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十九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其他范文 > 2024年度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情况报告

2024年度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情况报告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4-01-18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年度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情况报告,供大家参考。

2024年度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情况报告

XX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情况报告

国家民委:

XX州是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之一,也是XX省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自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工作以来,XX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指示, 特别是2015年以来,XX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以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为主线,突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这个“方向指针”,突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个“前提保障”, 突出加快群众脱贫奔康这个“头等大事”,突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把开展创建工作与抓好中心工作有机结合,探索走出民族地区跨越发展、长治久安之路,全州呈现出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现就XX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XX州基本情况

XX*族自治州位于XX省西南部,是全国最大的*族聚居区、XX民族类别和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过XX,巧渡金沙江、召开会理会议、举行*海结盟,在中共党史、军史、革命史上写下光辉一页。1950年XX解放,1952年在昭觉县成立XX*族自治州。1956年实行民主改革,“一步跨千年”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78年与原西昌专区合并成立新的XX*族自治州。全州幅员6.04万平方公里,辖17个县市,其中安宁河谷6县市为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县,大XX10个县为*族聚居县,木里县为全国仅有的两个藏族自治县之一。境内有*、汉、藏、回、蒙等14个世居民族,总人口515万、*族人口占51.9%。州府西昌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举世闻名的航天城,西昌邛海是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XX地处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核心区,清洁能源富甲天下、生态旅游资源绚丽多彩、绿色农业资源丰富多样、民族文化资源独具魅力、矿产资源得天独厚。XX州委、州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坚持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活动 为抓手,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谱写了各族人民群众“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新篇章。

二、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XX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XX州创建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明确提出把XX打造成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样板,省级有关部门多次到XX调研指导,对创建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XX州委、州政府坚持把创建工作作为推进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现实之需、战略之策、固本之举,着力在深入细致上用功、求实求效上发力,不断推动民族工作创新发展。

(一)创新机制,加强领导,高位高效推进。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以州委书记为组长,州政府州长、州人大常委会主任为第一副组长,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州政协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州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各县(市)、州直各部门(单位)相应成立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广泛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二是完善工作机制。XX州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活动推进方案》等文件,细化制定各县市、各部门、各工作组等实施方案,根据各阶段工作推进情况,先后召开全州动员大会、工作推进会、业务培训会等10余场次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形成了衔接紧密、特色鲜明、延伸到底、全面覆盖的工作体系。三是强化工作保障。州、县(市)财政局按照人均2元标准,将创建工作经费纳入预算安排,整合各类资金20多亿元,用于民族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和社会事业发展。分两批组织州级有关部门和部分县市分别到云南昆明、大理、西双版纳和新疆伊犁、吉林延边等市州学习考察,开阔思维眼界,为顺利推进创建工作提供了智力支持。四是严格督查考核。按照“正排工序、倒排工期”原则,围绕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加大创建工作督促指力度导,坚持把创建活动纳入州、县(市)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将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各部门和乡镇,制定创建综合管理制度、督查考核方案和检查验收方案,经常性开展督查督办,形成了“千斤重担千人挑、人人肩上有责任”的共创局面。

(二)创新载体,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一是扩大宣传覆盖面。发挥新闻媒体主阵地作用,《XX日报》、XX新闻网、XX电视台等媒体在主要版面、黄金时段均开设了创建专题专栏,推进“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栏目、“民族团结进步”周刊等,深入宣传报道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做到了广播有声音、电视有影像、报纸有文章、网络有信息。二是提高群众知晓率。发挥民族团结教育基地作用,把每年*族“火把节”当月定为“民族团结宣传月”,设立大型永久性宣传牌500余块,制作宣传展板5000余个,发放宣传单40万份、宣传手册20万册,编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系列读本15万册,开展宣讲活动15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300万人次。“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深入人心。三是增强活动感染力。积极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推出“舞美XX”大型民族团结进步歌舞公益巡演,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群众广泛参与。西昌市举办万人签名活动,征集“民族团结进步”征文81篇;
会理县动员干部群众献言献策,收集建议意见100余条;
木里县依托“马背党支部”“摩托宣传队”开展“四项教育”;
布拖县打造法治文化宣传阵地,开办法治课程讲座60场次。

(三)创新思路,打造平台,激发动力活力。一是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民族音乐剧《*红》、电视剧《*海结盟》、电影《我的圣途》、纪录片《*问》、火秀《阿惹妞》等深受观众喜爱,央视春晚“XX分会场”反响强烈,电视剧《索玛花开》抓紧拍摄,XX民族文化艺术中心被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族歌舞、藏乡文化等在传承中创新发展。二是系牢民族情感纽带。全面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全州各级机关印章、各类牌匾以及法规文件、重要会议等都同时使用*汉两种文字,在“一村一幼”村级教学点推行*汉、藏汉双语教学,《XX日报》《XX文学》*文版面向全国发行,XX广播电台*语节目常年播出,XX电视台*语频道开通,有力促进民族文化交流交融,进一步增强民族认同感、归属感。三是促进民族团结互助。大力弘扬“*海结盟”精神,在全州广泛开展“结对子、认亲戚”“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让各族群众深切感到民族团结就在身边。比如,冕宁县围绕弘扬红色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组织群众互帮互助;
美姑县开展“德古”(民间调解员)宣讲活动,化解矛盾纠纷,促进邻里和谐;
盐源县利用传统节日,开展“献爱心、送温暖”等党员群众心连心活动。

(四)创新工作,示范引领,推进全面覆盖。一是坚持典型带动。着力打造典型、树立标杆,将州国税局、西昌市春城社区、冕宁县建设村等23个单位作为全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示范点,认真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在全州广泛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当标兵的良好氛围,有力推动了创建活动纵深开展,一大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模范个人受到国家和省、州表彰。二是坚持“六进”推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寺庙“六进”活动,打牢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比如,冕宁县通过“进社区”,打造“庭院文化”,带动各族群众相互学习,增进情感交融;
木里县通过“进寺庙”,构建起活佛带住持、住持带僧人、僧人带信教群众的“三带”教育体系,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三是坚持党建联动。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与推进示范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重要作用,全州“四型”基层党组织创建率达96.7%,“苏施”“勋鲁”党支部实现乡镇全覆盖,少数民族党员、干部占比分别达40.7%、42.7%。通过党员干部教育引领,把各族群众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

(五)创新模式,统筹结合,打造XX特色。一是与推进脱贫攻坚相结合。认真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在国家和省“五个一批”行动计划基础上,增加治毒治病和移风易俗“两个一批”,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分类区分梯次推进脱贫攻坚,帮助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二是与加快转型发展相结合。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牢固树立以为人民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不挖山、不砍树,搞旅游、能致富”导向,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全域旅游首位产业,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三是与提升群众素质相结合。广泛开展“四好村”“四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在贫困村全覆盖创办“农民夜校”,组织群众学汉语、学政策、学法律、学技能,依托县委党校三年内将贫困家庭适龄劳动力轮训一遍,增强贫困群众劳动致富本领,激发脱贫奔康内生动力。四是与创新社会治理相结合。坚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重要抓手,分区类推进社会依法治理,不断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突出藏区依法治理,加强宗教事务服务管理,全面落实寺庙僧人“两真两严”帮扶政策,让他们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切实变“维稳对象”为“维稳力量”。

三、主要工作成效

XX州坚持创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统筹推进,通过抓创建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民族团结注入了强劲动力,通过抓发展、惠民生、促和谐有力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实现“两不误”“两促进”目标。

(一)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由2011年的1000.1亿元增加到1403.9亿元,人均地区生长总值由22044元增加到29549元,固定资产累计完成5083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80亿元增加到121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16038元和5673元增加到25963元和10368元。三次产业结构由19.5:52.3:28.2调整为20.0:48.7:31.3。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新增清洁能源装机2316.7万千瓦,建筑业总产值由2011年的32亿元增加到145亿元、年均增长35.3%;
旅游业快速发展,邛海成为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14个,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30.3%。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粮食产量“十四连增”,农民收入“十四连快”,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畜牧业重点县和林业强县9个,“大XX”特色农产品享誉全国。

(二)民生事业不断改善。2016年全州完成454个村退出、11.35万人脱贫任务,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1.9%,今年可完成500个村退出、13.47万人脱贫任务。十五年免费教育全面实施,开办村级幼教点3069个、招收幼儿11.3万名,安宁河流域6县市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招收“9+3”免费职教学生1.58万名。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全面取消,6岁以下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全免费,新农合参合率达99.6%,16项国家艾滋病防治指标完成率达9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以内。基础设施有效改善,公路里程由2.14万公里增加到2.7万公里,建制村通村通达、通硬化路分别达99.9%、64.2%。统筹推进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去年巩固提升29.7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全面完成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行政村通信网络覆盖率达98.93%,全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33.04%,森林覆盖率达45.1%。

(三)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推进“平安XX”建设,深化“三大片区”分类治理,深入开展“七五”普法,扎实推进“法律七进”,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全面推进网格化服务体系管理。加大“双安联创”工作力度,积极推进信访工控体系,持久开展文明家庭、文明单位、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筑牢社会稳定、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三条底线”,使各民族共居、共事、共乐,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木里藏区持续成为全国全省最稳定的藏区之一,全州社会大局稳定,各族群众和睦相处。成功创建全国、省、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440个,西昌市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州国税局、木里县、昭觉县等23个单位被命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四、省检查验收情况

对照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测评指标,今年6月下旬,XX州组成5个检查组对创建工作进行自查自评,自评得分为196分。7月24日至28日,XX省民宗委检查考核组赴XX实地检查考核,通过听取汇报、交流座谈、查阅资料、调查问卷、满意度测评、随机抽查、暗访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创建工作情况。考核组认为:XX州创建工作,在推进党和国家民族政策落实、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六进”等方面,成效较为明显,符合创建要求,总体达到预期目标。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高度重视,高位推动。XX州委、州政府对创建工作高度重视,书记、州长亲自抓总,分管领导全力推动,县市部门积极响应、密切配合,整个创建活动站位高、思路清、导向明、措施实,特别是创建活动与抓发展、惠民生、相和谐结合,因地制宜地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加快推进建设小康同步、公共服务同质、法制保障同权、精神家园同建、和谐社会同创,使各族群众受教育、得实惠,让创建活动看得见、摸得着、有抓手。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XX州委、州政府认真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把转型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以“自加压力、负重拼搏”的精神,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效益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各项经济指标稳步增长;
全面落实中央、省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以“绣花”功夫补齐发展短板、促进农民增收,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三)特色鲜明,亮点突出。XX州委、州政府制定了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和推进方案,在全州17县(市)、州直部门(单位)同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创建活动既立足实际,又推陈出新,工作有抓手、有载体、有平台、有成效,涌现出一批类型多样、亮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先进典型。可以说,XX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全省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同步小康“示范省”创造了经验、提供了支撑。

(四)加大投入,改善民生。XX州委、州政府对创建工作给予全方位支持,不断强化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州、县(市)财政按照人均2元标准,将创建经费纳入预算安排,整合大量资金用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和社会事业发展。把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力度,不断增加群众收入和提高群众素质,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明显提升,“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正在变为现实。

(五)依法治理,维护稳定。XX州委、州政府始终把团结稳定工作摆在首位,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高度自觉,每年专题研究部署相关工作,结合法治XX建设,积极探索具有XX特色的社会治理方式,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深化拓展治藏兴藏“木里实践”经验,牢牢把握涉藏工作主动权,全州保持了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生改善、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大局稳定的良好局面。

五、下一步工作建议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不断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动态性的工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坚持、不懈努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XX省委民宗委将一如既往支持和帮助XX创建工作。同时,希望XX州进一步提升创建实效,全面、系统地总结创建经验,把民族团结工作融入全州经济社会建设全过程,融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引导培养、加强城市民族等工作中,把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过程作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作为温暖人心、争取人心、凝聚人心的过程,作为推进XX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积极引导全州上下继续加大支持、参与力度,做到创建活动的力度不减、热情不退、支持不变,进一步促进创建活动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把好的经验做法和制度机制固化、常态化、法制化,形成依法依规开展创建活动的新格局。

特此报告


推荐访问: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情况报告 工作情况 民族团结 示范

十九范文网 www.ib19.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十九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