为当前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指明了方向。

  多地遭遇洪灾 防汛形势严峻

  3 月 28 日入汛以来,我国南方地区汛情、灾情严重,特别是 6 月以来,西南地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当前,我国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长江和太湖流域形势严峻。

  四川冕宁县“6·26”特大暴雨灾害导致 19 人遇难、3 人失联;江西多个江河站水位超 1998 年历史水位,鄱阳昌江问桂道圩堤、中洲圩堤、崇复圩堤等圩堤决口;綦江流域重庆段全线告急,重庆市水文监测总站发出 80 年以来首次洪水红色预警;湖南洞庭湖区、沅水干支流、湘江和资江部分支流 42 站水位超警戒,常德、岳阳、邵阳、张家界等地受灾严重;安徽歙县遭遇 50 年一遇的洪涝灾害,多处严重积水,道路受阻,高考语文、数学两科延期;广西融江最高水位超警戒水位 5.27 米,沿岸多处低洼地段被淹;浙江新安江水库 9 孔全开泄洪,为建成 61 年来首次……

  6 月以来,全国共有 433 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 109 条超保,还有 33 条超历史。长江、黄河上游、珠江流域的西江和北江、太湖都发生了今年1 号洪水。

  截至 7 月 13 日,受洪涝灾害影响,我国已经累计紧急转移 224.6 万人次。27 个省(区、市)3873 万人次受灾,造成人员死亡失踪 141 人,倒塌房屋 2.9 万间。

  多方联动抗洪 保卫生命安全

 灾情发生后,多部门闻令而动、协调联动,积极开展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全力以赴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7 月 13 日,针对当前严峻防汛形势,国家防总决定增派 6 个部级工作组,由公安部、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等部委负责同志带队,赴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江苏、浙江、重庆等 7 个重点地区指导检查防汛救灾工作。截至目前,国家防总、国家减灾委已先后派出了 25 个工作组。

  同日,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向江西、安徽、湖北、湖南、重庆五省(市)紧急拨付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 6 亿元。此前,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已向多地下拨中央救灾资金——6 月 17 日,向广西、广东、贵州 3 省(区)紧急下拨中央防汛抗旱补助资金 2 亿元;6 月 29 日,向四川、贵州、湖南 3 省紧急预拨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 1.5 亿元;7 月 8 日,向安徽、江西、湖北、广西、重庆、贵州 6 省(区、市)下拨中央救灾资金 6.15 亿元,其中用于支持帮助受灾地区防汛抗洪工作 4.3 亿元,用于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 1.85 亿元……

  针对多地防汛救援物资短缺,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多个受灾严重的地区多次调拨中央救灾物资,支持地方救灾工作。自入汛以来,已累计调拨帐篷、折叠床、被子、毛毯和毛巾被等 9.3 万件中央救灾物资。

  水利部按照国家防总职责分工,聚焦超标洪水、水库失事、山洪灾害三大风险组织分析研判,科学调度水工程,共拦蓄洪水 532 亿立方米;自然资源部强化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成功避让地质灾害 128 起,应急避险 5055 人;中国气象局严密监测各种灾害性天气过程,6 月以来,中央气象台连续 40 天发布暴雨预警……

  农业农村部实行灾情日调度,坚持 24 小时值班制度,并于 7 月 14 日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二级应急响应,向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 5 个省派出抗洪救灾专家工作组,会同地方农业农村部门完善防汛救灾和灾后生产恢复技术方案。

  来之即战,战之必胜。滚滚洪水当前,解放军、武警部队、消防救援队伍等也迅速投入到防汛抗洪抢险救援当中。

  火箭军某部数百名官兵在江西连日奋战,成功排除鄱阳县西河东联圩港头村段、西河东联圩龙尾村段、古县渡镇向阳圩等地数十处堤坝险情;陆军部队出动多支部队 7000 余人赴江西九江、安徽铜陵等地参加抗洪抢险救援任务;武警广西总队柳州支队官兵在沿江居民区连夜展开清淤工作,近 9 小时清理淤泥和杂物

 近 9500 立方;入汛以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共参与各类抗洪抢险救援4830 起,营救遇险被困群众 1.48 万余人,疏散转移被困群众 6.1 万余人……

  生命就是一切,责任重于泰山。面对当前防汛关键期的严峻形势,多地打响了防汛抗洪“保卫战”。

  在江西,全省已累计投入广大干部职工、应急抢险救援队伍、解放军武警官兵等各类防汛抗洪抢险力量 31.6 万人次,投入车辆、装备、救生衣 2 万余台(套)件。

  在江苏,3.14 万人对沿江和苏南地区超警戒河湖沿线进行巡堤查险,水利、应急、消防及部队落实 13 支队伍、6480 人参与防汛抢险救援。

  在湖南,自洞庭湖水位全面超警以来,湖区各地每日有近 20 万干部群众在水线上巡查防守,及时处置险情,紧急转移群众达 25.3 万人次。

  在湖北黄冈,入梅以来,21 万余名党员下沉防汛救灾一线。从 7 月 10 日起,又抽调 1000 名市直机关干部、长江沿线 6 县市千余名干部及 146 名工程技术人员,组织 10757 名群众驻守长江支堤……

  目前,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防汛抗洪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洪水面前,各地各部门必须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精神落到实处,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奋力夺取最终胜利。

 中青网评:防汛救灾是硬战,迎风斗雨见初心

 当前,全国已全面进入汛期,极端天气频发,南方多地发生持续强降雨,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防汛救灾是“天大的事”,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7 月 8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议题之一,就是部署进一步做好防汛救灾工作、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生命重于泰山,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做好防汛救灾工作,是一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严峻斗争。“生命至上”--此次会议之中,这四个字的掷地有声,再次向世人彰显了这个国家的价值取向。在江西局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后,南昌、九江、景德镇等地消防救援队伍投入战斗,营救疏散群众七千余人;在浙江长兴,党员志愿者抢险队员涉水堆筑堤坝,筑起一道守护安全的“水

 上长城”;在湖北黄冈,武警湖北总队黄冈支队官兵紧急转移受困人员,那一抹国防绿给老百姓带来最踏实的安全感……不放弃任何一个可能被遗忘的角落,有一线希望就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生命至上”的理念在风雨中有了最生动的写照。

  越是险情当前,越考验防灾减灾的能力;越是吃劲时刻,越检验广大党员干部的战斗力。此次会议强调,“压实各方责任,各级防汛责任人要下沉一线,强化监测预警,加强协调调度。”从“给我上”到“跟我上”,把防汛救灾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试金石和磨刀石,才能引导群众自发参与进来,形成防御汛情的强大合力。新安江水库开启 9 孔泄洪,当地街道组织 700 多名党员干部及志愿者,全力投入到城防工程抗洪抢险中;为了打好工作提前量,铁路部门把干部职工下沉到各个防洪包保点,鲜红党旗始终飘扬在第一线。防汛救灾是硬战,迎风斗雨见初心,各级防汛责任人把自己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最前线,守护着身后一方百姓的“岁月静好”。在水患侵扰面前,他们是定海神针,更是中流砥柱。

  水情就是国情,水患就是忧患。从历史过往中可以得出经验,大江大河既孕育生命的希望,也蕴藏着自然灾害的风险。汛期从江河洪水处开始泛滥,更可带来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只有抓住重点,方能各个击破。此次会议指出,“切实做好大江大河流域防汛工作,加强中小河流防洪、中小水库除险和城市防涝”。中国水系丰富,加之近期南方大部地区仍有强降雨,据预报下一步雨区会北抬,诸多不利因素的叠加,更显出“守土尽责”的重要性。落实防汛巡查制度,加大查险排险力度,消隐患于无形、灭危机于萌芽--在千里江河线上,无数个人是决定防汛救灾走势的关键所在。以战斗的姿态坚守在最前线,以更加科学的安排、更加有力的措施,让大自然不可逆的灾害影响减少到最小--这样的钢铁担当,展现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责任与担当。

  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防汛救灾是对应急管理的当前大考,也是对系统工程的布局前瞻。重大水利工程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此次会议就研究了今年及后续 150 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安排,要求抓紧推进建设,促进扩大有效投资,增强防御水旱灾害能力。今年汛期雨量之大、历时之长、水位之高,都是近年罕见,这也再次警示我们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刻不容缓,而重大水利工程事关上中下游整个系统的管理联动,“重大”二字已然显出它的权重。“未雨绸缪”是朴素的中国方法论,以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为抓手,去保江河安澜,更让山河无恙。(谢伟锋)

 把“人民至上”刻在防汛救灾第一线

 7 月 11 日,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继续调度重点地区防汛救灾工作,要求全力做好受灾群众转移安置救助,加强超警河段堤防、超汛限水库、山洪地质灾害危险区等重点区域巡查防守,坚持精准调拨,向抗洪抢险重点区域前置物资,确保及时拨付、专款专用,全力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长江中下游干流莲花塘至大通江段及两湖水位超警,江西赣江中下游干流及支流、抚河下游支流,湖南湘江下游支流等 17 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鄱阳湖、洞庭湖环湖各站点水位持续保持在警戒以上。面对来势凶猛的洪水,各地方各部门都全力以赴,抢险救灾积极奋战,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以“汛”为令,吹响战斗号角。今年汛期暴雨范围广、强度大、雨量大,尤其是江西鄱阳湖星子站水位超过 1998 年洪水位,标志着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突破有水文纪录以来的历史极值。救灾先救人,各地方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人盯人”“一帮一”,在洪灾到来之时,江西紧急转移群众 20 余万人;湖南紧急转移安置 8.3 万余人……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调运玻璃钢冲锋舟、帐篷、折叠床、毛毯和毛巾被,支持地方抗洪抢险工作,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解放军指战员积极参与抗洪抢险救援……一切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在最关键的时刻、在最危急的关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深地印刻在人民群众的心中。

 党支部锻造成一座座钢铁堡垒,共产党员像一根根坚固的钢桩。在长沙丁字湾街道一线大堤上,5 个防汛抗洪抢险临时党支部成立;在抚河堤上,11 个临时党支部成立;在四邑江堤防汛一线,贺胜桥镇也及时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汛情发生在哪里,就把堡垒筑在哪里。永修县吴城镇老虎口圩堤出现渗水现象,渔业大队党支部书记徐礼和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赶到渗水现场,对内坡开沟进行排渗水操作。谁也看不出来,这位正奋战在防汛第一线的村支书,竟是一个刚刚出院的病人……“我是党员我先上”,一线大堤上,处处都能看到党员奋不顾身战斗的身影,他们把初心使命写在防汛救灾第一线。

 关键时刻见真心,危难之时显担当。“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既要在平时接受检验,更要在关键时刻接受考验。只要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计成本、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就一定能够把洪灾的损失降到最小,取得抗洪救灾的最终胜利。(廖曌)

 【地评线】大江时评:坚持生命至上,夺取防汛救灾的最终胜利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进一步做好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压实责任、勇于担当,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组织广大干部群众,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切实做好监测预警、堤库排查、应急处置、受灾群众安置等各项工作,全力抢险救援,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进入主汛期以来,全国各地遭遇降雨过程,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江西、安徽等地汛情严峻,防汛抗灾已经成为当前第一位的任务。各地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进一步做好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遵循,全力遏制洪魔肆虐,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科学应对、统筹推进是防汛救灾的有效途径。连日来,由于强降雨使得各地的江河流域都不同程度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防汛压力。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汛情,要科学把握防汛救灾方法。一方面,各地要精准把握本地区防汛救灾的严峻形势,从全流域和“一盘棋”的角度去掌控汛期形势,切实做好防汛各环节的应对工作。另一方面,由于防汛救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各个部门和方方面面的工作,要做到统筹推进。各级党委政府不仅要继续加大力...

篇三: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作文600字

22 年高考作文押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热点直击】2020 年 5 月 22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总书记的深情话语中流露出浓浓的人民情怀,温暖人心,令人动容。回首 2020 年,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谱写的伟大“抗疫组曲”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是最动人的主旋律。任何一个党派、一个团队,如果能够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将人民健康置于最重要的位置,这个政党、这个团队必将立于不败之地。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发动民众赶走列强,铲除暴政,建立起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率领人民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全面脱贫,共奔小康。这正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体现。回首上下五千年,放眼纵横八万里,我们不难感受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贴心和温暖,不难感受到这一理念下的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有此理念,人民幸甚!【作文押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2020 年 5 月 22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总书记深情的话语中流露出浓浓的人民情怀,体现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回首汶川抗震、抗击“非典”、抗击雪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所有事件,无不体现出党和政府“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再看改革开放、精准扶贫、全面脱贫、共奔小康……所有经历,无不折射出党和政府“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有人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别于西方政党的“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肩负的使命就是,让人民生命安全,让人民生活幸福。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想。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 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立意指导】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命题材料分三部分,一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一语的出处和

 背景,二是一组体现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典型案例展示,三是对中国共产党性质的简要分析。三个部分有着一种有机的关联: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理念,党的理念决定了党的作为,党的作为决定了民心向背。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人民政党,一切为民。这道作文题的立意比较显豁,难的是写出新意和深度。可从以下三个角度立意:第一,中国共产党植根于人民,关心和维护人民的利益是党和政府的神圣使命。一个政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永葆青春,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植根于人民,永远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回首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人流血牺牲,殚精竭虑,“不惜一切代价”,莫不是为了人民的自由解放、百姓的幸福安康。20 世纪 80 年代的改革开放,2020 年率领民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现全面脱贫,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人民的福祉,将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执政理念。第二 ,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 “ 生命至上 ” 的理念正是党和政府人权政策的体现 。维护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应是人权保护的第一要义。西方一些所谓的“人权大国”动辄对中国指手画脚,时不时发布一些所谓“人权报告”,对中国政府说三道四,妄加指责,但是,只要看一看各国政府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表现,我们就不难看出谁才是真正的“人权卫士”。

 “生命至上 ”的理念,我们不是喊在嘴上,而是落实在具体行动上。第三 , 疫情背景下的经济腾飞 , 正是 “ 人民至上 、 生命至上 ” 理念和行动的丰厚回报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基本控制住疫情、最早恢复生产的国家之一,还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疫情背景下保持经济增长的国家,全民脱贫共奔小康……这一系列事实都说明了一点:正因为我们的党和政府始终将捍卫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将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福祉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中华民族才会焕发出巨大的凝聚力,人民团结一心,群策群力,兴我中华!【佳作展示】人 人 民 民 至 至 上一考生回首已过去的 2020 年,对每个人来说,最难以忘怀的恐怕都是——战疫。疫情初发时的恐惧,抗击疫情时的竭力,初战告捷时的欣喜,总结表彰时的动情……一切的一切仿佛就在眼前,记忆犹新,刻骨铭心。好在对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疫情下的生活终究是有惊无险,我们的日子还在平静地度过,我们的经济还在平稳地增长,我们戴着口罩的脸庞还时不时地泛起平和的笑意……拥有这一切的我们:该感谢广大的医护工作者——那些在关键时刻敢与死神拔河的“白衣天使”;该感谢人民警察、部队官兵——那些在灾难降临时总是冲在最前面的勇士;该感

 谢“最美逆行”的专家学者和全国各地临危不惧的志愿者——那些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厦的脊梁和无惧脏活累活险活的无名英雄……没有他们,绝不会有我们今天的静好岁月。我们更应该感谢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是党和政府提出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崇高理念让中国成为世界上感染新冠和因病死亡人数的比率最低、最先基本控制住疫情的国家之一。这一点,应该让西方某些一直以“崇尚人权、敬畏生命”而自我炫耀的国家汗颜。如今,西方许多比中国科技更发达、医疗水平更高的国家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纷纷沦陷,他们难道不应当认真反思自己对待人民健康的态度和对待生命的意识吗?孟子说过这样一段话:“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君臣如此,党群亦然。中国共产党能在极其艰难的处境下逐步发展壮大,打败入侵之敌,推翻“三座大山”,进而发展成今天的“世界第一大党”,原因只有一个: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党视民如手足,民视党如腹心!中国能够快速、全面地控制住疫情,无他,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使然!在人民生命健康受到威胁的严峻时刻,中国共产党做到了视人民生命重于泰山,视人民健康高于一切!2020 年,还有一点大家不应忽视,就是在倾全国之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党和政府并没有忘记另外一件大事——2020 年,全面脱贫!当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各地的领导干部、援助人员、科技工作者和许许多多志愿者纷纷来到老少边穷地区,伸出援手,以自己的经验、智慧、技术、资金……支援还处于贫困之中的人们。随着 2020 年 11 月 23 日,贵州省宣布所有贫困县摘帽出列,中国 832 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中国,前无古人地与“贫穷”挥手告别!我在媒体上看到一位扶贫干部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人民的富裕,我们都是穷人。”没有人民的富裕,我们都是“穷人”;没有人民的健康,我们都是“病人”——多么朴实的话语,但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世界上又有多少政党、多少政府真正体悟到了这一点!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执政理念的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比那些在疫情中沦陷的国家的执政党和政府更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才能得民之心,才能战无不胜!点评 :这是一篇议论性散文,文章娓娓道来,情真意切。文章通过党和政府领导下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面脱贫两个事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文章的最大特点是由自己和身边普通人的感触谈起,由小及大,逐层加深,于客观议论中突显出文章的主旨。还通过中外对比,在讥刺某些号称“人权大国”,却任由疫

 情泛滥的“伪人权”的嘴脸的同时,赞扬了中国共产党党和中国政府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先进理念,极具说服力。【素材链接】2020 年 5 月 22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总书记的深情话语中流露出浓浓的人民情怀,温暖人心,令人动容。面对这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党中央一开始就确定了“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基本原则,尽最大努力防止更多人被感染,尽最大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一路走来,何等惊心动魄!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同舟共济,短短 3 个月内就扭转了疫情防控的严峻局面,以较高的治愈率和较低的病亡率创造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奇迹。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谱写的伟大“抗疫组曲”中,“不惜一切代价”是最动人的主旋律。有担当,有决断,党中央第一时间做出关闭离汉离鄂通道的决策,即使付出城市停摆、经济下滑的代价也在所不惜!能牺牲,肯奉献,先后派出 340多支医疗队、超过 4.2 万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不抛弃,不放弃,有一分希望就付出百分的努力,武汉确诊的 2500 多名 80 岁以上高龄患者中,救治成功率近 70%,年龄最长者为 108岁。——“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还有比这更暖心的话吗?生 生 命 命 至 至 上一考生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生动而深刻的比喻:生命是“1”,事业、名誉、金钱、地位、友情等都是“1”后面的“0”,若没有前面的“1”,后面的“0”再多也毫无意义。这个比喻提醒我们:生命重于一切。如果借“人格权”这个法律用语来表述,可以这样说:在公民所有的人格权中,生命是法律所保护的最高利益形态。没有生命,甚至只是没有健康,任何政治、经济、社会权利都会变得无足轻重,乃至失去价值。所以,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政府,维护公民的人身权利首先应当维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撇开生命健康权,去侈谈什么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名誉权利都是舍本逐末。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提出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崇高理念,正是抓住了维护公民人身权利的精髓,扎稳了中国人权大厦的根基。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习近平总书记这句深情的话语流露出浓浓的人民情怀,直击人心,令人顿生暖意。“不惜一切代价”维护大众健康、挽救人民生命,正是国家维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的完美演绎。人命关天,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作为人民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更是将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了一切工作的首位。2020 年年初,中央就及时提出为了抗击疫情,维护人民健康,即使“付出城市停摆、经济下滑的代价也在所不惜”的号召。中国这个有着14 亿多人口的大国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基本控制住疫情,正是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归功于各级政府采取的得力举措,归功于全国人民的同舟共济、全力以赴,归功于广大医护人员的赴汤蹈火、无私奉献……而这背后的原动力,就是生命至上,要把新冠肺炎病毒对人民生命的戕害降低到最低水平的坚定信念!一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让“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得以彰显。其实,这一理念一直以来就体现在党和政府对待人民生命健康的具体行动中。我曾经读过旧版中学课本里的一篇课文《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讲述的就是党和政府对 61 位食物中毒民工“不惜一切代价”救援的故事:在 20 世纪 60 年代物质匮乏的条件下,党和政府调动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运送病人,全国各地调集药品医治病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很多人可能都还记得 2008 年抗击雪灾中,“风雪中党的声音传来,千百万人牵着手抗雪灾;冰雨中党的温暖送来,心贴心传递着爱”的歌声。2008 年汶川抗震救灾时,“不抛弃,不放弃”的搜救理念。2013 年抗击非典时,“抗击‘非典’守土有责,严防死守确保全胜”的掷地有声的宣言……这些令人感奋的点点滴滴,无不闪耀着“生命至上”的人性光辉!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个始终将人民的利益和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政党,一定会永远得到人民的真心拥戴,一定会给广大民众带来光明的前程——让每一个人在永葆“1”的前提下,不断叠加这“1”后面的“0”!点评 :文章从一则精妙的比喻谈起,强调了生命安全和健康对于人的重要意义,由此自然引入文章论题,讨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一理念的伟大意义,指出这一理念正是保护人权的精髓和核心。作者以 20 世纪 60 年代救援中毒民工、汶川抗震救灾、南方抗击雪灾、抗击“非典”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事实为论据,阐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关怀和呵护。文章层次清晰,过渡自然,首尾呼应,说服力强。【素材链接】2008 年“5·12 汶川地震”发生后,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统一调度下,各

 路救援大军迅速赶赴四川灾区抢险救灾。在各种救援力量疾进灾区时,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担当重任,通过各种交通工具千里驰骋,支援灾区救援。航空、铁道、公路等各级交通运输部门紧急调集飞机、机车、车辆,快速编组专列,加强铁路、公路交通保障,实施空中和地面立体输送,将各方救援力量和重要救灾物资、救灾装备输送到灾区。各路救援大军通过空中投送、铁路输送、公路摩托化开进并举的方式疾进灾区。12.3万名解放军官兵、2.3 万名武警部队官兵,展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兵力最多、速度最快、机动范围最广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他们昼夜兼程赶赴灾区,承担起抢险救灾最紧急、最艰难、最危险的任务。赴川参加抢险救援的省外救援力量在震后两天到达全部受灾县(市)区,3 天到达全部重灾乡(镇),7 天到达所有受灾村,通过开展“进村入户搜救行动”,从废墟中抢救出生还者 83988 人,紧急转移受灾群众 1500 多万人,救援转移受困游客 5.5 万人,有效地降低了死亡率、伤亡率。——灾难面前的中国速度、中国...

篇四: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作文600字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感悟心得体会 3 3 篇

 数月来,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到全国两会专家座谈,再到洪涝灾害应急救援,习总书记始终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牢牢放在第一位,让党的初心使命得到极大彰显。脱贫攻坚迎来决战时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坚决拿下一只只“拦路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在迎接挑战中诠释使命担当、在战风斗雨中淬炼铿锵之力,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奋勇前行。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就是要始终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

 引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民创造历史,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但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验总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是宗旨,也是使命;对党员干部既是责任,也是考验。要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写在旗帜上,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扎实做好“六稳”、全面落实“六保”,统筹推进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经济社会发展等与人民群众利益攸关的各项工作,以坚定信念和崇高使命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就是要着力强化突发灾害的快速响应。

 “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各省市坚持全国一盘棋,以雷霆万钧之势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快速形成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局面,其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南方洪涝地质灾害中,各相关部门尤其是党员干部以最快速度“逆流而上”,紧急调运救灾物资、快速恢复供水供电、全力实施倒损住房重建,成为受灾群众最可靠的“主心骨”。灾难面前,快速响应能力彰显生命至上,更体现中国的制度优势。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绷紧突发事故快速响应这根弦,本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政治责任,打好突发灾害“前哨战”。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就是要不断锤炼敢打必胜的实战本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疫情、洪涝等自然灾害瞬息万变,要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就必须练就过硬本领,以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深刻认识内在规律,方能在血与火、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精准施策、防治有力,做到关键时刻拎得清楚、抓住要害,避免“螃蟹吃豆腐——吃得不多,抓得挺乱”。与灾情短兵相抗不能是盲目的、不能只凭一腔热情,广大党员干部要将敢打必胜信念转化为与死神过招的实战本领,始终冲锋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要在能力上“升级换代”、在履职上“铁肩担当”,才能做到面对灾情考验,既能刀山敢上、火海敢闯,也能上得去、闯得进、打得赢,如此方能以“宽肩膀”“硬脊梁”,

 当好人民群众的忠诚卫士,守好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宁,履行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使命。

 “ 人民至 , 上生命至上 ” 心得体会 【2 2 】

 习近平:在重大疫情面前,我们一开始就鲜明提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全国范围调集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这句话出自习近平总书记5月22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

 疫情是重大危机,也是考验党执政能力、体现党执政宗旨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秉持人民至上的政治品格,这在疫情防控斗争中,鲜明地展现出来。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没有自己的私利,没有特殊利益,任何时候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疫情面前,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重中之重,不惜一切代价,提供全局、全力、全时、全方位的强大保障,尽最大可能抢救病患,尽最大努力保护人民。

 总书记的这番话是对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的揭示。从总书记的话中,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领悟到党执政为民的理念,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党一心为民的情怀,更加坚定地认识到,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

 “ 人民至 , 上生命至上 ” 心得体会 【3 3 】

 2020 年的全国两会意义特殊而重大。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召开的本次大会,不仅面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和欧美大国政治危机的波动,且值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国际国内面临多重压力和挑战。在复杂的形势下,2020 年全国两会对“人民至上”理念的强调,促进了新时期国家治理理念的提升,更加彰显了国家治理方略走向稳健和成熟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两会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发展理念,这是在当前国际国内时局背景下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指导方略。从国际方面来看,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紧急突发考验中,我国为“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理念的践行交上了一份举世公认的满意答卷,用实力在国际上展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组织建设和国家治理中的巨大优势。从国内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来看,我国正值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的冲刺之际,任务还相当艰巨。李克强总理指出,目前全国还有 6 亿人每月收入也就 1000 元,而当前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中国2 有 9 亿劳动力,没有就业就是 9 亿张吃饭的口,有了就业就是 9 亿双创造财富的手。从“人均月收入”“吃饭的口”“创造财富的手”这些关乎人民个体命运的表达来看,“人民至上”是中国国家治理的根本政治关怀。

 “人民至上”理念的提出与践行,相比于资本主义社会奉行的自由民主理念而言,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个人<集体<国家的利益断层,而上升为个人—集体—国家的利益一体化衔接,进一步凸显出“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的政治理想及其实践的制度优越性。早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曾明确指出: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事业的扩大。”由此,马克思、恩格斯初步提出了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人民群众”,提出了群众观点,确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从人类历史的实践进程来看,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真正主体力量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经验,对当今国家社会发展仍然具有重要启示。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形势下,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仍置人民利益于不顾,消极防疫,甚至提出“老人应主动为经济而牺牲”等言论。特别是在医疗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媒体曝光了一些养老院要求老年人签署“放弃急救同意书”等极端事件,不仅引发国际社会对某些国家人道主义危

 机的谴责,而且导致其国内矛盾的激化和政治风险与社会震荡的加剧。事实再次证明,以抛弃和牺牲人民利益为代价的国家是难以获得长治久安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仅成为改革开放取得胜利的一条最重要经验,而且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加焕发出活力。邓小平同志曾反复强调“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中国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第一条就是要同人民一起商量着办事”。以国家扶贫工程的实施而言,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强调,“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扶贫对象是少数“贫困”群体,在狭义上只是针对一小部分人的个体赋能。在我国的扶贫实践中,贫困人口数超过 10%的村就被认定为深度贫困村。从更广义的范围来看,由于扶贫项目中所推行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基地培养以及教育培训等政府服务项目的补给,特别是一些龙头企业和组织机构加入贫困治理的队伍中,使受益者并不局限于贫困群体,而外溢并有效带动了整个乡村地区的综合发展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通过对 2014 年到2017 年甘肃省 13 个市(州)所辖 77 个县域发展的统计分析表明,在66 个一般劣势县域中,已有榆中县、山丹县、甘谷县等 14 个县从一般劣势升格为中等优势发展县域地区,而且正在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良性发展格局。事实证明,这种基于个体利益实现而对集体利益的扩充以及对地区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已初步显现出基于个体赋能

 而促进区域发展和国家实力增强的巨大发展潜力,这也是中国贫困治理能够取得显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途径和宝贵经验。从更深广的意义上来看,基于人民赋能而促进国家富强发展,这也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理念的丰富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人民至上”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具有深刻政治智慧和战略意义。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的新时期,国家对“人民至上”理念的强调和践行,不仅使政府公共治理模式凸显出人民利益的优先性,而且通过相关法律的建立健全从政治程序上保证了人民对国家事务管理的有效参与,在国家社会与人民的利益聚合与力量整合的基础上有力保障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进而为世界政治和文明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提供可靠的“中国方案”。

篇五: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作文600字

作文模拟写作: :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样的人权理念很中国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50 分)

  总有一些时刻,有一些人和事、景和物,会让我们由衷自豪地说一句:“这很中国!”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飞檐翼角,雕梁画栋,这样的建筑很中国;兵马俑惟妙惟肖,“铜奔马”的飘逸俊美,司母戊鼎形制雄伟,这样的艺术很中国;一道白色闪电穿山而过,向晨光问好,与晚霞拥抱,这样的速度很中国;小巧玲珑的小笼汤包,皮白肉嫩的盐水鸭,鲜香麻辣的辣子鸡,这样的美食很中国;若有战,召必回;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这样的守护很中国…… 在你心里,什么最能代表中国?什么样的人物或场景,会让你觉得“这很中国”? 国庆期间,恰逢你所在的学校迎来一批前来旅游的外国学生,请以中学生李明的身份,写篇发言稿,和他们谈谈你所理解的“这很中国”。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指导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限制。这则材料的引导语是:总有一些时刻,有一些人和事、景和物,会让我们由衷自豪地说一句:“这很中国!”然后以建筑很中国、艺术很中国、速度很中国、美食很中国、守护很中国,来向考生进一步阐释引导语并给出可以思考的方向。最后提出问题:在你心里,什么最能代表中国?什么样的人物或场景,会让你觉得“这很中国”?考生可以挖掘自己心中最有价值的人、事、场景,然后去表述其为什么“最中国”即可,继而传达出自己对国家的独特情感体验。

 2.典型任务的限制。考生必须回答的问题是:“在你心里,什么最能代表中国?什么样的人物或场景,会让你觉得“这很中国”?引导语部分限定写作背景为国庆期间,考生的写作身份是中学生李明,写作对象是一批前来旅游的外国学生,写作文体为发言稿,考生要有对象意识、交流意识和场景意识。

 3.价值判断的限制。材料体现的价值观是:青年学子应该了解中华文明,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祖国发展建设,思考中华文明的独有魅力。“很中国”是要品读“中国味儿”,是称赞,是肯定,是讴歌,是讲好中国故事。这就是要树立文化自信、民族自信、道路自信,以一种饱满开放的姿态向国际展示盛世之下的中国。并将这种自信融入自己的血液,使之成为自己学习、生活的精神动力和源泉。

 开放性 1.立意角度开放。“很中国”的内容比较丰富,立意角度不固定,考生可以根据平时储备,自行选择适合自己写作的角度。比如可以写中华灿烂悠久的文化,可以写抗疫期间中华儿众志成城的精神;可以写中国科技的发展;还可以写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等。

 2.联想思考开放。可以直接运用材料中提供的素材进行延伸写作,也可以在材料提供的素材基础上联想发挥。例如,由建筑联想到中国故宫的建筑艺术;由兵马俑的惟妙惟肖联想到敦煌壁画的审美情趣;由高铁可以联想到港珠澳大桥、华为芯片的自主创新;由小笼包可以联想到中华饮食与文化等等。

 3.写作文体开放。题目要求明确文体,即“文体特征要明显”,考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但是不管是写议论文、记叙文,还是写散文,都应该做到主旨明确、思路清晰。

 解题 本题属于材料作文,重点培养考生的家国认同和文化认同意识,符合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旨在考查价值观和理解材料、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先总的提出一个情境假想:某个时刻由衷自豪地说“这很中国”,而后举例从不同方面解读“很中国”,最后落到考生心里最能代表中国的是什么,这也是考生思考立意的落脚点。实际上,题目就是要求考生以一种自信、友好的态度与国际友人交流,传达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增加自己的民族自信心。本题目命题逻辑有类于 2017 年向外国青年介绍中国的高考题,但限制性进一步收紧,思维难点在“最”和“很”二字上。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高铁,这样的速度很中国!

 2.四合院里最中国。

 3.尝一尝小笼包、品一品中国味。

 4.中国字,很中国。

 5.这样的守护很中国。

 …… 偏题立意:

 1.进步中的中国。(突出的是“进步”,不是“很中国”)

 2.中华美食。(突出的是美食,而不是中华美食“很中国”)

 3.创新是民族的动力。(没有体现“很中国”)

 4.悠悠中华文化。(泛化写作,没有找到具体的切入口)

 ……

 范文 展示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样的人权理念很中国 亲爱的国际友人:

 你们好!

 我是中国学生李明,欢迎你们来我校游学参观。今天我与各位交流的主题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样的人权理念“很中国”!

 亲爱的朋友,这几天恰逢中国的国庆长假,中国迎来了新冠疫情在全球扩散以来的最大旅游热潮,你们可以和中国人民一起尽情享受假期生活,没有隔离和恐慌。你在中国大地上走一走,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飞檐翼角,雕梁画栋,这样的建筑很中国;兵马俑惟妙惟肖,“铜奔马”的飘逸俊美,司母戊鼎形制雄伟,这样的艺术很中国…… 但是,今天,当下,我想和世界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样的人权理念“很中国”“最中国”!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二战以来人类经历的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一次“人权大考”。生命至上,重于泰山。中国顶尖院士团队奔赴一线

 指挥抗疫,300 多支医疗对接力上阵,火神山、雷神山在十天内建成……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每一个感人细节都诠释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人权理念,这很中国!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社会各界以自己的方式支援武汉,这很中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之初,社会各界竭尽所能对湖北伸出援手,一辆辆大货车,一节节火车箱,齐聚湖北大地上。其中有衣食住行等必不可少的生活物资,有稀缺缺的医疗仪器,口罩、酒精消毒液等保障性物资,也有负压式救护车这样的神兵利器……“河南嵩县十万斤大葱支援武汉、四川人民 60 吨蔬菜支援武汉……派专机接回滞留海外的公民;患者高昂医疗费用、国家买单”……世卫专家感叹:若我感染,希望在中国治疗!当然,病愈后可以遍游中国。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14 亿民众自觉自愿居家隔离,这很中国!

 亲爱的国际朋友,英国学者说:“中国从一开始就深刻理解什么是真正影响人们生活的人权。相比刻板、肤浅的‘人权’概念,活下去更重要。”中国有句古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中国民众深知生命就是自己的青山,只要生命在,一切都可以从新再来。14亿人自愿自觉居家隔离,自觉自愿佩戴口罩。“生命如露如电,我们仍然可以坚定地选择‘有序’和‘有情’。”朋友们,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个中国。

 朋友们,疫情没有国界,生命至高无上。各国人民都应该摒弃傲慢与偏见,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抗疫,共克时艰。最后祝愿大家在中国安全地饱嘴福、饱眼福、饱耳福……然后想一想在你的眼中、心里,什么最中国。

 谢谢大家,我的发言完毕!

篇六: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作文600字

6)押题素材与范文: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素材推荐】

 去年夏天,河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郑州等城市发生严重内涝,一些河流出现超警水位,个别水库溃坝,部分铁路停运、航班取消,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汛形势十分严峻。面对灾害,各级领导干部始终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带头指挥,迅速组织抗洪救灾力量,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严防次生灾害,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要积极协助地方政府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国家防灾指挥部、应急管理部、水利部、交通运输部要加强统筹协调,加强对灾害隐患的排查消险,加强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提高降雨、台风、山洪、泥石流预警预报水平,加强交通分流,密切关注各项防洪救灾措施。

 1. 人民至上,抗灾不遗余力。

 为了堵住决口,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一辆又一辆的卡车载着着土石冲进决口,不惜一切,不遗余力。《淮南子》有言:“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利民为本在于重民生。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民而不扰民为本。政策好不好,要看老百姓是哭还是笑。从古至今,每一个辉煌之中,都有着一个为后人歌颂的明君,他们告诉后人一个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利民为本,就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样我们的事业就能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2. 人民拥戴,彰显政权性质。

 政府为了堵住决口调集民众的车辆,而民众则自愿把自己心爱的车辆投入决口,政府民众上下一心,这是抗洪胜利的根本保证。“县领导说不会让我们流血又流泪,政府会照价赔偿的,我心里踏实了。”政府为人民,人民信任政府,充分彰显了政权的人民性质。《管子·牧民》有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一种政令的顺利推行,就在于它合乎人民的愿望,得到人民的拥护,即使没有政权也能得到政权。反之,一种政令无法推行,就在于它违反了人民的意志,得不到人民的拥抗,即使有政权也会失去。

 3. 集中全力,彰显制度优势。

 参与堵决口的不仅有当地政府和民众,还有中国和解放军,中国安能携带应急动力舟桥到达现场,83集团军某工程防化旅则在执行多方向抢险任务的情况下,紧急抽调精干力量 165 人,车辆 17 辆奔赴浚县执行封堵决口任务。这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正走在逐梦路上,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必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4. 民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派出所的任务是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管理社会治安,维护公共秩序,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卫国家安全,至于生孩子,似乎不属于他们的职责。但是,派出所所长刘昊看来,民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人民群众的需要就是自己的职责。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急民众所需,为民众办事,人民公仆为人民。

 5. 为民众吃苦再苦心也甜。

 如果说出警运送临盆孕妇也是职责范围内的事,那么这一次出警也太艰难,太辛苦了。苦和乐因人而异,人生观、价值观不同,苦乐观也不同。胸怀祖国,心有民众,甘于奉献,乐于牺牲,越是艰苦越向前,而心里只有自己,不肯拔一毛以利天下的人,是无法理解这种快乐的。梁启超说过:“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他又说,“圣贤豪杰需要把种种责任揽在身上”。不仅尽完自己的责任,还帮助别人尽完别人的责任,这才是一件更快乐的事。

 6. 人民信任是最大的动力。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营救临盆产妇这件事,还可以看到被信任的力量。产妇家属向刘昊发出求助信息,这是求救,也是一种信任。刘昊毅然出警正是源于产妇家属的信任,他没有辜负产妇家属的信任。信任也是一种动力,是一种比物质利益更为有力的动力。马洛斯的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物质需求是基本的也是低等的需求,在物质追求之外,还有被信任、被尊重的需求。我们应当把获得人民的信任和尊重当作自己的人生动力,做高尚的人,纯粹的人。

 【经典解读】

 1.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

 【出处】《管子·牧民》 【释义】政事之所队兴盛,在于顺应民心;政事之所以废弛,在于违背民心。

 【素材点拨】

 一种政令的顺利推行,就在于它合乎人民的愿望,得到人民的拥护,即使没有政权也能得到政权。反之,一种政令无法推行,就在于它违反了人民的意志,得不到人民的拥抗,即使有政权也会失去。说具体点,就是民心逆顺问题。管子的思想对今天仍具有启迪意义。管理者应明了,只有顺应民心,才能形成上下一心的良性循环的和谐工作环境。

 【适用话题】执政为民 不忘初心 自我革命

 【速用片段】

 中国共产党 100 年的历史,新中国 70 多年的历史,是一部塑造初心、守护初心并为初心而奋斗的历史。回望过去,党和国家虽然历经了无数艰难险阻,但我们经受住了巨大的挑战和考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依靠的正是初心的力量、人民的力量。无数事实也一再证明“政之所兴,在顺民心”这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我们党要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书写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坚决清除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坚决割除一切滋生在党的肌体上的毒瘤,坚决防范一切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

 2. 得人之道,莫如利之;利之之道,莫如教之。

 【出处】《管子·五辅》 【释义】获取民心的法则,不如给人民利益;给人民利益,不如对人民进行教育。

 【素材点拨】

 这里体现了管子在治理国家中的民本思想。给人民以足够的利益,人民就不会为利益而争夺;给人民以足够受教育的机会,人民就会知书达礼,遵守礼仪,这样才能做到万心归一,稳固统治。古今中外大凡有所作为的帝王将相,政治家,实业家都不会忽略政治秩序中“民本”思想,不会不重视管理过程中人的因素。

 【适用话题】利民

 教育

 国民素质

  【速用片段】

 一个领导者心中若有人民,就要考虑百姓的利益,同时注重引导和教育百姓,让他们成为有教养的公民。《管子》说:“得人之道,莫如利之;利之道,莫如教之。”得人的方法,就是要让人们有利益。而真正的利益,其实就是让人们受到好的教育,得到好的教育,百姓就能自强自立,自尊自爱。所以一个团体乃至一个国家的领导,应该同时具备三个职能,那就是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你要教导属下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原则,你的属下才能够理解你、认同你、跟从你,他做了错事,才知道反省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利人之道。

 3.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出处】《老子·第四十九章》 【释义】圣人没有私心,以百姓的心为心。常:恒,固定。心:私心。

 【素材点拨】

 这段话核心意思是:顺乎民心是统治者取得成功的关键。圣人以百姓之心去治理天下,无偏无斜,大公无私。因“以百姓心为心”,以百姓的好恶为自己的好恶,所以百姓就不会刻意追求他人的思想,掩饰自己的想法,就不会出现权诈之人。圣人与百姓坦荡相处,大公无私,以不分彼此厚薄的浑然之心去治理

 天下,国家就会兴盛。

 【适用话题】传统文化

 立党为公

 【速用片段】

 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要求党员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已奉公,多做贡献。党的宗旨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或人为的别出心裁,而是有深厚的文化传统的。老子曾经说过:“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理想的管理者,必须收敛自我的成见与意欲,不以主观厘定是非好恶的标准,破除自我中心去体认百姓的需求,倾听民众的声音,以百姓的苦乐为苦乐,民众的需求就是他的需求。这样的思想与党对党员的要求完全是一致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4.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出处】《孟子·尽心下》 【释义】百姓最为重要,国家其次,国君为轻。

 【素材点拨】

 这是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即民贵君轻。国家的一切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都是人民赋予的,人民应当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权力。“社稷”指的就是国家,而“君”指的就是国君。这句话的意思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接着是国家的利益,最后才是君王的利益。

 【适用话题】家和国

 个人和集体

 【速用片段】

 我们的干部应当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多做顾大局利全局的事,多做惠民生解民忧的事。作为一位为民服务的工作者,不论官至何位,不要认为自己地位是高于民众的,要清楚摆正好姿态,自己是人民群众中的一部分,与人民群众并没有什么不同。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人民、国家、君主三者关系中,老百姓才是第一位的,我们不是老百姓的上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本分,老百姓才是我们的上帝。遗憾的是我们许多干部把自己的位置摆错了,虽然他们在口头上也承认人民至上,可在处理实际问题的时候,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把在人民之上 。

 5.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出处】《荀子·王制》 【释义】君主就像是船,而老百姓则像是水,水可以把船托起来,也可以把船掀翻。

 【素材点拨】

 荀子的这个比喻当中其实包含着民本思想,就是老百姓是重要的,老百姓是一个国家统治的根基。荀

 子用水和舟来比喻老百姓和君主之间的关系,这个比喻非常地形象。朝代更替的历史当中,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看到了水是怎样载舟的,水又是怎样覆舟的。唐太宗亲眼目睹并亲身经历了隋朝灭亡的过程,他知道“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道理。而这番道理,他是从自己的生命经历当中体验出来的,所以他深信不疑,这才能够主动接受批评。

 【适用话题】民生

 优乐

 情怀

  【速用片段】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大唐帝国杰出“船长”李世民则干脆将其改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一改改得好,通俗易懂,更便于流传了。这句名言就水的作用、水的能量而言,并没有错。但是,换一个角度,反观水上之舟,全面细致地分析古今中外的水上覆舟事故及其成因,我们就会得出另外一些结论:载舟的义务全部由水履行,而覆舟的原因则可能是多方面的,覆舟的首要责任常常不在于水,而在于水手,在于船长。江河湖海之上,气象万千,风云变幻莫测,不辨风向,不识水性,不探究行舟之规律,覆舟又岂能怪水呢? 6.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

 【出处】《淮南子·汜论训》 【释义】治理国家有不变的法则,但最根本的是让人民获利;政治教化也有固定的模式,但最紧要的是让政令畅通无阻。

 【素材点拨】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意思是非常明白,就是说治理国家的原则,最根本的就是要利民,要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个道理特别地简单,但真正地把它实现好并不容易。让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绝不是一句抽象的空话,“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要落地,的确需要我们付出很多的努力。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给老百姓看。只有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那么老百姓才能拥护你、支持你。

 【适用话题】公心

 忠诚

 廉政

 【速用片段】

 《淮南子》有言:“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利民为本在于重民生。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民而不扰民为本。政策好不好,要看老百姓是哭还是笑。利民之本在于兴民德。德有大小,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德。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最持久、最广泛、最深层的力量,就是全民共同认同、遵循和恪守的核心价值观。利民之本在于得民心。从古至今,每一个辉煌之中,都有着一个为后人歌颂的明君,他们告诉后人一个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利民为本,就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样我们的事业就能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热点直击】

 2020 年 5 月 22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 时指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总书记 的深情话语中流露出浓浓的人民情怀,温暖人心,令人动容。回首 2020 年,党和政府领导 全国人民谱写的伟大“抗疫组曲”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是最动人的主旋律。

 任何一个党派、一个团队,如果能够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将人民健康置于最重 要的位置,这个政党、这个团队必将立于不败之地。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的政党。中国共产 党自诞生以来,发动民众赶走列强,铲除暴政,建立起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率领人民改 革开放,发展经济,全面脱贫,共奔小康。这正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体现。

 回首上下五千年,放眼纵横八万里,我们不难感受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贴 心和温暖,不难感受到这一理念下的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有此理念,人民幸甚!

 【作文押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20 年 5 月 22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 议时指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总书 记深情的话语中流露出浓浓的人民情怀,体现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

 回首汶川抗震、抗击“非典”、抗击雪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所有事件,无不体现 出党和政府“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再看改革开放、精准扶贫、全面脱贫、共奔小康…… 所有经历,无不折射出党和政府“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

 有人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别于西方政党的“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肩负的使命 就是,让人民生命安全,让人民生活幸福。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想。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篇七: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作文600字

至上生命至上心得体会 范文( 五篇 )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心得体会 篇一

  近日,新华社发表了题为“历史交汇点上的宏伟蓝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诞生记”文章,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十四五”规划诞生的不易和中国共产党人一路披荆斩棘、开拓进取为民的强大决心,更让我们深切体悟到了规划里“人民至上”的时代情怀。蓝图已绘就,关键靠落实。我们要继续深植“人民至上”的时代情怀,与人民一起奋力耕耘“十四五”。

  要深植“人民至上”的初心情怀,以更坚定的意志,全心向人民“所向”。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让全党永葆这样的初心,朝着人民所愿、人民所盼、人民所需,去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任务和历史责任。在新时代更加鲜明地体现为“人民至上”。“十四五”规划是“人民至上”的规划,是对民富国强的深远谋划和接续奋斗。我们要深植“人民至上”的初心情怀,一往无前、全心全意地落实规划。同时,还要坚持不懈地勇于自我革新,自我净化,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

 干在一起,始终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以忘我、无我境界在前进的航向里永远镌刻和彰显“人民至上”。

  要深植“人民至上”的奋斗情怀,以更坚决的奋进,全速进人民“所进”。心有所向,行有所进,进就要有动力。激情汇聚动力。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以民之忧而忧,奋勇而起,起而行之,不断地迎战为民路上的各种风雨险阻,始终保持战斗状态,矢志不渝地焕发着为民奋进的激情。也正是这样的激情,我们战胜了千难万险,迎来了捷报频传。“人民至上”更能点燃这样的奋进激情。面对“十四五”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任务,我们要有紧迫感。时间不等人,要披星戴月、快马加鞭,一丝不松一刻不停地去奋斗,把这激情化为推进实践“十四五”规划的伟大创造,化为人民群众心中渴望的“进”。

  要深植“人民至上”的功绩情怀,以更坚实的力量,全面成人民“所成”。正因为我们心中有民,行中为民,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才凝聚起了坚不可摧、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的强大力量,成就了让世人惊叹的伟业。民心聚,事业成。要始终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树牢正确政绩观,不断汇聚民心民力。无论何时,都要时刻牢记有了人民的支持,我们就有了攻坚克难的实力;人民越是支持,我们成就事业的实力就越不可阻挡。在实现“十四五”规划的一个个宏伟目标中,要汲取人民智慧,深

 入总结人民实践,进一步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的磅礴伟力,带领人民群众一同自觉地、自发地、自信地去踏平坎坷,去铺就大道,全面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心得体会 篇二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从神农尝百草到大禹治水,从后羿射日到愚公移山,从公车上书到辛亥革命,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到脱贫攻坚,贯穿其始终、传承至今的是“人民至上”的理念,而这也正是中华民族永葆生机与活力的秘诀所在。

  时代在改变,不变的是为民服务的宗旨。浩荡的历史无数次证明,将人民举过头顶,时时刻刻不忘服务人民就会获得人民的认可,受到人民的拥护;妄图凌驾于人民,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就会被拉下马来摔在尘土里,遭到人民的唾弃。“可见守国之道,唯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党员干部要善于运用时代赋予的磅礴力量,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用最新科技成果搭建起全民共享的服务网络,在每一个角落用行动贯彻“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从最细微之处彰显亲民爱民的初心,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从而造福于每一名人民群众。

 梦想在改变,不变的是紧握人民的双手。古人的最高理想是“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跨过千年的风沙,今天我们的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消除绝对贫困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踏步走向历史新的起点。不论古今,人民都是时代发出的“最强音”。尤其是今天,在这个离梦想已触手可及的时刻,党员干部驾着时代的帆船,绝不让一个人掉队,秉持着与民同行的信念,怀揣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庄严承诺,涌动着“宵衣旰食,朝乾夕惕”的奋斗激情,乘风破浪,直抵沧海。

  命运在改变,不变的是“人民至上”的理念。“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员干部的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一切行为也应对人民负责,正如本次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说:“我们也付出巨大代价,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生产生活秩序受到冲击,但生命至上,这是必须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将人民群众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即使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就是最大的负责!党员干部要切实扛起肩上的责任,不论制定出台政策,还是推动上马项目,要多想想是否对人民群众有益、是否对生态环境有益、是否对子孙后代有益。有益于人民的,千方百计也要去实现,不管将遭遇多少坎坷;有害于人民的,无论如何也不

 能启动,不管会承受多少诱惑。站在人民的角度对人民负责,这才是“人民至上”理念的最生动实践。

  岁月在流淌,时代在传承,“人民至上”的理念却要融进党员干部生命的每一分每一寸!

 抗击疫情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心得体会 篇三

  5 月 22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

  人民至上,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坚守,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背景下,又和生命至上息息相连。我们党从一开始就将“人民幸福、民族复兴”视为己任,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怀着初心、砥砺战斗,拨开国内外风云阻隔,披荆斩棘、一路向前,实现了带领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变迁。这次,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党和政府不惜一切代价,丝毫没有因为患者的地位、身份、年龄、职业等不同而区别对待,坚持一视同仁以拯救病患生命,真正做到了生命至上、人民至上。也正是在这种活生生的现实面前,正是在中外应对疫情的不同态度、不同表现、不同结果

 面前,人民更加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道路自信,我国的制度优势和治理优势,在这次疫情中得到最淋漓尽致的展现,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国家认同感、制度获得感尤为强烈、笃定。

  人民至上,从来都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应当展现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民至上”新篇章。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人民至上,表现在无数“逆行者”对生死的无畏,在生死之间“摆渡”,在没有硝烟战场的冲锋之上。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人民至上表现在对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群众的“不抛弃、不放弃”上,务必实现“一户不落、一个不少”,务必实现年内全部脱贫、全面小康。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当口,人民至上表现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坦坦荡荡,表现在“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无私无畏,表现在义与利、得与失、个人与集体利益的选择上。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人民至上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是鲜活的、具体的、生动的,我们要始终保持昂扬奋斗的精神状态,始终以人民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作为我们立足本职岗位,做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党的人民至上,最终要落实到每一名党员的思想、行动和为民实践之中,要奋力写就党员人民至上的人生画卷。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共产党员,人民至上首先应体现在忠诚上,

 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坚决“听党话跟党走”,对党忠诚老实,表里如一,决不两面三刀。一名党员,没有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就会在利益面前动摇心志,导致成了“名和利”的俘虏;就会在得失面前踌躇不前,导致“不敢为”“不愿为”;就会在成败面前患得患失,导致延宕拖沓、贻误战机。其次,人民至上体现在把工作当事业上。幸福生活不会从天而降,都是靠双脚走出来,靠双手干出来,靠汗水浇灌出来,靠无数心血和“右玉精神”般的坚持中培育出来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受到的影响有多大、有多深,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我们一直在讲不以 GDP 增长率论英雄”,但具体到每个人的岗位目标是可控的,相对固定的,我们要将人民至上落实到勠力奋斗、立足本职,对事业孜孜以求的专注之上。第三,人民至上体现在对人民的深情上,体现在浓郁的家国情怀之中。人民是创造历史的真正主人,离开了人民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要始终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做到“以百姓心为心”,善于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工作用心用力还要动情有爱,坚决走好各项工作的群众路线。第四,人民至上表现在发扬“蒙古马精神”上,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只要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只要是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只要走得是光明大道,就要排除万难,矢志不移地走下去,要像“百岔的铁蹄

 马”一样,始终保持昂扬不屈的奔跑之姿,跑出一个“不负人民”的辉煌未来! 抗击疫情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心得体会 篇四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在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前提下,在“发展面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的背景中,我们不难看到,党始终把“人民至上”落实在举全国之力“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落实在“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中,落实在“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中。留得青山,赢得未来。书写了波澜壮阔、苦难辉煌的中华民族发展史的中国人民,一定能在新时代书写出战胜惊涛骇浪、跨越关山险阻的前进篇章。

  “生命至上,这是必须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这次疫情,“突如其来”“前所未有”“世所罕见”,危难关头,党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和舍生忘死的拼搏,“战疫”取得了重大的“战果”。我从不同的新闻作品中捕捉到这组数据:“湖北已有3600 多位 80 岁以上的新冠肺炎患者被治愈,其中包括 7 位百岁以上老人”,“年龄最大患者 108 岁”,“一位 87 岁的老人,身边 10 来个医护人员精心呵护几十天”。数据背后是鲜活的生命,越是年龄大、病情重,越能印证“不抛弃、

 不放弃”的执着与艰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生产生活秩序受到冲击,但生命至上,这是必须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渡尽劫波,山河无恙;历尽艰险,国泰民安。经此一疫,每个人都应该能切身感受到“人民至上”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担当。

  “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集中力量啃下脱贫硬骨头”。“一定要把我们的老百姓,特别是我们的农民扶一把。”饱含深情的话语,透着人民领袖浓浓的人民情怀。受疫情影响,脱贫攻坚战在收官之年任务更重,但党向人民作出的承诺,不因疫情而改变。“到 2020 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诺不轻许,一诺千金!尽管到目前,“全国还有 52 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 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尽管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为了克服疫情影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深入调研。在陕西柞水县,他夸赞群众把小木耳办成了大产业;在山西大同,他勉励乡亲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他始终强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如果不是坚持“人民至上”,就不会夙兴夜寐、

 念兹在兹,以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定力攻坚克难,兑现承诺。

  “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受疫情影响,“就业”是个沉重的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优先做好贫困地区农民工返岗就业工作”“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援企、稳岗、扩就业工作”……《政府工作报告》一再强调:“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一律延缓到明年”,“今年对低收入人员实行社保费自愿缓缴政策,涉及就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取消”。“人民至上”不是空洞的口号和抽象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自觉。千方百计“稳就业”,就是给人民一个安身立命、创造幸福的平台;有工作可做,有梦想追求,天大的困难都能被奋斗与拼搏的双手克服掉。让种子扎根,离不开土膏微润、阳光雨露。植根于大地上的根芽,假以时日,就能长成无畏风雨的参天大树;沐浴着阳光雨露的人民,团结一心,就能迸发出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推动“中国号”巨轮胜利前进、行稳致远。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心得体会 篇五

 “人民至上”是我们党永恒不变的执政理念,也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忠实信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上,党的领导是根本。对此,各级党组织要保证与人民方向一致、步调一致,就必须与人民紧密团结,做好人民身边的“行者”,与广大群众在逐梦路上携手前进。

  做人民的“先行者”,奋勇向前,敢为民先,开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必然。”自党成立至今,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争、解放、发展……生活出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也正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走出了一条举世瞩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回望祖国百年发展之路,不乏伟大的革命先驱,他们...

推荐访问: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作文600字 作文 高于一切 生命

十九范文网 www.ib19.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十九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