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十九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其他范文 > 投身课堂教学改革情况8篇

投身课堂教学改革情况8篇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3-11

投身课堂教学改革情况8篇投身课堂教学改革情况 2010.5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冯霞国家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前正在全面推开,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投身课堂教学改革情况8篇,供大家参考。

投身课堂教学改革情况8篇

篇一:投身课堂教学改革情况

10.5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教师应该做些什么□ 冯 霞国家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前正在全面推开,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给人耳目一新,脱胎换骨的感觉, 这给我们的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跨越。在这场新的课程改革面前,教师到底应该做些什么?我认为教师应该做到如下几个方面:一、更新教育观念,优化课堂教学面临新课程改革,我们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还应该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新事物的出现就是对人们思想观念的挑战,观念决定心态,观念决定方法。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课堂常规经验和活动方式以及由此而来的对教师胜任与否的评价标准,做出新的选择,采取新的做法。课堂中教与学的活动方式应由从前的以知识传授为重点转变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上来: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在老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不断创新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过程,让学生由“学会”转变到“会学”。我们应该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促进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追求学习结果转向追求学习过程,真正把学生当成获取知识发展自我的主人,切实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主体观。二、投身课程改革,加强教学研究教师除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外,最重要的是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式,提倡课堂内师生互动,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教师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充当的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应该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尽力地鼓励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充分展示出自己的个性,从新的角度去认识自己的教育对象,将新的教育思想转变为教育行为,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新课标和新教材都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自我充电。古人云:

 “师高弟子强”。每位老师都要注重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加强课堂教学的探索和研究,不断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尤其在教学中,除透彻理解教材外,还要不断丰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博学多才”。在掌握学科知识和常规教学方法、手段的基础上,掌握与学科有关的学科知识及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真正做到“常教常新”。教师不仅在教学上要做到尽善尽美,而且要学会思考和研究,形成自己的特色。并在教育教学研究的过程中,撰写论文,研究课题,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着探索和研究,并形成自己的教研成果。学校也应该营造有利于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开放的、创新的、民主的、竞争的学校文化,? 建立一种激励机制,奖励教师的“参与”过程及其取得的成就,从而保证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持久性。三、反思教学行为,提高专业素养在教育领域,反思性教学已成为一种潮流,其实质是唤醒教师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生,促使其健康成长。3、以人为本,创新教师评价机制不完善的评价机制常常带给教师职业倦怠和心灵伤害。2002 年教育部修订的《教学大纲》对教师的评估强调“要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不要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依据。”对教师的评价不但要重视教书,更要重视育人,对教师的人格定位不能无止境地拔高。多年以来,我国在教师评价时沿用了“德、能、勤、绩”的评价方式,其中学生考试成绩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硬指标,这样的方式在短期内对部分教师起到了激励作用,但是从长远来看,它制约了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并不合乎以人为本的原则。教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激励教师自我认识,自我完善,主动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在建立教师评价机制时,要以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以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为参照点,以奖励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为结合点,对教师的评价要做到全面、动态与多元化。就其操作性而言,就是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评价共同参与互动的多元的评价机制。4、以人为本,增加教师职业幸福感教师的职业体验伴随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全过程,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内在因素。教师积极的正向职业体验,既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也有利于教师获得幸福体验,增强道德意识,发展道德感染力,从而引导学生去感受幸福、创造幸福。职业幸福感是教师的执着追求,也是教师提升道德的动力。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往往来自教育中的成就,当看到自己的努力促成了学生的进步,受到了学校、家长、社会充分肯定的评价,教师的责任感也将会获得强化,并能促使教师增强对教育的理解力,更深刻地理解教师职业的价值。教师在其工作中越能体验幸福感,工作就越有动力,也就会更加关注自己的行为,并有意识地完善自己的个性。这样的周而复始的道德实践活动正是师德获得提升的良性环境。(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名师工作室以知识传授为重点 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将知识、技能分解,并从部分到整体地、有组织地加以呈现,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再现由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由学生回答教材中的问题,记课堂笔记。通过相互矛盾的事物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引导学生完成解决问题的活动,监测他们有所发现后的反思。教师引发并适应学生的观念,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探究,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方法和步骤。76

 2010.5语文课怎样培养创新能力□ 李娜玲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加工改造,产生新颖、独特的思想、观点、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育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一、实行民主,营造创新氛围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是促进创造能力发展的两个主要条件。在心理安全和自由的环境中,学生心情轻松愉快,无压抑感,在与周围环境的不断交互作用中,容易产生创新兴趣,形成创新品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实行民主,努力为学生创设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首先,教师要淡化权威意识,尊重、理解、爱护每一个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伙伴式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其次,对学生的评价,以正面鼓励为主,不对学生的独特想法进行批评和挑剔,要将他们的新想法、新创意引向主动学生之中。总之,教师要努力做到:对学生的创见,要充分鼓励;对学生的异见,要尊重理解;对学生的误见,要宽容引导。二、发展想象,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指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只有通过想象,我们才能认识到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才能提出假设,进而创造出新的事物来。因此,教师应尽量创造机会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激发、保护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主动进行探索活动的心理基础,是发展想象力、开展创造活动的内部动力。其次,要从直观入手,丰富学生的表象,因为任何想象都是对已有表象的加工改造,积累的表象越多、越清晰,想象出的事物就越丰富。例如在教学《绿色千岛湖》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系列有关千岛湖的画面,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看了画面,不禁想到:千岛湖真美啊!作者是怎样将这么美的景物写下来的呢?这时,他们对课文内容充满了好奇,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接着图文结合, 使学生具体感受和理解千岛湖的特点,然后引导:

 “假如你到千岛湖游览,将会看到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这样,学生会根据对画面的观察、表象的积累,进而展开想象的翅膀,使学生不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而且能创造出岛上“百花争艳、树木葱茏、鸟语花香”、水面“波光粼粼、船只往来、竞相奔驶”、水底“水藻浓密、鱼虾成群、追逐嬉戏”、游人“凭栏远眺、欢声笑语、如痴如醉”……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千岛湖是一首人与大自然合写的诗,是一个人工创造的绿色奇迹,从而领悟课题“绿色”一词的深刻内涵,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想象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训练。三、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中国有句古话: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大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而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导环节。它是一种性,促使教师不断追求教育实践的合理性,让教师学会教,学生学会学。要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就必须提高教师的素质,尤其是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教师要以科学的精神,以研究者的姿态,在不断的反思中,自觉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实践,探索教育规律。我们应该经常在分析教育行为中反思自我,找出自己教育教学行为、言语背后深藏的传统教育价值观的弊端所在,进而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在自己的头脑中重建新的教育价值观,并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持久地去实现,促使自己在专业上日益走向成熟。同时要经常评价剖析自我,对自身存在的优势、不足和进步形成清晰的认识,注重分析现象的原因,在不断地反思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最终达到发展自我的目的。另外,实施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思维方式、教育教学方法、教育内容安排,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等等都发生相应的变化,为此,我们教师要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关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发展情况,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质量等进行思考与探索,并提出改进意见,在发展和丰富课程中反思自我、提高自我。呼唤反思型教师,这不仅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经途径。四、加强相互合作,深化个体反思随着新课程推进,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到学校管理方式和评价方式都在发生深度变革,这让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变成了一种必需。我们要营造合作的学校文化,在合作的学校文化中,教师之间共同研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办法。在参与过程中,教师进行着经验交流和情感沟通,更好地保证参与课程改革的质量。“每一个人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经验和知识的量与质,往往是狭窄的、肤浅的”。随着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个体的反思能力会得到不断提升,教师对自身教学理解也会更加深刻,但是个体拥有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而教师之间通过互相听课、评课、讨论的方式展开的活动,便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自己存在但未意识到的问题,减少独立反思过程中的偏差,减少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失误,让专业发展少走弯路。并且在合作中,教师之间通过交流经验、分享成果,在互助中取长补短,可以深化自己的个体反思,拓宽自己的视域。教师合作不仅仅对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由于合作的有效开展在学校范围内形成自然合作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下,教师之间的积极互动和频繁交流又能推动教师集体的凝聚力的形成,从而使学校教育革新得以有效进行,有助于学校优化管理。(作者单位:湖南省湘潭市一中)名师工作室77

篇二:投身课堂教学改革情况

教学改⾰实施⽅案(精选12 篇)课堂教学改⾰实施⽅案  课堂教学改⾰实施⽅案(精选12 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作有序有⼒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份⽅案,⽅案是书⾯计划,是具体⾏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是⼩编帮⼤家整理的课堂教学改⾰实施⽅案(精选12篇),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课堂教学改⾰实施⽅案1  全⾯实⾏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是当前基础教育领域⾥的⼀项重要任务。为真正把课堂教改模式抓到实处,全⾯实施素质教育,提⾼教师、学⽣素质,提升⾃我教育科研⽔平,深化教育教学改⾰,全⾯提⾼教育教学质量,特制订本实施⽅案。  ⼀、指导思想  全⾯贯彻教育⽅针,全⾯提⾼教育教学质量,树⽴“以⼈为本,全⾯发展”的现代教育思想,以新《课程标准》为标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为,确⽴学⽣的主体地位,实现学⽣学习⽅式的变⾰,深化教育改⾰,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创教育改⾰和发展新局⾯。  ⼆、实施策略  (⼀)导学案设计  1.认真学习新课标,充分了解学情。钻研教材,创造性的使⽤教材,准确把握每节课的⽬标及重难点。  2.多从学⽣⾓度思考,严格控制教师讲解时间,发挥学⽣的主体作⽤,重视知识的⽣成,逐步培养学⽣的⾃主学习和⼩组协作的能⼒。  3.教师语⾔要以引导点拨评价为主。引导点拨要把握好深浅,组织教学要机制科学,评价更要从客观事实出发,对不同的学⽣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4.程序设计要符合课型特点,形成科学的模式。新授课:情境-问题-策略研究-达标检测;练习课:回忆总结-练习巩固-达标检测;复习课:构建知识框架-⽅法梳理-典型题⽬训练-达标检测。  (⼆)课堂教学  1.精⼼组织课堂教学语⾔,充分调动学⽣积极性,⿎励学⽣⼤胆发⾔。从积极的发⾔中了解学情,适时调整教学策略。  2.严格落实课堂教学四常规,以学⽣的⾃主学习和⼩组协作学习为主,突出学⽣主体地位,积极为学⽣搭建⾃主学习,协作交流的平台。  3.明确⼩组分⼯,发挥好⾏政组长和科任组长的⽕车头作⽤,逐步培养学⽣的语⾔组织及表达能⼒,充分认识到倾听、提问、争辩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形成有交流,有⽰范,有竞争,有帮扶的⼩组协作学习机制。  4.评价⼩结要关注学⽣个体发展和⼩组的整体发展。  (三)评价机制  1.评价要从学⽣的听、说、思、辩、讲、评、做⼊⼿,从课前准备、课上表现、⼩组协作、课内外及家庭作业的完成等⽅⾯进⾏多元评价。  2.实⾏学⽣⾃我反思,学⽣对⾃⼰⼀天的在校情况进⾏回顾,并填写反思记录。  3.发挥好⼩组评价总结作⽤,每组每周要进⾏⼩结评价,每位组员客观的认识⾃我,认识⾃⼰的优点与不⾜,明确努⼒⽅向。  4.课堂上积极引导学⽣进⾏及时性互评、师评。同时与作业评价、个别辅导评价相结合。  5.家长参与评价。坚持家校联系,家长对学⽣在家庭中的学习、劳动、品⾏进⾏评价。  三、⽅法与措施  1.备好导学案,客观,适⽤,坚持课后反思。

   2.积极参加研训,从其他教师的课堂中学习课改新理念、新教法,⼤胆尝试,勇于创新。  3.加强业务学习,从教育类书刊杂志、⽹络媒体中了解课改动态,汲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法。  4.协助班主任做好⼩组建设⼯作。科学划分⼩组,组织各⼩组制定组名、⼝号,进⾏⼩组分⼯,定期进⾏组长培训。  5.配合班主任,开好班会、家长会,齐⼼协⼒抓好班级管理,加强家校联系。  6.制定培优辅差计划,建⽴和谐融洽的师⽣关系,了解不同层次学⽣的内⼼世界,促进⾼质⾼效课堂发展。  7.加强学⽣读写姿势、书写习惯的培养,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加⼒所能及的劳动,保持朝⽓蓬勃的精神风貌。  课堂教学改⾰实施⽅案2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师⽣共同成长的地⽅。为了进⼀步优化课堂教学,提⾼课堂教学效益,促使我校教学质量和办学品位再次跨越。经研究决定,从20xx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主体发展⾼效课堂”的课堂教学改⾰和实验,具体实施⽅案如下:  ⼀、课堂教学改⾰实施步骤  第⼀阶段:学习准备阶段(时间:20xx年x⽉⾄20xx年xx⽉)  1.成⽴领导⼩组(20xx年x⽉)  组长:xx(校长)  副组长:xx(教学副校长)xx(副教导主任)  组员:xx  2.做好改前调研(20xx年xx⽉)  调研课堂现状,解剖教学⾏为,找出阻碍课堂⾼效的症结所在,把课堂教学的问题找出来,发动⼴⼤师⽣⾃查不良的”教法”与”学法”,为实施“主体发展⾼效课堂”课堂教学改⾰奠定良好的基础。  3.宣传发动(20xx年x⽉)  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对全体教师进⾏理念教育,宣传倡议课改的好处和必要性。  4.制定课堂教学改⾰⽅案及相关的管理制度(20xx年xx⽉)  分别召开校长、教导主任、科组长、⾻⼲教师课堂教学改⾰研讨会,研究部署课改实施的各项⼯作,探讨我校课堂教学改⾰的模式,制定群众备课、教学反思、课堂评价验收、学案编写规范、课堂操作流程、班级学习⼩组建设等相关的管理制度。  5.开展全员培训(20xx年x⽉)  ①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培训学习。⼀是邀请《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副主任许世国、xx县教育局局长xx到学校给全体教师进⾏培训学习;⼆是观看中国教育学会⼩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xx《课堂如何质变》,中学教改的先驱,原xx⼀中校长,第四届全国⼗佳中学校长,xx省教育学会教育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共同体理事会副理事长xx《⾼效课堂让教育回归⽣命本质》讲座录像。  ②课堂教学改⾰操作性培训。⼀是观看《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副主任xx关于《⼩组建设》的培训录像;⼆是观看xx《⾼效课堂模式与导学案》讲座录像;三是观看xx课改教学录像。  ③组织教师学习我校“主体发展⾼效课堂”教学改⾰模式的具体操作策略,要求教导处组织好师⽣的课改培训⼯作。  ④组织各年级教师进⾏群众备课,⾼质量地完成导学案编写⼯作。  6.完善硬件设施  给师⽣每⼈购买⼀个⽂件夹,供收集导学案⽤。  7.组织外出学习(20xx年x⽉)  分批组织教师到xx参观、感受、考察、学习。  第⼆阶段:全⾯实施阶段(时间:20xx年x⽉20xx年⾄x⽉)

   1.规范师⽣课堂⾏为  制定并落实《xx镇中⼼⼩学教师课堂教学⾏为规范》《xx镇中⼼⼩学学⽣课堂学习⾏为规范》,保证师⽣课堂⾏为的规范性。  2.合理划分学习⼩组  开学初,各班要根据学⽣的实际状况合理划分好学习⼩组,并做好学习⼩组长的培训⼯作。  3.全⾯尝试课堂新模式  三⾄五年级语⽂、数学、英语教师按照我校“主体发展⾼效课堂”课堂教学改⾰的模式上课。  4.建⽴师⽣评价体系  学校建⽴教师评价体系和学习⼩组评价体系,透过评价落实规范,推进课堂教学改⾰。  5.借鉴反思,改善提⾼  针对课堂教学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透过⾃主反思,群众研讨、专家指导等多渠道进⾏学习、研究,不断改善、完善、提⾼。  第三阶段:深化创新阶段(时间:20xx年x⽉⾄20xx年xx⽉)  1.典型⽰范。  ⼀是推⼴典型⽼师的做法,发挥带头作⽤,使全体教师进⼀步提升。  ⼆是推⼴典型班级做法,使每个班级都⼤有进步。  三是推⼴典型⼩组做法,激活所有学习⼩组快乐⾼效的学习。  2.全员汇报。  每⼀位教师要在本校上两节以上汇报课,要求⼤部分⽼师都能按照新课改的模式来上,提⾼课堂效率,让全体学⽣学得愉快,得到发展,教师教得简单,充分体现新课改的要求。  第四阶段:总结提炼阶段(时间:20xx年x⽉⾄20xx年x⽉)  1.提炼总结“主体发展⾼效课堂”教学改⾰实施与研究成果,做好课题结题⼯作,达成我校课堂教学改⾰的总⽬标。  2.整理编写校本教材《⾼效课堂,快乐学习——xx镇中⼼⼩学导学案》,教师教学论⽂集、教学案例集《教学⽕花集》,教师教学反思集《成长的轨迹》等。  ⼆、课堂教学改⾰实施⽅法  经研讨,我校“主体发展⾼效课堂”课堂教学改⾰的具体模式为“⼀环四步”教学新模式。  (⼀)“⼀环”指的是课前预习环节。  ①学⽣根据导学案透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等⽅式进⾏课前预习,初步把握⽂本。  ②教师在上课前⼏分钟对预习状况进⾏检查,了解学⽣课前预习的状况。  (⼆)“四步”指的是四步导学流程:明确⽬标、合作探究、交流展⽰、达标检测。  每⼀节课,每⼀种课型都能够采⽤这四步导学流程进⾏。每⼀步导学流程要求如下:  1.明确⽬标:教师透过备课,对学习章节的研究、课程标准的把握,制定出导学案印发给学⽣,学⽣根据教师带给的导学案,透过阅读教材,初步把握⽂本,明确学习⽬标(能够由教师提出,也能够由学⽣提出)。  2.合作探究:围绕⽬标和重点难点,⼩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合作交流、⽴体学习,再次达成学习⽬标。对于不能达成的⽬标,有价值的问题,予经搜集整理透过展⽰课达成。  ①教师指导学习组长组织⼩组成员交流预习成果,解决个⼈疑难问题,构成⼩组学习⽬标,⼩组长记录整理有价值的问题,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②交流过程中,既要学会倾听,更要学会表达,要把⾃⼰的困难、疑惑、认识、感悟⼤胆地说出来,让组内同学既分分享你的成功也分解你的困难,实现共赢。同时,对其他⼩组的问题也要敢于回答和质疑。

   3.交流展⽰:⼩组内交流预习成果,教师分配任务,⼩组合作、⽴体学习、全班展⽰、全⾯提升。展⽰是⽣⽣、师⽣、组组、互动的过程,主⾓是学⽣,学⽣提出问题、讨论问题、阐述观点和见解。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励、激励,在追问中澄清。展⽰不是预习的翻版,是提升。展⽰是资料是学⽣普遍困惑的、易错的,能够发⽣规律、⽅法的。展⽰的⽬的是透过展⽰实现⽣⼀互动,在质疑对抗中,在教师的点拨、追问中,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平和感悟⽔平,是在相互借鉴中得以提升。  展⽰前:  ①教师根据确定的⽬标,给⼩组分配任务,任务务必明确,要求务必具体,然后巡视。任务来源于学⽣的困惑和疑难,来源于教师的提前预设。巡视的任务是督促和发现,不应对学⽣构成⽆谓⼲扰,能够参与到学习⼩组中提⽰、激活学⽣的学,指导学⽣确定适宜的展⽰⽅式,学⽣都会的不展⽰,不会的、出错率⾼的、多解的、培养思维的重点展⽰。  ②学⽣理解任务后,先独⽴思考,然后组内交流解决问题,对本⼩组内展⽰的资料,进⾏预展,进⾏⼈员分⼯,确定展⽰⽅式,透过预展,⼒争做到脱稿展⽰,声⾳响亮,富有激情。  展⽰中:  ①教师根据分配的任务组织展⽰,允许学⽣充分发⾔,保护学⽣的⽤⼼性,并把握好优、中、差学⽣的展⽰机会,尊重、⿎励每⼀个发⾔的学⽣。  ②学⽣展⽰要⽤⼼踊跃,⼒争简洁明了;要勇于提问、质疑、讨论;要学会倾听、学会做笔记。  ③展⽰过程中,教师要透过点评激励学⽣;透过追问引发学⽣的思考,实现知识的拓展、延伸;透过点拨促成学⽣对问题的深⼊理解;透过举⼀反三总结规律、⽅法;透过评价⼿段促成学⽣的⽤⼼参与、⼤胆质疑、合作分享、借鉴提升。  4.达标检测:达标测评:依据学习⽬标,检测学习⽬标达成状况,再次达成⽬标。  ①教师每节课都要对学习学习效果进⾏检测,及时反馈矫正,尤其要关注学困⽣的达标状况。  ②达标测评能够采⽤组内问答、对⼦互查、⼩测、板演等多种开式完成。  三、课堂教学改⾰⼯作措施  1.加强领导,提⾼认识  “⾼效课堂⼯程”是xx市“xx”教育发展规划提出的重点⼯程,课堂教学改⾰是我校贯彻落实《xx镇教育质量三年提升⼯程实施⽅案》的重要举措,是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学校各部门领导要⾼度重视课改⼯作,组织召开教师课堂教学改⾰动员会,做好宣传发动⼯作,让全体教师意识到课堂教学改⾰不改不⾏,⼩改不⾏,慢改也不⾏,要彻底改,要求师⽣全员参与,真抓实⼲,全⾯推进课堂教学改⾰。  2.⽴⾜课堂,演绎精彩  ①精⼼设计导学案。以导学案为抓⼿,落实“先学后教”的原则。导学案要当堂发放给学⽣进⾏检测并批改,课后要收集、检查学⽣的导学案,便于掌握学⽣学习的状况和期末复习⽤。  ②要充分相信学⽣,善于激励学⽣。课堂上要透过多种评价⼿段,激发学⽣学习的热情,让学⽣的学习乐⽽不疲。各班要制定具体的激励机制。  ③课堂上,做到“三必讲”,“四不讲”。即“学习⽅法和技巧教师必讲,多数学⽣不会必讲,出现原则性错误的必讲,;学⽣能⾃⼰学会的不讲,能⼩组合作学会的不讲,能借助⼯具书、资料等渠道学会的不讲,有⼀个学⽣会就让这个学⽣讲,⽼师不讲。  ④课后管理要跟紧。对于课堂上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学⽣,教师要利⽤当天可利⽤的时间,耐⼼的对学⽣加以辅导,确保学⽣学习任务“堂堂清”“课课清”。  ⑤课堂“五看”评效果。我们实施“五看”评价标准:  a、看课堂中学⽣是否真正合作。  b、看学⽣在课堂中有没有得到展⽰。  c、看学⽣占⽤的时间多少。  d、看⽼师点评的是否精准。  e、看效果,看学习⽬标是否完成。  3.开展教研,营造氛围

   本着“边实践、边探索、边研讨、边改善、边提升”的原则,⽤⼼开展各种教研活动,营造浓厚的课改氛围。  ⼀是强化校本教研。要求各科组、备课组⽤⼼开展听课、评课、群众备课活动。每周组织⼀次课改反思会,反思⼀周内在课改中发⽣的问题,群众探讨,及时纠正,达成共识。教导处每⽉组织⼀次课改研讨会,总结、收集、反馈课改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是构建⽹络教研。各教师⽤⼼发表博⽂及评论,要经常登录博客学习,并把⾃⼰在课改中的⼼得体会、经验做法以及课改中的⼩故事、课改动态等博⽂定期...

篇三:投身课堂教学改革情况

集中学 2012——2013 学年第二学期

  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及实施措施

 一、 改革目标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 通过改革, 规范教学行为, 优化课堂结构, 提高课堂效率, 提升教学质量。

 二、 改革方案 1、 变教案为学案, 变教学为导学。

 备课时, 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 编写导学案, 通过预习检测, 问题的合作探讨, 实现达标。

 有了导学案, 课前预习才更有针对性, 课堂上才有啥可讨论, 才能确保一节课始终围绕目标有序进行, 才能避免看上去热热闹闹, 实际上并无成效的现象出现, 才能避免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再回头。

 2、 推行集体备课制度, 加强教师间的合作、 交流。

 为了把导学案编写好, 我们推行集体备课制度, 同一年级的同一学科推选出一位学科带头人, 带领大家群策群力积集体智慧来备课,每周二、 四下午各抽出一节课集体研讨、 说课, 然后划分任务, 每人主备一节课, 备好后再征求大家意见, 待修订完善后, 用复印纸一式复印四份, 每个任课教师人手一份, 共同使用。

 这样既增进了科任教师之间的交流, 提高了备课的质量, 又节省了时间。

 3、 抓好课前预习, 为课堂合作探究、 展示拓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为还课堂给学生创造可能。

 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发言、 自主解决问题, 就必须做好充分的预习, 让学生了解教材, 把握教材。

 相反, 若学生对教材一片陌生,一无所知, 他就不自信, 他就无话可说, 无观点可阐述, 只有听老师讲的份了, 合作探究从何谈起。

 因此, 要抓好课前预习, 提前布置好预习题, 课前要有预习检测这一环节。

 4、 固定课堂结构和环节, 既保证课堂改革落到实处, 又保证不走偏、不变味。

 为了引导和推动高效课堂的落实, 教务处把课堂结构规定为以下几个环节:

 展示目标——预习检测——小组合作探究展示——教师小结(板书)

 ——课堂检测——布置下一节的预习题。

 从而规范了教学行为,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课堂改革落到实处。

 且不跑题,少走弯路。

 5、 规定教师讲授时间不超过 25 分钟, 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活动时间,避免满堂灌回头。

 6、 班内建立学习小组, 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

 班内划分学习小组, 每 6 人为一组。

 每一组都有一块自己的文化园地, 都有自己的目标、 誓词、 作品、 学习心得展示。

 班内还设有小组竞争“龙虎榜”、 和“个人积分榜”, 随时记录小组和个人的成绩,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

 7、 创建班栏, 为高效课堂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氛围 每班教室外面都有设计精美的班级园地, 通常有两个大的板块——“学海拾贝”、“集雅阁”。

 其中包含 6 个小专栏:“墨砚生香”、“丝

 丝画语”“美文共赏”“小故事, 大智慧”“智力体操”“典型题例”。每一期六个学习小组的所有成员同时供稿, 择优录用, 谁的作品被选中, 就给谁加个人分 1 分, 同时给该生所在小组也加一分。

 每半月 更新一次, 每一个月 总结一次, 积分最高的个人和小组给与奖励。

 让学生在班栏里学到知识、 展示才华、 规范行为, 打造快乐、 团结、 向上的合作学习、 生活氛围, 创建文明的学习环境, 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塑造学生的健康心灵,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世界观。

  8、 推行 46 分钟课堂, 要求教师提前一分钟到教室门口等待上课,规范上课行为, 树立守时、 守信的良好形象。

  9、 抓住机遇外出听课学习、 与兄弟学校互访, 加强教学交流与合作。

 10、 坚持每个教研组一周一节公开课或示范课, 加强校内教师间的合作、 交流、 学习。

 11、 不断加强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 积极倡导使用现代教学手段, 增加课堂容量, 提高课堂效率。

 12、

 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 活跃学校生活, 开阔学生的视野,延伸课堂教学。

 三、 实施措施

 1、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 教导主任为副组长, 教研组长为成员的课堂改革领导小组加强领导, 认真组织, 高度重视。

 2、 教务处加强常规教学的检查和督导, 做到每天的正课、 辅导课都有检查, 作业教案每月一检查。

  3、 加强课改实验班的建设, 积极尝试, 大胆改革, 稳步普及。

  4、 加强学习小组的考核和评价

  1)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方位捆绑式考核(包括学习、 卫生、 纪律), 如学生打架, 打架的学生本人要扣分, 其所在的小组也要扣分,打架的扣多少分, 其所在小组就扣多少分。

 当然, 一个同学加多少分,

 其所在的小组也加多少分。

 这就是捆绑式管理。

  2)

 学习成绩的考核 期中和期末考试排两个榜, 一个为学生个人, 另一个为小组集体的榜, 将小组成员的总分取平均值然后在学年组内进行的各小组之间进行排名。

 每个小组赋予 100 分基准分, 每进步一个名次加一分, 退步一个名次扣一分。

 加分或扣分后的总分即为该小组当月 的学习总分。

 3)

 日常考核 以 100 分为基准分, 将本月 各小组在班级的排名相对上次排名进步和退步情况进行加减分, 进步一名加一分, 退步一名减一分。

 加分或扣分后的总分即为该小组当月 的日常考核总分。

 学习成绩的考核与日常考核再加上班级文化成绩的总和即为该小组当月 总得分。

 5、 使用好小组考核、 评价结果

 1)

 串座以小组为单位, 每月 串一次座位, 考核名次最好的小组优先选择小组的座位。

 2)

 每学期, 各班级小组进行综合排名, 排名前 3 名的小组即为本学期的优秀小组, 组员发奖状、 奖品, 并在班栏内展示, 择优在学校板报栏展示。

 优秀小组组长即为优秀小组长, 优秀班干部在班级前三名的小组长中产生(每个学期奖励学生一次)

 3)

 每学期根据各小组单科成绩的进步情况, 评选出优秀课代表,每学期每班学科进步最大的前 3 名小组长即为优秀课代表。

 4)

 每学期评出学习、 纪律金牌小组, 将金牌小组组长姓名、 成员姓名、 小组名称、 组员签名、 照片整理到一起, 在班级外班栏展示。

 四、 实施计划 2 月 份:

 总结上学期教学工作, 制定教学计划, 落实集体备课、规范学案编写, 出台中招奖惩制度, 召开初三教师座谈会。

 3 月 份:

 作业教案检查, 优秀教案展评, 听公开课, 与兄弟学校教学交流研讨, 安排理、 化、 数学竞赛、 体育训练测试。

 4 月 份:

 初三七科联考, 七、 八年级期中考试, 作业教案检查,中招备考会, 中招体育、 实验加试。

 5 月 份:

 优质课选拔赛, 高效课堂开展情况总结, 中招报名, 作业教案检查, 中招模拟考试(1)、(2)。

 6 月 份:

 中招模拟考试(3)、(4)。

 教学论文征集, 中招考试, 七、八年级期末复习。

 7 月 份:

 期末考试, 期末总结。

  五. 阶段性成果

 1. 各教研组活动频频, 效果很好, 部分老师觉得在思想上有所震撼; 在业务认识上有大幅提升。

  2. 各班学生反映很好, 同学之间、 师生之间的交流多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改观。

  3. 各科教师的教案更实用了, 作业的布置更有针对性了、 作业的批改也及时、 认真了。

  4. 学校领导与教师的交流也多了, 隔阂小了, 距离没了, 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

  薛集中学

 2013 年 3 月 13 日

 薛集中学 2012—2013 学年第二学期

 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及实施措施

 2011 年 3 月 13 日 薛集中学

篇四:投身课堂教学改革情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为了更好地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送教下乡 , 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 教师专业的均衡发展, 合肥市滁州路小学在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 积极、 主动地、 富有创造性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基层之需; 通过送教下乡 ——送去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通过互动研讨与讲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经过大家开动脑筋,

 精心筹划, 踏实工作, 真诚服务, 我校送教下乡 工作受到兄弟学校的好评和欢迎。

 在送教下乡 活动中, 我们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发挥典型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 改变了 过去的教研指导方式, 将教研重心下移, 到课堂上、 师生中, 了解受教学校在课改中存在的问题, 解决教师课改中的困惑; ……整个活动中, 滁州路小学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把调研、 教研与教师培训相结合, 发挥典型教师传、帮、 带作用, 极大地提高了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有效促进送教和受教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 推动新的课程改革, 送教下乡 活动效果显著。

 一、

  实现了 送教者与看课者的双赢 本年度送教 17 节, 语文 6 节, 数学 4 节, 英语 1 节, 体育2 节, 美术 2 节。

 分别送往 5 所学校:

 裕溪路学校、 庆平希望小学、 漕冲中心小学、 勤劳小学和张店小学。

 我校与各校多名教师参加了观摩和课后研讨。

 课后各校听课老师从课堂教学模式、 课

 标的体现、 动态教学的生成、 课堂实效性等方面进行了点评, 启迪了教师的思维, 提升了教师专业化水平。

 送课教师与教研员还针对困惑的问题, 为受教学校的老师们做了具体的指导、 热情解答, 多角度、 全方位为教师充电。

 通过送教活动同时还历炼了 一批年青教师, 送课者深有感悟, 此项活动创造了磨练自己的机会, 积累了许多借班上课的教学经验, 有利于自身专业化的成长。

 作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我校语文学科的王枫兰老师积极投身于语文课程改革, 通过不断的学习、 探索和实践, 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她曾经多次送教, 课后, 她非常激动地说:

 “我想看看我的教学思路借班上课能不能行得通。

 ” 经实践检验, 她从调动学生的兴趣入手, 通过扎实有效的训练, 体现了开放的语文教学意识, 在乡 镇学校, 面对陌生的学生不但可行, 而且效果不错!

 这无疑坚定了她本人的研究信心。

 语文科的赵春老师是第一次送教下乡 , 为了更好的把课上好, 她多次和学校教科研室沟通、 研究, 反复修改教学方案,终于上了一节原生态的、 具有新理念的、 基层教师能学得来的、有一定高度的阅读课。

 受到了老师们的好评。

 数学学科杜蕾、 刘佳、 彭军三位教师在自己的努力下也都出色地完成了本次的教学任务。

 送教下乡 活动为乡 镇学校送去的是新的教学理念、 教学模式、 课改信息、 科学的教学方法和高超的教学技巧, 广大教师在相互交流学习过程中共同提高着。

 二、 送教教师真正做到宣传、 实践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我校送教教师认识到自己不仅是新课程理念的践行者, 更是新理念的研究者。

 数学教研组长、 教学能手刘佳老师在课后反思中这样写到:

 “这节课我从学生的学情出发, 设计课堂提问。教学中过难的问题, 要求过高, 学生难于回答, 失去作答的信心;过易的问题学生学起来没劲。

 只有哪些学生解答起来有一定难度, 但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才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通过课前几分钟的观察, 发现那里的孩子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就及时调整了教案, 再结合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情, 敏锐地发现、 灵活的设计一些学生解答有难度, 但又是可以解答的问题,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学习, 摸索出更适合学生理解掌握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使学生乐学、 爱学、 主动学。

 ”

  送教下乡 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 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作用, 让这些土生土长的“实践专家” 献身说法, 激发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 促进了教师之间的沟通, 使教师在学习名教师的教学方法、 教学技巧、 教学语言的同时, 逐步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地及时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和专业知识结构, 努力转变和改进教学行为, 以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数学学科杜蕾老师送教三年级《 认识分数》 一课时, 为儿童提供充分的时空, 注重儿童知识的形成过程。

 观摩者不约而

 同产生共鸣:“在杜老师的课堂上, 根本就区分不出谁是学困生。”教者时时刻刻把儿童推向主人翁的地位, 为儿童提供“做数学用数学” 的机会, 体现的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

 本年度送教下乡 活动为兄弟学校的广大教师提供了转变教学观念、 更新教育理念的发展空间, 实践证明送教下乡 活动是提高偏远地区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最便捷、 最迅速、 最有效的培训方式。

 三、 因地制宜开展送教活动, 凸显实效性。

 送教下乡 活动, 搭设了校际间交流的桥梁, 促进了校际联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教师的课程视野开阔了, 教师学会思考了, 教学研究意识也蔚然成风。

 由于地域差异, 校际间的教育资源不尽相同, 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 帮助基层学校解决实际问题, 是我校在“五个一” 活动中开动脑筋,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一个内容。

  在本年度的送教下乡 活动中, 我校认真筛选送教骨干教师,我们不是简简单单的上一节课就草草了事。

 在送教之前, 骨干教师要做充分的准备, 并针对具体的送教地点, 做出相应的教学设计, 不用多媒体的尽量不用, 而且在教学之前, 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并且都在本校做了试讲, 做到心中有数, 用教师看得见、摸得着的、 学得来的方法, 为教师提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上的支持。

  随着我县城乡 教育均衡发展的深入, 全体成员将继续转变观念, 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 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 把薄弱学校的需要作为我们教研的工作目标, 以切实提高我区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 以优质教育资源为依托, 促进我区教 育的全面发展。

 庐阳区 2008 年“送教下乡 ” 活动工作总结 庐阳区教育局教研室

 课堂教学改革是整个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 是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环节和核心问题。

 为继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促进城乡 教育均衡和谐发展, 我区根据市教育局“一十百千万活动” 精神, 积极参与开展庐阳区名师送教下乡 活动, 并著有成效。

 本学期参加送课的教师有张勇祥、 龚进、 王宏玉、 娄燕芳、 马淮娜、 刘艳丽、 李萱、 黄海、 贾伟、 陶媛媛、 范世珍、金晓敏、 刘舒、 金效奇、 谢明、 张铭丽、 刘辉、 刘双宁、 张宁、 李明、 贺学梅、 罗勇、 刘舒等 22 人, 共送教 22 课时,研讨活动共 36 课时, 开展讲座 15 场。

 1-9 年级均有涉及,约有 500 多人次的乡 镇中、小学教师和 450 多人次的城区教师参加了 各种形式的“送教下乡 ” 活动。

 本次送教工作具有浓厚的研究氛围, 贴近一线教师的教学实际, 广大乡 镇教师普遍认为:

 送的理论实用, 课堂精彩、 真实。

 该活动有效促进了城乡 交流, 提高了广大乡 镇中小学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推动了城乡 教育均衡化发展。

 一. 精心筹备

 为增强送教下乡 活动的针对性, 使活动得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庐阳区教研室全体教研员到全区 17 所(小学 16 所、中学 1 所)

 乡 镇中、 小学开展调研活动, 下课堂听课、 与校级干部、 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谈, 深入广泛地调查研究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感困惑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并结合以往送教下乡 的经验, 对本学期送教下乡 工作的具体形式和工作内容、 工作要求, 进行了认真而细致的讨论。

 在送教的形式及内容确立的前提下, 确立了此次参加“送教下乡 ”

 教师的具体人选和要求, 由省市“教坛新星” ,省、 市课堂教学大赛获一等奖教师组成“送教下乡 ” 讲课团。区教育局要求执教老师要不辞辛苦,

 精心设计教案, 准确把握学科特点, 精心准备教具、 学具, 重视技能技巧、 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

 确保所送的每一节课都能让广大乡 镇教师能学得来, 用得上, 并要求送教教师与各乡 镇学校共同商讨活动内容、 活动方案和活动安排, 为送教下乡 有针对性、 有步骤地开展活动提供条件。

 二.

 特色实施

 区教研室积极为乡 镇教师量身定做, 探索了一些切合实际情况的活动模式, 诸如在以往看观摩课, 听理论讲座的基础上, 增加了学科知识竞赛、 研读教材、 互动解惑等活动, 使理论、 学习、 实践紧密结合, 提升送教活动的实效。每次送教下乡 活动内容丰富, 安排有序, 工作扎实, 所到乡镇小学业务管理人员、 学科教师、 城区的学科骨干教师全员参加。

 (一)

 专题理论讲座与送课下乡 紧密结合。

 专题理论讲座的目的是集中解决乡 镇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困惑。

 本次送教下乡 的专题理论讲座, 采用了 示范课与理论讲座相结合的形式。

 先请乡 镇教师观摩示范课, 在结合课进行理论讲座。

 案例:

 庐阳区小学英语“送教下乡 ” 活动于 10 月 30 日上午, 在十张小学举行。

 本次活动以“引领、 交流、 探讨、协作、 跟进、 反馈” 的原则扎实开展, 力争引领办学力量薄弱学校、 乡 村学校的英语教学, 更新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解决新课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困惑、 新问题, 优化教学过程。

 活动开展前, 教研员带领骨干教师对大杨镇 08 年新招聘的四位小学英语教师和部分老教师进行教学调研, 倾听他们的心声, 然后结合课例进行专题讲座和问题答疑, 通过听课交流、 研讨、 评议、 反思, 促进他们的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来自南门小学、 淮河路第三小学、 杏林小学、 大杨、 三十岗的老师们以及大杨中心小学的郑校长、 十张小学的李校长和区骨干教师参与了全过程。

 由于讲座教师是我区的一线教师, 作为省、 市、 区级教学骨干, 他们不仅对新的教学理论思想有较全面、 较深刻的理解, 而且他们作为教学第一线的实践者、 改革者, 有将理论转换为实践的经历, 品尝过在这种转换过程中的甘苦, 同因而他们结合这几节课在专题讲座中讲出来的东西具有地域性, 针对性, 更贴近乡 镇中、 小学教师的需要, 而被他们理解和接受, 更能进一步帮助解决乡 镇中、 小学教师的理论观念问题。

 (二)

 城乡 教师同上一节课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 通过城乡 教师同上一节课, 使乡 镇学校教师感到:

 一向沉闷的课堂气氛在乡 镇学校的课堂上消失了, 原本沉默寡言的乡 镇学生在与城区教师的对话交流中思路敏捷了。

 他们在震动之余更多的是思索:

 生源与硬件不是进行课改的必要条件, 在条件简陋的情况下, 只要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 精心处理好教材,坚持学生的主体思想, 相信学生, 同样能获得成功的满足。关键的是自己要去思考, 要去尝试, 要去改变, 要去实践,进而有积极的课改意识, 形成浓厚的教改氛围; 有的乡 镇老师还认为:

 参加“城乡 同上一节课” 的活动有压力, 但从其他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更让我们走出了闭门造车的教学状态, 开阔了 视野。

 (三)

 特色研讨, 城乡 师师对话。

 不同的学科采用不同的送教形式, 庐阳送教活动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案例一:

 2008 年 10 月 13 日, 庐阳区中学语文学科“送教下乡 ” 活动来到了 十九中, 中学语文部分骨干教师、各校的语文教研组长、从教未满三年青年语文教师以及十九中的语文老师参加了此次研讨活动。

 活动伊始, 全体老师用 20 分钟时间研读《父母的心》一文, 然后 10 多位老师畅谈了自己的研读成果, 教师们从读者的层面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充分感受这一文本。

 之后, 省第三届语文教坛新星 44 中的张铭丽老师执教了这一课。

 在张老师的循循善诱下, 学生踊跃发言, 在思维碰撞的同时, 接受了深刻亲情教育。

 课堂教学一结束, 在区语文骨干教师 47 中的孟凡涛和 45 中牛刚的主持下, 老师

 们又从教师的层面再次解读了文本。

 大家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纷纷发表了 自己的观点, 讨论既务实, 又有成效。

 其间,省第二届语文教坛新星 42 中的刘辉老师, 用模拟课堂的形式执教了《桃花源记》 一课。

 在这个课堂上全体教师扮演起学生的角色, 换位后的教师们个个争当好学生。

 刘老师深厚的语文功底, 灵活机智的课堂驾驭能力, 给每位听课老师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时也引发了大家对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案例二:

 2008 年 11 月 7 日上午, 秋雨绵绵, 在大杨中心小学的多媒体教室内, 却暖意融融。

 庐阳区小学语文学科“送教下乡 ” 活动正在这里进行。

 本次活动由三个环节组成, 即教材研读环节、 公开教学环节、 和评议研讨环节。

 合肥市永红路小学在教材解读方面特色凸显, 研读深入透彻, 因此, 第一个环节“教材研读” 由永小的业务校长张轶群主持, 老师们自由发言, 有的从读者欣赏的角度对文本进行了赏析, 有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了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有的联系相关课文对文章重点和脉络进行了 阐述等等,老师们的发言精彩独到, 对即将授课的文章有了 比较深入的了解。

 教研室的杨立新、 张莉主任也对两篇文章的解读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提出了文章语言有三种方式, 即伙伴性语言、目标性语言和精粹性语言。

 第二个环节为“公开教学” 。

 本次送教两节课, 第一节是由南门小学的王宏玉老师授课, 内容是五上的一篇课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

 王老师是安徽省“教坛新星” , 庐阳区骨干教师。

 整篇文章围绕第三自然段...

篇五:投身课堂教学改革情况

2021 年小学教学改革方案与总结

 教学改革方案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课堂是教学的第一阵地,教研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我校把教改放在学校工作的核心位置,精心组织真抓实干,一切围绕教改,一切服从和服务于教改而开展。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本学期,我们将结合学校实际,确立明确的目标,制定相应实施措施,积极稳妥地开展教改工作:以全力打造高效集体备课既形成高质量导学案为目的,以实效的课堂模式改革为重点,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大教学目标去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严格落实责任制。

 1.领导包备课组,在集体备课时间参与其中,适时监督和评价,确保集体备课质量。

 2.审核领导要严格把关,确保导学案质量。

 (二)、建立课改示范教师机制。为使课改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并且有一个质的飞跃,学校实行课改示范教师机制。学校的教改工作将以此为突破口,通过多种形式帮助教改示范教师尽快成长,使各种课型导学案的编写及课堂教学模式形成特色,以此带动教改全面实效进行。

 (三)、以个案为先导,以集体研讨为主导,全面建设高效集体备课。新学期,我校将以教师个案为先导,在集体备课中,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深钻细研教材,广泛搜集有关的教学资料,对本章节的内容有全面整体的把握,进而找出各个知识要点及主要问题,明确知识点,整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形成个案(个案用表由学校统一提供),个案中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部分要有明确的内容,并且个案要充分考虑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体现自己创造性的教学设想。具体要求是:教师要提前一周把下周的教学内容全部形成个案,并在集体备课前由主管领导签字通过后方可使用。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将坚持以集体研讨为主导,每周仍坚持两次集体备课,初次集体研讨定方向;二次集体研讨定细节,并且通过二次备课,最终形成高质量导学案:能让学生从导学案中看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便于提前预习;对重点地方要设计典型性例题,对难点地方要自然突破化解;拓展延伸;由相关知识和主要问题生发出一系列与之相关的问题,在导学案中要精心设计,帮助学生复习巩固、举一反三,拓宽知识面,提高能力;同时,学生易错地方有意识的变换方式加强训练。

 (四)、建立教改课堂反思与交流制度。教改反思是确保教学改革顺利推进的主要辅助手段,对于整体的学校教学改革工作和个体的教师课改都有着其他手段无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在新学期我们规定课改教师每周至少写一

 篇教学反思,字数不能低于 300 字,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必须紧扣教学改革的过程,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措施,既有理论,又有实例。

 (五)、本学期,学校把一、二年级作为课改主要年级,推行榜样制,安排教改年级教师分期分批到教改先进学校进行集中整体强化学习,以便从根本上转变理念,学习教改先进做法并加以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

 1.措施:

 ①成立领导小组,加强对教学改革工作的领导; ②加强理论学习,分为学校集中学习和年级组、学科组、各科组分层学习教改理论。

 ③本校优秀教师教改讲座; ④领导小组对课改年级的导学案进行审查,指导反复修改,形成最优化的导学案; ⑤领导小组深入四、五、六年级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精心雕刻,反复听评课,切实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点评,加快课改课的成型; ⑥对成型的课改课不断完善并在全校执教公开课,做好传帮带作用和强强自我完善,逐步提高推广。

 2.目标:

 通过半年的学习探索和完善,打造以个案为先导,以集体研究为主导的高效集体备课,各种类型的导学案编写科学

 规范,创设“小组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学校特色,整体提升教改水平。

 (六)、举办“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 教学大赛。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全体教师对教学改革工作的投入,我校将在新学期举办“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 教学大赛。教学大赛将突出三个方面的创新性(一是教学内容处理的创新性;二是教学方法运用的创新性;三是教学形式的创新性。)和体现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一是教师和学生的有机结合;二是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三是课程目标与教材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由注重怎样教向注重怎样指导学生学的方向转变。

 (七)、尝试改革对学生的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学期,在课改年级尝试对学生采取成绩制与等级制双轨运行的评价制度,音、体、美、信息技术、阅读课与写字课采用等级制,其它科目采用成绩制;推行鼓励性评语,并将鼓励性评语推广到课堂教学和学生作业评改中;增设特长评价。初步构建“分数+评语+特长”的学生评价模式,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客观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评价能力和自信心。

 (八)、针对当前考试的结构改革,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及时选编提供适应学生阅读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以及

 各种音像制品。学校将在基础年级中开设阅读课、写字课、听力课,以此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全面发展。

 (九)、在课改年级教室增添黑板,彻底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增强趣味性和动手操作能力。

 总之,教学改革决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进行持之以恒的探索,更需要全体教师集思广议、通力合作。在今后的教改工作中,我们青城初中将会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勇于探索,求实为本;授人以渔,能力为本;发展为要,以人为本,努力开创教学改革的新天地。

 教学改革总结

  XX 小学本年度根据学期初制定的教学改革方案有序地进行,现将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及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课程改革开展情况

  分组参与培训,系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通过不断学习,教师逐渐明确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明确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的基本要求,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地位关系。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经验,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逐渐改变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活动中成长。

 (二)

 课堂教学改革开展情况

  组织全校教师集中学习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明确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的课程结构。利用每月双周一晚上集中教师学习《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新课程教学设计》引导教师进入新课改实验,帮助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观,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逐渐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学校利用各种途径对全体教师进行新的教育理念和当前教育形式的学习,使全体教师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观念上加强教师投身新课改的自觉性,全体教师均自觉参加了新课程的培训,并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普通话,继续教育考核全员合格。各位教师均通过函授或自考取得了大专或本科文凭。我校全体教师在各自的教育教学岗位上利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二)组织健全,保障有力。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此项工作。

 教务主任统筹学校教研工作,具体负责实施、操作此项工作。各教研组共同参与,组员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相互交持,形成了课程改革的合力,使我校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我校年青教师肯钻研,有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能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服务于实践。通过教学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的丰富和多元化,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确保新课程有效实施。学校也以此为载体,造就一批能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师队伍,以促进我校教师总体水平的提高。

 (三)建章立制,培训研讨。

 根据本校的实际制定了本学期的课改实施计划,确定新课程实验的总体方案,使课改工作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根据边实验,边学,边提高的思路,学校加强了对教师的培训。学校充分发挥了教研组,备课组在新课程实验中的作用。每隔一周进行集体备课,经常组织听课,说课,评课等集体教研活动,加强了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使优秀教学资源得以共享,形成随时研讨新课程的浓厚教学氛围。

 (四)优化内部管理,推进素质教育。

  我校以教育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改革为动力,以优化内部管理为重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整合教育资源,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第一,实施科学管理,加强制度建设。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规范的原则,我们边实践边摸索,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健全,有章可依,有规可循,使学校各方面工作避免了盲目性、随意性。严格遵循“严、实、高、新、细、活”努力做到了各项工作项项有落实,人人有责任,日日有检查,学校管理基本步入了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第二,推进民主管理,我们把实行民主管理放在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位置,发挥教师聪明才智,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参与学校决策的积极性。

 第三,规范教学管理,落实素质教育。一是坚决纠正“应试教育”的倾向。我们要求教师紧跟时代要求 ,要求他们

 用发展的眼光对待教育,坚决克服应试教育重主课、轻副课,重必考科、轻考查科,重培优、轻补差的弊端,做到主课副课一个样,考与不考科目一个样,优生与后进生一个样,不偏不歧,实现共同发展。我们改革学生和教师的评价制度,采取“星级+评语”的评价方式,不以分数论学生好坏,不以成绩给教师奖惩,让教师乐教,让学生乐学。二是落实教学常规环节。我们克服师资不足的困难,采有专兼结合的办法,严格按照课程计划要求开齐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在教学常规管理中,我们坚持常规月查和通报制度,定期组织“五查”,即查所开学科的教学各环节是否落实,查学生课业负担是否减轻,查教师听评课是否参加,查教研活动是否开展,查教师的教后体会和小结是否撰写,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

 二、改革存在问题和不足 1.是新课程实施效果离目标还有差距。表现之一是教师对新课改认识还不够,观念转变不彻底,巩固不牢,有畏难情绪,教师的心理准备与知识更新仍存缺憾,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甚至是被动地进行;少数教师仍然存在穿新鞋走老路问题,难以改变多年形成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表现之二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束缚了学校的手脚,限制了师生的发展空间

 2.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和追求个性化学习之

 间的矛盾;大班教学资源的有限性和个性化教学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如何处理基础与创新的关系;课堂活跃与课堂常规之间的矛盾;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与自主的发现学习之间的有机融合等。

 四、今后努力方向

  一是着力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工程,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师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技能过硬、能够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和素质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

 二是着力实施素质教育工程,认真学习新课程、新教材,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探索适应农村发展需要的素质教育新途径、新模式。

  三是着力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深化教育改革,强化内部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现代化进程,促进学校快速发展。

 课程改革需要我们热情地迎接,积极地实施,科学地探究,稳妥地推进,理的性地思考。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今后,我们将再鼓干劲,再添措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开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篇六:投身课堂教学改革情况

研究 262

 2017 年 12 月 08 西藏农村初中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边巴多吉 西藏那曲地区索县中学,西藏 那曲 8522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领导人越来越重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除了要在日常重视不同科目的教授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新形势的教学过程中重视西藏农村初中课堂的教学改革和实践。现在西藏农村的初中大多都能够在认真贯彻各级教育政策的基础上,狠抓教学常规管理,以此来不断提高我国的教学管理水平,使得我校能够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本文主要就西藏农村初中课堂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应该采取的措施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

 关键词:西藏农村;初中课堂;教学改革;教学实践;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F719-4;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61(2017)12-0262-01

 引言

 自从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后,西藏农村地区的发展受到了各方关注,很多教师和学者除了关注西藏农村初中各个科目的教学之外,更加想要把新课改的理念灌输进入西藏农村初中课堂的教学改革中去,并立志为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提出诸多宝贵意见。本文主要结合实际的经验,就西藏农村初中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做全面具体的分析。

 1 当前西藏农村初中课堂教学改革遇到的困难

 1.1 新课程改革下,教学质量有待提升

 目前,新课程改革已经被推广到了西藏农村的诸多初中,但是很多老师还不知道如何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灌输到初中教学中去。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初中课堂教学的改革迟迟不能够落实到位,进而发挥好的教学效果。

 1.2 半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困难

 西藏农村初中的学校多数实行的半寄宿制管理工作。很多家长还不能够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生活习惯和品行上还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多数的学生存在和家长沟通不够的问题。很多学生也会出现回到家之后整个人就处于松懈的状态,不能够及时地对老师讲课的内容进行反思和复习。

 无法全面地开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 由于条件所限,在西藏农村初中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办法全面地推行素质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1] 。很多初中甚至因为条件的限制而不得不停止素质教育的推行,进而阻碍了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

 2 西藏农村初中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措施

 2.1 加强课堂常规管理和开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任课老师可以根据每个班级的上课情况积极进行打分、评比和公示,在很多初中推行的推门听课制度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教务处的人员通过推门听课的方式对教师的备课和上课的效果进行全面的抽查和监督。教务处和教研室的领导也要不定期地对老师的备课、作业、听课记录和读书笔记进行检查和监督,并把检查的结果及时反馈给老师,督促他们进行自我整改。严格重视考风考纪,从每一次考试抓起,严格杜绝舞弊行为的发生,从而使得学生能够自觉的形成诚信考试的意识。同时严格开展先进行预习,之后再在预习中发现问题,之后再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和解决,最后再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展示。老师负责分析在展示中存在的有关方面的问题,这样也就能够让学生做到人人参与和个个展示,并在整体过程中激发出学生的潜能,感受到学习自主参与的快乐和发展,最终为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进行奠基。

 2.2 重视老师的自我提升,提高教学水平

 要想更好地进行西藏农村初中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实施,最重要的就是要重视教师自身教学和教研能力的提高,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几点措施。第一,采用激励机制和竞争的机制,把教师科研工作的水平和职称晋升相挂钩,鼓励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更加主动地投身到教育科研工作中。第二,每天抽出一部分时间作为各个学科组开展教研教改活动的时间,并在活动中积极地交流经验和开展专题研究,帮助学生解决在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第三,全校每年针对教师举行一次业务考试,对于成绩不过关的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以便能够更好地促进老师自我素质的提升。在平时也可以通过开展教师演讲比赛、教师说课比赛和教师课件制作比赛等方式来更好地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第四,扩充学校内部教师培训的通道和途径,根据实际的情况先后开展教师的师德修养、心理健康、备课、说课、听评课、多媒体课件制作和应用等多个方面的培训和讲座。

 2.3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西藏农村初中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几点措施来推进素质教育。第一,开设各类兴趣班课程,用以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例如,很多西藏农村的初中开设了包括街舞、现代舞和雪热巴等方面的舞蹈兴趣班。第二,每天开展阳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诸如“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书法比赛”、“广播体操比赛”、“运动会”和“校园艺术文化节”等诸多形式的活动,这样既给学生发展兴趣爱好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平台,而且也给学生杨早了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2] 。第三,定期开展类似“传统文化校园节”的活动,积极与当地的文化局展开合作,并让学生以参加新年晚会、文艺汇演和其他大型演出为目标,争取让自己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能。

 2.4 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

 在进行西藏农村初中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其他方面的教育,养成好的日常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安全演练和军训等竞赛机制的方式对学生的德育进行综合评比。建立包括德育室、心灵小屋和其他德育工作的宣传阵地,争取全面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上纲上线。在学校内部成立专门的家长委员会,方便老师和家长及时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状况。最后,每年由班主任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一次德育方面的考核。分别从思想政治表现、学习生活情况、日常行为习惯和其他诸多方面进行考核,并把这样一次考核纳入学生日常表现和管理中。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当前西藏农村初中课堂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西藏农村初中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措施两个方面来对西藏农村中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实践和探索,希望各初中的老师能够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争取早日让初中课堂的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孙志明.西藏初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读写算:教研版,2014(8):128-132 [2]周晓芳.初中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藏教学,2012(3):36-39

篇七:投身课堂教学改革情况

市树人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情况汇报 赵银鹤

 2014. 10. 27 一、 加强学习研究。

 为引领教师更新教育理念, 开阔视野, 紧跟教育现代化的步伐, 学校邀请市电教馆周岩馆长开设《看到、 想到、 做到。

 浅谈微课教学应用》 讲座; 邀请市语文教研员李文利老师来校指导初三语文组备课活动; 组织教师参加三中举行的课改专家报告会, 邀请三中赵校长来校作题为《落实“学讲计划” , 完善“共享成长” 的教学模式》 专题讲座, 布置撰写第五届“科研杯” 学讲计划理论学习心得, 参与评比活动, 在“请进来” 的同时“走出去” , 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各种教研和培训活动, 组织教师去三中实验学校等校听课学习。分管校长带队到撷秀中学参加“自分教材” 教学模式的研讨; 地理老师到大黄山学校参加基于“导学案与微课” 的“两自四互” 教学模式研讨; 教务主任带队到潘塘中学参加“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的教学研讨会。

 到邳州车福山中学参加“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在走出去学习之外加强了校内挖潜, 教务处殷宪常主任给全体教师做了微课制作的讲座, 并提出假期每人至少做出一节微课课件的要求。

 第四期《树人论坛》 上初三语文老师朱莉莉以自身成长经历为例开设《拥有阳光心态, 学会幸福成长》 的讲座。

 第二期“青蓝工程” 初见硕果, 九位新老师分别开设了汇报课。

 学校及时召开了校领导、 教学干部与教研组长参加的教学工作扩大会议, 教务处重新设计了《学讲方式课堂评价表》 , 强调要抓住机遇, 积极进行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创新。

 在老师们自愿报名的基础上, 教务处组织验课、 评课, 推荐出基本合格的 1/3 的教师上报教研室。

 本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学校安排了上学期“学讲方式” 做得比较好的 4 位教师在“教师论坛” 上介绍经验; 以期推动本学期“学讲方式” 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

 从第二周开始, 教务处陆续推出了初一、 初二年级的学讲研究课、 初三年级的高效过关课, 第五周,为配合教研室的市级评优课报名, 举行了校内优质课评比, 评出 13 名一等奖,参加市级评优课评比。

 第七周、 第八周开设初二、 初一年级“学讲计划” 示范课;初三年级的高效过关课和研究课。

 二、 稳步推 “学讲” , 深入搞教研。

 深入动员、 全体参与、 稳步推进。

 在深入调研基础上, 学校提出:

 “小步走、 回头看、 勤反思” 的工作思路。

 计划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即初期的理论学习、 实践阶段; 中期的典型问题集中研讨指导提高阶段; 后期的成果展示推广阶段。

 强调每周突出一个主题、 破解一个难题,稳步推进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上, 提出了 “细化三个过程、 深化六个环节、 凸显小组合作学习” 的 具体要求。

 课改推行以来, 初步取得成功的案例不少, 许多教研组、 备课组变原来“重知识、 重讲解、 重全体” 的备课思路为“重过程、 重方式、 重个性” 的备课活动。为“学讲计划” 的推行奠定了基础。

 很多老师尝试用“学讲方式” 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第 8 周数学组推出“学讲方式” 复习研讨课, 蔡晓琼、 韩飞两位老师执教,课堂气氛活跃、 老师言简意赅、 要点不烦地引领、 学生积极主动、 合作探究地学习, 让听课老师大受鼓舞。

 第 12 周, 殷宪常主任尝试了初三数学复习课的学讲方式, 全班分为两大排, 每排 8 个 4 人组, 前后黑板都利用起来, 课堂的气氛为之一变。

 但班额过大、 差生众多, 学生程度参差不一, 又制约了学习的质量。

 李文淑主任在市中考数学复习研讨会上作题为《细化两个阶段、 深化五个环节——谈“学讲方式” 下试卷评讲课的构建》 讲座, 受到与会人员的好评。

 五月份, 我校“学讲计划” 的落实工作再掀新高潮。

 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紧紧围绕“学讲” 方式的推行, 时时处处渗透“学讲” 精神:

 5 月 6 日, 教务处组织语文学科青年教师说课比赛。

 五位青年教师认真准备, 精益求精, 各显技能。比赛过程中充分展示了较为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语言表达规范、 流畅, 富有激情;板书布局美观、 书写较为规范, 构思较为精巧。

 从教学设计和问题答辩上来看,体现出一些青年教师学习感悟新课改理念能力较强, 专业素养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第 13 周开设“青蓝工程” 汇报课。

 语、 外、 地、 生、 物、 化 6 个学科 9 位青年教师在导师、 及备课组教师的指导下, 探讨“学讲方式” 下生态课堂的构建。从课堂教学反馈的信息来看, 9 位教师的教学技能都有了不同层次的提高, 能够较好地体悟“学讲” 精神, 教学设计从“重知识点的传授” 向“重学生的学习方式” 的转变。

 如七年级语文学科苏婷老师的一节课——《短文两篇》 , 有很多值得大家学习借鉴之处。

 第一个环节“预习展示” :

 展示问题设计具体、 明了,关注各层次学生的发展, 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 学生展示有序有法, 充满自信,表述能力强、 思路开阔、 语汇丰富, 体现出常态课堂训练有素。

 第二个环节“合

 作探究” :

 学生广泛、 深度参与“合作学习” 的过程中, 提出“真问题” ; 教师适当“放一放” 、 “慢一慢” , 鼓励学生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 指导适时、适度。

 最后的” 检测反馈” 环节层层深入, 螺旋式上升。

 先组内检测, 小组长流水检查其它组员(逐个提问)

 , 接着组间互相检测, 教师又筛选出重点问题组织小组竞答, 学生活动形式灵活多样, 氛围融洽, 检测效果好。

  第 14 周、 15 周, 张黎黎、 张楼(语文学科)

 、 蔡晓琼、 张廷位(数学学科)

 、 马莉、 孙莉(英语学科)

 、 封居团(物理学科)

 、 金贝贝(政治学科)

 、吴培培(历史学科)

 、 王红琰(地理学科)

 、 姚娟(美术学科)

 共十一位老师上“学讲” 展示课。

 从课堂教学反馈的信息来看, 十一位教师“学讲方式” 的落实走在前列, 课堂教学展示充分发挥模范带头、 示范作用, 亮点纷呈。

 如语文学科张黎黎老师的课堂, 评价环节尤为精彩:

 学生个别点评、 组间互评、 教师综合评价, 评价的角度多元, 评价的语言丰富,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避免了评价的单一、 泛化。

 数学学科蔡晓琼的一节复习课, 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从知识点的梳理、 知识网络的建构, 到变式训练、 拓展延伸环节, 完全放手给学生。

 学生学习活动组织有序、 发言训练有素, 各层次学生广泛参与、 深度参与。孙莉老师的英语课可谓是“形神” 兼备: 精心设计每个环节学生活动方式(学生如何学, 怎么讲)

 , 每个环节“问题导学” 设计具体、 明了、 兼顾各层次学生,真正起到“导学” 的作用。

 在此不再一一点评。

 总之,

 他们的课堂教学比较精准地阐释了“学讲方式” 下的高效课堂:

 一是“实” , 实是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在知识素养上得到积累, 能力上得到训练, 精神上得到感染。

 二是“活” , 教法活, 学生学得活, 课堂参与度高, 不仅是指外显的学生发言、 讨论、 合作交流多, 更重要的是学生活动体现出来的内在的思维活跃度和情感觉醒度高。

 我们期待下学期涌现出更多精彩的学讲课堂, 辈出更多积极参加课改的先进教师。

 三、 存在的问题。

 以上仅是取得的些许成绩, 但我们更清醒的看到, 课改之路漫漫, 问题多多。

 我们还有一些教师理念滞后, 行动滞后, 课堂教学有待改进:

 转变师生交流方式, 改变“一问一答” 式的教师与优生的小范围的简单对话交流, 升华为“导学问题” 引导下的学生深度思考后与教师的交流、 展示; 教学环节不宜过多, 不要机械化、 模式化, 适当整合教学环节, 精心设计学生活动,

 适当做好“加、 减法” ; 青年教师要加强对文本的研读, 通读初中教材, 加强对教材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

 教学的基本功亟待加强, 板书、 普通话、 教学语言的组织, 课堂的驾驭能力, 课堂的教育智慧、 对课堂教学的满腔激情等都需要我们去积累、 提高、 突破、 升华。

 概括起来, 学讲方式下我校的课堂教学还存在的问题:

 (1)

 在教学设计上,对学生学习方式、 学习活动的设计重视还不够; (2)

 小组学习缺少有序与深度。(3)

 放手给学生让他们互讲、 互帮、 互学、 互促自由展示还不够; (4)

 课堂容量大, 往往完成不了教学任务, 致使拖堂现象又有回潮。

 (5)

 自主学习发现的问题还没有或缺少深度。

 (6)

 有的课堂追求面面俱到、 各个环节都有其形, 学讲方式的精髓不在形似, 而在神似。

 需要的是点上的亮, 而非面上的全。

 教育局下发的“学讲计划” 有六个环节, 其中最重要的是“自主先学” 、 “小组讨论”和“检测反馈” 三个环节。

 “质疑拓展” “交流展示” 都可以在小组讨论中完成,没必要专门作为一个环节。

 “小结整合” 不一定每节课都要, 可放在单元结束时进行。

 学讲方式一定要结合校情、 班情、 学情和学科特点进行。

 切不可盲目照搬、亦步亦趋、 形而上学、 邯郸学步。

  课堂教学学讲方式的推进不可逆转。

 有的老师“学讲” 的新鲜劲已过, 开始模仿, 尚觉有趣, 久而生厌, 又不愿深究, 不愿动脑, 还是老方法来得省事。

 有人听课, 我就“学讲” , 平时上课, 照样“讲学” 。

 我们要认识到改革的艰巨性和反复性, 转变教育理念, 不断反思创新。

 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积极参加集体备课, 依靠团队的力量, 克服倦怠的心理。

 期待涌现出一批具有树人中学特色的课堂教学学讲方式的先进老师。

篇八:投身课堂教学改革情况

是大学教学改革的主力军, 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然而, 目前现实中仍然存在诸多影响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诸多不利因素, 外部因素涉及经济、 社会等一些复杂的宏观制度和政策, 这些外部因素对大学来说具有不可控性, 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才会逐步解决。

 因而,从大学内部来分析探讨影响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可控因素, 采取切实有效的改革措施, 对于大学来说具有更为迫切的要求和更大的现实意义。一、 教育目 标的含糊不统一, 使教师无所适从, 不能投身教学改革教育目标是大学发展的旗帜和方向, 是教学改革的指明灯和质量标准。

 它关系到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它关系到大学让学生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取得哪些收获、 大学怎样帮助年轻人成长和发展的问题, 它是讨论一切大学教育问题和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由于学校管理的不到位, 大学教育目标的不明确、 不统一, 造成了教师思想上的混乱和行动上的无所适从, 使广大教师不能专注地投身教学改革。在教师的潜意识里, 教育理念的讨论和学习,教育目标的规划和确定是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管理者的事, 认为这是 “务虚”的东西, 他们往往在研讨和规划教育目标的过程中, 直奔他们自认为非常熟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主题, 直接进入“务实”的环节。

 由于教师缺乏对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的深入讨论,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对“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 “怎样培养人”等涉及教育目标的宏观问题都缺乏清醒明确的认识, 导致了教育目标的雷同和宽泛,从而使 “教育目标”变成了 “美好的愿望”, 造成了教育目标与教学实践之间的脱节。

 再者, 由于大学的规模越办越大, 越办越复杂, 学校的行政管理也越来越混乱, 绝大多数学校的管理工作都是效率很低,教师们对学科的归属感远远大于对学校的归属感,教师与学校行政人员、 教师与教师之间缺乏相互信任, 大学在确定共同的教育目标上也变得越来越软弱无力, 无法达成教育目标的统一, 出现了 “各自为战”的纷扰状况。由于 “务虚”的基础没有做实, 结果 “务实”的教学改革也被虚化了。

 教育目标的含糊和不统一,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会忽视一些基本的问题, 严重影响了教学改革的实效, 在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时代也往往会迷失投身教学改革的方向感。

 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雷克· 博克 (Derek Bok)

 认为,“要对教育问题展开有效讨论, 首先必须厘清大学希望达到怎样的目标”,“这些目标应该被广泛接受且经过谨慎的界定”。

 为此, 他提出了 8 个经过严格选择的特别重要的大学教育目 标:

 表达能力、 批判性思维能力、道德推理能力、 公民意识、 适应多元文化的素养、全球化素养、 广泛的兴趣、 为就业做准备。大学弗兰克 H.T.罗德斯 (Frank H. T. Rhodes)

 校长[1]康奈尔也提出了与此相似的观点。

 他认为本科教育应该提供通识性的入门知识, 培养一种批判性思考能力和经过训练的好奇心, 以及一些特殊的技能。

 毕业生收稿日期:

 2013- 04-20作者简介:

 刘·88·芳 (1976-)

 , 女, 江苏泗阳人, 硕士, 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影响高校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内部因素分析刘芳(淮阴师范学院院长办公室, 江苏 淮阴 223001)摘要:

 教育目标的含糊不统一、 教学与科研的失衡、 教育结果的不确定性是大学内部影响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主要因素。

 为此, 大学应确定明确一致的大学教育目标, 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来平衡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 微观制定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以进一步细化和落实教育目标。关键词:

 大学教师; 教学改革; 教育目标; 科研; 教育结果中图分类号:

 G649.21文献标识码:

 A第 27 卷第 4 期2013 年 8 月Vol.27 NO.4Aug 2013山西大同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文章编号:1674-0882 (2013)

 04-0088-03

 不仅要在头脑中装满很多知识, 而且还要有见地(knowledgeable)

 。[2]因而, 教学改革要 “虚实相生”,大学教师要参与教育思想观念的学习与讨论, 参与教育目标的探讨和规划, 要根据经济社会条件、 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 以及一定的教育哲学基础确定明确统一的大学教育目标。

 只有在明确统一的教育目标指引下, 教师才能有明确的方向感, 才能积极专注地投身教学改革。二、 教学与科研的失衡, 使教师无以安心, 不愿投身教学改革19 世纪初, 威廉 · 洪堡倡导“教学与研究相统一”、 “通过研究进行教学”; 近代, 大学又逐渐转变为以探究为中心的场所, 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成为高等教育内部的基本逻辑; 然而, 第二次世界大战尤其是 20 世纪 60 年代后, 出现了如伯顿 ·克拉克所说的“科研漂移”和 “教学漂移”, 为此, 他提出了要在大学建立 “科研-教学-学习连接体”的观点。

 反观现在, 教学与科研这一对矛盾在大学中更为突出, 教学与科研孰轻孰重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 以前被教师视为 “天职”的教学根基已经动摇, 学校和教师明显地偏向科研, 导致了大学教学和科研明显的失衡。

 正如前哈佛学院院长哈瑞 ·刘易斯(Lewis, H )

 所说,“大学已经忘记了更重要的教育学生的任务。

 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存贮地, 这些大学是成功的, 但它们忘记了本科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十几岁的人成为二十几岁的人, 让他们了解自我、 探索自己生活的远大目标, 毕业时成为一个更加成熟的人。

 ”[3]这种失衡的现象在研究型大学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这主要与研究型大学的性质和教师。

 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学的定位和分类不科学, 大学出现了同质化的倾向, 积极 “向上漂移”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把研究型大学看作是它们追求的理想目 标, 尤其是后者, 片面地向研究型大学看齐, 热切希望提升自己的学术影响和地位, 希望以自己的学术影响和地位跻身于高等学校的前列。

 正是学校层面出于这种急切跻身前列的现实考量, 学校的制度设计和学术环境明显都倾向于科研而不利于教学, 在教师的职务晋升、 晋级和学术地位的确立中, 科研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 而教学在无形之中已被 “矮化”, 变得无足轻重, 偏于一隅。

 在强大的学术氛围和利益驱动下, 教师已不把教学当作应尽的义务, 也不愿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出现这种失衡的“问题并不是教学与科研的相对, 而是二者之间要有适当的平衡。

 毕竟, 这两种活动只是学习的两种不同的表现。

 最有效的学习环境是鼓励学生和教师参与到教学和科研这两种学习[4]平衡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是大学管的形式中”。理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也是教学改革过程中绕不过去的、 必须加以解决的关键问题, 否则将危害教学质量。

 妥善处理教学和科研间的关系没有固定和统一的原则或模式, 但针对不同类型学校的情况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措施。

 在研究型大学里, 坚持科学研究、 发表论文和追求学术成就理应是其主要任务, 也是评价教师工作的主要标准, 与此同时, 研究型大学也必须采取措施支持高质量的教学, 教学和科研应同样受到重视, 有效和出色的教学同样应成为教师职务晋升和晋级的重要标准, 教员既要成为出色的科研人员又是优秀的教师, 实现教学和科研的有机渗透和融合, 使教学和科研成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对于教学研究型大学, 总体上是教学和科研并重, 但根据各学校办学目标的不同, 应各有侧重灵活对待和处理, 一些学校可以科研优先, 另一些则突出教学, 还可以是二者兼顾, 即使在同一所大学里, 根据院 (系)

 的不同性质和办学方向, 院 (系)

 与院 (系)

 之间的侧重点也是可以不同的, 不要整齐划一。

 而教学型大学无疑应该是重点突出教学工作, 但这并不表示教学型大学就没有学术研究, 它们应该主要侧重于“教学的学术”, 这种 “教学的学术”并不要求教师一定要发表论文、 出版著作, 但要求教师一定是一位终身学习的学者, 他们应当密切关注本学科的发展态势, 阅读和了解本专业的最新文献, 掌握本专业的最新知识和信息, 教师们要积极参与专业建设、 课程建设、 编写教材、 参加学术会议, 尝试教学方法的改革, 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把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授给学生, 努力创造一种 “学生好学, 教师乐教”的校园氛围。三、 教育结果的不确定性, 使教师无法评价教育质量, 无心投身教学改革教育结果的不确定性是与教育目标的含糊、 不统一密切相关的, 没有统一的教育目标就不能期望理想的、 明确的教育结果。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 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 标, 而是相反, 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

 所以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 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 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

 目标管理所追求的目标, 就是每个教师在一定时期应该达到的工作成果。

 目标管理不以行动表现和行为过程为满足, 而以实际结果刘芳:

 影响高校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内部因素分析2013 年·89·

 为目的。

 离开工作成果, 就不称其为目标管理, 工作成果对目标管理来说, 既是评定教师目标完成程度的标尺, 又是考核和奖惩的主要依据。教育结果的不确定性也是由教育的特殊性质决定的。

 一方面由于教育是一项集体性的工作, 虽然在 “学术自由”的条件下大学教师的工作大多是个人创造性的, 但学生的成长发展却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 教师只从事本专业有限课程的教学, 很难区分哪一位教师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大还是小, 学生成长发展是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 教育是一项集体性的事业。

 另一方面由于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个体, 学生的成长确实离不开教师的教育, 但他们的发展又不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教育, 大学生的自己主观努力也是成才的重要条件; 在当今强调素质教育的背景下, 大学生更是一个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创造性个体, 他们不是生产线上标准化的产品, 因而培养学生的任务和方法无法标准化, 没有办法像工业品那样进行标准化的操作和培训。

 再一方面就是教育结果的显现具有滞后性, 教育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并不是学习一门课程后就能立刻显现出来的, 有的在校期间也无法显现的, 要在学生走上社会以后才会渐渐地表现出来。由于教育结果的不确定性, 人们无法精确地对教师的教育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价, 因而教师们往往出于一种惰性的 “自我保护的本能”, 不愿也不需要在教学上化太多的精力。

 所以, 一方面要尽量达成教育目标的协调和统一, 从而使教育目标在数量或质量方面应具备可考核性。

 为此, 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提出了毕业生“输出” 质量的三点要求:

 一是高等学校必须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在知识、 能力、 技能以及态度等方面产生可以证明的进步; 二是上述可以证明的进步是在成文的、 表述清楚、 当众宣布并保持成绩标准的情况下产生的; 三是上述进步是有效取得的, 也就是说, 在学生和学校的时间、 精力与经费的使用上, 是讲求成本效益[5]另一方面, 大学不仅要有宏观的教育目标指的。向, 而且还应关注微观的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教学过程管理。

 制定各专业、 专业课程及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宏观的教育目标, 通过这样完整的目标体系, 把教师严密地组织在目标体系之中, 明确各自的职责, 使广大教师的工作直接或间接地同教育的总目标联系起来, 从而使教师看清个人工作目标和教育目标的关系, 了解自 己的工作价值, 激发大家关心教育教学的热情, 充分发挥教师的自 主性, 实行自 我控制, 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 积极性和创造性。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年参考文献:[1](美)德雷克 ·博克著, 侯定凯译. 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2](美)弗兰克 H.T.罗德斯著, 王晓阳, 蓝劲松等译. 创造未来: 美国大学的作用[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3](美)哈瑞 ·刘易斯著, 侯定凯译. 失去灵魂的卓越: 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4](美)詹姆斯 ·杜德斯达著, 刘彤, 屈书杰, 刘向荣译. 21 世纪的大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5]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 投身学习: 发挥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A]. 吕达, 周满生主编. 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美国卷 ·第一册)[C].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The Internal Factors Affecting University Teachers to Join the Teaching ReformLIU Fang(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yin Jiangsu, 223001)Abstract: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university teachers to join the teaching reform includes the ambiguity of educationalobjectives,the imbalance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and the uncertainty of educational results. Therefore,universities shouldestablish clear and consistent educational objectives,take appropriate policies and measur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ituations tobala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micro-teaching quality standard should be formulated in order to furtherrefine and implement educational objectives.Key words:

 university teachers; teaching reform; educational objective; scientific research; educational results〔责任编辑郭剑卿〕·90 ·

推荐访问:投身课堂教学改革情况 教学改革 投身 课堂

十九范文网 www.ib19.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十九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