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十九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其他范文 > 有关苏轼的评价片段2篇

有关苏轼的评价片段2篇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3-10

有关苏轼的评价片段2篇有关苏轼的评价片段 第1卷第1期1999年3月沈阳教育学院学报JoumalofShenyangCollegeofEducationV01.1No.1Mar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苏轼的评价片段2篇,供大家参考。

有关苏轼的评价片段2篇

篇一:有关苏轼的评价片段

1卷 第 1期 1999年 3月 沈 阳教育学院学报 Joumal of Sheny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V01.1 No.1 Mar1999 关 于苏轼 的 “辞达 ”说 孙 民 (沈阳教育学院中文系,110015,沈 阳;男 ,教授) 摘 要 :“辞达说 ”是 苏轼后 期 所提 出来的一 个重要 文论 。

 “辞 达” 的说 法 源 自孔 子,但 苏轼却做 出了独特的发挥。他认为 “辞”之 “达”决非易事。一难难在时 “物 理”、“物之妙”和 “己意”认识不易;二难难在巳认识到,表达更为不易,非有高超 的语 言技 巧不 可。苏轼 这一观 点是针 时王 安 石科 举 改革给 文坛 造成 的 弊端 而提 出来 的。它有力地纠正 了当时 “千人一腔”的粗陋文风,有效地保证 了宋代散文的健康发 展 。

 关键词 :苏轼 “辞达说” 王安石科举改革 “一道德” “辞达”说是苏轼一生所发表的重要文论 之一。它的提出有着深刻 的社会原 因和时代内 容。对此进行探讨 ,则会对 “辞达”说 的内涵 及其价值有进一步认识。

 “辞达”说 ,是苏轼 中年以后提 出的一个 观点 ,迥异于他前期 的为文之道。苏轼前期对 散文写作的认识是重意轻辞 。他曾说 :

 “夫昔之 为文者 ,非 能为之 为工, 乃不 能 不 为 之 为 工也 。

 山 川之 有 云 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 于外。夫虽欲有,其可得耶? 白闻家 君之论文,以为古之圣人有所不能 自 已而作者 ;敌轼 与弟辙 为 文至 多,而 未尝敢有作文之意 ” (《江行唱和集叙》) 苏轼继承了其父苏洵的创作主张 :文章是 自然 流出来的 ,不是刻意做出来 的。所谓 “非能为 之为工”,是指作者的思想感情 “充满勃郁”, 涌出便是好文章 ;而不必借助于文字技巧 ,自 — —46 —— ———— r—— 然 “不能 不 为之 为工 ”。在 这 一 观 点 指 导下 , 他在 26岁写给梅龙图的信 中说 :

 “轼长于草 野 ,不学时文 .词语甚朴,无所藻饰 。”(《谢 梅龙图书》)由于他 “未尝敢有作文之意”,只 是有 意要表 ,有话要说 ,所 以不必 藻饰 ,直讲 无妨 ,结果文章的 “词语甚朴 ”,依然可成为 佳 文。

 这样的观点,这样的实践 ,实 出于对时文 的反叛。那时的时文,是指以杨亿 为首的骈文 作家的文章。这类文章讲究四六声律 ,淫巧浮 言,把创作视为~种文字游戏 ,这有背于为文 之道 。所 以苏 氏父子 以重意轻辞 的 主张加 以反 对。这一观点具有较强的战斗性 ,它和当时北 宋诗文革新运动作家的理论一起,对时文的浮 艳起到了扫荡的作用。

 十余年后,重意轻辞的主张起了变化 ,苏 轼渐多讨论文字的言论。如熙宁十年 (1077), 他在 《答黄鲁直》信中说 :

 “凡人文字,当务 使平和,至足之余 ,溢为怪奇 ,盖出于不得已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也 。”他不再 仅 仅 满 足 于先 前 语 言 的 “甚 朴 ” “平和”的文风固好 ,但 “怪奇”的风格也应 承认 。是什 么原 因使 他 由 “非 能为之为工” 的 轻辞 ,转 为对文字 风格 的注 意? 我认为这和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度有很大的 关 系。早 在宋仁 宗嘉 }右四年 (1059),王 安石 在 《上仁宗皇帝万言书》中明确地提出了改革 科举制 度 的设想 。其 中主要 的一条是建议废 除 .诗赋 的考试 ,改 为策论 。他 的理 由是 +诗赋不 过是 “雕 虫篆刻 ”所为 ,文字 技巧高者未必擅 长 治国理 财 ,所 以不 如 “除去 声病 对 偶之 文 ,

 使学者得 以专意经义 。”应该说 王安石改革科 举的初衷并没有错 ,科举不是成就文学家 ,而 是选拔政府官员 。与考诗赋相比,考策论当更 能发现 有识之士 ,治世之才 。

 但 是 ,王 安石 当政后 ,在具体推行科举 改 革 过程 中,犯 了两个致命 的错误 :一是他用行 政手段 限定 策 论 的 内容 ,只 准 发 挥 儒 家 的 经 典 ,如他说 :

 “今 人 才 之少 ,且其 学 术不 一 ,

 一人一 义 ,十人 十 义 ,朝廷 欲有所为 ,异论 纷 然,莫肯承昕 ,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之故也 。” (《文献通考 ·选举四》)他标举的 “一道德”,就 是思想的一元化 ,学术的清一色。这实际是搞 思想的专制 。为 了强化 这一 专制 ,王 氏研究 儒 家思想系统 ,于熙宁八年 (1075)亲 自主持撰 写了 《三经新 义》,通过神宗皇帝颁行天 下,

 成为举子们的必读书目。到了晚年 ,他又撰写 了 《字说》,也列为科举 的主要内容。这样一 来 ,天下的举子思想高度统一了,文章的观点 便 趋于一个声 音 。

 与之相应 的是第 二个错误 ,为了 “一道 德”,他轻视文辞 。出于政治家的需要,王 氏 认为所谓 “文者,礼教治政云尔。其书诸策而 传之人 ,大体归然而已。”(《上人书》)文章既 然只为政治服务,起告知的作用 ,那么,所谓 辞者 ,便可有可无。他说 :

 “辞者 ,犹器之有 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 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 绘画为之容而已。”(同上)这种文贵适用的观 点 ,弱化 了对文字 技巧 的要求 。这对文学性散 文无疑是一种极 大 的戕 害 。

 在封建社会里,谁掌握科举太权 ,谁就有 可能操 纵 天下 的文风 。北 宋 嘉 {右二 年 的科 举 改革便是典型的一例。主考官欧阳修利用手中 的权力 ,力排 险怪奇涩的 “太学体”,将散文 引上平易 畅达 的道路 ,天 下文风一变 。而 到了 熙宁革 新 之 际 ,王 安 石 虽 然 是 在 革 除 科举 之 弊 ,却给文坛带 来 了极大 的影响 ,天 下的文风 又一变 。

 这是一种很坏的影响 ,苏轼给予了有力的 痛斥 :

 “文字 之衰 ,未有 如今 日者也 ,其 源 实 出于王 氏。王 氏之文 ,未必 不善也 ,而患在好 使人 同己。

 自孔 子不能使人 同 ,颜渊 之仁 ,子 路之勇 。不 能 以相 移 。而 王 氏 欲 以其 学 同 天 下 。地之美者 ,同于生物 ,不同于所 生。惟 荒 瘠斥 卤之地 ,弥望 皆黄茅 白苇 ,此则王 氏之 同 也。”(《答张文潜县丞书》)苏轼在肯定 “王氏 之文 ,未必不 善” 的同时 ,指出王 氏的要害在 “好使人同”,以一家之言压制百家之声。众人 写 同一 观点的文章 ,势必 文辞相近 。这种被强 制写 出的意同辞近的文章 只能坏 了文 风 ,败 了 文坛 。因此苏轼 把 当时 的文坛形象地 比作 “荒 瘠斥 卤之 地”,把 当时 的文 风形 象地 比作恶 劣 的 “黄茅 自苇”。苏轼在另一篇文章里,进一 步抨击王 氏 “好使人 同”的危害 :“王 氏之学 , 正如脱椠,案其形模而出之,不待修饰而成器 耳 ,求为桓璧彝器 ,其可乎?”(《送人序》)王 氏之学好 似制字 模 的器具 ,一接 受 他 的学 说 , 便都 变得 一致 起来 。千 人一面 ,千文一式 ,能 有精金美玉之文问世吗?宋人 吕南公痛心地写 道 :“若乃场屋诡伪劫剽 ,穿凿猥冗 之文 ,则 某之所耻者。”(《与汪秘校论文书》)苏轼则干 脆说:

 “今 程氏文字 ,千人一律 ,考 官亦厌 之。”(《与王庠书》) 为根治这种文风 ,绍圣元年 (1094)苏轼 首 次提 出了 “辞 达”说 :

 “孔 子 日:辞达 而 已矣。物 固有 是理 ,患不知之 ,知 之 患不能迭之 于 I:

 2与手 所谓文 者 ,能迭是 而 已。” (《答虔件 俞括一首》) 一47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孔子所讲 的 “辞达”,人们历来把它理解 为 “尚实”。孔安国说 :“凡事莫过于实,辞达 则足矣 ,不烦文艳之辞。” (见 《论语集解》) 北宋司马光也说 :

 “孔子日:辞达而 已矣。明 其足以通意斯止矣 ,无事于华藻宏辩也。”(《答 孔文仲司户书》)这一类言论是说 ,“辞达”就是 “实说”、“通意”;非此之辞皆为“文艳”、“华藻宏 辩”,不足取。这一点又和王安石的 “辞者,犹 器之有刻镂绘画”不谋而合 。总之 ,他们一致 认为 ,

 “辞达”是一件很容易 的事情,否则 “辞 ”便是赘 疣 。

 对此 。苏轼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 “辞 达”有两 难 。一 难 , “物 固有 是 理 .患 不 知 之 。”辞要表 达 的是 “物 固有 ”的 “是理”,需 要作者 自己去观察、体验 、分析、提炼 ,最后 得 出真 理性 认识 。这 一 难 ,意在 警示 当 时 士 人 :为文不应 贩卖王 氏之 学 ,诸事 皆应独 立思 考 。二难 ,难 在理 得 之后 ,表达 不易。这道理 在于 ,理之难得 ,用语词把它说清 ,必经一番 周折 ,时人惯用的 “劫剽 、穿凿”手法是不适 用的。因此不讲究文辞,就完成不了写作的任 务。可见苏轼心中的 “辞达”有两层意思:一 是要独立思考 ,二是要下力气表达明白。做好 这两点,决非易事。

 两 年后 ,绍 圣三 年 (1096)苏轼 通过评 价 王庠 的文章 ,再 次 提到 “辞达”说 :

 “前后 所 示表 达 文 字 ,皆有 古作 者风 力 ,大略 能道意所欲 言者。孔子 日:辞达 而 已矣 。辞 止 于达 ,足 矣 ! 不 可 以有加矣 ! 这次对 “辞达”说 更为肯定,不仅 “足矣 ”, 而且 “不可 以有加矣 !”从这 口气中,可 以判 断 为文之道无 它 ,唯 “辞达 ”二 字 。这是 他从 评论王庠 “著述文字”而得出的结论。从王庠 的文字中,他看出了不仅能 “道意所欲言者”, 而且还能表现 “古作者风力 ”。所谓 “辞达”, 就 是要 “达 ” 自己要讲 的话 ,不 是替别人 去说 话 。这里 “意 ” 的选 用 比前 次 “理 ”的表 述 ,

 在内涵方面更为广泛而丰富。“理”,仅指客观 事物 的本质 ,本相 ,是一种理智的表现;而 一48 一 ———]广

 “意”.不仅 包括 了人对 事物 的看 法 ,而且还有 主观的心态与情思等一类个性的东西 。正因为 如此, “辞”可进一步表现出作者的风格。也 就是说 ,在表达 “意所欲言者”的同时 ,又可 见 “作者风力”。这里 “辞”兼有表达与表现 的双重功能。像这样的 “辞达”,就不是简单 的 “尚实 ”、“通意 ”的问题 ,更 不是 “文艳”、 ‘哗 藻”、 “刻镂 绘画 ” 的问题 ,而是 有关该 写 什么 ,如何 才写得好 的一 系列问题 。因此 ,苏 轼所说的 “辞 ”,是指语言的全部功能,尤指 . 成文语诃的表达作用 、表现艺术及其价值。

 无独有偶,语词的多功能也被同时代的程 顾所发现。不过,他是从 阅读的角度去阐述 ‘ 的 :“凡 看 文字 ,先须 晓其 文 义 ,然后 可求 其 意 ,未有文义不晓而见意者。”(《二程全书》) 文字 除 可 表 “义”,还 可 藏 “意 ”。这 样 的 “辞”读起来尚不可掉以轻心 ,何况作者在运 用它呢?苏轼对 “辞达”的要求既高又严 ,所 以他说 “不可以有加矣!” 苏轼意犹未尽 ,于元符三年 (1100)第三 次对 “辞达”说进 行 了发挥 :

 “孔 子 日 :言 之 不 文 .行 而 不 远 。

 又 日 :辞 达 而 已矣 。

 夫 言 止 于 达 意 . 即疑 若 不文 ,是 大 不然 。求物 之 妙 ,

 如 系风捕 影 ,能使 是 物 了然 于0 者 , 盖 千 万人 而 不 一 遇 也 。

 而 况 能 使 了然 于 口与 手 者乎 ?是之 谓 ‘辞 达 ’。辞 至 于 能达 ,则 文 不 可胜 用 矣 。” (《答谢 民师书》) 这次他把 自己的 “辞达”说 内涵阐释得更为明 ’

 确,更为具体 ,更 为系统。首先 ,他一语 道 破,“辞达”便是语言艺术的高度体现 。他认 为那种 “夫言止于达意 ,即疑若不文”的观点 是错误 的。其次 ,他把 “辞 达 ”的范 围进一步 扩大到 “求 物之妙 ”。求物 之妙 的内容是什 么? 当代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认为 :⋯ 物之妙 ’,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事物的本相 ,事物的真实 性 。” (《说 达》)他 进一 步说 :⋯ 真 ’是真情 , 是本质 ,‘实 ’是实况 ,是外貌 。”他叉举画像 说明:“貌似是实 ,神似是真。” (同上)吕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生的解释是正确的,“物之妙”就是事物的真。

 这 “事物 ”既指客观 ,也指 主观 ;这 “真”既 指真 实 ,也指 真情 。因此文所表 现 的范 围无 所 不至 ,文所表 现 的对 象无所不包 。这有力地 打 破了王安石所规定的 “文者,礼教治政云尔”, 以及 “一 道德” 的限制 。再 次 ,苏轼首 次提 出 的为文 “两 患” (“患不知 之 ,知之患不 能达 之 于口与手”),这次具体为 “三难”。一难难在 “求物 之妙 ,如 系风捕影 ”。这 就是说 ,物之真 确有 ,但 难 以发 现 :或 抽 象 如风 ,可感 而无 形 ,或飘渺 如影 ,隐约而不确 。二难难在 “了 然 于心”。一 个人 面对繁 复 芜杂 的表象 ,直取 内在 的真髓 和精 华 ,他 必 须具有 广 博 的学 识 , 先进 的思想 ,敏锐 的眼光 ,无 展的胆量 ,甚至 还有 先天 的颖 悟 。具有 如此全 面修养和素质 的 人 ,苏轼说 “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这一难是 说作者人才难得。这里积蓄着苏轼对北宋俗学 的孤愤。他在 《送人序》 中议论道 :

 “士之不 能 自成 ,其患在于俗学。俗学之患,枉人之 材 ,窒人之耳 目,诵其 师傅 造字 之语 ,从俗之 文,才数万言 ,其为士之业尽此矣。”俗学制 造 了一大批耳 目闭塞之 士 ,这些人 只会贩卖别 人的东西,他们笔下的文章俗而滥 。苏轼所哀 叹的 “文字之衰”,不都是他们造成 的吗?所 以苏轼 呼 吁那些 文坛 的精英 来挽救 文风 。三难 难在 “了然 于 口与 手 ”,苏 轼 在此句 前 加上 一 个 “况 ”字 ,强调 做到这 一点更难 。此谓惊世 之论 。按常人理解,写作之难难在 心中乌有; 心中如有 ,真言便是。但苏轼指出:心与 口手 本非一致 。他借用画竹一事说 明道理 :

 “夫既 心识其所 以然 ,而不能然者 ,内外不 一 ,心手 不相应 ,不学之过也。”(《文与可画篮篱谷偃 竹记》)绘画需有一个学习技巧的过程 ,同样 写作也需要 一个学 习文字技 巧的过程 。只有 掌 握 了语 言运用技巧 ,才能将 心中所 有 ,正确 表 达出来。尤其是表现 “物之妙”的语言文字 ,

 运用起来非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不行。只有让 这些 语言文字 既能形似 ,更 能神 似 ,这 才算 真 正 的 “辞 达 ”。

 可见 苏 轼对 “辞达 ” 的...

篇二:有关苏轼的评价片段

-------11 英语3班 班

 苏轼第一节 苏轼的生平、思想第二节 苏轼诗词第三节 苏轼的意义和影响第一节 苏轼的生平、思想第二节 苏轼诗词第三节 苏轼的意义和影响

 第一节苏轼的生平、思想

 一、生平苏轼(1037—1101)年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今四川眉山市)。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伟大作家,,现存诗2726首,词398阕,开创了北宋豪放词的先河。散文4800余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 苏轼早年学“二王”,中年以后学颜真卿、杨凝式,晚年又学李北海,又广泛涉猎晋唐其他书家,形成深厚朴茂的风格。他的书法,用笔多取侧势,结体扁平稍肥。这与他握笔的姿势也很有关系,苏轼执笔为“侧卧笔”,即毛笔侧卧于虎口之间,类似于现在握钢笔的姿势,故其字右斜,扁肥。

 苏轼手迹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苏轼《枯木怪石图》

 苏轼的生平大致可分为四期:(一)转任地方(二)乌台诗案(三)东山再起(四)被贬海南

 一、转任地方。苏轼首任官职是凤翔府判官。三年后,苏轼即由凤翔来到中央任职,担任判官诰院。36岁时苏轼首先被派往杭州任通判。接下来被任命为密州太守,徐州知州、湖州知州等职。在地方为官共八年。

 二、 “乌台诗案”。苏轼被下狱,关押了130多天后,得以释放,但被贬为黄州做团练副史。苏轼在黄州居住了四年零两个月后被改派汝州,后来又允许他在常州居住。

 三、东山再起1085年3月5日,哲宗之母高太后垂帘听政。5月6日苏轼被起用任登州知州七品,被调回中央先后任礼部郎中,起居舍人六品,1086年3月14日,升任中书舍人四品。9月12日又升任翰林学士正三品。先后任杭州、颖州、扬州以及定州知州。

 四、被贬海南1093年,哲宗亲政,苏轼被贬广东英州,还未到达英州,就又被贬到广东惠州,后又被贬到海南儋州。《荔枝叹》等作写于此时。1100年哲宗病逝,徽宗继位,在儋州生活三年的已经65岁的苏轼,渡海而回, 1101年七月二十八日,病逝于常州。

 苏轼的一生,将中国传统的三大思想体系:儒、道、佛,很好地融于一身。他以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从政,立志做一个经世济民的人物。他又以释、道二家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思想处置人生忧患,因而在任何逆境中都能随遇而安,不悲观,不颓唐,永远保持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二、苏轼的思想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第三节苏轼诗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赤壁的雄奇景色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对英雄的称赞从现实到历史虚境,转入写虚,实现了时空的转换从现实到历史虚境,转入写虚,实现了时空的转换

 此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时年47岁。这时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已两年,这次被贬是因“乌台诗案”而起。元丰二年(1078)苏轼因写过讽喻新法的诗,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政治上遭受打击,思想苦闷,经常游于江湖山水之间,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此词。背景简介:

 上片:意象大江(东去)故垒(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大江(东去)故垒(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豪迈奔腾雄奇壮阔的古战场豪迈奔腾雄奇壮阔的古战场(意境)景

 这首词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把人们带入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和如诗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中,唤起读者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思索,触景生情、感叹人事,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在变缠绵为豪放雄奇、抒发壮志未酬的郁闷,同时还透露了不以个人得失为念的旷达胸怀。诗词赏析

 《江城子》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单刀直入,概括性强,感人至深单刀直入,概括性强,感人至深。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痛之感眷恋人世、难舍亲人眷恋人世、难舍亲人

 这首感情深挚的悼亡词,虽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诗人娶王弗为妻,二人恩爱和睦,感情笃厚。王弗随苏轼官居京师,不幸亡故,先葬于汴京西郊,次年归葬故里四川眉州东北之彭山县安镇乡。这首词即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全词感情深挚,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

 东坡这首词的表现艺术却另具特色。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我们确认作者的“梦”是真实的,不是假托的。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写得真挚朴素,沉痛感人。诗词赏析

 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 / 穿林 / 打叶声,何妨 / 吟啸 / 且徐行。竹杖芒鞋 / 轻胜马,谁怕?一蓑 / 烟雨 / 任 / 平生。料峭春风 / 吹酒醒,微冷,山头 / 斜照 / 却相迎。回首 / 向来 / 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 /也无晴。

 《定风波》一词是苏轼在贬谪黄州这个特定时期的自我画像。这个在风雨中处变不惊、“吟啸徐行”的形象,非常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处困境而安之若素,把失意置之度外的精神面貌和阔大心胸。《定风波》一词是苏轼在贬谪黄州这个特定时期的自我画像。这个在风雨中处变不惊、“吟啸徐行”的形象,非常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处困境而安之若素,把失意置之度外的精神面貌和阔大心胸。

 苏轼在《定风波》这首词中,借对自然风雨的应对态度来表达他对人生风雨和政治风雨的处置心态——他准备要以不避坎坷,任其自然的态度来对待眼前和将来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风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坦荡的心胸和泰然自处的生活态度。苏轼在《定风波》这首词中,借对自然风雨的应对态度来表达他对人生风雨和政治风雨的处置心态——他准备要以不避坎坷,任其自然的态度来对待眼前和将来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风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坦荡的心胸和泰然自处的生活态度。: :

 第三节苏轼的意义和影响

 一、苏轼最终确立了宋代文人融仕与隐、进与退、“ 循理与和乐 ” 为一体的新型人格构建。其人生态度成为后世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二、苏轼的浩博人格与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范式。三、苏轼作为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为后人留下了大宗的文化遗产,影响广泛。一、苏轼最终确立了宋代文人融仕与隐、进与退、“ 循理与和乐 ” 为一体的新型人格构建。其人生态度成为后世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二、苏轼的浩博人格与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范式。三、苏轼作为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为后人留下了大宗的文化遗产,影响广泛。

 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首先,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其次,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

 从其他方面来看:在教育上,苏轼继承了欧阳修的精神,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典型的有:“苏门四君子”和“苏门六学士”在书法,绘画等领域也很突出。苏轼还以和蔼可亲,机智幽默的形象留存在后代人民心中,他的游踪和在生活里的各种发明都是后人喜爱讨论的话题。

 苏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人物。他博采众家思想之长,从而形成了他在人生态度上达到了超脱旷达的境界,在处世方式上做到“独善”与“兼济”的统一。他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对后世文人的人格追求和道德建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世文人争相从苏轼作品中汲取营养。苏轼对明代公安派诗人和清初宋诗派诗人有重要启迪。苏轼词体的解放精神为南宋辛派词人继承,形成豪放派。

 后世人对苏轼的评价王国维《文学小言》六云:“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庄子、渊明(陶潜)、子美(杜甫)、子瞻(苏轼字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之有也。”林语堂《苏东坡传》云:“人的一生就像一出戏,只有落幕后才能判断这出戏的好坏”王国宪在《重修儋县志叙》中评价苏轼,“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不独‘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辟南荒之诗境也。”

 国学大师钱穆说:“苏东坡诗之伟大,因他一辈子没有在政治上得意过。他一生奔走潦倒,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但苏东坡的儒学境界并不高,但在他处艰难的环境中,他的人格是伟大的,像他在黄州和后来在惠州、琼州的一段。那个时候诗都好,可是一安逸下来,就有些不行,诗境未免有时落俗套。东坡诗之长处,在有豪情,有逸趣。其恬静不如王摩诘,其忠恳不如杜工部。”

推荐访问:有关苏轼的评价片段 苏轼 片段 评价

扩展阅读文章

十九范文网 www.ib19.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十九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