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十九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2020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4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单元测评

2020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4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单元测评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02-09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4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单元测评,供大家参考。

2020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4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单元测评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

伦理问题测评新人教版选修3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体现了转基因生物引发的食物安全性问题的就是()

A、转基因猪的细胞中含有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因而猪的生长速度快、个体大

B、转基因大米中含有β-胡萝卜素,营养丰富,产量高

C、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蛋白质,引起个别人过敏

D、让转基因牛为人类生产凝血因子,并从牛奶中提取

解析:过敏就是人的一种病态反应,因此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蛋白质,引起个别人过敏体现了转基因生物引发的食物安全性问题。

答案:C

2、某转基因玉米能高效合成一种多肽类的蛋白酶抑制剂,积累于茎中,使取食它的害虫体内的消化酶受抑制,无法消化食物而死。下列就该玉米对人类的安全性评定中,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就是( )

A、安全,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对人体的消化酶很可能无影响,因为人体消化酶与害虫消化酶结构上存在差异

B、安全,人类通常食用煮熟的玉米食品,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已被高温破坏,不抑制人体消化酶

C、不安全,玉米的食用部分也可能含蛋白酶抑制剂,食用后可能抑制人体消化酶活性而患病

D、不安全,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可通过食物链在人体细胞内表达,使人无法消化食物而患病

解析: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在人的消化道内被消化分解为脱氧核苷酸,完整的基因不会进入人体。

答案:D

3、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其她植物体内,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其原因就是()

A、叶绿体基因组不会进入生殖细胞中

B、转基因植物的叶绿体基因不能遗传给后代

C、转基因植物中的细胞质基因与其她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

D、转基因叶绿体中的基因结构与其她植物体内基因结构不同

解析:植物之间的杂交主要就是核基因的重组,花粉中不含叶绿体,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可有效避免通过杂交所造成的基因扩散。

答案:C

4、实验人员将一段外源DNA片段(包含约850个基因)与丝状支原体(一种原核生物)的DNA进行重组后,植入大肠杆菌,制造出一种“新的生命”。该生物能够正常生长、繁殖.下列有关该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就是( )

A、该技术可以制造某些微生物,用于生产药品、制造染料、降解有毒物质等

B、由于存在生殖隔离,因此人造生命进入自然界并不会破坏生物多样性

C、人造生命扩散到自然界,有可能造成环境安全性问题

D、此项技术可能被用来制造生物武器,从而危及人类安全

解析:外源DNA与丝状支原体DNA重组后植入大肠杆菌,形成的新生命为转基因大肠杆菌,

转基因大肠杆菌与丝状支原体间存在生殖隔离,但大肠杆菌与转基因大肠杆菌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答案:B

5、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势必会打破自然界物种的原有界限,改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破坏。下列哪项就是对上述观点的完全反驳?( )

A、种植转基因抗虫作物,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B、种植抗除草剂农作物,可以保护农田土壤环境

C、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某些化合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中间产物,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

D、转基因生物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充其量只能说明就是具有某种新特征的同一物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对转基因生物在环境安全方面的争论,一方的观点就是现在的生物就是长期进化的结果,就是处于自然与谐的动态平衡之中的。转基因生物势必会打破自然物种的原有界限,改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破坏。另一方的观点就是转基因生物转移的只就是自然中已经存在的外源基因,转基因生物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充其量只能说明就是具有某种新特征的同一物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D

6、转基因作物就是通过转基因对农作物进行精确的改造而产生的,转基因作物一方面在产量、抗逆性及品质等方面有显著改进,极大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转基因作物可能对人类健康存在着危害。您以为下列说法欠妥的就是()

A、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就是基因重组,转基因作物就是转基因技术的一种产物

B、如果转基因作物产生了对人类健康及环境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停止转基因技术

C、科学家必须在现有知识与技术的基础上,尽量考虑转基因作物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D、国家必须对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进行严格管理与有效控制

解析:转基因作物就是通过基因工程实现的,基本原理就是基因重组;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在转基因生物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科学家必须在现有知识与技术的基础上,尽量考虑转基因作物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国家必须对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进行严格管理与有效控制。

答案:B

7、下面对转基因生物的叙述中,不属于安全性问题的就是( )

A、可能出现滞后效应

B、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

C、可能造成基因污染

D、含有动物蛋白基因的蔬菜可能侵犯素食者的权益

解析:含有动物蛋白基因的蔬菜可能侵犯素食者的权益属于伦理道德问题。

答案:D

8、下列选项就是科学家对自身克隆结果的预测及理由,其中正确的就是( )

A、克隆产物就是科学家,因为克隆就是形成完全一样的产品

B、克隆产物就是普通人,因为科学知识就是后天获得的,而非遗传

C、只能克隆部分器官,不可能克隆完整的人,因为克隆技术有限

D、克隆产物与该科学家完全一样,因为遗传物质完全来自科学家

解析:科学家对自身克隆的结果应该就是得到与科学家生物学特征基本一致的人,而这个人不一定会成为科学家,因为科学知识就是后天获得的,而非遗传。动物的克隆已经成为现实,也就就是说,克隆人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

答案:B

9、基因检测对下列哪种疾病适合?( )

A、家族性黑蒙痴呆病

B、肝炎

C、流感

D、伤寒

解析:基因检测针对的就是由基因突变而导致的疾病,肝炎、流感与伤寒都不就是遗传病。答案:A

10、下列哪项不就是中国政府的态度?()

A、禁止生殖性克隆人

B、不反对治疗性克隆人

C、禁止设计试管婴儿

D、允许利用试管婴儿技术治疗不孕不育问题

解析:与生物技术有关的伦理问题有很多,中国政府在相关研究上有明确的态度,禁止生殖性克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允许利用试管婴儿技术治疗不孕不育问题。

答案:C

11、世界上第一匹克隆马——“普罗梅泰亚”于2003年5月28日在意大利克雷莫纳市繁殖技术与家畜饲养实验室顺利诞生。“普罗梅泰亚”的诞生在科学界所引起的轰动不亚于当年克隆羊“多利”的出现。这主要就是因为,这匹克隆马就是世界上首例哺乳动物生下自己的克隆体。自体克隆马的顺利诞生预示的意义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挽救狮、虎通过杂交生产的狮虎兽

B、挽救大熊猫这一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

C、保留与扩大某种哺乳动物种群中出现的具有优良性状的变异类型

D、使动物园中的雌长颈鹿在缺少配偶的情况下繁殖后代

解析:动物克隆目前主要用于濒危物种或特殊种群的繁殖,且需充分发挥雌性个体的繁殖潜力。

答案:A

12、下列有关克隆的实际意义,不正确的就是()

A、生物学与医药研究

B、对濒危、珍稀的野生动物实施克隆,保护生物多样性

C、可以克隆出许多科学家、艺术家、运动健将与各类优秀人才,为社会服务

D、获得更多的优秀动物个体用于生产

答案:C

13、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发生争论,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有密切关系。下面关于基因的相关知识中,不可能就是争论原因的就是( )

A、对基因的结构与调控机制等的了解仍相当有限

B、所转移的基因有不少就是异种生物之间的基因转移

C、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就是随机的

D、DNA重组技术需要有精心设计的“分子工具”

答案:D

14、接种过疫苗的人,在遇到同样的生物战剂(用于战争的病原微生物或毒素)时,仍然要再次接种疫苗,原因就是( )

A、这些人已丧失免疫力

B、这些人体内没形成记忆细胞

C、原来的接种不成功

D、这些病原微生物突变快,变异性强

答案:D

15、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就是将四种转录因子基因通过病毒载体导入小鼠成纤维细胞,并对其诱导转化而产生的与胚胎干细胞相似的细胞,后来,科学家又诱导人皮肤纤维母细胞成为iPS细胞,iPS细胞在体外已成功地分化为神经元、心血管细胞等多种组织细胞,关于iPS细胞的叙述错误的就是( )

A、iPS细胞与胚胎干细胞一样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B、iPS细胞在医学领域可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C、与经典的胚胎干细胞技术相比,iPS技术不使用胚胎,因此不涉及伦理问题

D、iPS技术可用病人自己的体细胞制备干细胞,不会有免疫排斥;体现了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解析:iPS技术可用病人自己的体细胞制备干细胞,不会有免疫排斥,没有从体外培育成完整的个体,没有体现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答案:D

16、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安全性与伦理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就是( )

A、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蛋白质,可能成为某些人群的过敏原

B、克隆人可能冲击现有的婚姻、家庭与两性关系等传统伦理道德观念

C、如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D、运用重组基因技术可以将致病菌或病毒改造成威力巨大的生物武器

解析: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虽然来源于自然界,但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或病毒杂交,重组出对人类或其她生物有害的病原体。

答案:C

17、下列有关生物武器的叙述,不正确的就是( )

A、生物武器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与致病力

B、转基因生物技术有可能用于制造生物武器

C、鼠痘病毒极易感染,致死率高

D、生物武器无法防护

答案:D

18、关于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的安全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就是( )

A、对待生物武器的态度应明确而坚定,即坚决禁止生物武器

B、中国政府对于克隆人的态度就是不反对治疗性克隆,可以有限制地进行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

C、对转基因植物外源DNA要进行认真选择,避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或过敏的蛋白质

D、一旦发现转基因生物出现了安全性问题,要马上停止实验,并销毁重组生物

解析:中国政府对待克隆人的态度就是不反对治疗性克隆、禁止生殖性克隆。

答案:B

19、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安全性与伦理问题的观点,不合理的就是( )

A、对于转基因技术,我们应该趋利避害,理性瞧待

B、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与治疗性克隆

C、我国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其扩散

D、对于基因检测应该保护个人遗传信息隐私权

答案:B

20、严重冲击婚姻、家庭与两性关系等伦理道德观念的技术就是()

A、基因检测

B、设计试管婴儿性别

C、克隆人

D、对植入前的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

答案:C

21、下列哪项就是反对克隆人的生物学家的观点?( )

A、克隆技术尚不成熟,克隆人很可能孕育出有严重生理缺陷的孩子

B、可以通过胚胎分级、基因诊断与染色体检查等方法弥补技术的不足

C、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与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

D、不能迁就于人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就是可以改变的

解析:A、B就是从技术的角度阐述问题,C、D就是从伦理道德角度阐述问题,前者就是生物学家研究的范畴,后者就是伦理学家研究的范畴。

答案:A

22、转基因技术就就是对某一物种具有特别性状的基因进行分离,并把它移植到另一物种上去,从而使这一物种具有组合基因。然而转基因技术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下列不就是由转基因生物可能带来的弊端的就是( )

A、抗除草剂作物的产生会破坏农田生物多样性

B、使近亲野生物种具有抗性基因,可能会变成“超级杂草"

C、在人体体温条件下便会死去的转基因大肠杆菌

D、转基因生物的大规模繁殖导致生态入侵

解析:抗除草剂作物会对农田中的其她植物造成威胁,破坏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转基因生物可能通过杂交使近亲野生物种具有抗性基因,变成“超级杂草”;转基因大肠杆菌在人体体温条件下便会死去,就是避免转基因生物带来负面影响的措施;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其大规模繁殖会导致生态入侵。

答案:C

23、中国政府的“四不原则”就是针对()

A、生殖性克隆人

B、设计试管婴儿

C、转基因动物

D、生物武器

答案:A

24、关于基因身份证,您认为它的积极意义就是()

A、便于医生对“证”治疗

B、便于社会选择人才

C、使人们了解自己的遗传素质,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疾病

D、有利于保险业的发展

答案:C

25、下列哪项不利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解决?( )

A、1993年,我国制定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B、2002年,我国农业部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

C、加强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检测

D、减少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面积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2分)“试管婴儿”技术就是通过将不孕夫妇的精子与卵子取出在试管中完成受精,并在试管中培养使其发育到如下图所示的时期,再将胚胎移入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胎儿。它不

仅使一部分不能生育的夫妇重新获得了生育的机会,也为人类的优生开辟了新的途径。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婴儿”技术在生物学上所依据的原理就是。

A、有性生殖

B、组织培养

C、克隆技术

D、基因工程

(2)人的受精卵通过卵裂,逐渐形成大量形态、功能不同的细胞、组织,进而形成器官与系统.从细胞水平瞧,卵裂的分裂方式就是。

(3)该图示时期就是胚胎发育的期。

(4)在该图下一时期,b细胞最可能成为胚层的一部分.

(5)“试管婴儿”的形成用到下列哪些技术?。(填序号)

①体外培养②体外受精③胚胎移植④核移植

(6)要得到“同卵双胞胎”,采用的技术就是,双胞胎的性别就是否相同?。

(7)“试管婴儿”技术诞生后,继而出现了“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二者在对人类作用上的区别就是

,在技术手段上的区别就是。

(8)现在大多数人反对设计婴儿性别,其原因就是. 解析:(1)试管婴儿技术实际就是体外受精,即经过精卵结合,所以就是有性生殖。(2)卵裂就是指在透明带中进行的早期胚胎发育,细胞数目不断增多,此时的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3)此时期的特点就是含有一个腔,即囊胚腔,所以称为囊胚期,聚集在胚胎一端,个体较大的细胞称为内细胞团。(4)内细胞团将来发育为胎儿的各种组织,囊胚期的下一时期为原肠胚,内细胞团下方细胞即b细胞形成内胚层,将来继续发育成消化道、呼吸道上皮及胰腺

等腺体.(5)试管婴儿的形成过程为:。(6)要

提高胚胎利用率可进行胚胎分割,如将一个受精卵的早期胚胎一分为二,再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可形成两个婴儿,即同卵双胞胎,性别完全相同。(7)考查了普通试管婴儿与设计试管婴儿的区别。(8)有些人认为那些配型不合适的胚胎被丢弃或杀死,及滥用设计试管婴儿技术如设计婴儿性别等引起性别比例失调,违反了伦理道德.

答案:(1)A

(2)有丝分裂

(3)囊胚

(4)内

(5)①②③

(6)胚胎分割移植相同

(7)前者主要用于治疗不孕夫妇的不孕症,后者可以用于治疗需要骨髓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的疾病后者胚胎在移植前需进行遗传学诊断

(8)破坏了人类正常的性别比例,违反了伦理道德

27、(20分)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可以获得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培育转人生长激素基因牛的过程中,①过程需要的工具酶就是,②过程常用的方法就是.

(2)可通过转人生长激素基因牛分泌的乳汁来生产人生长激素,在基因表达载体中,人生长激素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③过程培养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可以采用技术,培育出多头相同的转基因犊牛。

(3)prG能激发细胞不断分裂,通过基因工程导入该调控基因来制备单克隆抗体时,Ⅱ最可能就是细胞,Ⅲ代表的细胞具有的特点.

(4)在抗虫棉培育过程中,④过程中的受体细胞如果采用愈伤组织细胞,则与采用叶肉细胞相比较,其优点就是,⑤过程采用的技术就是.

(5)要确定目的基因(抗虫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就是否能稳定遗传并表达,需进行检测与鉴定工作,请写出在个体水平上的鉴定过程:

(6)如果转基因植物的花粉中含有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则将引起的安全性问题包括()

①生物安全②环境安全③食物安全④伦理道德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1)①就是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的过程,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连接酶;②就是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常用的方法就是显微注射法。(2)基因表达载体的首端必须有启动子;桑椹胚或囊胚阶段可以进行胚胎分割,这种方法可以培育出更多相同的转基因犊牛。(3)从图中瞧,Ⅱ最可能就是浆细胞,Ⅲ就是导入prG的重组细胞,具有无限增殖与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特点。(4)愈伤组织细胞与叶肉细胞相比较,其优点就是全能性高。(6)花粉中若含有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通过昆虫的采集,沿食物链传递,最后可能进入其她动物或人体内,引发生物安全、环境安全与食物安全,与伦理道德问题无关。

答案:(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显微注射法

(2)(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胚胎分割

(3)浆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4)全能性高植物组织培养

(5)让害虫吞食转基因棉花的叶子,观察害虫的存活情况,以确定该转基因棉花就是否具有抗虫性状

(6)A

28、(9分)我国科学家采用“昆虫抗性基因克隆"技术,在1999年8月成功地从昆虫细胞内克隆出解毒酶,只要将三氯杀虫酯(一种常用农药)加入其中1小时,便能解毒58%,几小时后便可将毒性完全降解,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昆虫的抗性基因就是通过产生的。

(2)长期大量使用有机氯农药,使许多昆虫的抗性逐渐增加的原因就是。(3)您认为“昆虫抗性基因”技术在生产、生活中有什么用途?

答案:(1)基因突变

(2)有机氯农药的使用对害虫的抗有机氯农药的变异类型起了选择作用,并通过遗传逐代积累而形成的

(3)可将昆虫抗性基因通过载体转入到细菌等微生物中,让这些微生物产生大量具有解毒功能的蛋白质,用于降解水源、土壤中的有机氯农药;用于洗涤被有机氯农药污染的蔬菜、水果等;还可以用于救治有机氯农药中毒的病人等

29、(9分)供体器官的短缺与排斥反应就是制约器官移植的两个重要问题。而治疗性克隆能最终解决这些问题.如图就是治疗性克隆的过程图解。

(1)“治疗性克隆”的结果说明高度分化的体细胞的核仍然具有。

(2)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各种组织细胞的分裂方式就是。

(3)除图中治疗性克隆能解决供体不足与排斥反应两大难题外,在婴儿出生后储存,保留部分胚胎干细胞,也就是解决制约器官移植问题的有效途径.

答案:(1)全能性

(2)有丝分裂

(3)脐血

推荐访问:生物技术安全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选修 生物技术 人教版

十九范文网 www.ib19.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十九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