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十九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其他范文 > 以百年奋斗道路为题写一篇解说词300字左右史论结合观点明确7篇

以百年奋斗道路为题写一篇解说词300字左右史论结合观点明确7篇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3-23

以百年奋斗道路为题写一篇解说词300字左右史论结合观点明确7篇以百年奋斗道路为题写一篇解说词300字左右史论结合观点明确 -1- 中国力量——《百年潮·中国梦》解说词(第四集) 【解说】 西方学者曾把中华文明视为早熟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百年奋斗道路为题写一篇解说词300字左右史论结合观点明确7篇,供大家参考。

以百年奋斗道路为题写一篇解说词300字左右史论结合观点明确7篇

篇一:以百年奋斗道路为题写一篇解说词300字左右史论结合观点明确

1 -

 中国力量——《百年潮·中国梦》 解说词( 第四集)

 【解说】

  西方学者曾把中华文明视为早熟的文明。

  这种早熟的中华文明如黄河长江, 源远流长、 海纳百川, 给中华民族注入了一种特殊的力量, 那就是:

 不管遇到多大的灾难、 险阻和变故, 民族在血浓于水的情感下终归会团结一致, 国家在匹夫有责的召唤下终归会和谐统一, 社会在共享太平的引领下终归会繁荣富强。

 这就是中华民族强劲的内生动力——中国力量!

  鸦片战争以来, 正是这种中国力量, 引导着这个东方大国洗刷“东亚病夫” 的耻辱,演绎“东方巨人” 的奇迹:

 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实现了从“站起来” 到“富起来” 再到“强起来” 的沧桑巨变。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中华民族的脊梁, 挺直了赳赳胸膛; 中国人民的身躯, 展现了健壮体魄。

 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绽放出时代光华, 中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东方醒狮” 以豪迈的气概, 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人心齐, 泰山移。

  中国力量是厚积薄发的力量, 是和平共处的力量, 是和谐发展的力量。

  【同期声】

 习近平

 实现中国梦, 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 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只要我们紧密团结, 万众一心, 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 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

  【解说】

  “来之与民, 回之与民, 与民同乐, 与民同心。

 ”

  毋庸置疑, 中国力量, 归根到底是人民的力量, 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不论是发展经济、 政治和文化, 还是创新和完善社会制度, 靠的都是人民的力量。

 只要我们紧密团结, 万众一心, 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努力奋斗, 实现梦想的力量就会无比强大, 每个人在实现中国梦的同时也就拥有了个人梦想的广阔空间。

  凝聚中国力量, 基础是经济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必须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夯实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的物质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每一次进步、 每一次发展, 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迸发力量的生动体现, 都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全国人民大团结力量的生动体现, 都是从实践创新到理论创新的生动体现。

  从十六大的“三位一体” (字幕:

 政治建设、 经济建设、 文化建设), 到十七大的“四位一体” (字幕:

 政治建设、 经济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 再到十八大的“五位一体”(字幕:

 政治建设、 经济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阔, 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越来越升华, 强国富民的奋斗目标越来越清晰。

  - 2 -

  据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2 0 1 2 世界贸易报告》 显示, 在2 0 1 2 年全球商品贸易排名中, 中国出口第一, 进口第二, 进出口位列第一。

  【采访】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 胡鞍钢

 中国的现代化一定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才有可能解决资本主义从工业革命以来, 不能解决的社会分化、 差距变化的这些基本问题。

 最具中国特色的, 就是中国的现代化一定和中华文明、 中国伟大复兴是紧密联系起来的。

  正如毛泽东在1 9 5 6 年所预言的:

 进入2 1 世纪, 中国将对人类做出巨大的贡献。

  【解说】

  2 0 1 3 年1 0 月2 3 日, 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时指出, 中国正在推进新型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无须讳言, 中国经济列车高速运转背后, 所必然派生的矛盾与弊端也日渐显现:

 一方面, 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综合国力不断攀升; 另一方面, 不平衡、 不协调、 不可持续问题亟待应对,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企业投资效益下降, 新兴产业尚未形成真正的增长力,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亟待开启。

  今天之中国, 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耀眼光环下, 站在历史更高起点上的深化改革愈发艰难。

 这种困局, 用通俗的话说, 就是“发展起来后的问题, 一点不比不发展时少” 。

 资源、环境、 生态, 处处都是民生; 投资、 消费、 结构, 时时都有变数。

  历史同时又给予中国开启了另一扇千载难逢的时间窗口:

 中国仍然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 扩大出口、 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 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 提高创新内驱力、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清醒地分析了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指出必须增强忧患意识, 把控经济全局, 采取果断举措, 确保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 指出, 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新闻播报】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今天上午在上海浦东外高桥挂牌成立。

  【解说】

  上海自贸区探索仅限定企业“不能做什么” 的“负面清单” 管理模式, 将更多的主动权、 决定权交予企业和市场。

  审批制度改革是加强政府职能转变、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党的十八大以来, 新一届政府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 0 0 多项行政审批等事项。

  简政放权的同时, 政府监管思路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宽进严管” 、 “加强监督” ,扭转政令不畅的“堰塞湖” 现象, 克服拖延应付和打折扣、 搞变通的慵懒行为, 让市场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让政府管理更加到位, 努力营造各类经济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 3 -

  【采访】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 张卓元

 按照三中全会的《决定》,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决定性作用, 所有的企业都在公平的竞争中, 来优胜劣汰。

 在这样的情况下, 就很自然地会使得整个企业也好, 社会也好,都是要靠技术的进步来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那么这样的话呢,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够落到实处。

  政府该做什么, 不该做什么, 把过去手伸得太长的收回来, 把过去做得不够的补上去。在这种情况下, 形成一个竞争性的现代市场体系, 然后呢, 形成一种商业环境, 这种环境就是大家都靠创新驱动发展, 谁创新搞得好, 发展就快, 它就占优势, 谁创新搞得不好, 在竞争中就会失败。

  【解说】

  天下之事——“为之, 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 则易者亦难矣。

 ”

  中国改革涉入“深水区” , 亟待全国人民同心同德、 众志成城、 攻坚克难。

  影响中国发展的重点、 难点, 仍然在农村。

  历史命门决定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座部分仍然是“三农” 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 强调: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 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人口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投资与消费需求。

 未来1 0 年, 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 —1 . 2个百分点, 将再有2 亿多农民进入城镇, 加上现有的1 . 6 亿农民工, 新增城镇人口将达4亿左右。

 按较低口径, 农民工市民化以人均1 0 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计算, 也能够增加4 0万亿元的投资需求。

  2 0 1 1 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比约为3 . 3 ∶ 1 , 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合理转入城镇就业和生活, 其收入和消费必然明显增加。

 同时, 人口城镇化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载体,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目前大约占2 3 %, 在此基础上每年提高2 个百分点, 到20 2 0 年努力达到4 0 %以上, 由此, 可使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到6 亿人左右。

  确保投资和消费需求的持续释放, 使中国经济未来1 0 年仍将处于上升通道。

  【采访】

 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 潘云鹤

 很重要的问题, 就是要把我们国家的城镇化的过程, 充分地利用好我们国家的教育现在取得迅速的发展这样一个成绩。

 根据教育系统的统计, 我们国家现在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和中学、 中专、 中等技术院校的毕业生, 这些毕业生加起来, 从农村来的大概已经达到9 0 0万人, 像这些人实际上是给我们的城镇化、 我们的工业化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人力资源, 所以对我们工业化和城镇化能够实现高水平有非常大的好处, 如果我们教育搞得更好的话, 那么我们的城镇化能够更加顺利。

  如果我们中国不但搞城镇化, 而且我们中国也搞新技术革命, 并且把两者结合起来,那么中国的新型的城镇化一定可以对世界的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

  - 4 -

  【解说】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

  凝聚中国力量, 就要继续实施文化强国、 科教兴国战略, 充分发挥文化的力量、 科技的力量和人才的力量。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

 文化力量是实现中国梦强大的助推器。

  当今世界, 文化与经济的联系正日趋密切, 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利器, 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地位和作用也更加凸显。

  党和政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全面推进, 形成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确保人民享有愈来愈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努力提振实现中国梦的文化软实力。

  党中央确立“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 的战略方针, 科技机构、 研发部门、 高等院校良性互动、 创新发展。

 华为, 一家靠2 万元起家的民企, 如今已成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 产品销往1 4 0 多个国家, 服务全球1 / 3 的人口, 其移动宽带产品全球累计发货量超2 0 0 0 万部, 根据AB I 的数据显示,其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 昂首进入全球顶尖科技公司的第一方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不断加大投入, 努力发展全民教育、 终身教育, 建设学习型社会。

 明确要求,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 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梦想, 其根本宗旨就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共同发展、共同幸福。

 让人民过上更加富裕、 更加健康、 更加和谐、 更加安全、 更有尊严的生活, 让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价值追求。

  凝聚中国力量,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的社会导向, 需要不断改善民生。

  习近平强调:

 “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 最直接、 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 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 一年接着一年干, 锲而不舍地向前走” , “多谋民生之利, 多解民生之忧, 在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

  在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 务必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务必使全体人民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只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实际利益, 不断造福人民, 才能凝聚强大的力量。

  凝聚中国力量, 需要构建公平正义、 机会均等的社会大舞台。

  【同期声】

 习近平

 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 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解说】

  - 5 -

  “三个共享” 的理念, 点明了凝聚人民力量的根本前提。

 公正、 公平是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

 中国梦的魅力, 就是让人人看到希望, 人人有奋斗舞台, 汇聚起每个人最大的正能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 要求:

 建设法治中国, 必须坚持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习近平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 0 周年大会上曾郑重承诺:

 “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

  卢梭曾说过, 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 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 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 铁腕反腐为改革铺路, 重振民心, 重振士气; “打老虎” 、 “拍苍蝇” 力度有增无减, 重拳出击, 正风肃纪。

 2 0 1 3 年, 中央纪委、 监察部对涉嫌违纪违法的中管干部已结案处理和正在立案调查的达3 1 人, 全国各级纪检、 监察部门共处分违纪干部1 8 2 0 3 8 人, 其中, 给予党纪处分1 5 0 0 5 3 人, 给予政纪处分4 8 9 0 0 人。

 这些举措, 彰显了党中央反腐倡廉的力度与决心, 深得党心民心。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关键一条是制度保障。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

  加快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 加强对公权力有效的监督与制约,是时代的呼唤、 人民的期待, 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的制度保障。

  凝聚中国力量, 就是要凝聚起各民族、 各阶层、 各行业的力量。

  涓流汇海, 聚沙成塔。

  中国梦渐行渐近的步伐, 来自两亿多农民工的创业热望中, 这个庞大的群体成为中国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

 他们像候鸟一样来往于全国各地的乡 村与城镇, 风雨兼程, 用自己的双手托起一座又一座现代化的新城, 也托起一个又一个勤劳致富的美丽的梦想。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 民营企业异军突起, 经过3 0 多年的蓬勃发展, 民营经济已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 5 %, 其就业量占全国非农就业的8 0 %左右。

  与此同时,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中坚作用愈来愈明显。

 2 0 1 3 年, 中国有7 9 家国企进入《财富》 世界5 0 0 强榜单, 占中国上榜企业总数的8 3 . 1 5 %。

  来自社会各界心系国运的建设者们, 来自无数投身于社会的无私奉献志愿者们, 有了他们的共同“给力” , 才有国家社会的不断前行, 才...

篇二:以百年奋斗道路为题写一篇解说词300字左右史论结合观点明确

022 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共 50.0 分)

 1. 下列哪一古代人类遗址,把我国的人类历史推进到大约 70-20 万年前(

 )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山顶洞人遗址 D. 半坡聚落遗址 2. 周朝“虽历时很久,但却未能建立稳固的中央政府。周朝有许多诸侯国,他们无视周名义上的最高领主地位,彼此征战不休”。这一局面的出现是由于(

 )

 A. 禅让制的推行 B. 世袭制的出现 C. 分封制的实行 D. 郡县制的推广 3. 它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中国古代史与近代史的界碑,它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鸦片战争 D. 辛亥革命 4. 2016年 4 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其中的“一带”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古代,丝绸之路是(

 )

 A. 连接中国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B. 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 C. 宋代商人出海贸易的交通要道 D. 清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5. 雅礼教育集团初中历史兴趣社团研究象形文字、狮身人面像、公历等内容。据此可知,该社团研究的文明古国是(

 )

 A. 古罗马 B. 古印度 C. 古埃及 D. 古巴比伦 6. 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制定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该法典的名字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查士丁尼法典》 C. 《罗马民法大全》 D. 《新法典》 7. 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希腊“极盛时期”对西方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

 A. 海外贸易 B. 民主政治 C. 文化教育 D. 军事外交 8. 公元 2 世纪,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内湖”。该帝国是(

 )

 A. 雅典城邦 B. 罗马共和国 C. 罗马帝国 D. 古巴比伦王国 9. 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

 )

 A. 城邦 B. 庄园 C. 租地农场 D. 手工工场

 第 2 页,共 20 页 10. 2021年湖南省高考报名人数达到 56.84 万人。学子们憧憬着理想的大学校园生活。大学兴起于(

 )

 A. 古代中国 B. 古代印度 C. 中世纪的欧洲 D. 古代罗马 11. “由于它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整的法典,因此它不仅成为拜占庭帝国此后历代皇帝编纂法典的依据和蓝本,而且成为欧洲各国的法律范本”。该法典是(

 )

 A. 《独立宣言》 B. 《权利法案》 C. 《拿破仑法典》 D. 《罗马民法大全》 12. 日本留学生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传播唐朝典章制度。在他们的倡导下,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

 )

 A. 北魏孝文帝改革 B. 大化改新 C. 农奴制改革 D. 明治维新 13.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如果我们阅读文学作品《天方夜谭》,主要可以了解(

 )

 A. 古埃及文化 B. 阿拉伯文化 C. 古印度文化 D. 古希腊文化 14. 2019年纪念达•芬奇逝世 500 周年,2020年纪念拉斐尔逝世 500 周年,2021 年纪念但丁逝世 700周年。人们纪念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原因是他们推动了(

 )

 A. 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B. 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 C.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D. 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5. “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亚历山大东征 B. 新航路开辟 C. 英国工业革命 D. 拿破仑远征 16.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其中,伊斯兰教诞生于(

 )

 A. 中国 B. 巴勒斯坦地区 C. 阿拉伯半岛 D. 古印度 17. “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 1640 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柔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光荣革命”后在英国建立的政治体制是(

 )

 A. 联邦制 B. 共和制 C. 中央集权制 D. 君主立宪制 18. 1804年法国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法典,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其为参照蓝本。这部法律文献是(

 )

 A. 《人权宣言》 B. 《独立宣言》 C. 《权利法案》 D. 《拿破仑法典》 19. 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的彼得一世改革的最大意义是(

 )

 A.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B. 废除了农奴制 C. 实现工业化 D.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20. 从 1863年元旦起,美国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可以以自由人身份加入北方军队。这得益于(

 )

 A.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发表 B. 《宅地法》的颁布 C. 北方军事实力的增强 D. 林肯遇刺 21. 明治维新在日本社会转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

 )

 A. 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B. 沦为了殖民地国家 C. 结束了幕府统治 D. 彻底清除了旧制度的残余 22. 纪录片《大国崛起》中评述“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上述两人的主要贡献分别是(

 )

 A.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创制内燃机 B.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研制改良蒸汽机 C. 发明电灯、制造汽车 D. 发明电子计算机、完成人类基因组序列图谱 23. 到 1942年 6月,德军迅速向高加索油田和斯大林格勒挺进。9月,德军空袭斯大林格勒,在这个时刻,斯大林命令“不后退一步”,号召他的军队进行“卫国”战争。次年 2 月,德军投降。这场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的战役是(

 )

 A. 莫斯科保卫战 B.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 偷袭珍珠港 D. 柏林战役 24. 他是湖南望城人,他的名字在中国已经成为“好人好事”的代名词。他就是(

 )

 A. 雷锋 B. 欧阳海 C. 罗盛教 D. 邱少云 25. 红军长征初期,打乱敌人部署,把数十万敌军甩在湘西,初步扭转了红军长征以来被动局面的军事行动的是(

 )

 A. 四渡赤水 B. 血战湘江 C. 会宁会师 D. 通道转兵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3.0 分)

 26.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请以“民族复兴”为题写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言之成理,150 字左右,提示:可以从下面的关键词中任选两个,三大改造、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第 4 页,共 20 页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7.0 分)

 2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上的体现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了解文明历程,感悟文明魅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的思想学说以礼、仁、中庸等为基本内容,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希望社会和谐、人心和顺。自春秋创立,经两汉时期的独尊……历经 2000 多年的发展,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

  ——摘编自中国国家博物馆“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两汉时期的独尊”与汉武帝采取的哪项措施有关?

  材料二:贞观六年,太宗对大臣们说:“纵观古代帝王,有兴有亡,都由于君主耳目受蒙蔽,不知政治得失,忠诚正直者不敢直言劝谏,邪恶谄谀者日渐得势,最终灭亡。这真可怕啊!”魏征答道:“臣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摘编自《贞观政要》译文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太宗在位期间,出现了什么良好社会局面?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中国三十大发明》中,意大利数学家杰罗姆•卡丹于 1550年最早提出磁罗盘、印刷术和火药是中国的三大发明,并认为它们是“整个古代没有能与之相匹敌的发明”。

 (3) 从材料三“中国的三大发明”中任选列举一例,说说它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四:在古代史上,在统治大一统国家的民族地区方面,清朝积累了不少经验。在边疆地区,清廷的统治者们创新管理模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逐步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

 地区

 史实

 新疆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①

 ______ 管辖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新疆地区。

 西藏

 元朝:设宣政院,掌管西藏的军民事务。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清朝: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②

 ______ (官职),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台湾

 清朝:1684年,设置③

 ______ (机构),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台湾的东南海防。

 (4) 请你将表格中①、②、③处内容补充完整。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李鸿章、曾国藩等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器物,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掀起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1) 材料一中李鸿章、曾国藩等掀起的“自强”“求富”运动是哪一历史事件?其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目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但新生的国家政权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仅有政治制度的变革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文化革新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于是,一场高举“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位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物。

  材料三: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站在时代前列,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武昌起义的枪声,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中华民国的成立,实现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

 第 6 页,共 20 页 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川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 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三,说出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历史功绩。

  材料四: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拿起武器同法西斯战斗的国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40 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一亿多人口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延安就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国共两党分别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作战,在抗战中,携手合作共同筑起中华民族血肉长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抗战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中国历史》部编教材 (4)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中国军民英勇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重要战役一例。

  材料五:到 1952年底,大约 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 7 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5) 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到 1952年底广大农民能够成为土地的主人,得益于党和政府采取的什么措施?

  材料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主要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在分配方面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势,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6) 根据材料六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积极意义?

 29. 2022年 2 月 24日,俄乌边境冲突升级,俄军对乌克兰实施多点军事打击。硝烟四起。俄乌冲突触发地缘政治动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恩格斯说“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 3-4 年,将有 800万-1000万士兵互相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

 (1) 最先验证了恩格斯说法的是哪次战争?

  材料二:1919-1922年,列强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利益由日本继承。1921-1922 年的华盛顿会议,英美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中日在会外签订了《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其附约》,中国在山东的主权和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2) 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有损中国利益的条约是什么?中国的外交失败引发了国内的哪一爱国运动?

  材料三:1941年 12 月,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

  ——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 (3) 珍珠港事件推动中美苏英等 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的签署有何标志性意义?

  材料四:近期,乌克兰东部地区局势急剧变化,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方根据乌克兰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中方立场。要摒弃冷战思维,重视和尊重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通过谈判形成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中方支持俄方同乌方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4) 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冷战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材料五:从 1989 年东欧剧变与 1991 年底苏联解体以来,旧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开始向新的格局过渡。在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转折时期,建立什么样的国际秩序的问题被突出地提了出来。

  ——齐世蒙、廖学盛《20世纪的历史巨变》 (5) 据材料五结合所学,当今世界,哪个国家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请举出两股推动世界开始向新的格局过渡的重要力量,并指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

 (6)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战争的认识。

 第 8 页,共 20 页 答案和解析

  1.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北京人又称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大约 70-20 万年,B项正确;元谋人是我国境内最早的远古人类,距今约有 170万年,排除 A项;山顶洞人距今约 3万年,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 6000 多年,排除 C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了远古北京人。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吃到熟食,缩短了消化过程,促进了体质的发展。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北京人的体貌特征与生产生活状况。

 2. 【答案】C

 【解析】周朝疆域广阔,为了巩固西周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跟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

篇三:以百年奋斗道路为题写一篇解说词300字左右史论结合观点明确

21 届高考压轴卷历史试题(重庆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和田马钱”行于公元 1~3 世纪的于阗地区(今新疆和田一带),它采用古希腊的打压法制成,圆形无孔无郭,正面钱文是汉文篆体字,背面是马或骆驼的图案并环以佉卢文,以“铢”为计重、记值单位。该钱币的发现,可以证明当时

 A.于阗全面推行中原币制 B.丝路贸易促进了文明交流 C.篆体汉字盛行于西域地区 D.汉朝与欧洲建立了直接联系 2.1972 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发现的竹简《田法》记载:“州乡以地次受(授)田于野……三岁而一更赋田,十岁而民毕易田,令皆受地美恶口均之数也。”即三年更换一次份地,每个农民在十年之内分别轮种上田、中田、下田,称之为“换土易居”,这 A.保证了小农经济稳定 B.实现了农民经济平等 C.不利于农业持续发展 D.有助于增加国家税收 3.公元 630 年,唐太宗忧虑“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讹谬,诏前中书侍郎颜师古考订《五经》和《左传》”,在考订中,政府十分注重文字的正确性和阐释的一致性。然而,唐朝并没有把官方认可的解释当做不容置疑的正统,有关官方解释的争论是被允许甚至受到鼓励。这一政策 A.确保了儒学的官方地位 B.导致官方解释备受质疑 C.促使三教合流最终形成 D.为文化繁荣提供了环境 4.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宋代司马光为宋神宗讲经时提出了“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观点,并且以曹随萧规等历史典故进行论证。王安石参政离开经筵之后,安排吕惠卿进入经筵,吕惠卿又引用《尚书》中“刑罚世轻世重”来论证祖宗之法可以变。这说明 A.皇帝决策受到经筵左右 B.文献典故解释迎合现实的需要 C.宋代政务决断有民主性 D.宋代朝臣的文化水平难分高下

 试卷第 2 页,总 7 页 5.下图是《自然科学大事年表》中所绘制的“中西科技发展对比示意图”,据此图推测最为合理的是

 A.中国古代的主要科技成果长期领先于西方 B.秦朝专制皇权建立严重阻碍科技成果进步 C.宋元科举制度发展推动中国古代科技繁荣 D.现代科学兴起促使西方科技成果赶超中国 6.沈渭滨在《困厄中的近代化》中指出:“堂堂天朝竟败在了‘蕞尔岛夷’手下,着实使君臣们为之一惊。但这场战争毕竟只使君臣慑于对手的船坚炮利,中西之间还只是在器物层次上发生文化冲突。”作者意在强调当时统治者 A.认识到国内军事制度落后 B.仍受到传统华夷观的影响 C.客观分析西方侵略的结果 D.外交观念逐步走向近代化 7.太平天国颁布了一套“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礼制,从天王到普通士兵之间,等级非常森严,称号、服饰、仪卫舆马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准逾越。诸王出行,官兵必须回避道旁,高呼万岁或千岁,否则就要受到严厉惩处。这反映了太平天国 A.具有明显的阶级局限性 B.固守天朝上国观念 C.顺应当时历史发展潮流 D.放弃了反封建斗争 8.下图是关于 1951 年中央财政预算支出的两个方案,这一调整,主要是由于

 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C.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 D.致力于完成全国的解放 9.在 20 世纪 90 年代,通过引进外资、成套设备发展进口替代和出口加工业,推动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 5.3%,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亚为 5.8%,航空航天制造业为 1.4%。这一情况 A.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加速发展 B.说明国际经济技术竞争异常激烈

 C.暴露出自主创新不足的短板 D.提升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10.古希腊宗教没有圣书和教义,大量的宗教活动以节日庆典的形式进行,并通过城邦历法固定下来。在这些宗教仪式中,城邦确定参加者的范围,并为仪式提供资金支持。由此观之,古希腊的宗教活动 A.服务于城邦利益 B.促进了文化繁荣 C.保障了公民权利 D.维护了城邦和谐 11.18 世纪,天文学家观察到了太阳系运行的某些不规则性。对此,牛顿本人解释道:“总的说宇宙是稳定的,但仍需要上帝不时地进行干预,以保持其完美的平衡。”部分法国科学家则认为是一种看不见的物质——天空醚,干扰了行星运动。这些解释的出现是因为 A.神学思想根深蒂固 B.力学三定律得到认可 C.理性主义深入人心 D.人类对宇宙观测有限 12.下表是英国在 1811 年至 1911 年 100 年间各部门就业人口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单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行业 1811 年 1821 年 1831 年 1841 年 1851 年 1861 年 1871 年 1911 年 农业 35.2 33.3 28.1 22.3 22.0 18.8 15.3 9.0 工业 44.4 45.9 42.1 48.5 53.8 55.7 54.6 64.1 其他 20.4 20.8 29.8 29.2 24.2 25.5 30.1 26.9

 A.英国农业的产量按年份逐步降低 B.英国农业停滞并成为粮食进口国 C.英国工业技术存在停滞的可能性 D.英国工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 13.如图是二战后德国柏林被四国分区占领的示意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柏林墙倒塌时①区占领国领导人为赫鲁晓夫 B.②区占领国是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 C.③区占领国主导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D.④区占领国在朝鲜战争中发动了

 试卷第 4 页,总 7 页 “特种战争” 14.有学者用全球进口总额占世界 GDP 的比例来衡量全球化的程度,并绘制了下边这条曲线。据此可知

 A.全球化进程曾随一战爆发而停止 B.二战结束后全球化进程不可阻挡 C.二战结束前全球化达到了最低谷 D.全球化在阶段性退潮中持续发展 15.2010 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接受央视采访时说,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碳减排方案,2050 年之前全球碳排放量总量为固定值 8000 亿吨。27 个发达国家的 11 亿人口排放占比为 44%,剩余国家的 55 亿人口排放占比为 56%,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多 2.3 倍的人均累计排放权。而从 1900 年到 2005 年这 105 年之间,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放是发展中国家的 7.54 倍。据此可知,丁仲礼院士认为 A.发达国家更加勇于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 B.发展中国家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C.碳减排方案应该重视人类共同发展利益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碳排放总量相同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荀子是先秦时期重视粮食安全的思想家之一。他认为法律要规定好赋税的缴纳,“轻田野之税,省刀布之敛,罕举力役,无夺农时”,同时,“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而不税……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荀子还将强国按一定的标准划分为王、霸与强三种霸者,“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亡国富筐筐,实府库”,只有“辟田野,实仓廪,便备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进而选贤任能才能真正成为霸者。

 ——摘编自王高阳《先秦诸子粮食安全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隋唐时期是中国粮食储备辉煌发展的时期,粮食储备仓库有正仓、太仓、转运仓、军仓、常平仓等六种仓库,其中太仓(含嘉仓)是专为皇室、京官提供俸米的粮仓,主要盛纳全国州县所交租米,并起着关东和关中之间漕米转运站的作用。

 下图是唐代洛阳含嘉仓十九号粮窖出土的四方铭文砖及铭文。

  ——摘编自王高阳《先秦诸子粮食安全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概括荀子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提取含嘉仓铭文信息,并据此说明对研究唐朝社会经济的史料价值。如果要了解唐朝的粮食仓储制度,还可寻找哪些类型的史料? (3)综上,谈谈你对古代粮食安全的认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道光(1821~1850)年间,英国人开始在香港设立邮局。其后,与中国通商各国,亦各在中国设有邮局,以为外侨传递消息之用。1876 年,总税务司英人赫德始建议创办邮政。1878 年,始于北京、天津等地先后设送信官局,以赫德主其事。1890年,各通商口岸继续将邮局推广,其办法是以每一海关区域作一邮务区域,各海关税务司兼充邮务司。其后关于邮政之管理,专派一邮务长充任,而仍驻于总税务司公署,归总税务司节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材料二

 改革开放后,中国邮政面临着新形势下社会大众迸发出的巨大用邮需求。邮电部认识到,中国邮政唯一的出路就是改革。1979 年 6月,国务院对邮电管理体制进行新的调整实行邮电部和省(市、区)政府双重领导、以邮电部为主的体制。1981年,邮电部作出“关于加强干线邮政运输工作的决定”,组建了 16个跨省干线车队,新辟邮路 37条,月增运力 13万袋……此外,诸多邮政新业务也应运而生。1980和 1984年,分别开办了国际和国内特快专递业务,1986年,北京、天津等 12个城市试办邮储业务。

 ——摘编自朱晓东《中国邮政跨越时空六十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中国邮政事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改革开放后中国邮政改革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作用。

 试卷第 6 页,总 7 页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是 16世纪初意大利的一幅著名画作——《雅典学园》。画面表现了学者们在柏拉图创建的雅典学图探讨学术问题的情景,其中不仅有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等许多古代雅典先贤,也有一些当时人物,他们同先贤们在一起自由地讨论。

 ——据《西方美术史》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编写一幕意大利人和古希腊先贤们的人物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的共体主题,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字数不少于 120 字。)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格尔尼卡》写一篇解说词。(要求:史实准确,语言流畅,不少于 100 字)

 三、论述题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根据人类文明发展水平,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主要划分为三个阶段,

 具体划分如下:

 时间 发展阶段 典型特征 公元前 1万年—公元前3 千年 生存大革命 农业、畜牧业产生;新石器革命 公元前 3千年—1600年 交流大革命 文字、数学等科学起源;青铜、冶铁技术发展;文明对外传播交流 1600 年—今 效率大革命 机器、科学革命;新能源、新动力;现代信息革命 ——摘编自时斗等《用科技改变人类社会的进程为标准划分历史阶段》 请对上述任一阶段的划分提出你的看法(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第 1 页,总 8 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于阗地区地处丝绸之路要道,成为东西方文明汇聚之所。和田马钱,从其铸造、形貌、币值等信息可以得出,它是中西文明交流的产物,故 B 正确;这不足以说明于阗全面推行中原币制和篆体汉字盛行于西域地区,故 AC 错误;材料信息也不足以说明汉朝与欧洲建立了直接联系,故 D 错误。

 2.C 【详解】

 汉代《田法》规定,地方政府分配给农民的土地,三年更换一次份地,每个农民在十年之内分别轮种上田、中田、下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使得土地使用权不断流转,不利于地力的维护和农业持续发展,C 项正确;保证了小农经济稳定与“换土易居”不符,A 项错误;“实现”了农民经济平等的说法不符合史实,B 项错误;“换土易居”的做法与增加国家税收无关,D 项错误。

 3.D 【详解】

 唐政府在考订《五经》和《左传》中,并没有把官方认可的解释当做不容置疑的正统,有关官方解释的争论是被允许甚至受到鼓励。这一政策体现了唐朝学术开放的特点,为文化繁荣提供了环境,故 D正确;儒学一直具有官方地位,故 A说法错误;材料无法说明官方解释备受质疑,故 B 错误;材料不是强调三教合流,故 C 错误。

 4.B 【详解】

 同为负责讲论经史的经筵,司马光用历史典故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反对变法,支持王安石变法的吕惠卿则引用《尚书》中“刑罚世轻世重”来论证祖宗之法可以变,说明文献典故解释迎合现实的需要,B 项正确;皇帝决策受到经筵左右不符合史实,A 项错误;宋代政务决断有民主性与经筵活动负责“讲论经史”不符,C 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宋代朝臣的文化水平难分高下,D 项错误。

 5.A 【详解】

 从坐标趋势图可以看出,中国的科学技术从 1 世纪一直到 15 世纪左右,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答案第 2 页,总 8 页 故 A 项正确;从材料中看不出秦朝专制皇权建立严重阻碍科技成果进步,排除 B;科举制并不能培养科技人才,排除 C;材料只涉及到近代西方的科技,而不是现代,排除 D。

 6.B 【详解】

 从材料中的“堂堂天朝竟败在了‘蕞尔岛夷’手下,着实使君臣们为之一惊”可以看出作者强调的是鸦片战争后统治者仍受到传统华夷观的影响,故 B 项正确;据材料可知,当时统治者意识到国内武器装备的落后,与军事制度无关,故排除 A 项;“客观分析”说法有误,故排除 C 项;“外交观念走向近代化”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 D 项。

 7.A 【详解】

 从材料中“太平天国颁布了一套‘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礼制”可以看出太平天国政权走向封建化,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故 A 项正确;“天朝上国观念”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 B 项;“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C 项;“放弃了反封建斗争”与史实不符,此时太平天国仍反对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故排除 D 项。

 8.B 【详解】

 1950 年 10 月,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中央财政要应对战争的需要,故 12 月方案较 6 月方案压缩了经济及民生开支而提高了军费支出预算,B 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是在 1949 年,排除 A;国民经济恢复完成是在 1952 年,排除 C;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致力于完成全国解放,因此其不能解释财政预算的变化,排除 D。

 9.C 【详解】

 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设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发展,但是由于缺乏自主的核心技术等原因导致利润率较低、国际竞争力不强,C 正确;国企改革在 1984 年就已经全面展开,排除 A;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利润较低,与国际经济技术竞争无关,排除 B;高新技术利润低不利于我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中地...

篇四:以百年奋斗道路为题写一篇解说词300字左右史论结合观点明确

21 —2 2022 学年度高三阶段性监测

 历

  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商鞅变法中颁布“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除此之外,商鞅还下令“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商鞅此举重在 A.改造秦国的社会风俗

  B.借助变法来推动社会转型 C.强化民众的法律意识

  D.确立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 2.汉武帝采纳文帝时贾谊“上收铜,勿令布”的建议,禁止郡国铸钱,让各郡(国)把以前铸的钱全部销毁,将铜料输送给三官,并在产铜的地方设置铜官,负责采矿冶铜并把铜输送到中央。这些做法

 A.旨在稳定市场秩序

  B.体现西汉政府的抑商政策

  C.加重地方财政危机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唐德宗朝“四镇之乱”时, 朱滔、田悦、王武俊、李纳分别称王, 但仍尊唐中央为正统, 而朱泚在长安称帝, 却是企图取唐而代之, 所以唐廷宁可赦肇乱的河北而讨朱泚。唐政府的这种做法 A.旨在维护儒学正统地位

  B.使藩镇割据得以长期存在

 C.使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D.直接导致了唐王朝的灭亡 4.元朝中期开科举时,宰相向皇帝上奏:“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习学的浮华了……俺如今……专立德行明经科。明经内‘四书’‘五经’,以程子、朱晦庵注解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这般取人呵,国家后头得人材去也!”由此可知,当时 A.科举考试不再考诗赋科目

  B.人才选拔制度更加成熟完备 C.理学迎合了封建统治需要

  D.“五经”开始成为官方教材 5. 钱穆《国史大纲》中统计了从洪武四年到万历四十四年,246 年间,每科状元、榜眼、探花及会元,共计 244 人,其籍贯如表 1 表 1 北方 人数 南方 人数 北直隶 7 南直隶 66 山东 7 浙江 48 山西 4 江西 48 河南 2 福建 31 陕西 9 湖广 8

  四川 6

  广东 6

  广西 2

 合计 29 合计 215 这反映了明朝 A.政府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B.北方士人政治影响力降低 C.南方经济逐渐得到开发

 D.文化中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6.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自 1898 年至 1910 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 30 余个商埠(如图 1 所示)。

 这一变化表明,清政府 A.接受实业救国思潮

  B.意在保全利权发展经济 C.重视沿海经济发展

  D.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7.表 2 是关于“克林德碑”的发展历程,这反映了 表 2 时 间 事

 件 1900 年 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在北京东单牌楼与清军发生冲突,被当场击毙,即“克林德事件”。

 1901 年 清醇亲王载沣代表政府赴德国谢罪,清政府在克林德被杀处建立牌坊,即“克林德碑”。

 1918 年 德国在一战中战败,中国成为战胜国之一。克林德碑改名为“公理战胜碑”。

 1952 年 在亚太区域和平会议上,为表彰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所作的贡献,将“公理战胜碑”改为“保卫和平碑”。

 A.国际环境决定外交走向

 B.西方国家同情支持中国 C.中国民众爱国意识增强

 D.国家实力是外交的基础 8.1915 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创造性地提出新青年应有的六大标准: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新青年精神”的提出 A.批判了传统文化的糟粕

 B.回应了变革思想的时代要求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D.激发了民众民族意识的觉醒 9.(本次会议)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重申了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这次大会的召开地点位于图 2 中 A.①

 B.②

 C.③

  D.④

  10.图 3 内容节选自 1947 年 1 月已实行土地改革的山西朱宁村的村民向毛泽东祝贺新年的信。这说明

 图 3 A.土地私有制被废除

 B.建立工农联盟的重要意义

 C.农民拥戴中共政权

 D.战略决战的条件已经成熟 11.图 4 为新中国某一时期工业建设成就示意图。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的大力援助

  B.重视西北的开发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人民政权的巩固 12.1981 年,被誉为“迈出承包、雇工第一步”的广东农民陈志雄在当地引起了众多非议,是年5 月,《南方日报》在二版头条刊发了《胆从识来—访大面积承包鱼塘的社员陈志雄》,大胆肯定了这个搞活搞好渔业生产的能手。并在编者按中明确表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仿照试行。这反映了当时 A.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推广

  C.农村改革引发城市改革

  D.群众创造力加快改革进程

 13.苏美尔法律曾规定,贵族犯罪,其惩罚比对较低等级的同样罪犯要重。《汉谟拉比法典》增加了惩治违反王命的条文,特别对带有某种谋反作乱迹象的罪行更是从严惩处。这些法律规定旨在 A. 限制传统保守的势力

 B. 维护国王的专制统治 C. 确保法律的至上权威

 D. 提升下层民众的地位 14.埃及最早的金字塔出现于第三王朝时期,第四王朝时期的胡夫金字塔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规模非常宏大。但到第六王朝以后,金字塔越建越小,并逐渐走向了衰落,约在第十七王朝时期停止修建。这一趋势 A.反映了国民宗教信仰的变化

  B.根源于埃及国力的衰退 C.说明了法老专制权力的下降

  D.促进了神庙建筑的发展 15. 早期的阿拉伯地理学著作,多为道路指南。后来,地理学知识得到了广泛运用。在9—14 世纪,阿拉伯帝国出现了苏莱曼、麦斯欧迪、白图泰等大批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欧洲正是通过学习他们的地理学著作,才逐步了解和熟悉亚洲及东非地区的。据此可知,阿拉伯地理学的发展 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B.加剧了帝国的对外扩张 C.适应了远距离贸易的发展

  D.推动了翻译运动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题,16 题 14 分,17 题 13 分,18 题 16 分,19 题 12 分,共55 分。

 16.(1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表 表 3

  中国古代 不同时期思想发展状况

 时期 思想状况 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 秦朝 推崇法家思想 汉武帝以后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教并立 隋唐 三教合流 宋元以后 理学兴盛

 分析材料,总结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规律,并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加以阐释。

 (14 分)

  17.(13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道

 路

  材料 近代中国人民在挽救民族危亡的过程中,走出了不同的道路。

 根据材料并结合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史实,以“道路”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13分)(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8.(16 分)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全民族抗战的胜利”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

 材料

 甲:摘编自“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发表的官方文件。

 亲爱的同胞们!……现在为求得与国民党的精诚团结,巩固全国的和平统一,实行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我们准备把这些诺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实行的部分,如苏区取消,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以便用统一团结的全国力量,抵抗外敌的侵略。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 年 7 月 15 日) 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全国国民最要认清,所谓最后关头的意义,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唯有“牺牲到底”的决心,才能搏得最后的胜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对于卢沟桥事件之严正表示》(1937 年 7 月 17 日) 乙:摘编自 1938 年 1 月 1 日创刊的《抗战漫画》中的两组画面。

  三毛的大刀(1938 年 1 月 16 日)

 惟有军民合作,才能消灭敌人(1938 年 5 月 1 日)

 丙:右图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的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

  结论:

 全民族抗战的实现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

 (1)使用材料甲、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6 分)

 (2)据材料甲、乙、丙并结合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对结论加以阐述。(10 分)

  19.(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欧洲 “中世纪”的概念,最早是由 15 世纪人文主义历史学家比昂多提出的。他在《罗马帝国衰落以后的历史,472—1440 年》中,认为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古代史的结束,开启了另一个新的时期,即中世纪,它的历史绵亘千年,至 14 世纪初文艺复兴时代的来临。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将中世纪称为“黑暗时代”, 浪漫主义学者以及 19 世纪以来的一些历史学家则认为中世纪并不黑暗,它对人类文明同样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

 ——摘编自张广智《西方史学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中世纪”历史的评价进行论证探讨。(12 分)

 (说明:在材料中任选一个观点进行论述,也可以提出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篇五:以百年奋斗道路为题写一篇解说词300字左右史论结合观点明确

ull; 孙中山—— 三民主义

  —— 使中国人民 醒过来 了。

 • 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 使中国人民 站起来 了。

 • 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使中国人民 富起来 了。

 课标要求: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认识 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 作用 。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必修三

 第6 6 单元·第 第 16课 课 —— 探寻孙中山思想观念的“ 变” 与“ 不变”

 孙中山名文,字逸仙,1866年出生在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因后来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故名孙中山。

 走近伟人

 (一)

 从“医人”到“医国”的转变

 早年决心学医,治病救人,到目睹中法战争后清政府的卖国、专制与腐败,产生了以资产阶级政治方案改造中国的思想。

 孙中山一生思想观念和革命道路的主要转变

 孙中山一生思想观念和革命道路的主要转变 (二)

 从“改良”到“革命”的转变 思考:

 1. 孙中山是怎样从 “ 改良 ”走向“革命”的?

 2. 孙中山为什么由 “ 改良 ” 走向 “ 革命 ” ?

 1894 年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

  宗旨:

 “驱除鞑虏, , 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革命派提出的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的最早方案,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

 。

 孙中山一生思想观念和革命道路的主要转变 (三)

 从“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转变

  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美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 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

 广州起义失败后流亡海外时期的孙中山

 孙中山一生思想观念和革命道路的主要转变 (三)

 从“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转变 1905 年同盟会在东京成立

 ——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在一般人心目中, , 一旦靼虏驱除, ,中华恢复, , 则其它一切枝节问题似乎均可迎刃而解 …… 。

 —— 唐德刚《晚晴七十年》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

 ——1906 《< 民报> 周年纪念演说词》 》

 旧三民主义篇

 ——民权主义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 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 《同盟会宣言》 (1905 )

 旧三民主义篇

 ——民生主义

  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归原主所有; ; 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 孙中山《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 (1906 年) )

 旧三民主义篇

 假设地主A A 拥有大量田地,现政府要求A A 自报地价,假设该地实际每亩值 1000 。

 提问:地主A A 会怎么报价?哪种情况最有可能? ?

 提示:有三种可能

 ①过低于 1000 (约 500 左右)

 ②过高于 1000 (约 1500 左右 )

 ③ 1000 左右。

 过高:规定各户应按报价缴纳 1% 的税,多报就多交税。

 过低:规定政府可以按照各户的报价收购他的土地。

 结果:各户既不多报,也不少报,全国地价核定下来。

 思考:

 地主阶级可能对此项纲领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工农群众可能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该项纲领能否调动起各阶层革命的积极性?

 ( (2017 广东惠州调研试题)

 1912 年2 月15 日孙中山率南京临时政府官员拜谒明孝陵(朱元璋陵寝)。在祭文中,孙中山向“我高皇帝在天之灵”报告“光复汉室”的喜讯,并且说,能够取得这一胜利,正是靠“我高皇帝在天之灵”的启迪所赐。这说明 A .革命派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

 B .朱元璋的反元事迹激励了革命派 C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

  D .三民主义的目标已经实现

 民族主义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夺取政权

 民权主义 —— 建

 立

 民

 国 —— 建立政权

 民生主义 —— 平

 均

 地

 权 —— 巩固政权

 ( ( 前提) )

 ( ( 核心) )

 ( ( 补充) )

 三民主义的内容

 旧三民主义篇 积极性: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 政治上 和 经济上 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 独立和 民主 权利的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局限性:

 没有明确提出反帝;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三民主义的评价

 问题:

 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孙中山等革命派进行了哪些实践活动?

 党 国 民 党 “ “ 大 一 大 ” ” 会 议

 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绝不可能。

  —— 《在神户欢迎会上的演说》1924

 1919 年列宁发表对华宣言,宣布废除沙皇俄国对华签订的全部不平等条约,将原先沙皇政府掠夺的一切交还中国。

 …… 孙中山曾明确表示:中国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

 —— 《孙中山选集》

 五四运动之后,孙中山说:‚农民是我们中国人民之中的最大多数,如果农民不来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工人既有了团体, …… 便可以作全国的指导,作国民的先锋,在最前的阵线上去奋斗。‛

 依据材料指出孙中山对革命的对象、革命的朋友 和 依靠的力量有什么新的认识?

 ( ( 一) ) 民族主义。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的意义:一则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二则中国 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

 ……

 —— 《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

  ①不明确反帝→反

  帝 ②反

 满→民族平等 新三民主义篇 ——民族主义

 ( ( 二) ) 民权主义。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 一般平民所共有 ,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

 …… 凡 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 ,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

 ——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平民共有 新三民主义篇 ——民权主义

 ( ( 三) ) 民生主义。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 节制资本 。

 …… 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 国家当给以土地 ,资其耕作, …… 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 制定劳工法 ,以改良工人之生活。

  ——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增加“节制资本” “耕者有其田”和更关注工农利益 新三民主义篇 ——民生主义

 新三民主义为什么能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中共革命纲领与 新三民主义 有哪些不同?

 同:

 民主革命阶段 革命 目标 基本一致。

 异:

 ① 阶级属性;

 ② 革命步骤;

 ③ 革命前途等

 。

 ( (2014· 海南单科·17)

 )

 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面强调“以俄为师”,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

 ) A .借鉴代议制度,摒弃党国体制 B .发展私人资本,预防国家资本垄断 C .学习苏俄革命精神,不采用苏维埃制度 D .推动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

 孙中山一生的“不变” (一)爱国心不变

  ‚ 孙中山先生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孙中山先生说自己 ‘ 爱国若命 ’‘ 生平以爱国为前提 ’ ,充分体现了一位真正爱国主义者的伟大情怀。

 ‛

 —— 胡锦涛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 周年大会讲话 (二)民主精神不变

  孙中山以坚韧不拔的精神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了捍卫共和政府和‚临时约法‛,他又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晚年,又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三)彻底的革命精神不变

  孙中山的几次转变以及他临终前留下的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都反映了他革命不成功誓不罢休的精神。

 从二0 二0 年到二0 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从二0 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 年10 月18 日

  习近平

  )

 网络资料:

 盘点各名人对孙中山先生的评价_ 中国青年网

 http://news.youth.cn/gn/201611/t20161111_8837446.htm

 列宁论孙中山及辛亥革命 - 期刊论文 - 道客巴巴

 http://www.doc88.com/p-6631994701713.html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新华网 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1/11/c_1119897047.htm

 请结合下列资料或查阅相关资料,以“ 我眼中的孙中山” 为题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结合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字数300 字左右。)

 课后作业

篇六:以百年奋斗道路为题写一篇解说词300字左右史论结合观点明确

2022 年春期龙马潭区九年级第二次质量监测试题

 文科综合

 说明:

 1 1 .本次考试的试卷是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合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第 1 1 至 至 8 8 页,第二部分第 8 8 至 至 4 14 页,0 120 分钟完成,满分 0 120 分。

 2 2 .第一部分 4 34 个小题,满分 6 56 分,其中 1 1- -0 10 小题为道德与法治部分题目,每小题 2 2 分,共0 20 分; 11- -2 22 小题为历史部分题目,每小题 5 1.5 分,共 8 18 分; 23- -4 34 小题为地理部分题目,每小题 5 1.5 分,共 8 18 分。第二部分共 7 7 个大题,满分 4 64 分,其中 35- -6 36 大题为道德与法治题目,共 共 0 20 分; 37- -9 39 为历史题目,共 2 22 分; 40- -1 41 为地理题目,共 2 22 分。

 3 3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填涂考号。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与试题卷交回。预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6 56 分)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B 2B 铅笔在答题 卡上将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历史(8 18 分)

 11.孔子曾倡导“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运用这一思想提出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该方针是(

 )

 A.独立自主

  B.和平共处

  C.互惠互利

  D.求同存异 12.秦开创的体制包含三大要素:君主“独制”,地方集权于中央,以及官僚任免而不得世袭。秦“体制”的创立(

 )

 A.奠定了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确立了儒学的主导地位 C.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D.导致阶级矛盾严重激化 13.西汉时期,汉武帝为打破“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强而合从以逆京师”的困局,采取的措施是(

 )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盐铁专卖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设置西域都护 14.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是在(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15.培根评价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这三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其中“第三种”指的是(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16.右面漫画形象地解释了近代一部历史文献的核心内容。这部文献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7.有学者撰文指出:1840 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一个始而言技(学技术),继而言政(学制度),进而言教(学思想)的过程。下列选项与材料无关的是(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18.某校为迎接建党 100 周年,开展“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手抄报活动。下列内容符合“红船启航”版块的是(

 )

 A.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B.武装起义

 军旗飘扬 C.众志成城

 全民抗战

  D.百万雄狮

 横渡长江 19.下面统计图中的“某时段”应是(

 )

 A.1911~1918 年

  B.1949~1956 年

  C.1958~1965 年

  D.1978~1985 年 20.右图为 1850~1900 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在 1870 年后发生了显著变化。导致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殖民掠夺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2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失去了其大部分殖民地。此材料意在说明两次世界大战(

 )

 A.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

  B.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C.使欧洲失去国际影响力

  D.促进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 22.1999 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单方面宣布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采取军事行动。这严重违反《联合国宪章》第 53 条规定:“如无安全理事会之授权,不得依区域办法或区域机关采取任何执行行动。”这表明冷战结束后(

 )

 A.联合国失去维护和平作用

 B.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C.恐怖主义带来世界动荡

 D.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复存在 历史(2 22 分)

 37.历史是一条奔腾的大河,其中的许多事件往往预示着新的历史走向,改革改变了历史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挑战旧制度的探索] 材料一

 枯竭的土壤,渴求生长的力量;生存的压力,能否铸就崭新的国家。探索者们开始走到一起。一个外来者,掀起改革的浪潮。一个旧制度的挑战者,为君王的信念而战。机遇,开拓,质疑,争斗,古老的秦国在变法中成为东方霸主。

 ——据《历史的拐点》解说词 (1)材料一中“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为铸就“崭新的国家”,商鞅采取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经济方面的措施是什么?(2 分)

 [深入发展的探索] 材料二

 戊戌新政在很大程度上更是洋务新政播下的现代文明种子的提前收获——洋务新政中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所培育出来的近代政治和伦理观念,所引进和传播的科学知识和观念等等,正是戊戌新政得以开展的物质的、精神的基础。但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

 ——据汪林茂《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戊戌新政”与“洋务新政”的关系?据所学知识,分析“戊戌新政”超越了“洋务新政”从根本上体现在哪一方面?(3 分)

 [渴望改变的探索] 材料三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资料 年份 粮食产量(斤)

 人均口粮(斤)

 人均分配收入(元)

 交售粮食(元)

 1976 年 35000 230 32

 1979 年 1323000 800 200 30000 ——摘编自宁可《中国经济发展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 1976~1979 年小岗村发生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3 分)

 [应对危机的探索] 材料四

 1929 至 1933 年经济危机发生,美国政府在解救危机的新政中,摒弃了自由放任主义的传统原

 则,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开发了较大的空间。资本主义体制经过自我扬弃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据王斯德《世界通史》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政”的特点?(1 分)

 (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改革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1 分)

 38.对外交往是国家之间文明的交流,对外交往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 分)

 [西方文明滥觞的交往] 材料一

 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它和其他的所有文明一样,大量借用过去的文明——如中东文明。不过,希腊人所借用的,无论是埃及的艺术形式还是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和天文学,都烙上了希腊人所独有的智慧的特征。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你如何理解“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这句话?(1 分)

 [交流通道的开拓] 材料二

 汉为发展同中亚、西亚各国的交往,修筑了令居(今甘肃永登)以西的道路,设置亭驿,便利商旅。据当时文献记载,通往中亚、西亚的大道,有南北两条,这成为后来著名的“丝绸之路”。1959~1969 年,在“丝绸之路”的我国境内新发现了大批文物,在民丰这个当时曾是南路要冲的地点,发现了“汉司乐府印”,说明那时在当地曾设立了专为供应汉朝使者和行旅所需食粮的管理屯田事务机构。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汉代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4 分)

 [对外交往的发展] 材料三

 图 1: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场景 图 2:多国代表欢呼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图 3:“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宣传图席位 (3)观察材料三中的这组图片,概括其表达的主题?结合所学,分析图片反映情况产生变化的原因?(2 分)

 39.图片研读

  认真研读上面三幅图片,以“思想解放”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小论文(5 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语言通畅,200 字以内。)

  2 2022 年泸州市龙马潭区第二次诊断考试

 历史部分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 1 1. .5 5 分,共 8 18 分)

 试题代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代号 D A A C D A D A B D A B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2 22 分)

 37.(1)目的: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达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的目的(1 分)

 措施: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1 分)

 (2)关系:洋务新政为戊戌新政的开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1 分),戊戌新政继承并发展了洋务新政。(1 分)

 原因:要求建立西方资本主义制度。(1 分)

 (3)变化: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人均分配收入由低到高。(1 分)

 主要原因:小岗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的生产经营模式。(1 分)

 影响:这种生产经营模式揭开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1 分)

 (4)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大规模干预和指导。(1 分)

 (5)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改革,才能在实践中找到适合社会发展的方式方法以及模式,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面临新的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革。(言之有理 1 分)

 38.理解:希腊文明吸纳借鉴了其他地区的文明,也保留了自己特点。(理解正确,表达符合大意即可 1 分)

 (2)措施:修筑道路(1 分);设置亭驿(1 分);设置管理屯田事务机构(1 分)。

 意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1 分)

 (3)主题:中国外交由被动走向主动(1 分);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1 分)

 39.示例:先进的思想引领时代(观点正确 1 分)

 达芬奇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他和其他人文主义者提出了人文主义的思想,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莫定了思想文化基础;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实践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为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3 个史实论证,每个 1 分。共 3 分)

 所以,先进的思想理论能够引领时代发展,推动社会的步、发展(结论正确,高于观点 1

篇七:以百年奋斗道路为题写一篇解说词300字左右史论结合观点明确

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解说词 写在前面 为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 由中央组织部、 中央宣传部、 中央电视台、 国家博物馆联合摄制的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将于 6 月 30 日 至 7 月 6 日 每天 20:

 30 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

 为方便广大党员 群众学习 收看, 除中央电视台外, 该片 还在共产党员 网、 共产党员 微信( 易信)

 和全国党员 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专用 频道集中展播。

 共产党员 网将制作专题, 刊发解说词, 提供网上点播与免费下载服务, 同时开设互动专区供网友发表观感、 交流学习 心得。

 该片 DVD 光盘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出版发行。

 《筑梦中国》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 十八届三中、 四中全会和习 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通过回顾 1840 年鸦片 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 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 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 充分展示了 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生动阐释了 中国梦的深刻内 涵。

 中组部、 中宣部近日 联合发出通知, 要求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 观看《筑梦中国》作为学习 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 容, 列入学习 计划。

 各级党校、 行政学院、 干部学院以及各类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要把《筑梦中国》 纳入培训学习 材料, 各高校要把该片 作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材料。

 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负 责组织好本地区、 本部门、 本单位的学习 观看工作, 各级宣传部门要安排好在各地电视台的播出工作, 并组织报刊、 网站刊发该片 解说词, 不断扩大社会影响, 引 导人们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

 基层党组织要结合主题党日 活动、 组织生活会等组织集中学习 观看并进行讨论交流, 党员 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观看, 确保学习 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筑梦中国》 分“风雨如磐”“中流击水”、“正道沧桑”、“伟大转折”、“世纪跨越”、“发展新境”、“圆梦有时” 7 集, 每集时长 30 分钟。

 主要特点:

 一是主题鲜明突出, 思想性强。

 突出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这个主题, 版块脉络清晰自 然, 叙事说理恢宏大气, 以事论理形神兼备。

 二是内 容丰富凝炼, 史实性强。

 把握探路寻路、 追梦筑梦的历史主线, 充分展示了 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生动阐释了 中国梦的深刻内 涵。

 三是叙事生动感人, 教育性强。

 解说逻辑严密、朴实生动, 注重用 典型文物和典型细节说话, 一些故事细节令人难忘、 发人深思、给人力量。

 四是表现手法新颖, 观赏性强。

 从展览的珍贵文物、 历史照片 、 艺术作品切入, 发挥展览资料的独特优势, 并充分运用 现场实景、 三维动画、 视频特技、 音乐音效等电视表现手法, 力求思想性、 艺术性、 观赏性相统一。

 第一集 风雨如磐 简介:

 历经了 半个多世纪的奋斗, 中国仍旧没找到那条救国救民的道路。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的历史悲剧有力地证明, 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 农民是不可能推翻封建制度的;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表明,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辛亥革命成果的被窃取证明, 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案同样是不能挽救中国的。

 【解说】

 2012 年 11 月 29 日, 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不久, 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 参观《复兴之路》 基本陈列。

 《复兴之路》 基本陈列, 用大量的实物和图片生动诠释了 1840 年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 为争取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 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征程。

 在参观过程中,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 向世界宣示了中国梦。

 【同期声】

 习近平 现在, 大家也在讨论中国梦。

 何为中国梦? 我以为,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

 【解说】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是贯穿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主题, 既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夙愿, 也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

 【解说】

 南京静海寺, 是明成祖朱棣为褒奖郑和下西洋之功而建的。

 名字取意四海平静, 天下太平。

 然而, 四百多年后, 这座昭彰郑和海上赫赫功绩的所在, 却见证了海上而来的屈辱。

 1840 年, 鸦片战争爆发。

 两年后的 1842 年, 清王朝代表被迫和英国侵略者在这里议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 开启了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被列强侵略与压迫的屈辱历史。

 也是从那时起,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儿女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

 北京, 中国国家博物馆, 《复兴之路》 基本陈列, 将我们带回到历史时空之中,去感知一个民族的复兴轨迹。

 【同期声】

 国家博物馆讲解员 大家这边请。

 接下来, 各位观众随我欣赏面前的这台织袜机。

 这台织袜机, 是由英国莱斯特城的宾得利公司 生产的, 距今已经历史悠久了 , 但它依然能够使用 ,这在全球才不足三十台。

 【解说】

 这台机器制造时的英国, 工业革命已经进入后期, 即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高速转动的机械, 正在将世界版图迅速缩小。

 而在地球的另外一端, 十八世纪末, 占据着世界经济总量和人口总量三分之一, 并在中西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的中国, 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垂涎欲滴的扩张目标。

 从十九世纪初开始, 无法用合法贸易打开中国市场的英国商人, 开始了非法的鸦片贸易。

 短短三四十年间, 中西贸易的天平迅速逆转, 鸦片战争前四十年间, 英国运入中国的鸦片大约有四十万箱, 从中国掠走三亿至四亿银元, 到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 鸦片流毒之深, 让林则徐发出了“几无可筹之饷, 且无可用之兵”的哀叹。

 【解说】

 1839 年 6 月, 虎门外滩上的浓烟, 飘荡二十三天。

 钦差大臣林则徐将收缴而来的近两万箱鸦片销毁, 史称虎门销烟。

 一年之后, 珠江口外的海面上,出现了四十艘英国军舰,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厅中的这尊大炮, 是历史的见证者。

 1841 年 2 月 26 日, 向虎门要塞发起总攻的英军割断拦江锁链, 攻占几座炮台之后, 全力向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所驻守的靖远炮台攻击。

 从正午到深夜, 年近六旬的关天培, 坚守其职,拒绝后撤, 最终与四百多名将士壮烈殉国。

 这只是长达两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惨烈的一幕。

 曾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王朝, 尽管拥有八十万人的军队, 面对着初来只有七千人,高峰时不过两万人的英军, 屡战屡败, 丧权辱国。

 当战事未开之时, 即使是号称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在战前也乐观地相信,没有中国的茶叶大黄, 外国人无以为生。

 当英军只用了三个月自珠江口打到天津之时, 直隶总督琦善告知道光皇帝, 山海关一带, 本无存炮, 只能从废弃仓库内拣出几尊“前明之物” , “蒸洗备用” 。

 战前无备, 战中无奈, 岂能不败!

 【解说】

 面对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 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了对国家出路的艰难探索。

 鸦片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 主持虎门销烟, 并力主抗英的林则徐, 被罢官发配新疆伊犁。

 他特意将自己组织编译的《四洲志》 交给了老朋友魏源。

 一年后, 在《四洲志》 基础上扩编而成的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的中文著作《海国图志》 完成。

 在书中, 第一代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呼吁。

 然而,在那个时代, 他的呐喊却像一片树叶飘落到大海, 没有引起统治阶层的一丝涟漪。

 【采访】

 钱乘旦(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第一次鸦片 战争之后, 如果说当时的清政府能够睁大眼睛看一下整个世界的变化的话, 也许它可以采取一些更加积极的态度。

 可是, 这二十年时间, 基本上是被荒废的, 也就是说第一次鸦片 战争的失败, 并没有引 起清朝廷的高度重视。

 当然,当时的整个中国从上到下都没有意识到世界已经发生了 那样巨大的变化。

 【解说】

 1850 年, 二十岁的爱新觉罗•奕詝登上皇位, 他就是咸丰皇帝。

 在文武大臣的万岁声中, 清王朝腐败日深, 天灾连年, 民生维艰。

 咸丰登基未满一年,1851 年年初, 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 建号“太平天国” 。

 咸丰皇帝不会想到, 终其一朝, 他也没能看到太平军的灭亡。

 太平天国运动历时十四年, 影响波及十八省。

 其规模之大, 发展之快, 斗争威力之巨, 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统治。

 就在金田起义爆发的同一年, 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在伦敦海德公园为第一届万国工业博览会剪彩。

 来自世界二十五个国家的商界、 政界代表人物聚集在一起, 欣赏着一万多种工业进步的成果。当天晚上, 四十二岁的维多利亚女王在日记中写道:“这是我们英国历史上最隆重的日子, 最美丽、 最堂皇的日子。

 ” 当时, 英国成为全球最强大最富裕的国家。

 与此同时, 美国、 法国、 普鲁士等国也奋起直追。落后就要挨打。

 【解说】

 圆明园, 被誉为“万园之园” 。

 历经一百五十年修建而成, 荟萃了世界园林艺术的精华, 却在 1860 年毁于英法联军三天三夜的大火。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火, 焚毁了清王朝士大夫心头虚幻的“上国尊严” , 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烙上了深深的伤痕, 也惊醒了更多的有识之士。

 内外交困之下, 以 1861 年 1 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为起点, 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王朝主导的自救开始了, 史称“洋务运动” 。

 它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 提出了“自强” “求富” 的主张。

 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 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

 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 新式学堂一一举办, 留学生陆续外派, “洋务运动” 一时风生水起。

 但这场自强求富运动终究没有触及腐朽的封建制度, 二十余年之后, 清王朝的中兴之梦终于在一场殊死的搏斗中破灭了。

 【解说】

 刘公岛,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内, 保存着从海中打捞的北洋水师济远舰双主炮, 每座竟重达二十吨。

 这支清王朝洋务派举全国之力打造, 号称亚洲第一的海军舰队, 被视作是“洋务运动” 的得意之作, 曾寄托着国人御敌海上的自强希望。

 可它最终留给历史的, 却是无限的悲凉和愤恨。

 1894 年 9 月 17 日, 历时五个小时的海战之后, 北洋水师损失惨重, 日本取得黄

 海制海权。

 随后, 日本进攻中国辽东, 并占领大连、 旅顺等地。

 1895 年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甲午战争的失败, 宣告了“洋务运动” 破产了。

 【解说】

 甲午战争当年秋天, 二十八岁的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他拟订的《兴中会章程》 中写道:

 “是会之设, 专为振兴中华、 维持国体起见” 。

 振兴中华, 孙中山第一个喊出了这样的民族心声。

 甲午战争一年后, 曾留学英国的严复, 发表《救亡决论》 , 提出“如今中国, 不变法则必亡” , 为中国人敲响了变法图存的警钟。

 《马关条约》 签署一年后, 谭嗣同写下了“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喊出了中国人的悲怆和忧愤。

 【解说】

 此时的世界, 一个群雄逐鹿的帝国主义时代已经来临。

 甲午战争进一步暴露了清王朝的腐败无能和中国的贫弱无助, 助长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觊觎之心。

 中国, 面临着随时被帝国主义列强蚕食鲸吞、 瓜分豆剖的危机。

 【同期声】

 国家博物馆讲解员 甲午战争之后, 积贫积弱的中国面临着任人宰割的凄惨境地。

 这时, 康有为大声疾呼, 吾中国四万万人, 无贵无贱…… 【解说】

 吾中国四万万人, 无贵无贱。

 当今日在覆屋之下, 漏舟之中, 如笼中之鸟, 牢中之囚; 听人驱使, 听人宰割。

 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

 这段痛彻心扉的话, 来自康有为。

 力主变法的他认为, 在所有的政体之中, 只有君主立宪才是“救国之大经” , 专制政体不能生存于当今世界是大势所趋。

 要救国, 只有维新; 要维新, 就要改变祖宗成法, 学习西方的各种制度。

 按照这样的逻辑, 一场声势浩大的变法维新运动开始了。

 1898 年, 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 上谕, 宣布变法。

 改革行政机构, 编制国家预算, 发展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等……但是仅仅一百零三天后, 这些新政就因为触动了清王朝统治集团的利益而被断然制止。

 1898 年那个烦闷的夏天, 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 也砍断了人们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幻想。

 【解说】

 二十世纪的帷幕拉开了, 但它给中国带来的却是无尽的黑暗。

 1900 年前后, 中国爆发了反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义和团运动。

 为镇压义和团并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 1900 年, 英、 美、 日、 俄、 法、 德、 意、奥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巍峨的紫禁城太和殿中, 中国清王朝皇帝的龙椅,成了侵略者摄影留念的道具。

 各国军队在北京城划区驻扎, 要求所驻区域的所有中国人家必须悬挂占领国国旗。

 一时间, 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战后所签订的《辛丑条约》 , 使不平等条约体系完整化。

 中国, 已经完全坠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采访】

 张海鹏(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辛丑条约》 给中国的打击是最深重的。

 《辛丑条约》 赔款四亿五千万两, 捆住了 中华民族前进的步伐。

 和东西方各国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严格说起来, 大约有四百多 个。

 这四百多 个条约都严重地损害了 中国的主权。

 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 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

 【解说】

 尽管清王朝进行了最后的挣扎, 不得已开始进行一系列所谓新政。

 但...

推荐访问:以百年奋斗道路为题写一篇解说词300字左右史论结合观点明确 史论 解说词 为题

十九范文网 www.ib19.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十九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