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十九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其他范文 > 村委会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6篇

村委会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6篇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3-15

村委会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6篇村委会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当前农村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存在的问题一是资金投入不均衡,标准不统一。资金投入方面重川道路边,轻偏远山区,把所有的镇村分出&ldq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村委会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6篇,供大家参考。

村委会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6篇

篇一:村委会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前农村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资金投入不均衡,标准不统一 。资金投入方面重川道路边,轻偏远山区,把所有的镇村分出“手心”和“手背”、“重点”与“非重点”,区别对待,投入基金不平衡,过去农村工作的重心、项目、资金、政策扶持均倾向于川道路边,一些边远山区出现 “盲区”,道路硬化少、电网改造不彻底、饮水困难、通讯不畅等等,导致这些边远区愈加落后。

 二是政策宣传有盲区,科技教育跟不上 。一些基层干部在工作中宣传不到位、遇事不冷静、工作不深入、行政不规范、政策不透明、执行不公正等,容易导致群众动辄到省里、市里、县里上访;一些基层干部对农民科技培训是现实生产力的认识不足,没有把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和经济建设有机结合 ,只重视经济工作,忽视文化素质提高 ;各单位在针对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时候政出多门、各自为阵,出现培训计划、内容和生产实际相脱节,结果是“学的用不上,用的没处学”,培训内容缺乏创新和针对性,理论讲述多,实践指导少,联系实际少。三是深入基层不到位,务实作风不硬。

 一些驻村干部存在“住不下、离不开”的问题,也有少数干部怕吃苦、不愿下、住不下,还有一些驻村干部是单位的骨干,在单位还肩负着大量且重要的工作,因而“离不开”;驻村干部既要忙着村上的日常工作和各项考核、评比等等,又要担负原单位的工作,疲于应付;村干部大部分时间填各类表表册册、参加各类培训、检查、考评会等,严重消耗着精力和时间。四是低保凭指标,一碗水难端平 。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低保变成搞平均主义,按村摊派指标,各村因经济发展情况不同

  其特困户在数量上存在很大差异,因为指标分配的原因,致使相当一部分特困村民不能享受这一惠民政策;一些村上因为指标有限,在原有享受政策上再加条件,如有的村就规定家中有外出务工人员不得享受低保,可是实际情况是,一些外出务工人员外出几年无音信,家中留守老人生活无改善,无法享受低保。

 二、建议 一是超前谋划,迎接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打工经济”开始退潮,大批农民将面临返乡,这是一个新课题,政府必须超前谋划,列入议事日程,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使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更好,继续加快城镇经济建设,为返乡创业者提供舞台,预留更多的就业岗位,把社会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共建和谐社会。

 二是科学定位,务实推进 。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和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继续将蚕桑、畜牧、蔬菜作为产业主导,加快品牌体系建设,多产并重发展;大力发展和扶持“互联网+农副产品”营销,支持加工、物流、商贸、电商等企业创办或借助电子商务平台,采用新的商业模式和业态,开展网上销售,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宣传教育,提升素质。“大钱挣不来,小钱看不上”这是少数农民的缩影,个别人以争吃低保为荣,坐、等、观、望、要,既可怜,又可恨。因此,要以组织实施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四个三”工程为突破口,教育引导农民,从精神上扶贫扶志,培育新型农民,为打赢扶贫攻坚战提供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四是脱贫攻坚,抓牢抓实。对接中央精神, 扎实做好“十三五”脱贫攻坚工作,大力实施“三个六”精准脱贫战略:即落实“精准扶贫对象、到户措施、项目安排、资金使用、因村派人、脱贫成效”的

  “六个精准”要求,筑牢精准脱贫工作基础 ; “实施易地搬迁,挪穷窝脱贫一批”、“扭住三业关键,助发展脱贫一批”、“强化政策集成,兜底线保障一批”、“完善医疗救助,促健康脱贫一批”、“斩断代际传递,强教育脱贫一批”、“保住青山绿水,护生态转移一批”的

 “六个一批”工程,分类施策促进稳定脱贫 ;落实“一村派驻一个工作队、一村捆绑一批项目资金、一户有一名干部包抓、一户一验收销号、一套信息系统监测管理、一套严格督考制度奖惩”的“六个一”责任机制,确保精准措施到村到户,让全县 4.32 万贫困人口彻底甩掉贫困帽子,过上小康生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石泉)

篇二:村委会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村干部在乡村振兴履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实施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着力解决好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培养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工作作风硬、文化水平高”的村干部队伍,是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坚强组织保证,也是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奋斗目标的强基之本,富民之路。

  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农业强不强,全凭“领头羊”,农村美不美,重点靠治理,农民富不富,关键要看“村干部”,调研发现,当前村干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习自觉性不强,自我要求不严。村“两委”班子中,村干部队伍老龄化、低学历问题较为突出,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赶不上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的要求和步伐。大多数村干部习惯于凭经验办事,遇到问题才翻资料、请教别人,很少自觉主动的去学习新政策、新理论。一些村干部对实施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任务还不清楚,在乡村治理中缺乏依法治理理念,工作方式方法粗糙简单,自我要求不严。

  2.工作主动性不强,疲于日常应付。有些村干部习惯于上级安排什么就干什么,什么事情急就先干什么事,一拨一转、不拨不转

 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工作疲于应付,只追求表面成绩,缺乏实干担当的精神。对上级安排的工作,有资金、有项目的跑的紧,落实得快,需要花钱的工作一推再脱。比如:有些村干部在环境卫生治理中,有项目就跟着领导前追后撵,没项目的,村上卫生真真是“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工作主动性不强。

  3.统筹抓落实不强,注重眼前工作。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乡村振兴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近两年来,大多数村干部把全部精力集中投入到脱贫攻坚和环保等重点工作,目光仅仅停留在眼前工作,在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繁荣农村文化、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和发展农村专业人才队伍等方面统筹抓落实力度不强。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系统性思维和系统性规划不到位。

  4.廉洁自律性不强,利益导向严重。一些村干部对党纪党规敬畏意识不强,心存侥幸心理,一些村干部对党纪党规缺乏认知学习,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没有违反任何纪律要求,心存杂念,到处伸手,特别是在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实施、低保、危房改造等惠民补助资金发放过程中,将党员身份和党的纪律要求抛弃脑后,面不改色,大肆敛财,把群众利益作为谋取自己利益的有效武器,不但违反了党纪党规,而且严重影响了本村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奋斗目标。

 5.激励机制不完善,工作干劲不足。大多数村干部是家庭经济收入来源的主要承担者,随着社会发展和农村工作重心下移,村干部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加上现在对村干部的管理要求跟机关干部同标准,村干部对家庭经营、孩子教育等基本无暇顾及,家庭日常生活开支开销严重受到制约。另外,根据目前现有的政策体制,年龄大一点的村干部前途一眼就能望穿,觉得只要不违反纪律,干好干坏都一样,工作信心大幅下降,缺乏有效的鼓励激励机制。

  6.政策保障性不强,用人资源缺乏。近年来,国家虽然也出台了鼓励村干部报考公务员的政策,但由于年纪和学历限制,真正能拥有报考资格的人少之又少,再加上长时间忙于村里的日常事务,自身充电和学习的时间不多,在考试中优势不明显。即使有幸被选拔到公务员序列,也是寥寥无几。村里一些优秀青年、高等院校毕业生都不愿意到农村开展工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待遇保障,现有的村干部工资待遇,在外务工人员不到半年时间就能实现相应收入,再加上农村工作环境艰苦,优秀人才资源基本上全部流失在外,有思想、有抱负、有能力的优秀人才,有的“鱼跃龙门”留在大都市、有的身强体壮进城务工、有的头脑灵活当上了老板,村级干部面临着能人不愿干、常人干不了的尴尬局面,用人资源极度缺乏。

 二、对策及建议

  1.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治理能力。乡村振兴,思想引领是关键。依托现有的学校资源,建立农民党校,结合农村工作实际,每月利用 2-3 天时间,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在农民党校开展学习培训,结合菜单式培训,邀请省市党校知名教师或行业专家到农民党校进行授课,将现任村干部文化水平达到大专以上,电脑技术操作、政策理论掌握基本要达到适应当前工作环境的水平。同时,将农民党校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范围,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专项督导,定期通报,确保村干部能力提升学习培训不打折扣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村干部依法治理的水平和工作能力。

  2.落实主体责任,增强工作积极性。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责任分工明确,乡村振兴才能循序渐进,农村工作头绪多,事复杂,建设一个好支部,把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到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组织保障。县区党委应认真对照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及时制定出符合本县区实际情况、操作方便、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安排意见,制定各类助推乡村振兴的帮扶政策,落实区级各行业部门主体责任,把乡村振兴战略每一项工作严格落实到具体人头上,做到部门、乡镇(街道)、村党组织和村委会责任分工明确,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顺利推进。

 3.用活“三项”机制,强化担当作为。乡村振兴不是一句空口号,讲究的是一个“实”字。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要当好乡村振兴路上的催化剂、实干家。县区组织部门应及时制定和出台关于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落实“三项机制”的安排意见,建立乡村振兴干部考核评价指标,制定完善量化考核办法,将村干部与县区部门、乡镇(街道)干部分类考核,真正把扎扎实实工作,勤勤恳恳为民服务的好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把不干事、天天混日子、群众意见大的村干部及时清除村干部序列,在推动工作落实的同时,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4.注重分类指导,推进齐头并进。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县区要及时组织各行业部门,配合基层乡镇党委,指导村“两委”班子,围绕顺应农民新期盼,立足本村“三农”实际情况,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乡风文明为保障、治理有效为基础、生活富裕为根本,帮助健全完善全域化乡村治理体系,统筹推进农村基层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各行业部门要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分类指导,夯实产业基础,强化人才支撑,厚植文化力量,注重生态宜居,发挥组织引领,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

 民全面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各项任务齐头并进,帮助村干部做好村民致富的领路人、管好村务的当家人。

  5.加大执纪问责,打造干净队伍。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充分发挥各级纪检部门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职责,建立更加完善的村干部监督工作机制,促进村干部紧盯纪律红线,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感,努力建设一支铁一般信仰、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稳步发展。

  6.创新激励机制,提振干部信心。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建立由“基本工资+任期补贴+绩效奖金+养老保险”的报酬体系。积极推选对政治素质好、乡村振兴实施工作能力强、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村干部,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增强村干部政治荣誉感、使命感。鼓励支持本村年轻人到村发展,吸引在外青年农民、大学生返乡创业,把他们中的优秀人员及时吸纳入党,建强村级带头人的后备力量,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7.优化待遇保障,筑牢战斗堡垒。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招录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力度,面向乡村振兴中表现优秀的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人员中增加招考乡镇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比例,适当放宽招考年龄要求,建立村干部参加乡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县级以上受表彰加分机制,对特别优秀的村干部,选拔到乡镇副科级领导班子成员。

篇三:村委会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农村工作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一是村干部角色转变难。现在的农村群众知识面相当广,各类法律、政策都比较了解,甚至许多情况比村干部还熟悉,这就对村干部的要求越来越高。可部分村干部始终还是把自己放在管理者的位置上,没有主动向服务者转变或者有的村干部服务能力不强,离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要求还有差距。

 二是党员带头作用发挥不明显。现在农村的许多党员越来越趋向群众化,有的知识、能力都不如群众,甚至有小部分在觉悟方面都落后于群众。虽然党员  带头作用发挥明显的村也不 Ι 少,而且往往是在出现难题 午 的时候,但平时却有不少农 薯 村党员混同于普通群众,党 序 员的先进性看不出来,带头 检 作用发挥不出来。

 三是村 芙 内矛盾协调难。换届选举过 簧 程中,村内各种矛盾公开化 瘭 ,派别、宗族之间矛盾,短  时间内很难消除;部分村两 箔 委班子不够团结,如果联村  干部协调能力不足,很容易 垩 激化矛盾,导致村内工作瘫 错 痪;少数卸任村干部存在“  拆台”现象,他们对新一届 啮 村两委的工作消极对抗,甚 帐 至拉帮结派,干扰村内工作 婉 。

 四是做群众思想工作比 辂 以前难。我市经济发展迅速  ,群众办厂经商、走南闯北 Ⅲ 的很多,见多识广,但农民 沈 日益增长

 的民主意识同落后 芦 的文化素质之间存在差距。

 窍 有的只管自己办厂、做生意 爝 ,有的想借各种机会“捞” 惺 钱,有的自己“弄不好”而 逄 千方百计想“整”别人,还 王 有的对政府存在不满,总是  寻找机会阻碍各项工作…… 玫 对有损自己利益的,总有部 ╊分群众的思想工作很难做通  。

 五是开展具体工作比以 咀 前难。一方面群众要求很强 礓 烈,比如住房特困户建房、 葺 旧村改造等问题,都希望能 雀 够尽快给予解决,部分群众 糁 把没有落实的原因直接归咎 秸 于村干部的无能;另一方面 鹅 制度越来越规范,特别是国 赭 家宏观调控之后,土地等各 蝾 项政策都很严格,为群众办 仲 实事越来越难。为群众办实 臭 事光靠等肯定不行,如果适 应 当采取变通,操作又可能不 够规范,部分本来就不支持 嗓 村内工作的群众抓住机会到 嘱 处上访,村干部压力较大。

 铟 即使一些群众的具体要求部 ⑺ 分得到解决,但因与本人的 凯 愿望尚有一定距离,也不领  村干部的情。

 六是外来人 哑 口管理难。大部分外来人员 旆 缺乏第二故乡情节,治安、 捣 计生、卫生等方面始终跟不 娲 上本地群众。特别是卫生意 爬 识、习惯较差,外来人口聚 枚 居的农村,往往白色污染相  当严重,长效管理很难。

篇四:村委会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部工作中的不足及改进措施材料

 村干部工作中的不足及改进措施材料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在干部驻村上,制度没有落到实处,干部下村极少,存在“走村”现象。现在交通方便,有些干部即便到村里也是报报到,转一圈就回到了办事处或镇上,没有充分接触广大村组干部和群众,与群众交心少,对群众的感情不深,开展工作满足于当“邮递员”、传话筒,开开会,安排安排,部署部署,就认为把工作落实了。有的干部所包联的村,用“摇控”指挥,群众长期见不到人影。个别班子领导成员更是没有给分管干部下工作任务,只是对着上级文件,按着“摇控器”,坐镇指挥调度,不是重大事情干脆不下乡。

  2、在服务职能上,思想转变不到位。有的干部习惯于用计划经济体制的思维方式来做农村工作,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农村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识不清,对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层次思考,拿不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找不到解决办法,不总结别人经验,自己又创造不出经验,动辄耍态度,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取消农民税费后,现在个别班子成员和许多机关干部认为无权、无钱、无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肯做。对群众缺乏深厚感情,指导工作指手划脚、

 指责训斥,无耐心,不做细致工作,不懂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高高在上,伤害了群众感情,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声望。有的干部虽然下了村社,却是走近的,看好的,访富的,停留在听听汇报,走走形式上,没有真正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没有真正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工作号召多,应付多,做表面文章多,下功夫真抓落实少。一些干部办事扯皮、拖拉,有的对待群众的来信来访,采取推诿、哄骗的方式打发群众,态度生硬,作风粗暴,拒群众于千里之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度、法律贯彻不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一些领导干部办事讲关系,处事不公正,遇到矛盾往下压,遇到困难绕道走,承诺的事情不兑现,严重挫伤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有些干部违反国家法律和党的纪律,影响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3、在学风上存在虚浮应付,流于形式,机关学风不浓。理论学习不扎实不深入,学习培训少,特别是专业技术业务培训少,知识老化,少数干部能力差、工作效率低,不能独挡一面处理事务,有的甚至没有能力履行岗位职责

  ,难以适应工作需要。个别班子成员和少数机关干部不重视自身的学习,学习的自觉性不高,不能很好地结合实际去学习。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与鉴别力,不能从政治上、全局上、战略上认识和处理问题。有的同志缺乏应有的本职业务知识,缺乏市场经济、农业科技、法律等方面知识,不

 熟悉党的方针政策,开拓创新能力不足,面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无法正确把握,新办法不多,难以更好地服务群众,引导群众,更难以依法行政。虽然有许多干部手中持有计算机培训等级证书,却字也不会打,有的连开机还不会。在学习上,没有树立起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个别班子成员总是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水平最高,能力最强,本事最大,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看不起群众,不愿意向群众学习,遇事不同群众商量,不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把邓小平理论看成是死板、僵化的教条,没有用市场经济的知识去开动脑筋,找准适合 XX 经济发展的路子,结果导致某些决策失误,引起群众的不满与抵制,。对此,个别同志不及时修正偏差,改正错误,反而责怪群众“落后”、“保守”、“思想僵化”。

  4、诫勉惩处乏力,干部纪律松散。表现为部分干部上班期间经常迟到、早退、吃早点、买菜、购物、办私事;还有少数干部经常迟到、早退长达一两个小时,有的部门下午4:30 以后就无人上班,甚至有极少数干部“三天打渔、两天晒”,经常不上班;部分干部上班后闲聊无事、经常在三五几人座在一起聊天等。一些干部总是精神不振,事业心不强,工作得过且过,自由主义严重;一些干部工作方法简单,推崇农村工作、基层工作是“三分道理,七分蛮”,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极少数干部不说实话、不干实事,欺上瞒

 下;还有少数人无事生非,无中生有,以个人恩怨经常乱告状、胡作为,直接影响安定团结、损害和谐稳定、破坏经济发展;还有的干部甚至追名逐利,贪图享乐,经常参与****、经商办企业、大吃大喝等不廉洁的活动,有些机关干部由于饮酒过量,言行失态,在群众面前出丑,有的甚至酗酒后争吵不休,影响很不好;有的干部白天饮酒,说话办事面红耳赤一脸酒气,形象大打折扣。

  5、在干部管理上,政治教育缺位,思想作风涣散,存在重罚轻管现象。在干部管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经济制裁,轻教育引导的现象,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考核干部政绩的标准体系还很不健全,常常关注的是计划生育

  有没有问题、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出不出事,上级通报了没有,忽视了干部自身建设情况,使政府内部管理成了制度的盲区。在落实制度上,尤其在落实经济制裁制度时,有时搞“一刀切”,很多时候在无意中挫伤了干部的积极性。缺乏对干部正确的教育引导,正确应用激励机制,只注重工作结果,不注重与干部交流思想,了解干部真实想法,指导干部怎样开展农村工作,较少和干部交心谈想法,谈看法。相当部分干部只是被动地执行领导的命令,从而形成只要事办了,事办得好不好并不重要,进而导致各项工作只是浮在表面上,也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敷衍应付了事,这就让

 一些干部养成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消极应付,平庸渡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

  6、个别班子成员遇事推诿扯皮,不负责任,互相掣肘。突出表现在个别班子成员有利就争,无利就推,分管工作相互之间主动配合差、自行沟通少、工作难协调,互相推诿扯皮,凡事都要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协调;在班子内部,个别领导缺乏领导艺术,不能有效地调动班子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成员之间缺少信任,不能听取群众的正确意见、建议,大小事一把手亲自决定,副职作用难以发挥;还有的领导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正确的认识权力就是责任,不按政策和程序办事,把正常工作视为个人感情,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视为私有,部门作风比较生硬;还有个别领导干部奉行好人主义和庸俗关系学,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对错误的东西无动于衷,不批评、不制止,听之任之。有的批评下级轻描淡写,批评同级躲躲闪闪,批评上级遮遮掩掩,有的自我批评避重就轻,批评别人是浮光掠影,还有的是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在党内不说,到党外乱说,遇到困难绕道走,是非面前不开口,结果是软化原则态度,宽容落后情绪,迁就个人主义,助长歪风邪气;个别同志怕管事、不惹事,对干部作风问题不愿管、不敢管、不会管,导致干部存在干与不干、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比较突出。有极个别领导干部存在“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消极怠工,不思考发展,整天

 混日子,有的领导不能带头遵守组织纪律,出差办事不打招呼,有的领导在廉洁自律方面不能严格要求、以身作则,存在上班办私事,参与****,干部群众意见大。

篇五:村委会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反映:

 村“两委” 班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 存在问题 农村基层组织“两委” 班子在推进基层工作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组织领导不力。

 有些“两委” 班子不团结, 存在党支部包办一切或村委会不尊重党支部的意见情况, 各自为政, 相互“拆台” ; 个别“一把手” 独断专行和利己主义严重, 不仅消极应付上级政策, 借“四权四制” 之名, 办自己的事, 只顾亲朋好友, 漠视其他群众, 群众基础差; 部分村存在“二人台” 现象, “两委” 其他成员支持配合、 分工协作的意识不够强, 任职不履职、 从业不敬业。

 二是发展思路不清。

 受年龄、 学历、 能力等因素制约, 村“两委” 主要负责人对上级党委、 政府的相关政策措施没有真正弄清、 吃透, 制定村三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或与实际情况结合得不紧密, 或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规划, 发展思路不清、 方向不明, 发展理念、 发展举措停留在纸上、 念叨在口上, 重点不突出, 抓手不具体, 导致上级党委、 政府的决策落实停滞在“最后一公里” 。

 三是“造血” 功能不强。

 部分村缺乏主导产业, 没有专业合作社, 农牧民单打独斗、 分散经营, 无序、 无组织地参与市场竞争; 有的村受农村规划限制,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项目投入严重不足, 加之生态移民进展缓慢, 农牧民持观望态度, 致富难。

 有的城郊村, 因城市建设规划控制、 土地征用等原因, 存在项目难摆布、 矛盾难化解、 利益难平衡等困难和问题。

  二、 产生原因:

  一是基层民主的困境导致关口不严。

 封建残余思想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农村民主选举, 宗派观念已深入人心, 农牧民重亲情友情, 轻公平正义; 村民参与农村政治生活的内在动力不足, 导致形式参选率高。

 二是综合素质的欠缺导致领导不力。

 部分两委班子成员学历低、 年龄大、 思维固化, “等、 靠、 要” 的依赖思想严重, 习惯于用老经验、 老办法解决新情况、 新问题, 导致老办法不管用、 新办法不会用、 软办法不顶用、 硬办法不能用。

 三是罢免程序的繁杂导致“汰劣” 不畅。

 当前村的任期目标和年度计划只是粗略的、 概述的, 没有具体的时间表和量化指标, 群众监督评价很难掌握, 特别是村主任罢免难度较大, 因此部分村委主任有“恃” 无恐, 慢作为、 不作为,甚至胡作非为。

  四是基层“精英” 的流失导致能人不多。

 部分农牧民能人进城居住, 而返乡 创业的退伍军人、 外出务工人员、 致富能手, 或因回乡 时间短而无群众基础, 或

 因专注发家致富而对“村官” 不感兴趣, 使村“两委” 后继无人。

 同时, “村官” 的社会保障和激励机制尚不健全, 竞职“村官” 的动力不足。

 五是规划政策的限制导致发展不足。

 三区规划将部分村全部或部分划为禁止开发区, 基础设施建设、 农牧业生产等许多项目受限, 从而导致禁止开发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村自我“造血” 功能严重不足, 制约了当地农牧业生产发展。

  三、 对策建议:

  村子富不富, 关键看支部; 班子强不强, 关键在班长。

 村“两委” 能否发挥或发挥多大作用, 关键在于解决好“人” 的问题。

  (一)

 抓班子建设, 解决领导不力的问题。

 一是探索由联系村的科级干部兼任党支部第一书记, 与所在村同奖同罚同考核, 并将兼职情况作为科级干部考核、 提拔的重要依据。

 二是开展村“两委” 主要负责人菜单式培训, 着眼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和“两委” 主要负责人能力、 个性、 素质方面的“短板” , 有针对性地开展提升能力、 丰富知识等方面的“补欠” “洗脑” 式培训教育活动。

 三是优化“两委” 主要负责人罢免程序。

 建立健全村领导班子淘汰制度,畅通“能下” 渠道。

 四是注意村后备干部培养。

 将村换届选举与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 有意识地给大学生村干部、 退伍军人、 民营企业家、 回乡创业能人压担子、 交任务、 搭平台, 强化村后备干部梯队建设, 超前解决村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

  (二)

 抓责任落实, 解决重视不够的问题。

 一是制定全旗村“两委” 工作规程和主要负责人行为规范, 镇党委、 政府要结合年度工作目标, 制定详细的目标量化考评细则, 每半年考核、 通报一次。

 二是制定村“两委” 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 年度工作承诺制、 重点工作进展公示制和述职述廉制, 便于接受群众监督评议。

 三是把村“两委” 主要负责人纳入镇纪委监察范围, 约束和规范其工作行为, 让他们真正为百姓谋利益, 把推动村发展当成惠民的事业, 而不是借行公务之机谋私己之利的家业。

 四是建立村干部保障和激励机制。

 在加强村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上, 将村干部统一纳入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适当提高工资补贴标准, 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避免干与不干一个样, 干好干坏一个样。五是建立诫勉谈话制度, 镇党委、 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定期与村“两委” 主要负责人谈话, 掌握工作进度, 推进工作落实。

  (三)

 抓跟踪指导, 解决思路不清的问题。

 联系村领导干部要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进村入户, 长期蹲点, 跟踪指导。

 一是深入走访党员干部、 村民代表、 困难群众、 信访户、 致富带头户等, 全面排摸出村在班子建设、 服务群众和引领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并从主观、 客观和内因、 外因等方面剖析产生问题的根源, 在此基础上, 研究制定整改工作方案, 明确工作目标以及整改措施, 解决村发展“症结” 不清的问题。

 二是深入开展村党组织“星级化管理” , 对照班子坚强、 和谐稳定、 群众满意等十方面内容, 认真梳理, 严格评比, 寻找差距, 查漏补缺, 特别是围绕群众关心的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改善, 从基础设施建设、 主导产业确立、 典型示范培育等方面发力, 解决村

 发展主次不清的问题。

 三是深入开展个性化创建, 在找准薄弱环节的基础上,立足村地域、 产业、 资源、 人文等特点, 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 重点推进不同类型的特色化村党组织创建, 做到项目责任化、 责任具体化、 创建个性化、 品牌特色化, 解决村发展方向不清的问题。

  (四)

 抓阳光施政, 解决群众不信的问题。

 深入实施“四权四制” 村治模式, 推进村党务、 村务、 财务公开。

 特别是针对油气田开发补偿、 草牧场补贴等热点问题和“三资” 情况, 镇党委、 政府要组织纪检、 财政等部门工作人员和群众代表定期清查, 随时公开, 让群众及时、 全面获取村务、 财务信息,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不断提高村“两委” 班子的公信力。

 同时, 可以尝试推行“两委” 主要负责人家庭财产申报公示、 重大事项报告、 承诺事项述职等制度, 将党员领导干部的相关管理规定延伸到“村官” 参照执行。

  (五)

 抓产业发展, 解决“造血” 功能不强的问题。

 充分调动村联系单位和企业积极性, 立足村立足实际, 确立主导产业, 制定三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统筹考虑毗邻村产业、 地理等因素, 走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的产业联合发展之路。

 积极推行“1+2+Ⅹ” 联户模式, 村“两委” 班子成员每人联系 2 户党员或种养殖大户, 辐射带动其他户子, 帮助农牧民克服随遇而安、 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 , 制定家庭种养殖计划, 建立“一户一台账” , 适时提供技术指导, 主动对接协会, 推进市场营销, 保障农牧民既增产又增收。

篇六:村委会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支部工作存在的不足 村党支部工作存在的不足 篇一 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在基层,执政基础在基层,活力源泉也在基层。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村级党组织作为其中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通过优化组织设置、创新活动方式等,能最大限度地把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这一根本任务,使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力量。

 一、目前村级党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历来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强调基层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目前,村级党组织在推动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一,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充分,战斗堡垒作用不明显 我国农村实行村民自治制度以来,在部分村干部及村民中存在一种误解,即认为村委会的权威要高于村党支部、甚至把村民自治与服从党的领导对立起来。不能正确处理好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抹杀了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再加上部分地方宗族等势力干预村级事务,以致有些村级党组织在村民中缺乏号召

 力、凝聚力、战斗力,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权威没有充分确立,无法发挥真正意义上的战斗堡垒作用。

 第二,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素质不太高,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到位 村党支部书记是在乡镇党委指导下经"两推一选"产生的,他们大多是在群众中具有一定威信和工作能力、连任村干部多年的老党员。但其中有些人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政策理论功底弱,缺少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缺乏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因而很难带领村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村民收入,甚至还会运用不正确的思维方式开展工作。在带头富、带领富中作用发挥不太明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干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第三,村级党组织党内民主发挥不充分,党员权利义务意识不明确 有些村级党组织以缺少党员活动室、缺少经费支持等理由不开展经常性的活动,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党内生活制度流于形式。有些党员不十分明确自己在党内的民主权利与义务,缺少行使和维护权利的自主意识。还有的村支部书记把党支部在农村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理解为党的领导绝对化,忽视和否认村委会的职能作用,村内大小事都由支部决定、

 甚至由村支书个人拍板,忽视党员的民主权利,党内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得不到落实,工作随意性大。

 第四,村级党组织的保障激励机制不健全,后备干部的培养工作不重视 由于目前没有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符合村民自身发展的村级党组织保障激励机制,农村党员政治热情下降,缺乏为村民服务的意识。许多“农村能人党员”通过自己劳动挣得的钱远远多于村干部的报酬,他们往往不愿担任村干部,以致出现了村级党组织干部岗位“能人不愿干,能力差的人抢着干”的现象。此外,农村工作量大、比较繁琐,不脱产就完不成工作任务,而在具体工作中,因报酬低又不能脱离农业生产,所以农村党员干部常处于既没有做好工作又没有抓好生产的“两难”境地,其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不到位。市场经济促区域间人员的流动性增大,缺乏对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工作的探索创新,“断层”现象、“青黄不接”已成为当前村级党组织建设中普遍而严峻的问题。

 第五,村级党组织的设置模式创新不及时,组织活动载体不丰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村级党组织建设是关键。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党组织设置模式化,组织活动载体单一化的弊端逐渐显现。一是单纯按照村民小组和党员居住地设置党小组的做法,不利于行业相似、分工相近的党员相互交流致

 富心得、实用技术推广、疑难问题讨论,不能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创新性,不利于党员科技素质和致富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农民党员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的发挥。二是村级党组织原有的活动载体不巩固,落实不到位,活动载体单一、创新性不够。

 村党支部工作存在的不足 篇二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这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当前,一些地方出现村党支部战斗力不强,村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偏低,村级后备干部源头匮乏,村干部工作效率不高等现状,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笔者通过对目前村级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并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提出一些对策。

 一、村级党组织干部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两委”条块不顺,职责分工不清,村级组织战斗力不强 一些村“两委”班子扯皮推诿,互不相让,缺乏全局观念,导致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形同一盘散沙,工作处于被动局面,加之部分地方家族、宗族等势力左右村干部的工作,导致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村干部作用发挥不好,村级组织工作效率低下,

 离人民群众的要求相差甚远,削弱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使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二)村干年龄老化,文化知识偏低,综合素质不高 黔西县 382 个村中,两委班子成员 3686 人,其中:30 岁以下的 358 人占 9.7%,30—35 岁的 656 人占 15.3%,36—45 岁的1267 人占 34.3%,46—54 岁的 1027 人占 27.9%,55 岁以上的 469人占 12.7%。大专以上的 48 人占 1.3%,中专(含高中)文化的 513人占 13.9%,初中文化的 2635 人占 71.5%,小学以下文化的 538人占 14.6%。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难以理解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强。主要原因是村“两委”不注重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没有探索出培养村级后备干部的有效途径,忽视在年龄较低、文化素质较高的外出务工、经商这个群体中发展党员和培养村级后备干部。

 (三)后备源头匮乏,培养意识不够,后备干部储备不足 大部分村在配备后备干部方面面临困难,其原因有二点:一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区域间的人员流动,农村青年大多外出务工或经商,留守在家的多数都是老弱病残,村级后备干部源头匮乏。二是部分村党支部书记不愿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怕对自己的支书位置构成威胁。

 (四)主观特权严重,工作但求无过,“两委”作用发挥不好

 部分村级负责人视自己的工作职务为“特权”,对村“两委”中想干事、能干事的村干部进行排挤,影响其他村干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一些村干部工作作风漂浮,“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工作平平;有的村干部依赖思想严重,消极应付。加之村干部待遇偏低,使得村“两委”成员看不到出路和希望,缺乏工作动力,未能发挥有效作用。形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乡镇缺乏对村级干部的有效管理,事务分解不细、目标责任不明、奖惩措施无力。二是没有相应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措施,农村工作繁琐、工作量大,不脱产完不成工作任务;在具体生活中,因报酬低又不能脱离农业生产,所以村干部常处于既没有干好工作又没有抓好生产的“两难”境地。三是大部分村干年龄大、文化低,学习能力有限,加之村事家事事事管,基本上没有精力进行学习,忽略了科学文化知识的提高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

 二、解决的办法以及对策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农村党员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细胞,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力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黔西县以“三创三强”活动为载体,以“六个一工程”为切入点,不断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在强基础、强素质、强机制上下功夫,使农村干部成为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

 针政策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进一步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一)推动农村各项工作,“强基础”是根本 加强村级办公阵地建设、人才建设、经济建设,关系到农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和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现,夯实打牢基础,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强阵地基础。整合部门优势,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加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新建和改扩建力度,做到制度健全、设施配套、功能完善,切实解决“村干部办公有场所、党员活动有阵地”的问题,充分发挥办公房的综合作用,在“建”“管”“用”上下功夫,使村级组织基本达到“四化”标准(干部管理制度化、办事程序公开化、室内设施规范化、室外景观花园化),确保支部活动有阵地。

 2、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动力基础。以“党员承诺制”为切入点,结合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等开展活动,通过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引导农村党员做到“五带头”(带头执行政策,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带头勤劳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带头履行义务,关心集体公益事业;带头遵纪守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带头弘扬美德,树立农村文明新风),充分发挥党员的标杆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特别是流动党员管理,通过实施分类教育管理确保教育

 效果。对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提倡服务型的管理理念,确立专人联系跟踪服务,保证“流动党员到哪里,党支部的关怀就到哪里;农村人才流向哪里,党组织的教育引导就延伸到那里”。

 3、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强人才基础。结合实际,立足自主培养,采取公开选聘,鼓励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致富能手、军队复员人员、回乡青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流动党员参加村干部的选聘,将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和服务意识强的年轻人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选拔到村干部岗位,对暂不具备条件的可列为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培养。继续做好现有大学生村干部的培养和教育,鼓励他们深入群众一线,倾听群众呼声,集中群众智慧,解决实际困难,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和解难事。

 4、创办村级经济实体,强经济基础。村“两委”要因地制宜,找准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切入点,依托自身优势,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路子和发展模式,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盘活集体资产,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创办经济实体,壮大经济积累,增强办事能力。要结合当地农村实际及群众需求,按照利民便民的服务宗旨,整合供销社、村组织活动场所门面和农村专业协会组织等资源优势,兴办农村党建远程教育综合服务站,努力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新路子。

 (二)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强素质”是关键

 农村干部是农村“两委”的细胞,是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中坚力量,提高村干部素质,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其一,加强培训教育,提高知识水平,增强工作能力。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对村干部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村干部必须具备三种能力,一是发展经济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二是依法行政能力,促进村务工作规范;三是化解矛盾能力,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增强村干部发展经济、依法行政和化解矛盾的能力,可以在三方面下功夫:一是在加强综合培训上下功夫。采取请专家讲课、远程教育培训、实地参观、外出学习等方式,加大村干部的市场经济理论、农村法律法规和农业实用技术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力度,让他们开阔眼界,更新观念,增强能力。二是在提升学历培训上下功夫。要积极鼓励在职村干部报考大专院校,学费通过财政拨付一点、党费中支出一点、村干部自筹一点的办法解决,通过中央电大远程教育、县委党校等系统的学历教育,不断提高村干部的文化素质。三是在实现大学生村干部计划上下功夫。通过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下派和选派机关干部等方式,为村级组织队伍输送新鲜血液,努力改善村级组织结构,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其二,搭建培训平台,培养致富能人,充实村级后备“库”。农村致富能人是农村先进分子,具有较强的“双带能力”,是村级后备干部的重点培养对象。在培养过程中,要以专业协会等民间

 组织为平台,为农村致富能人的素质提升提供培训,支持帮助他们致富,激发他们的入党热情,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农村致富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使他们成为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领头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三)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强机制”是保障 村级组织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基础,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形成“有人督促做事、有人主动做事、有人认真干事”的良好局面。

 首先,加大投入,量化责任,推行村级事务目标责任制。黔西县从提高村干部报酬、解决村干部养老补助和划拨村级组织活动经费入手,提高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从 2007 年 1 月 1 日起,县财政每年划拨的村干部工资和村级组织活动办公经费由原来的 381 万元提高到 1000 万元,其中 827.4 万元用于提高村干部待遇, 117.8 万元用于代缴村干部养老补助金,1.6 万元用于代缴村干部医疗补助金,53.2 万元用于解决村级组织活动经费问题。至此,村干部工资报酬提高到 421 元,比往年提高了 200 多元,充分调动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解决了村干部的后顾之忧。为确保村干部公开、公平、公正地处理村级事务,县委组织部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村级组织目标管理责任制...

推荐访问:村委会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村委会 工作人员

十九范文网 www.ib19.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十九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