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十九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其他范文 > 税务局产品或服务的社会价值是什么9篇

税务局产品或服务的社会价值是什么9篇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3-12

税务局产品或服务的社会价值是什么9篇税务局产品或服务的社会价值是什么 1213公共部门变革中的目标与价值选择公共部门变革中的目标与价值选择 ——公共部门的社会服务职能分析&mdas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税务局产品或服务的社会价值是什么9篇,供大家参考。

税务局产品或服务的社会价值是什么9篇

篇一:税务局产品或服务的社会价值是什么

213公共部门变革中的目标与价值选择公共部门变革中的目标与价值选择

  ——公共部门的社会服务职能分析——公共部门的社会服务职能分析 毕瑾耀毕瑾耀

 摘要:摘要:公共部门的本质职能是社会服务功能,它有着特定的目标,并在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在行政变革过程中的公共部门更是一个话题的焦点,本文将主要讨论:在现代公共行政变革的浪潮中如何转变传统的社会管制理念,转向“ 服务型” 行政理念;如何利用公共政策进行社会资源整合,调整个群体利益;并对其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进行分析。

 在公共行政领域,公共部门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公共部门的社会服务职能更是被人们关注的焦点。

 任何一个公共部门在实行其职能的过程中都必须应付多个利益相关者, 但它不能同时使多个目标实现利益最大化, 这就要求公共部门在众多利益因素中寻求价值最优化的选择; 如同一个人可以试图使多个变量的目标函数实现最大化, 但这些变量必须能够转化成唯一的共同标准一样, 公共部门政策行为的选择必须有其明确的目标作为行动的标准,来指引公共政策的选择与执行。

 一、公共部门组织目标的确定一、公共部门组织目标的确定 现代公共行政学所倡导的服务化政府理念就是提倡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市场的力量,公共部门以社会服务为根本目标,实现其公共管理职能。就其性质而言,公共部门社会管理职能的实质是取得社会资源的整合与相关利益群体的认同。

 组织目标是公共部门存在的原因和发展的方向, 所以就应该明确地将目标表达出来, 并使之能够直接与组织的长期价值相联系。有了明确的目标,组织中的成员受成功价值创造激发而工作,那么他们就会推动相应的变革;组织服务对象在交往与讨论中也会认可组织秩序,从而达到公共服务的目的。

 目标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我们传统的公共行政领域,更多的组织奉行的是一种“ 荣誉奖励计划和组织系统”,公共部门的行为只是集中在“ 同去年比,同其他部门比”的思想上,而现代公共行政变革要求公共部门的思想转移到“ 外部市场和服务对象” 的领域来, 既要求公共部门确立明确的社会服务目标, 这种要求有助于组织目标的鲜明化并在其价值的指引下运作。在公共行政理念转变过程中,公共部门首先要摒弃管制行政的传统,代之以服务行政的理念,进而实现“ 有限” 与“ 有效” 的双重标准:

 “ 有限” 即把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垄断管理、 负担沉重的困境中解放出来, 把太多不必要的干预转变为认真地为社会服务,为社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 “ 有效” 即将公共部门的政府权威与市场交换功能优势有机组合, 提高公共部门功能输出的能力, 改变由于自身缺陷而导致的公共服务供给低效率与低质量,提高公共部门社会服务的效率。

 影响组织目标的因素既有政治、经济、社会的,也包括认知的、情感的等等相关要素。在公共行政变革过程中,政治、经济的发展趋势必然左右着公共部门的方向,社会变迁也对公共部门的生存环境、价值趋向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就组织本身而言,认知或者感情的因素同样在组织变革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同彼得·圣吉认为的那样:组织变革其实就是学习的过程,学习如何做新的事情或以不同的方式做同样的事情。只有当人们想学习时,他们才会学的最好——这就是组织目标如此重要的原因。当组织成员(包括利益相关者)理解到组织目标显然不同于实际上组织的所为时,他们就能明白为什么为了更好地实现目标,改变组织目前的作为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可能对于组织的各个部分如何

  1214改变运作方式有更好的想法。因此,目标的确定事实上不仅仅是把握问题,而是解决问题。

 二、公共部门的价值选择二、公共部门的价值选择 公共部门实行社会服务职能最直接的工具就是公共政策。其社会服务过程实际上是多个利益主体相互角逐的过程, 不同的主体有其不同的世界观、 价值观, 也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公共部门在执行某一项公共政策时, 究竟持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究竟要维护哪一群体的利益,不仅对公共服务过程本身有很大影响,对公共政策作用的对象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公共部门价值选择的评价本质就是对其公共政策的价值分析。

 现代公共行政变革要求公共部门以其社会服务对象即公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在实现社会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协调组织, 使公共利益与部门目标趋同。

 那么公共部门在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上会有哪些问题, 又该如何在诸多利益因素中寻求价值最优化选择, 是在公共部门目标确定之后必须思考的问题。

 首先,公共政策的实质就是公共部门对各群体利益关系的调整与平衡,因此公共政策中必然存在利益不均。中必然存在利益不均。

 (1)有些调整必然是以抑制某一部分群体的利益、满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为手段的,例如改革初期,基于对经济基础、产业结构、地理方位、人文环境等因素的考虑,公共部门将东南沿海地区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对外开放、财政税收、金融信贷等方面都给予了沿海地区较多的优惠政策, 使其自我积累与自我发展能力大大加强; 而中西部地区却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旧政策, 对粮食等农业产品实行低价征购和平价调出, 使中西部地区以工农业剪刀差的形式对东部地区做出了巨大贡献; 对工业原料采取指令性调拨, 不仅令企业蒙受损失,而且影响当地税收,使中西部省份做出了很大的牺牲。但应该看到这是我们国家方向性和战略性的调整政策,事实上是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所做的“ 效率优先” 的选择,这种利益、 代价的分配不均是在客观条件制约下所做的战略选择, 集中政策资源有限解决最关键的问题,进而才能为解决其他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2)也可能为了追求和维护公共利益不得不让一部分政策作用对象作出利益牺牲。这里,究竟该如何界定“ 公共利益” 是最关键的问题,虽说全体国民在根本利益和根本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但如同阿罗的“ 不可能性定理” 所表明的,社会往往不可能形成某中一致的选择, 或对事物进行一致的优劣排序。

 也就是说, 至少不存在一种能够明确定义的公共利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只是各种相互冲突的特殊利益, 那么, 公共部门在政策选择的时候该如何拿捏“ 公共利益” 的价值取向就显得尤为关键。比如每一个群体的利益的正当合理性存在一定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就该坚决推行政策。如国有企业制度下,对企业实行的行政管理导致政企不分和低效, 但国企改革政策中对企业制度和政企不关系的改革意味着取消一部分官员的权利, 也取消许多低效企业所得到的政府保护。

 但在这部分作用对象中那些失去的 “ 利益”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3)

 公共部门自身利益的驱动有可能导致他们制定和推行的公共政策损害了其他利益群体的利益甚至是国家利益,比如公共部门的“ 特许权、公共部门定货” 等寻租活动。在市场经济下,公共部门也是多元利益主体之一,也需要寻求自身的最大利益。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行政组织, 公共部门是由若干成员组成的, 每个成员的利益以及他们的总体利益是借公共部门的机构来实现的。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个人都是理性的利己主义者, 个人天生追求利益和效用的最大化,公共部门中的个人也是经济人,都天生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公共部门的机制限制他们不能明确追求自身经济利益,从而迫使他们采用“ 优惠政策” 等其他方式实现自己的利益。

 (4)专门为帮扶社会弱势群体而设定的政策等等。社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人民在社会公众生活中地位不平等的现象, 这就促使公共部门发挥公共精神和政策道德, 在施政过程中表现出对他人的关心。例如,我国政府规定,以残疾人为主体的社会福利企业,根据具体情首先,公共政策的实质就是公共部门对各群体利益关系的调整与平衡,因此公共政策

  1215况免征或减征各种税收, 而有的国家则规定, 雇佣超过一定认输的企业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招收残疾人。

 这些都是因为不同组织或者不同时期客观环境下的目标各异而产生的现象, 也是以利益与代价的分布不均对不同利益进行协调的结果。

 从某中意义上说, 公共部门的一项重要的义务就是要保护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这恰恰也是公共部门得以存在的基础之一。

 其次,在公共部门进行社会服务活动的过程中不同价值主体之间必然产生多种价值冲突突,例如 1997 年 9 月《南方周末》报载某地地方税务局对“ 三陪” 小姐征税一例,该部门在道德与利益之间选择后者, 无疑会引起功利主义价值追求与人类普遍的道德伦理价值观之间的冲突。藉此,我们有必要从一般的伦理角度去对公共政策进行价值分析。

 公共政策价值观具有规范、引导公共部门目标确定与调整的功能,并直接作用于公共部门进行社会服务过程中所做的决策行为, 同时也影响着相关利益群体对政策的认知, 因此公共部门作为政策主体, 必须形成良好的主流公共政策价值观才能维持公共部门政策系统和社会环境的动态平衡。

 “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价值标准使观念形态的公共政策理论转化到公共政策实践之中。

 那么, 对公共部门政策选择的价值评判是否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个健全的标准保证的是更大概率上的合理。

 几乎没有人否认政策评价中标准的必要性, 但是对于标准的片面性和局限性问题, 也必须有充分的认识。

 首先评价者有可能根据客观环境变化修正自己的准则,也可能因为利益标准不同而发表不同见解; 其次还存在道德与功利冲突的问题; 此外还有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差异等等因素。我们认为:在坚持政治公正、经济效益、社会可行、实践检验等最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从公共部门的本质出发,以公共部门的目标为依据,结合客观情况来评价其价值选择得失比较恰当, 任何公共部门的政策选择是否体现其为社会服务的本质目标才是最重要的。

 在公共行政变革过程中,公共部门永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在公共部门本身发展变革的过程中, 明确的目标和规范的价值取向是核心内容, 直接关系到公共部门服务社会职能的实现程度;公共部门在“ 服务型” 理念的指导下稳定连续的政策选择也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其次,在公共部门进行社会服务活动的过程中不同价值主体之间必然产生多种价值冲(作者单位:山东省国土测绘院)(作者单位:山东省国土测绘院)

篇二:税务局产品或服务的社会价值是什么

“ 中国税务精神 ” 的文化内核

 2019 年 01 月 09 日 来源:中国税务报 周敏 2019 年,税收工作面临机遇也有挑战,需要全国税务系统继续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中国税务精神”是全体税务干部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在新的一年,进一步理解、培育和践行它,有助于推动税收工作再上新台阶。本版将分两期对“中国税务精神”进行分析。

 “忠诚担当、崇法守纪、兴税强国”这 12 字“中国税务精神”的提出,是国家税务总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作出积极的税务响应,是税务组织的一次文化自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组织”“培育什么样的干部”“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可以说是为税务组织的制度建设提供了依据,培育和践行“中国税务精神”,要从准确理解“中国税务精神”开始。

 “中国税务精神”的分层解读,是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层分设体系保持结构一致的。“中国税务精神”由小到大分成三个层面,“忠诚担当”先从个体层面,为每个税务干部建立了税务工作的价值准则;“崇法守纪”从行业层面,提出了岗位行为的价值取向;“兴税强国”从国家层面,确立了税收现代化发展的价值目标。三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忠诚担当”是最基础、最本源的精神力量,源自对税收的理解和热爱,源自对自我的定位和承诺,为“崇法守纪”的行为遵守和“兴税强国”的目标实现提供价值动力。

 “兴税强国”是“忠诚担当”和“崇法守纪”的目标引领,凝聚、整合、指导所有的思想和行动。“崇法守纪”居于中观,用明确的、可恪守的标准,连接“忠诚担当”和“兴税强国”,使“忠诚担当”更具体化、操作化,使“兴税强国”更现实化、行为化。

 “中国税务精神”的文化解读,是和组织文化理念体系中的三个终极命题保持逻辑一致的。组织文化理念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由使命、愿景、价值观所构成,生存和发展是组织永恒的主题,更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忠诚担当”从个体层面角度进行“我是谁”的哲学追问,通过对身份的辨识,强调税务部门是国家机器之一,国之公器的性质。“兴税强国”,既是从国家层面阐述“我要到哪里去”这个时代命题,也是对“税收现代化”这一组织愿景的明确擘画。“崇法守纪”是从社会和行业层面回答“怎样去”的问题,对“什么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信奉什么”“我们该怎样行动”“什么是我们提倡的”“什么是我们反对的”等一系列使命和愿景如何落地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的倾向、主张,起着行为取向、评价标准的作用。

 “中国税务精神”的要素解读,是和税收工作的特性和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保持本质一致的。“忠诚担当”对“培育什么样的干部”这一命题作出了回答。“忠诚”侧重品德,“担当”侧重行为。“忠”作为政治品格,要忠于党、国家、人民和税收事业,“诚”作为职业操守,提醒税务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担当”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是从态度和能力两个维度的融合。“崇法守纪”对“建设什么样的组织”这一命题做出了回答。“崇法”是国家“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在税务行业的具体体现,是税收工作贯彻始终

 的灵魂,“崇法”比“法治”更具体,更能准确揭示税务系统职业行为要点,税务部门作为国家重要的行政执法部门,更重要的职责在于遵从法制而执行。“守纪”的“纪”是指党纪、政纪和税务组织的规章制度,强调税务干部要从思想上自觉地以规矩纪律约束自己。“崇法守纪”看似是从内部管理的角度对税务干部的行为提出要求,但随着税务干部执法行为规范度和文明度的提升,必然会促进纳税人和全社会纳税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的提升,“崇法守纪”也就从内部管理扩大到社会层面,由内而外地推进了税收文明的建设。“兴税强国”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这一命题做出了回答。“兴税”的目标就是实现税收现代化,是为了“强国”。“聚财为国、执法为民”,正是我们税务部门职能所在,责任所系。

 笔者认为,“中国税务精神”可以凝结成一个词:汇聚。税收的天职就是聚财,“汇聚”对税务组织具有使命的明喻意义,同时,也具有管理的暗喻意义。“汇聚”比喻个人融入组织,组织融入国家。每一名税务干部坚守岗位、尽职尽责、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每个平凡的、微小的、具体的贡献,都能汇聚成伟大的、光荣的事业,“中国税务精神”让每个税务人在其中看到自己、看到社会、看到祖国,唤起崇高的事业心和神圣的使命感,有职业尊严、有职业成就、有职业自豪。“中国税务精神”号召为国家富强收税,为美好生活奋斗。税务组织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砥砺前行,用具体而确凿的税收发展回应人民对更平衡更充分的美好生活的需求,用清晰而扎实的税收贡献助力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用真切

 而稳健的税收进步汇聚成磅礴浩荡的中国税务力量,共创税收现代化。

 如何践行 “ 中国税务精神 ”

 周敏 将“中国税务精神”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是培育和践行“中国税务精神”的重点。

 宣传普及,形成价值共知。先贤孔子等思想家曾把人性分为生性和习性,认为生性是天然具备的,习性则是后天养成的。价值观培养显然属于后者。习性是一种社会化了的主观性,它揭示出所谓个人、私人和主观的都是社会、集体的建构物,在社会空间中通过文化、符号、趣味等宣传普及将所倡导的价值观内化和铭刻在受教者的心智结构之上,并通过受教者的实践,巩固和再养成这种价值观,遂使习与性成。

 任何一种单一的传播方式,都不足以覆盖所有人群和所有时空,所以,传播“中国税务精神”的方式一定要多元,要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不同方面,构成组织文化符号的多维设计,形成多角度、多层面的渗透。具体可分为三类:语言文字图片类,包括标语、故事、手册、报纸杂志、网络、视频微电影和 VI 识别系统等;动作类,包括仪式、培训、活动和聚会等;物质类,包括展厅、标识物、制服、徽章、成果作品和奖励品等。传播“中国税务精神”,一要发挥主流媒体弘扬主旋律的主力军作用,形成示范效应。二要采取新型宣传普及形式,以具有时代特征的传播方式增强宣传普及效果。三要实现全覆盖,让每个税务人知晓“中国税务精神”,熟识“中国税务精神”,形成大众认知。

 机制保障,由他律促成自律。机制保障是践行“中国税务精神”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从功能、效率、流程、手段上,为培育和践行“中国税务精神”提供技术支持、刚性保障和价值观被内化的可能性。首先,管理是文化的产儿。任何管理都是在一定的文化时空下形成的,都承载着一定的价值观念,暗示着一定的是非偏好,表达着一定的组织期许。税务干部通过对各种管理制度的学习和遵守,不仅具备了对组织的目标认同,更重要的是达成了制度假设背后的价值认同。所以,建立与“中国税务精神”相吻合、相匹配的各种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其次,文化本身具有管理功能。“中国税务精神”就是解释我和税、税和社会、我和社会的关系,它帮助税务干部去寻找意义,解释经验,生成行为,并且熔铸成文化基因,代代传承。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人在职业视角下确定身份和建立规则的过程。所以,文化不是被动呈现的,而是主动融入管理的各个环节。再次,文化是由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文化是一种集体现象,为相同社会环境中的人们共享,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习得的,具有外力约束性和社会引导性的他律特征。当社会理性内化为个体的自由意志,他律就过渡到自律,文化才真正形成。

 培育和践行“中国税务精神”,需要建立他律机制:一是法律化建设,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崇法”精神的践行,使之对全社会成员形成普遍约束力。二是政策化建设,围绕“中国税务精神”所倡导的规范来安排一种以管理奖惩为核心的行为导向机制。三是制度化建设,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时,要充分体现“中国税务精神”

 的要求,把“中国税务精神”融入其中,并加强督促检查,予以落实。

 一以贯之,由量变到质变。“中国税务精神”的落地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通过理念的反复引导和制度的反复约束与激励,由量变到质变,使各级管理者及全体干部的行为与理念和制度的要求高度一致。一要时间的累积,次数的叠加,持续地推广,达到熟悉成自然的效果,形成习惯;二要经受得起关键事件的考验,机构的重大变革、业务的重组、危机事件的出现等,都是检验点,也是文化走向成熟的关键点;三要注重品牌建设和维护,将经过实践检验的好做法形成文化品牌,使所有受众都能获得深刻认知和实际价值,从而对内提高忠诚度,对外提高美誉度。

 在“中国税务精神”的培育和践行活动中,组织领导是关键。领导重视不是一句口号和套话,而是组织文化建设的枢纽和关键。组织领导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领导者必须真正持有和“中国税务精神”相一致的领导文化,其次领导者对如何领导自己的组织建设和建立与“中国税务精神”相一致的组织文化思路明确,再次领导者要增强文化“使命”意识,即意识到对于税收事业、税务组织、税务人文化命运的承接和担当,为官一任,以文化人,成风化人,由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这种税务文化的自信,一定是通过自身的巨大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不断的进步而创造出来的。

篇三:税务局产品或服务的社会价值是什么

山西红色税收的经验与启示——山西红色税收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课题组一、山西红色税收的精神内涵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环境极端恶劣、条件极端艰苦、斗争极端残酷、形势极端复杂的红色战争年代,山西税务人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对党忠诚、服务革命、分厘必征、不畏艰险、作风过硬”的红色税收精神。这些老一辈税务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书写在山水之中,留传在街巷坊间,长存于百姓内心,永远镌刻在山西历史的丰碑上,也必将引领山西税收在新时代披荆斩棘、破浪前行。(一)对党忠诚,集中体现了老一辈税务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品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政治力量。在革命战争年代,税收工作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听从党的指挥、坚决贯彻党的意志、完全服务党的目的,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面对严峻残酷的政治环境,以邓国栋、寇振坦、吕振芳等为典型代表的山西税务人,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税收战线发光发热、流血牺牲,为革命最终胜利作出属于税务人的巨大贡献,得到党的充分肯定、人民的充分认可、历史的充分证明。伟大的革命实践昭示我们,税收为党、税务姓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税收才能发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作用,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自愿配合和真心拥护。(二)服务革命,集中体现了老一辈税务人立足本职、为实现革命最终胜利鞠躬尽瘁的信念担当税收是革命工作的基础,是革命胜利的基石。在红色革命年代,山西税务人坚定“不让将士们饿着肚子打仗”的工作信念,自觉将税收工作摆到整个革命大局中审视、谋划、践行,使税收的保障性作用得到最大发挥。从开展减租减息到实行统一累进税,从枪支弹药大炮到军饷补给被服,无不凝结着山西税务人的辛勤和汗水,渗透着山西税务人的鲜血和牺牲。伟大的革命实践充分证明,山西税务人天生就是革命派、天生就是改革家,对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抱有最真挚的感情、最炽热的追求,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立得住、行得稳、坐得正,都是最值得信赖的革命力量。(三)分厘必征,集中体现了老一辈税务人能收税、会收税、收好税的智慧本领干税收工作,不仅需要一腔赤诚,更要有科学方法。在红色革命年代,山西税务人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通过“联系少数、发动多数”,在不损害农民百姓利益基础上,以巧妙的绣花功夫和极大的勇气智慧,将有限的税源潜力挖掘到极致,完成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流传下“一顿开明宴筹得万石粮”“挤牛奶与吃牛肉”等一系列税收故事和经典论述,展现出山西税务人卓越的工作方法和优良的革命素养。伟大的革命实践充分证明,山2021 | 总第507期S H A N X I C A I S H U I财税论坛

 财税论坛西税务人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是久经考验、堪当大任的坚强“铁军”。(四)不畏艰险,集中体现了老一辈税务人舍生忘死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会英雄辈出。在红色革命年代,山西税务人以先烈为榜样、以英雄为标杆,直面战火硝烟与经济封锁,一手收税、一手扛枪,义无反顾投身革命斗争第一线,吹响了税收战场上的冲锋号。从挫败阎锡山政权强征房税阴谋,到建设摧不跨、打不烂的龙岩底税卡,老一辈税务人团结一心、不惧牺牲、不畏强暴,以实际行动展现共产党员的革命担当,无数税务英雄长眠于三晋大地,积淀成这片红色热土最深厚的精神土壤。伟大的革命实践充分证明,山西税务人具有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一切困难压倒的顽强意志,具有不惧挑战、向险而生的铮铮风骨,是战场上的敢死队,是革命中的生力军,是推动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最中坚力量!(五)作风过硬,集中体现了老一辈税务人依靠人民、扎根人民、服务人民的坚定立场税收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失去人民的拥护,税收就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绝不会发展长久。在红色革命年代,我们的党组织开展税收工作、着手发展税收事业,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摆脱战乱贫困,过上“一日三餐”的好日子。“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老一辈山西税务人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传承弘扬红军“半条被子”优秀精神,严格遵守组织纪律,不打扰百姓正常生活,不给百姓增加额外负担,得到百姓发自内心的配合支持,“晋绥边区三兄弟开窖献粮”的故事就是一个生动例证。伟大的革命实践充分证明,税收工作只有与百姓心连心、共命运,只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才能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最终带领百姓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二、山西红色税收的时代价值新时代推进税收事业高质量发展,基础在落实,关键在行动。擘画“十四五”税收事业发展蓝图,开辟税收事业发展新境界,需要我们像老一辈税务人那样,立说立行,躬身实践,大胆探索,永不止步,提高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把服务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税收工作基点,使税收工作在更高层面上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财力保障。(一)为坚持和加强党对税收工作的全面领导指明前进方向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加强党对税收工作的全面领导,首先要确保税收工作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确保税务部门和广大税务工作者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在红色税收发展的不同时期,每一个重要税收工作部署,每一项重大税制改革方案,每一个征收管理工作目标,无不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所做出的正确决策。正是有了党对税收工作的全面领导,有了广大税务人员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有了对税收事业矢志不移的坚定追求,红色税收事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得以积蓄起夺取胜利的磅礴伟力。在敌我相持交通不便环境严竣的条件下,根据地各级税务部门坚决听从边区党委政府的指挥,闻风而动闻令而行,正确地落实党的各项税收政策,广泛开展税收宣传和征收动员,积极支持群众发展生产,及时足额征收税款,为壮大革命力量,巩固统一战线,支持战争胜利做出了不懈努力。税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我们要以深入开展红色税收精神教育为契机,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持续完善税务系统新“纵合横通强党建”机制体系,坚决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扎实推进税务系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更好凝聚工作合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各级税务机关建设成为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模范机关,为打赢一场场税收改革发展攻坚硬仗提供强有力支撑。(二)为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税收制度提供有益借鉴革命根据地的税收制度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处于不断变革之中,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各地区自理到全国统一的漫长曲折发展过程。抗战时期,党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在坚持税收原则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实施了一系列税收制度,并依据对敌斗争形势和统一战线需要随时调16

 2021 | 总第507期S H A N X I C A I S H U I17整税收政策,在实践中逐步建立起一整套成熟完善的税收制度。区别对待、量力而行、合理负担、将革命根据地税收建立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原则;先予后取、照顾体恤民力的原则;自报公议民主评税平衡税负的原则;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取之合理用之得当、克服片面“仁政”观点的思想主张等,既确保了战争所支所需,又照顾到人民生产生活,还巩固扩大了统一战线。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各项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并为当下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超前示范,提供了有益借鉴。历史充分证明,良好的财政税收制度是主导革命事业走向成功的基础性条件和关键性因素。(三)为弘扬中国税务精神,加快推进税收现代化建设注入精神力量红色税收精神凝结和发端于革命战争年代,是根据地军民和广大税务工作者用鲜血、汗水和泪水写就的。抗战烽火虽已消逝多年,但老一辈税务工作者身上那种艰苦奋斗、坚定信仰、不怕牺牲、廉洁奉献的精神愈显弥足珍贵,成为中国税务精神的活水源头。可以说,中国税务精神构筑在红色税务精神稳固坚实的基石之上,二者内核相同、一脉相承、一体相融。“忠诚担当、崇法守纪、兴税强国”的中国税务精神是税收事业的灵魂,是推进新时代税收现代化的内生动力,是红色税收精神在当代条件下的最生动最真实最完美的体现。“忠诚担当”锤炼税务人的意志,是践行税务精神的政治基础。不管是战争年代,还是迈向税收现代化的今天,税务机关作为党领导下的行政执法机关,始终把忠诚担当作为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刻入灵魂,注入血脉,对党忠诚,对国家忠诚,对人民忠诚,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税收事业的繁荣进步作为义不容辞的担当。“崇法守纪”约束税务人的言行,是践行税务精神的保证。身处革命战争年代艰险残酷环境,税务人员一边扛枪一边战斗,有时甚至一个人跋涉征税,却始终尊崇法纪清廉自律,表现出良好的职业操守和无私牺牲的奉献精神,这是每一名税务干部应具备的政治品格,也是践行中国税务精神的基本内核。“兴税强国”要求税务人履行神圣使命。老一辈税务工作者经受了税收一线的工作艰难和生死考验,却自始至终心无旁骛地坚持与敌斗争,每一项征粮计划的确定,每一个税收政策的调整,每一次税款的顺利取得和上缴,都无不表现出兴税强国的伟大志向。这正是我们党、我们的人民、我们伟大的民族勇往直前、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四)为开辟“十四五”时期税收事业发展新境界确立典型示范在风雨如磐的革命战争年代,面对错综复杂的对敌斗争形势,老一辈税务工作者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在攻克难题难关、顶住逆风逆水中,奋力推进红色税收事业,为中国革命取得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和物质基础,在一代又一代税务人的接续奋斗中,我党领导下红色税收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规划布局水平实现了跨越性飞跃。抗战初期,党中央、毛主席对加强根据地财税建设做出了统筹性思考和战略性谋划,为赢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提供了根本指导。晋绥、晋察冀和晋冀鲁豫等各根据地党委政府都从实际出发,先后调整制定了一系列财税工作规划,抗战胜利后,以 1947 年的华北财经会议为标志,根据地税务工作步入正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税制建设作了积极准备。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红色税收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红色精神的有机构成和中国税务精神的活水源头,同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所缔造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精神一样,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同样发挥着凝聚民心、引导方向、催人奋进的作用。我们要努力实践红色税收精神的时代价值,把红色税收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激励和鼓舞广大税务工作者奋发图强、开拓进取,在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新征程中不断夺取新胜利,继续在迈向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经受考验,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课 题 组 组 长:刘培平课题组副组长:司新山 李 渊 李晋芳课 题 组 成 员:李 菲 王怀旭 赵 昌 罗震宇       宋佩航 许国富 张 珉报 告 执 笔 人:李 菲 赵 昌(本报告为《建党百年与税收之山西红色税收》课题总报告节选)责任编辑:胡仙荣

篇四:税务局产品或服务的社会价值是什么

税务局办税服务厅工作总结

  一、 2011 年工作总结

  (一) 、 在大厅内实行“一窗通办”

 涉税事项

  在办税服务厅内推行涉税业务“一窗通办” , 即实现纳税人在办税大厅内办理涉税事项时, 在任何办税窗口通办申报纳税(含车辆购置税征收、 落籍、 转籍、 变更等业务)

 ,认证报税、 发票发售、 代开(含专用发票发售、 代开业务)

 、 税务登记、 文书受理等业务。

 (二)

 、 在大厅内实行“按分计酬”

 考核办法

  在办税服务厅内推行工作人员办理涉税业务“按分计酬” 考核办法。

 即将大厅人均500 元岗位津贴, 按分值比例分配。

 所有涉税事项, 按照查询方便、 分值工作量配比合理的原则分类近 30 种, 业务数量分类通过系统查询, 计算窗口人员当月实际完成工作量的分值, 使工作量大小直接与岗位津贴挂钩。

 通过打造办税服务厅“一窗通办、 按分计酬” 服务平台, 提升了纳税服务质量。

 但也存在重服务, 轻管理, 服务手段单一、 业务办结质量不高等方面不足。

 二、 2011 年工作规划

  (一) 、 升级“一窗通办”

 涉税事项服务

  将“一窗通办” 涉税服务升级为“一窗通办, 同城通办” 。

 从满足纳税人需求入手,将办税服务大厅“一窗通办” 涉税事项服务升级为“一窗通办、 同城通办” 服务。

 即全县区域的纳税人, 办理任何涉税事项时, 可选择在办税服务厅的任何办税窗口通办所有涉税事项。

 办税大厅将严格执行“同城通办、 一窗通办” 涉税事项操作规范, 积极探索“同城通办、 一窗通办” 新路子, 起到标兵作用, 主动和分局结对子, 利用办税服务厅先行“一窗通办” 的优势, 为县局做好“一窗通办, 同城通办” 纳税服务工作提供支持。

 二、 升级“按分计酬”

 考核内容。

 将“按分计酬”

 考核内容接近三十项升级为所有的涉税事项考核, 将单一的业务数量考核拓展为业务质量考核和服务质量考核,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使考核评价更加客观, 更加符合纳税服务的需求。

 三、 创新纳税服务手段

  除了办税服务厅提供表证单书样本、 纸墨等用品, 通过电子显示屏进行税法公告等传统方式纳税服务外, 2011 年将创新如下纳税服务手段:

 (一)

 多样式的申报。

 利用现代科技, 开通网上申报, 让纳税人自由选择传统的上门申报或方便快捷的网上申报。

 (二)

 简便的缴款方式。

 开通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开户银行的计算机网络互联, 即 ets银行扣款。

 增设银联 pos 机刷卡缴纳税款的方式, 作为缴款方式的补充。

 (三)

 规范的咨询方式。

 开通专门的税收 12366 咨询热线; 开通门户网站, 纳税人可以通过上门咨询、 电话咨询、 网上咨询, 短信咨询等方式, 享受不受时间、 空间限制的纳税服务。

 总之, 办税服务厅将紧紧围绕县局纳税服务质量迈上一个新台阶的目标的要求, 加大服务手段创新力度, 千方百计提高服务质量, 为把我局办税服务厅建设成省级标兵而努力奋斗。

篇五:税务局产品或服务的社会价值是什么

服务与税收遵从关系• 一、纳税服务的概念• 二、纳税遵从的内涵• 三、两者之间的关系• 四、如何做好纳税服务

 纳税服务的概念纳税服务,在我们接触的英文文献中直译为“纳税人服务(taxpayer service)”,是税务部门在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向所有纳税人提供的,旨在方便其了解、履行纳税义务以及享受纳税权 利 的 服 务 的 总 称 。

 管理的概念• 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地完成既定的目标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地完成既定的目标,包括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等环节。包括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等环节。• 管理三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管理环境管理三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管理环境

 4什么是税收管理?• 税收管理的核心活动围绕税法和规章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开展。税收管理的核心活动围绕税法和规章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开展。• 税收征管制度设计的价值理念就是鼓励遵从税收征管制度设计的价值理念就是鼓励遵从, 打击不遵从.

 税收遵从的概念• 税收遵从是纳税人基于对国家税法价值的认同或自身利益的权衡而表现出的主动服从税法的态度和行为。

 遵从管理理论的影响• 从注重结果到注重过程;• 从注重具体目标到注重根本目标;• 从注重短期目标到注重长期目标.

 管理与服务的关系• 一体论: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就是公里;寓管理于服务,寓服务于管理;税收征管,执行政策,纳税服务都是税收管理,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述。• 管理就是采取惩处和激励相结合的措施,来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从管理的手段看,包括柔性手段和刚性手段。柔性手段实质上就是服务,刚性手段实质上就是执法。• 美国的税务管理目标:服务+执法=遵从

 管理与服务的关系• 二体论:管理是一个组织内部的活动;服务是指不同组织之间的活动。管理活动主要依据法律、法规、内部规章制度进行管理;服务活动主要依靠法律、挈约、协议进行服务。• 征纳双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税务机关是行政主体,纳税人是企业主体。

 纳税服务的作用• 提高纳税人对税法的理解• 帮助纳税人纳税人解决办税中的困难• 让遵从更容易• 降低纳税成本• 防止纳税人不遵从• 让纳税人更满意

 纳税服务为什么是税收核心业务• 从税收实现的手段看:• 2009年,全国税务系统共组织税款6.3万亿,其中:通过自行申报,纳税人缴纳5.9万亿;通过评估,评补3000亿;通过检查,查补1500亿元。• 税务机关对自行申报的纳税人必须提供纳税服务,也就是说,纳税服务是帮助纳税人自觉履行纳税义务的重要手段,所以纳税服务是税收的核心业务。

 纳税服务为什么是税收核心业务• 从不同手段的效率看:• 税务管理专家进行大量测算:投入一元纳税服务的费用可以增加50元税收收入;投入一元稽查费用可以增加20元的税收收入。• 从实际情况看:纳税服务的成本效益是5%左右,纳税评估的成本效益是10%左右,税收稽查的成本效益是20%左右,反避税调查的成本效益30%-50%。

 纳税服务为什么是税收核心业务• 从管理的效果看:• 纳税服务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纳税遵从,和谐怔纳关系。• 单纯的税收执法会增加征纳成本,激化征纳矛盾。• 纳税服务和税收执法都是税收管理的有效手段,需要相互配合,才能相得益彰。

 我国税收征收率估算情况• 1998年,胡鞍钢测算我国的整体税收征收率为55%;• 2001年,贾绍华估算我国的整体税收征收率为70%;• 200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专家估算的结果是:增值税的流失率44%,所得税的流失率为79%,关税的流失率为56%。

 各税种征收率比较印花税车辆购置税消费税增值税所得税

 满意度调查情况• 2009年7月,省国税局在外网组织了一次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从总比例看,“非常满意”占比82%,“满意”占比6%,“基本满意”占比4.5%,“不满意”占比5.4%,“不了解”占比2.1%。从选项看,有31个选项的“非常满意”评价超过80%。• 2008年6月,总局组织满意度调查,我局的满意度只有71.5%;• 2010年2月监察室组织的社会满意度调查,满意度在30%以上。

 • 2008年8月,国家税务总局成立了专门负责纳税服务工作的职能部门——纳税服务司,标志着我国纳税服务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2009年7月31日,安徽省国家税务局成立纳税服务处,标志我省纳税服务工作迈入新阶段。

 公共服务改革对税务部门的启发•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应对财政危机和政府的信任危机,先后开展了以“政府再造"为主要内容的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其改革取向是用新公共服务模式替代传统的官僚制公共服务模式。

 • 新公共管理运动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管理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提出政府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企业家政府”.• 与传统公共管理模式相比,其不同之处:强调以顾客为中心,引入了市场机制,强化竞争功能,强调企业管理理论与技术,注重服务及其效率。

 • 新公共管理理论因其简单将企业管理移植到公共部门,混淆了公私界限而遭到质疑。•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体系中所保有角色的理论,它强调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决策制定);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为公民服务和非为顾客服务;重视人而非生产率;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等等。

 • 两种理论虽有差异,但与传统理论相比,他们共同关注的都不再是政府组织自身的要求,而是强调对社会、对公民的需求具有回应性,更强调政府的服务性。• 从实际执行效果看,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模式的市场化方法和竞争机制,大大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但由于它忽视了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造成了碎片化的制度结构

 •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为了克服公共服务官僚制方法的缺陷,超越新公共管理方法所造成的困局,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各国开启了以“整体政府”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轮政府改革运动。工党政府制定了“整体政府”发展规划,主张用“整体政府”方法进行公共服务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行“公共服务协议”制度。

 • 公共服务协议是英国政府各部门与财政部签订的公共服务合约,其目的在于促进政府部门改进服务方式和履行公共责任。每一公共服务协议都规定了政府部门公共服务的高层次目标、重点目标和重点目标下的关键绩效目标。为落实这些公共服务协议,各部门在各自的业务规划中制定了具体的措施和评估指标。• 英国财政部每隔一定时间就会审查各部门的关键目标、优先重点事项和资金落实使用情况。

 • 随着英国公共服务改革不断取得成效,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瑞典等国相继进行了“整体政府”公共服务改革,加拿大、美国等国的地方政府也进行了类似“整体政府”的公共服务改革。目前,建立“整体政府”公共服务模式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公共服务改革的普遍诉求。

 • 对于作为政府公共部门重要组成部分的税务部门来说,不但税收征收过程是服务,征收的最终目的也是为纳税人服务,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公共服务改革运动的深刻影响。传统的税务管理思想受到挑战,税务部门开始重新审视自身与纳税人的关系,重新定位税务机构在税收征纳中的地位和作用,税务管理理念和运作方式都发生了重大转变。新公共管理理论为现代纳税服务提供了理论依据,它不但确立了纳税人与政府平等的经济主体关系,而且还在公共产品。“供需”关系中确立了纳税人的主导地位。各国税务部门借鉴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革新工作机制,提高纳税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其基本趋向:一是引入企业经营管理思想,注重过程、结果、激励和绩效评估;二是把纳税人视为顾客 (或称客户);三是以顾客满意度作为衡量绩效的标准。

 OECD成员国目前经合组织共有30个成员国,它们是: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捷克、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爱尔兰、意大利、日本、韩国、卢森堡、墨西哥、荷兰、新西兰、挪威、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英国、美国。

 两种管理模型• 任务型管理• 遵从型管理

 • 【美】罗伯特·基德尔、克雷格·麦克尤恩:“社会视野中的纳税行为:税法遵从与不遵从的初步类型”。在此研究基础上,国内学者提出纳税人的行为有两种基本类型:原生性税收遵从和原生性税收不遵从。原生性税收不遵从又有两种类型:• (一)无知性税收不遵从。即纳税人能够正确认识税收,愿意自觉履行纳税义务,但由于不能准确理解税收法规,因而不能准确、及时地履行纳税义务。• (二)故意性税收不遵从。即不能正确认识税收,不愿意完整、准确地理解税收法律法规,不去自觉、准确、及时地履行纳税义务。现实生活中的原生性税收不遵从,主要是这种。进一步说,故意性税收不遵从又分两种:• 1.自私性税收不遵从。表现为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不愿意为实现公共利益而承受税收负担。• 2.对抗性税收不遵从。表现为对政府行为不满意,明目张胆地拒绝纳税。

 遵从的变量 遵从的类型 不遵从的类型强 迫 防卫性遵从、制度性遵从自身利益 利己性遵从 自私性不遵从习 惯 习惯性遵从 习惯性不遵从合法与公平 忠诚性遵从 象征性不遵从社会压力 社会性遵从 社会性不遵从税务代理 代理性遵从 代理性不遵从准则 懒惰性遵从 程序性不遵从确知 无知性不遵从遵从负担 懒惰性不遵从

 29Enforcement compliance pyramid model- overview

 • 自愿遵从(50%)• 半遵从 (30%)• 不遵从(10%)• 无法遵从(10%)修改完善税法)

 遵从与不遵从类型遵从的变量 遵从的类型 不遵从的类型强 迫 防卫性遵从、制度性遵从自身利益 利己性遵从 自私性不遵从习 惯 习惯性遵从 习惯性不遵从合法与公平 忠诚性遵从 象征性不遵从社会压力 社会性遵从 社会性不遵从税务代理 代理性遵从 代理性不遵从准则 懒惰性遵从 程序性不遵从确知 无知性不遵从遵从负担 懒惰性不遵从

 “金字塔”税收征管体系

 33对税制的信任对税务当局的信任可见被发现风险社会规范主动遵从税收流失征收损失缴纳税款理论上正确的税收容易遵从不同效果的链条

 提高遵从的措施• 简单易懂的税法• 透明清楚的程序• 较低的遵从成本• 良好的纳税服务• 有效的信息监管• 严格的税收执法

 风险管理框架• 八个相互关联的组成要素:• 1.内部环境,即组织基调,是其他风险管理要素的基础,为组织内的人员如何认识和对待风险提供基础。1.内部环境,即组织基调,是其他风险管理要素的基础,为组织内的人员如何认识和对待风险提供基础。• 2.目标设定,即设定一个组织进行风险管理的目标,该目标可以分为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2.目标设定,即设定一个组织进行风险管理的目标,该目标可以分为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 3.事件识别,指识别可能对主体产生影响的潜在事项,包括区分代表风险的事项和代表机会的事项,这是进行风险评估和应对的基础。3.事件识别,指识别可能对主体产生影响的潜在事项,包括区分代表风险的事项和代表机会的事项,这是进行风险评估和应对的基础。• 4.评估风险,指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以便形成确定应该如何对它们进行管理的依据。4.评估风险,指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以便形成确定应该如何对它们进行管理的依据。风险管理理论

 • 讲究成本• 讲究效率• 目标明确

 • 登记• 帐簿• 申报• 评税• 稽查

 税务纠纷引发的血案• 2010年2月18日,一名52岁的软件工程师驾驶一架轻型飞机撞向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联邦税务局办公大楼,现场浓烟滚滚,烈焰翻腾,大楼内200多税务官员惊慌失措,纷纷逃离。

 一份遗书留下的思考• 驾机撞楼的是一名软件工程师,名叫约瑟夫.斯塔克,此人非常有才华,为人也正直.为什么会做出如此极端的选择呢?从他留下的遗书可以看出端倪.• 一是认为税制不公平.他在遗书中说:在他很年轻的时候,就知道了“没有代表就不纳税”,这句名言推翻了君主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开始了资本主义的民主与自由。斯塔克认为美国1986年的税制改革 ,中低收入者多缴了税,而且在金融危机中政府帮助了富人,不仅税收不公平,而且分配也不公平。

 • 二是税制太复杂。斯塔克在遗书中说:“到目前为止,我们拥有专业学者都难以理解的最复杂的税制体系,几乎无人可以准确计算,法律还要求纳税人在纳税申报表底部签字,对此负责。”复杂的税制不仅增加了纳税人负担,也影响纳税人的遵从。

 • 三是权益得不到保护。斯塔克在创办公司的过程中,曾经因为欠税,税务当局粗暴地关闭了他开办的公司。斯塔克说:1978年,我曾经花费了5000美元,至少1000个小时写信给参议员、众议员或者任何一个能听我申诉的懒汉,但是没有人听我的,他们全部认为我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斯塔克的愤懑心情无法排解,最后忍无可忍。他在遗书中写道:“好吧,国税局的兄弟们,让我们试图有所改变吧,拿走我的一磅新鲜的肉,你们可以高枕无忧了。”美国的救济制度是相对比较完善的,但在这个个案中,却没有达到落实,这是血的教训。

 • 为消除各种原生性税收不遵从,促使纳税人由税收不遵从转化为税收遵从,在税收管理中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 (一)纳税服务。为促使无知性税收不遵从转化为税收遵从,税务部门必须为纳税人提供正当、有效的纳税服务。通过有效的纳税服务,无知性税收不遵从将转化为引导性税收遵从。

 • (二)税收监控。为消除自私性税收不遵从产生与存在的条件与途径,促使一部...

篇六:税务局产品或服务的社会价值是什么

• 超额负担 • 最适商品课税 • 拉姆齐法则 • 最优使用费 • 最优所得税 • 纳税人服从经济学

 1

 超额负担 • 如果未来不再缴税,人们还会受到现在税收增加的影响吗?

 – 是的,消费者会根据税收增加导致的收入变化来调整消费。

 – 可能使得消费者从其所选择的消费组合中得到的效用减少

 • 超额负担是指由于税收歪曲经济决策,社会福利的损失超过所征收上来的税收收入。

 2

 超额负担 • 两种商品 – 大麦和玉米 • 消费者的收入是固定的 • P b

 和P c 分别是大麦和玉米的价格 • 经济中不存在外部性、垄断、公共品之类的“歪曲”现象,即商品的价格反映的是它们的边际社会成本。

 3

 超额负担 • Figure 11.1 说明了在预算约束(AD)下,效用最大化决定了最优的消费组合是E 1

 • 对大麦征收税率为t b 的从价税,从而大麦的价格提高到(1+t b )P b

 ,并使预算约束线向x轴旋转,新的预算约束线是AF。

 4

 11.1 5

 超额负担 • 在任意的大麦消费水平,AD与AF之间的垂直距离表示以玉米衡量的应纳税额。

 • 把玉米的价格标准化为$1,这段垂直距离就可以用来衡量玉米的数量或者美元价值。

 6

 超额负担 • Figure 11.2 说明在新的预算约束(AF)下,效用最大化可以得到新的最优消费组合

 • 这时,消费组合E 2 使得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 这时,新旧两条预算约束线的垂直距离是GE 2 ,即是所征收到的税收收入。

 7

 超额负担 • 任何税收都会使她处于较低的无差异曲线上。有没有其他的征税办法,既能得到收入GE 2 ,又能使消费者的效用损失小一些?或者能扩大收入同时减少效用损失?

 • 如果可以,那么大麦税就有超额负担。

 8

 11.2 9

 超额负担 • 等价变化衡量的是税收造成的损失,相当于这样一笔收入减少数额,即这笔收入减少额引起的效用减少程度,与税收引起的效用减少程度相同。

 • 拿走这笔收入等价于使预算约束线向内平移。

 • 预算约束线HI 如Figure 11.3所示。

 10

 11.3 11

 超额负担 • 注意到ME 3 =GN>GE 2 ,但是这时消费者的效用与征税下消费者的最大效用是相等的。

 • 因此,等价变化和税收收入之间的差距E 2 N是大麦税的超额负担。大麦税使得消费者情况变差的程度超过了税收收入。

 12

 一次总付税 • 一次总付税可定义为纳税人必须支付一定数额,而与纳税人的行为无关。

 • 使得预算约束线移动到HI 的一次性总付税满足消费者的效用损失等于税收收入

 • – 结论:一次总付税没有超额负担。

 13

 一次总付税 • 既然一次总付税如此有效率,为什么没有得到广泛使用? – 不考虑人们的经济状况而让每个人缴纳相同的税额是不公平的。

 • 超额负担与福利经济学 – 帕雷托有效资源配置的必要条件不能得到满足:

 14

 一次总付税 • 直观地看,当MRS>MRT时,大麦消费替代玉米消费的边际效用大于这种替代所必需的生产成本的变化。如果进行这种调整,效用就会提高。

 • 然而,在征大麦税的情况下,没有进行这种替代的动机。

 15

 问题 • 所得税有超额负担吗? – 如果存在第三种商品闲暇,那么所得税也存在超额负担。

 • 如果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完全没有弹性的,税收还会带来超额负担吗? – 超额负担仍然存在,如Figure 11.4所示。

 16

 11.4

 17

 问题 • 在Figure 11.4中,消费者对大麦的需求曲线是完全无弹性的:当大麦的价格变化时,消费量没有变化B 1 =B 2

 。

 •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抵消。

 • 计算超额负担必须考虑替代效用,并且与补偿性需求曲线(收入补偿使得商品价格变化时消费者效用不变)相关,而补偿性需求曲线的弹性并不等于零。

 18

 通过需求曲线衡量超额负担 • 考虑补偿性需求曲线,如Figure 11.5所示。

 • 对大麦征从价税,大麦的价格增加到(1+t b )P b 。

 • 将供给曲线平行地向上移。

 19

 11.5

 20

 通过需求曲线衡量超额负担 • 超额负担等于三角形fid. • 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可以用简单的代数式表示为:

 21

 通过需求曲线衡量超额负担 • 这个公式的含义是:

 – 补偿性需求曲线的弹性越大,超额负担越多。

 – 随着税率的提高,超额负担按其平方值增加。

 – 征税之前,消费者在被征税商品上支出越多,税收产生的超额负担越多。

 22

 对投入品的差别课税 • 对投入品,政府按照其用途来征收不同的税:

 – 公司部门使用的资本所面临的税率,比非公司部门资本的税率高。

 – 家庭部门的劳动不用缴税。

 • Figure 11.8说明了征税带来的效率成本

 23

 11.8

 24

 对投入品的差别课税 • 图中,总的劳动供给是固定的,横轴距离OO’是全社会可利用的劳动总量, OO’上的任何一点,都代表着劳动在家庭与市场间的某种配置

 • VMP表示家庭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

 • VMP 曲线向下倾斜,表示劳动在家庭部门的边际收益递减。劳动在两个部门间的最优配置是使得劳动在两个部门的边际产品价值相同。

 • 这里,均衡状态是OH*小时用于家务,O’H*小时用于市场工作。

 25

 对投入品的差别课税 • 如果只对市场工作征税而不对家庭劳动征税,那么市场工作的有效VMP曲线将向下旋转。

 • Figure 11.9说明了这一影响。

 26

 11.9

 27

 • 人们将会花更多的时间从事非市场工作。

 – 家庭生产时间从OH*增加到OH t ,而市场生产时间从O’H*减少到O’H t 。

 • 超额负担等于图中三角形abe.

 28

 最适商品课税 • 假设我们的目标是以最小的超额负担来筹措支出需要的资金. • 假设不使用一次性总付税收. • 有三种商品:

 • – 物品X, Y, 和闲暇 • – 价格分别是P X , P Y , and w.

 29

 最适商品课税 • • 时间禀赋是固定的:

 TwT P X PY wlX Y  30 • 预算约束可以表示为:

 第一种情况– 所有商品都能被课税 • 如果所有的商品都能被课税,征收同样的从价税率将会产生:  wTtP X P Y wlX Y1         wT t P X t PY t wlX Y      1 1 131

 第一种情况– 所有商品都能被课税 • 政府可以通过对所有商品(包括闲暇)征收同样的税率来获得一次总付的钱, • 这样做是有效的.没有超额的负担. 32

 第二种情况– 并非所有商品都能被课税 • 可能不能对非市场化的东西征税. • 假设只能对商品X 和Y征税. • 总体来说,不可避免地会有超额负担. 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在收入约束条件下选择对X和Y的税率来最小化超额负担. 33

 最适商品课税: 拉姆齐法则 • 考虑边际超额负担这个想法 – 额外的无效率来自于少量地逐渐提高税率 – 图12.1 用三角形(abc)来表示初始的超额负担,用不规则的四边形(fbae)来表示边际的超额负担 34

 Figure 12.1 35

 最适商品课税: 拉姆齐法则 • 对商品X征税的边际超额负担大约是: ΔX. • 获得的边际税收收入大约是: X 1 . • 因此一美元税收收入的引起的边际超额负担是

  XX 136

 最适商品课税: 拉姆齐法则 • 用同样的方法来分析商品Y. • 于是得到最优化的结果:   XXYY1 137 • 拉姆齐法则认为,为了最小化总的超额负担,应该设定税率,使得对每种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减少的百分比相同.

 最适商品课税: 逆弹性法则 • 回忆一下商品X的超额负担的表达式: EB P XtX X X12238 • 计划者的最优化问题是在收入约束条件下通过选择对商品X和Y所征收的税来最小化总的超额负担.

 最适商品课税: 逆弹性法则 • 建立拉格朗日方程:   min, ,L P Xt P Yt R P Xt P Ytt tX X X Y Y Y X X Y YX Y       12122 239 0000X X X XXY Y Y YYX XY YLP Xt P XtLPYt PYttt          

 最适商品课税: 逆弹性法则 • 求解方程得到税率和弹性之间的关系: t tX X Y Y  ttXYYX40 • 整理后我们得到反弹性法则: inverse elasticity rule : :

 最适商品课税: 逆弹性法则

 • 逆弹性法则的含义: – – 只要商品在消费中不相关(即不是补充品也不是替代品),税率应当同弹性成反比例. – – 当商品Y的弹性相对较小时,应该对它多收税.

 41

 最适商品课税: 逆弹性法则 • 对弹性较小的商品比如说食品和药品征税是“公平”的吗? • – 显然,是不公平的. • 税收系统的另一个标准是纵向公平: 应当在具有不同的支付能力的人们之间公平地分配税负. 42

 最适商品课税: 逆弹性法则 • 逆弹性法则已经被修改来包含分配相关的事情.

 • 偏离逆弹性法则的程度取决于: • – 社会对公平有多么重视 • – 穷人和富人的消费模式有多大的差别 43

 最优使用费 • 如果政府生产一种产品或服务,将必须直接选择一个使用费. – – 使用费是商品或服务的使用者对政府支付的价格. – – 例如,自然垄断. • 什么是“最优”的使用费? 44

 最优使用费 • 考虑图12.2中的自然垄断. – – 连续递减的平均成本 – – 边际成本处处低于平均成本 45

 Figure 12.2 46

 最优使用费 • 私人公司将会选择MR=MC,选择Zm. 这个产出水平导致无效率. • 见图12.3 47

 Figure 12.3 48

 最优使用费 • 效率要求P=MC, 或者是产出等于Z * . • 关键问题是在这个水平下,价格低于平均成本,生产会导致亏损. 49

 最优使用费 • 解决方法: – – 平均成本定价: 零利润, 但是 Z A <Z * . – – 边际成本定价加上一次性总付税收: • 选择P=MC, 生产 Z *

 会导致亏损, 同时用一次性总付税收来进行补贴. • 假设这种税收是可行的 • 公平考虑– 谁来作这件事?

  50

 最优使用费 • 第二个原则被称为受益原则– 公共设施的消费者来为其消费支付. • 拉姆齐解决方法 – – 如果政府经营几个企业,会在不亏损的约束下选择边际成本上的加价. 51

 最优所得税 • 埃奇沃斯模型意味着一个强烈的累进的税制: 高收入者边际税率是100%. • 关键问题是没有考虑工作的激励. 52

 最优所得税 • 考虑工作激励 • 税收计划由下式给定: revenue t Income     53 • 图12.4画出这个方程

 Figure 12.4 54

 最优所得税 • 这个税收计划被称为线性所得税(或者是统一所得税). • t值越大意味着税收的累进程度越高,但是会带来较高的超额负担. • 最优所得税应当寻找α和t 的最优组合. 55

 最优所得税 • 最优所得税问题的典型发现: – – 允许闲暇和收入之间的适当的替代会导致所得税税率比100%小得多. 56

 税制设计的其它标准 • 横向公平: 相同处境的人应当平等对待 – – 衡量的指标反映的都是人们决策的结果, 所以很难说明这些人是否初始时有相同的处境. • 税收系统的运行成本 – – 逃税 – – 免税 57

 逃税 • 逃税是指不缴纳法定税收的行为. • 税收欺骗的衡量极其困难,常见的税收欺骗有下面几种方式: – – 建立两套帐 – – 通过第二职业挣现金 – – 实物交易 – – 现金交易 58

 纳税人服从经济学 • 逃税和避税的区别 • 逃税 – 农民不如实申报卖蘑菇的数量 – 作家不申报版税

 • 避税 – 农民少卖蘑菇 – 作家通过列举其写书过程中的费用申请税收减免

 59

 纳税人服从经济学 • 目前有大量证据表明,逃税充斥于整个欧洲和北美的经济。据估计,这些国家的经济活动有10%是在逃避纳税这一企图的驱动下进行的。

 60

 纳税人服从经济学 • 税收本身的损失也许不是最主要的,更为重要的是—— – 逃税对于GDP和失业等指标可信度的影响。

 – 对于税后收入分配的影响 – 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 纳税部门(正规部门)和非纳税部门(黑色部门)同时存在,这两者的净收益率之间存在一个楔子。如果资源是自由流动的,那么会从纳税部门流向非纳税部门,直到两个部门的净收益率相等。然而这时总收益率却不同了,资源配置受到扭曲。

 – Alm(1985)估计,1980年美国逃税的福利成本占GDP的5%-10%.

 61

 纳税人服从经济学 • 纳税人按照税制要求交税所发生的费用,例如:

 • 英国实行所得税预扣法,雇主有责任从雇员的工资中扣除一定的所得税,并将其交给税务机关。结果是,企业要实行一种更为复杂的,成本更高的工资制度。

 • 纳税人必需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记录其获得的收入。尤其是那些有不同收入渠道的纳税人,不得不雇用会计和律师 • 精神成本。当那个不吉利的棕色信封丢进信箱的时候,纳税人会焦虑不安。

 62

 纳税人服从经济学 • 对雇员来讲,大部分服从成本由雇主承担。

 • 如果这些费用的差异非常大,那么就会对职业选择产生影响 • 更重要的,服从成本很高会导致人们逃税。

 63

 纳税人服从经济学 • 英国 Sandford(1973,1989):要求调查对象估算出最近12个月内,在纳税事务上花费的时间。

 • 估计的结果(占税收收入的百分比)

 64

 纳税人服从经济学 • 对美国名尼苏达600户居民的调查估算,美国联邦和州个人所得税的服从成本每年总额在170-270亿美元,占税收总额的5-7%。

 • 美国税制导致的服从成本更高,其中一个原因是在英国大部分服从成本是雇主承担的。

 65

 纳税人服从经济学 • 图12.5 表明当欺骗的期望边际收益超过边际成本时,最优的欺骗会发生.

 • – 含义: 欺骗随税率增加而增加,随监管增强而增强.

 66

 纳税人服从经济学 • 假设人们只关心期望所得的最大化 – – 目标是选择R, 向当局隐瞒的数量 – – 隐瞒的收入的边际收益等于税率 • 假设当局以ρ的概率随机调查纳税人,发现逃税之后,逃税的金额越大罚款率越高

 67

 纳税人服从经济学 68

 纳税人服从经济学 69

 纳税人服从经济学 • 个人的道德观念。观察表明,大多数纳税...

篇七:税务局产品或服务的社会价值是什么

税原理上说, 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 流通、 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实行价外税, 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 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但在实际当中, 商品新增价值或附加值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是很难准确计算的。

 因此, 我国也采用国际上的普遍采用的税款抵扣的办法, 即根据销售商品或劳务的销售额, 按规定的税率计算出销项税额, 然后扣除取得该商品或劳务时所支付的增值税款, 也就是进项税额, 其差额就是增值部分应交的税额, 这种计算方法体现了按增值因素计税的原则。

 公式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增值税计算公式:

 含税销售额/(1+税率)=不含税销售额

  不含税销售额×税率=应缴税额

 上面说增值税是实行的“价外税”, 什么是价外税? 也就是价外征税, 就是由消费者负担的。比如:

 你公司向 a 公司购进货物 100 件, 金额为 10000 元, 但你公司实际上要付给对方的货款并不是 10000 元, 而是 10000+10000*17%(假设增值税率为 17%)

 =11700 元。

 为什么只购进的货物价值才 10000 元, 另外还要支付个 1700 元呢? 因为这时, 你公司做为消费者就要另外负担 1700 元的增值税, 这就是增值税的价外征收。

 这 1700 元增值税对你公司来说就是“进项税”。

 a 公司收了多收了这 1700 元的增值税款并不归 a 公司所有, a 公司要把 1700 元增值税上交给国家。

 所以 a 公司只是代收代缴而已, 并不负担这笔税款。

 再比如:

 你公司把购进的 100 件货物加工成甲产品 80 件, 出售给 b 公司, 取得销售额 15000 元,你公司要向 b 公司收取的甲产品货款也不只是 15000 元, 而是 15000+15000*17%=17550元, 因为 b 公司这时做为消费者也应该向你公司另外支付 2550 元的增值税款, 这就是你公司的“销项税”。

 你公司收了这 2550 元增值税额也并不归你公司所有, 你公司也要上交给国家的, 所以, 2550 元的增值税款也不是你公司负担的, 你公司也只是代收代缴而已。

 如果你公司是一般纳税人, 进项税就可以在销项税中抵扣。

 你公司购进货物的支付的进项增值税款是 1700 元, 销售甲产品收取的销项增值税是 2550元。

 由于你公司是一般纳税人, 进项增值税可以在销项增值税中抵扣, 所以, 你公司上交给国家增值税款就不是向 b 公司收取的 2550 元, 而是:

 2550-1700=850 元, 所以这 850 元也 b 公司在向你公司购甲产品时付给你公司的, 通过你公司交给国家。

 b 公司买了你公司的甲产品, 再卖给 c 公司, c 公司再卖给 d 公司...... ,这些过程都是要收取增值税的, 直到卖给最终的消费,也就把增值税转嫁到了最终消费者身上了,所以增值税也是流转税。

  如果你是一名会计, 从会计分录中也看得出来:

 你公司向 a 公司购进 100 件货物时, 分录:

 借:

 原材料 1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

  贷:

 应付账款——a 公司 11700

  分录中并没有把收取的 1700 元做为公司的费用, 而是做为“应交税金”, 因为你公司是一般纳税人, 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你公司向 b 公司销售 80 件甲产品时, 分录:

 借:

 应收账款——b 公司 1755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15000

  贷: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550

  分录中并没有把向 b 公司收取的 2550 元增值税款做为公司的业务收入, 而是挂“应交税金”,因为这并不归你公司所有, 而是应交给国家的税收。

 销项税额 - 进项税额 = 2550 - 1700 = 850 元就是要交给国家的税收。

 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 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

 1993 年 12 月 13 日, 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 12 月 25 日, 财政部下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 于 1994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实行增值税的优点:

 第一、 有利于贯彻公平税负原则; 第二、 有利于生产经营结构的合理化;第三、 有利于扩大国际贸易往来; 第四、 有利于国家普遍、 及时、 稳定地取得财政收入。

  --------------------------------------------------------------------------------

 一、 增值税的纳税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 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

  二、 增值税的征收范围 增值税征收范围包括:

 1、 货物; 2、 应税劳务; 3、 进口货物。

  三、 增值税的税率 增值税税率分为三档:

 基本税率 17%、 低税率 13%和零税率。

  四、 增值税的计税依据 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的计税依据为其销售额, 进口货物的计税依据为规定的组成计税价格。

  五、 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 一般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2、 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含锐销售额÷(1+征收率)

 ×征收率 3、 进口货物的应纳税额=(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十消费税)

 ×税率

 六、 增值税的纳税申报及纳税地点 增值税纳税申报时间与主管国税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是相联系的。以1 个月为一个纳税期的纳税人, 自期满之日起 10 日内申报纳税; 以1 日、 3 日、 5 日、 10 日或 15 日为一个纳税期的纳税人, 自期满之日起5 日内预缴税款, 次月1 至 10 日申报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

 增值税固定业户向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增值税非固定业户向销售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进口货物应当由进口人或其代理人向报关地海关申报纳税。

  七、 增值税的优惠政策 1.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初级农业产品;

 2.避孕药品和用具;

 3.古旧图书;

 4.直接用于科学研究、 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 设备;

 5.外国政府、 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 设备;

 6.来料加工、 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所需进口的设备;

 7.由残疾人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

 8.销售的自己使用过的物品(不含游艇、 摩托车、 应征消费税的汽车)

 。

  增值税征收范围

  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包括:

 销售和进口货物, 提供加工及修理修配劳务。

 这里的货物是指有形动产, 包括电力、 热力、 气体等, 不包括不动产。

 加工是指受托加工货物, 即委托方提供原料及主要材料, 受托方按照委托方的要求制造货物并收取加工费的业务; 修理修配是指受托对损伤和丧失功能的货物进行修复, 使其恢复原状和功能的业务。

  ▲此外下列行为被视同为销售货物, 均要征收增值税。

  将货物交由他人代销

 代他人销售货物

 将货物从一地移送至另一地(同一县市除外)

  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将自产、 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对其他单位的投资

 将自产、 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

 将自产、 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职工福利或个人消费

 将自产、 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在中国, 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和营业税的征收范围互不重叠, 征收增值税的不再征收营业税, 征收营业税的不再征收增值税。

 但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存在纳税人兼营或混合经营这两种税的应税行为。

  对于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增值税应税货物又涉及营业税的应税劳务, 被视为混合销售行为, 如:

 纳税人销售货物并负责运输, 销售货物为增值税征收范围, 运输为营业税征收范围。

 对此的税务处理方法是, 对主营货物的生产、 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指纳税人年货物销售的营业额占其全部营业额的 50%以上), 全部视为销售货物征收增值税, 而不征收营业税; 对非主营货物的生产、 批发或零售的其他纳税人, 全部视为营业税应税劳务, 而不再征收增值税。

  与混合销售行为不同, 兼营行为是指纳税人在从事增值税应税行为的同时, 还从事营业税应税行为, 且这两者之间并无直接的联系和从属关系。

 对此的税务处理方法是要求纳税人将两者分开核算, 分别纳税, 如果不能分别核算或者分别核算不准确的, 则全部征收增值税。

 其他较为特殊的增值税应税范围还包括:

 货物期货的实物交割、 典当业销售死当、 非邮政部门生产销售集邮商品(邮政部门生产销售集邮商品缴纳营业税)等等。

 ★ 混合销售行为与兼营非应税劳务行为的比较:

 混合销售行为与兼营非应税劳务行为的比, 其相同之处是两者既包括销售货物与提供非应税劳务两种行为。

 不同之处是混合销售行为强调在同一项销售行为(同一业务)中存在两者的混合, 即销售货物与提供非应税劳务紧密相连以致混合为一体(如销售空调并负责安装)

 ,货物销售款与非应税劳务款同时从同一购买者(客户)

 那里取得而难以分清; 而兼营行为强调的是在同一纳税人的经营活动中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应税项目, 他们不是在同一销售行为(同一业务)

 中发生的, 即不同是发生在同一个购买者(客户)

 身上。

 因此判断某纳税人的行为究竟是混合销售行为还是兼营行为, 主要是看其销售货物行为与提供非应税劳务的行为是否同时发生在同一业务中(即其货物销售与非应税劳务的提供是否同时服务于同一客

 户)

 , 如果是, 则为混合销售行为; 如果不是, 则为兼营行为。

 正因为混合销售行为与兼营行为的性质不同, 故其纳税原则也不相同。

 前者是以纳税人的"经营主业"为标准划分,就全部销售收入(营业额)

 只征一种税, 或征增值税, 或征营业税, 而后者是以会计核算为标准, 纳税人能够分别核算、 准确核算, 则分别征税(即销售行为征增值税, 非应税劳务行为征营业税)

 ; 如果不能分别核算或者不能准确核算, 则非应税劳务行为也要一并征收增值税。

 另外, 应特别注意的是, 应税劳务与非应税劳务在《增值税暂行条例》 与《营业税暂行条例》 中的内涵是不相同的。

 《增值税暂行条例》 中的内涵是不同的。

 《增值税暂行条例》 中所称的应税劳务是指应征增值税的劳务, 即加工、 修理修配两类劳务; 其所称非应税劳务是指应按《营业税暂行条例》 征收营业税的交通运输、 建筑业等七类劳务。

 而《营业税暂行条例》 中所称的应税劳务, 即指应征营业税的七类劳务, 所称非应税劳务恰恰是指应征增值税的加工、 修理修配两类劳务。

 因此, 在增值税法章和营业税法章介绍的混合销售行为与兼营非应税劳务行为, 实际上是《增值税暂行条例》 与《营业税暂行条例》 从不同的税种角度, 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视角所做的的实质相同的规定。

  ,j 纳税义务人

 从事增值税应税行为的一切单位、个人以及虽不从事增值税应税行为但赋有代扣增值税义务的扣缴义务人都是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

 在 1994 年之前外资企业缴纳工商统一税, 并不是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 但 1993 年 11 月 6 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国税发[1993]138 号 《关于涉外税收实施增值税有关征管问题的通知 》 后, 从 1994 年 1 月 1 日起外资企业也成为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

  由于增值税实行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税款的制度, 因此对纳税人的会计核算水平要求较高, 要求能够准确核算销项税额、 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

 但实际情况是有众多的纳税人达不到这一要求, 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将纳税人按其经营规模大小以及会计核算是否健全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具体划分标准为:

  生产型纳税人, 年增值税应税销售额为 100 万元人民币;

  批发、 零售等非生产型纳税人, 年增值税应税销售额为 180 万元人民币。

  小规模纳税人

 年销售额达不到前述标准的为小规模纳税人, 此外个人、 非企业性单位以及不经常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的企业也被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在达到标准后经申请被批准后可以成为一般纳税人。

  对小规模纳税人实现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 其进项税不允许抵扣。

  一般纳税人

 年增值税应税销售额达到标准的可以成为一般纳税人, 此外对于生产型纳税人如果会计核算健全的, 这一标准可以放宽至 30 万元人民币, 但对非生产型商贸企业无论其会计核算健全是否健全均要达到标准才能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另外, 由于自 1999 年起国家强制推广税控加油机, 并禁止非税控加油机的生产和销售, 所以国家税务总局 2001 年 12 月 3 日发布国税函[2001]882 号《关于加油站一律按照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征税的通知》 规定从 2002

 年 1 月 1 日起将所有从事成品油销售的加油站都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而无论其规模是否达到标准和会计核算是否健全。

  已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如无下列行为, 即使某一年度的应税销售额达不标准通常也不取消其一般纳税人资格。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有偷、 骗、 抗税行为;

  连续 3 个月未申报或者连续 6 个月纳税申报异常且无正当理由;

  不按规定保管、 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税控装置, 造成严重后果。

  对于刚刚成为一般纳税人的商贸企业 (包括小规模纳税人转为一般纳税人)

 需经过一个纳税辅导期才能成为正式的一般纳税人, 辅导期一般不少于 6 个月。

 辅导期内税务部门将对其进行较严格的管理, 包括:

 限制每月的专用发票申购数量, 如需超额申购的, 要按前次巳领购并开具的专用发票销售额, 向主管税务机关预缴 4%的增值税款等等。

  辅导期达到 6 个月后, 税务机关应对其进行全面评审, 如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可认定为正式一般纳税人。

  纳税评估的结论正常

 约谈、 实地查验的结果正常

 企业申报、 缴纳税款正常

 企业能够准确核算进项、 销项税额, 并正确取得和开具专用发票和其它合法的进项税额抵扣凭证

 凡不符...

篇八:税务局产品或服务的社会价值是什么

文化建设与纳税服务管见 内容提要:纳税服务是税收工作的前提,是税务机关行政行为的组成部分。税收文化贯穿于税收工作的每个环节,渗透到税收工作的各个方面。如何通过积极的税收文化促进纳税服务,再用高质量的服务水准来丰富税收文化内涵,从而推动税收征管工作,是摆在每个税务干部面前的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关键词:税务文化建设

  纳税服务

  管见

 一、税务文化与纳税服务的内函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即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又反过来影响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良好的文化建设越来越引起了各行各业的关注和重视,税务文化在税收事业的发展中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所谓税务文化,是税务部门在长期的税收实践活动中积累形成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管理制度、行为规范和各种物质形式的总和,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次,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内函的。

 所谓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依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征收、管理、检查和法律救济过程中,向纳税人提供的服务事项和措施。是税务机关行政行为的组成部分。纳税服务以聚财为国、执法为民为宗旨,坚持依法、无偿、公

 平、公正的原则,促进纳税遵从,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二、税务文化建设与纳税服务的现状 (一)税务文化建设的现状。近年来,围绕税收事业的迅速发展和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新时期的税收文化,它凝聚了人心,振奋了精神,提高了税务干部素质,促进了税收制度创新,营造了和谐的征纳关系,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

 应该看到,税务文化建设还程度不同地存在一些问题,仍需要不断提炼、完善和提高:

 1、理论知识的匮乏导致思想认识存在一些误区。当前税务理论对税务文化的概念、实质、功能、要素、评价标准等缺乏系统、全面的阐释,对税务文化与民族文化、社会文化、传统文化的相互联系研究甚少,使税务文化在理论认知上存在一些偏差。“ 统一论” 认为文化是统一的,是社会共享的,不存在单独的税务文化,忽视了经济决定税收、依法治税等特点;“ 神秘论” 认为税务文化建设虚无飘渺,深不可测,看不见摸不着,与税收实际工作关系不大,短期见不到成效,存在畏难情绪;“ 万能论” 认为税务文化建设具有巨大的能量和作用,通过“ 以人为本” 的文化管理可以解决包括征纳矛盾、税收收入及干部队伍素质等所有问题;“ 活动论” 认为税务文化建设就是搞一些文体活动或社会公益活动,分不清实质与载体的关系,用表层现象混淆了文化内涵。

 2、物质文化的差距彰显税务个性不足。由于对有税务特色的元素提炼不够,如统一的标志、标牌、符号、色调、服装设计等,缺乏现代感、文化气息和亲和力,加之,文化载体不丰富,文化娱乐活动形式单一,文化活动场地或设备不足,文化交流平台欠缺,办税场所服务性和宣传性不强,文化亮点宣传不生动,缺少对税务典型事迹、税务精神的深度挖掘和宣传等,使税务文化形态彰显不够。

 3、行为管理的粗放渗透科技法治不够深。从税收管理行为来看,体现科技、高效不足。信息化建设的系统集成和开发运用不够,征管软件在应用实践中资源整合能力不强,监控水平不高。从征税行为来看,收入重于执法,管理多于服务。在对待纳税人问题上,传统的“ 官本位” 思想突出,“ 管” 与“ 治” 意识较浓,忽视纳税人在税收活动中的平等地位,忽视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征税过程中存在以言代法、以权代法,越权减免税,随意处置等现象。从税务干部个人行为来看,因素质参差不齐而表现在执法服务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客观存在,存在语言行为不规范、服务态度不好等问题。

 4、制度设计的缺陷体现人本和谐不够。税制和税收政策的设计体现公平、和谐、发展的原则不够。表现为个别税制老化,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税种调控能力有限,对缩小收入差距、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等远没达到预期目标;从税务行政处罚、救济等制度上看,对税务

 行政相对人权利保障还不够。管理体制的设计体现简洁、效能、便民的原则不足。一些管理办法、审批程序繁琐,内容设计侧重于保障税收收入,没有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管理过程设计和制度遵从缺乏科学、实用、有效的标准。制度对行为习惯的约束力不够,制度更多的表现为文字条款而非深入人心的文化意识。

 5、精神理念的模糊凸显文化内涵不够。精神理念的模糊主要反映在价值观上,首先,是团体核心价值观的缺失。一个团体,提倡崇尚什么,摒弃反对什么,是非功过的判断评价都应旗帜鲜明,应通过思想塑造、完善激励机制引导整个队伍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形成凝聚人心的核心价值观。从目前整体现状看,核心价值观缺失,对核心的价值理念、组织框架、价值体系和实践应用研究还不够。其次,是个人价值观模糊。存在以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不讲组织原则的自由主义和崇尚物质追求的拜金主义等,表现出个性张扬、私欲膨胀,毫不顾忌、甚至不惜任何代价来谋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渐趋衰落。这种价值观影响着税务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在税收精神理念上,尚需深入挖掘和打造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追求卓越的精神,牢固树立税收法治理念、廉洁从政理念、优化服务理念、科学管理等现代管理理念。

 6、税务文化与其他工作有机结合不够。没有将税务文化渗透于征收管理的全过程,真正发挥税务文化影响、促进税

 收工作的作用。税务文化建设运行机制不完善,与实际工作脱节,没能使文化管理产生出有效的生产力,影响了税务文化建设的发展。

 (二)纳税服务的现状。目前,纳税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并得到较快的发展。一是建立了统一的办税服务场所,推出了首问责任制、限时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 一窗式” 服务等措施,实行税前、税中、税后的多方面服务;二是构建了网络化的信息技术服务平台,推出了“ 12366”纳税服务热线,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综合查询、投诉举报、纳税申报等服务内容。利用网络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随时在线的特点,建立了专门的税务网站,接受纳税人网上申报,宣传税收政策法规,解答纳税人相关问题等;三是形成了多元化的纳税申报方式,实现了直接申报、邮寄申报、电话申报、网上申报、代理申报等;四是开展了多渠道的税收宣传服务。以税收宣传月为载体,一年一个宣传主题,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税收宣传活动,向全社会普及税法知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种媒介向纳税人开展经常性、多形式的税收宣传,公布税法变动、税率调整等情况。建立了税法公告制度,在办税场所设立了触摸式查询服务设备、电子显示屏等,供纳税人使用和阅读。

 在纳税服务工作中也程度不同地存在一些问题:

 1、纳税服务理念滞后。在传统的税法理论中,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是不对等的,存在过分强调征税人的权利而忽视

 其义务、过分强调纳税人的义务而忽视其权利的问题。税务机关在管理理念中存在过错推定的惯性思维,导致了部分税务干部重管理轻服务,制约了纳税服务的开展。税务干部更多的是站在监督管理者的角度,以管理者自居,而不是作为一个服务者来要求自己,没有树立起“ 服务也是管理” 的理念。另外,纳税服务更多的仅仅是从职业道德规范的角度来要求税务工作者,而没有从依法行政的高度来约束行为。

 2、纳税服务法律体系不够完善。我国关于纳税人权利的立法级次较低,有关纳税人权利的规定分散在各相关法律法规 中,至今还没有一部完整反映纳税服务的法律法规。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工作规范(试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纳税服务的内容和标准,对税务机关向纳税人提供的服务行为和措施提出了具体要求,但这只是系统内部的工作规范。2009 年,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纳税人权利和义务的公告》(公告 2009 年第 1 号),将分散于各法中有关纳税人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进行了汇总,列出了纳税人的十四项权利和十项义务,改变过去纳税人很难全面认识和了解自己可享受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的现状。尽管如此,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仍缺少一些当纳税人的权利受到侵害时的救济措施和渠道,这使得纳税人的权利落实缺少了法律层面的保障。

 3、纳税服务运行机制不够健全。从机构设置上看,我们长期以来坚持的是以加强对纳税人监控管理为重点的改

 革,侧重对纳税人的监控与管理,纳税服务只是属于征管的一个方面,各基层税务机关没有明确的职能机构专施纳税服务。从岗责体系看,没有明确的纳税服务职责,没有专职的纳税服务岗位及与纳税服务相应的工作流程、工作标准、责任追究、质量管理、监控措施等。

 4、纳税服务考评机制缺位。目前,虽然各地出台了一些纳税服务方面的工作职责,但大部分都是原则性规定,对服务的形式、内容、要求、考核标准和奖惩措施的规定尚没有明细化、规范化,缺乏有效的考评机制,无法真正实现考评结果与岗位薪酬、评先评优相挂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税务工作者自身的觉悟与管理水平,影响了纳税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5、纳税服务能力不足。很多税务干部仅将纳税服务理解为简单的微笑服务,配备饮水机、老花镜、便民伞等,纳税服务内容的扩展程度较低。面对纳税人高质量、高效率的纳税服务需求,如何方便、快捷、高效、全面的为纳税人服务,真正的做到“ 始于纳税人需求,终于纳税人满意” 的服务目标,现行纳税服务体系在能力上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三、税务文化建设与纳税服务的关系 (一)健康的税收文化可以促进纳税服务。行为来源于思想,思想引导行动。税务文化的渗透,可以使广大税务干部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实现由“ 要我服务” 到“ 我要服务” 的观念转变。树立征纳双方法律地

 位平等和“ 纳税服务,人人有责” 的理念,将纳税服务的重点由服务态度的好坏、服务设施的完备等表象转变为执法是否公平公正,工作是否快捷高效上。

 (二)健全的制度文化可以规范纳税服务。为了更好的提升纳税服务的水平,需要对纳税服务进行规范统一,加强税收管理制度和纳税服务制度建设,健全纳税服务内部和外部监督考核体系的制度建设,建立纳税服务的综合评价体系,真正作到以制度文化规范纳税服务。

 (三)积极的精神文化可以引导纳税服务。充分利用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引导创新税收精神文化,以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激励税务干部,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爱岗敬业、公正执法的理想信念。使广大税务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心理状态和审美情趣。

 (四)多采的行为文化可以带动纳税服务。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塑造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纳税服务的好坏是通过服务人员的行为直接表现出来的,因此,税务人员的行为直接影响着纳税服务的质量和效果,要着力提高队伍素质,大力实施人才兴税战略,树立诚信、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规范,坚持依法治税,严格公平、公正的执法,通过多采的行为文化带动纳税服务。

 (五)丰富的物质文化可以激励纳税服务。物质文化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提升纳税服务的源泉,对思想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要创造优美

 的工作环境,规范硬件设置,发挥其管理和服务功能。加强文化建设,活跃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借助环境效应对税务干部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与鼓舞,使大家在良好的税收物质文化影响下自觉的规范纳税服务行为。

 四、税务文化建设与优化纳税服务 税务部门要实现职能的转变,提高纳税服务水平,是未来税务文化的发展趋势。

 (一)以物质文化建设为载体,提高服务能力,优化纳税服务 物质文化要求进一步提高管理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优化办税服务环境,规范工作秩序。通过物质文化建设带动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以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来促进纳税服务的优化,最终实现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

 (二)以制度文化建设为基础,促进纳税服务体制的完善 制度文化要求加强规范化建设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的形式将纳税服务的形式、内容、要求、考核标准以及奖惩措施确定下来,尽可能的将纳税服务量化。通过强化征管系统的监督并辅之以必要的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保证各项细化指标能够如实、准确、迅速的得到落实。

 (三)以行为文化建设为桥梁,规范执法行为,优化纳税服务

 行为文化是税务干部言行举止的内在约束,反映了税务部门的行为组织、行为管理状况和干部的文化素养。近年来,国家将纳税服务由职业道德范畴提升为行政行为规范,这就要求税务干部要意识到自己所处的部门在公共产品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及时完成服务者角色的转变,从意识上真正树立起为纳税人服务的观念,规范执法行为,营造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提供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

 (四)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现纳税服务的优化 精神文化作为一种内在的约束,它能够排除税务机关在制度、法律及管理上的潜在障碍,能够反作用于“ 人” 的行为。通过精神文化建设来提高税务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是推动纳税服务水平的原动力。一方面可以通过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廉政勤政教育促使税务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起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内部形成一种争先创优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将纳税服务理念、文化精神深入人心,成为精神支柱和动力支持,激发税务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如今,...

篇九:税务局产品或服务的社会价值是什么

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税务 税务局干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什么是我们的共同价值?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和各种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任务和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如何凝聚我们的价值共识?这个重大问题,无论是对于党和国家,还是对于社会和公民,都既是一种时代性课题,又是一种历史性考验。顺应时代需要,紧跟实践步伐, 整 整合人民智慧,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 、 、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 、 、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 观” 。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 值观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把这 24 个字确立为社会主义 核 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这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 共 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是在全党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 义 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遵循。

 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国家 价 价值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强烈的国家意识、浓郁的家国 情 情怀,可以说是贯穿几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史的一条精神主 线 线。国泰民安、国富民丰,寄托着中华儿女对国家状态的 企 企望;精忠报国、以身许国,表达着中华儿女对国家利益 的 的奉献;国尔忘家、位卑未敢忘忧国,

 渗透着中华儿女对 国 国家安危的忧思??如此等等具有深邃内涵和广袤张力的 价 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伴随着历史的步伐连绵不断,深深 地 地融化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中,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坚韧精 神 神纽带、砥砺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现代 化 化国家,自然是文明的国家。国家的文明程度,直接体现 着 着国家的性质与方向,直接决定着国家能否给国民带来安 全 全与幸福。国家文明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明,包 括 括文明的国家制度、文明的国家形态、文明的国家行为; 狭 狭义文明,则是指文明的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 体 体会 铎山中小

 谢新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 富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 价 价值观。报告用 24 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 层 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 主 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育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近期, 院 院、科分别组织了对这一重要论述的学习,让我深刻地认 识 识到这一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及深远意义,它反映了我们党 对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最新认识,将极大地推动社 会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是 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历史发展的根 本 本要求,是鼓舞人心的价值理

 想,是中国梦的核心。社会 主 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创造更为发达 的 的物质文明,发展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都很重要。倡导 富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们党 的 的基本主张,为迈向共产主义社会奠定基础。

 自由、平 等 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反映 了 了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强调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核。十七大 以 以来,我们党的重要会议和重要文件,多次强调这一价值 目 目标。可以说,我们党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 持 持执政为民,坚持依法治国,最终的目标都是服务人民, 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崇高 理 理念。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作为一名社会主义 国 国家的公民应当 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应当遵循的根本 道 道德准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体现了社会 主 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看似简单的 8 个 个字,涵盖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行为各个环节,贯穿了社 会 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方面,集成了 中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 时 时期道德的精华,具有很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这三个 层 层次的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国家层面上的价值观, 体 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目标及愿景;社会层面上的价值观,为 实 实现国家层面的目标提供良好背景和立足点;公民层面的 良 良好价值体系的建立,才能真正促进并体现出社会及国家 整 整体的进步。胡锦涛同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这 一一重要论述,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 一 一,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兼顾 了 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可以说,这 一 一表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体现了中国 特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昭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奋 斗 斗的一贯主张,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共性,又涵盖着中 国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性,有望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成熟 、 、完善。

 联系自身实际,不论是作为公民个体,还是社 会 会和国家的一员、党的一份子,要学习并很好地践行社会 主 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祖国,诚信友善,遵纪守法,传承 民 民族传统美德,遵守医德,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及服务能力 , ,学习组织、管理能力,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及 及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去,为党及国家奋斗目标、为中国 梦 梦而努力。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心得体会

 社会主 义 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 标 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 体 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 察 察和评价各种物质

 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 无 无产阶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 观,可以凝聚人心。必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 代 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改革开放三十二年来,中国的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 的 的价值观各有不同。价值观的不同将会导致人们的奋斗目 标标不同,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十三亿中国人民的执政党, 要 要更好地将中国的经济建设推向前进,向全国人民提出社 会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显然是当务之急的。为了统一 全 全国人民的价值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社会主义核心 价 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明确概括为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 指 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 心 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 荣 荣辱观。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学习中共提出的社会主 义 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具有鲜明的科 学 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 任何价值观念都根植于 社 社会实践尤其是现实生活之中。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 变 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 深 深刻变化。我们在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 创 创业意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理想信 念 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

 社会责任感缺乏 、 、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问题。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推动社 会 会进步的指导思想。从 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 1949 年 年的新中国建立,灾难深重的中国历经虎门销烟、三元里 人 人民抗英、1851 年的太平天国、1898年的戊戌维 新 新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土地革命、抗日 战 战争、解放战争等革命斗争,最终建立了人民共和国,充 分 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寻求民族独立 和 和解放的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儿女的共 同 同理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是中华 儿 儿女的共同理想,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 国 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义,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 是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

 民族精神必须以爱国主义为核 心 心。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它是一个民族文 化 化的集中体现。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是生生不息,薪火 相 相传,靠自己的勤劳勇敢、英勇奋斗来建设和保卫自己的 国 国家,不向任何外族势力低头,也不欺负、侮辱、歧视任 何 何一个外族群体,善待友邦邻国,发展对外友好关系。民 族 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战胜困难的思想动力,它必须以爱国主 义 义为核心。没有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 值体系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不能使一个民族达到伟大复 兴 兴的。达赖的藏独和热比亚的疆独就不能算是中华民族的 精 精神,因为藏独和疆独破坏了中华民族生生不

 息,薪火相 传 传,他们组织的打、砸、抢,破坏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和 削 削弱了综合国力,使亲者痛仇者快。

 改革创新和树立 社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我们青年人作为充满 理 理想、活力和激情的群体,容易接受社会和谐必须共同遵 守 守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不易全面理解和谐社会就是通 过 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社会和 谐 谐与融洽。事实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只 有 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以科学发展观和公平 正 正义的原则去解决市场经济带来的矛盾,才能以对人类未 来 来文明和后人负责的态度去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才能以 人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要求,去解决人的生活方式中物质追 求 求与精神追求的矛盾。更好地形成社会的文明道德风尚, 同 同心协力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 值体系教育学生,使广大青年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 新 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 丰 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坚定我们 对 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设 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促进整个社会的团结和稳 定 定。

 现在,正是国家需要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时 期 期,“不抛弃、不放弃” ,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实践社会 主 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明确了,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 要 要在建设的舞台

 上奋力挥铲,让祖国的未来洒满阳光!

推荐访问:税务局产品或服务的社会价值是什么 税务局 价值 社会

十九范文网 www.ib19.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十九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