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十九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视听文明时代到来(完整)

视听文明时代到来(完整)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07-27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视听文明时代到来(完整),供大家参考。

视听文明时代到来(完整)

 

 视听文明时代的到来 ——The Advent of the Visual-Audio Civilization:New Aesthetics and New Ways of Perceiving the World 作

 者:

 陈晓明

 作者简介:

 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

 原发信息:

 《文艺研究》(京)2015 年第 20156 期 第 16-27 页

 内容提要:

 以电影为代表的视听艺术在当代文化中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视听也愈加成为年轻一代感知艺术和感知世界的主导形式。电子科技与艺术的全面结合将形成新文明的基础,视听艺术为主导的文化将会更深刻地影响人类,进而塑造人类感知外部世界和感知自我存在的方式。因此,本文尝试把未来发生的社会变化表述为“视听文明”到来的时代。视听文明是与口传文明、书写文明相对的新的文明形式,传统以哲学—理性的“求真务实”的认知方式,让位于艺术—感性的虚拟审美的认知方式。新的时空观念、星际的概念、超历史和超现实的主体存在感、虚拟世界的真实性和现实性,所有这些都提出了文化的和美学的新课题。

 The Advent of the Visual-Audio Civilization:New Aesthetics and New Ways of Perceiving the World

 期刊名称:

 《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

 2015 年 10 期

  今天的文学艺术可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我之所以没有使用“革命”这个词,是因为这个词被使用得太频繁和广泛。而实际上,可能就是一场“革命”。

 这场变革就是视听艺术已经开始占据当代文化的主流。2014 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达到 300 亿,而且其增长速度十分惊人。2015 年春节,有八部大片献礼,总票房达到 3.56 亿,相较去年正月初一的 2.48 亿,同比增长 43.55%①。视听艺术影响如此之大,很可能正在改变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甚至它本身可能会构成我们生存于其中的世界,也就是说,视听艺术的虚拟世界可能会替代和替换我们存在的现实世界。这固然是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离我们今天的现实还很遥远,但是,如果我们从当下正在发生的现实着手去考察,可能就会感觉到这样的未来正是从眼下延伸过去的。我们不能忽略,也不能无动于衷。

 如果考虑到“书写”这种记录世界的文字形式对于人类一个时期的文明存在和发展至关重要,以至于我们可以称之为“书写文明”,那么,我们也可以尝试把即将到来的以视听形式记录、保存和构造文明的形式,称之为“视听文明”。今天我们依然要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说:“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②麦克卢汉说:“任何新媒介都是一个进化的过程,一个生物裂变的过程。它为人类打开了通向感知和新型活动领域的大门。”③这就是说,随着第三次产业革命,电子科技及其信息产业深刻改变了人

 类的生产方式,实际上也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方式,当然也包括艺术地对待这个世界的方式。而当下及未来文明发生的最大变化,莫过于电子科技与艺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或者说形成了人们感知到的世界。之所以要把“视听艺术”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因为正在到来的变化可能会全方位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甚至会改变人们认知世界和创造世界的方式。如此说来,我们又有点过分强调意识对存在的反作用,不管我们是否承认,事情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如果不在这个层面或维度上来理解,我们就不太可能准确地解释今天正在发生的文化艺术现象,不能解释正在发生的审美创造和审美感知的变化。

 所谓“视听文明时代到来”的表征至少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理解:其一,视听艺术构成了人们感知这个世界的主导形式;其二,视听艺术与科技前沿思维和成果联系在一起,表达了时代最具探索性的前沿美学和哲学。例如,科幻电影在地球生态和星际时空的背景上来探讨人类文明的命运;其三,伴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视听艺术建构起来的虚拟世界可能会构成人们的现实世界,也就是说,现实世界已经为虚拟世界所重新规划和重新建构了;其四,如果视听艺术可以起到如此作用,所谓的审美时代到来,那么视听文明时代的社会管理、人类的交往方式、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都会发生根本变化。至少变化到何种程度和形式,则如何想象都不过分。就这几点而言,这里试图表明“视听文明”这个概括成立的可能性。

  关于视听文明将要到来的说法,几乎是一个未来学式的宣称——因为我们既不可能设定一个理论模式来推测,也不可能根据现有的贤哲的论说来推断,而主要是根据现有的现象来归纳。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试图在当代中国现实的直接经验中去发现视听文明即将到来的依据。因此,本文还只能是个历史经验式的归纳表述,不成熟、不周全之处不可避免。

 一、史前史、魔法与超现实的审美空间

 我们对于“读图时代”或者说“视听时代”的艺术表示了相当深重的忧虑和批判,也看到它所带来的平面化和表面化,甚至庸俗和“娱乐至死”的后果,我们对视听时代有一种无法克服的忧虑和挫败感。年轻一代与年长一代的沟壑越来越深。对于正在大规模展开的视听艺术,我们在学理上的探讨还十分有限。何以年轻人会那么热衷于读图、热衷于影视和声音?这固然由于世界和中国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新兴的生产力在背后推动社会意识的变化。对于中国当代的这股视听潮流是如何形成的,这种社会文化心理是如何建构起来的,可能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梳理。

 年轻一代对文字阅读普遍淡漠,而对网络和视听媒体着迷,这几乎是不用统计学材料就可以证明的直接经验。在考察这一现象时,又不得不追溯到这代人成长中影响最大的图书及影像。《哈利·波特》和《魔戒》这两部书及其影视作品,它们提供的超历史、超现实的魔法想象,无疑极大地开阔了他们的感知和想象视野,增进了他们对于非现实的、非直接经验的理解能力,培养了他们对于非现实时空的审美感知方式。

  这样一种现实至少早在《哈利·波特》进入中国时就埋下伏笔。《哈利·波特》在 1997 年出版,中国在 2000 年引进这套图书。至于电影,据相关报道,到 2011 年止,八部《哈利·波特》电影在美国已经打破了《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的票房纪录,成为美国史上最卖座的系列电影。在中国,《哈利·波特》、《指环王》(《魔戒》)的电影票房无疑也是名列前茅。这两部作品之所以能发挥巨大的影响,无疑有着复杂深厚的现实依据;反过来,我们也要看到这两部作品对时代及一代青年的文化心理有着直接影响,甚至培养和塑造了他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即那种魔法思维的可能性。因为时间和空间都产生了自由变异的机能,关于物理世界的存在方式也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整个现代文学引以为傲的以科学主义和哲学唯物论为基础的叙事体系,在魔法思维中业已瓦解。所有在现代理性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认识论也可能失效。

 当然,《哈利·波特》的主题表达了强烈的正能量,说到底,就是讴歌爱与亲情。小说的主题可以理解为:爱是可以融化一切的魔药,得到爱的人,就会让世界充满爱。尽管其主题完全是在传统的价值体系里,但我们依然要看到这种表现形式本身所具有的能量。魔法、超越现实的情节、神奇的力量、生命与世界的随时变异、时间无度量的回溯、空间的重叠和穿越等等,所有这些都可以培养出年轻人感知世界的方式。他们成长的世界与前辈的世界已经非常不同。尽管日常经验还是在同样的现实世界中,但他们接受艺术、感知世界的方式,就要比前辈更具有弹性,并且对虚拟世界的感知能力空前地增强。

  由此可知,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以来,世界以及中国文化的种属和内涵已经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尤其是年轻一代接受的文化教育、娱乐熏陶已经很不相同。传统靠文字阅读经典的教育方式,也就是由教师和家长选定的文字典籍,已经让位于年轻一代自主化的文化熏陶。也就是说,文字版的经典是经过许多代的传承积淀选定的,是前辈选定的精神食粮;而年轻一代接受文化,则是受媒体和同代人影响。中国自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以来,开始形成青少年的自足的文化接受方式,他们接受的主要是时尚流行文化,中学生流行阅读韩寒、郭敬明、春树。90 年代后期是 mp3 开始盛行的时代,迅速兴起的音乐是神秘园、英格玛、恩雅,这些音效做得出神入化,尤其是恩雅的音乐,那是来自自然和超自然的声音、天外冥界之音。英格玛以及新哥特音乐的流行与斯蒂芬·金的小说成为《哈利·波特》和《魔戒》的伴生物。互联网和影视在 21 世纪初迅猛发展,这一代人所接受文学艺术教育,他们所感受到的文字、声音和视像,已经无法混同于他们的父辈。所有这一切,都表明他们成为另类的新一代人,表明他们在文化上属于另一个时代。这使我们有必要去关注电子科技产业对文化以及人类感知方式的深刻影响。

 本文在这里并不是要论述这一代人在当今文化中的存在方式及其文化意义,只是指出他们接受的文化之不同,我们今天也很难断然去评判对与错、是与非。对于年轻一代来说,他们的情感和价值体系复杂得多:纯粹之爱、虚幻性、唯美主义、耽美、虚无、暴力、死亡、穿越、多维空间、永恒性……这些是他们视听、阅读和写作经验到基本要素。它们混杂在一

 起,相互矛盾又有条不紊,混乱不堪又生机勃勃。他们或许真的是“新世代”—后人类?新兴的这些文化很有可能会塑造他们感知世界的不同方式。假定我们依然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历史综合因素的合力,那么它也必然有效创造出与它同构的接受主体。反过来,主体也把自身的感知方式投射到文化(文艺)上。这一代人成长中出现的新型的、具有超现实色彩的文学与视听艺术,客观化的视听情势正在酝酿,而他们也成长为文化创造的主体。以这代人为主体并且具有未来展开面向的审美潮流正在汹涌而至。

 二、新型影像建立起来的视听时空

 如果说《哈利·波特》、《魔戒》的图书和影视还只是预演,它们构成培养年轻一代的文化艺术氛围,那么,21 世纪最初几年出现的影视则是有效地建构起来一个全新的视听空间。在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大量影视类作品在时空处理上出现了新的方法,体现出新的时空意识,尤其是时空哲学。

 这里首先要谈到沃卓斯基兄弟执导、基努·里维斯主演的《黑客帝国》,这部影片 1999 年上演第一部,又在 2003 年分别推出了第二、三部。《黑客帝国》在互联网方兴未艾之际,率先对互联网的虚拟时空世界进行深度表现,把虚拟的互联网世界与现实世界对接起来,把深度与边缘建立起一种联系,在意识深处、虚拟时空、现实边缘建立起联系。它尽管在价值和思想方面(例如正义、善与恶、爱情、背叛等等)还是处在传统谱系内,但却是以时空的抽象形式作为电影叙事的结构关系。其思想的维度指向超现实的和超人类的虚拟世界。当然,有评论把《黑客帝国》和《圣

 经》的人物关系和故事结构进行对比,认为其救赎思想来自基督教末日预言,而尼奥不过是耶稣的翻版。然而,我们依然要看到,它对虚拟时空和现实的可变异关系的表现显示了视听艺术世界的强大能量。视听艺术世界与书写的文字想象世界根本不同之处在于,文字想象世界还是以人为主体,是人的主体牢牢支配了文字向形象世界的转换。但是视听艺术世界则把人作为主体的地位重新放进现实世界,声音和图像只是存在于屏幕里的虚拟影像。但是,当影片不断地对现实的实在性发动哲学反思时,反复表现现实的虚拟化这一情境时,影片的视听世界有可能覆盖我们的现实世界。视听艺术要强化的还不只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段,而是这种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同化覆盖现实的能量。

 科幻的兴起并且具有如此强大的表现力和亲和力,这表明今天的文艺的性质可能发生深刻变更。它不再执著于历史叙事,不再执著于反映现实以及现实的真实性,它更期待对未知世界的表现,特别渴望了解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以及外星球世界。如果看到《黑客帝国》在 1999 年上映后,获得众多的奖项、惊人的票房以及迅速的经典化,就可以理解是什么样的艺术占据了当今时代引领潮流的地位。

 2009 年 12 月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阿凡达》以 2D、3D 和IMAX-3D 三种制式在北美上映。这是一场视觉大戏,也是电影特技的超级表演。作为一部科幻影片,它在思考地球的未来命运,这已经不是传统的人道主义可以涵盖的,而是在宇宙论的层面反观人类与地球的困境。大量特技的引入,使得影片已经无须遵循现实主义逻辑,也远远超出了人类

 的历史经验和直接经验。影视发展起来的视听艺术,其时空表现领域的宽广和深度都是传统的书写艺术和戏剧所无法比拟的。视听艺术以科幻为叙事主体,或者说科幻成为视听艺术,从而也是视听文明的基本艺术形式。这表明视听文明时代以新的科技文明为先导,也是以此为动力。视听艺术赋予科技文明以合乎其本质的形式和形象。《阿凡达》引人注目的地方未必是与环境和人类命运有关的主题,仅其视听艺术效果就足以震撼并征服观众。该片获得第六十七届金球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影片奖,第八十二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和最佳视觉效果奖。电影从传统的叙事、对人性的刻画、对历史和人类命运的表现转向了视听效果、电子科技手段、电影特技。现在人们看到的是包含着强大电子科技成就的视听形象。

 2010 年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盗梦空间》上映,这部被定义为“发生在意识结构内的当代动作科幻片”进入人的意识深处,在人的梦境里呈现出世界的巨大图像。盗梦者柯布带领一个特工团队,进入到他人梦境中,从他人的潜意识中盗取...

推荐访问:到来 完整 视听 视听文明时代的到来 视听文明时代的到来英语

十九范文网 www.ib19.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十九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