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十九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其他范文 > 教育部十四五规划5篇

教育部十四五规划5篇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3-13

教育部十四五规划5篇教育部十四五规划 市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十四五”规划 为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和XX市关于全面深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部十四五规划5篇,供大家参考。

教育部十四五规划5篇

篇一:教育部十四五规划

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十四五”规划

 为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和 XX 市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按照教育部《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结合我市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以下简称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师德为先、追求卓越、倾斜农村、协同推进的原则,以完善培训组织架构、构建分层分类分科分岗位培训体系、创新培训管理机制为抓手,围绕全员参训、全程指导的目标,扎实推进教师、校长、教研员三支队伍培养十大工程,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师资队伍,为落实强首府战略,打造“品质教育、学在 XX”的教育品牌提供智力支撑、人才支撑和创新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师德为先,师风为本。始终将师德建设放在育人工作的首要位置,在完善师德长效机制、压实主体责任上下功夫。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师队伍培训全过程,强化对教师队伍的思想引领。将法治培训、党史教育列为校长和教师全员培训的重要内容,促进教师师德修养和法治意识普遍提升,促使教师队伍所有成员自觉秉持职业操守,不断增强人格魅力,持续陶冶道德情操,真正成为思想高尚的育人者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二)追求卓越,精英领航。推动各级各类学校高度重视教师培养工作,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不断提高执教水平和育人能力。着力加强优秀教师队伍培训,培养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教育名家、具有较强专业理论知识和扎实实践能力

 的研究型教师、具有现代领导力和创新精神的品质校长、具有突出课堂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的骨干教师。

 (三)倾斜农村,下移重心。统筹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项目和经费,重点向乡村教师倾斜。“国培计划”“区培计划”向乡村教师倾斜,重点开展乡村教师及校长、紧缺薄弱学科教师、新任教师岗前培训。组建专家团队,以送培到乡村学校的方式,开展整校或整学科推进的研修活动,全面提高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健全乡村学校校本研修制度,提高校本研修质量。

 (四)上下联动,协同推进。加强对教师培训工作的市级与县区级统筹力度,积极推进教师培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分层分类分科分岗位的教师培训体系。探索建立适合实际需求的培训制度、培训课程与培训方式。以提高教育教学技能为根本目的,以典型教学案例为载体,以问题解决为主线,促进教师切实改进教育教学行为方式,提高教师队伍培训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主要目标 到 2025 年,建成科学完善的培训体系、打造内涵丰富的培训品牌、形成协同有序的培训管理体系,教师培训全员覆盖,有效支持全市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依据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和教育部颁发的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分层分类分科分岗位精准实施中小学幼儿园(中职)教师全员培训,完成全市在岗中小学教师每人每年不少于 72 学时的全员培训,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

 四、工作措施

 推进“XX 教育云平台”建设,依托云平台整合提升 XX 市教师网络研修社区研训功能,使云平台成为教师队伍培训的资源中心、学习中心和管理中心。加强研训资源开发,重点完成《XX 市中小学学科培训工作指南》培训课程内容建设,逐步形成课程涵盖面广、内容丰富、指导性强的培训资源。依托云平台开展网络教研和网络培训,支持教师打破时空限制进行自主研修。依托云平台提升培训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培训效果评价、学分登记认证。

 加强“国培计划”“区培计划”项目的组织,做好参训教师的选定和培训效果的跟踪反馈。研制培训质量评估标准,制定教师培训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培训重点工程的设计实施,以点带面推动县区、学区、学校多级联动,协同实施全员培训。分级建立市县校教师队伍培训专家库,组建高水平培训专家团队,落实全程指导。加强市级教师队伍培训基地建设。支持高水平中职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成 6 个自治区示范性专业发展研究基地、30 个自治区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 10 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加强教师及教育管理干部对外交流,创造条件支持校园长、教职工参与国际培训,拓展教师国际视野。

 加强教师培训机构职能建设,完善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市、县、校三级培训管理体系。推动 XX 市教师培训中心成为全市教师培训的指导与管理中心,重点做好政策制定、监督检查、质量评估,指导县区教师培训中心健全和完善制度及职能。大力开展校本培训,县区建立校本培训备案制度和视导制度,加强工作指导;学校制定校本培训规划,分年度实施,强化校本培训内涵建设,形成特色校本培训文化和机制;建设校本培训示范校,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建构师德修养、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学科素养与教学能力、教研科研能力四类培训内容模块。培训课程内容立足于备、教、学、评等教学环节,以问题

 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突出“实践性”和“智慧性”。加大常规管理专业能力提升、法治、校园安全管理教育培训力度。推进基于学习共同体的互助交往式学习,实现集中面授和个人研修、线上学习和线下研讨、理论提升与跟岗实践相结合的多元化、混合式培训模式创新。

 开展新入职教师为期一年的基地研修,抓好 2-5 年教龄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规划,推进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教坛明星的培养,形成教师专业发展五级梯队。引导广大教师扎根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班级管理水平,在教育教学本职岗位上脱颖而出。探索基于教师、校长、教研员三支队伍的“新入职教师——成长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优教师”五级梯队分层培训模式,为不同专业发展阶段、不同岗位的教师提供丰富适切的培训选择,提高教师队伍培训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教师根据个人岗位类别和发展层级做好专业发展规划,有目的、序列化地参加培训活动,推动教师专业素养的持续发展和高素质人才梯队的建设。

 五、重点工程 (一)品质教师强基工程 以新教师基地培养项目、乡村教师专业提升项目为重点,促进新教师和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基地研修,使新教师缩短成长周期,尽快成长为合格教师。通过城乡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助推乡村教师加速专业发展。以心理健康资格培训项目、校本研修培训项目、班主任专业成长培养项目、学科教师培训项目为抓手,切实提高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校本研修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和学科教学能力、安全管理教育能力,为塑造品质教师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信息技术提升工程

 组织实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深入开展基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精准培训,全面提升教师队伍信息素养。到 2022 年底,完成全市教师每人 50 学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网络课程培训 25 学时、信息技术支持的校本实践活动 25 学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建设各级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团队,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培训。学校制定、完善信息技术应用机制,建好信息化管理团队,通过资源建设、校本培训、信息化教研、专项课题研究、信息技术应用比赛等举措,为教师常态化应用信息技术提供保障。

 (三)教学骨干育秀工程 以学科带头人的选拨标准为依据,通过研训结合、跟岗研修、深度参与等方式聚焦课堂,研究学生,研究课程,以案例式、任务驱动式、项目研究等多种方式,研究改进教学。通过导师指导,初步提炼教学风格,以参加课堂教学比赛、申报市级以上课题等形式提高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最终成为师德修养良好、课堂教学优秀、科研能力突出、班级管理有效的学科带头人。

 (四)学科带头人深蓝工程 以教坛明星的选拨标准为依据,从我市中小学教师学科带头人中遴选一批优秀教师,通过建立档案、专项培训、任务驱动、搭建平台等方式,有计划、有组织地培育一批师德高尚、理论扎实、教学精湛、善于研究、风格凸显的优秀学科带头人,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助推其尽快成长为教坛明星,为培养教学名家储备人才,带动我市学科教师专业发展。

 (五)教坛精英领航工程 以名师教学思想的形成与教学流派的传承及发展为主题,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为成长方式,建立“选、培、管、用”一体化机制。通过

 集中学习与校本研修相结合、专题培训与综合教研相结合、理论指导与实践研训相结合等方式,以实践任务驱动培训,在导师指导下,提炼教学主张,优化教学模式,形成教学风格,成为具有良好国际视野、宽厚学术涵养、独特教育教学思想、在全区乃至全国有较大学术影响力的教坛精英和教育专家。

 (六)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工程 以特级教师培养项目和首席教师培养项目为依托,重点实施教育教学思想凝练和工作室建设,从特级教师中遴选一批首席教师,通过专项培养,着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素质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组织协调能力强、榜样示范突显的中小学首席教师队伍。遴选培养部分校长、班主任和教师实施“三名”工程,通过建立市级“三名”工作室,凝练现代教育思想,锻造教学风格与品牌,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品质,塑造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在全区相对知名的中小学教育名家。

 (七)教研员队伍领军工程 加强教研员队伍培训,将全市教研员队伍培训纳入教师“国培计划”“区培计划”,县区教育局建立教研员全员培训制度,各学校要建立教研组长培训制度,确保每位教研员和教研组长每年接受不少于 72 课时的培训,整体提升教研员和教研组长的教研能力和教学指导水平。在全市专职教研员中遴选 200名教研员,实施为期三年的教研员领军培养工程。科学设计培养计划,系统设置培训内容,采用导师制、分段分类开展集中培训、到先进地区跟岗学习、工作坊研修、自主研修等方式,物化出一批优秀成果,打造一批政治素质过硬、事业心责任感强、教育观念正确、教研能力强、职业道德良好,领军作用明显的教研员。引导教师充分认识科研的先导地位,带领和指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

 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帮助教师确立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科研项目,进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切实提高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科研水平。

 (八)青年干部扬帆工程 根据市教育局机关和直属各单位年度民主推荐的后备干部(优秀中青年干部)名单,确定“扬帆计划”培养对象 200 名。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多岗位实践锻炼、动态管理、科学考核等方式,实现“扬帆计划”培养对象在思想、政治等方面素质和教育管理、组织协调等方面能力的不断提高,充分展现中青年干部朝气蓬勃、开拓创新、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适应 XX 教育大发展对人才干部队伍的需求,努力培养中青年干部成长为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撑得起、作风上过得硬的中坚后备力量。

 (九)卓越校长培养工程 在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县区、民办事业办学校自愿参与)中遴选校长 100名。以“自主发展、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为培养对象的成长路径,以“课题研究、实践探索、学术交流、导师带教、跟岗学习和区外访学”为主要成长方式,采用“理论学习——返岗实践——实践反思——实践优化”多次循环的方式进行培养。通过“做中学”的方式,提升校长对教育政策的把握力和实施力、引领课程教学改革的专业领导力以及开展行动研究的教育科研力,实现“创办优质学校——培养高素质学生——造就卓越校长”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培养一批理念先进、业界标榜、同行推崇、社会认可的卓越校长。

 (十)特色专项培养工程 根据国家、自治区教师培训项目设计和 XX 市教师队伍发展现状,依托培训者培训项目、党员、党组织书记和纪委书记(纪检委员)党务培训项目、党外干部培训项目、思政教师培养项目、艺体学科优秀教师培养项目、中职“双师

 型”教师培养项目、幼儿教师能力提升培养项目、特殊教育多元化育才培养项目等特色专项培养项目,对我市特定学科、特定学段等特定教师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培养,促进我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六、工作保障 (一)强化组织保障 各县区、开发区教育局和各中小学要将教师队伍培训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县区、开发区、本单位工作规划,加强领导,统筹安排,整体部署。相关职能部门要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全市教师队伍培训必须坚持以各级教师培训工作文件精神为指导,全面提高培训质量,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二)健全制度保障 加强对市级培训项目的立项规划和效果评估,加强培训过程管理,加强培训项目评估管理,不定期开展专项督查。积极探索学分制管理改革,制订全市培训学分实施办法,遵照属地管理原则,以县区级教师队伍培训中心为主,做好周期内教师队伍培训学分的计算、登记、确认工作。进一步完善教师培训学分与教师资格聘任、职称评审等的配套制度。

 (三)做好投入保障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经费主要通过财政拨款方式加以保障。教师培训经费要列入财政预算,并按照不低于当地教职工年度工资总额 2%的标准予以安排。中小学、中职学校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 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加强培训经费的使用和监管,确保专款专用、用足用好。督促校本研修经费的规范使用,切实保障民办学校的师训经费。

 (四)营造环境保障...

篇二:教育部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规划纲要全文 教育十四五规划纲要全文 9 篇 【篇 【篇 1 】教育十四五规划纲要全文 “十四五”是十九大明的确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阶段建设起始之年,更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各项建设的要害之年。根据市县“十四五”基层党建工作要点,“十四五”期间,我局党建工作整体思路是:坚持以 xxx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系列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抓实基础,改进作风,持续抓好“基层党建提升年”“支部建设规范年”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为建设“xx 明珠”的新局面提供坚毅的思想和组织保障。

 一着眼做到 一着眼做到“ 两个维护”,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一)持续深入学习贯彻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xxx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xxx 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把深入学习贯彻 xxx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与学 xxxx 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贯彻省市县组织工作会议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密切衔接起来,进一步领会

 把握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抓好机关党员和领导干部政管理论学习。

 (二)持续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格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认真抓好问题整改,确保取得实效,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推动领导干部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维护以 xxx 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xxx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持续抓好党内教育培训。要通过依托红色革命传统文化教育平台和创新党员教育培训形式,采取集中培训现场体验异地教学等多种方式,开展对局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书记党务干部新党员的培训,开展党员对党绝对忠诚和强化党员身份意识的培训,引导党员干部做真学真信真懂真用的表率,确保党员教育培训全覆盖。

 二着眼建设一直过硬干部队伍,加强干部建设 (四)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标准。严格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按照“为工作选干部凭业绩用干部”选拔原则,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管理敢担当作风正的干部,重用想为敢为勤

 为善为的干部,强化选人用人的正导向能者有位的正激励公平公正的正能量。加强和改进干部考察考核工作,培养选拔干部必须提高政治标准,实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分析研判,评选表彰优秀党员干部,统筹做好全局机关干部的日常调整配备工作。

 (五)加强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培养选拔。严格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要求,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拔任用力度,积极向县组织部推举优秀年轻干部,加强与干部经常性谈心谈话,了解年轻干部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状态,发明存在的问题积极解决,大力培育造就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六)提升干部的专业化能力水平。着眼新时期党员干部理论 WZ 党性教育道德教育和专业化能力提升的需要,领导干部要带头学理论强信息,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干部需求为导向设置培训内容,增强司法服务经济建设相关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培训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

 (七)严格干部日常监管。严格落实抓党建的主体责任要求,强化监督责任,和纪检部门做好衔接,按照全员全维的要求,建立干部监督台账,及时掌握干部情况,确保人人都在监

 管中。加强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加强对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日常监督和检查,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八)严把干部考核关。严格执行干部考察考核制度,把政治标准贯穿干部考核工作始终,注重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功夫下在平时,考核重在平时,看干部的长期表现,做到既知人之短知人之长,也知人长中之短知人短中之长。针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庸散懒”现象,进一步严格绩效考核制度,通过量化考核指标硬化考核标准强化考核措施,加大奖惩力度,进一步调动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三着眼标准化规范化,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 (九)全面落实党支部工作条例。进一步推进基层党支部建设科学化标准化和制度化,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切实夯实基层工作,落实好“常规工作上台阶重点工作求突破考核工作争先进特色工作出亮点”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党支部“五化”建设的具体举措,开展全覆盖专题业务培训,力争年内机关党支部达到“五化”标准,注重党建实效化,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十)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积极推动组织生活正常化。推动主题党日常态化制度化,机关支部主题党日期间原则上不

 安排业务工作会议和需集体行动的工作,确保全局广大党员特殊是党员领导干部有时间有精力正常参加组织生活。

 (十一)做好党员管理和组织发展工作。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工作和新党员的发展工作,确保新发展党员质量;完善党籍管理,特殊是律协党总支的党籍管理工作,我们将与律协党总支进行对接,通过走访调查等形式,理清党员律师档案资料,兴顺律协党总支的党员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党章及有关规定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进一步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及时了解党员需求,做好服务党员工作。从关爱党员干部入手,建立本局生活艰难党员老党员明细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在重要的节假日从党费行政经费中安排资金开展生活艰难党员老党员走访慰问,“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竭力帮助解决实际艰难。

 (十二)大力实施阳光党务。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要求贯穿到党务公开全过程各方面,发展党内民主,强化党内监督,使广大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强化基层党建经费队伍责任保障,将组织运转经费按照 2%的比例纳入财政预算,建立运转经费正常增长机制拨付监督机制考核奖惩机制,确保资金拨付管理使用规范高效。

 四着眼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结力和战斗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十三)坚定不移走党指引的群团发展道路。把群团工作纳入党建工作体系,坚持以党建带工会妇联团委合建的工作思路,将群团组织有机集合整合资源,把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要求自觉贯彻到各项工出作中去,确保群团工作形成合力。

 (十四)助推各项重点工作全面发展。要进一步聚焦主业,加强党建倾作用。一是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加强驻村帮扶工作,调优补强驻村帮扶工作队,对派出的第一书记,实行季度培训季度点评不合格“召回”制度,切实提升帮扶实效。提高帮扶质量,将不能按要求开展走访提供服务的帮扶责任人进行替换,激励一般党员参与结对帮扶。二是助推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创新方式,强化扫黑除恶工作宣传,激励广大党员群众主动检举揭发黑恶势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足度。三是助推司法服务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党员律师进社区服务群众零距离”这一品牌党建活动。计划每年选出一到两个律协党支部,到社区开展个性鲜亮主题突出群众急需的党建活动,并积极向上级部门和公共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打造县司法行政系统党建工作亮点。

 【篇 【篇 2 】教育十四五规划纲要全文

 一、 一、“ 十三五”规划工作情况 规划工作情况 “十三五”规划工作期间,我局紧紧围绕“反腐、改革、法治、发展”这一主题,积极发挥审计的保障和监督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2020 年期间,我局共完成审计单位 93个,查出主要问题金额 50.49 亿元,其中:违规金额 0.64 亿元,管理不规范资金 49.85 亿元。审计发现非金额计量问题 175个。审计处理处罚资金 4.59 亿元,其中:应上缴财政资金 0.75亿元,应归还原渠道资金 0.52 亿元,应缴纳其他资金 650 万元,应调账处理金额 3.26 亿元。移送处理事项 48 件,其中:移送纪委 35 件,有关部门 13 件,移送处理人员 4 人;提出审计建议 282 条;完成政府转办事项 520 个。其中,市水务局、原城管局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市供销社财政收支、2017 年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等 5 个审计项目,先后获得自治区、银川市优秀、表彰审计项目荣誉,共计 5 人获得审计标兵称号。

 (一)审计服务大局。一是跟踪审计推动政策落实。五年间开展了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减税降费、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稳就业”等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督促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为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提供参考和依据。二是持续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认真抓好经济责任审计“两办新规”的执行,及时更新审计对象底数,扎

 实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工作。精心组织实施了对市财政局、科技局、农牧局、教育局、市委办、组织部等 36 部门(单位),临河镇、白土岗乡等 4 个乡镇和城投、文投、融资担保等 3 个国企企业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工作,不断促进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三是持续服务保障提升财政资金绩效。通过审计监督,进一步强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促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连续五年对灵武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暨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开展审计工作,针对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前瞻性、预警性的审计意见建议,每年的财政同级审计工作报告都得到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高度肯定。相继开展了市政协办、农综办、人社局、交通运输局、水务局等 23 个部门(单位)预算执行审计,对公安局、再生资源园区管委会、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白芨滩林场等 14 个部门(单位)财政收支审计和 5 个乡镇的财政决算审计。四是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审计。2016 年至 2019 年共完成工程建设审计项目 3590 项,审计总金额 112.94 亿元,审定资金 102.88 亿元,核减工程造 10.06 亿元,核减率 8.91%,其中:招标控制价审核 1896 项,送审金额 55.26 亿元,审定金额 50.17 亿元,核减造价 5.09 亿元,核减率为 9.21%;工程结算审核 1694 项,送审金额 57.68 亿元,审定金额 52.71 亿元,核减造价亿 4.97元,核减率为 8.62%。

 (二)审计创新突破。一是加强统筹规划。精心谋划了灵武市十三五审计工作工作任务,就推进审计全覆盖、创新审计方法、科学审计管理、提升审计质量等进行了探索和规划。二是顺利完成审计机关机构改革。按照机构改革相关要求,成立了灵武市委审计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进一步加强了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强化了审计工作的统筹协调,先后召开四次会议研究灵武市审计工作重大事项。积极承接了发改局的“重大项目稽查职责”和财政局的“财政监督检查职责”,并有序开展相关业务工作。三是有序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突出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监督,初步实现了一级预算单位审计全覆盖,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全覆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四是探索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连续三年分别对马家滩镇、原林业局、崇兴镇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探索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方式、方法,为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与领导干部的履职评的有机结合进行了尝试。五是推进审计整改工作。建立健全审计整改督查考核机制,将审计工作纳入全市目标绩效考核体系中,推动审计结果运用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对 2015 年以来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开展督查,移送处理敷衍整改及未整改事项 15 件。同时审计整改落实情况列入被审计单位主要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和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六是稳步推进投资审计转型。认真贯彻落实《审计署关于进一步

 完善和规范投资审计工作的意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投资审计工作的通知》(宁政办发〔2018〕64 号)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到在法定职责范围内独立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必要性,全面退出工程结算和控制价审核,不再承担工程项目建设决策和审定、征地拆迁、工程招标、材料价格认定等决策和管理活动。

 (三)存在问题。一是新时代审计工作要求审计全覆盖,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逐年增加,同当前审计力量不足、审计人员专业覆盖面不够的矛盾仍然突出。二是审计技术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创新,在运用推广大数据和信息化审计手段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三是个别部门和单位对审计查出问题重视不够,致使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进度缓慢,审计结果运用程度较低。

 二、 二、“ 十四五”工作思路 工作思路 2021—2025 年,灵武市审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自治区、银川市和灵武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各级审计委员会会议和审计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打好“三大攻坚战”总体工作思路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大力推进审计全覆盖,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

 用;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切实加强审计机关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努力建设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

篇三:教育部十四五规划

4 期 “十四五”规划与中国教育的改革开放创新 9 育年限的13年,这不同于10年、12年、15年的方案,它的特别之处是主张义务教育年限为 13年。大步方案是指在“十四五”期间将学前一年纳入义务教育,“十五五”期间将高中教育三年纳入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年限延长的行动计划如果顺利实施,将为我国建设教育强国提供更加充足的人力资源。与之相关的我们还建议启动高中阶段教育的全面普及计划,为“十五五”“十六五”高中阶段的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奠定基础。

 3. 在高等教育方面,主张实施“双一流”深入推进工程 “十三五”期间末期国家启动了“双一流”,到了“十四五”期间双一流该怎么发展、如何发展?我们建议实施深入推进工程,在职业教育方面实施产教融合发展工程。

 4. 教育脱贫攻坚的任务还相当繁重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从目前情况来看难度相当大,尤其是这次疫情期间,很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为了购买公共卫生产品花了巨资。我认为“十三五”期间我们教育脱贫攻坚的任务还没有完全完成,但是鉴于国家将宣布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在教育方面我们应考虑组织实施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工程,以巩固教育脱贫攻坚的重要成果。

 5. 实施新一轮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的提升工程 比如第 12 个工程建议“实施师生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行动计划,适应数字化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第 13 个建议实施“教育数字基建”工程。关于新基建最近一段时间也引起了非常热烈的讨论,长江教育研究院根据自己的研究,建议国家在“十四五”期间将数字教育基建工程纳入到行动计划当中。具体来说就是由国家统筹,将教育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纳入日后国家与地方经济复苏的重大项目投资计划。以五年为一个规划期,按照比前一个周期教育信息化总投入高出 25%至 30%的比例,在地方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当中,相应的再配套高出 25%至 30%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专项投入经费,将国家教育专网和中西部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作为重点。同时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对教育信息化企业信贷投放,鼓励民间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等基金,积极投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注:本文标题系编者根据作者发言添加)

 试论“十四五”教育规划的基本方位和主要思路 张

 力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北京 100816)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27(2020)04-0009-05 今年的长江教育论坛主题很有意义,关注疫情下如何编好我国教育事业“十四五”规划。近 30 年来,从“八五”到“十三五”时期,笔者近距离参与了六轮全国教育规划有关——————————————

 收稿日期:2020-05-16 作者简介:张力,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

 万方数据

 10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调研起草工作,对党和国家宏观教育战略意图比较熟悉。结合以往经验和新形势分析,现对研制“十四五”教育规划有关问题谈两点体会。

 一、关于“十四五”教育规划的基本方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全国已经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各级教育毛入学(园)率稳居全球中上收入国家行列,教育水平排位略高于人均 GDP 国际排名。“十四五”时期将是 2021-2025 年,这就是 2020 年前我国教育事业的基本面,也是“十四五”教育规划的坐标点。

 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历次中央全会文件做出一系列新的教育部署。根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教育论述、特别是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中办、国办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这些都是研制“十四五”教育规划非常重要的遵循原则。

 展望未来,有若干时间点需要格外关注。首先是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全国及教育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收官,加上此前的 10 年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到期,还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配套教育规划,各层面执行状况和基层实施效果,都需要全面梳理总结,这是“十四五”教育规划的实践依据。

 接下来,明年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2022 年党的二十大召开,将有更新更高的部署和要求,现在的“十四五”规划直接锚定 2025年,再往前“十五五”时期,还要对标中国落实联合国《2030 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然后,“十六五”时期,完成《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预定目标任务。

 因此,“十四五”教育规划承前启后,在未来三个五年时期是继往开来的开篇,成功不仅取决于教育系统自身状况,关键还要看大环境。现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势头还没有完全遏制,今年我国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势必放缓。2019 年 GDP 接近 100 万亿元,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 4 万亿元,今年财政收支总盘能不能保持住,还有很多变数。还有分析说,以 2020年为节点,今后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将显著调整,相应的产业就业结构也将发生深刻变化。这对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来说,将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会有很大机遇,这些需要“十四五”教育规划予以充分考量。

 二、关于“十四五”教育规划的主要思路 综观“十三五”规划教育预期目标,若如期实现则意味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将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从表 1 比对一下 2019年 14 项数据和今年预期目标值,已有一半指标提前实现,另一半,中职在校生即使今年不能达标,高中阶段在校生限于学龄人口基数能否回到 4000 多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指标不够健全难以统计,这两项没有把握。估计学前三年毛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和在学研究生规模应如期完成。那么,在“十四五”期间这组指标继续向前推展多远,是否增加指标项,还需要好好论证。

 研制“十四五”教育规划,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基于新时代我国教育体系基本框架。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的总体要求,当前我国教育体系基本框架由三条基本通道构成,如图 1 所示的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三大体系之间相互链接,不同层次类型教育的横纵交接方式有所差异,逐步形成覆盖所有学龄人口和其他公民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万方数据

 第 4 期 “十四五”规划与中国教育的改革开放创新 11 多年来社会上最熟悉的是普通教育体系,现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依法淡化了升学选拔竞争,但到普通高中、普通本科、学术型硕士博士,所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就挤在这条通道上。从全民终身学习的理念出发,这一状况正在逐渐改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政策层面对中等职业教育以后的通道向上延伸,既有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也有应用技术本科,还有专业型学位研究生,都是广义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同时,学校和社会各界愈加重视继续教育体系,多样化非学历教育培训势头很好,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学分银行试点也初见成效。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着眼于“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强调“完善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统筹协调发展机制”。为此,“十四五”期间进一步畅通终身学习立交桥,依然要把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基础工程。针对普通和职业教育通道上的中考、高考和考研的枢纽环节,大的方向将是试行二者筛选机制,现在考研已分列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单考单招,但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和 2014 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的要求,尚未完全落实到位。相应地,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高校,也可以考虑试行宽进严出的模式。“十四五”期间需要更好理顺三条通道的关系,而不能仅聚焦在正规学校学历学位教育上。

 《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明确提出,到 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这一目标比届时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还要更高,必须加快推进。2035年教育现代化主要发展目标,就是要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分重点领域夯实国民教育基础,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相应地,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战略重点非常清晰,概要地讲,学前教育普惠化,义务教育从均衡发展迈向城乡一体化,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职业技术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等教育内涵式发表 1

 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和 2019 年实现程度 指

 标 2015 年 2019 年 2020 年 属

 性 学前教育 在园幼儿数(万人)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4265 75.0 4713.88 83.4 4500 85.0 预期性 预期性 九年义务教育 在校生(万人)

 巩固率(%)

 14004 93.0 15400 94.8 15000 95.0 预期性 约束性 高中阶段教育 在校生(万人)

 其中:中等职业教育 毛入学率(%)

 4038 1657 87.0 3994.9 1576.47 89.5 4130 1870 90.0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高等教育 在学总规模(万人)

 在校生(万人)

 其中:研究生(万人)

 其中:普通本专科(万人)

 毛入学率(%)

 3647 3511 250 2625 40.0 4002 3986.44 286.37 3031.53 51.6 3850 3680 290 2655 50.0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继续教育 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万人次)

 -- -- 35000 预期性 人力资源开发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3.3 13.6 13.5 预期性 数据来源:《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4号)》,2017年1月10日。教育部《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5月20日,(论坛后更新数据)。

 万方数据

 12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展,继续教育灵活多样,特殊教育融合教育、医教结合。在这张中长期教育现代化战略规划蓝图的指引下,全国各地将用三个五年规划接续落实,“十四五”规划必须起好步、打好基础。

 对于如此宽泛的教育和学习服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下,完全由政府包办是很难有效的。因此,从“十一五”到“十三五”期间,我国在公共政策层面切分了基本公共服务、非基本公共服务、非公共服务,作为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在教育和学习领域中的法律政策界限逐渐明晰,现有和准备出台的教育和学习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已非常全面。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两端,已经显现服务供给方式的“光谱”,就是从纯公益的、慈善的、免费的、普惠的,到准公益的、半公益的、混合的,再到非营利的、微利的、营利的布局,总体来说,服务分类已基本到位。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教育和学习业态多种多样。正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所要求的,“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重点强调过的未来教育和学习大格局。我们正处在教育和学习资源的“战国时代”,需要深刻思考后疫情阶段如何更好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

 前一阶段全民抗疫,我国大中小学实施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取得了很好的实效,也积累了有用的经验。最近陆续有些网上调查显示,学生、家长、教师对在线教学基本满意,大中小学的满意度有所不同。有专家分析,在目前网络技术和师资设备等条件下,在线教学传授知识型显得比较有效。但对程序型、建构型、技能训练型教学,还有很多短板需要加长。

 学前教育 初中教育 小学教育 普通教育体系 继续教育体系 普通高中教育 普通本科教育

 学术学位研究 生教育 人力资源市场 职业教育体系 初等职业教育 人力资源市场 学科及分支倾向

 岗位及岗位群倾向 个性化多选倾向 专业学位研究 生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 业专科 应用技术本科

  本图参考: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2014年6月16日。

 图 1

 新时代我国教育体系基本框架 万方数据

 第 4 期 “十四五”规划与中国教育的改革开放创新 13 今后,在我国打造全民终身学习相关服务升级版的过程中,优化配置从政府到市场、从国内到国外的资源,从蓝海向深蓝海进发,会不会受到逆全球化、单边主义等思潮阻滞而放缓,也是需要认真研判的。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什么是有质量的教育和有用的学习,什么是能够让我们子孙后代永续发展的教育和学习制度体系,的确是今后需要努力探索、不断实践的关键问题。总之,“十四五”教育规划应该重点突出,紧密切合基本国情实际,秉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方略,使教育和学习更好地适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求。

 教育规划编制的方法及实践 张民选 (上海师范大学 国际比较教育研究院,上海 200234)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27(2020)04-0013-05 一、规划总论 关于规划,早在中国古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说法。春秋时期也有了“左庙右学”的规划,董仲舒开始对教育、育才、化民有周详的建议安排。欧美各国从古希腊的色诺芬在讲斯巴达城邦的体制中,就已经涉及到教育规划的思想。18 世纪也有两个非常著名的教育规划,一个是狄德罗为俄国叶卡捷琳娜女皇制定的,一个是卢梭为波兰政府编制的。从现代意义上说,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发明者。在制定第二个五年计划过程中,苏联已经非常明确有单独编制的教育规划,这也就是...

篇四:教育部十四五规划

期(总第1007期)2022 年 4月上自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以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已进入推进发展阶段。2018年,15所新升格的民办本科高校被教育部列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改革院校;2019年,新增6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其中民办学校5所,公办学校1所;2020年,教育部论证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体系和管理办法;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对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十四五”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条件成熟的高职院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因此,深入探究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的发展动力及改革路径,有助于广东高质量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全方位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摘要]制度理论视角下的强制性同构、模拟性同构和规范性同构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合法性难题、环境失衡风险高和共同体认知困境是广东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现实境遇。

 “十四五”时期,广东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完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合法性, “自下而上”主动变革顺应环境变化,凸显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优势。[关键词]“十四五”时期;广东;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制度理论[作者简介]杜玉帆(1983- ),女,江西丰城人,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博士。(广东 广州 510510)[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高等教育专项课题“‘十四五’时期国家示范职教集团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021GXJK492)、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0年度一般项目“粤港澳大湾区特色职业教育园区建设研究”(课题编号:GD20CJY28)和 2020 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共生理论下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园区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20GXJK231)的研究成果。[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2)07-0021-08“十四五”时期广东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动力与改革突破杜玉帆专 题21

 第7期(总第 1007 期)2022 年 4月上一、“十四五”时期广东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动力(一)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需要广东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珠江口东西两侧分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接壤,具有海陆兼备、开拓对外的区位优势。广东经济总量连续32年位居全国第一,粤港澳大湾区国家重大战略全面实施,创造了广东国内国际双循环得天独厚的条件,赋予了广东重大历史使命。“十四五”时期,广东正处于跨越常规性、长期性关口的攻坚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效应”不断增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新发展格局下,技术发展尖端集成化,人才规格层次需求呈上移趋势,广东迫切需要依托高素质劳动力,重塑区域新的核心竞争优势。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内地)急需紧缺人才目录(2020年)》,大湾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制造业、建筑业等18个产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其中紧缺人才数量最多的是制造业,超过总需求人数的一半,人才短缺总量逾 33.17 万人。然而,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层级结构不平衡,中职、高职和本科人才培养规模呈“倒三角”形,高—本衔接规模有限,且在培养模式上对技术技能训练不够,缺乏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的“后劲”,培养的高端应用型人才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广东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能够有的放矢地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顺应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需要。(二)广东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趋势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把职业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高职办学规模和职业技能成果稳居全国前列。广东有 11 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位列全国第三)、14所国家优质高职院校(位列全国第二)和 14 所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位列全国第三)。

 “十四五”时期,广东同样面临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反映在高等教育领域就是人民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更加强烈、更加迫切。《中国高职高专学生就业报告》中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专升本”学生占毕业生总数的比率呈上升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就读本科层次教育的强劲意愿,而解决好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问题是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引导普通本科向应用技术性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再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产生,可以说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健全职业教育培养层次和补齐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短板的重大战略举措。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要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培养体系。从现实来看,职业教育亟待发展本科甚至是研究生教育。然而,广东现有的“应用型大学”或“技术型大学”数量较少,教育部遴选的22所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大学,广东仅 2 所。另外,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遴选结果的公示》,广东仅有14所普通本科高校试点转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专科以上层次职业教育力量严重不足,成为影响广东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的最大瓶颈。(三)服务广东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践要求“十三五”时期,广东职业院校在校生规模居全国首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 33%提高到52%,2020 年高职招生 53.3 万人,扩招 18 万人,为社会输送优秀毕业生27.36万人。高就业、高升学率源于广东的优质人才培养模式,2020 年全省新增372个专业点,64.71%的新增专业对接专 题22

 第7期(总第1007期)2022 年 4月上广东省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进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加快新设高校规划和设置,着力建设一批特色突出、在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学科专业或专业群,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水平。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新发展格局下对广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发展的类型补充,高质量的发展要求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也必须是高质量的。长期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在百姓心中等同于“次等教育”,一方面是缘于我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观念等因素,另一方面也存在部分高等职业院校质量堪忧的现实境况。教育部印发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对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办学定位、治理水平、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与社会服务、基础设施和办学标准等制定了详细的标准。《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广东省高等学校设置“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引导存量学校高质量发展,聚焦关键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以优质高等职业学校为基础,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对照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稳步发展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因此,高质量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服务广东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践要求。二、制度理论视角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框架制度理论是重要的社会科学理论之一。制度理论假定制度是环境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会对组织施加约束性的影响(即称之为“同构”),迫使位于同一制度域和受到相同的外部制度因素影响的组织趋于一致。组织社会学制度主义认为,制度同构的目的是在制度环境下追求其合法性。合法性是指组织的行动被各种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在社会上接受和认可的程度,以及与普遍存在的规范、规则和信念相一致的程度。当组织服从制度压力并遵循对组织结构和过程的社会规范时,它们运营时就能获得更高的合法性、更多的资源和更强的生存能力。迪马乔(DiMaggio)和鲍威(Powell)提出制度会对组织施加强制性、模拟性和规范性三种类型的同构压力,三种趋同机制成为制度理论的理论分析框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分析性。借鉴制度理论,从强制性同构、模拟性同构和规范性同构三个维度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进行学理分析,对于研究和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具有重要启示。(一)强制性同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身份起点强制性同构(coercive isomorphism)指的是来自拥有组织所依赖的其他组织和社会文化期待等资源的实体的压力,包括正式压力和非正式压力。强制性同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强调法律、政策等要素形成的制度环境对组织产生“由外而内”的影响,是一种客观强制力量。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政府是强制性同构主体,通过制定政策和法律制度,给予其身份,使其发展获得法理依据,促使其变革被广泛接受并获得社会认可。强制性同构本质上是要解决组织合法性问题。合法性是制度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其概念内涵较为复杂。韦伯和哈马贝斯分别从广义、狭义两个方面对合法性的概念进行剖析:广义的合法性潜含广泛的社会适用性,用于讨论社会的秩序、规范或规范系统;狭义的合法性用于理解国家的统治类型或政治秩序,两者皆包含的共同要旨是由于被判断或相信符合某种规则而被承认或被接受。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合法性涉及国家法律是否支持、政府部门是否授权、社会大众是否承认或被接受等。萨奇曼(Suchman)和斯科特(Scott)分别从组织合法性与社会规范的关系、制度角度对组织合法性的概念进行界定。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是斯科特(Scott)对于组织合专 题23

 第7期(总第 1007 期)2022 年 4月上法性的划分,即规制合法性、规范合法性和认知合法性。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规制合法性来源于国家法律、政府制度及学校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合法性具体为表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符合社会标准和社会价值观,组织运行能遵守道德规范;认知合法性是社会大众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承认、理解和接受程度,而认知合法性在整个合法性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强制性同构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身份起点。一方面,规制合法性能给予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合理身份,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法律制度、社会价值和文化期待成为社会大众普遍接受和理解的社会事实,必然产生强大约束力,继而规范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组织行为,形成良性生态循环。另一方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合法性是其获得外界资源的基础条件,如获得行业企业、学生及学生家长、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等外界的资源支持。(二)模拟性同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生存起点模拟性同构(mimetic isomorphism)是指当组织不确定要做什么时对其他成功组织的模仿或复制。迪马乔(DiMaggio)和鲍威(Powell)认为,当组织目标模糊、技术或环境不确定、资源独立等方面不确定时,组织之间就会相互模仿。模仿性同构是组织面临不确定因素时采用的解决问题的手段,通过模仿同领域成功组织的做法和行为来降低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因素,并能够获得公众认可。模仿性同构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主动的自发回应和不断的自我调整,在感知到环境变化中去模仿更为成功和更合法的组织,主动变革,降低成本,维持合法性。对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而言,在教育链中所处的地位、所占据的位置和所发挥的功能尚未厘清,改革目标尚不清晰,改革路径也不明确。与其他组织一样,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要解决生存问题,就必须与政治发展、社会环境、经济建设和文化氛围等环境相适应。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无法准确判断和把握环境及不知采取何种方案应对时,模仿成功同类组织必不可少,普通本科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等各种不同领域的高等教育,在办学定位、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师资建设、专业品牌建设、课程品牌建设和资源依赖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且相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已取得一定成效,模仿各种高等教育类型的成功做法能够尽量减少不确定性,降低风险。因此,模拟性同构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生存起点。(三)规范性同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竞争起点各类组织都具有其特殊性,甚至唯一性特征,模仿无法全盘照搬,模仿组织成功做法或行为的过程,是学习和接受成功经验的过程,是共享观念传播的过程。一旦形成新的规范性价值观,制度理论中的规范性同构(normative iso⁃morphism)就会充分发挥其作用。规范性同构是指遵循由教育与培训方法、专业网络、企业间的员工移动所确立的专业标准和实践。专业化是规范性同构的结果,强调基于共同认知基础和世界观,规范性因素侧重于价值观等的激励作用,在互动中形成共有信念、共有观念和共同政策取向,促进合法性观念形成,促使组织结构和行为趋同,使其获得社会认同,成为竞争的赢家。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发展既依赖于外部环境,又存在与同类组织竞争与互动的现实状况。规范性同构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竞争起点,各组织共同认知的基础和世界观越是相似,其竞争力越强;各组织的存在与发展越是获得外界的信任认同,其竞争优势越明显;各组织越是特色鲜明、创新性越强,并被外界环境认可和接受,其竞争效率越合法。规范性同构对组织的规模及密度起着决定性作用,成为影响同类组织关系行为的重要因素。若本次层次职专 题24

 第7期(总第1007期)2022 年 4月上业教育规范性同构越强,规模...

篇五:教育部十四五规划

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解读

 前言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九部门印发了《“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学前提升计划”),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01 编制实施学前提升计划的背景02 学前提升计划的研制过程03学前提升计划提出的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目标和任务是什么04学前提升计划将采取哪些措施补齐资源短板05围绕加大财政投入学前提升计划提出哪些政策措施06针对幼儿园收费监管问题学前提升计划将采取哪些举措07学前提升计划采取哪些措施提高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08针对幼儿园教师配备和待遇保障瓶颈问题学前提升计划提出哪些政策措施目录

 编制实施学前提升计划的背景01

 编制实施学前提升计划的背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特别强调“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要求到2035年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学前教育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虽然实现了普及普惠目标,但仍是整个教育体系最薄弱的环节,还存在着经费投入不足、成本分担机制不健全、教师待遇保障不到位、科学保教水平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随着三孩政策实施,普惠性资源区域性、结构性短缺的矛盾依然存在,需要继续实施“学前提升计划”,在巩固普及普惠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破解制约学前教育体制机制的瓶颈问题,健全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不断提高普及普惠水平,全面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

 学前提升计划的研制过程02

 学前提升计划的研制过程一是广泛深入调研。组织专家先后赴多个省份进行专题调研,部署各地全面总结前三期行动计划的成效和经验,对前三期行动计划提出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二是认真分析论证。深入研判了“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梳理分析了需要破解的体制机制问题清单,明确了发展思路、重点任务与政策措施。三是多方征求意见。先后多次召开研讨会,认真听取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前教育专家、幼儿园园长、教师、家长等方面的意见建议,面向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部委征求了意见,并报请教育部党组会议审议通过,会签有关部门后,正式印发。

 学前提升计划提出的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目标和任务是什么03

 学前提升计划提出的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目标和任务是什么在深入分析论证研判的基础上,行动计划对“十四五”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作出部署:到2025年,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同时也提出了3个方面的具体目标,一是发展目标: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以上。二是保障机制目标: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三是质量目标:幼儿园保教质量全面提高,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机制基本形成。

 学前提升计划提出的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目标和任务是什么当前,学前教育实现了基本普及目标,开始迈入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十四五”期间,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在补齐普惠性资源短板的同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完善体制机制和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上来。一是补齐普惠资源短板,加强村级幼儿园建设,城市新增人口、流动人口集中地区新建改扩建一批幼儿园,完善城乡学前教育布局和公共服务网络,切实保障适龄幼儿入园。二是完善普惠保障机制,切实落实各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主体责任,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健全幼儿园教师配备补充和工资待遇保障制度。三是全面提升保教质量,深化幼儿园教育改革,全面推动教研改革,健全质量评估体系,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学前提升计划将采取哪些措施补齐资源短板04

 学前提升计划将采取哪些措施补齐资源短板针对普惠性资源存在的区域性、结构性矛盾,“学前提升计划”要求各地持续增加普惠性资源供给,一是优化普惠性资源布局。要求各地充分考虑出生人口变化、乡村振兴和城镇化发展趋势,逐年做好入园需求测算,完善县(区)普惠性幼儿园布局规划。适应“三孩”政策实施需要,要求及时修订和调整居住社区人口配套学位标准,配建与居住区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幼儿园。二是推动普惠性资源扩容增效,为集中解决农村地区、城市新增人口和流动人口集中地区入园需求,“十四五”期间国家实施教育提质扩容工程和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各地实施幼儿园建设项目,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鼓励支持国有企事业单位、军队、高校、街道、农村集体举办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多渠道增加普惠性资源供给,逐步消除大班额,防止出现新的无证园。三是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回头看”,对治理成效进行全面复查,巩固治理成果,保障城镇地区普惠性资源供给的主渠道,为满足幼儿就近就便入园提供基本保证。

 围绕加大财政投入学前提升计划提出哪些政策措施05

 围绕加大财政投入学前提升计划提出哪些政策措施为落实政府投入为主、家庭合理分担、其他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学前提升计划”以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为着力点,一是要求逐步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水平,各省(区、市)以提供普惠性服务为衡量标准,科学核定普惠性幼儿园办园成本,明确分担比例,优化完善财政补助政策。二是要求进一步完善资助制度,加大资助力度,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同时,各地要切实落实《若干意见》要求,落实并动态调整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或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完善企事业单位、集体办园财政补助政策和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通过财政支持和合理收费,解决好普惠性幼儿园“保安全”“保工资”“保运转”“保发展”问题。

 针对幼儿园收费监管问题学前提升计划将采取哪些举措06

 针对幼儿园收费监管问题学前提升计划将采取哪些举措“学前提升计划”要求各省(区、市)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推动完善成本分担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幼儿园收费的监管。一是合理确定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收费标准,要求各省(区、市)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群众承受能力和办园成本等因素,动态调整公办园收费标准、普惠性民办园最高收费限价,改变长期以来公办园收费过低,普惠性民办园收费不规范的局面。二是加强对非营利性民办园收费的监管,要求各省(区、市)尽快制订完善非营利性民办园收费的具体办法,在合理核定办园成本的基础上,明确收费标准,解决长期以来非营利民办园不规范收费乱相,防止以非营利性之名行营利之实,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

 学前提升计划采取哪些措施提高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07

 学前提升计划采取哪些措施提高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师资队伍是保障学前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进一步提高幼儿园师资专业水平,“学前提升计划”针对农村地区师资弱问题,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加大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幼儿园教师培养力度,为这些地区幼儿园补充稳定而有质量的师资。针对培养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要求深化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完善培养方案,强化学前儿童发展、教育专业基础以及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和水平。针对培训质量不高的问题,要求各地制定幼儿园教师和教研员培训规划,实施全员培训,突出实践导向,提高培训实效。鼓励高校、教科研机构和优质幼儿园结对帮扶基层、边远和欠发达地区幼儿园。

 针对幼儿园教师配备和待遇保障瓶颈问题学前提升计划提出哪些政策措施08

 针对幼儿园教师配备和待遇保障瓶颈问题学前提升计划提出哪些政策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解决好教师配备和待遇保障问题,从配备上,要求各地及时补充公办园教职工,严禁“有编不补”、长期使用代课教师。民办园按照配备标准配足配齐教职工。从待遇上,要求统筹工资收入政策、经费支出渠道,落实公办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政策,确保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同工同酬。公办园中保育、安保、食堂等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所需资金从地方财政预算中统筹安排。民办园要参照公办园教职工工资收入水平,合理确定相应教职工的工资收入。从保障上,针对一些地方存在的幼儿园教职工社会保障金缴费渠道不畅问题,明确农村集体办园可委托乡镇中心幼儿园代缴,小学附属幼儿园可委托小学代缴。针对幼儿园教职工社会保障监管不到位问题,要求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税务等相关主管部门依法依规对幼儿园教职工缴纳社保情况组织检查,督促各类幼儿园足额足项为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学前提升计划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幼儿园规范监管09

 学前提升计划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幼儿园规范监管为进一步加强幼儿园规范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学前提升计划”提出以下几点要求:一是强化幼儿园安全保障,要求幼儿园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全面达标,建立全覆盖的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各有关部门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形成联防联控有效机制,定期组织开展联合检查和集中整治,守住安全底线,确保幼儿园安全运转。二是健全管理制度,要求完善教师资格与配备、安全防护、收费行为等方面的动态监管机制。完善幼儿园信息备案及公示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收费标准、质量评估等方面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三是整治不规范办园行为,加强办园行为督导,重点对存在危房、“三防”不达标等安全隐患及园长和教师资格不符合规定等不规范办园行为的幼儿园进行动态督查。部署开展幼儿园名称规范清理行动。严肃查处面向学前儿童的违法违规校外培训行为。

 在提高保教质量方面学前提升计划提出哪些措施10

 在提高保教质量方面学前提升计划提出哪些措施“学前提升计划”将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作为“十四五”期间的重中之重,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一是深化幼儿园教育改革。以先进实践经验为引领,提升幼儿园教师保教能力。二是深入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推进建立幼小科学衔接机制,提高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的有效性。三是出台《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南》,引导幼儿园树立科学评估导向,全面提高保教质量。四是推动学前教育教研改革。进一步完善教研体系,健全教研机构,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教研队伍,及时研究解决教师教育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完善教研制度,实现各类幼儿园教研指导全覆盖。

 感谢聆听

推荐访问:教育部十四五规划 教育部 规划

十九范文网 www.ib19.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十九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