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十九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其他范文 > 上访问题及诉求3篇

上访问题及诉求3篇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3-26

上访问题及诉求3篇上访问题及诉求 信访举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纪委领导关心帮助下,双河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信访举报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上访问题及诉求3篇,供大家参考。

上访问题及诉求3篇

篇一:上访问题及诉求

举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建议思考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纪委领导关心帮助下,双河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信访举报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是党委政府发扬民主、体察民情、接受监督、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是全面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开展落实“两学一做”和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的重要举措。信访举报工作的全部内容归纳起来,就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为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服务。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双河乡在开展信访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使信访举报工作面临的环境、工作重点及任务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如何做好当前信访举报工作,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现就双河乡认真分析当前信访举报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和产生的新特点,找准原因,积极研究相应的工作对策的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信访举报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乡正面临全面开展整乡“双推进”暨美丽家园建设和“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是矛盾凸显期,在各种利益躯使下,群众信访不信法,期望值过高,部分上访群众思想扭曲,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思想较为严重。联名信、越级访和重复信访比例较大,一信多投现象较为普遍,信访内容遍及的领域更为广阔,反映情况错综复杂,处理难度进一步增大。这些都是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问题在信访举报中的反映,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越级信访仍占居较高比重。部分信访人不按程序逐级反映问题,动则越级反映,错误地认为越向级别高的部门和领导反映,问题解决可能更快。

 ( 二) 多头举报时有存在。有些信访人为引起社会的重视,不论部门是否是有受理调查权限,都将举报的问题一一投递,这样即给纪检机关造成调查取证难,又不利于信访保密。

 ( 三) 重复举报较多。重复举报信件在近年来受理的信访来访中都占据一定的比率,尤其村级换届选举期间和落实重大项目工程中为最,大有不达目的信访不止的趋势。

 ( 四) 举报线索质量不高。从近年来的实践看,除少数举报的问题有可查性外,大部份的线索是听到或看到的表面现

 象,或仅凭个人猜测,没有实质性内容,线索逻辑不清淅,增强了工作量。

 (五)老上访户,纠 緾 户多的问题。大部分老上访户上访次数频繁,并听不进信访工作者的解释,他们在思想上存在着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看法,以致出现上省进京反映的现象,妨碍了信访工作的正常开展。

 (六)是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广大干部职工自身利益的矛盾。改革是一次利益格局的调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配套措施相继出台,不可避免地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使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到影响。

 二、新形势下信访举报工作呈现的主要特点 分析近几年我乡的信访举报工作,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信访举报形式趋向多样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信访举报的形式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除了原来常用的写举报信、直接上访、打举报电话等形式外,通过现代化手段来反映问题的情况逐步增多去大部分都是单人信访,而目前联名信、集体访、越级信访和重复信访的比例有所增加,而且过去匿名举报较多,现在署名举报量呈逐步上升的趋势。

 (二)、信访举报动机趋向复杂化。举报人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群体,其举报的心理动机也各不相同。从我乡信访举报的总体情况看,大致可分为正义型、自卫型、报复型、等。真正出于维护党的形象、与腐败现象作斗争而检举反映问题的信访量所占的比例较少,大多数是控告类信访,其中维护自身利益方面的信访举报占少部分,党员干部违法违纪较多的是在侵犯了群众切身利益的情况下才被举报。

 (三)、信访举报对象趋向集中化。在过去的信访中,一般举报对象面比较广,而近几年来在我乡的信访举报中,举报的对象比较集中,一是乡级党员领导干部,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工作与群众的利益有密切关联,群众关注度较高;二是基层农村党员干部以及基层站所的负责人,这部分人在工作中长期与农村群众打交道,而且手中的权力也可直接影响到农民群众的利益,因此容易成为被举报的对象,成为被群众反映的热点。

 (四)举报者存在怕打击报复的心理。在处理来信来访和信访案件的调查中我们感到,大多数举报人最担心的是遭到打击报复,相对而言,调查取证的真实性不够。

 三、结合实际找出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根据信访举报工作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以下进一步加强信访举报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信访举报工作,把维护群众利益摆在首位。反腐败工作的实践证明,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是反腐败斗争中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纪检监察机关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其工作水平和成效直接反映纪检监察机关的社会形象,影响着人民群众对党反腐败的看法和信心。特别是在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和经济结构转型时期,腐败现象仍易发多发,群众反腐败的呼声越来越高,信访举报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更加重要,任务也更加繁重。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将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从讲政治、顾全局的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两学一做”和践行“忠诚干净担当”,加强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做好信访举报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要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信访监督,依靠信访监督有效地促进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开展各种形式的信访监督,既是解决群众信访举报党员干部一般廉洁自律问题以及轻微违纪问题的有效办法,也是一条群众监督与组织监督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要切实抓好对党员干部的信访监督,

 要采取信访谈话、预警谈话、诫勉谈话、发《信访反映通知书》等各种信访监督形式,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纪律约束,减少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不断减少群众往这方面的信访举报,促进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推动党风政风的进一步好转。

 (三)、要进一步加大信访督办和直接查办力度。查处信访案件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认真查处信访案件,使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落实,各类违纪问题得到处理,才能化解矛盾,减少重复、越级信访。我们要充分发挥信访举报直接查办信访案件手续简便、时效快的优势,进一步加大直接查办信访案件工作的力度,努力提高成案率,及时查处一些线索清楚、案情清单,以取信于民。

 (四)、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解决群众信访问题的有效对策,使信访举报工作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变 化的需要。从近年来的信访举报工作情况看,过去很少遇到的新的信访问题不断出现,我们信访举报部门要根据变化了的形势,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在把握政策、化解矛盾等方面多提出些有效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信访举报工作的各项职能优势,确保各类信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五)、增强责任意识和群众观念。盯准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沿这个方向,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监督执纪问责都冲着纪律去,各个环节和全过程都围绕纪律展开。把努力解决群众诉求作为民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五级联动,切实解决群众诉求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高度重视群众诉求工作,用践行群众路线解决群众诉求中反映的突出问题,实现了教育实践活动与实际工作的双促进。

 (六)严格落实“ 两个责任” ,党委强抓主体责任,党政齐抓共管,强化纪委责任担当。坚持纪律从严方向,不断深化“三转”要求,实现中心任务聚焦, 认真践行群众路线,准确把握教育实践活动要求这一时代脉膊,将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与本乡实际工作相结合,切实将活动成果转化为推动五级联动工作的正能量。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满腔热情地帮助解决人民群众的各种诉求。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往往是事关群众最迫切、最要紧的权益问题,切实把群众诉求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及时受理群众咨询、投诉、举报,以务实的作风提升服务效能,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诉求,建立了群众诉求信息登记制、诉求事件信息反馈制和诉求信息电子档案等工作制度,明确了工作责任。接待受理人接到诉求后,认真听取情况反映并作好记录,及时向上级领导反映,再由纪委书记

 亲自带队安排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亲临现场调查了解情况,确保纪检工作人员掌握每位群众的诉求全面透彻,及时协调相关部门予以解决,对于暂时不能解决的的问题,将相关部门的答复意见及时反馈给群众,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确保群众的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真正把群众路线落到实处。

 总之,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涉及到工作机制、人员素质等各个方面。在下一步工作,我们着力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高度重视信访举报工作,从健全工作机制出发,积极探索规范信访举报工作,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抓起,进一步提高信访办理质量和效率,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眼,积极发挥信访举报工作职能,促进新时期信访举报工作进一步取得新的实效,进一步加强思想交流,做好相应的疏导稳控工作,通过相关部门积极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做到“大事不出乡,小事不出村”,着力解决当前信访举报中反映出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特点。

篇二:上访问题及诉求

060501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公共管理指导教师:冯开文页码,2/2农民上访问题及其组织化对策——以邢台市. . .03/15/2007fi l e: //D: \王孟孟\PDF\fm . htm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于全面转型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社会总体结构发生了变化,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农村在经过改革开放初期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繁荣与发展后,好景难继,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进入了一个比较困难的发展时期,特别是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农村干群矛盾和社会冲突大量增加,农民与基层政府组织和乡村干部及各种强势力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断,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导致农民大规模的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向更高层申诉自己的权利和权益,表明了农民的民主权利意识、利益维护意识和公共参与意识的增长。这是新时期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清醒认识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以邢台农民上访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比较和实地调查的方法,分析了在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制度和环境的影响下,农民上访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案例地区研究了农民与乡村干部、基层政府和其它利益群体的关系。指出建立农民的经济和政治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是化解农民上访的关键性措施;通过对比与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台湾省农民利益的实现机制,探讨了我国农民上访问题的解决途径,并提出建立农民组织化之对策。关键词:农民上访,农民组织化

 独创性声明Y 939739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繇碡沈历云帆州年,叫日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中国农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I弼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中国农业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研究生躲砖∑焉戋耀哥丈帆w 乏Ⅲ弘日帆砌占年r月加导师签名:

 1.1研究的意义第一章引言在集权式的人民公社时期,国家推行“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的农村工作政策,村庄按照一定组织形式被牢牢地控制在人民公社系统之下,从中央到地方实行完全的垂直管理领导,经济上强调农民为国家工业化积累做出牺牲,利用工农产品价格“ 剪刀差” 这只无形的手强制转移农村剩余,政治上时刻“ 以阶级斗争为纲” ,否定个人利益,追求“ 一大二公” ,农民只有绝对服从国家的利益,从而在根本上被杜绝了利益诉求。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关系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农业生产力得到迅速恢复和提高,农民从旧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进入八十年代中期,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开展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国家、地方政府、基层政权组织、农村杜区和农民都成为了具有独立利益的行动主体,而且都有各自的利益所在和利益取向。处于强势地位的群体( 国家、地方政府、基层政权组织等)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这个群体权益的侵害和剥夺日益突出并显现出来。一是农民承受负担的主体由集体转嫁到农户,个人承受负担明显且越来越严重;=是农村地区的权势阶层趋于形成,对农民利益和农村资源呈现出暴力性掠夺的特点;三是国家在农村的控制能力相对减弱,农村基层组织领导不力甚至瘫痪,黑恶势力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侵入农村基层政权;四是随着物质利益的不断增长,农民政治参与的主动性日益增强,而农民的民主愿望不能实现。这些问题和矛盾导致农村社会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致使农民走上漫漫上访路。实际上,农民有了不平和冤屈,通过上访的渠道寻求解决,本来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之一。农民上访反映的问题国家都有明确的政策界限,只要各级干部秉公办事,脚踏实地的去调查、去处理,解决起来并非十分困难。但是。我们有些干部并没有正确地看待农民,没有把农民的问题放在心上,农民反映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恰恰是因为地方有关部门和领导推诿、扯皮、久拖不决,或者解决的有失公允,要么就是不负责任等原因造成的,这些可以从执政者的政策角度来解释。而反观其它利益群体同样存在着矛盾甚或冲突.但我们所见所闻其上访乃至大规模集体上访,与农民上访的人数、次数及受害程度相比,则更显得寥若晨星。因此,农民上访问题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农民上访不能单纯地从政策性角度去看,因为农民的问题并不是农民本身的问题。而是透过农民上访反映问题难、告状难、利益表达不顺畅、利益诉求不被重视等问蘑,要真切地看到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整个社会利益结构发生了分化和重组,原有的利益格局已经打破,新的利益群体和利益阶层正逐步形成,并分化组合为各种各样的代表各自利益需求的利益集团。而人数众多、政治地位低F、经济力量弱小的农民俨然马克思笔F的法国小农“ 好像一袋马铃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 ( 马克思恩格斯,1972,中译本) “ 一盘散沙” ,没有一个真止意义上能为自己说话、争取自身权利和权益的组织,在这个利益分化且多样的社会架构中难以同强势的其它利益群体相抗衡。所以,随着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将农民组织起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农民自己的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组织或曰综合性的组织。其意义在于:

 第一,有利于农民与政府的关系互动。一是农民组织可以起到中介的作用。农民组织代表农民与政府展开对话,在农民与政府之间做一些沟通、协调工作,政府也可以借助农民组织倾昕农民的意见,而且通过农民组织,还能够增强农民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能力。这样,农民素质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也减轻了政府的压力。二是有利于在农民与政府间构建起信息交流与反馈的机制,使国家的农业政策更好地得到贯彻和落实。我们知道农民的上访,往往是由于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在施政过程中对农民利益有恃无恐的侵害,对中央政策变相执行,用老百姓的话就是“ 上面的好经让下面的和尚念歪了” 。这种局面的形成,根本原因是政府高层与农民之间信息交流不畅或者说是信息不对称,高层政府难以对下进行监督,也很难听到农民的心声。如果有了农民组织。那么各级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农民组织就会很好地发挥监督作用和“ 杠杆” 的调节作用,能以其高度的灵敏性不断反映出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以其固有的压力特性促使行政机关对政策做出调整,确保中央政策在基层执行中不走样,避免地方政府只执行那些易于量化、符合地方官员政治升迁与经济利益的政策,而对那些不好量化且上级不易考核的政策则不予落实( 欧博文、李连江,2002) 。第二,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在当今这个利益多元化的社会里,农民是最大的弱势群体,农民没有自己的利益“ 代言人” ,他们时常受到各方强势利益群体的侵害和剥夺,导致农村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发生,是造成农民持续上访的根本原因,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如果通过建立农民组织,把农民组织起来就会有利于疏导农村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为矛盾各方提供更大的协商和斡旋余地,可以为矛盾各方提供一个缓和直接冲突的机制和渠道,避免农民以极端、激烈的方式表达其保护自身利益的要求,同时也避免另一方的蛮横、粗暴的态度和行为有所收敛甚至就不可能出现。因为农民组织对内可以安抚过激的成员。约束他们的不法或违法行为,对外以农民“ 代言人” 的身份与对方进行磋商,调解和谈判,为农民争取利益。这样,就会使矛盾双方问的直接交锋转化为组织之间的对话,将大大增加矛盾解决的可能性,也使解决方式更趋理性化和法制化,减少或抑制农村社会危机的发生,从而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第三,有利于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政府日益成为异质性日渐增强的社会协调机构,农民被推向了市场。在参与市场的过程中,势单力薄的农民无法同其它强势的利益集团相抗衡——在农用生产资料的供给上存在着卖方垄断,在农产品销售上又存在着买方垄断,分散的农民在这两方面的交易中都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加之面对变化无常的市场,由于农民的信息、资本和谈判能力的缺陷,也无法参与市场的平等竞争。农民因假种子、假农药等事件而上访就是明证a同时,中国加入W TO 以后,农业必然直面国际市场的严酷竞争。这种竞争既是资源、技术的竞争,更是农业经营主体的竞争,是农民、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营销组织之间的竞争· 面对这场竞争,中国分散的小农户结构很难适应入世后的冲击和挑战。因为我们面l 临的竞争对手,是规模化、组织化程度极高的大农场主及其组成的合作社联盟、大公司企业、跨国公司,甚至是由农产品出口国组成的国际性垄断集团,而我们不具备任何优势,竞争基础十分薄弱。可以说,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新环境下,单纯地依靠传统的组织结构不能完成中国农业与国内外市场的对接,农民的合理利益也难以得到有效保护。而农民组织恰巧能够弥补这一缺陷和空白· 因此,让农民组织起来,组建农民经济组织,以此保护农民的利益,并争取和实现他们的更大经济利益势所必然。2

 1.2研究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揭示农民为何而上访,农民上访的原因是什么,通过与国外农业组织的运作比较,指出解决农民上访问题的对镱,鄢就是建立农民自己的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以加强农民的利益表达、维护和协商机制建设,增强农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农民的组织化去解决农民的上访问题,可以说是一个方向性的探讨,也就是说农民组织化仅仅是属于解决农民上访问题的一个关键而不是根本,更不是说能够解决问题的全部。农民上访涉及的问题五花八门、情况多种多样,它属于社会主义现代民主与法制建设历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属于深层次的、体制性的、综合性的问题。农民建立起自己的组织,提高了组织化程度,并不意味着它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农民和农村的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它只是解决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必要条件之~,而不是构成的充分条件。它还需要政府进一步提升行政作为,加大对农村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付倾斜力度,在农民的经济增收、法律保护以及农民文化教育的普及等方面下功夫。1.3国内外研究综述农民上访是~个沉重的话题,它也是当今世界唯有中国才出现的事物。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农民上访为主要形式的抗议活动在全国各地普遍出现,并且数量在不断上升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尽管地方各级政府将如何减少农民的上访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但收效甚微。农民的社会冲突近年来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对冲突的方式、冲突的原因作了种种分析.有的还对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于建嵘在湖南某县针对农民与基层政府对抗的群体性事件进行了三年的跟踪调查,他发现近十年来,我国农村特别是中部地区,发生的一系列针对性基层政府的群体性事件,有的由于处理不当,各种矛盾和冲突依然存在,并逐渐产生了一些以“ 减负上访代表“ 、“ 减负代表” 名义出现的所谓“ 农民利益代言人” 。在他们的组织和领导下。部分农民与基层政府进行着长期的抗争。结果是农村群体性事件在数量、规模和对抗程度等方面都在增长。与此同时,农民的政治诉求也发生了重大升级,在内容上变得更有进取性,并提出了在政治上组织起来的要求,其具体表现就是自发筹建农民协会。他认为,农民有组织的抗争的发生及持续性,农民的利益集团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增长以及农民政治诉求的提高,暴露了现行政治体制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向执政者提出新的挑战,那就是必须从政治上重新认识农民,当务之急是调整和摆正国家同农民的政治关系,承认和尊重农民作为政治人的公民权利,与广大农民开展协商对话。重建农民自己的真正组织——农民协会。是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于建嵘,2003)。贺雪峰在制度安排与具体乡村社会的相关关系研究中认为,农民上访特别是群体性上访与农民的组织程度存在密切关系。作者以中央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在不同农村地区实施的效果为例进行了专门的研究。认为在农民组织能力比较强的农村,农L‘ 会凭借强有力的内生性力量抵制县乡歧府各种不合理的摊派,而在农民组织能力比较弱的农村,县乡政府凭借自身的强力,将各种不合理的负担加诸在农民头上。作者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同样的农村政策下,涉及农民的一切农村事务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存在着相关关系( 贺雪峰,2003) 。阿占智子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以内蒙占臼治区柳凌市绿望旗燕山乡的赤Ii 村为研究对象,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引言多次深入村庄,对村民的上访过程、事由及上级政府对上访群众所使用的办法和策略进行了全程调查和走访。作者认为,参加“ 上访” 的村民们并不仅仅是追究腐败干部们的责任,同时也是通过“ 上访” ,自身学习“ 民主” 和“ 法治” 并进行实践的过程。村民通过“ 上访” 变得更能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处境,并更明确地开始确立自己的身份。同时,也发现作为制度的“ 上访” ,其申诉的道路漫长,问题的处...

篇三:上访问题及诉求

信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与对策

  一、信访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观其信访工作现状,由于我国正处于法制转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化,利益格局的调整,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因土地承包、涉法涉诉、征地拆迁、安置补偿、企业改制、下岗职工、移民问题、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各种因素引发的矛盾纠纷不断增多,诱发许多信访问题:一是信访人信访观念出现偏差。主要表现在信访人抓住领导不放,抱着领导好说话、说了算数的心态,明知不应解决的问题,也许能在领导那里开开绿灯。二是信访人滥用信访权利。信访人深谙信访渠道简便、快捷,相当一部分信访人明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就是不依法依规办事,认为找领导来的快,成本少,实惠多。三是信访人信访行为过于偏激。信访人摆出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式,无论是找领导还是信访部门,只要没有达到目的就死缠乱打。

  二、信访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个人利益主义意识加剧。信访人重权利、轻义务的现象比较普遍和严重。二是部分社会行为失范。一些公民公然践踏社会公德和法律而致富的现象。三是对信访工作不够重视。极少数部门和人员在对待上访人信访问题方面,无论是认识上还是措施上都存在较大差距。重治标、轻治本。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很难形成良好的信访工作秩序。

  三、解决信访问题的对策

  群众利益无小事。正确处理好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如何更好地做好信访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拿在手上,信访部门必

 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我们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治标和处理个案上,要在治标的同时,集中精力在治本上下功夫、做文章:

  (一)进一步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一是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基础性、长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从源头上和根本上减少和防止信访行为的发生的重要措施和根本途径,必须常抓不懈。二是加大政策宣传落实力度。党的政策涉及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涉及到群众的根本利益。无论是政策宣传,还是政策执行,任何一个环节不到位,就会诱发上访和引发各类矛盾,因此,各项工作一定要细,作风一定要实,尤其是在政策执行上要保证公开、公平、公正,把信访行为降到最低限度。三是加大《信访条例》宣传教育力度。要保持《信访条例》宣传的持续性和经常性,信访部门要把《信访条例》的宣传融入信访活动的全过程,引导信访人依法信访。

  (二)进一步规范信访行为。一方面要在保证信访渠道畅通的前提下,重点在规范信访人信访行为上下功夫,对信访人合法、合理的诉求要依据政策及时解决。没有政策依据的,要尽力做好息访工作。对有极端行为的信访人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以维护正常的信访工作秩序。另一方面,信访部门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真对待每一个信访人,尤其是信访承办单位,绝不能草率从事,对信访人反映的信访问题要全面深入地调查,客观、公正的处理。

  (三)进一步提高信访工作质量。信访工作部门及信访承办单位要以事要解决,人不回流为目标,以提高信访队伍业务素质为重点,以提高信访人满意率为标准,全面提高信访事项的办结质量,力求在每一件信访事项的处理上达到三性,即事实调查的客观真实性、适用政策法律的准确性、文书制作的规范性。避免重访、缠访行为的发生。

  (四)进一步强化信访工作机制。一是领导机制要有新突破。首先是在领导重

 视程度上、组织建设上、经费保障上要有新思维,其次在工作落实上、目标管理上、考核内容上要有新举措。二是运行机制要有新创举。在整合资源,构建大信访工作格局上要有新思路,在畅通渠道,整体联动上有新动作。三是处理机制要有新成效。在处理突发性问题上要有新方法,在消化积案上要有新作为,全面提升处理信访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当前信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与对策

  一、引言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和行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地勘单位要高度重视本行业的信访工作,运用法制化的手段去引导和解决社会矛盾,确保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区域稳定。

  二、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

  1、由于部分上访者文化水平较低,不理解或片面理解政策及法律规定,不愿接受接待人员的答复和解释,长期坚持无理访、诉,在利己思想的驱使下,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产生“谁的官大就找谁”,“人治”要比“法治”管用的错误想法,将个人问题的解决寄托于高层领导机关,不满足就走上缠诉、缠访之路,严重造成了单位精力的分散。

  2、对于地勘单位而言,无序性上访扰乱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在上访的过程中,由于上访者对所反映的问题处理结果不满意,因此,对处理单位失去信任感,双方的矛盾有时呈胶着状态。

  3、无序性上访也是对我国司法制度的一大挑衅。法律规定:公民对其不服的行政行为可以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中解决,犯罪行为可以在由国家或者自诉人启动的刑事诉讼中解决,民事纠纷可以在民事诉讼中解决。从理论上讲,依照宪法以及民事、刑事、行政三大诉讼法等法律均能予以解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和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及新《信访条例》的颁布与实施,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绝大都能为法律和法规所调整和制约,那些一切凭主观意愿办事,有理无理先上访的作法,其本身就是对我国提出的“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的伟大方略的一大挑衅。

  三、处理信访工作之对策

  我们要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和紧迫感的战略高度,转变执政能力和水平的现实需要来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复杂的信访现象。

  (一)依托司法程序,将处理信访问题纳入法制化轨道。

  信访工作的这种无序状态,同机构设置及运作的不科学不合理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多年来中国社会矛盾处理的系统性和结构性矛盾的积累。而针对地勘系统大部分基层单位而言,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制度建设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弊端。因此,我们应在新《信访条例》的框架内去寻求、重塑、舒缓社会矛盾的通道。要整合职能、调整机构,建立起企业律师制度,设立法律顾问室。在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上,以工会、纪检为主导,其它部门予以配合,充分发挥工会及职代会的职能作用。在处理信访案件的过程中,要将信访问题的处理纳入正常的法制化轨道内妥善解决,要建立起单位长治久安的社会矛盾处理体系,要充分发挥企业律师及法律顾问的能动作用,合理规范,引导预测。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及规范性文件上,要综合进行可行性分析与评价,依法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律化和专业化。

  (二)创新工作思维,切实化解单位内部不稳定因素。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他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一个地方的稳定与发展,是基层工作永不松懈的一根弦。在以往的信访工作机制中,其机构运作的不规范性及司法行政机构设置的不科学性,是

 导致信访潮现象的最直接原因。可以说,我国社会矛盾疏导机制结构设置的不科学性,尤其是政府司法行政运作系统的断裂并缺乏之协调,才引发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在新的《信访条例》颁布的同时,我们要积极调整机制,大胆创新工作思维,要切实把信访问题的排查与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结合起来。要建立健全评估预警机制、排查疏解机制。要建立和完善信访受理登记制度、报送转送交办制度、督办查办制度、听证终结制度和监督保障制度。并要积极推行领导接待日制度、跟踪督查制度、定期研究制度和相关部门的会访制度。要大力宣传和贯彻新《条例》,依法主动接访。要切实抓好本系统、本单位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要树立攻坚克难意识,推动建立“畅通、务实、高效”的信访工作新秩序。要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防止敷衍推诿、酿成大事的发生。要重点排查调处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和可能转化成刑事案件的矛盾纠纷,切实按照“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紧密相结合。要超前防患,标本兼治,切实化解不稳定因素。

  (三)夯实基础硬件建设,提升地勘行政公信力度。

  社会改革以促进地勘经济主体及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行业单一性管理,现向社会经济多元化转变。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现以融入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原计划经济时代的一整套规章制度,现已极不适应于当前改革发展的需要。如果我们不及时修改和废除陈旧的规章制度,势必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据笔者调查,大部分信访案件的源头均出现在原有的规范性文件的纰漏上。笔者建议,地勘各行政单位,要站在发展的高度,以严谨的态度,彻底清理不适时宜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文件。进一步严明制度,规范操作,从源头堵塞漏洞,夯实基础硬件建设,规范执政行为。要大力推进政务制度改革,在行政执法及政务管理中,要加大政务、财务公开力度,科学决策,民主管理。要切实贯彻依法行

 政的法治理念,实施诚信透明原则,切实提升地勘行政的公信力度。

  (四)正确对待信访,提高信访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

  “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所谓“正确对待”就是要用辨证的观点去看待信访。我们既不能害怕信访,或者谈“访”色变,或为达到息访的目的而置国家法律和政策于不顾,任意采取办法进行处理;也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过小估计信访的危害性,决不能犯“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的错误;要“善待信访”,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切实改进工作方法,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作风。要不断提高信访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切实抓好信访工作主要角色的合理定位。信访工作人员,要深入调查研究,善做思想政治工作,要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要找准病因,辨证施治。接访人员要提高综合素质,情暖信访者。要加强信访信息的收集工作,掌握主动权。要增强忧患意识,主动化解矛盾与纠纷。

  (五)加大普法宣教力度,全面提升行业人员守法素养。

  要加强全系统干部职工家属的政策法规的教育,进一步扩大普法的广度与深度。要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重要作用,广泛开展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引导群众积极向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不断提高全民法律素养。要进一步推进法治化建设,加大全民普法的工作力度和效果,促进社会的基本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切实加强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综治委、办的作用,狠抓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深入落实。切实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稳步推进全民法律知识的进一步提升。

  总之,在新的历史时期,信访工作是确保稳定的基础,是推动经济快速、健康、稳健发展的基石。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政治敏锐性,多做“雨中送伞”、“雪中送炭”的工作,强化政策宣传和职工教育的责任。规范信访程序,

 化解内部矛盾,推进地勘行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区域稳定。

  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一些企业也进入了发展的严峻时期,一些历史上存留下来的与劳务相关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因此,我们只有做好相关的信访工作,有效维护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如此才能在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经济的突飞猛涨,为各个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 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信访矛盾突出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竞争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大,社会与企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导致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显著增多,社会矛盾日渐激化。目前,很多企业都存在着生产资金不到位、基层管理制度不健全、基层员工与管理人员之间矛盾突出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再加之原有的社会矛盾的激化,以至于信访矛盾突出难以有效解决。

  1.2 信访人员认知存在问题

  部分信访人员对已经解决了的信访问题心存不满,或对已被认定为不受理的信访事件不认同,存在有“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思想,从而采取反复多次集访的形式,以期可以扩大影响力,引起相关领导部门的重视;从地点上来看,信访群众具有非常明显的信访动机,一般都选择在企业重要项目的施工地点或是行政机关门口,通过制造不良影响,阻碍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从而向企业施压,达到自己的目的。

  1.3 处理难度增大

  由于受到经济发展形式的影响,很多企业都在积极进行转型升级,放缓发展步伐,以至于一些信访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但是,社会的发展也使得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不断强化,以至于信访的组织化程度与激烈化程度不断上升,企业

 过去存留的问题与当前的实际问题相互影响,进而使问题更加复杂化,以至于信访工作的处理难度不断加大。

  2 信访工作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基层群众基础薄弱

  信访工作的基层基础工作薄弱,是引发群众信访的主要原因。从近年来的信访情况看,有**%都发生在基层,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有些县市对抓好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信访部门人员少,经费也得不到保障,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二是基层信访工作网络不健全,存在设施简陋、人员配备不齐、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没有把问题及时消除在萌芽状态;三是信访系统统一协调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信访人因为一个问题可能同时找县、市、省几级信访部门,由于没有统一口径,得到的答复可能就不一致,甚至引发信访人进京上访。

  2.2 信访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信访制度还存在着一些缺陷,设计不科学、不规范、不完善。存在程序不健全、受理范围过广、组织体系分散、工作机构功能錯位、信访程序缺失、职责不清等问题,这就容易造成...

推荐访问:上访问题及诉求 上访 诉求

扩展阅读文章

十九范文网 www.ib19.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十九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