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十九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其他范文 > 红星照耀中国演讲稿6篇

红星照耀中国演讲稿6篇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3-16

红星照耀中国演讲稿6篇红星照耀中国演讲稿 部编语文八上《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1.通过读序言和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把握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星照耀中国演讲稿6篇,供大家参考。

红星照耀中国演讲稿6篇

篇一:红星照耀中国演讲稿

语文八上《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读序言和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把握其写作的背景,写作的基本内容,以及写作的主要特点。

 2.根据助读材料,了解纪实性作品的特点。明确本部名著中要关注的问题,制订阅读计划,明确阅读的任务。根据各自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专题,准备进行阅读探究。

 二、教学重点:读序言和目录,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

 三、教学难点:了解纪实性作品的特点,明确阅读的任务,根据各自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专题,准备进行阅读探究。

 四、教学课时:1 课时 五、教学方法:浏览结合法、资料助读法,自我研读法、小组讨论法。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跳读分析相关语句或段落,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蕴含其中的人文关怀。

 2.通过分析感悟斯诺的思想感情,深化对纪实性文学作品特点的认识,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通过跳读分析相关语句或段落,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蕴含其中的人文关怀。

 三、教学难点:通过分析感悟斯诺的思想感情,深化对纪实性文学作品特点的认识,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

 四、教学课时:1 课时 五、教学方法:浏览结合法、精读助读法,小组讨论法,小组展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新课导入 教师语言:上课前,我们进行一次猜人物比赛。请同学们看助读材料。【课件】

  材料 1:有这样一位外国记者,他在遗愿中写道:“我爱中国,我愿在死后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里,就像我活着时那样。”所以他的骨灰一半安葬于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材料 2:有这样一个人,冲破国民党严密的封锁线,四个多月的实地考察,14 本密密麻麻的笔记本,30 卷胶卷,第一个向世界报道了红军长征的消息,他写下这样一本书,使中国万千青年走上革命之路。

 材料 3:加拿大的白求恩大夫受此书影响而前来支援中国抗战的。白求恩在致友人的信中是这样解释来华的原因的:正是读了他的这本书我毅然奔赴抗日前线。读后你们必将与我同感。

 材料 4:他的书给了世界第一双了解中国革命的眼睛。第一次向全世界解释了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也让全世界了解红军不可征服的精神、热情和力量。该书自 1957 年面世以来,用近二十种文字翻译出版,几乎传遍了每一个国家和地区。

 材料 5:从文学艺术价值上说,这部报告文学在形式和风格上独树一帜,它把现场观察和采访事实巧妙地结合,它的高度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艺术,它的朴实、清新、幽默、论辩的风格,证明了他无愧于世界第一流的新闻记者,他是把新闻和文学相结合的报告文学大师。

 学生活动:读材料,整合信息,猜人物。

 明确:埃德加·斯诺(美国)《红星照耀中国》。

 补充作者材料:埃德加·斯诺( Edgar Snow,1905.7.19 - 1972.2.15 ),美国著名记者。他于 1928 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 年 4 月到 1935 年 6 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 年 6 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 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

 学生活动:读材料,记笔记。

 【设计意图】

 材料助读,迅速认识作者和作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出新课。

 阅读方法,走进序言和目录 教师语言:有评论家说:“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新大陆的发现一扬,是震撼世界的成就。”那么,一位外国记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八上语文课本 64 页,默读名著导读,学习如何阅读这本书。

 学生活动:默读,圈画信息,交流。

 明确:

 1.

  体裁认识 教师语言:《埃德加•斯诺给了世界第一双了解中国革命的眼睛》 从文学艺术价值上说,《西行漫记》这部报告文学在形式和风格上独树一帜,它把现场观察和采访事实巧妙地结合,它的高度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艺术,它的朴实、清新、幽默、论辩的风格,证明斯诺无愧于世界第一流的新闻记者,他是把新闻和文学相结合的报告文学大师。(尹均生《国际报告文学的源起与发展》 ),这本书的体裁是报告文学,属于纪实类作品,这是我们初中阶段的第一本纪实类名著,这样的作品应该怎样高效进行阅读呢?我们只有了解文体特点,然后才能制订合理的阅读计划。

 学生活动:了解报告文学这类纪实作品文体特点,初步了解其新闻性和文学性。以便采取合适的阅读方法,带着目的进行高效阅读。

 【课件】助读材料:报告文学是一种介于新闻报导和文学作品之间的文学样式。它的基本特征是新闻性、文学性。是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种文体。

 明确:整本书阅读指导:

 知作者---解标题---读序言---读目录---读正文 2.

  读序言:

 教师语言:报告文学的序言是非常重要的获取信息的突破口。书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可以在文的前面,也可以附后,主要说明作品书籍的创作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也可以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或者对其中有关问题的研究和阐发。

 【课件呈现活动任务:】读序言,圈画相关背景信息。

 学生活动:读序言,迅速了解相关背景信息。

 3.读目录

 教师语言:读目录能使我们迅速抓取文章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浏览目录,猜读这本书的写作顺序和写作内容。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第三篇

 在保安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第五篇

 长征 第六篇

 红星在西北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第九篇

 同红军在一起(续)

 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 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 第十二篇

 又是白色世界 学生活动:读目录,圈画信息,迅速了解作品内容和写作顺序。

 明确: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作者用他耳闻目睹的共产党人及红军、苏区真实情况,力求解开红色中国这个谜。

 教师语言:从子目录中摘录出关于红军的章节,请同学们选择感兴趣的部分快速默读,并说说看到这一部分主要内容:

 学生活动: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浏览粗读,说出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大家在交流中进一步了解作品。

 造反者( 45 )

 贺龙二三事( 54 )

 红军旅伴( 61 )

 苏维埃掌权人物( 68 )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115 )彭德怀印象( 269 )

 为什么当红军( 274 )

 红色窑工徐海东( 304 )

 “红小鬼”( 339 )

 关于朱德( 355 )

 明确:《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创作的一部不朽纪实经典,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革命者。1936 年,风华正茂的埃德加·斯诺去医院注射了天花、伤寒、鼠疫

 等一连串预防针后,带上一封用隐色墨水写给毛泽东的介绍信,外加“两架照相机、24 个胶卷,还有足够的笔记本”,经宋庆龄和华北地下党的帮助与安排,由北平秘密出发,开始了充满风险与传奇的陕北保安之行。他冒着生命危险,进入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历时四个月,遍访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徐海东、林伯渠等红军将领和普通战士,寻访当地的老百姓,用客观又不乏激情的语言创作了《红星照耀中国》,描述了中国青年们所创造的奇迹,第一次向全世界解释了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也让全世界了解红军不可征服的精神、热情和力量。该书自 1957 年面世以来,用近二十种文字翻译出版,几乎传遍了每一个国家和地区。

 【设计意图】

 读名著导读,学习方法,整体把握整本书内容。

 制定章节任务 教师语言:根据这部名著的特点,现在我们制订以下阅读计划,分小组讨论,读此书需要完成哪些任务,选择大家感兴趣的话题,然后再读书交流会上进行交流。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制订计划,设计任务,布置任务。

 明确:学生分章节确定每一章的阅读任务,然后再制订综合任务。

 (一)制订的章节任务 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 1.

  作者带着哪些问题出发的?请列表呈现。

 2.

  用线型图标注一路遇到的人和事,了解作者进入红区的方式和路线。

 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 1.

  画出周恩来的人生轨迹图,了解周恩来的成长史。

 2.

  列表概括贺龙的相关事件和人物性格。

 第三篇在保安 1.

  用“毛泽东,一个……的人”作为基本句式,用一组排比句概括毛泽东的特点。

 2.

  简要整理作者和毛泽东的问答,了解毛泽东关于抗日战争的基本观点。

 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1.

  选择毛泽东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绘制其成长路线图。

 2.

  从红军的成长史、红军的组成、红军的纪律、红军的战术几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结合文本进行专题探究,和同学们交流心得。

 第五篇 长征 1.

  阅读后记录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和红军的应对措施。

 2.

  摘录作者的相关评价,明确作者的态度。

 第六篇 红星在西北 1.

  根据原著内容,以“志丹其人”为题,写一篇刘志丹的简要介绍。

 2.

  结合原著内容,谈谈你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理解。

 3.

  结合当时大的背景,说说红军“重新分配土地,取消高利贷,取消苛捐杂税,消灭特权阶级”的经济改革措施大的意义。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1.

  根据当地百姓的描述,列表对白军和红军进行对比并得出你的结论。

 2.

  对比吴起镇的工人和上海工人的生活状况,写出结论。

 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 1.

  用 100 字简要概括说明红军到底是一支怎样的军队。

 2.

  绘制彭德怀的成长路线图。

 3.

  用思维导图呈现游击战的原因、取胜要素和主要原则。

 第九篇同红军在一起(续)

 1.

  作者评价“徐海东是共产党领袖中阶级意识最强的一个人”,请根据原著谈谈这么说的依据。

 2.

  请以“疯狂的屠杀背后”为题写一篇 500 字左右的读后感。

 第十篇战争与和平 1.

  根据原著,归纳“红小鬼”们的共同点。

 2.

  以朱德的行踪为线索,梳理朱德的生平。

 第十一篇回到保安 1.

  从两位红军战士的语言入手,分析红军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

 2.

  在作者笔下,保安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的生活?请用两三个词语概括。

 第十二篇又是白色世界

 用思维导图呈现“西安事变”的前奏、经过和结果 制定综合任务 任务一:

 1.

  梳理人生轨迹:用线型图呈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贺龙四位红军领袖的个人成长轨迹。

 2.

  比较人物之异:通过比较四位领袖的人生轨迹,分析人物经历的差异。选择一个你最欣赏的人物,结合生平经历,为他写一份赞词,和大家交流。

 3.

  洞悉领袖之同:归纳这些红军领袖身上的共同点,以“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的句式表达。

 【设计意图】

 了解红军领袖的成长史,感悟红军精神。

 任务二:

 1.

  标注:长征地图。小组合作,在地图上标注红军长征的路线图,明确时间、地点和主要事件。

 2.

  交流: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战斗。复述战斗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对敌我双方的表现发表自己的看法。

 3.

  思辨:长征就是逃跑吗?有一些人认为,长征就是红军反围剿失利后的逃跑行动,不值得称道。请结合原著内容,对长征的意义和价值发表你的观点。

 4.

  感悟:长征精神。结合原著内容,谈谈你所理解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有什么现实意义?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

 了解长征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客观评价长征的意义和价值,感悟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

 任务三:

 比一比:从原著中找出红白两军相关的对比内容,从对百姓的态度、对抗日的态度、领袖与百姓的关系等方面展开,列表呈现。

  写一写:根据对比表格,结合原著内容,以“得道多助”为题,写一篇 300 字左右的演讲稿,做到有理有据。

  议一议:小组内交流演讲稿,取长补短,整合素材,集中成一篇最终版的演讲稿。

  讲一讲: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朗读演讲稿,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

 通过红白两军的对比,明确红军最终取得胜利的深层原因。

 任务四:

 通读全书,梳理出斯诺采访的路线。完成人物档案。

 为一位领袖人物或红军将领撰写一篇 100 字的小传。

 任务五:

  有人说:“《红星照耀中国》并不过时,它在每一代中外读者的解读传播中焕发了新的活力”。结合你对全书的阅读体验,填写下列表格。

  任务六:

  如你可以穿越时空,与斯诺一起拍摄“最美红色中国”宣传相册。请你说说你准备拍摄哪段文字所呈现的画面(也可以是书中 48 张珍贵照片)。请摘录下这些文字,为这张“照片”取个合适的名字,并说明你选择的理由。并在相册封面上写出一个关键词,并解释其原因 第一课时课后活动 明确任务,开展活动

 (1)通读全书 (2)根据个人的兴趣,选取完成三个章节的任务 (3)小组选择一个综合任务,读书交流会完成交流。

 【设计意图】

 带着任务读书,高速高效。

 第二课时课程导入 知人论世——回忆斯诺 教师语言:经过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同学们对斯诺的认识不再仅仅是第一节课上的认识了,我相信大家对他的认识应该立体起来了。现在请大家说说,你对斯诺的认识。

 学生活动:学生讲述关于斯诺的故事或事迹,谈对于斯诺的看法。重点了解斯诺的主要经历和思想主张,为下文分析斯诺情感作铺垫。

 明确:小结“斯诺对中国的深刻认识源于他对事件本身深度、全方位的参与。他不仅仅准确记录了历史,还准确预测了未来的趋势。”——孙华

 【设计意图】

 从作者入手切入作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斯诺的观念、态度 教师语言:《红星照耀中国》的语言具有深厚的感情色彩和感染力,有人说“在《西行漫记》和其他一切斯诺所写的文章中,有一样极明显的东西……那就是斯诺身上蕴藏着一种力量,那就是温暖、强烈、甚至是炽热的人类情感。”你感觉到了吗?请跳读整本书,找出相关语句或语段做简单分析。大家注意斯诺笔下的国共的领导人、高级将领,国统区和苏区士兵的状态、农民的生活状态、工人的生活状态,国民党军阀,国共对日本人的态度,苏区的少先队员,长征,西安事变……从...

篇二:红星照耀中国演讲稿

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专题学习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对应“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设定的人文主题是“革命建设豪情”。这一单元的专题学习设计,以“撰写国庆专刊”为核心任务,整合本单元 5 篇体现中国革命文化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课文及相关辅助教学资源,开展阅读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思考与写作等学习活动和相应的评价活动,以驱动学生深入阅读与思考,使学生加深对革命传统作品的认识和理解,激发爱国热情,增强使命感。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包括“背景梳理”“课文学习”“撰写专刊”三个课段。

 设

 计

 背

 景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对应“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其人文主题是“革命建设豪情”。本单元共选入 5 篇体现中国革命文化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章,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敢教日月换新天”专题学习设计融入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等任务群,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感受文章中洋溢的革命豪情和建设热情,领略富有时代特征的表达艺术。

 本单元主要借助开幕词、回忆录、新闻等不同文体、风格的作品,学习文章“以革命道理说服人,以英雄形象感染人,以崇高精神打动人”的写作特点,学习作者们将感情抒发与理性表达相结合的语言特点;理解作品内涵,感受作品中洋溢的革命豪情和建设热情,认识到当下阅读革命传统作品的意义,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根据以上学习要求,本单元的核心学习任务设计为:给校报编写一期国庆专刊(专刊标题自拟),并制作成电子版向学校微信公众号投稿。专刊要求以时间为序设计 5 个版块——“战争岁月”“建国大业”“艰苦奋斗”“回归祖国”“展望未来”。

 本单元的学习流程是首先通读单元课文,辨别课文所反映的历史时期,阅读背景材料,深入了解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其次梳理文章内容,体会文中洋溢的崇高革命情怀,品读文章语言,领略富有时代特色的表达艺术;最后根据单元所学,完成 5 个版块的撰稿任务。本单元共用 9 课时,分三个课段:背景梳理(2 课时)、课文学习(5 课时)、撰写专刊(2课时)。

  学

 习

 目

 标 一、语言目标 1.学生能识别演讲词、回忆录和新闻(消息和通讯)等不同文体的语言表述,并能结合《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长征胜利万岁》《别了,“不列颠尼亚”》等作品独立概括这几种文体的语言差异(至少 3 个)。

 2.学生能归纳并说出不同文体的课文在材料选取与运用、结构安排、语言表达等体现其文体独特性方面的特点,学习作者将感情抒发与理性表达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3.学生能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材料,写出符合本单元选文各类文体特征,反映真情实感和时代风貌的实用类文稿。

 二、思维目标 1.通过对革命传统作品的理解、分析、比较、反思,形成自己对中国革命的理性认识和思考,发展逻辑思维,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2.能够在撰写文稿的过程中对课文材料和拓展阅读材料加以创造性地运用,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价值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和背景资料,能知晓中华民族复兴的奋斗历程,感受文中洋溢的革命豪情和建设热情,初步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寻求自由解放之路的艰苦历程。

 2.在撰写文稿的过程中能有一定深度的思考,明确当代中学生阅读革命传统作品的意义,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能正确理解当下中国在国际国内事务中的困境与应对策略,树立远大理想,增强时代的使命感。

 专

 题

 实

 施

  第一课段:背景梳理 一、学习任务 1.通读第一单元课文和背景材料,判断每篇课文所描写的历史时期,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程,深入了解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开国大典、社会主义建设、香港回归等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和意义;了解中国近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

 未来一百年的发展规划和前景,关注国家在发展中的机遇、挑战和治国方略,明确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2.大致了解课文内容,识别第一单元 5 篇课文的文体,概括总结开幕词、回忆录、新闻(消息和通讯)这几种文体的特点。

 二、课时安排 2 课时。

 三、学习资源 1.课文材料。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杨成武《长征胜利万岁》,聂荣臻《大战中的插曲》,周婷、杨兴《别了,“不列颠尼亚”》,穆青、冯健、周原《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2.背景材料。孙希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敬读》,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聂荣臻在战火中救下日本小女孩(东方卫视《看东方·历史上的今天·1940 年 8 月 22 日》),刘敏《谈香港回归的历史必然性》,孟兰英《〈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问世前后》,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四 、学生活动 1.快速通读课文,浏览背景材料,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单 1”。

 2.在小组内互换学习任务单,比对填写情况,讨论有差异的内容,并在讨论的基础上各自独立修改“学习任务单 1”。

 3.小组讨论交流,将小组成员的“学习任务单 1”整合为一份“小组版学习任务单 1”。

 五、学习评价 1.各小组代表依次展示“小组版学习任务单 1”,根据表格内容,简要复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

 2.联系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以及中国在经济、科技发展等领域中遇到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思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有怎样的责任与担当。请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写一段不少于 300 字的文字,谈谈你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第二课段:课文学习 一、学习任务 1.研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感受作品中革命志士和英雄人物的艺术形象,感受革命者、建设者的豪情,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2.品读课文语言,把握不同体式作品的风格特点,学习其写作技巧;找出不同文体在选材策略、写作手法或语言表达上的独特之处,领略富有时代特征的表达艺术。

 3.联系社会现实,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增进对革命传统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独到认识。

 二、课时安排 5 课时。

 三、学习资源 1.课文材料:本单元 5 篇课文。

 2.赏析材料:《<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赏析》(戴锡琦《中国演讲辞珍品赏析》),叶运均《绚丽的史诗——读杨成武同志的〈忆长征〉》,刘保全《实录性新闻的范例——评〈别了,“不列颠尼亚”〉》。

 3.视频资源:电影《建国大业》片段,开国大典视频片段。

 四、学习活动 (一)战争岁月(2 2 课时)

 1.研读《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归纳、概括两篇文章的内容,画出文章的结构简图,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单 2”。

 2.小组代表展示说明“学习任务单 2”的内容,各组围绕其他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补充修改。

 要求:(1)单数组展示《长征胜利万岁》部分,下一个双数组进行点评;(2)双数组展示《大战中的插曲》部分,上一个单数组进行点评; (3)重点点评、讨论“结构简图”“相关段落品读”部分,简要说明理由;(4)全部点评完成后,各小组补充修正“学习任务单2”。

 3.阅读叶运均的《绚丽的史诗——读杨成武同志的〈忆长征〉》,结合课文填写“记录表 l”,记录你的阅读收获和体会,小组内交流。

 要求:(1)组员互相传阅“记录表 1”;(2)组员之间交流自己的新发现或疑惑;(3)修正完善自己的“记录表 1”。

 (二)建国大业(1 1 课时)

 1.观看电影《建国大业》中有关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片段,了解相关历史背景。

 2.研读课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用结构图的形式梳理课文内容。

 3.观看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主持开国大典的视频,边看边记录讲话要点,对比其与课文的发言内容有何不同,分析原因。

 4.品读语言,在课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勾画出至少 3 处最能表达革命豪情的语句,分析其表达效果,进行批注。再结合曾经读过的毛泽东诗词,从国家领袖的视角,说说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毛泽东形象,在班级内随机抽取学生发言。

 要求:(1)用一句话概括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毛泽东形象;(2)朗读你勾画的 3 处最能表达革命豪情的语句; (3)分别说明这 3 处语句是如何体现你读出的毛泽东的形象的。

 5.阅读戴锡琦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赏析》(戴锡琦《中国演讲辞珍品赏析》),结合课文填写“记录表 2”,记录你对课文新的发现和收获,小组内交流。

 要求:(1)至少批注 1 处自己的阅读思考;(2)小组成员之间就各自的阅读思考交流答疑;(3)修正完善自己的“记录表 2”。

 (三)艰苦奋斗(1 1 课时)

 1.研读《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了解焦裕禄的生平事迹,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单 3”,并在小组内交流。

 要求:(1)组员互相传阅“学习任务单 3”;(2)小组讨论,组员依据讨论结果修正完善自己的“学习任务单 3”。

 2.讨论: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涌现出了大批像焦裕禄这样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劳动模范。有人认为我们应学习焦裕禄舍生忘死为了人民工作的精神;有人并不赞同这样的做法,认为珍惜生命、保持健康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请写一篇发言稿(500 字左右),说说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要求:发言时做到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分条阐释。

 (四)回归祖国(1 1 课时)

 1.研读《别了,“不列颠尼亚”》,复习新闻消息的知识,完成“学习任务单 4”,并在小组内交流。

 要求:(1)组员互相传阅“学习任务单 4”;(2)小组讨论,组员依据讨论结果修正完善自己的“学习任务单 4”。

  2.阅读刘保全的《实录性新闻的范例——评〈别了,“不列颠尼亚”〉》。与常见的新闻消息相比,这篇新闻在写法上有何独特之处?多次使用精确的时间有何表达效果? 要求:(1)小组成员讨论,记录员整理小组成员发言要点;(2)发言人代表小组发言,记录员记录各小组发言要点;(3)梳理、整合各小组发言要点,发送至班级微信群。

 五、学习评价 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中,中国革命者和建设者展现出了哪些优秀的品质?联系社会现实,思考当下中学生阅读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有什么意义。选取恰切的材料,融入自己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写一则评论。

 要求:(1)观点明确;(2)体现自己的独立思考;(3)有理有据地分析、阐释自己的观点;(4)不少于 400 字。

  第三课段:撰写专刊 一、学习任务 设计并制作完成一期国庆专刊(标题自拟),含文稿撰写、配图、排版等。纸质版和电子版各一份,纸质版制作成报纸形式,电子版符合微信公众号的推送要求。

 二、课时安排 2 课时。

 三、学习资源 1.同课段一、二的学习资源。

 2.补充材料。学生自行搜集、补充、筛选并确定的写作素材。

 四、学习活动 1.明确国庆专刊文稿的撰写要求。

 (1)前四个版块“战争岁月”“建国大业”“艰苦奋斗”“回归祖国”必须融入本单元课文学习的内容,同时体现自己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理解、感受

 和认识;(2)第五版块“展望未来”要紧跟时代发展,关注国家未来的发展规划、前景,关注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压力、挑战和应对策略,讨论新一代青年人肩负的责任;(3)各版块的文体自选(散文、诗歌、演讲稿、综述、评论等),注意五个版块的衔接、过渡;(4)每个版块字数不多于 1000 字。

 2.小组交流合作,完成撰稿的准备和设计工作。

 要求:(1)确定专刊的大标题、配图;(2)确定各个版块的位置、版面大小;(3)明确分工,每人负责一个版块的文稿撰写和该版块的配图;(4)小组合作填写“学习任务单 5”,小组成员在自己所负责的版块“撰稿人”一栏签名。

 3.撰稿人按照“学习任务单 5”中的要求,独立完成所负责版块的文稿撰写和配图任务。配图要求:各版块配图 1~3 幅,整个专刊的图片总数不超过 10 幅,配图须与版块内容相符。

 4.将组员的作品组合成完整的国庆专刊(纸质版和电子版各一份),进行设计、排版,完成后分别投稿到校报和学校微信公众号。

 五、学习评价 各小组将合作完成的“国庆专刊”纸质版有序张贴在班级或年级指定位置;电子版推送至学校微信公众号。由班内的每位同学根据“‘国庆专刊’参考评价标准”,通过微信公众号“国庆专刊”内所附的电子评分表进行打分,依据所得分数的高低,从不同的角度评选出 3~5 份优秀专刊。

 “国庆专刊”参考评价标准

  专

 题

 评

 价 一、单元核心问题理解 本单元对应“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重点是通过学习革命传统作品,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以及不同体式作品的风格特点,学习材料的积累与运用。基于此,设计了单元的核心任务:给校报和学校微信公众号编写一期国庆专刊。本单元的专题学习首先通过本单元 5 篇课文及其背景资料的阅读,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深入了解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开国大典、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明确国家未来的发展规划和前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读课文内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不同体式作品的风格,领略富有时代特征的表达艺术,学习其写作技巧。最后,将一、二课段所学加以运用,让学生完成撰写专刊的任务,将学习优秀革命传统作品与学习材料的积累与运用相融合,同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拓展学习:阅读优秀革命传统作品,观看革命文化主题的影视作品。

 1.文章著作。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华山《英雄的十月》《清川江畔》,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何建明《我们可以称他为伟人》,金一南《苦难辉煌》,蒋廷黼《中国近代史》。

 2.视频资源。电影《建国大业》《百团大战》,历史纪录片《苦难辉煌》(金一南),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电视剧《长征》,《百家讲坛·长征》(王树增),央视 5 集大型纪录片《紫荆...

篇三:红星照耀中国演讲稿

21~2022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学情调研卷(二)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 6 页,共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题卷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

 一(24 分)

 1.用古诗原句填空,其中题⑵需填写作者。(8 分)

 ⑴晴川历历汉阳树,

 ▲

 。

 (崔颢《黄鹤楼》)

 ⑵

 ▲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⑶东风不与周郎便,

 ▲

 。

 (杜牧《赤壁》)

 ⑷拣尽寒枝不肯栖,

 ▲

 。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⑸

 ▲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⑹儿童散学归来早,

 ▲

 。

 (高鼎《村居》)

 ⑺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 100 周年之际,我们牢记使命,立下“追梦启航正当时,‘

  ▲

  ’”的志向,做新时代的奋进者!请从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选择符合该语境的诗句填空。

 学校开展“走进南博”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和小玄、小武完成以下任务。

 南京博物院已连续举办六届“博物馆奇妙夜”活动,不仅观众们可以前往观看各类展品展演,还能参与各项精彩活动。本次活动主题为“奔.赴美好生活——文脉”。活动开始时间是 2022 年 5 月 18 日 19 点,地点在中山东路 321 号南京博物院,预约名额共 2600 个。活动当天,多家媒体前往现场采访并调 chá( ▲ )市民们参加此次活动的感受。

 2. 根据语境给加点字注音,或看拼音写出汉字。(2 分)

  奔.( ▲ )

  chá( ▲ )

 3.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 分)

  ▲

 4.下午放学时,团委吴老师跟小武说:“请通知你班担任‘南博’公益讲解员的学生,明天下午 4 点到教学楼二楼会议室集中,我将对他们进行培训。”小武在第二天上午向相关学生这样转述:

 “

 ▲

 ”(4 分)

 5.根据以下信息为展品“郢爰”拟写一条..宣传语,以便前来参观的游客加深印象。(2 分)

 “郢爰”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黄金货币。南京博物院收藏了一些“郢爰”,其中一块重610 克,是镇馆之宝,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大的黄金货币。南京博物院曾派人去这些“郢爰”的出土现场进行再挖掘,但并无更多收获。这些“郢爰”当年的主人是谁?它们为何被埋藏于此?这给我们留下了千古之谜。

  ▲

  6.有参观者问讲解员小武:“‘博物馆奇妙夜’这么好的活动,为什么只允许 2600 人预约报名?预约名额那么难抢,真是太为难人了!”下列应对最得体...的一项是( ▲ )(3 分)

 A.对不起,我只是个公益讲解员,不清楚您的问题,没办法回答您。

 B.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您反馈的问题我会及时转告给相关领导。

 C.这项活动已举办六年了,一直这么安排,别人也没觉得有问题啊!

 D.2600 个名额已经不少了,何况您不是抢到了吗,有什么可抱怨的? 7.活动结束后,小玄写了消息,下面是导语部分。下列最适合...做标题的一项是( ▲ )(3 分)

  2022 年 5 月 18 日,南京博物院举办第六届“博物馆奇妙夜”活动,2600 名参观者在夜色中畅游南京博物院。我校 20 名学生团员担任本次活动的“公益讲解员”,每人负责介绍一个展品。他们细致周到的讲解服务获得参观者的一致好评。

 A.2022 年南京博物院再次举办了 “博物馆奇妙夜”活动。

 B.2600 名观众在夜色中畅游南京博物院,饱览了历史文化。

 C.我校团员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南京博物院的讲解活动。

 D.我校团员在“博物馆奇妙夜”活动中的公益讲解获好评。

 二(42 分)

 (一)古文阅读(10 分)

 稻工①

  [明]宋应星 凡稻田刈② 获不再种者,土宜本秋耕垦,使宿稿 ③ 化烂,敌粪力 ④ 一倍。或秋旱无水及怠农春耕,则收获损薄也。

 凡粪田,若撒枯浇泽⑤ ,恐霖雨至,过水来,肥质随漂而去。谨视天时,在老农心计也。

 凡一耕之后,勤者再耕、三耕,然后施耙⑥ ,则土质匀碎,而其中膏脉释化 ⑦ 也。凡牛力穷者,两人以杠悬耜,项背相望⑧ 而起土。两人竟日,仅敌一牛之力。若耕后牛穷制成磨耙两人肩手磨轧则一日敌三牛之力也。

 (节选自《天工开物》,中华书局,2021 版,有删改)

 【注】①稻工:稻田耕作。②刈( yì ):割。③宿稿:指水稻收割后残留的稻茬。④粪力:指粪的肥力。⑤撒枯浇泽:指施肥。⑥耙:与下文的“耜”( sì )均为耕作工具。⑦膏脉释化:肥料的养分在土中化开。⑧项背相望:这里指两人一前一后共同拉犁。

 8.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若耕后牛穷/制成磨耙/两人肩手磨轧/则一日敌三牛之力也 B.若耕后/牛穷制成磨耙/两人肩手磨轧/则一日敌三牛之力也 C.若耕后牛穷/制成磨/耙两人肩手磨轧/则一日敌三牛之力也 D.若耕后牛穷/制成磨耙/两人肩手磨轧则一日/敌三牛之力也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语句的意思。(3 分)

  恐霖雨至,过水来,肥质随漂而去。

  ▲

  10.我国古代农民为了稻田丰产,积累了哪些耕作智慧?结合选文,分条..概述。(4 分)

  ▲

  (二)组合文本阅读(15 分)

 “整理与收纳”是当下的热门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不同年龄层日常整理与收纳的情况调研

  (节选自《2018 年中国华南家庭收纳现状白皮书发布会》)

 【材料二】

 家庭整理与收纳的方法

 (节选自《小家,越住越大》中信出版社,2016 版)

 【材料三】

  “整理”是否仅仅意味着收拾房间呢? 当然不是!“整理”的意义远不止于让空间变得干净整洁,它更利于培养人的逻辑思考能力和决断能力。

 在平日学习和工作中,经常会发现:在一件事情还没结束时,就开始做另一件事情,这很容易使前者半途而废,且后者也没能做好。一旦这类情况持续发生,将会导致无法完成的事务不断堆积,甚至于泛滥成灾。

 假如无法管理好进行中的事务的先后顺序,无法掌控它们的整体进度,那么一个人的学习和工作就容易变得缓慢和低效。

 因此,需要做好整理规划。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个人习惯以及事务的轻重缓急,按照优先原则进行判断和排列。这些能力,需要人们从小在整理房间、收纳物品等实践中,多次锻炼才能获得。

 “整理”,还可以引导人们发现并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绝大多数的人,小时候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但他们有“喜欢的玩具”“好玩的游戏”“正在玩的东西”等简单概念,通过日常的物品整理,可以强化这些概念,进而培养出选择与判断的能力。在这过程中,人们会渐渐知晓内心的追求,明确人生的目标,拥有有序而又精彩的未来。

 衷心期待更多的孩子能参与“整理”这项活动,从小培养判断与选择的能力,逐渐变得智慧,主动地掌控自己的美好人生。

 (节选自《收纳,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维整理训练》,中国华侨出版社,2020 版,有删改)

 11.有的同学课桌上下凌乱,根据材料二内容,给他们提出两条具体....的整理与收纳建议。(2 分)

 ▲

 12.阅读材料三,梳理其行文思路。(4 分)

 ▲

 13.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分析“整理与收纳”被列入劳动教育课程的原因。(3 分)

 ▲

  14.参照示例,从《朝花夕拾》《傅雷家书》《艾青诗选》《红星照耀中国》中任选两部名著,自选角度归类整理....,并阐述理由。(6 分)

 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与《简·爱》 归类原因:两部作品中主要人物都有勇敢、坚强的品质。

 具体理由:保尔·柯察金参加红军后,与敌人勇敢作战,受了重伤,凭借坚强的意志战胜了死神;简·爱从小寄居在舅妈家,承受舅妈的嫌弃和表哥的欺侮,但她能坚强不屈,勇敢面对。

 ▲

 (三)散文阅读(17 分)

 在楼顶虚度时光 万宁 一直相信,日子是自己过出来的。几年前,我在楼顶锻炼,见到四周空荡荡的,忽然想到:如果置身花丛,即使不锻炼,也会陶醉不已。于是,开始种花。从最开始的几盆花,到后来的几十盆,一点一滴,鸟儿做窝般,便做出了花园的样子。

 牵牛花,是在清明前后播种的,长出四片叶子时,移蔸① ,用竹竿靠墙牵引,青藤葳蕤 ② ,绿叶向上攀缘。花苞夜里酝酿,清晨盛开,如梦般短促。这些花儿开过后,使命就已完结。好在,第二天,新的一茬朵朵昂然,迎着朝阳,笑意绵绵。

  楼顶上的月季、玫瑰、蔷薇,渐渐开枝散叶。谷雨之后,春光突然明媚,这些花儿姹紫嫣红,一蓬一蓬,煞是热闹。站在楼顶,迎风垂目,耳里流动着花语,凝神屏气,甚至能听到花儿们的嬉闹。我沉迷其中,一日至少上楼三次,早晚淋水,中午施肥扯草。

 梅雨季节,两钵白兰与茉莉花,争相斗艳。它们斗的不止是花姿花容,更是空气里花朵的气味。白兰香中带甜,茉莉香味带风,味儿都是若有若无,成丝成缕,撩人魂魄。它们的存在,让人的眼睛在万物间看到美。从此,淡然安妥,离苦得乐。

 种花种到某个阶段,就会想念果实。于是,我弄来菜秧子,两蔸丝瓜、三蔸南瓜、四蔸辣椒、五蔸西红柿。几番努力,枝叶间挂了几枚瘦瘦长长的辣椒、几串细细的青果。唯独丝瓜,只见黄花不见瓜,看着着急。有人告诉我,丝瓜开花分雌雄,雌花开时必须接受雄花的花粉才能结瓜。有天早上,我拿了支毛笔,爬上梯子,刷了刷雄花花蕊,用带着花粉的毛笔轻轻地刷抚雌花,一遍又一遍。接下来的日子,我眼里装满欢喜,指望丝瓜长大。不知是自己动作重了,还是哪个环节没有到位,丝瓜只长到手指长,就兀自蔫黄了。倒是丝瓜花一朵又一朵,在藤蔓上一往深情,姿态格外动人。

 夏日的伏天,太阳像加足了燃料,炙烤着大地。楼顶上的植物花容失色,苟延残喘,早晚一次的淋水,都抵不过太阳的威力。这个季节,植物大限已到,枯死不可避免。我立誓来年不再劳神费力,做种花的痴呆事。

 当然这种发誓注定要被春天嘲笑。

 新的一年,春天还在远处,我的脚步便开始跑向楼顶。曾经的誓言,全然忘怀。那些被霜打冰冻过的泥土,被春风春雨唤醒,有了呼吸,伸展着手脚,带着梦一般的神情,眼睛忽闪忽闪的。于是,沐在春光里,我又开始捣鼓。移蔸的移蔸,换盆的换盆,臭臭的肥料搅拌在泥土里,把那些刚刚破土的小芽小秧栽进去。日子里的盼头,在这楼顶上,又有了无限的延伸。

 看见小苗长一点又长一点,愉悦在身体里开始奔腾,奔腾出笑脸与欢喜。这是种植给人类投下的诱饵。上苍深知真正的耕种.....有多劳累,便用生长的奇妙来慰抚。于是一代又一代人,匍匐在土地上,应着时令劳作,春播秋收,绵绵不息。

 而我的种植,仅仅只是虚度时光而已。

 (选自《雨花》2021 年第 6 期,有删改)

 【注】①蔸(dōu):指某些植物的根和靠近根的茎。②葳蕤(wēi ruí):形容枝叶繁盛。

 15.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填空。(3 分)

  16.赏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 分)

 谷雨之后,春光突然明媚,这些花儿姹紫嫣红,一蓬一蓬....,煞是热闹。

 ▲

 17.结合选文和下面的诗歌内容,谈谈你对文中“真正的耕种”的理解。(4 分)

 四时田园杂兴(其四十四)

 [宋]范成大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① 响到明。

 (节选自《范成大集》中华书局 2020 版)

 【注】①连枷:一种农具,由长柄和竹条或木条构成,用来拍打谷物使籽粒掉下来。也作梿枷 。

 ▲

 18.下列选项对本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牵牛花虽开得短促,但第二天新的一茬朵朵昂然,迎着朝阳,让作者感受到生命的愉悦。

 B.作者不厌其烦地罗列出种植蔬果的数量和品种,表现了其劳神费力但又充满热情的状态。

 C.作者详写自己给丝瓜花授粉却未成功,表现了作者既享受种植的过程更在意种植的结果。

 D.“当然这种发誓注定要被春天嘲笑”,句中“当然”“注定”,表明作者早已预知结果。

 19.结合全文,说说标题“在楼顶虚度时光”的作用。(4 分)

 ▲

 三(54 分)

 20.微写作。(9 分)

  写一段话,抒发你将凌乱的房间整理收纳一新后的喜悦之情。100 字左右。

 21.根据要求写作。(45 分,含书写 5 分)

 学习中,我们常会遇到难题。有的同学总喜欢到某作业 APP 上直接抄写答案,速度很快,能力提升却很慢;有的同学则会静心读题,独立思考,慢慢攻克难题,能力提升迅速。可见,“快”与“慢”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

 请结合以上材料,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从下面两个任务中任选一题写作。

 任务一:写一个故事,分享你的经历。

 任务二:写一篇演讲稿,在晨会上发言,表达你的思考。

 要求:(1)确定任务后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的任务方框涂黑;(2)不少于 600字;(3)不得出现作者...

篇四:红星照耀中国演讲稿

初中语文教材总目录七年级上册单元 人文主题范良兴名师工作室整理语文要素 课文 写作想象情景,把握重音、停连,感 1.春/朱自清 观沧海/曹操受音韵之美,揣摩品味语言,体 2.济南的冬天/老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热爱生活,一 四季美景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 3.*雨的四季/刘湛秋 次北固山下/王湾 热爱写作效果 4.古代诗歌四首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学习朗读,把握感情基调,注意 5.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荷叶·母亲/冰心语气、节奏变化。

 6.散步/莫怀戚 8.《世说新语》二则二 至爱亲情 学会记事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思 7.*散文诗二首 咏雪想感情 金色花/泰戈尔 陈太丘与友期行综合性学习 有朋自远方来学习默读,一气呵成读完全文,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11.《论语》十二章 写人要抓三 学习生活把握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 10.*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 住特点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课外古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歌/李白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学习默读,学会圈点勾画,理清 12.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14.* 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 思路要四 人生之舟作者思路 13.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 15.诫子书/诸葛亮 清晰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学习默读,学做摘录,概括文章五 动物与人的中心16.猫/郑振铎17.*动物笑谈/康拉德·劳伦兹18.狼/蒲松龄如何突出中心学习快速阅读,展开联想和想象, 19.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把握思路,深入理解课文 20.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 发挥联想六 想象之翼21.*女娲造人/袁珂 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 和想象22.寓言四则 杞人忧天/《列子》综合性学习 文学部落名著导读 《西游记》:精读和跳读课外古诗词诵读 秋词(其一)/刘禹锡 夜雨寄北/李商隐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 潼关/谭嗣同

 七年级下册单元 人文主题一语文要素 课文 写作学习精读,字斟句酌,品味含义和 1.邓稼先/杨振宁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萧红写出人物的 表达的妙处,把握人物特征,理解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 4.孙权劝学/《资治通鉴》群星闪耀精神 思想感情 言行片段/臧克家学习精读,学做批注,了解抒情方 5.黄河颂/光未然家国情怀式,感受作者的情怀 6.《老山界》/陆定一7.*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8.木兰诗学习抒情 二综合性学习 天下国家三学习精读,熟读精思,把握重点, 9.阿长与《山海经》/鲁迅凡人小事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意蕴 10.老王/杨绛11.*台阶/李森祥12.卖油翁/欧阳修抓住细节名著导读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王维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逢入京使/岑参 晚春/韩愈学习略读,快速捕捉阅读重点,能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张中行 16.短文两篇14.驿路梨花/彭荆风 陋室铭/刘禹锡修身正己够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15.*最苦与最乐/梁启超 爱莲说/周敦颐四 怎样选材综合性学习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学习比较阅读,了解描写方法,学 17.紫藤萝瀑布/宗璞 20.古代诗歌五首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18.*一棵小桃树/贾平凹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19.*外国诗二首 望岳/杜甫五 生活哲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 登飞来峰/王安石金 游山西村/陆游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学习浏览,快速提取文章的主要信 21.伟大的悲剧/茨威格 23.*带上她的眼睛/刘慈欣六 科幻探险息,在阅读中有自己的思考和质疑 22.太空一日/杨利伟 24.河中石兽/纪昀综合性学习 我的语文生活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课外古诗词诵读 泊秦淮/杜牧 贾生/李商隐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 约客/赵师秀文从字顺语言简明

 八年级上册单元 人文主题变化着的社会语文要素阅读新闻类文章,把握新闻各类体 活动•探究裁的特点,获取主要信息,体会作 任务一 新闻阅读者的态度倾向 1.消息二则/毛泽东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5.藤野先生/鲁迅6.回忆我的母亲/朱德9.三峡/郦道元10.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1.*与朱元思书/吴均课文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夏浩然 樊云芳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蔡年迟 蒲海洋任务二 新闻采访7.*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8.*美丽的颜色/艾芙·居里12.唐诗五首野望/王绩黄鹤楼/崔颢使至塞上/王维渡荆门送别/李白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写作任务三新闻写作一口语交际 讲述把握传记、回忆性散文的特点,学二 生活的记忆 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对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判断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诵读古诗文,进入作品情境,三 山川美景体会作者情怀。积累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学写传记学习描写景物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课外古诗词诵读 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龟虽寿/曹操 赠从弟(其二)/刘桢 梁甫行/曹植反复品味、欣赏语言,体会、理解 13.背影/朱自清 永久的生命/严文井四 情感哲思 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了解不 14.白杨礼赞/茅盾 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 语言要连贯同类型散文的特点。

 15.*散文两篇 16.*昆明的雨/汪曾祺综合性学习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学习说明方 17.中国石拱桥/茅以升 19.*蝉/法布尔说明事物要抓五 文明的印迹 法;揣摩说明语言,增强思维的条 18.苏州园林/叶圣陶 20.*梦回繁华/毛宁住特征理性和严密性口语交际 复述与转述名著导读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诵读古诗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21.《孟子》二章 24.诗词五首了解内容大意;积累常见文言词语 富贵不能淫 饮酒(其五)/陶渊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春望/杜甫六 情操与志趣和名言警句表达要得体22.愚公移山/《列子》 雁门太守行/李贺23.*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 赤壁/杜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课外古诗词诵读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欧阳修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

 八年级下册单元 人文主题 语文要素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一 民风民俗 用,感受作者情思,品味语言口语交际 应对理清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二 科技之光信息,读懂事理;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1.社戏/鲁迅2.回延安/贺敬之课文3.*安塞腰鼓/刘成章4.灯笼/吴伯箫写作学习仿写5.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阿西莫夫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7.*大雁归来/利奥波德8.*时间的脚印/陶世龙说明的顺序综合性学习 倡导低碳生活读懂课文大意,领会诗文 9.桃花源记/陶渊明 12.《诗经》两首10.小石潭记/柳宗元 关雎 三 怡情养性 内涵,品味语言,积累 学写读后感常用的文言词语 11.*核舟记/魏学洢 蒹葭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名著导读 《傅雷家书》 选择性阅读课外古诗词诵读 式微/《诗经》 子衿/《诗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把握演讲特点,领悟作者 活动探究 1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王选的思想,学写演讲词,尝 任务一 学习演讲词 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顾拜旦四 思想光芒试当众演讲 13.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 任务二 撰写演讲稿14.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丁肇中 任务三 举办演讲比赛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 17.壶口瀑布/梁衡 19.*登勃朗峰/马克•吐温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 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马丽华 20.*一滴水经过丽江/阿来借景抒情、五 江山多娇学习触景生情、学写游记情景交融等写法,揣摩和品味语言口语交际 即席讲话诵读古诗文,培养文言语 21.《庄子》二则 大道之行也感;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 北冥有鱼 23.*马说/韩愈情趣与六 句式,欣赏课文中精彩的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4.唐诗二首理趣语句,学习论事说理的技 22.《礼记》二则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巧 虽有嘉肴 卖炭翁/白居易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名著导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摘抄和做笔记课外古诗词诵读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送友人/李白 卜算子•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卜算子•咏梅/陆游学写故事

 九年级上册单元 人文主题 语文要素 课文 写作涵咏品味,把握诗歌意 活动探究 4.你是人间四月天——一句爱的蕴,学习诗歌朗诵技巧, 任务一 自主欣赏 赞颂 /林徽因任务三 尝试一 自然之音 学写小诗 1.沁园春•雪/毛泽东 5.我看/穆旦创作2.我爱这土地/艾青 任务二 自由朗诵3.乡愁/余光中名著导读 《艾青诗选》:如何读诗了解议论性文章的特点, 6.敬业与乐业/梁启超 8.*论教养/利哈乔夫把握作者的观点,区分观 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 9. *精神的三间小屋/毕淑敏二 砥砺思想 观点要明确点和材料,理清论证的思 尉的信/雨果路,学习论证的方法。综合性学习 君子自强不息熟读成诵,积累掌握文言 10.岳阳楼记/范仲淹 13.诗词三首实词和名言警句,注意文 11.醉翁亭记/欧阳修 行路难(其一)/李白 议论要三 游目骋怀言虚词的作用 12.*湖心亭看雪/张岱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言之有据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课外古诗词诵读 月夜忆舍弟/杜甫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商山早行/温庭筠梳理小说情节,分析人物 14.故乡/鲁迅形象,理解小说主题 15.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综合性学习 走进小说天地四 青春年少16.*孤独之旅/曹文轩学习缩写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观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 19.*谈创造性思维/罗迦• 费•五 理想信念 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掌 18.怀疑与学问/顾颉刚 因格 论证要合理握论证的方法

 20.*创造宣言/陶行知口语交际 讨论梳理故事情节,把握人物 21.智取生辰纲/施耐庵 23.*三顾茅庐/罗贯中六 人物百态 形象,了解古代白话小说 22.范进中举/吴敬梓 24.*刘姥姥进大观园/曹雪芹 学习改写的艺术特点名著导读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课外古诗词诵读 咸阳城东楼 /许浑 无题 /李商隐 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九年级下册单元 人文主题 语文要素 课文 写作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韵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断章/卞之琳律,把握诗歌的意象,理解 2.*梅岭三章/陈毅 风雨吟/芦荻一 社会咏叹 诗人的情感 3.*短诗五首 统一/聂鲁达 学写扩写月夜/沈尹默 4.海燕/高尔基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对作品的内容、主题有自己 5.孔乙己/鲁迅 7.*溜索/阿城的看法,理解小说的社会意 6.变色龙/契诃夫 8.*蒲柳人家/刘绍棠二 世态人情 审题立意义,欣赏小说语言,了解小说多样化的风格综合性学习 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把握意蕴,领悟作者的思想 9.鱼我所欲也/《孟子》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感情,用历史眼光审视作品 10.*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选择与三 的当代意义,增强文言语 11.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布局谋篇坚守感,积累常见文言词语 12.词四首 之/辛弃疾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名著导读 《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课外古诗词诵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性德了解作者观点,学习思辨方 13.短文两篇 14.山水画的意境/李可染修改润色四 读书鉴赏 法,有自己的见解,学习文 谈读书/培根 15.*无言之美/朱光潜艺鉴赏方法并迁移应用 不求甚解/马南邨 16.*驱遣我们的想象/叶圣陶口语交际 辩论把握戏剧冲突,理解人物形 活动探究 19.枣儿/孙鸿象,品味戏剧台词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任务二 准备与排练五 舞台人生17.屈原(节选)/郭沫若 任务三 演出与评议18.天下第一楼(节选)/何冀平熟读成诵,摘抄精彩句段, 20.曹刿论战/《左传》 十五从军征积累常见词语,理解词语古 21.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责任与六 今意义的差异 22.出师表/诸葛亮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有创意表达担当23.诗词曲五首 过零丁洋/文天祥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名著导读 《简·爱》:外国小说的阅读课外古诗词诵读 南安军/文天祥 别云间/夏完淳 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篇五:红星照耀中国演讲稿

22 届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专题练习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名著导读专题练习:《红星照耀中国》一、作者与作品1.《红星照耀中国》是(国家)著名记者的不朽名著,曾改名为《》,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2.斯诺真实记录了1936年6月至10月他在中国以(地点)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4.《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是按照“”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作者用他耳闻目睹的共产党人及红军、苏区的真实情况,力求解开“红色中国”这个谜。一、1.美国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2.延安3.探寻红色中国二、人物与情节1.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先后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在法国、英国、德国学习,组织了上海罢工、八一起义,他是()A.张学良 B.徐特立 C.周恩来 D.朱德2.下列关于人物描写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周恩来

 B.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的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贺龙C.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毛泽东D.他是个愉快爱笑的人,身体极为健康,只是肚子不好,这是在长征途上有一个星期硬着头皮吃没有煮过的麦粒和野草,又吃带有毒性的食物和几天颗粒不进的结果。——徐特立3.“总司令被逮这一惊人事件把中国历史引到了新的方向”,这一事件是指。“总司令”是指。4.在井冈山时期,红军给战士规定的三条简明的纪律:一是 ;二是不拿贫农一点东西;三是 。5.“回到保安”讲述了(国家)对于红色中国的影响以及德国顾问(人物)指挥作战时出现的失误及其原因。6.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就共产党人而论,可以归结为孙逸仙博士和国民党接受两大革命原则。文段中“两大革命原则”分别是:承认有必要采取 政策和要求在国内实行 政策。7.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B.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8.那是早在一九二八年。他躲在一个村子里,同某组织的兄弟们

 策划起义,这时有几个国民党收税的来了。他就率领村里的几个人袭击收税的,用他自己的一把刀宰了他们,解除了他们卫队的武装。选段中的“他”是指,“某组织”是指。9.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中了。①文段中“远征”指什么?②在这次行动中,红军经受了哪些困难?请写出两点。10.如果要选择有纪念意义的地址修建“毛泽东纪念馆”,你会推荐下列选项中的哪个地方?请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相关内容来说明推荐理由。A.长沙 B.北京 C.上海 D.井冈山选择,理由: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片段一 我和驻扎在这里的交通部的一部分人员吃饭,遇见了十几个屯宿在百家坪的青年。……我们吃的有煮熟的小鸡,不发酵的荞麦馒头、白菜、小米和我最爱吃的土豆。可是除了白开水以外,没有其他冷饮。而白开水热得不能进口。因此我口渴得要命。吃饭时是由两个态度坦然的孩子侍候的,他们穿着大而无当的制服,戴着鸭舌尖式的红帽子。他们最初不愉快地注视着我,可是在几

 分钟后,我就想法惹起了其中一个孩子的友谊的微笑。我自己胆大了,他从我身边走过时,我招呼他:“喂,拿点冷水来。”可是,他毫不理睬。几分钟后,我又招呼另一个孩子,结果也是一样。片段二 苏区少年先锋队的职务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路上的旅客,看他们有没有通行证。………彭德怀告诉我,有一次几个少年先锋队队员叫他停步,要他通行证,声言没有通行证就要逮捕他。“我是彭德怀,”他说,“通行证就是我写的。”“即使你是朱德司令,我们也不管,”年轻的怀疑者说,“你总得有一张通行证。”(1)片段一中,两个孩子为什么对“我”的招呼毫不理睬?(2)片段二中,少年先锋队队员后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才放行彭德怀的?这体现了他们什么形象特点?12.名著阅读。当他和我沿着安静的小路,经过芝麻田和小麦田,走回百家坪的时候,任何关于“红色土匪”的那些形容词,都不适合用到他的身上。恰恰相反,他似乎真正是充满了愉快和生命的爱恋,像神气活现地跟在他旁边的“红小鬼”一样,他的手臂正靠着“红小鬼”的肩膀。他在南开读书的时候,生得很俊秀,身材苗条,如今他似乎还有那种风度。(1)以上文段选自名著《》,文中“他”是(人名)。(2)从文段中你体会到了他的哪些可贵品质或精神?二、

 1.C2.D【解析】D 项描写的是彭德怀。3.西安事变蒋介石4.行动听指挥打土豪要归公5.俄国李德6.反帝反封建反军阀7.D8.贺龙哥老会9.①红军长征。②示例:缺吃少穿;恶劣的自然环境;国民党的围追堵截。(答出两点即可)10.示例一:长沙。理由。①长沙是毛泽东政治思想的形成之地。比如,在湖南师范学习,初步形成毛泽东的政治思想;投身政治,成为学生报纸《湘江评论》的主笔。②长沙是毛泽东获得社会行动的初步经验之地。比如,修筑川汉铁路时,兴起反对外国投资的运动,毛泽东和几位同学剪去辫子来响应;响应辛亥革命投入长沙革命军;结交许多爱国青年,并逐渐团结了一批学生,成立新民学会。示例二:北京。理由:①北京是毛泽东政治思想完善之地。比如,毛泽东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助理员期间,参加了哲学会和新闻学会;代表新民学会去北京组织反军阀运动。②北京是毛泽东建立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信仰之地。第二次在北京期间,他学习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在理论上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示例三:上海。理由:上海是毛泽东革命之路的关键之地。比如,1921 年 5 月到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1922 年在上海组织反对赵恒惕的运动。示例四:井冈山。理由:井冈山是毛泽东壮大革命根据地武装力量、开创新局面之地。1928 年,与朱德、陈毅会师井冈山,秋天召开井冈山会议,成立红军第四军,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成立

 第一个苏维埃政府。11.(1)因为他们认为“我”不应该喊他们“喂”,而应该称呼他们“同志”(或“小鬼”“红小鬼”)。(2)彭德怀不得不写了一张通行证,自己签了字,他们才放行。这体现了他们工作中忠于职守、一视同仁的形象特点。12.(1)红星照耀中国周恩来(2)爱护士兵,平易近人;生机勃勃,热爱生命;生活朴素,温文尔雅。(写出两点即可)三、阅读探究1.请你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第四篇的前三章节内容,补全题为“信仰的形成”的演讲稿提纲。目录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童年——116在长沙的日子——128革命的前奏——148信仰的形成 提出问题 决定毛泽东政治信仰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分析问题 观点 1:社会与环境,政治信仰形成的客观因素。摆事实:封建压迫、饥民暴动等。观点 2:阅读与思考,政治信仰的不断寻求和明晰。摆事实:书本的影响、①________等。观点 3:探索与实践,政治信仰的逐渐确立和坚定。摆事实:创办社团、②________等。解决问题 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感,

 使得毛泽东成为一个坚定的共产党员。2.(2021.安徽.中考真题)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虽然他们几乎全体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都没有太悲伤,也许是因为年纪太轻的缘故。在我看来,他们相当快活,也许是我所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他们在路上几乎整天都唱歌,能唱的歌无穷无尽。他们唱歌没有人指挥,都是自发的,唱得很好。只要有一个人什么时候劲儿来了,或者想到了一个合适的歌,他就突然引 hang 高歌,指挥员和战士们就都跟着唱。他们在夜里也唱,从农民那里学新的民歌,这时农民就拿出来陕西琵琶。(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缘()故劲()儿引 hang()高歌(2)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新的民歌”相同的一项是()A.粽叶飘香 B.光辉历程 C.绿水青山 D.面向未来(3)选文中提到的“琵琶”是一种民族乐器。下列诗句中没有写到乐器的一项是()A.葡萄美酒夜光杯 B.谁家玉笛暗飞声 C.萧鼓追随春社近 D.五十弦翻塞外声(4)以上文段节选自长篇纪实作品___________(又名(西行漫记》),选文中的“我”指的是___________(人名)。选文中“他们”_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尤为突出。3.(2021.浙江绍兴市.中考真题)为献礼建党百年,班级开展了《红星照耀中国》项目化学习,小组打算制作微纪录片《周恩来》。有同学不理解剧本部分选材,请你结合作品帮助释疑。剧本选材 疑问[家庭背景]

 周恩来是一个大官僚家庭的儿子,祖父曾任清朝大官,父亲是个杰出的教书先生,母亲不同凡俗(是个博览群书的妇女,甚至真的喜爱现代文学!),他本人似乎注定要做个读书人的,因为他从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有突出的文学天赋。(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造反者》)

 (1)介绍“造反者”周恩来,为什么要拍摄他的家庭背景?请联系你对名著的阅读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片头配诗]吹号者从铺散着稻草的地面上起来了,他不埋怨自己是睡在如此潮湿的泥地上,他轻捷地绑好了裹腿,他用冰冷的水洗过了脸,他看着那些发出困乏的鼾声的同伴,于是他伸手携去了他的号角;门外依然是一片黝黑,黎明没有到来,那惊醒他的是他自己对于黎明的过于殷切的想望。(节选自《艾青诗选.吹号者》)

 (2)片头配诗展现了周恩来怎样的形象?请联系《红星照耀中国》相关内容,结合诗中词句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你对《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完成下列两项任务。(1)任务一:赏析选文,体会特点。

 内容呈现 问题探究①连续三夜,红军把部队分成西、南两个纵队。第四天晚上他们出其不意地进发了,几乎同时攻打湖南和广东的碉堡线。他们攻克了这些碉堡,敌军惊惶奔逃。红军猛攻不停,一直到占领了南线的全部碉堡工事封锁网,这就给他们打开了通向西方和南方的道路,红军的先锋部队就开始了他们轰动一时的长征。

 ①结合第①段,写出作者隐含的立场或态度。②据红军告诉我,成千上万支步枪和机枪,大量机器和弹药,甚至还有大量银洋都埋在他们从南方出发的长征途上。他们说,现在遭到成千上万警备部队包围的红区农民有朝一日会把它们从地下挖出来,恢复他们的苏区。他们只等着信号——抗日战争也许就是那个信号。

 ②结合加点的部分,简析纪实作品的特点。(2)任务二:表达观点,感受精神。《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你认为红军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请结合整本书阅读,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

 5.(2021.湖北恩施.中考真题)阅读名著《红星照耀中国》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人生五十始!(节选)埃德加.斯诺①我叫他老徐,因为苏区人人都是这样叫他——教书先生老徐——因为,虽然在东方其他地方,六十一岁不过是政府最高级官员的平均年龄,可是在红色中国,同别人相比,他似乎是个白发老翁。然而他并不是老朽昏聩的标本。像他的六十岁的同辈谢觉哉一样,他步履矫健,双目炯炯,他的一双健腿在长征途上曾经帮他渡过大河,爬过高山。②徐特立原来是一个极受敬重的教授,但是到了五十岁那一年,他突然放弃家庭,四个儿女、长沙一所师范校长的职位,投身到共产党中来。③一天,我们正在谈话的时候,他开始幽默地一一列举他的一些困难。“同我们所估计的几乎一样,”他说,“在西北,在我们到达以前,除了少数地主、官吏、商人以外几乎没有人识字。文盲几乎达百分之九十五左右。在文化上,这是地球上最黑暗的一个角落。你知道吗,陕北和甘肃的人竟相信水对他们是有害的!这里的人平均一生只洗两次澡——一次在出生的时候,一次在结婚的时候。他们不愿洗脚,洗手,洗脸,不愿剪指甲,剃头发。这里留辫子的人比中国任何其他地方都多。④“但是所有这一切,还有许多其他偏见,都是由于无知愚昧所造成的,我的任务就是改变他们的这种思想状态。这样的人民,同江西相比,的确非常落后。江西的文盲占百分之九十,但是文化水平高得多,我们在那里工作的物质条件也较好,合格教师也多得多。在我们的模范县兴国,我们有三百多所小学,约八百名教师——这与我们这里全部红区的小学和教师数目相等。我们从兴国撤出时,文盲已减

 低到全部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以下!⑤“这里的工作的进展要慢得多。我们一切都得从头开始。我们的物质资源非常有限。甚至我们的印刷机也被破坏了,我们现在什么东西都只能用油印和石刻来印刷。由于封锁,我们不能进口足够的纸张。我们已开始自己造纸,但质量太差。但是别去管这些困难吧。我们已经能够取得一些成就。如果有时间,我们在这里能够做到使全中国震惊的事情。我们现在从群众中间正在训练几十名教师,党也在培养。他们之中有许多人要担任群众文化学校的义务教员。我们的成绩表明,这里的农民只要给他们机会是极愿意学习的。⑥“而且他们也不笨。他们学...

篇六:红星照耀中国演讲稿

星照耀中国》 名著导读复习资料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请你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第四篇的前三章节内容,补全题为“信仰的形成”的演讲稿提纲。

 目录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童年——116 在长沙的日子——128 革命的前奏——148 信仰的形成 提出问题 决定毛泽东政治信仰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分析问题 观点 1:社会与环境,政治信仰形成的客观因素。

 摆事实:封建压迫、饥民暴动等。

 观点 2:阅读与思考,政治信仰的不断寻求和明晰。

 摆事实:书本的影响、①________等。

 观点 3:探索与实践,政治信仰的逐渐确立和坚定。

 摆事实:创办社团、②________等。

 解决问题 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感,使得毛泽东成为一个坚定的共产党员。

 (二)明得失之道以为鉴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饱含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既是对民族历史和未来前途反思的自我革新,也是不断适应中国与世界关系变化的真实产物。艺术家根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创作出的作品,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5 周年之际,学校举行“读名著,学党史”活动。

 批注 [a1]: 19.①军旅生活经历

 ②组织工人 批注 [a2]: 7.图一:飞夺泸定桥;图二:红军过草地。

 图一事件:1935 年 5 月 29 日傍晚,以第 2 连连长廖大珠为突击队长的 22 名勇士,在火力掩护下,冒着密集的枪弹,攀着桥栏,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击。经 2 小时激战,红 4 团占领了泸定县城,控制了泸定桥保证红军主力迅速渡过了大渡河。图一理由:这次战役是红军长征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之一。这次胜利体现了红军无限忠于人民革命事业的大无畏精神。

 图二事件:1935 年 8 月 21 日,红军开始过草地。理由: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红军官兵怀着共同的革命理想,保持着严明的优良纪律和乐观的革命精神,发扬了令人感动的阶级友爱,没有垮掉,没有散掉,同甘共苦,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战胜了自然界的困难,终于在死神的威胁下夺路而出。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敬仰。

  8.示例:当我们坐在明亮的屋子里,当我们心安理得的接受着最完整的教育,当我们还在为各自的人生纠结忙碌着,也许没有意识到,我们正过着充满阳光与安定的美好生活。《红星照耀中国》提醒着我,即使身处和平年代,不要忘记无数革命先驱曾在狼烟四起中横刀立马,在民哀国殇之时挺起了民族的脊梁,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冲锋陷阵、赴汤蹈火。

  7.在《红星照耀中国》的读书活动中,学习委员找来上面的两幅画,要求大家选择其中的一幅作为底本,为该书的阅读分享会创作宣传海报。你也来参与,并填好推荐表。

 推荐表 图片

 事件

 理由

 8.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你从中获得哪些启迪?

 (三)17.名著阅读。(3 分)

 当他和我沿着安静的小路,经过芝麻田和小麦田,走回百家坪的时候,任何关于“红色土匪”的那些形容词,都不适合用到他的身上。恰恰相反,他似乎真正是充满了愉快和生命的爱恋,像神气活现地跟在他旁边的“红小鬼”一样,他的手臂正靠着“红小鬼”的肩膀。他在南开读书的时候,生得很俊秀,身材苗条,如今他似乎还有那种风度。

 (1)以上文段选自名著

  ,文中“他”是

 (人名)。(1 分)

 (2)从文段中你体会到了他的哪些可贵品质或精神?(2 分)

  (四)12.(1)走近作品,补全读书卡片。(2 分)

 读书卡片 书名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品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 [a3]: 17.(1)《红星照耀中国》; 周恩来 (2)爱护士兵,平易近人;生机勃勃,热爱生命;生活朴素,温文尔雅。(写出两点即可)

 批注 [a4]: 12.(6 分)(1)(2 分)①红星照耀中国(或“西行漫记”)

 ②埃德加·斯诺【评分标准:每空 1 分】

 (2)(4 分)①(2 分)【甲】毛泽东 【乙】周恩来【评分标准:每空 1 分】

 ②(2 分)示例:

 【甲】毛泽东,他的财物只有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伙食同每个人一样,在退学后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坚持自学,研读群书,由此可以看出他生活俭朴、勤奋好学等品质。

 【乙】周恩来,第一次与作者见面时用英语打招呼,为他规划采访行程,揽着红小鬼的胳膊在乡间散步,体现出周恩来平易近人、热心周到的品格。

 【评分标准:事迹 1 分,评价 1 分。有欠缺酌情扣分】

 作品类型 纪实作品 作品简介 1936 年,作者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客观真实地记录了他的所见所闻,向世人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此书是“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

 (2)点赞 “红星”,品评人物形象。(4 分)

 “红星”1:他面容瘦削,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红星”2: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

 ①根据以上文段信息,写出这两位“红星”人物的姓名。(2 分)

 【甲】“红星”1:___________

 【乙】“红星”2:___________ ②从以上“红星”人物中选一位,结合原著中该人物事迹品评人物形象。(2 分)

 (五)黄石市初中某班举行“《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其中,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21.关于《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名著,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本书又名《西行漫记》,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

 B.本书是一部向世界介绍、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

 C.本书是按照作者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D.本书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作品,没有体现作者的倾向性。

 22.下列有关书中人物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毛泽东是一个精研文史哲的学者,也是一个极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的战略家。

 B.通过面对面地交谈,贺龙的好口才给斯诺留下了深刻印象。

 C.彭德怀大公无私,除了两套统一发放的红军军装,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

 D. “红小鬼们”勤奋、忠实,热爱红军,有着革命的热情。

 批注 [a5]: 21.D 22. B

推荐访问:红星照耀中国演讲稿 红星 照耀 中国

扩展阅读文章

十九范文网 www.ib19.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十九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