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十九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观后感 > 去六盘山观后感200字3篇

去六盘山观后感200字3篇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3-16

去六盘山观后感200字3篇去六盘山观后感200字 关于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_红军长征纪念馆观后感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关于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_红军长征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去六盘山观后感200字3篇,供大家参考。

去六盘山观后感200字3篇

篇一:去六盘山观后感200字

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_ 红军长征纪念馆观后感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关于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_红军长征纪念馆观后感》的内容,具体内容: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我相信大家参观完红军长征纪念馆后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深刻想法。接下来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供大家阅读!...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我相信大家参观完红军长征纪念馆后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深刻想法。接下来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供大家阅读!

  关于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篇 1

 今年盛夏,我们小主人新闻学校的 200 多名小记者来到了浙江横店,横店号称影视城,有好多电影就是在哪里拍的。几天时间里我们游览了当地的许多景点,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要数红军长征纪念馆了。

 红军长征纪念馆位于浙江省东阳市,为了要纪念当年在长征中吃苦耐劳、不怕牺牲勇于献身的勇士们而建的。

 来到纪念馆,我首先看到了许多红军在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的图片,心中最先想到了毛主席写过的"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诗词,毛主席写出了爱国主义战士们不怕艰苦努力战斗的优良品质。接着看到红军们拔山涉水、在行军过程中没有粮食的情景,他们吃野草、树皮,甚至把身上的皮带煮

 了吃了,让我不由得想到我们现在,有时候菜不配胃口就把米饭倒掉,多么浪费啊!

 我们又看到了许多英雄人物奋勇杀敌的故事介绍,让我感受到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如果们有他们的浴血奋战我们怎么可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一定不能辜负英雄们的期望,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关于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篇 2

 宁夏是红军长征走向胜利的地方,是红军西征的主战场。六盘山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毛泽东曾在这里写下了著名诗篇《清平乐六盘山》,使六盘山名扬四海。8 月 29 日下午,"沙湖杯"第十二届全国网络媒体行采访团参观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聆听长征故事,重温红色记忆。

 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位于固原市境内的六盘山主峰之上,由"序厅"、"红军不怕远征难"、"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不到长城非好汉"5 个部分部分组成。从一个展厅到另一个展厅,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全国网媒记者驻足聆听红军长征在固原及红军西征在宁夏、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固原活动的革命故事,感受着红军长征"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坚毅精神。馆内"回汉民族一家亲"的蜡像场景及回族群众热情欢迎红军到来与支持红军工作的巨幅画面背景,让百余名网媒记者深深体会着宁夏民族团结之花的绽放。采访团记者用手中的相机与笔记录着这里陈列的枪支、手雷等遗物与感人的革命故事,将向世人继续讲述红军"长征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气魄与坚定的革命精神。

 采访结束后,记者们纷纷表示,六盘山纪念馆以中央红军长征时间和路

 线为重点,展示了整个长征的历程。长征是一群人为生存而奋战,为一种理想而不屈。我们要铭记长征这段历史,更重要的是铭记长征留给我们的理想、信念和长征精神!

 关于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篇 3

 10 月 25 日在公路局团委的织下,我们参观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 70 周年"展览。整个展区共分为战略转移、开始长征,遵义会议、伟大转折,用兵如神、突出重围,斩关夺隘、一往无前,艰苦卓绝、理想胜天?胜利会师、抗日救国?长征精神、光耀千秋等七个部分,图文并茂、生动记载了英勇的工农红军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卓越指挥下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以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翻越陡峭险峻终年积雪的座座高山跨过激流汹涌、难以渡过的条条江河穿过沼泽密布、神秘莫测的茫茫草地冲出国民党重兵一层又一层、一次又一次的围追堵截,纵横驰骋于湘鄂川黔滇等 14 个省,长驱 6.5 万里进行重要战役战斗近 600次终于战胜优势敌军穷凶极恶的围追堵截克服了数不清的自然界的艰难险阻并最终取得长征胜利的伟大壮举。

 至今,我仍然庆幸当初我走了进去。和所有的纪念馆一样,这里面陈列的是一些红军当年曾经用过的物品和走过的路线。我麻木的看着那些路线,和枯燥的文字介绍,引不起一点感觉。跟随着人流,慢慢走到了一间介绍文物的展览厅。红军当年爬雪山、过草地时穿的衣服鞋子毫不愧疚的放在晶莹的玻璃柜里。那在我的记忆中只能是做床垫的棕,竟然就是当时的战士的主要御寒衣物;那一双双遮不住脚的草鞋,竟然带着战士们爬过

 了大雪山;那今天看来太过粗硬的皮带,竟然曾经被战士们作为充饥的食物。红军长征的故事曾经听说过无数回,可是,当我真正看到这些实物的时候,眼泪突然不受控制的涌了上来。我们的前辈,就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为我们打下了今天的胜利。他们,短短的一生又是多么伟大的一生。七根火柴""小红军"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只是,这催人泪下的故事,到今天已经越来越无法引起人们的共鸣。新一代的年轻人,不明白也不理解"以前"的人为什么会这么傻?展览馆内的老旧的步枪、电台,令年轻人想破头也想不通如何用它们去打仗,毕竟,和楼下军事博物馆中陈列的武器相比,它们太渺小了。为什么,曾经就有人无比相信它们,并且用它们赢得了胜利。

 接下来的路程,我含着眼泪走了下来。我迷茫的目光扫过红军长征时走过的每一条路线,打过的每一场战役,经历的每一场苦难,牺牲的每一位同志,心中隐隐约约似乎能理解他们,又有些什么无法理解。说不上来,只觉得今天的我们,缺少的就是曾经的他们所拥有的。此时,我的心激扬澎湃,久久不能平静。我想:我们生长在一个美丽、富饶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着美满幸福的家庭,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的生活,好好学习,加强砺练,争取成为国家有用之才,用实际行动回报革命烈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多做一点贡献,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美好、更加富强。我们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比起革命先驱们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我们发扬红军战士们的那种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的。我们一定要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建设奉献自己的毕生力量。

 通过参观,我清楚的认识到,红军的长征,不仅是一次杰出的军事成就,还是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政治运动。它保证了整个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生存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红军长征途中的共产主义运动,实际上乃是"迁移中的共和国",长征的艰苦,锻炼出了人们的纪律性和献身精神,身居领袖地位的毛泽东遂能将共产主义运动变成前进的动力,13 年后就取得了全国胜利。

 长征精神是我们党之魂、军之魂、民族之魂的最高体现。这种精神,无论岁月如何更替条件如何变化都应发扬广大。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当年红军长征一样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一样需要发扬长征精神克服一个个艰难险阻。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还需要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而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正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措施。

 长征精神是我们党之魂、军之魂、民族之魂的最高体现。这种精神无论岁月如何更替条件如何变化都应发扬广大。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当年红军长征一样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一样需要发扬长征精神克服一个个艰难险阻。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还需要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而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正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措施。

 >>>下一页更多精彩"关于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心得体会"

篇二:去六盘山观后感200字

楷模发布厅黄诗燕毛相林事迹观后感 0 800 字 字 5 5 篇

 ——WORD 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时代楷模发布厅黄诗燕毛相林事迹观后感 800 字一#

 深秋季节,罗霄山深处,层林尽染。

 湖南省炎陵县中村瑶族乡平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朱圣洪的最后一批黄桃,销售一空。靠着 400 多棵黄桃,他家连续 4 年收入 10 万元,顺利脱贫。

 2011 年,在炎陵县这片红色热土上,朱圣洪这样的贫困人口占全县农民的 19.5%。担任县委书记 8 年多,黄诗燕带领县委一班人,以燕子衔泥的韧劲儿,在革命老区炎陵谱写了一曲全面脱贫的壮丽诗篇。截至目前,54 个贫困村全部脱贫,炎陵县建档立卡户全部清零。

 脱贫攻坚后的庆功会,黄诗燕却永远也看不到了。

 2019 年 11 月 29 日,开完扶贫调度会,黄诗燕突发心脏病,不幸殉职,生命定格在 56 岁。

 做大黄桃产业

 当地种植 8 万多亩,2019 年产值 11 亿元

 2011 年 6 月 25 日,炎陵县迎来第三十任县委书记黄诗燕。

 从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主任派下来,别人说他是“镀金”,黄诗燕却不理会。骄阳似火,他戴上一顶草帽就下乡了。

 山路泥泞,60 多公里山路,车走了 3 个多小时,到了离县城最远的策源乡梨树洲村,这里地处湖南第一高峰酃峰下,是当时全株洲

 唯一的“无电村”。村干部诉苦:全村 25 户 80 余人,年人均纯收入仅 1000 余元。

 山多地少,出路在哪?黄诗燕提出,农业发展重点抓好生态特色产业;用好生态山水自然资源,发展全域旅游;以特色种养产业和旅游产业推动精准扶贫。

 在村里调研,黄诗燕看到不少老乡家里种了黄桃,但经济效益却不好。学农出身的黄诗燕发现,这里海拔高、气温低、空气湿、多沙土,种农作物十种九不收,长出来的黄桃却很甜。

 在黄诗燕倡议下,炎陵县成立了黄桃产业办、黄桃协会。从 2011年开始,县里组织的有关黄桃大大小小的活动,黄诗燕不知参加了多少场。黄桃大会,主动站台;江浙推销,主动带队。他提议将当地黄桃统一定名为“炎陵黄桃”,并申请国家地理标识产品,打响了品牌。

 有人善意提醒,县委书记公开为产品代言,会不会引来非议?他坦然说:“为老百姓脱贫站台,我怕什么!”

 终于,黄桃从炎陵的深山沟,走向全国各地。目前,当地种植 8万多亩,2019 年产值 11 亿元,黄桃有关收入占全县农民农林牧渔业收入的 40%;近六成贫困人口靠种植黄桃实现稳定脱贫。

 把群众当亲人

 “砸锅卖铁,也要让百姓住上新房”

 “3 年时间,黄书记一共来了我家 19 次。”鹿原镇上村村村民张连军说。

 张连军是九龙工业园县级集中安置区的第一批居民。搬得出、稳

 得住、能致富,在黄诗燕建议下,他成为安置区的物业工作人员,妻子和女儿也实现了就业。

 经摸底发现,炎陵县 2014 年有 1.49 万户村民的住房存在安全隐患,全部解决需投入 6 亿元,而炎陵当年财政收入仅 7 亿元。连主管的住建局负责人都觉得,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黄诗燕态度坚决:“砸锅卖铁,也要让百姓住上新房!”

 始建于上世纪 60 年代的县委大院,陈旧、朴素。为了筹资,老旧的县委大院一直没装修。整合县里各项涉农资金,握指成拳。“大家统一认识,不建新大院,把钱花到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县长文专文回忆。

 难关终于闯过。全县 1250 户贫困户易地搬迁住进新房,2543 户贫困户实现安居,6122 户土坯房得到改造。

 副县长盘晓文记得,设计易地扶贫搬迁住房时,农民出身的黄诗燕提出,要给群众留一块菜地,一个小杂屋。“为了让我们住得安心,给每家配了 60 平方米的菜地。”张连军说,“什么事都给老百姓考虑到,这样的县委书记,就是群众的亲人!”

 如今,在炎陵,最旧的建筑是县委大院,最漂亮的是学校、医院。

 对人宽对己严

 他住的宿舍很逼仄,9 年没有添置一件新家具

 9 年来,黄诗燕翻山越岭,脚步遍布全县 120 个村庄、3900 余户贫困群众家里。

 果农张福明说:“书记在我家住,临走要给餐费,他说这是红军

 的传统。”

 张福明手机里存着不少与黄诗燕联系的短信。得知他家的橘子口感不好,黄诗燕请专家引进新品种。得知老张要来县委坐一坐,黄诗燕站在楼梯口迎接。

 “你不像个当官的。”张福明说。

 “我本来就是农民!”黄诗燕回答。

 2018 年春节,张福明去给黄诗燕拜年,带了五六斤花生和一条烟。没想到遭到黄诗燕的“一顿骂”,“老张,你买烟干什么,拿回去退了。”

 温和的黄诗燕,偶尔也发火。2016 年,炎帝陵景区里,一位叫卖土特产的大娘被保安拦下推搡。

 黄诗燕撞见,急忙叫人上前制止。“发展旅游要平衡好景区管理与周边贫困群众的关系,要优先吸收他们在景区工作。”黄诗燕批评负责人。

 于是,30 多位贫困农民经过培训后在景区上岗。

 对人宽,对己严。炎陵县委办副主任刘明华至今谈起黄诗燕书记,还有些哽咽:他住的宿舍很逼仄,9 年没有添置一件新家具,宿舍里的东西,连热水器、床、暖壶等,都是之前留下来的。

 如今,炎陵县贫困户已全部脱贫。今年 10 月,黄诗燕被追授为“全国脱贫攻坚模范”。

 #时代楷模发布厅黄诗燕毛相林事迹观后感 800 字二#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时任湖南省炎陵县委书记的黄诗

 燕,却倒在了冲刺的道路上。

 2019 年 11 月 29 日上午,开完全县扶贫工作会,回到县委住所,黄诗燕突发心脏病,不幸殉职,年仅 56 岁。

 在株洲市,在炎陵县,相识的、陌生的,在朋友圈发诗文,在网上建纪念馆,人们纷纷悼念这位炎陵县的领头雁。不少人感叹:产业强了,炎陵美了,百姓富了,诗燕书记却走了。

 蹚出一条产业路

 他力主发展黄桃,2019 年全县近六成贫困人口因此稳定脱贫

 去年 11 月 23 日晚,黄诗燕乘车 3 小时,从株洲家中赶到县里,感觉异常胸闷。24 日上午,他在县医院检查身体,发现心电图异常。同事和妻子都劝黄诗燕回株洲做检查。

 “县里事多,来来回回耽误时间,先挺一挺再说吧。”黄诗燕说。

 从上任起,黄诗燕就一直这么拼。为了赶上长沙、深圳两地招商引资活动,他一天工作 16 个小时;为了推广炎陵黄桃,他跑遍每一个城市推广点、每一个乡村展台„„

 2011 年 6 月,组织选派 47 岁的黄诗燕到炎陵县任县委书记。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难啃的骨头:炎陵地处井冈山西麓,既是革命老区,又是欠发达地区;贫困人口比例高,到 2014 年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26761 人,贫困发生率达 16.57%。

 分析县情后,黄诗燕鲜明提出守望“两座山”:守“绿水青山”,望“金山银山”;农业发展重点抓好生态特色产业,比如特色水果、茶叶、药材、花卉苗木等;用好生态山水自然资源,发展全域旅游;

 以特色种养产业和旅游产业推动精准扶贫。

 “后来看,黄书记主抓黄桃产业,抓对了。”分管农业的炎陵县副县长盘晓文说。2011 年炎陵黄桃只有 5000 亩,学农出身的黄诗燕认为,炎陵县黄桃优势种植区与贫困村高度重合,县里高寒山区,海拔高、气温低、空气湿,多沙质土壤,种植农作物“十种九不收”,却适合黄桃生长。

 从 2011 年开始,黄诗燕始终如一为炎陵黄桃站台,大大小小的活动不知道参加了多少场。

 终于,黄桃从炎陵的深山沟,走向各地。当地目前种植 8 万多亩,2019 年产值 11 亿元,黄桃有关收入占到全县农民农林牧渔业收入的40%;4784 户 14152 名、近六成贫困人口靠种植黄桃人均年增收 8800元以上,实现稳定脱贫。

 #时代楷模发布厅黄诗燕毛相林事迹观后感 800 字三#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时任湖南省炎陵县委书记的黄诗燕,却倒在了冲刺的道路上。在株洲市,在炎陵县,相识的、陌生的,在朋友圈发诗文,在网上建纪念馆,人们纷纷悼念这位炎陵县的领头雁。

 脱贫攻坚的路异常艰险,有很多坡要爬、很多坎要过,还有很多看不透、摸不清的“盲区”,在黄诗燕的带领下,干群一起“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炎陵县脱贫攻坚取得了积极成效。黄诗燕就好比“一束光”,不断地释放能力、定力、耐力,点亮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之路。

 施展能力,蹚出脱贫“致富路”。“送钱送物不如送个好干部”,好干部的能力决定了脱贫致富的出路。从摸清乡村海拔、温度、湿度、土质以及群众基本情况,到确立适合本地发展的扶贫产业,从改变传统粗放化发展方式到守好“青山绿水”发展生态特色产业;从精耕细作扶贫产业促发展到跑遍城市推广点、乡村站台推销扶贫产品„„黄诗燕用脚步丈量民意,用双腿蹚出了贫困群众的致富路。

 保持定力,稳住脱贫“基本盘”。脱贫攻坚不能一蹴而就,而要久久为功,在实践中坚持好做法,在实践中补齐短板,在实践中强化弱项。为了更好地总结与优化举措,大到扶贫产业选择、重大文件制订、重要举措出台,小到贫困户建档立卡手册,黄诗燕都坚持逐一梳理与审定。并将这份定力发挥到解决群众反映的道路硬化、电网改造、路灯安装、自来水、图书室等生产生活困难问题上,以实干稳民心,稳住脱贫“基本盘”。

 蓄能耐力,诠释脱贫“公仆情”。“功名利禄全放下,一心只为千万家”是黄诗燕“公仆情”的生动诠释。脱贫攻坚是一场“持久战”,战役的胜利考验着干部的耐力,在这场攻坚战中可能会遇到群众的误解、家人的不解以及自身的迷惑,而黄诗燕始终坚持朴质生活、踏实苦干、用情工作,以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坚决兑现脱贫承诺的过硬作风蓄能耐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坚守在扶贫一线,用行动践行者初心和使命。

 在炎陵县 2030 平方公里土地上,黄诗燕的事迹还在传颂着。他用 8 年多始终如一的奋斗,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诠释了

 人民公仆的深刻内涵,以“凡人微光”点亮了脱贫致富之路。

 #时代楷模发布厅黄诗燕毛相林事迹观后感 800 字四#

 夏至时节,骄阳似火。位于六盘山西麓的西吉县,“四查四补”调度会已开到第 9 次。

 作为宁夏最后一个未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这里生态脆弱、水资源匮乏、气象灾害频发,它所在的西海固,曾被国际组织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距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时刻,还有不到 200 天。西吉县295 个村的 1845 名扶贫干部和网格员,带着脱贫清单走村串户,一遍一遍地“过筛子”,誓要“啃下这块最硬的骨头”。

 历史的巧合,总是意味深长。

 西吉县将台堡,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纪念碑巍然屹立。穿越 80 余载风雨沧桑,红军将士的胜利呐喊,仿佛仍在回响。

 2016 年,来到这座彪炳史册的“胜利之山”,重温红军长征的艰难险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让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

 “一鼓作气、尽锐出战,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就在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来到宁夏,发出伟大决战的冲锋号令。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

 这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千年梦想;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的百年拼搏。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让 8 亿多人脱贫;2012 年末至 2019 年末,

 农村贫困人口从 9899 万人减少至 551 万人。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前署长海伦·克拉克感慨:“中国最贫困人口的脱贫规模举世瞩目,速度之快绝无仅有!”

 越是伟大的事业,往往越是充满艰难险阻。截至 2020 年 3 月,中国尚有 52 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 个贫困村未出列。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贫困人口数占总人口的 10%以下时,减贫就进入“最艰难阶段”。

 这场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决战,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如期实现,更深刻影响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接续传承。

 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精心谋划中国精准脱贫工作,躬身践行这项人类减贫事业的伟大壮举。

 从黄土高坡到雪域高原,从西北边陲到云贵山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走遍全国 1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1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12.8 万个贫困村,就是跨越中国中西部广阔版图的主战场;

 25.5 万个驻村工作队,290 多万名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组成不拔穷根绝不撤退的突击队;

 “五级书记抓扶贫”,层层立下军令状,进入每年脱贫约 1000万人的倒计时„„

 风雨兼程,使命必达。

 从“陇中苦瘠甲天下”的甘肃定西到地处武陵山脉腹地的苗族聚居贫困村十八洞村,从云南滇西边陲山区的苦聪人寨子到四川大凉山昭觉县的“悬崖村”,千年未解甚至被认为无解的贫穷渐行渐远。

 湖南炎陵,成片的黄桃林丰收在望。不远处的土坯墙上,红军留下的标语苍劲有力。

 “遇到困难不绕,碰到麻烦不溜,红军作风不能丢。”这是时任县委书记黄诗燕针对脱贫攻坚,自编的顺口溜。

 绿色农业、生态工业、文化旅游、招商引资„„2018 年 8 月,炎陵县脱贫摘帽。

 然而,当胜利的曙光洒向这片红土地,黄诗燕却因连续多日超负荷工作,突发心脏病不幸离世。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诗言志,燕衔泥,黄诗燕壮志未酬,老百姓泪别英雄。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千山万水,浸润着革命先辈的满腔热血,也见证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牺牲。

 截至 2019 年 6 月底,已有 770 多位扶贫干部牺牲在扶贫一线。

 新长征路上,还有很多“娄山关”“腊子口”;“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依旧艰苦而卓绝。

 当前,置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个 14 亿人口大国所面...

篇三:去六盘山观后感200字

dquo;不 到 长 城 非 好 汉”一一 重 温 毛 泽 东 《 清 平 乐·六 盘山 》 有 感张 篙在 红 军 长 征 胜 利 7 0 周 年 来 临 之 际,重温 毛 泽 东 同志 词 《 清平 乐·六 盘 山 》,作 为 一个 长 期 生 活 和 工 作 在 六 盘 山 区 的宣 传 工作者,同时 也 是 一 个 文 学 爱 好 者 来 说,思 绪 万千,感 触 很多。在这 里我 先 简 略地 介 绍一 下六 盘 山 探 厚 的 文化 背景及 《清 平乐·六 盘 山 》一词 的形 成。六 盘 山,位 于宁夏 回 族 自 治 区 南 部 固 原市境 内,是我 国西北 黄 土 高 原 上 享 有 盛 名 的一 座 高 山。其 主 峰 海 拔 2 94 2 米。它既是 关 中平原 的天 然 屏 障,又是北 方 重 要 的 分 水 岭。六盘 山 山 势巍 峨 险 峻,山 路 蜿 蜒 曲 折。两 千多 年来,六 盘 山 总 是若 隐 若现地 伴 随 着 中 国历 史 的 发 展 进 程,尤其 是 西北 地 区 的 社 会 历史 发 展 和文 化演进。秦 一 统六 国,秦 始 皇 首次 出巡,就 取 道 陇 西 过 六 盘 山; 汉 武 帝 更 是六 次登 临 六 盘 山,祭 山 拜 岳;一 代 天 骄成 吉思汗 把 六 盘 山 作 为 其 屯 兵 和 避暑 之 地,在 准备南 下 攻宋 时“架 崩”于 此;林 则 徐 贬 滴伊犁、谭 嗣 同游 历 新 摄都 曾过 六 盘 山。谭 嗣 同还 写 下 了 《 陇 山 》、《 六盘 山 转 响 谣 》 等诗。因而,六 盘 山 不 仅 是 一 座 历 史名 山,也 是 一 座文 化名 山。但 是 其享誉 天 下、名 闻 中外 的知名 度、美 誉度 和 毛 泽东 同 志 一首 气势 磅 礴 的壮 丽 词 篇 《 清平 乐·六 盘 山 》 更 是 密不 可 分。由此,六 盘 山 在 中 国革 命 史 上 也 占有 十 分 重要 的 一 页。1 9 3 5年 o r月 长征 途 中,毛 泽 东 同志 率领 中 央 红军 突破 西 兰 公 路 上 静宁、平凉、固原之 间的 敌 军 防线,一 路 沿 小水沟,越 牛头山 口,于 10 月 7 日 一 鼓 作 气 登 上 了红 军长征 中最后 一座 高 山 — 六盘 山。当时,毛 泽东 同 志与周 恩 来、张 闻天 等 中 央 其 他领 导 同志 登 临 山 峰,举 目四 望,饱 览 了 六 盘 山 的雄姿。o r 月 的六 盘 山,正 值 深 秋,天 高 云 淡,雁声 阵阵,满 山 苍松,挺 拔 遒劲。毛 泽东 同志 满怀 北 上 抗 日 的 革 命 激情,面 对郁郁葱 葱 的 崇山 峻 岭,寄 景 抒 情,构 思 了 气 贯 长虹、名 垂 青史 的 《 清 平 乐·六 盘 山 》 这 一 光 辉 词 篇,后 在陕 北 瓦 窑堡 写 成。《 清平乐·六 盘 山 》 最初 是以 《 长 征 谣 》 的 形式 出现 的,是 一首 通俗易懂的 自由 诗体,传 诵 在红 军 战士 和 革 命 群 众 中间。1 946 年 8 月 上海 《 解放 日 报 》 发 表该诗时,毛 泽 东同 志 对 全诗 作 了 较大 修 改,将 《 长征 谣》 改 名为规范 的 《 清平 乐·六盘 山 》:天 高 云 淡,望 断南 飞 雁。不 到 长 城 非 好⑥汉,屈指行 程 二 万 ! 六 盘 山 上 高 峰,红 旗 漫 卷西 风。今 日 长 缨 在 手,何 时 缚 住苍 龙 ?这 首 词 是 毛 泽 东 同志 目 前 已 发 表 的七首长 征 诗 词 中 的 最 后 一首。也 可 以 说 是在红军 即 将 到达 陕 北 前夕,毛 泽 东 同志 回 顾 长 征一年来 艰 苦卓绝 的 战 斗 历程,以 词 的形 式对长 征 作 的一 个 总 结。关 于这 首 词,历来赏 析 的版 本 很 多,在此 我 只 想 就 词 中 画 龙 点 睛之句“不到 长 城 非好 汉”谈 两 点 我个人 的 感 想。一、深刻 的 历 史内 涵。“不到 长城非好汉”一 句,几 十年来 为 人 们 所 广 泛 传 诵,已 成为经 典 之句。但 对“长 城”一 词 说 法 不一。我的 理 解是 应有 狭 义 和广 义 之分,狭 义 是 指红军长征 所要 到达 的 目 的地。1 9 3 5 年 9 月,红军北 上 途中 攻 克 了 甘肃南 部 的天 险腊 子 口,翻越崛 山,占 领 宕 昌县 哈达 铺,稍 作 休 整。在

 这里 从 国 民 党报纸 上 获 悉 陕 北 有 一支 刘 志丹 领导 的红 军 队 伍。此 时,毛 泽 东同 志 和 中央 果断决定 红 军 继 续 北上 与 他们会师,以 开辟新 的根 据 地。9 月下 旬,红 军 由甘 肃 进人宁夏,前后在 固 原 境 内 约五 天时 间,从 甘 肃静宁 县 进 人 宁夏 固原西 吉 县,再 从宁 夏 固原彭 阳县 到甘肃镇原 县三 岔 镇。红军 每 天 都 由西 向 东 沿 战 国 秦 长 城行 军。面 对蜿蜒 起 伏 的长 城,红 军将 要到 达 陕 北,毛 泽东 同志触 景生 情,抒 发 了 将革 命 进行 到底 的长 城 和 长 征精 神。因而,“长城”在这里 借指 的是陕 北,即不到 达 陕 北 革 命 根 据 地,消灭 帝 国 主义 和 国内反 动 派,就 不 是 英雄“好 汉”。广 义 则 是指“烽火 连三 月”的 抗 日 前 线,从更深 层 次 上 来看,红 军 历 经千 辛 万 苦、经 过 千难 万 阻北 上就是要 开赴 抗 日 前线,拯 救 民 族危 亡。自 古以 来,长 城 的 巨 大 作 用 就是 抵 御 外族 人 侵,并且 已 成 为 国 家 统 一 和 民 族 凝 聚 力的 象 征,昭 示 着中 华 民 族 团 结奋 斗、自 强不 息 的顽 强精神。万里 长城永 不 倒,从这 个意 义上 来说,红 军就 是 一 道 横 亘 在 敌 人 面 前 的不可 逾 越的钢 铁 长城。中 国 共 产党及 其 领导 的红 军,是 抗 日 的 中 流 砒 柱,是 民 族 的中 坚 力量,是不 倒 的长 城,是维 护 国 家 统 一 的“好 汉”。综上 所 述,“长 城”一词涵 盖 了 狭 义 和 广 义两 个方 面 的内 容,既 有“特指”,又 有“泛指”和“借指”,而 且 这两 个方 面 的内容 是相互 联 系 的。红军到 陕 北开 辟 新 的 根 据 地,建 立 抗 日民 族统 一 战线,目的 就 是 要 开赴 抗 日 前线,抗击楼 寇并 最 终推 翻 蒋介 石 的反 动统 治。毛 泽东同志 在 词 中不 仅抒 发 出 了“不 到 长城 非好汉”、去 抗 击 外 敌 人 侵 的 壮 烈 情 怀,而 且也 道出 了“何 时 缚 住 苍 龙”、一定要 打 倒 国 内 外 反动 派 的必 胜 信 念。二、孟 大的 现 实 意义。19 6 1年 9 月,应宁夏 人 民 之 请,毛泽 东同 志 重新 手 书 了 《 清平 乐·六 盘 山 》 长 卷,勉 励宁 夏 人 民 以“不 到长 城非 好 汉”的 精神 建 设家 乡、建设 国 家。现在 六 盘 山 山 上 山下 都耸立着 石 碑,上面 镌刻着 毛 泽 东同 志 《 清 平乐·六盘 山 》 一 词 的手 书长卷,供 人 们 观 览、追 思` ,同时 也起 着 昭 示 后人、激 励 来 者 的 巨 大 作 用。几 十年 来,生活在 六盘 山 下 的 巧 0 多万各 族 儿 女 在 中 国 共 产党 的领导 下,战 天 斗地,艰苦创 业,改造 自然,征 服 自 然,用 自 己勤 劳 的双 手改变 着 家 乡 落 后 的面 貌。经过 长期 不 懈 的 努力,六 盘 山 区 人 民已 经 基 本解 决温饱 问 题,开 始 向 着稳定 解 决 温 饱进 而朝 着建设小 康 社 会 的 宏 伟 目 标 迈 进。现在 六盘 山区 经过 多 年 的 小流域 治 理、退 耕 还 林 还 草、封 山 禁 牧、恢 复 植 被,山 也 清 了,水 也 绿 了,田 也 平 了,人 也逐 渐富 了。这些 成 绩 的 取 得,正 是六 盘 山 区 人 民 继 承 和 发 扬 红 军 长 征 精神,践行 和 发挥“不 到长 城非 好 汉”的 精神 的具体 体 现。“不到 长 城 非好 汉”不 仅 仅 是一 句豪 言壮语,它有 着 深 刻 的历 史 背景 和文 化内涵,它 已 成 为六 盘 山 区 人 民 和 全 国 各族 人 民强 大 的 精 神 力量和 精神支 柱,已 深 深地 融人了 人 民 的 灵魂 深 处。随 着 时 代 的发展,“不到长 城非 好 汉”也在 不 断充 实 和增 添新 的 内容,今 天 的“长 城”就是建 设 小 康 社会 的 目标,就 是 共同富 裕 的 目 标。这 个 目 标 一定 能够 实 现。今年 1 0 月,适 逢 红 军 长 征胜 利 7 0 周年,当年 红 军长 征 的 精 神 和“不 到长 城非 好汉”的 恢 弘 气势,将 永 远 鞭 策 和 激励着 六 盘山 区 和 我 国 各族 人 民 在社 会 主义 现 代化建设 中 不 断奋进。同时,六 盘 山的 赫 赫 伟 名 和《 清平 乐·六 盘山 》 的 壮 美 词 篇 也 将 与 天 地同在、与 日 月 同 辉。

推荐访问:去六盘山观后感200字 观后感 六盘

十九范文网 www.ib19.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十九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