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十九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阿勒泰的角落心得9篇

阿勒泰的角落心得9篇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3-25

阿勒泰的角落心得9篇阿勒泰的角落心得 2017年4月第36卷第4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ofHeilongjiangCollegeofEducationApr.2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阿勒泰的角落心得9篇,供大家参考。

阿勒泰的角落心得9篇

篇一:阿勒泰的角落心得

17 年 4 月第 36 卷第 4 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Apr. 2017Vol. 36 No. 4doi:10.3969/j. issn. 1001-7836.2017. 04. 040收稿日期:2016-12-26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2016 年度项目“《圣经》汉译话语动态诠释的文化研究”(16BYY027);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教师教学‘惯习’视域下的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XJK013BGD036);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办课题“民初文学翻译家研究”(13YBA391)作者简介:谢雨彤(1981—),女,湖南衡南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英语教育和英汉翻译研究。功能对等理论在《阿勒泰的角落》翻译实践中的应用谢 雨 彤(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广州 510800)摘 要:《阿勒泰的角落》是介绍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民众日常生活的散文集。结合该书的翻译实践,从词汇对等、句法对等、语篇对等和风格对等四个方面探讨功能对等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指出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有利于提高译文质量,便于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文学翻译;《阿勒泰的角落》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4-0118-03《阿勒泰的角落》是一本介绍新疆风土人情的散文集结册,作者以清新淳朴的文字将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民众的日常生活刻画得惟妙惟肖,该小说被誉为是关于新疆的最美丽的文字,是现代版《呼兰河传》;而《阿勒泰的角落》的英译本成为热爱新疆文化、向往阿勒泰的外国读者和游客深入了解阿勒泰的必备向导,能让英语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阿勒泰以及新疆。由于中西方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语言习惯的差异,《阿勒泰的角落》在翻译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本文试图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解决翻译困难,提高翻译质量,而具体的应用策略必将给文学作品翻译提供一定的借鉴。1 “功能对等”理论概述奈达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翻译理论家之一,也是当代翻译理论的主要奠基人,有“现代翻译理论之父”之称。其理论核心乃“功能对等”,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该理论称之为“形式对等”,要求翻译中源语文本与目标语文本之间在形式上要尽可能地保持一致。到了 60 年代末期,奈达在他与查尔斯·泰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将这一理论称为“功能对等”[1] 。奈达指出,功能对等是语言与文化的对等,需要翻译者在语言和文化之间寻求对等语,并给予恰当的语言表达结构,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2] 。简而言之,功能对等并不是译文和原文在语言的形式上的对等,而是两者在语言的功能上对等 [3] 。这就意味着,译者翻译时不能单纯而刻板地追求文字表面形式的对等,而应达到两种语言功能上的对等,让原文读者读原文时和译文读者读译文时有大致相同的心理反应。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中的功能对等有四层意思,分别是词汇、句法、篇章和风格的对等。在这四个层面的内涵中,意义比形式更为重要。唯有如此,翻译活动才不会掩藏原文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不会阻碍信息的传递,而造成读者理解有失偏颇。因此,在《阿勒泰的角落》的翻译实践中,按照奈达的翻译理论,译者准确、恰当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让读者在读译文与原文时能够产生“相似反应”[4] 。2 “功能对等”理论在《阿勒泰的角落》翻译中的适用性文学翻译是以另一种语言形式再现原作的内容。一个优秀的译者,不会去追求译本与原本乃至其他译本之间在形式、表层结构和文词句法方面的相同,而是去追求内容、思想感情和境界气象方面的相似。同样,文学翻译的首要目标是语义对等,即再现原作内容;其次是风格对等,即充分传递原作的审美效果和文学美感,也就是奈达所说的读者反应。从这一层面来说,毋庸置疑,“功能对等”理论是适合文学翻译的。《阿勒泰的角落》属于文学类翻译文本,即文学文本。— 8 1 1 —

 文学文本语言极富表现力,且极具美感。考虑到其自身文体的特征,在翻译时不仅要译出原文的意义,同时还要译出原作所传达的情感和韵味,译文语言应生动、形象、抒情,兼具象征性、韵律感等,能给读者以启迪、陶冶和美感。译者需要在翻译实践中用最恰当、自然的对等语,重现原语的信息。3 功能对等理论在《阿勒泰的角落》翻译实践中的应用策略3. 1 词汇对等3. 1. 1 完全对等所谓完全对等,是指两个对等词(用不同语言来表达同一事物的词)词义完全相同,一般是一些专用名、技术词汇等[5] 。尽管在两种语言之间,没有哪两个词的意义是完全相同的,但语言可以使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相同的意义。例 1:喀吾图的乡政府是村子西边树林里的一排红屋顶小房子。译文:The building of the township government of Kawutuwas a row of little houses with red roof in the western woods ofthe village.在上述例句中,“乡政府”属于专有名词,在英语中都有完全对应的词,所以就运用直译的方法,将其直接译为“township government”。3. 1. 2 部分对等所谓部分对等,是指源语词汇和目的语词汇两个词在其所在的语言中各有许多不同含义,其中只有一个或几个词义对等。例 2:最后,把我妈上身穿的毛衣扯扯直,一下子就严严实实遮住了门襟拧着的部分……从那以后,她做的裤子门襟就更加心安理得地拧着了。总有一天这女人会砸了我们娘儿俩的饭碗。译文:Finally,my mother’s sweater was pulled straight tocover the twisted front fly right away. . . She had been more atease and justified with twisting the front fly while making trousersever since. Oh,she’ll screw up our jobs someday.“砸”的意思是“用重物撞击或重物落在物体上”,一般与“pound”对应,然而,在例 2 中“砸”的意思为“毁了我们的生意”,不能与“pound”对应,因此,译者通过意译的方法,将其译为“screw up our jobs”。此外,在句子“杯子砸了”和“事儿办砸了”中也有“砸”这个字,根据其在句子中的含义,分别将这两句意译为“The cup is smashed”和“The matter isfouled up”。3. 1. 3 多元对等所谓多元对等,也就是一个词在另一种语言里有多个不同意义的词与之相对应。比如,汉语中的“羊”可以译为英语中的“sheep”“goat ”“ram”“ewe”“lamb”。例 3:孩子拉扯着他母亲的外衣。译文:The child was pulling his mother’s coat.例 4:她自己把孩子拉扯大的。译文:She raised the children by herself.例 5:干吗每次都把我拉扯进去?译文:Why involve me every time?同样是“拉扯”一词,在英语里面却有多个意义的对应词。例 3 中“拉扯”意为“拉”,所以译为“pull”;例 4 中“拉扯”意为“抚养”,所以译为“raise”;例 5 中“拉扯”意为“牵扯、牵涉”,故译为“involve”。因此,针对多元对等词汇,翻译时不可一味地直译,要根据具体语意来意译,方可达到词汇层面的功能对等。3. 1. 4 零对等所谓零对等,顾名思义,就是一种语言在另一种语言里面缺乏对等词或者是没有对等词,属于词汇空缺。根据兹古斯塔,零对等又可以分为:文化局限词的零对等、指称功能词的零对等和定名空白 [6] 。例 6:她是家里的老大,有一大群如花似玉的妹妹们(其中有两对双胞胎),每次来看姐姐的时候,就会叽叽喳喳、新新鲜鲜地挤进来一屋子,一直排到门口,站不下的就趴在外面的窗子上,脸紧贴着玻璃往里看。译文:As the eldest child of her family,she has a bunch ofbeautiful sisters (of which there are two sets of twins). Eachtime they visited their eldest sister,they would squeeze in theroom,chatting and twittering,lining up to the steps of the door.And those who couldn’t find a place in the room just peeked in-side with their cheeks against the window glasses that they leanedon.汉语里面“老大”的“老”在此属于虚化了的前缀,没有具体的词汇意义,在英语中没有与之对应的词,属于指称功能词的零对等。译者通过意译归化,将其翻译为“the eldestchild”。3. 2 句法对等为了达到句法层面的功能对等,译者在翻译时,主要运用了语态转换和句法结构重组等翻译方法。在汉译英的过程中,对原文进行分析、转换和整合重组是非常有必要的。奈达认为:“某些时候对原文形式结构进行大刀阔斧的重组,不仅合理,甚至是极为可取的。”[7]例 7:当地的孩子们小的时候都很白,很精致,目光和小嗓门水汪汪的,头发细柔明亮。可是稍微长大一些后,就很快粗糙了,轮廓模糊,眉眼黯淡。译文:The local children had very bright and delicate faceswith liquid eyes and voices as well as soft and bright hair whenthey were young. However,as they grow,their skin soon gotrough,profile of the face hazy and eyes dim.汉语重意合,以神统形,没有明显的衔接手段,其语义间的连贯为“隐形连贯”[8] 。而英语重形合,句子中运用了明显的衔接手段,如各种连词、介词、关系代词等。同时,汉语多短句,而英语多长句。因此,在英译时,用“and”“with”“aswell as”“when”“however”等把原文合并或连接成长句,以达到句法层面的功能对等。3. 3 语篇对等在语篇分析时,我们不能只单纯分析语言本身,而应该— 9 1 1 —

 根据特定的语境来分析,因为语言在不同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功能和意义。语篇对等可分为上下文语境、文化语境、情景语境三个方面。其中,上下文语境是基础,通过分析上下文语境,我们可以推断出单词在原文中的确切含义,然后,可以通过翻译转换来确定语义。例 8:春天上山之前,大家刚刚离开荒凉的冬牧场,羊群瘦弱,牧民手头都没有现钱,生活用品又急需,不欠债实在无法过日子。而到了秋天,羊群南下,膘肥体壮。大部队路过喀吾图一带时,便是我们收债的好日子。译文:Before spring migration,having just left the desolatewinter pastures,the nomads did not have cash in hand. Theirsupplies were urgently needed. And what’s more,the sheepwere weak and thin. Hence they had to get into debt to make aliving. The time when the sheep marched towards the south,they were plump and sturdy. Perfect opportunities for us to col-lect debts were created when they were passing by the Kawutuareas.根据上下文语境,这段话是在说牧民生活,因此,“大家”一词指的是“牧民们”,所以不可译文“people”,而应意译为“nomads”。同样,“大部队”也不可理解为“troops;armedforces”,根据“上山之前”“羊群南下”,可以看出原文是在说牧民们和羊群的迁移,因此,运用意译的方法,将“大部队”一词用“they”来指代,以达到语篇上的功能对等。3. 4 风格对等风格对等,又名“文体对等”,意思是不论什么样的原文,在翻译过程中都或多或少体现着原作的体裁以及作者的文风,若是没有把握住原作的风格,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原文,更不可能做到风格对等。在翻译时,译者不仅要传达原作的“内容”,还要尽可能地去表现原作的“风格”。风格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所在,原文中作者运用了很多修辞,如果译文不能传达这些修辞,也就无法体现原作的风格。然而,由于中西语言文化差异,要想完全移植形式也是很难的,译文或多或少就要有所变通,但还是要通过各种方法尽可能多地再现原作的风格。例 9:都说兔子胆小,可我所知道的是,兔子其实是勇敢的,它的死亡里没有惊恐的内容。无论是沦陷,是被困,还是逃生,或者饥饿、绝境,直到弥留之际,它始终那么平静淡漠。面对生存命运的改变,它会发抖,会挣扎,但并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不能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但是兔子所知道的又是些什么呢?万物都在我们的想法之外存在着,沟通似乎绝无可能。怪不得外婆会说:“兔子兔子,你一个人好可怜啊……”译文:The hare was supposed to be timid,but as far as Iknew,the hare was actually brave and fearless of death. It al-ways remained calm and peaceful until its final days,be it cap-tured,trapped,escaping,starving,or despairing. It mighttremble and struggle in the face of the changes in its fate,notbecause of fear,but because it didn’t understand what was hap-pening. However,what on earth did the hare know?Everythingexists within its rules,thus it seems impossible to communicate.No wonder my grandmother would say like this,“Hare,hare,how pitiful you are to be alone. . . ”原文中,作者使用了“胆小”“勇敢”“沦陷”“被困”“逃生”“饥饿”“惊恐”“弥留之际”“平静淡漠”“发抖”“害怕”“不能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兔子兔子,你一个人好可怜啊……”来描写兔子,而这一切都赋予了拟人化的特色。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的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这样不仅生动、形象,把兔子赋予了人的情感、动作,使其变的活灵活现,而且更重要的是还突出了这一家人对兔子的喜爱、同情之情。“弥留之际”中“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重将死,该词是指病重将要死亡的时候,译者将其译为“its final days”。这里采用直译的方法,将“兔子兔子,你一个人好可怜啊……”译为“Hare,hare,how pitiful youare to be alone. . . ”这样,就可以将汉语中修辞方法塑造的优美意境融入译入语,这不仅不会影响读者理解,而且还传达了原文的内容,同时也兼顾了形式。4 结束语本文结合《阿勒泰的角落》的翻译实践,探讨了功能对等理论在文学翻译过...

篇二:阿勒泰的角落心得

募蕾泊圃 《 阿勒泰的角落》 的腰封上,

 是包括王安忆、 陈村 、 李敬泽 、 刘 亮程等在内的二十多位文坛大 腕的鼎力推荐 , 他们在上海为这 位名不见经传的新疆青年作家 李娟召开了一场作品研讨会 , 盛 赞其作品为“天籁之音” , 更有陈 村推荐语“这样的文字是教不出

 来的” ⋯ ⋯ 凤凰卫视中文台的梁 文道在《 开卷八分钟》 里介绍此 书 , 节 目最后一句是“李娟 , 是我 今年最大的发现”。

 跟着 中央电视 台科教频道 李潘的《 读书》 节 目, 我也知道 了《 阿勒泰的角落》 和李娟。

 《 阿 勒泰的角落》和李娟与课外阅 读有关系吗? 当然有 ! 我们来看看李娟笔下那些 让人动心动情 的文字吧 。那些 文字因真实而感人,因自然而 清新 , 因朴素而干净, 就像她所 处的阿勒泰的广袤的天空和草 原。

 没有装腔作势, 没有八股范 儿, 也没有玩世不恭的调侃, 是 那 么 自然 而然 流 淌 出来 的淳 朴,又总是在关键处蹦出一些 凝练睿智的词句。

 我相信陈村所说, “ 这样的 文字是教不出来的” ,同时我也 相信没有广博的阅读垫底, 作者 也是写不出“这样的文字”的。

 李娟从未受过任何专业文 学训练, 她是在新疆阿勒泰哈萨 克游牧地 区迁徙辗转 中成长的 女子, 她所在的阿勒泰是无比偏 僻的边疆, 估计那里的老师们也 不知道外面天天出新的各种教 学法, 学生们的作文课也没有什 么特别的套路。

 如果老师教了写 作的套路, 那我们也就读不到李 娟的 《 九篇雪》 《 阿勒泰的角落》

 《 我的阿勒泰》那些清新自然的 文字了。

 有评论说 , 李娟的文字 ,

 那种特殊的气息 , 除了归为天地 所养, 很难找到其他的传承。李 敬泽老师也说, 我们能从很多作 家的作品中找出他是受了哪位 前辈的影响, 而李娟的作品真是 找不出受了l郧位作家的影响。

 难 道真是天地所养? 我想 , 其实这 方天地就是课外阅读吧。

 李娟的妈妈曾经做过收废 纸的工作 , 于是 , 李娟得以看 到 许多书——旧书。因为是 收来 的旧书,就不是专门挑选的获 奖作品或名家名篇,她只是读 着 自己喜欢的那些书。由此我 想到,孩子们的课外阅读是否 应该考虑—— 让孩子自由自主地阅读 我们在李娟的散文里看到 的是虽然贫穷 ,但 自在而快乐 的生存状态 。她的妈妈是个热 爱生活的 、与她像朋友一样相 处的可爱的人, 就像在《 带外婆 出去玩》一段中读到的有点小 淘气小狡黠 的妈妈。

 自己也总 是有点贪着玩 的妈妈 ,是不会 追着女儿做作业,也不会对女 儿的阅读横加干涉的。

 于是, 李 娟 就可 以 自由 自主地 阅读 , 就 可以不为别的只为想读而读 。

 这样的读是一种发自内心渴望 的读 , 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读, 是 跟着兴趣去读。我们都知道兴 趣是最好 的老师 ,然而又总是 用我们所谓 的“教育教学 法”去 干 涉 孩 子 的兴 趣——读 什 么 书, 怎么读, 读前读后要做些什 么, 一一布置好了, 孩子却兴趣 峨 移 ? 金 刊

 zol

 圄荫 沼

 麓

 ⋯

 索然了 , 因为这是被动阅读。

 克拉生教授在 《 阅读的力 量》一书中强调 FVR 阅读, 也 就是 自由自主地阅读 。FVR 是 放弃阅读一本不喜欢的书.另外找一本喜欢 的来读 ⋯ ⋯ 如 果 让 阅读能力 跟不上 的学生 ,

 写更 多的作业和练习 ,只会让 这些孩子更加难以逾越阅读的 鸿沟。每个人能理解多少新知 识取决于他先备知识的多寡。

 如果用 I 代表一个人 的先备知 识 ,用 1代表一个人接受 到的 输入 ,那么理解 的模式就是 I+ 1。先备不同, 接受必定存在个 别差异 ,教师无法确定每个学 生 的 l 在哪里 ,也就无法准确 确定 适合 每个孩 子读 的书 , 给 孩子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图书和 选择图书的自主权 ,他们才可 能 找到 属于 自己 I+l 的书 , 读 漫 画书也可 以成 为孩子爱上 阅 读和学会阅读的途径 。虽然轻 松的阅读是不够的,但它可以

 带领孩子通往更深的阅读。克 拉生博士主持、参与和关注的 许多阅读实验项 目证明:读漫 画的高手往往也是阅读高手 ,

 学业成绩同样优秀。

 , 再 让孩子 因兴趣而持续默读 2011年 4 月有幸见到著名 阅读专家克拉生博士, 问及如何 让孩子们掌握阅读方法, 教授回

 答 :

 持续默读。而且不要使用奖 励的方法鼓励阅读 ; 不要测试学 生们读了什么; 不要求写读书笔 记。

 阅读后的任务要求降至最低 或为零 。只要有充分的、 可接触 的能激发阅读兴趣的资源; 学生 具备足够的阅读能力 , 鼓动学生 们去阅读就能奏效。

 童书阅读推 广者阿甲在《 克拉生博士总结 的 实施持续默读活动的指导方针》

 的博文中介绍了克拉生博士持 续默读的指导方针:

 每天做一点 ,而不是一周 次做很多(分散时间, 而不是 过于集中 )。

 少一点会更 好 ;安排持续 默读的时间,比你期待学生们 能坚持的时间再短一些 ;如果 你觉得他们能坐下来坚持读 1

 5 分钟 , 那就读 10 分钟。不要在 乎时间长短 ,而要在乎孩子们 的关注效率 ,阅读也需要常常 有一点“饥饿感” 。实际上真正 “饥饿 ” 的孩子会想方设法挤 时 间获得满足。

 对学生所读的审查应降低 到最低限。《 朗读手册》 的作者 崔利斯认为审查并限制学生的 阅读 内容将严 重损伤 阅读热 情 。好 的读者不会将注意力放 在书中所有细节 。学生不必一 定要把每本书都从头读到尾 ,可以不读完 。

 可 以为持续默读增加一些 帮助理 解和 提升兴趣 的活动 ,

 比如大声朗读 、 阅读分享 、 讨论 辩论等 ,以保证学生因兴趣 而 持续默读,而不是因为奖励或 考试 。用奖赏来鼓励 阅读传递 出的信息是 :阅读是件不愉快 的事, 没有奖品就不值得阅读。

 一 让 孩子因热爱 阅读而热爱 写作 阅读是吃进去 ,写作是吐 出来 。吃得多了 自然 而然就想 要吐了, 而且是不吐不快 。

 读 的 越 多 的孩 子 越 没 有 写作 的恐 惧 , 读得好的孩子也写得好 , 因 为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好 的 写作方法。写作不是从写的过 程 中学的 ,甚至可能不是有 意 2

 2_小 学 语 文 教 学

 金 刊

 22_小 学 语 文 教 学

 2 I 避

 荸 1

 Q) 识地学习而得 ,大部分是 “ 吸 收”来的 , 是在 阅读 中潜移默化 地获得的。不 阅读或者很少 阅 读 ,单单靠增加写作的量是难 以提高写作的质的。但是写作 可以帮助思考 ,写得多了又会 促进更有效的阅读。

 李娟的《 阿勒泰的角落》 被 誉 为关 于 新疆 的最 美 丽 的 文 字 , 现代版的《 呼兰河传》 。

 最近 我们读到的清新 自然的 《 民国

 小学生作文》 , 让我们欣喜地发 现居然能读到朱 自清 、徐志摩 的影子。李娟生长在阿勒泰那 个无 比偏僻 的地方 ,估计她 的 老师并不知道外面天天出新 的 各种教学法 , 因此 , 她的作 文课 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套路,于是 李娟就可以不按 固定 的套路去 写八股 ; 民国时候 , 估计老师们 不 必纠结 于各种新 的教学法 ,

 作文 课 也 没有 什 么 特 别 的 套 路 , 于是 , 学生们就写 出了每颗 不同的心 , 每双不同的眼 , 每片 不同的情 。

 我想 ,当孩子们写不 出好 东西了 , 不是孩子傻 了, 是教师 的过度教 学设 计给教傻 了吧 ? 大道无形 ,教无定法 。做教师 的,把那些琢磨课堂把戏的时 间拿来 多读些书 ,再把让 自己 动心 、 动情 、 动思 的书与孩子们 分享,让孩子们如你一样地爱 上读书 , 爱上思考 , 也许孩子们 便会聪 明起来 ,便会写 出令人 欣喜的文字来了。

 希望更多的教师朋友能从 《 阿勒泰的角落》 看出些课外阅 读的道道 ,看出些孩子们 的快 乐阅读。

 ( 作者单位 :

 广 东深圳市南 山区后海小学) 责 任 编 辑张 碧 原

篇三:阿勒泰的角落心得

类号:

 密

 级:

 学

 号:

 107622014210652

 单位代码:

 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6 2016 届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阿勒泰的角落》翻译实践报告

 A Report on the Translation of Corner of Altay Based on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姓

 名: : 孙

 峰

 学科专业: : 翻译硕士

 研究方向: : 英语笔译

 院系年级: : 外国语学院 4 2014 级

 指导教师: : 杨惠馨副教授

  新疆师范大学

 6 2016 年 年 5 5 月 月 0 20 日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新疆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新疆师范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新疆师范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非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不属于保密范围,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全文电子版同意提交后可在校园网上发布,供校内师生浏览。

  本人签名:

  日期:

 导师签名:

  日期: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I 中文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有着重大而久远的意义。文化乃一国之软实力,而新疆文化又具有多元性和民族性。当前,抓住“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期,实施新疆文化“走出去”战略,不仅可以让世界认识一个当代的新疆,一个发展中的新疆,还可以促进新疆自身的不断成长,壮大力量,扩大影响,让新疆文化成为丝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本次翻译任务是对李娟的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进行的汉译英翻译实践,此书以清新、生动、朴实的语言介绍了新疆的风土人情,记录了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民众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本书的翻译属于文学类的散文翻译,对其进行的翻译实践报告的撰写主要是基于此书第一部分“在喀吾图”中的前四篇散文的翻译实践。本实践报告以翻译活动的整个过程为主线,叙述了翻译实践任务的背景、意义及内容;讲述了整个翻译过程的前前后后,介绍了此次翻译实践任务的指导理论,并通过具体实例展示了翻译过程中所用方法与技巧。最后,笔者对此次翻译实践任务进行了总结。

 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译者主要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采用了直译、意译、音译加注、语态转换、结构重组等翻译策略,从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风格对等四个方面探讨了该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通过与功能对等理论的结合,这次实践可以为日后有关新疆文化的翻译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丰富和提升了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文学翻译。

 关键词: 《阿勒泰的角落》;翻译实践报告;功能对等;翻译策略 万方数据

  II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s well as the increasingly frequent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ltural “going out” strategy is of great and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Culture is the soft power of a country, and the culture of Xinjiang is characterized by diversity and nationality. At present, we should seize the strategic opportunity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 and carry out the “going out” strategy of Xinjiang culture, which can not only let the world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mporary and developing Xinjiang but also can promote its continuous growth, gather its strength and expand its influence, and make the culture of Xinjiang become a bright pearl on the Silk Road as well. The task is to translate the Li Juan’s anthology of essays — Corner of Altay —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In this book, the author described the customs in Xinjiang with fresh, lively and simple language and recorded the day to day life of Kazak people in the area of Altay bit by bit. The translation of this book belongs to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its practice report on translation is mainly based on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of four pieces of prose in front of the book. The report described the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and content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as well as the whole translation process, introducing the guiding theory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through concrete examples. At last is a summary of the report.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ion mainly took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as a guide, with literal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transliteration plus annotation, transformation, restructuring and othe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the report analyzed the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from the lexical equivalence, syntactic equivalence, textual equivalence and stylistic equivalence.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the report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translation practice and research of Xinjiang culture, and enrich and improve the literary translation of minority culture in Xinjiang.

 Key Words: Corner of Altay, Report on Practical Translation, Functional Equivalence, Strategy for Translation

  万方数据

 III 目

 录

 1 翻译缘起

 ........................................................ 1 2 翻译任务描述

 ................................................... 2 2.1 翻译任务背景及意义 .......................................... 2 2.2 翻译作品介绍 ................................................ 3 2.2.1 作者介绍 .............................................. 3 2.2.2 内容介绍 .............................................. 3 2.2.3 语言特点及难点 ........................................ 4 3 翻译过程描述

 ................................................... 5 3.1 译前准备 ................................................... 5 3.2 翻译过程 ................................................... 5 3.3 译后事项 ................................................... 6 4 翻译实践中的理论依据

 ......................................... 7 4.1 “功能对等”理论概述 ....................................... 7 4.2 “功能对等”理论的适用性 ................................... 8 4.3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方法 ........................... 9 5 功能对等理论在《阿勒泰的角落》第一部分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11 5.1 词汇对等 ................................................... 11 5.1.1 完全对等 ............................................. 11 5.1.2 部分对等 ............................................. 12 5.1.3 多元对等 ............................................. 13 5.1.4 零对等 ............................................... 14 5.2 句法对等 ................................................... 15 5.3 篇章对等 ................................................... 17 5.4 风格对等 ................................................... 18 6 翻译任务总结

 ................................................. 20 6.1 取得的收获 ................................................ 20 6.2 待解决的问题 ............................................... 21 6.3 今后努力的方向 ............................................. 21 参考文献

 ........................................................ 23 附录

 ............................................................. 24 致谢

 ............................................................. 58

 万方数据

 翻译缘起

 第 1 页 共 58 页 1 1 翻译缘起

 本次翻译任务是对新生代作家李娟的《阿勒泰的角落》进行的汉译英翻译实践。《阿勒泰的角落》是一本介绍新疆风土人情的散文集结册,作者以清新淳朴的文字,把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哈萨克族民众日常生活刻画的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本书属于文学类中国当代散文作品集,2010 年 6 月由辽宁万卷出版公司出版发行了第一版,出版三年,共计销售五万册。正是凭借这部作品,李娟得到了刘亮程、王安忆、朱天文、李敬泽、陈村等诸多文学大家的推崇,也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并获得 2010 年第二届在场主义散文奖。2013 年此书又推出了新版,由北京新星出版社出版,2013 年 9 月第一次出版印刷,2015 年 3 月第四次印刷。全书字数共计 19 万 5 千字,共 281 页,同时,此书获得了 2013 年第四届天山文艺奖。

 译者翻译实践报告的撰写主要是针对该书第一部分“在喀吾图”中的前四篇散文的翻译实践进行的,字数达一万多字。

 译者选择《阿勒泰的角落》进行翻译实践的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译者认为汉语文本更容易理解和把握,虽然汉译英翻译实践难度相对较大,但是译者对所选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更有利于翻译实践,所以就选择了汉译英翻译实践。

 第二,译者对文学作品有着浓厚的兴趣,翻译《阿勒泰的角落》,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译者的文学奖赏和写作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文学翻译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第三,出于译者对阿勒泰地区自然、人文环境的向往和对这里生活的人们的敬佩。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北端,阿尔泰山南麓,阿勒泰市是新疆最北部的城市,由于阿勒泰地处欧亚大陆中心腹地,远离海洋,气候干旱,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尽管如此,这里的人们依然不屈不挠、顽强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而且他们的生活也充满着无尽的欢乐。《阿勒泰的角落》的英译将为热爱新疆文化和向往阿勒泰的外国读者和游客深入了解阿勒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译者希望通过这个英译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阿勒泰旅游业走向世界的步伐,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因此,译者想提供其相应的英文译本,让英语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阿勒泰,了解新疆。

 第四,经互联网和其他多方查找,译者发现目前《阿勒泰的角落》一书尚未有人翻译过,译者属于首译。所以,选其作为翻译实践材料,并由本译者独立来完成汉英翻译任务。

 万方数据

 翻译任务描述

 第 2 页 共 58 页 2 2 翻译任务描述

 本章是此次翻译实践的任务描述,主要介绍了翻译任务的背景和意义,以及翻译作品的作者、作品内容和语言特点及难点。

 1 2.1 翻译任务背景及意义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地理中心,是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核心地区。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地区的软实力,而新疆又具有精彩纷呈的多元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实施新疆文化“走出去”战略,让世界认识一个当代的新疆,一个发展中的新疆。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期,大力实施新疆文化“走出去”战略,勇敢地参与国际文化竞争,不断壮大力量、扩大影响,让新疆文化不仅能在丝路上璀璨,也能在更加遥远的地方落地生根!而这一过程的实现,大量新疆文化精品的翻译是不可或缺的。对新疆文化精品进行有质量的翻译,才能更好把新疆文化推介出去。

 阿勒泰地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阿尔泰山南麓,东部与蒙古接壤,西部、北部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交界。阿勒泰是我国著名的牧区,这里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在这片广阔的草原上,牧民一千多年来一直沿袭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年年随着大雪进退,举家转进各季草场,每年跋涉几百公里。尽管在贫瘠的阿勒泰生活充满艰辛,但是这里生活的牧民们都有他们自己的信仰,淳朴善良,不卑不亢,知足常乐,感恩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

 所选文本《阿勒泰的角落》详细生动地...

篇四:阿勒泰的角落心得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心得体会范文 5 5 篇

  观看《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心得体会篇一

 今天,我们去喀纳斯湖玩,我很高兴,因为“喀纳斯”在蒙语中是神奇、美丽而富饶的意思,顾名思义,这个景点是新疆之旅中最美的了!

 可“天有不测风云”呀!我们一到喀纳斯景区,就下起了大雨,好不容易等到雨小了点儿,才在喀纳斯河的下游下车看第一站“卧龙湾”。

 站在河边,水中的天空似乎映成了灰蓝色,山峦、大树把卧龙湾环抱在中央,树木笼罩在蒙蒙细雨中,真是“万重雨雾擦淡绿”呀!只见湾中有一小岛,形似龙之脊背,疑有龙卧其湾,故名“卧龙湾”。

 第二站是“月亮湾”,也就是“喀纳斯河”的上游,它既像张飞的丈八蛇矛一样弯弯曲曲,中间又有一段很像一个弯弯的月牙,水面不时地闪烁着银色的光,让“月亮湾”更加显眼、秀丽。

 我们上车继续往里走,坐在车上,我不禁想起神秘的喀纳斯湖“水怪”的故事。据说常有马匹在饮水时被“水怪”拖进水里,“水怪”最长的达到 10 多米呢!“水怪”可能有两条像章鱼那样的足……我正想着,“呜——”汽车的开门声打断了我的.思绪,车到了喀纳斯河的源头——喀纳斯湖,我们便下了车。

 这时,雨停了,太阳也出来了。我呼吸着雨后清新甜润的空气,环视四周,云蒸霞蔚,远峰耸立,墨林倒影,但我的目光还是被喀纳

 斯湖水深深吸引去了。

 湖水湛蓝而平静,反射着太阳耀眼的光线。微风拂过,湖面时不时地泛起点点微波,这时湖水是软的;不一会儿,湖水静了,变硬了,成了一面镜子,倒映着天空中的白云、高处的观鱼亭、连绵不断的山峦、岸边的苍松……真像一幅美丽的水彩画,让人“爱不释目”。

 但要鸟瞰喀纳斯湖全景,还得上山顶的观鱼亭。我们上了 1600多级台阶,终于来到观鱼亭,只见远处云雾迷漫,隐约有一座草屋竖立其中,宛如仙境,仿佛有仙人居住,那便是“神仙湾”。俯视喀纳斯湖,好象一大块碧蓝色的宝石,十分瑰丽。

 喀纳斯湖约大45平方公里,海拔1374米,最深处可达 118多米,是我国最深的高山湖泊。喀纳斯的林海之中,宝藏不可计数,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就有 37 种之多,简直就是一个珍稀动物的天堂!

 纯净的蓝天,变幻的湖水,秀丽的桦林,翠绿的树叶,几近绚烂的饱满色彩。还有着动听名字的“卧龙湾”、“月亮湾”、“神仙湾”,这就是喀纳斯,一个我喜爱的美丽、富饶而神秘的地方。

 观看《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心得体会篇二

 我的家乡在新疆阿勒泰,那里一年四季风景如诗如画,物产丰富。

 春天,家乡到处是一片万物复苏的景象。小燕子从南方赶来,叽叽喳喳的叫着,好像在说:“朋友们,又见面了,冬天过得好吗?”婀娜多姿的柳树姑娘睡醒了,又梳起了她那又细又长的发辫。青青小草探出头来,五彩缤纷的花儿们竞相开放,招引来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勤劳的蜜蜂忙碌着采蜜。一阵微风吹来,淡淡的花香扑

 鼻而来,柳条、花儿随风飘动,风过了,她们也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着,美极了。

 夏天,绿油油的草原上牛羊成群,火辣辣的太阳像火球一样,炙烤着大地。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马路上的人们打着五颜六色的遮阳伞,远远望去像彩色荷叶上下跳跃着。家乡的每一条小河都清澈见底,能清晰地看见小鱼欢快地追逐游玩。河面上撒下一束束金光,微风徐来,波光粼粼。人们禁不住俯下身子洗把脸,一股清凉沁人心脾。

 秋天,走进果园,瓜果飘香。哈密瓜香甜可口,梨子又水又脆,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晶莹剔透,有紫的、白的、淡绿的,好像一串串五光十色的珍珠挂在绿叶底下。秋叶飘飘悠悠地落在地上,仿佛一只只可爱的小鸟在欢呼这丰收的季节。深远的天空湛蓝湛蓝的,好像被秋雨洗刷过。

 冬天,鹅毛大雪像一群群可爱的白蝴蝶扑打着翅膀。树木披上了银装,大地盖上了厚厚的雪毯。脚踩在雪地上发出嗞嗞的响声,为这白色的海洋奏出了一支正待演奏冬天的赞歌。

 我爱我美丽的家乡。

 观看《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心得体会篇三

 从我长到现在,去的地方还真不少,比如荷池塘的普者黑,鸟语花香的昆明,令人向往的玉龙雪,这们让我感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让我呼吸到大自然的空气,最让我感到快乐的就是景色迷人的玉龙雪山。

 这一个暑假,我和爸爸妈一起来到了新疆。新疆特产葡萄干,听

 说有五十多种,但我只见过五种,那里的景色非常迷人,像鸟语花香的喀那斯,奇形怪状的怪石滩……等等,景色最迷人的就是天池,那里海拔七百多午米,天池分别两个,一个小天池,一个大天池,这两的天池的水清澈见底,小天池是温泉,大天池让人来观景,坐船,玩水,据说那里还是王母娘娘的天堂,因为王母娘娘的下去招惹山神,山神发怒,把水震动,王母娘娘只好用定海神针,所以现在有一棵屹立在水边的大榕树。在山上还有一个少林寺,里面全是光头,他们的旁边一座山是松树林,那是的树就像是鸟的天堂。

 景色迷人的新疆,你是大自然宝贝,你是新疆人民居住地,在这里我感到了快乐,我感到童年的丰富多彩,这美丽的新疆就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观看《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心得体会篇四

 我的家乡在新疆昭苏县,她是中国的油菜之乡,也是闻名于世的天马之乡。

 这里有千里沃野的"黑土地,更有广阔无边的大草原。黑土地和大草原养育着乡亲们的幸福生活,也养育着我美好的童年。

 春天,当你来到我的家乡,远远望去,那一眼看不到边的绿色,如同一幅巨大的绿毯披在整个大地上。田野里,麦苗茁壮成长,翻起层层波浪;草地上,膘肥体壮的牛羊悠闲地吃着青草,威武高大的天马在尽情地奔跑。

 夏天,家乡便是花的海洋,五颜六色的花朵开遍了整个大草原。牵牛花、马蹄莲、野百合、金银花、鸡冠花……以及许多叫不上名字

 的花朵,白的、黄的、紫的、红的……一簇簇,一团团,开在草地上、小河边、田野间、小路旁,弥漫着迷人的清香。微风徐徐,引来一只只可爱的蜜蜂和飞舞的蝴蝶,让人心旷神怡。

 秋天,麦子熟了,颗粒归仓;草儿黄了,打草成垛。树上的果子又大又红,脆香甘甜,摘下来的水果堆满了果园。大人们笑了,孩子们乐了,就连那清澈的小河也笑弯了腰,荡漾着一派丰收的景象。

 冬天,是最纯最美的季节,雪花飞舞,洒落在家乡的每一个角落。山白,地白,树白,房子白……整个大地一片白,自得无瑕,白得透亮。每场大雪过后,我都要和小伙伴们或堆雪人,或打雪仗,或划雪道,或做雪雕,尽情地享受着冬的快乐。家乡的冬天真是童话般的世界!

 朋友,如果你有机会,请到我的家乡来,亲自领略一下我的家乡——新疆昭苏大草原那纯天然的美!

 观看《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心得体会篇五

 天山,是新疆的象征;天山,是大自然的奇迹;天山,是中国西部一幅绝佳的边塞风景。

 天山哪都美,不论是外边白皑皑的雪,还是里边一片绿色的原始森林。不过我认为最美丽的莫过于天山的天池了。

 天山的天池从远处看,天池边上的云是棉花那样白,天池的绿是湛青的绿,天池的水是碧绿的蓝,因为它的蓝太纯粹了,所以连天空的云与池边的树都无法投影。从近处看,天池的水特别干净,没有一点垃圾在水上漂浮着。传说,天帝与王母娘娘有七个女儿,就是常说

 的七仙女。一天七个女儿在天上待得寂寞了,就从天上飞下来,来到人间的上空游玩。她们飞过草原,飞过戈壁,远远看到了高耸入云的雪白博格达峰。她们围绕着山峰转了几圈,很喜欢这座挺拔的山峰,就急忙上天去,要求母亲给她们在博格达峰下修一个洗澡池,她们每天可以在那里洗澡。王母非常爱她的七个女儿,便答应了她们的要求,她命令雷神挖池,雨神下雨。雷神在博格达峰附近花了七天时间将它挖好后,雨神就连下四十天大雨,终于汇成了清澈的湖,这就是天山天池。一个美丽的天池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你说,有谁不会向往的呢?

 天山除了天池,还有许多陡峭的悬崖,山势十分险峻,那真是笔峰挺立,曲润深沉通地户。两崖花争奇,几处松筐斗翠。

 天山真是太美丽了,如果说它是一幅风景画,那我说只有大自然这位大画家才画得出来。

 观看《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心得体会 5 篇

篇五:阿勒泰的角落心得

推荐——《阿勒泰的角落》读后感 一、内容简介 《阿勒泰的角落》是作者李娟在阿勒泰生活多年,陆陆续续写下的散文合集。它以天然而纯真的笔调描述了她在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日常生活点滴趣事。它是关于新疆的最美的文字。这个时代,如果还有一个地方有传说,就是阿勒泰。而李娟正是这个传说被人所知的传播者。

 二、推荐理由 《阿勒泰的角落》让读者有机会伴随李娟走过羊道,熬过冬牧场,回到她写作的原乡。她的文字重新唤起我们几乎要遗忘的“天真”、“纯净”之美,也让阿勒泰从一个地理和精神上双重的偏远角落,变成大家所熟识的文学地标。与其说她是用细腻的情感和质朴的笔致描述了个人的生活,毋宁说,她是透过私人的感触呈现了新疆的历史脉动,在那自然素净的文字背后,是新疆广裹土地上世世代代不息的精魂。在她的文字世界里,世界很寂寥,时间很绵长,而人变得很小很小。

 三、读书感悟 防控疫情期间,在同事那借了一本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上网课之余或夜深人静的闲暇时光里,我静静地读着,深深地着迷。那一篇篇动人的故事、自然的风景从作者李娟笔下活脱脱地蹦出来,清凌凌地显现出来,优美、诙

 谐、生动,妙不可言!

 由于作者一家常年做着牧民们的生意,卖一些杂货、日用品。哪里牧民多就搬去哪,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都要重新搭一次“家”,用铁皮、木椽、帐篷布,再用木板搭货架。于是,阿勒泰的美景就因移动的“家”而不断地铺展开来。或静谧、冷冽,或明媚、生动,帧帧映入眼帘。

 “我们家帐篷出门左手边那片草甸紧连着一个绿茸茸的青草小坡,山坡冲我们这一侧躺着好几块白石英的大石头。石头雪白,草地碧绿,上面的天空蓝得如同深渊……多么干净清澈的一幕风景,干净清澈得逼近人心中最轻微地颤抖着的感觉。” “可我只想说巴拉尔茨的月亮——当我一想起巴拉尔茨的月亮……我的身体就被洞开,通体透彻。鱼在我的身体里游,水草舒展叶片,无论是什么,触着我的身体就会轻轻下沉……” 其实,在阿勒泰那个地方,自然条件并不好。作者李娟一家所住的,也算不上像样的房子。下雪时,雪积太厚,融化了房顶的泥土,直接可以把房子化出一个窟窿,凛冽的寒风只往屋子里灌。那样冷的天,那样破的房子,她们一家却温馨无比。一切是那么的洁净,没有阴霾,更没有喷洒消毒液的迷雾。一切都是春天就要来了的样子,包括那里纯真的小孩和迷人的可可托海。

 你再看作者笔下的动物们:音乐一般的鸽子、长着翅膀的鱼、幸福的老鼠、嫌东嫌西的羊、自由自在的猪……它们都诗意的生活在人与自然之间,可爱而诙谐,似乎和人一样拥有自己感情与想法似的。

 “大多数时候,鸽子是一种很感人的、音乐一般的鸟儿。尤其在天空很蓝很蓝的清晨里,它们在天空反复地盘旋,反复地飞呀,飞呀。仿佛正在无边无际地找寻着什么,仿佛要在天空那一处打开什么……飞呀,飞呀,越飞天越蓝。” “幸好老鼠们从不曾知晓过人的情感(从来不知自己原来竟是“坏家伙”……),而一无所知地幸福着,单纯美满地苟活着,并由此而永不会产生对“生”的厌恶,而愿意继续生机勃勃地繁衍下去。” “猪生活在桥头真幸福,不用整天待在臭臭的猪圈里,也没人管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会儿逮着鸭子猛追一趟,一会儿再“扑通”声跳到水渠里游两圈。一天到晚,尽在村子里到处乱窜,不时凑在别人家门缝上或趴在院墙上往里窥视。” 在那个广袤无垠,人烟稀少的地方,无疑是孤独的。但作者笔下的动物们却自得其乐,幸福洋溢。我想,李娟在那样孤孤单单的生活中能活得那么有趣,心态很重要。如何在防控疫情的当下,寻求内心的从容安静,最终是由自己决定的。

 窗外下着小雨,路上行人稀少,白衣战士们站在风雨下、冲进疫情中,时时刻刻守卫着我们的生命健康……疫情已在我们掌控之中,根本没有必要烦躁和恐慌。前线的战士们用生命在为我们负重前行,就让我们好好在家“闭关修行”吧。心静了,世界也就清净了。

 读着《阿勒泰的角落》,跟着这些洁净、明亮的文字,我也爱上了阿勒泰。并于细微之处发现生活的美好、温柔、善良、有趣,让人几乎忘了那就在我们身边的防疫事宜。而此时此刻的她就坐在对面,生动而真实地分享着生活中每一件好玩的事,我仿佛可以看到她脸上微笑的神情。这些文字像是一只温暖的手,抚摸着我的心。我的心一下子从干瘪的状态获得充盈,像盛满勇气的球,柔软而富有弹性,并无端地坚信:阿勒泰的角落没有疫情!

 

篇六:阿勒泰的角落心得

人生坠塑! ! ! ! ! ! 型兰坐月月9日,李娟在博客上晒出一张照片,文弱瘦叶小的她站在领奖台两排人的中间,别人都抱着奖杯、证书,端正地看着镜头,只有她拎着个大包向左扭着脸,似乎在看着身边的陈丹青。配合的文字是小女子发出的亲昵般抱怨:莫非这就是迷路的最高境界?还有,包包这么大,用了l 2年居然都没人提醒我j 都交的什么朋友啊?这张照片是4月2日在广州举办的“ 20l 4花地文学榜” 颁奖典礼现场拍摄的。与李娟同获此奖的还有贾平凹、艾伟、多多、陈丹青、陈楸帆,李娟凭着她的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获得散文金奖。李娟自嘲自己在文坛是“ 奇怪的东西混进来了” ,但她却被凤凰卫视专业荐书人梁文道在其节目<开卷八分钟》中大加推介:“ 我想说的是,李娟绝对是我最大的发现之一。” 并称其作品为“ 本世纪最后的散文” 。对悲苦的态度像孩童远在新疆阿勒泰的李娟,对于公众来说一直是神秘而飘忽不定的。很多人都知道,她从不希望受到打扰,也很少出面做签售与读者面对面交流,更不接受任何媒体电话采访。大多数人只能从她的书中拼凑出一些她生活的碎片。李娟说,自己不见网友,不见读者,交流仅限网络。在自己的博客中,她也公开道:供职喀纳斯,住在红墩乡。谢谢你喜欢我的书,但是求你别来找我。“ 我并不是故意要行踪飘忽的,若以我的本性,巴不得宅死在家里才好。但生活所迫,注定得不停地四处奔忙,这也没有办法。不过往后会渐渐安定下来的。”李娟说,“ 至于和公众的距离问题,倒真是本性为之。深感力量单薄,性格有缺陷,无力维持太大的人际关系。再说自己也不是往台上一站就出口成章的人,加上还有口吃、健忘、腿发抖的毛病,便自觉地克制自己,没事少出去丢人现眼。”至于为什么要写作?李娟说:人长大必须得干一件什么事情。你说我能干什么呢,学习也不好,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干,身体也不好也不能当兵,也不愿意种地,想想看啊呀,想学画画吧,又太花钱了,哈哈,要买纸什么的。只有写作。当然这不是最大的原因,主要还是喜欢,喜欢写点什么东西,喜欢看书。”李娟的世界就在阿勒泰,这个在疆北辗转迁徙的小女子,作过小裁缝、开过家庭小杂货店、中间也出门打工、然后又返回来。于是,她周围随处可以成为她笔下话题的生活和人物,他们和她一样都是极其平凡天真和充满对世界美好向往的。“ 我写的就是我自己的生活。” 她说。“ 有一天我从睡梦中醒来,感觉那个清晨比以往任“ 从小我就知道了,孪娟在世界最角落吟唱阿勒泰口文/本刊记者呼东方李娟的出现,是—个奇迹。众多文坛大腕认为,她的散文为灾难病痛提供了一种全新解读。有人说她是” 在孤寂中迸发天才的力量,以浑然天成的笔触抒写生之爱恋” 。对于李娟来说,她只是用笔记录了自己周围生活的种种,写作,只是欢喜随意而至性。于是,我们通过她的眼睛,重见这世界肌肤深处的秘密。工万方数据

 非常人生垦! 塑! 型! ! ! 型生坐▲ 李娟的书何一天都要寒冷,光线也格外明亮。起床一看,原来昨晚我们睡着的时候,房子塌了。” 李娟在<这样的生活>中这样写道:“ 也许妈妈说的对。那一天,当我们顶着寒流和巨大疲惫,走很长的一截路回家,哆哆嗦嗦推开门之前,房子已经塌了。”在李娟的作品中,外婆、妈妈、牧民、酒鬼、孩童、牛马、骆驼、河流、森林,还有饥饿和寒冷,都在她笔下为世人一一展现开来。她用诗一般的句子细碎地描述着:养鸡、卖杂货、做裁缝、种葵花、剪羊毛、去森林采木耳,以及哈萨克形形色色有趣的人物。在阿勒泰零下四十多度漫长的冬天,大雪堵住了窗户,房间阴暗。李娟得花整整半天时间,在重重雪堆中挖开一条通道,从家门通向院门,再接着从院门继续往外挖,挖了两三米就没力气了。漫长一个冬天,谁也来不了,一个脚印都没有,这个姑娘就开始写字。在她的笔下,艰苦的条件都变成轻松的感受,“ 门缝里飘进的雪花,掉落在睡在门边木板上她的脸上,她还会起身探看门缝里又大又圆的大半个月亮。” 贫穷本身没有任何浪漫可言,李娟只是从小在这种环境中长大,习惯而安静地生长。她说:多,但大多都默默无语。大约越是悲苦的生活,越是得投身其中吧。自怨自怜实在是很丢人,很虚弱的事。”柴静采访完李娟后,在自己的博客“ 世上受苦的人很中感喟道:她像一切孩子一样。贫苦孕育出的花朵童年的李娟为了配合妈妈的流浪,一直不肯长大。妈妈说:“ 你要是永远那么小就好了,从来不让人操心,上火车只需轻轻一拎,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根本意识不到身边还带着个人。整天也不说话,静悄悄的。给个小凳就可以坐半天一动不动。困了倒头就睡,睡醒了继续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李娟则说:“ 妈妈、妈妈,我只是为了配合你的流浪,才那样的瘦小。我为了配合你四处漂泊,才安静无声。”幼年的李娟就这样,一会儿被妈妈拎回四川老家,一会儿又拎回阿勒泰。李娟的父母是在新疆兵团长大的。“ 外婆带着年幼的妈妈去到新疆,是为了投奔已经生活在那里的大儿子,因为那几年老家没有吃的了。”1979年,李娟出生在一个叫车排子镇的地方,这个镇子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乌苏市,也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123团驻地。婴儿时期,李娟就被外婆带回四川I老家,她在作品中记录了频繁来回往返于川疆两地的情景。在四川,她和外婆还有外婆的养母祖孙三人一起,生活在乐至县南街的一个天井里。那是个怎么样的家呢?房子是年代久远的木结构建筑,墙壁是竹篾编的,糊了薄薄一层泥巴,面积不过七八个平方。老外婆的床支在角落里,李娟和外婆睡的床则白天收起来,晚上才支开。除了床以外,所有的家具是一只泡菜坛子、一只大木盆、一只陶炉,老外婆床下有几十个蜂窝煤球、十多斤劈柴,还有老外婆的木马桶,床边靠着她坐的竹椅,再旁边是一把小竹几、一只木柜子,此外还有一把板凳。外婆一直拾破烂赚钱,凡能塞点东西的地方,都塞满了从外面拾来的瓶瓶罐罐和纸头破布。当时的李娟从来不觉得这些有什么不好。她们住的那个天井里,其他人家差不多也都是同样的情形。大家都贫穷而坦然地生活着,沉默着劳动,仔细地花钱,能得到则得到,能忽略则忽略。她在欢乐的童年中奔跑,在对薄荷糖和兔子灯笼的向往中呼啦啦地长大。她惟一的噩梦就是户13。每当老师说“ 没有户n的站到一边去! ” 她就在众目睽暌中站到一边,孤零零地远离大家。后来,她在《小学坡》中写道:我发现除我之外,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被抛弃了。上中学时,学校拒绝接收她。“ 80岁的外婆努力地解释、哀求老师,四处奔走,到居委会开证明,到原校开介绍信,在学校一个劲儿地磨叽。” 高一那年,薪疆的妈妈失去一切,回到了四川老家,’ 可做的生意却都赔了。没法在四J Il 待下去了,决定再回到新疆重新开始。”这次回新疆,家人带走了一切舍不得扔下的东西,锅碗瓢勺、坛坛罐罐,“ 大大小小十几个箱笼、背兜,上下火车的时候,一家人相当瞩目。” 李娟直到现在也没能想明白,那么多东西,连缝纫机、锁边机、自行车这样的东西都带着,“ 咋弄回了新疆,还倒了那么多趟车呀! ”李娟转学到富蕴县二中,但家庭的拮据,让敏感而悲哀的她实在开不了口和妈妈要书本费,于是她退了学,开始跟妈妈学裁缝。在县城,她们的生意仍然很不好做,于是妈妈决定跟着乡下的哈萨克牧人转场。20岁的时候,李娟到乌鲁木齐打工,当过地下服装厂的流水作业的缝纫女工、超市的售货员、声讯台的传呼小姐之后,认识了《丝路游》杂志一位负责人。“ 我意外地发现了她写的那篇《马桩子》,开始关注李娟。” 后来这位负责人请李娟去当编辑。一个受惊的鼹鼠,黑豆般的眼睛,藏在用胶布裹着的断了腿的近视眼镜后面,滴溜溜地转着。随时都处在警惕、观察、判断中。”受到很多看过她早期作品的人的诸多肯定后,从l 999年开始,李娟决定发挥她的写作特长,开始投稿,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而且很快就开始出书了。“ 一家人“ 当年的李娟像46 I口靳州部N EWW ESl ’万方数据2014q" :6J ]

 非常人生坠坚型坐坐■ 』堡一这是李娟并没有料到的。告诉我们何谓浑然天成李娟的横空出世,深深触动了中国文坛的“ 神经” 。作家王安忆说:“ 她的文字一看就认出来,她的文字世界里,世界很大,时间很长,人变得很小,人是偶然出现的东西。那里的世界很寂寞,人会无端制造出喧哗。”王安忆给梁文道介绍了李娟的书。梁文道说:“ 朱天文又跟我说,她听了王安忆的介绍去看李娟的作品,她也觉得真的是非常的好。我没办法用太多的话去评论她,但我想说的是,李娟绝对是我最大的发现之一。”作家舒飞廉则如此评价李娟:的出现,就像当年的萧红一样,是天才的出现。李娟和阿勒泰的关系,就像萧红和呼兰河的关系。”李娟自认为自己受影响最深的就是新疆作家刘亮程。启发,就是给我打开一扇门,而不是我顺着他的脚印一直走下去。” 李娟说,刘老师性情淡漠、洒脱,文字却异常执着,黑暗而优雅,具有强烈魅力,曾深深影响过写作初期的自己,仍是我真心钦佩的作者。”李娟对刘亮程一直心存感激之心:“ 10多年前,我去编辑部投稿,惶恐又孤独。编辑部里有人问我,写的是什么?我回答散文。他说,散文给刘亮程。就这样,我开始了写作之路。感觉运气实在很好。”2003年,李娟的第一本书作为乡土文学出版,刘亮程诚挚地推荐道:我为读到这样的散文感到幸福,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家已经很难写出这种东西了。“ 只有像李娟这样不是作家的山野女孩,做着裁缝、卖着小百货,怀着对生存本能的感激与新奇,一个人面对整个的山野草原,写出不一样的天才般的鲜活文字。”2004年,李娟开始在《南方周末》《文汇报》开设专栏。对于很多人说她是写作天才,李娟轻微地辩解:“ 我的写作有着漫长而明显的进步过程,我不是天才。再说,“ 她“ 他对我,是一个“ 至今,他▲ 4月2B,李蝇现身在广州举办的“ 2014花地文学榜” 颁奖典札,与贾平酗等知g作家一起站在领奖台上,她对自己提着一个大包包的形象显然不大满意:“ 奠菲这就是迷路的最高境界?”三十多岁的天才,也实在说不过去。”《人民文学) 杂志主编李敬泽说:“ 李娟重新界定了写作者的身份,那是一个在大地上和风雨中跋涉的人。”我觉得我是很华丽的写作2003年,李娟开始在阿勒泰地委宣传部工作。“ 工作之余陆续写出了一些文字,并贴到网上。渐渐引起一些网友的注意,得到了一些前辈的认可,最终在2010年获得出版机会,这就是<阿勒泰的角落》。” 这本书为她带来了无数的荣誉和关爱。对于自己被誉为“ 文坛清新之风,来自阿勒泰的精灵吟唱” ,李娟笑着回“ 都说我的文字很纯洁、很轻盈、很干净和真诚,真诚倒是我努力做到的一件事情,但是我不觉得我的文字有多么的朴素,我觉得我是很华丽的写作,一点也不朴素。”2010年1 1月号《人民文学》“ 非虚构写作” 专题中刊发了李娟的作品,随后她签约《人民文学》“ 非虚构写作计划” 。作品《羊道》获201 1年度人民文学奖“ 非虚构奖” 。在李娟的笔下,阿勒泰的生活很纯朴很美好,好像没有被任何现代化的潮流沾染的一种田园和游牧的生活,令很多读者为之神往。李娟说,其实在阿勒泰这么多年的生活里,也有很多愤怒的、失望的、伤心的事,应道:“ 但是你想想,在哪儿能没有这样的事?人间的生活就是这样子的。更多的我觉得那些所谓的让你伤心的让你失意的事情,它不重要,它很快就会过去,完了以后你能记住的还是这些让人感觉有希望的事情。” 所以,她的作品避免去写“ 它只是让我本人感到不舒服,但是对别人来说是一件很小的事情” 。在阿勒泰地委宣传部工作5年之后,李娟辞了公职,又开始了动荡的生活,写作成了她主要的收入来源。<冬窝子》就是她与出版商签订的写作计划。“ 《羊道》是我自己给自己写的,因为是我喜欢写的东西吧,也是我个人的一个目标,原计划一年写完,结果写了好几年。以前在宣传部上班的时候,因为很想脱离那种生活,但要脱离的话,就得靠写作来维持生话,我得拿出作品来呀,于是每天努力地写,就写出了《我的阿勒泰》和《阿勒泰的角落》。”对于全部作品都来自阿勒泰,会不会有一天让读者厌倦的疑问,李娟说:“ 我觉得那是读者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除非是我的文字里透出倦意了,否则别人怎么会厌倦呢?除非我喋喋不休地说来说去,可能也是我的问题吧,反正我尽量用不厌倦的心态去写。”4, 91日,《南方人物周=F LJ 》微博公布,李娟被列为201 4中国青年领袖候选人。日新J Il i 部N EWW EST2014{1:-6H 口l 47万方数据

 李娟在世界最角落吟唱阿勒泰李娟在世界最角落吟唱阿勒泰作者:呼东方作者单位:刊名:新西部(上旬刊)英文刊名:New West年,卷(期):

 引用本文格式:呼东方 李娟在世界最角落吟唱阿勒泰[期刊论文]-新西部(上旬刊)

 2014(6)2014(6)

篇七:阿勒泰的角落心得

32卷 第 1期 2017年 2月 景德镇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ngdezhen University Vo1.32 No.1 Feb.2017 寂寞中的喧哗 — —论李娟散文《阿勒泰的角落》 邱 良云,朱 曦① (云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昆明 650000) 摘 要:李娟的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一经发表,凭借作品中对北疆阿勒泰地 区风物人情的独特刻画,赢得 了大陆、台湾两岸 文坛的一致赞誉,被誉为“天才的出现”,她的文字也一度被拿来和三毛、萧红比肩。本文试图通过对李娟《阿勒泰的角落》一 书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从作品的内容及语言出发 ,再从作者的主观态度和文化观念入手 ,挖掘李娟散文 中的个人特色,探 究李娟散文备受关注的内在依据。

 关键词 :日常生活;口语化 ;生活态度;文明审视;独创境界 中图分类号:110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699(2017)01-0014—05 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北部 ,是个多民族 的聚集 地 ,其中哈萨克族约 占人 口总数的一半 。“阿勒泰 ” 在突厥语 和蒙古语里都有 “金 子”的意思 ,但事实 上如今的阿勒泰地 区非常 贫穷。李娟一家之所 以 选 择 来 阿 勒 泰 ,也 是 因 为 当 时 家 中所 有 的钱 只够 用来在一个偏远的地方租房子做生意 。她们到达 阿勒泰的第一站是喀吾图 ,在喀吾图开 了一家裁 缝 店 ,之后又转行开杂货铺 。因为做生意的缘 故 , 李娟一家不得不跟随牧 民在夏牧场和冬牧场之间 辗转 迁 徙 ,流 动 的 生 活 让 她 走 遍 阿 勒 泰 的 各 个 角 落 ,见 识 到 生活 在这 片 土地 上 各 式 各样 的人 。而 当 时眼睛所看 到的 ,耳朵所听到 的 ,都挥之不 去 ,慢 慢 便有 了 《阿勒 泰 的 角落 》一书 。

 《阿 勒泰 的角 落 》依 据 李 娟先 后 到 过 的不 同地 域 ,分为 “在 喀吾 图 ”、“在 巴拉 尔茨 ”、“在 沙 依横 布 拉 克 ”、“在 桥头 ”、“在红 土 地 ”五个 章 节 ,有 写在 阿 勒泰生活 的人 (我的老外婆 、看 我拉面 的男人 、喝 酒 的 人 、我 的妹 妹 ),有 写 阿勒 泰 独特 的 景 (天 上飘 过 的云 、地 上流 淌 的河 、阿勒 泰 的秋 天 和 戈 壁 ),也 有 写 阿 勒 泰 独 特 的 生 活 方 式 (点 豆 子 、冬 窝 子 、坐 爬犁 、去拖依 ),纪录的都是平凡普通的 日常生活 。

 虽然 李娟 在 评 价 自己 的文 章 时 说 :“如 果 其 中 (《阿 勒 泰 的 角 落 》)有 几 篇 漂 亮 文 字 ,那 倒 不 是 我 写的有 多好 ,而 是 出于 我描述 的对 象 自身 的美 好”。①但是所描述对象 自身的美好 ,却并不能作为 解释李娟作品获得文坛盛赞的原 因。不可否认 ,李 娟 呈 现 给 我 们 的 阿勒 泰 ,的 确 是 一 个 我 们 在 生 活 中很 少 接 触 的世 界 ,但 如 果 仅 仅 是 凭 借 着 异 域 风 光博人 眼球 ,李娟 的作 品绝对不会有如此大 的吸 引 力 。

 一、 日常 生 活 的 口 语 化 书 写 仔细 阅读 李 娟 的文 章 不难 发 现 ,与 当 代很 多作 家 喜 欢关 注 时事 不 同 ,李 娟 的 笔 下 诉 说 的 都 是 日 常 生 活 。

 “叶 尔 保 拉 提 一 家 ”、“河 边 洗 衣 服 的 时 光”、“门口的土路”、“外婆的早饭”、“补鞋子的人” 诸 如 此 类 ,都 可 以 成为 李 娟 书 写 的 对 象 ,也 可 以 看 出李 娟对 1 3常 生活 书 写 的倾 心 。创 作 源 自生 活 ,但 因为当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趋 同 ,情感越 来越单 一, 文学创作也有 了趋 同化倾向 ,而李娟对 t3常生 活 的 重 新 发 现 ,仿 佛 为 趋 同 化 的 文 学 创 作 开 启 了 一个 崭新 的 世 界 。

 “喝酒 ”就 是 被 重新 发 现 的事 物 之 一 ,起 初 李 娟 也觉得喝酒实在是件很无聊的事情 ,在卖酒的过 程 中 ,她 逐 渐 可 以分 辨 出人 们 对 喝 酒 抱 有 的 不 同 ① 收稿 日期 :2016—10—08 作者简介:邱良云(1994一),女,江西宜春人。在校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研究。

 通讯作者 :朱曦(1958一),男,云南昆明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地域文学与文化 、西南联大与现代中 国方 向研 究。

 2017年第 1期 邱良云,朱曦:寂寞中的喧哗——论李娟散文《阿勒泰的角落》 15 态度 ,有的人喝酒愿意孤独地喝 ,有 的人把酒 当作 好 东 西慢 慢 品尝 ,而 有 的 人 只是 因 为酗 酒 。李娟 非 常 欣 赏 第 二 种 人 ,对 于 酗 酒 的人 ,李娟 开 始 也 不 能 理 解 ,觉 得 喝醉 了酒 既 容 易 出尽 洋相 而 且 还 费 钱 。

 但慢慢地 ,李娟也明白当地牧 民喝酒的原因 ,“艰 苦 的生 活 太 需 要 像 酒 这 样 猛 烈 的 ,能 把 人 一 下 子 带 向另一种极端状态的事物了”,并 由喝酒想到一 日三 餐 也 是 粮 食 和 水 的 组 合 ,引 发 了 关 于 人 生 也 是 一 场缓 慢 的 酗酒 过 程 的思 考 。

 而 这 种对 日常 的书 写 ,通常 是 通 过 口语 化 的对 白实现的 。李娟的散文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清新 灵动 ,没有太多的形容词和铺垫 ,故事是怎么发生 的 ,她就 怎么写,娓娓道来。《阿勒泰 的角落》中几 乎 每 一 篇 都 会 有 大 量 的 口语 和 对 白 ,而 这 种 对 白 又因为源 自 日常生活 ,使得读者十分容易进入当 时的情景 。在《尔沙和他的冬窝子》这篇文章中,描 写 “尔沙讲起汉话来 ,上一句和下 一句之间 ,起 码 隔着三个 逗号 的停 顿 ”,李娟就 真 的用 了三个逗 号 ,“冬窝子 嘛 ,,,羊 ,,,快快 地 度下来 ,弱 的 羊 ,,,就 ,,,要快 快 地 杀掉 ,一 定要 ,,,让羊 群整 齐 的 ,,,冬 窝 子 草 少 得 很 ,,,羊 ,,,可 怜 得 很 ,,,走 得 远 远 的 ,,,也 找 不 到 一 点 草 吃 ⋯⋯ ”,尔 沙 说 话 时 憨厚 的样 子立 刻 出现在 跟 前 。

 李 娟 的 口语 化 书 写 产 生 的另 一 个 效 果 就 是 幽 默 ,看李 娟 的 散文 总 是 让 人 忍 俊不 禁 ,虽然 故事 的 主题 或许并不 滑稽 ,但 李娟却总能在严肃 的地方 找到轻 松的成分 ,让读者不会一直被忧郁 的气氛 笼罩。李娟 的这种幽默 ,不是鲁迅那种凝重的 “含 泪的笑 ”,李娟的幽默恰恰是对生命纯真的赞赏 。

 在喀 吾图 ,当地的哈萨克族儿媳妇和婆婆来裁缝 店做 裙 子 ,没有 钱拎 着 三 只鸡 来 做抵 押 。李 娟这 一 段 的描 写也 用 了大 段 的 对 话 ,“家里 鸡 少 了公 公 看 不 出来 吗 ?⋯‘看 不 出来 。”“家里 鸡很 多吗 ?”“多 得 很 。”“五 十 只?一 百 只 ?”“七 只 。⋯‘啊 —— ”太 不 可 思 议 了 ,“七 只 鸡 少 了 三 只 ,你 公 公 还 看 不 出 来 ?”“看不 出来 。”因为 贫 穷做 不 起裙 子 ,本来 是 一 件十分悲哀的事情 ,但李娟的对话 ,不经意问就 把 这种悲哀化解了 ,让读者忍不住对小媳妇的聪明 才智加 以赞叹 ,而这种对 日常生活的 口语化 写作 往 往 能够 让 短 小 的文 章 变得 余 味悠 长 。

 二 、安 贫 乐 道 的 生 活 态 度 “散 文是 主 观 的王 国 ,这是 一 个 内在 的世 界 ,一 个 孕 育 着 的并 且 保 持 其 孕 育 状 态 而 不 外 显 的 世 界 。在 这 里 ,散 文 家 的个 性 占主 要 地 位 ⋯⋯散文 家 在 表 现 生 活 时 ,他 不 用对 现 实 生 活 中的人 和 事 、场 景 作 太 多 的典 型 化 加工 ,他 的个 性 没有 被 虚 构 的 帷 幕 隔 开 ,因而 他 的 主观 感 情 表 达最 为直 接 ,个 性 流 露也 最 为鲜 明 。”u 巴赫 金也 有 过 类 似 的 言论 :

 “相 对 于 小 说 而 言 ,由于 散 文 作 者 卸 掉 了小 说 化 的 叙 事 伪 装 ,散 文 也 就 成 了作 者 这 一 说 者 形 象 的 品 性和特性 ,直接决定着作品魅力的文体 ”[2】。《阿勒 泰 的 角 落 》一 书 的成 功 ,在 一 定 程 度 上可 以说 是 作 者 李娟 个 性 的成 功 。

 在李娟的笔下 ,我们经常可 以看到一种在现代 社会几近绝迹的生活方式——赊账 ,牧民在杂货铺 赊 账 ,在 裁 缝 铺 加 工 衣 服 赊 账 ,酒 鬼 喝 酒 也 是 赊 账 。赊 账 当 然 是 因 为 没有 钱 ,有 钱 谁 会赊 账 ,当地 的 牧 民 “春 天 上 山之 前 ,刚 刚 离 开 荒 凉 的 冬 牧 场 , 羊 群 瘦 弱 ,手 上 都 没 有 现 钱 ,生 活 用 品 又 急 需 ,不 欠 债实在无法过 Et子 ”。在杂货铺赊账 ,只需要在 本 子上写下赊账人 的名字 ,牧 民来年春天就会主 动 找上 门来 还 账 ,看 着 本 子 上 他 们 的 名 字 划掉 再 放 心离 去。“在喀吾图 ,一个浅浅写在薄纸上的名 字 就 能 紧 紧 缚 住 一 个 人 。” 牧 民们 的生 活 固然 贫 穷,但每个人都坚守着 自己的信仰 。

 当地 人 又很 重 礼 节 ,相 互 之 间 问候 往 来 很 少空 手 上 门 ,正式 的 拜 访和 赴 宴 更 是 要精 心准 备 礼 物 。

 而 礼 物 一 般 都 是 一 块 布 料 ,这些 布 料 在 小 小 的喀 吾 图流 转 ,送 出 去 的布 可 能 好 几 次被 送 回 自己家 , 直到某天被送 进裁缝铺 做成衣服 。但布被送进了 裁缝铺 ,付不起 加工费 的却大有人在 ,物质 的贫穷 也 抵 挡 不 住哈 萨克 族 族 女 子爱 美 的天 性 ,她 们 拿 不 出钱 ,就从 家 里 拿 鸡 做 抵 押 ,实 在连 鸡 也 拿 不 出 来 的 ,仅仅 是 看 着 做 好 的 衣 服挂 在 墙 上 ,也 会 感 到 欣喜。李娟又何尝不是如此?裁缝铺的店面只有十 来个平方 ,前半截做生意 ,后半截睡觉 、吃饭 ,中间 拉 块帘 子 隔开 ,吃饭 都 要 挤到 外 面 去 。这 样 的环 境 作 者依 然 觉 得 房 子 温 暖 和 平 得 让 人 没 法 不 深 感 幸 福 ,墙 皮突 然 掉 下 来 一 块 ,也 想 象是 被 锅 里 炖 的风 干羊 肉溢 出 的香气 酥 下 来 的 。

 “盐 碱 地 、风 沙 、蚊 虫 、荒 凉 寂 寞 、酷 暑 严 寒 交 相凌迫 ,夏天动辄零上三四十度 ,冬天动辄零下三 四 十 度 , 出 门 放 眼 看 去 全 是 戈 壁 滩 和 成 片 的 沙 漠 ”。外 面 的 女 孩 子都 不 愿 意 嫁过 来 的地 方 ,李 娟

 16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7年第 1期 却 能 在 这 片红 土 地 上 自得 其 乐 ,撮 合妹 妹 的婚 事 、 在一阵刮过的大风 中感受幸福 ,在 点豆子 的繁复 劳动中感 悟生存之道 ,这大概也 只有李娟 了吧 。

 “一箪 食 、一瓢 饮 ,回也 不 改其 乐 。”是 颜 回 固 守 的 “道”,又何尝不是李娟践行的“道 ”。阅读李娟的文 字 ,除了会察觉其中浓厚 的生活气息之外 ,更能发 现李娟与生活的坦然相处 。她不发 表关于生活 的 意见 ,她感受生活 。在李娟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的 是一种生活的姿态 ,这种姿态就 是对生活的坦 然 与欣喜。明明住的是 四面透风被人遗弃的房子 ,还 乐滋滋地想着 自己住的可是一套大房子 。之后又 住进一间用收购的土块盖起一问小房子 ,也依然 会 觉得 温 馨 无 比 ,这 样 的 生 活 状 态 怎 么 能 让 我 们 不 为之 感 动 。

 三 、现 代 性 的 审 视 阿勒泰地区属于传统的游牧文明 ,那里的生活 方 式 很 难 被 在 现 代 文 明 中成 长 起 来 的 人 所 理 解 。

 李 娟 作 为 一 个 生 活 在 少 数 民族 聚 居 地 的 汉 人 ,可 以说是 一个 “异乡人 ”,然 而又 因为长期 生活在 阿 勒 泰 ,熟 悉 那 里 的 生活 方 式 ,就 某 种 程 度 而 言又 是 一个“故乡人”。

 由此李娟对阿勒泰地 区的叙述 ,

 就拥 有 了双 重 视 角下 的观 照 。一 方面 ,现 代文 明观 照下 的游 牧 文 明 ,显现 出物 质 上 的 落 后 和 贫 穷 ,另 一方面 ,游 牧 文 明 审 视之 下 的现 代 文 明 ,精 神 上 的 缺失仿佛更多 。这也是李娟为什么既会对游牧民 族落后的生活方式感到震惊 ,又 自觉不 自觉地对 那些秉持着这种传统生活方式的人施以 同情的因 由。

 喀 吾 图 裁 缝 店 做 裤 子 的 传 统 方 式 是 :“先 从 布 上 裁 下 来 两个 长 方 形 ,再 在 长 方 形 一 则 估 计 着 剪 掉两个弯儿——就成 了”、“腰一定要做够两尺六 , 殿 (臀 )围越大越好 ,膝盖那儿窄一点 ,裤脚大小看 着办 ”。虽然不够舒适 也不够合身 ,但是却可 以满 足牧 民最基本的需求 。反观李娟家秉承现代文 明 经营 的裁缝铺 ,做一件衣服 ,从最开始 的量身 、排 料 、剪裁 、锁边 ,到之后的配零件 、烫粘合衬 、合缝 ,

 简直 是 没 完没 了 。最 后 因为 做 裁缝 太折 腾 人 ,就算 裁缝铺生意很好 ,李娟一家还是改行 ,开 了家经营 起来更为轻松的杂货铺。

 李娟也看到了在城市 里 ,尤其是大城市 ,裁缝 店 是 越 来 越 少 了 ,“店 里 买 来 的 衣 服 又 便 宜 又 有 款 ,在城 乡接合部 ,成衣批发 加工 的小作坊东一家 西 一 家到处 都是 工业 缝 纫机 马达 通 宵达 旦地 轰 鸣 ,三 四 个 人 一 晚 上 就 可 以弄 出上 百 套 一 模 一 样 的流行款式 。更别说大厂家 ,大公 司了”。现代文 明 确实带来 了方便和快捷 ,但她也产生 了怀疑 “那些 在 大街 上匆匆忙忙走着 的人们 ,真的需要那么多 的衣服吗?衣服的大潮汹涌进入人群 ,一场又一场 的流行 ,最后产生 的恐怕只有一堆又一堆对垃圾 吧⋯⋯”而与喀吾 图当地人 “衣服没有了就买 ,买 了就 穿 ,穿坏 了再 买 ⋯⋯”相 比 ,现代文 明真 的那 么 优 越 吗 ?在 喀 吾 图 “衣 服 买 回 去就 是 用 来 穿 的 ,

 于是就穿 ,和穿别 的衣服没什么不同 ,看起来 一点 儿 不 也 会 格 外珍 惜新 衣 服 。似 乎 预见 着 这衣 服 变 旧的 样子 来 穿它 似 的 ”。

 现代社会 的 目标就是追求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 的前提 ,就是商品不断被 生产出来 ,人不 断去消 费 ,商 品经济的发 展 ,放大了人 的欲望 。当我们去 消费一件物品的时候 ,越来越少考虑到生存需要 , 美其 名 日我们是在追求 “美 ”,为了让生活更 有质 量。但是 ,物质的极度...

篇八:阿勒泰的角落心得

阿勒泰 自 序

 挑选在这里的文字, 其内容全都与我在阿勒泰的乡 居生活有关。

 我小时在新疆最北端的阿勒泰地区的富蕴县——一个以哈萨克为主要人口的小县城——渡过一大段童年。

 在少女时期,我又随着家庭辗转在阿尔泰深山中, 与游牧的哈萨克牧人为邻, 生活了好几年。

 后来我离开家, 外出打工, 继而在阿勒泰市工作了六年。

 但妈妈仍然在牧区经营她那点小生意。

 于是我始终没有离开那个家的牵绊, 我的文字也始终纠缠在那样的生活之中。

 怎么写都意犹未尽,欲罢不能。

  而此刻, 我仍生活在偏远寂静的阿克哈拉村, 四面茫茫荒野, 天地洁白——阴天里, 世界的白是纯然深厚的白:

 晴天, 则成了泛着荧荧蓝光的白。

 这几天, 温度一直降到了零下四十多度, 大雪堵住了 窗户, 房间阴暗。

 家中只有我一人。

 天晴无风的日子里, 我花了整整半天时间, 在重重雪堆中奋力挖开一条通道, 从家门通向院门。

 再接着从院门继续往外挖。

 然而挖了两三米就没力气了。

 于是在冬天最冷的漫长日子里, 没有一行脚印能通向我的家。

  在大雪围拥的安静中, 我一遍又一遍翻看这些年的文字, 感到非常温暖——我正是这样慢慢地写啊写啊, 才成为此刻的自 己的。

  按时间顺序, 我将这些文字安排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我近两年零碎记录的生活片断, 大都作为博客贴在网上。

 但经验是, 信笔为之的文字往往比郑重地写出的更真诚, 并且更可靠。

 便收录进来。

  第二部分与我的另一部书稿《阿勒泰的角落》 应该是一体的。

 它们同一时期写成, 贯穿着同样的背景与情感。

 文字里的那个“我” 还是十八九岁的光景。

 贫穷、 虚荣、 敏感又热情。滋味无穷。

  第三部分是我多年前的一本旧书《九篇雪》 里的部分内容。

 有出版社要再版《九篇雪》,我左思右想, 实在不敢。

 那些小时候的文字, 自 以为是, 轻率矫情。

 但老实说, 其中也不乏天真可亲的片断, 令现在的自己都羡慕不已。

 于是摘录了一部分放在这里。

  ——便合成了这样一个集子。

 说起来有些七零八落, 却完整地展示了这些年来自己的写作成长历程。

 对于个人, 这是一场整理和盘点; 对于读者, 愿你能通过我的眼睛和情感, 体会到遥远的阿勒泰角落里的一些寂静、 固执的美好。

 愿能为你带来快乐。

  2010 年 1 月

  我所能带给你们的事物(1)

  我从乌鲁木齐回来, 给家人买回两只小兔子。

 卖兔子的人告诉我:“这可不是普通兔子, 这是‘袖珍兔’, 永远也长不大的, 吃得又少, 又乖巧。” 所以, 一只非得卖二十块钱不可。

  结果, 买回家喂了不到两个月 , 每只兔子就长到了好几公斤。

 比一般的家兔还大, 贼肥

 贼肥的, 肥得跳都跳不动了, 只好爬着走。

 真是没听说过爬着走的兔子。

 而且还特能吃, 一天到晚三瓣嘴喀嚓喀嚓磨个不停, 把我们家越吃越穷。

 给它什么就吃什么, 毫不含糊。

 到了后来居然连肉也吃, 兔子还吃肉? 真是没听说过兔子还能吃肉……后来, 果然证实了兔子是不能吃肉的, 它们才吃了一次肉, 就给吃死了。

  还有一次, 我从乌鲁木齐回来, 带回了两只“金丝熊” (乌鲁木齐真是一个奇怪的地方……)。当时我蹲在那个地摊前研究了半天, 觉得” 金丝熊” 看起来要比上次的兔子可靠多了, 而且要更便宜一些, 才五块钱一只。

 就买回去了。

 我妈一看, 立刻骂了我一顿:“五块钱啊? ? 这么贵!

 真是, 家里还少了耗子吗? 到处都跑的是, 还花钱在外面买……” 我再仔细一看, 没错, 的确是耗子, 只是少了条长尾巴而已……

 只要我从乌鲁木齐回来, 一定会带很多很多东西的。

 乌鲁木齐那么大, 什么东西都有, 看到什么都想买。

 但是买回家的东西大都派不上什么用场。

 想想看, 家里人都需要些什么呢? 妈妈曾明确地告诉过我, 家里现在最需要的是一头毛驴, 进山驮东西方便。

 可那个……我万?办不到。

  家里还需要二十到三十公斤马蹄铁和马掌钉。

 下山的牧民总是急需这个。

 另外我叔叔补鞋子, 四十码和四十二码的鞋底子没有了, 用来打补丁的碎皮子也不多了。

 杂货店里的货架上也空空落落的, 香烟和电池一个月前就脱销了 。

  可是我回家,所能带给大家的东西不是神气活现的兔子, 就是既没尾巴也没名堂的耗子。

  我在乌鲁木齐打工, 没赚上什么钱。

 但即使赚不上钱, 还是愿意在那个城市里呆着。

 乌鲁木齐总是那么大, 有着那么多的人。

 走在街上, 无数种生活的可能性纷至沓来, 走在街上,简直想要展开双臂走。

  晚上却只能紧缩成一团睡。

  被子太薄了, 把窗帘啊什么的全拽下来裹在身上, 还是冷。

 身上还穿着大衣, 扣子扣得一丝不苟, 还是冷。

  后来我给家里打电话, 妈妈问我:

 “还需要什么啊? ” 我说:

 “不需要, 一切都好。

 就是被子薄了点。” 于是第二天晚上她就出现在我面前了, 扛着一床厚到能把人压得呼吸不畅的驼毛被。

 她挂了电话, 立刻买来驼毛洗了, 烧旺炉子烘干, 再用柳条儿抽打着弹松、 扯匀, 细细缝了纱布, 熬了一个通宵才赶制出来。

 然后又倒了三趟班车, 坐了十多个钟头的车赶往乌鲁木齐。

  我又能给家里带来什么呢? 每次回家的前一天,总?在超市里转啊,转啊。转到 “中老年专柜”,看到麦片, 就买回去了。

 我回到家, 说:“这是麦片。” 她们都很高兴的样子, 因为只听说过,从没吃过。

 我也没吃过, 但还是想当然地煮了一大锅。

 先给外婆盛一碗, 她笑眯眯喝了一口,然后又默默地喝了一口, 说:

 “好喝。” 然后, 就死活也不肯喝第三口了。

  我还买过咸烧白。

 一碟一碟放在超市里的冷柜里, 颜色真好看, 和童年记忆里的一模一样。

 外婆看了也很高兴, 我在厨房忙碌着热菜, 她就搬把小板凳坐在灶台边, 兴致很高地说

 了好多话, 大都是当年在乡 坝吃席的趣事。

 还很勤快地早早就把筷子摆到了 桌子上, 一人位置前放一双。

 等咸烧白蒸好端上来时, 她狠狠地夹了一筷子。

 但是勉强咽下去后, 悲从中来。

  ——不是过去喜爱过的那种, 完全不一样。

 乌鲁木齐的东西真是中看不中用。

 更重要的是, 这意味着一些过去的事物、 过去的感觉, 永不再有了。

 她九十多岁了, 再也经不起速度稍快一些的“逐一消失”。

  我在超市里转啊转啊。

 这回又买些什么好呢? 最后只好买了一包红糖。

 但是红糖在哪里没有卖的啊? 虽然这种红糖上明确地标明是“中老年专用红糖” ……妈妈, 外婆, 其实我在欺骗你们。

  我不在家的日子里, 兔子或者没尾巴的小耗子替我陪着我的家人。

 兔子在房间里慢慢地爬,终于爬到外婆脚下。

 外婆缓慢地弯下腰去, 慢慢地, 慢慢地, 终于够着了兔子, 然后吃力地把它抱起来。

 她抚摸兔子倒向背后的柔顺的长耳朵, 问它:“吃饱没有, 饿不饿? ” ——就像很早很早以前, 问我“吃饱没有, 饿不饿” 一样。

 天色渐渐暗下来, 又是一天过去了。

  还有小耗子, 代替我又一年来到深山夏牧场, 趴在铁笼子里, 背朝广阔碧绿的草原。

 晚上, 妈妈脱下自己的大衣把笼子层层包裹起来, 但还是怕它冷着, 又包了一层毛衣。

 寒冷的夜里, 寂寞的没尾巴小耗子把裹着笼子的衣物死命地扯拽进笼子里, 一点一点咬破。

 它们在黑暗中睁大了眼睛。

 我所能带给你们的事物(2)

 尽管咬破了衣服, 晚上还是得再找东西把它们包起来。

 妈妈点着它们的脑门大声训斥,警告说下次再这样的话就如何如何。

 外婆却急着带它们出去玩。

 她提着笼子, 拄着拐棍颤巍巍地走到外面的草地上, 在青草葱茏处艰难地弯下腰, 放下笼子, 打开笼门, 哄它们出去。可是它们谁也不动, 缩在笼角挤作一团。

 于是外婆就唠唠叨叨地埋怨妈妈刚才骂它们骂太狠了, 都吓畏缩了。

 她努力地把手伸进笼子, 把它们一只一只捉出来放到外面, 让它们感觉到青草和无边的天地。

 阳光斜扫过草原, 两只小耗子小心地触动身边的草叶, 拱着泥土。

 但是吹过来一阵长长的风, 它们顿时吓得连滚带爬钻进笼子里, 怎么唤也唤不出来了 。

  我从乌鲁木齐回到家, 总是拖着天大的一只编织袋。

 然后一件一件从里面往外面掏东西——这是给外婆的, 那是给妈妈的, 还有给叔叔的、 妹妹的。

 灯光很暗, 所有的眼睛很亮。

 我突然想起, 当我还拖着这只编织袋走在乌鲁木齐积着冰雪的街道上时, 筋疲力尽, 手指头被带子勒得生疼。

 迎面而来的人一个也不认识。

  当我还在乌鲁木齐的时候,想:

 给家里人买什么好呢? 我拖着大编织袋在街上走啊走啊,看到了很多很多东西, 有猫, 有小狗。

 我看了又看, 我的钱不多。

 有鞋子, 有衣服, 有好吃的。

 我想了又想, 包里还能再塞进去些什么东西呢? 这时我又看到了有人在卖小兔子。

 那人告诉我:

 “这可不是普通的兔子, 这是 ‘袖珍兔’, 永远也长不大的, ?乖巧, 吃得又少, 很好养的。”

  又想起我拖着编织袋, 怀里揣着“袖珍兔” 的笼子回家的情景。

  回家的路真是漫长。夜班车坏了又坏, 凌晨时分停在戈壁滩上一家孤零零的小饭馆门口。

 我坐在冰冷的车厢里(那时候卧铺车不多)

 冻醒了好几次, 最后一次终于决定下车。

 我抱着笼子, 走进饭店烤火。

 一个客人也没有, 条桌和长凳都空空荡荡, 天线锅信号不稳定, 电视机播放着遥远模糊的内容。

 胖胖的维族老板娘不知从哪里走出来, 给我倒了 热茶, 还给兔子找来一块白菜帮子。

 同样胖胖的老板也出来了, 大家坐在一起边烤火边看兔子, 看它慢条斯理地啃啊?啊。

 我说:

 “这是袖珍兔, 永远长不大的, 只能长这么大。” 胖老板就说:

 “啊呀,真的这么一点点? 那太亏了嘛, 养几年还不够一盘子菜。” 看我们都笑了起来, 他便又夸张地重复一遍:

 “你们看啊, 这么一点点, 真的不够一盘子菜。” 那时我远在回家的路上, 却已经感觉到家才有的温暖。

  在回家的路上, 总是晕车, 便坐到司机旁边的小凳上, 抱着兔子笼笔直地挺着脊背坐着。又怕它会突然死去, 便不时地伸手进去抚摸它。

 路边的树木在车灯的照耀下, 向路心整齐地弯拱, 形成神秘的通道。

 车灯只能打几米远, 远处漆黑深沉, 像一个洞穴。

 后来东方的天?渐渐有些亮了, 我想着到家时会有的情景, 终于歪倒在引擎盖子上睡着了。

 如此漫长的归途。

  兔子死了的时候, 我妈对我说:

 “以后再也别买这些东西了, 你能回来, 我们就很高兴了。”我外婆对我说:“以后再也别买这些东西回来了, 死了可怜得很……你回来了就好了, 我很想你 。

 ”

  又记得在夏牧场上, 下午的阳光浓稠沉重。

 两只没尾巴的小耗子在草丛里试探着拱一株草茎, 世界那么大。

 外婆拄杖站在旁边, 笑眯眯地看着。

 她那暂时的欢乐, 因为这“暂时”而显得那样悲伤。

 属于我的马

  有一个人欠了我们家很多钱, 现在却死了。

 按穆斯林的礼性, 不还清生前的债务是不可入葬的。

 葬礼上, 阿訇会询问死者亲属:

 “此人生前亏欠过别人的财物吗? ” 得?否定的回答后才会继续为死者念经。

  但他的家人实在拿不出钱来偿还, 情急之下, 只好把自家的一匹马牵来见我妈, 要求抵债。

  我妈很为难, 打电话来同我商量该怎么办。

  她说:

 “你说我要马做什么呢? ”

  我说:

 “自己留着骑呗!”

  她说:

 “家里有摩托车, 哪里用得着骑马!”

  我说:

 “那就不要呗!”

  她说:

 “可是我又很想要……”

  我说:

 “你要它做什么? ”

 她说:

 “自己留着骑呗!”

  到了下午, 她又兴冲冲打来电话:“娟儿啊, 我决定了, 我要把那马留下来, 我要把它送给!

 下礼拜我给你牵到阿勒泰市去啊? ”

  我吓一大跳:

 “我要它做什么? ”

  “可以骑着去上班啊, 你们单位那么远的。”

  “骑自行车就可以了。”

  “自行车还得去蹬它。

 马多好啊, 一点儿力气也不必费。

 到了单位就放在地委大院里,让它自己去找草吃。

 回到家就拴在后院的大柳树上, 河边草也多……”

  我大汗:

 “可是, 它认识红绿灯吗? ”

  挂上电话后我又仔细想了想, 别说阿勒泰市里了, 就是在阿克哈拉村, 我们家也无法养马的。

 首先我们草料不多, 那些全是给鸡鸭准备的, 鸡鸭都可能不够吃, 哪还能顾得上马? ?了冬天, 草料就会贵得要死, 哪里买得起啊? 而冬天又那么漫长。

  再说, 我家在阿克哈拉的院子又不大, 杂七杂八堆满了东西, 哪里还有地方拴马?

  我估计, 马牵进家后, 处理它的唯一方法大约就是宰掉吃肉……呜呼!

 如果养马只是为了吃肉, 生活该索然无味到什么地步?

  还在两年前, 妈妈还一心想买匹马的。

 那时家里还没有挖井, 用水得要去两公里外的乌伦古河边挑回家。

 夏天还好, 到了冬天, 河面冻成了 厚厚的坚冰, 去挑水除了扛扁担, 还得扛斧头。

 每天去挑水, 每天都要破冰, 头一天破开的冰窟窿一夜之间仍重新冻得结结实实。

  而且冬天的阿克哈拉又那么冷, 一二月 间, 动辄零下三四十度。

 河边的风更是凛冽如刀。路上的积雪及膝厚, 白茫茫的原野一望无际, 没有一行脚印。

  我妈想, 如果没有马, 有一只小毛驴也好啊。

 如果套牲口拉水的话, 去一趟就管够三四天用的, 既不费人力, 又省了麻烦。

  那一年夏天非常炎热, 一到下午, 村里就不见人影了。

 太阳明晃晃的, 野地草丛里, 蚊虫像浓浓的烟雾一样, 在低处翻涌鼓荡。

  可是, 为了给将来的马或者小毛驴准备过冬的草料, 一家人仍然要出去拔草, 那个罪受的!

  那一年夏天倒是攒了不少干草, 打碎后装了?几麻袋。

 可是马最终却没有养成。

 我们便在院子里挖了一口井...

推荐访问:阿勒泰的角落心得 阿勒泰 角落 心得

十九范文网 www.ib19.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十九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