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十九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其他范文 > 沉默就像是一块石头10篇

沉默就像是一块石头10篇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3-11

沉默就像是一块石头10篇沉默就像是一块石头 做一木一石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眼前是一棵杨柳。 他已经陪伴了我十八载岁月。 似乎自我出生起,他就在那里,挺拔在姥姥家门前。 儿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沉默就像是一块石头10篇,供大家参考。

沉默就像是一块石头10篇

篇一:沉默就像是一块石头

木一石 一花一世界, 一草一天堂。

 眼前是一棵杨柳。

 他已经陪伴了我十八载岁月。

 似乎自我出生起, 他就在那里, 挺拔在姥姥家门前。

 儿时,我最大的乐趣就是扯下他的枝条编成花环, 再挂回在树干上。

 那些花环从远处看, 就像一只又一只手, 在召唤我回家。

 再大一些, 我回姥姥家的次数少了许多, 也再没有空余的精力待在树下发呆。

 可是从窗户向外看, 他总是以一种不变的姿势站在那里, 挺拔而温柔。

 春夏秋冬, 他或是枝叶繁茂、 或是变成了光杆司令, 却一直昂扬着, 昂扬成了永恒。

 他或许默默无闻, 可能他这一辈子只获得了我的关注, 我想对他来说也是值得的, 因为我读懂了他的站立里无声的庄严与忠诚。

 他在那里, 并不只是为了装点庭院, 他一生的夙愿是坚守自己, 并尊重自己的坚守。

 一砂一极乐, 一方一净土。

 手心里卧着一块石头。

 其实她再普通不过。

 阳光洒在她身上如柔弱女子千回百转的盈盈泪光, 灵动而空净。

 她安静地躺在掌心, 那样冰凉柔滑, 一如她温润的光泽。

 她像是木石前盟的那块通灵宝玉, 见证了澄澈而凄美的爱情, 无声地鄙弃着所谓的金玉良缘; 也许她曾横卧流沙河底, 被无数条鱼吞吞吐吐, 沉默中像是诉说了千年的历练; 或者她已在一座无名山上孤单许久, 眼前各色的鞋子来来往往, 却不曾有人停留。

 不管她曾经经历了什么, 面对着我的百般猜测, 她终是无言, 却值得我长久地欣赏。

 因为她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也因为她不仅仅只是石头。

 不说不笑不眨眼, 她像个忠于职守的将军一样守护着自己, 也守护了世界。

 她于静默中把那些目睹的喜悦、 或是难以自持的哀伤都掩藏在自己平静的外表下。

 内心如波涛般汹涌,却一如既往地保持沉静的姿态。

 一笑一尘缘, 一念一清净。

 木也好, 石也好。

 他们似乎是我们生活中毫不起眼的、 貌似没有生命痕迹的匆匆过客,但事实上恰恰相反。

 他们是历史最庄严的守护者, 我相信他们见证的历史, 比人类的任何一位史学家都真实, 比任何一本史书都深刻。

 即使是无言, 也恰恰是他们选择的不言, 令他们一直坚守着自己, 守护了苍穹。

 无论世事如何变迁, 他们始终呈现给世人一种淡泊而昂扬的姿态, 悄无声息却有着独特的存在感。

 他们看透了自己, 也看透了红尘。

 人们往往忽视了他们的存在, 可有谁敢说他看破了人生呢?人总是由私欲所左右着, 所以我们永远都够不到木石的境界。

 但我们所能做到的, 是时刻保持必要的清醒。

 清醒之后, 便是清净。

 做一木一石, 把自己看小, 渺小到满世界的悲喜都将我包裹, 而我却仍旧宁静我的宁静;做一木一石, 把自己放大, 俯瞰白云苍狗, 斗转星移, 而我则独享撇尽尘嚣的寂寞。

 这是一种气度, 也是一份令人仰视的从容。

篇二:沉默就像是一块石头

12年 12月 第 33卷第 6期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综合 ) Journal

 of Jiangxi Institute of Education(Comprehensive) Dec.20l2 V01.33 No.6 沉默是金抑或是傻瓜 的美德? — —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对沉默的不同诠释 朱 琚 ,王 丽耘 (上饶 师范学院 ,江西上饶 334001) 摘 要:

 在交际中,人们除了用语言传递信息 ,非语言行为同样举足轻重。沉默 ,作为一种非语言交际行为,在高 语境和低语境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诠释。在高语境文化中,沉默往往赋予积极的意味,是一种特殊的沟通方式;在低 语境文化中,沉默常蕴涵消极的意味,是缺乏沟通的表现。这种差异可以从不同的文化环境、思维模式和价值观方 面分析原因,以探求相关的跨文化交际应对策略,从而有助于避免文化误解和冲突,促进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

 沉默;高语境文化;低语境文化 中图分类号 :

 H0—0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5—3638(2012)O6一O116一o4 Is Silence Gold or the Virtue of Fools? — —Th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Silence in High—context and Low —context Culture ZHU Jun.WANG Li.yun (Shangrao Normal University,Shangrao 334001,China) Abstract:

 Besides verbal communication,nonverbal communication plays an essential role.As a part of nonverbal eommu— nication.silence is provided with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in high —context and low —context culture.In high —context cul— ture,silence usually indicates positive meaning,and it is a special way to communicate.However,in low —context culture,si— lence is negative for the most part,and it is considered as a lack of communication.Due to different cuhural environments, thinking patterns and views of values,there are such different connotations of silence under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W e should look f or the ways to solve the problems caused by 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s and conflicts,thus promoting inter— cultural communication. Key W ords:

 silence;high—context culture;low —context culture 一、 引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因特网的普及给人们提供了扩展知 识 、学习和 了解不 同文化 的机会 。随着经济 的全 球化 ,跨文 化交际活动越 来越频 繁 。跨文 化交 际(Intercultural Commu— nication)指文化知觉和符号系统的不同足以改变交际事件 中人们之间的交际。⋯ 简言之,具有不 同文化背景的人 们之间的交际。

 ”谈及交际,人们通常首先想到语言,但 语 言只是交际的工具之一,除此之外,人们还使用其他手段 传递信息,表达思想和情感。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 动 可以统称 为非语 言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

 ” 包括体态语(Body Language),副语言(Para language),客体语 (Object Language)和环境语(Environment Language)。

 。

 美国学者梅拉宾 (Alber t Mehrabian)总结 的公式,信息量 = 7%的言词 +38% 的副语 言 +55% 的体态语 ,足见非语 言在 交 际中的重要性 。【4l【

 住非语 言交 际领域 ,如 同语 言交 际一 样 ,文化起 着重要 的作J L}j。文化能够影响人们对非语言的使用和反馈。同一 种非语 言行 为在不 同的文化 背景 中很 可能有着 不 同甚至截 然相反的意义。所以,正确 _ 『解非语言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 体现对跨文化交际有很大帮助。

 沉默,作为一种非语言交际行为,通常指在讲话和交谈 中 明确地做 出有声 的表态,而是 做出无 声的反应或停 收稿 日期 :2012—10—15 作者简介:朱 . { 君(1980一),女,江西玉山人,讲师,硕士,从事语言学、二语习得研究; 王丽耘(1976一),女,江西上饶人,讲师,文学博+.从事英手丈学、比较文学研究。

 第 6期 朱 瑁,王丽耘:沉默是金抑或是傻瓜的美德?——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对沉默的不同诠释 ·117. 顿。

 )‘‘表示沉默”指动态沟通活动的间断或停顿 ,她是 一种线性的意识 或半 意识的思考、对谈 与行 为的发展过 程。

 “⋯ Pennycook、李杰群、毕继万等人把语间停顿和沉 默归入副语言范畴。在言语交谈过程中,恰当的沉默和话语 停顿也能帮助交谈双方传递信息。因此,语空(即话语停顿 和沉默)实际上也是广义语言的一种,是一种音量值为零的 语言 。_6](

 。) 提及沉默,中国人常说“沉默是金”,还有“言多必失”、 “祸从口出”之类的话,但英语中却有“Silence is the virtue of fools.”(沉默是傻瓜的美德),“Silence is the most perfect ex— pression of scorn.”(表示轻蔑最好的方式莫过于沉默),“The squeaky wheel gets the grease.”(吱吱叫的轮子先上油)。究 竟沉默是金抑或是傻瓜的美德?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沉默 传递着不同的文化内涵。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对沉默的不 同诠释在跨文化交际中会造成文化误解甚至冲突。所以,沉 默是非语言交际研究者十分重视的课题。¨7I(

 二、沉默在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 中的不同涵义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霍尔(Edward T.Hal1)把沉默作为划 分他提出的高语境文化(high—context culture)和低语境文 化(1ow—context culture)的一条重要标准。

 他在《超越 文化》(Beyond Culture)一书中这样解释:高语境交流突出按 预定程序传输的信息,这样的信息贮存在受信者身上和背景 之中;传达的讯息中只包含着极少的信息。低语境交流则与 之相反 ;大多数的信息必须包含在传达的讯息之中,以弥补 环境中失却的信息 (包括人体 内和人体外的信息)。_7 J(脚” 也就是说 ,在高语境文化中,人们交际时有较多的信息蕴涵 在社会文化环境和情景中,或内化于交际者心中。交际中大 部分信息是由环境语言、身体语言或说话者的内在素质来传 递,明显的语言代码则负载较少 的信息量。

 “ 低语境文 化则相反 ,大部分信息由明确编码的语言来完成 ,少量的信 息蕴涵在隐性的环境中。这也意味着高语境文化的人对微 妙的环境提示较为敏感,低语境文化的人习惯用语言本身的 力量进行 交际。

 跨文化研究学者通常将 日本、中国、韩国、菲律宾、印度、 俄国、法国、非洲等文化划归高语境文化 ,将美国(尤其北 部)、德国、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斯堪的纳维亚等文化划 归低语境文化。可见,高语境文化在亚洲文化中比欧洲更普 遍。例如 ,中国是高语境文化 ,人们在交际中除言语传递 的 信息外,还依靠语言外环境补充许多信息。换句话说 ,许多 意思包括在语境中,不需要每一点都直接用语言表达出来。

 相对而言,美国是低语境文化,较少依赖言外环境来补充信 息 ,大部分信息都要靠语言直接传递。

 通过分析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的差异,我们能更好地了 解沉默在不 同文化 中的涵义,有助于跨文化交际 的顺利 进行 。

 1.沉默在 高语境 文化 中的涵义 在高语境文化中,沉默的内涵 比较丰富,在人们交流过 程中传递程度不同的信息 ,可以表示赞成、理解、沉着、允诺、 原谅、谦恭 、悲伤 、正在思考、无动于衷、压抑、不同意、不理 解、责备等意思。沉默往往是其他交流方式的补充,可以反 映出语言所隐蔽的信息o[91( 在仔细聆听别人说话时。在 期待听到重要内容时,在对听到的内容作出判断或决定如何 反应时,沉默的时间远 比平时更长。

 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沉默多与一些积极的 含义相联系,代表同意、默许、敬畏、顺从等意思。l8j(

 ’中国 人比较奉行“沉默是金”,沉默含义丰富,可以表示欣然默 认 、保留己见、无言的赞许或者无声的抗议,它也可能是附和 众议 的表示或决心 已定 的标 志 ,有 “此 时无 声胜 有声 ”的魅 力。中国人对沉默保持轻松 自如,实践所说的“听”(用耳 朵、眼睛、心灵去倾听),而不只是“闻”(用耳朵听)。

 日本人视沉默为对话的一部分,他们在沟通中对沉默感 到愉快 ,对话时并不立即接上话题,把沉默作为一种有力 的 沟通工具。沉思和默想都发生在沉默之中。通过沉默,一个 人可以发现 自己真实的一面。沉默产生空间,即使在拥挤的 时空 ,也 能 通 过 沉 默使 一 个 人 处 在 属 于 自己的 领 地 里。

 1

 ” 难 怪 日本 有 格 言 “说 者 是 傻 子,听 者 是 智 者”。⋯J(

 ’有研究发现,相对于不少国家,日本人非I:1语谈 判策略中的沉默(以超过十秒计算)次数最多。[】

 ](

 ’ 直率会被视为不懂人情世故,甚至是粗鲁的表现。直接 质疑某人的话也是粗鲁的。因为一个人与其言辞是不可分 的,所以抨击某人的话等于攻击说话者本人。听话者应等说 话者把话讲完再阐释自己的观点,说话者讲完后保持一会儿 沉默是很有礼貌的表现,表明听话者在思考对方的观点。反 之,打断说话者是不礼貌的。

 在印度 ,修行者十分重视沉默 ,视之为冥想和思索的手 段。沉默是一种补充人类思考生活的行为。印度有一种观 点,充满 着唧 唧歪 歪话语 的地方,就不会有 多少智 慧存 在。_ll_

 8’对于中非共和国的古伯亚族而言,频繁而任意地 保持沉默是正常交流的组成部分。用餐时,尤其客人在场,

 他们会到用餐结束才开口说话。即便探望病人也保持沉默,

 因为他们认为沉默才能表达对病人的体贴和亲近,和病人说 话会浪费病人的精力。

 ” 总之 ,在高语境 文化中,沉默被赋予更多积极 的意义。

 它常意味着一种尊重,对说话者的尊重 ,考虑说话者的想法 ,

 掂量对于陈述内容的正面或反面意见,以便得出一个考虑周 全的反馈。在高语境文化的亚洲有“听百遍 ,想千遍 ,少说 话”的观点,足见对沉默之类非语言沟通方式的偏爱。[11]( 2.沉默在低语 境文化 中的涵义 低语境文化对沉默的理解却大相径庭,沉默通常被赋予 更多消极的含义,例如,冷漠、反对、不关心、不注意、蔑视等;

 沉默是不得体和令人反感的行为。

 ’西方有的学者甚至 将东方人的沉默视为人际交往中缺乏信心,有交际恐惧症,

 甚至精神障碍的表现。

 “ 在思想观点被准确清楚地译成语言的低语境文化里,沉 默常被视为缺少沟通 ,意味着积极的言语沟通行为已经停 止。【101

 ” 当某人在会话 中沉默不语,另一人会 问:“怎么 了?”这时,沉默或许是在交流信息,也许暗示听话者没有接 受到信息,对会话内容感到不悦 ,需要时间思考,或感到难堪

 · 118·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 2012拄 等。低语境文化一般认为,沉默是由于沟通出现了问题或裂 痕。当有选择余地时,低语境文化的人倾 向于选择说话,不 是沉默。

 沉默还意味着混乱。由于欧美人偏爱一定的节奏以及 陈述和反应的抑扬顿挫 ,所以他们若是觉得陈述混乱,对于 提议的想法有否定的反应 ,对说话人或提议 的观点感到不 悦,会表示沉默。[11](PS7)沉默需要领会 ,但理解沉默比领会言 语的意义更困难。沉默意味的含混不清与低语境文化对准 确与清晰的重视格格不入。所以,他们往往对沉默感到不 悦。即使和陌生人在一起 ,他们也尽量交谈并持续下去。

 对沉默的不同理解与反应也体现在课堂中,不少中国留 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安静地聆听,不爱发言提问,也不以明确 的声音做出反应,这种沉默的态度往往让英语国家的人很不 习惯。因为英语国家的人在交流过程中,哪怕文不对题,听 清了问题就会做出相应的回答,若是保持沉默,会被视为对 对方的不尊重甚至藐视。即使回应一句“我不想告诉你”,

 也比什么都不说要好。

 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对于沉默的不同诠释会在跨文化 交际中造成一定障碍。例如,美国人往往认为沉默意味着交 际失败,所以遇到短时间的沉默就会没话找话说,这种做法 被 日本人视为咄 咄逼人 (pushy and noisy)。l7_(

 而 对 日本 人的沉默,美国人又会认为是胆怯或不诚恳的表现。曾在日 本生活和工作过多年的美国教授 Condon在他的书 With Re— spects to the Japanese:A Guide for Americans(《关于 日本人》) 中就提到,1 3本人对于讲话的态度与美国人不 同,美 国人强 调敢于讲话,常常把沉默理解为紧张、尴尬、羞怯甚至怀有敌 意,因此只要有可能出现沉默的局面,美国人马上讲话填补 一下。1 3本人并不把讲话看得那么重要,反而把讲话过多视 为不成熟、缺乏知识的表现。沉默不仅不会引起 日本人的紧 张,反而在不同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例如,对说话者表示敬 意。对美国人而言,讲话几乎是唯~的交际手段,而对于1 3 本人,讲话只是手段之一,表情、姿态、服装等都可以表意 传情。[2j(

 )

 对沉默的不同看法会成为 1 3本人与美国人谈判过程中 的绊脚石。低语境文化的人依赖用语言把想法清晰地表达 出来,因为他们不习惯用非语言手段传递信息。沉默会让低 语境文化的谈判代表感到不安。因为在低语境文化中,沉默 预示着双方出现了沟通裂痕,沟通将被中断,所以他们通常 会主动 、积极地发起谈话或者使一度中断的谈话继续下去。

 相反,1 3本的谈判代表一般不急于发言,待对方发言完毕 ,一 般还会沉默片刻以思考对方的话,并分析对方的观点及情 绪,这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表现。鉴于 1 3本人对沉默的偏好 ,

 美国人和他们谈判时须避免谈得过急或过多。¨1

 o_

 ’

 三、差异成因分析 高语境文化多用肯定或尊重的意味来诠释沉默,而低语 境文化多把沉默与否定的意味相联系,这不可避免地会引起 交际行为上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我 们有必要对差异成因进行分析,以期有所认识和帮助。

 第一 ,这种差异是由高语境 和低语境不同文化环境 所致 。

 高语境文化强调沟通所在的社会语境,语境是影响个人 行为...

篇三:沉默就像是一块石头

(组诗 20 首)

 ——翟永明 至关重要 在我们身上必须有一个黑夜 ——杰佛斯 你的身体伤害我 就像世界伤害着上帝 ——普拉斯 第一辑 —— 唯有我 在濒临破晓时听到了滴答声 预感 1 穿黑裙的女人夤夜而来 她秘密的一瞥使我精疲力竭.

 我突然想起这个季节鱼都会死去 而每条路正在穿越飞鸟的痕迹

 貌似尸体的山峦被黑暗拖曳 附近灌木的心跳隐约可闻 那些巨大的鸟从空中向我俯视 带着人类的眼神 在一种秘而不宣的野蛮空气中 冬天起伏着残酷的雄性意识

 我一向有着不同寻常的平静 犹如盲者, 因此我在白天看见黑夜 婴儿般直率, 我的指纹 已没有更多的悲哀可提供 脚步正在变老的声音 梦显得若有所知, 从自己的眼睛里 我看到了忘记开花的时辰 给黄昏施加压力

 鲜苔含在口中, 他们所恳求的意义 把微笑会心地折入怀中 夜晚似有似无地痉挛, 象一声咳嗽 憋在喉咙, 我已离开这个死洞

  臆想 2 太阳, 我在怀疑, 黑色风景与天鹅 被泡沫温满的躯体半开半闭 一个斜视之眼的注目使空气 变得晦涩, 如此而己

 梦在何处繁殖? 出现灵魂预言者 首先, 我是否正在消失? 橡树是什么?

 (本爻主吉, 因此有星在脚下巡视)

 但请问是怎佯的目光吸收我 在那被废黜的, 稠密的云墙后 月亮恰在此时升起它的处女光晕

 我将怎样了望一朵蔷薇? 在它粉红色的眼睛里 我是一粒沙, 在我之上和 在我之下, 岁月正在屠杀 人类的秩序

 一串发荧光的葡萄 一只广大无埂的沙漠之兽 一株匕首似的老树干 化为空荡荡的墙 整个宇宙充满我的眼睛

 现在, 我换另一个角度 心惊肉跳地倾听蟋蟀的抱怨声 空气中有青铜色牝马的咳嗽声 洪水般涌来黑蜘蛛 在骨色的不孕之地, 最后的 一只手还在冷静地等待

 瞬间 3 站在这里, 站着 与咯血的黄昏结为一体 并为我取回染成黑色的太阳 死亡一样耐心的是这块石头 出神, 于是知道天空已远去 星星在最后的时刻撤退, 直到 夜被遗弃, 我变得沉默为止

 所有的岁月劫持在一瞬间 在我脸上布置斗换星移 默默冷笑, 承受鞭打似地 承受这片天空, 比肉体更光滑 比金属更冰冷, 唯有我 在濒临破晓时听到了滴答声 片到之欢无可比拟. 态度冷淡 像对空气怀有疑问, 一度是露水 一度是夜, 直到我对今晚置之不理 直到我变得沉默为止 站在这里, 站着 面对这块冷漠的石头 于是在这瞬间, 我痛楚地感受到 它那不为人知的神性 在另一个黑夜

 我默然地成为它的赝品 荒屋 4 那里有深紫色台阶 那里植物是红色的太阳鸟 那里石头长出人脸

 我常常从那里走过 以各种紧张的姿态 我一向在黄昏时软弱 面那里荒屋闭紧眼睛 我站在此地观望 看着白昼痛苦的光从它身上流走

 念念有词, 而心忐忑 脚步绕着圈, 从我大脑中走过 房顶射出传染性的无名悲痛 像一个名字高不可攀 像一件礼物孤芳自赏和一幅画 像一块散发着高贵品质的玻璃死气沉沉

 那里一切有如谣言 那里有害热病的灯提供阴谋 那里后来被证明:

 无物可寻

 我来了 我靠近 我侵入 怀着从不敞开的脾气 活的像一个灰瓮

 它的傲慢日子仍然尘封不动 就像它是荒屋 我是我自己 渴望 5 今晚所有的光只为你照亮 今晚你是一小块殖民地 久久停留, 忧郁从你身体内 渗出, 带着细腻的水滴

 月亮像一团光洁芬芳的肉体 酣睡, 发出诱人的气息 两个白昼夹着一个夜晚 在它们之间, 你黑色眼圈 保持着欣喜

 怎样的喧嚣堆积成我的身体 无法安慰, 感到有某种物体将形成 梦中的墙壁发黑 使你看见三角形泛滥的影子 全身每个毛孔都张开

 不可捉摸的意义 星星在夜空毫无人性地闪耀 而你的眼睛装满 来自远古的悲哀和快意

 带着心满意足的创痛 你优美的注视中, 有着恶魔的力量 使这一刻, 成为无法抹掉的记忆 第二辑 -------我目睹了世界 我创造黑夜使人类幸免于难 世界 6 一世界的深奥面孔被风残留, 一头白隧石 让时间燃烧成暖昧的幻影 太阳用独裁者的目光保持它愤怒的广度 并寻找我的头顶和脚底 虽然那已是很久以前的事。

 我在梦中目空一切 轻轻地走来, 受孕于天空 在那里乌云孵化落日, 我的眼眶盛满—个大海 从纵深的喉咙里长出白珊瑚

 海浪拍打我 好像产婆在拍打我的脊背, 就这样 世界闯进了我的身体

 使我惊慌, 使我迷惑, 使我感到某种程度的狂喜

 我仍然珍惜, 怀着 那伟大的野兽的心情注视世界, 沉思热虑 我想:

 历史并不遥远 于是我听到了阵阵潮汐, 带着古老的气息

 从黄昏, 呱呱坠地的世界性死亡之中 白羊星座仍在头顶闪烁 犹如人类的繁殖之门, 母性贵重而可怕的光芒 在我诞生之前, 我注定了

 为那些原始的岩层种下黑色梦想的根。

 它们 靠我的血液生长 我目睹了世界 因此, 我创造黑夜使人类幸免于难 母亲 7 无力到达的地方太多了, 脚在疼痛, 母亲, 你没有 教会我在贪婪的朝霞中染上古老的哀愁。

 我的心只像你

 你是我的母亲, 我甚至是你的血液在黎明流出的 血泊中使你惊讶地看到你自己, 你使我醒来

 听到这世界的声音, 你让我生下来, 你让我与不幸构成

 这世界的可怕的双胞胎。

 多年来, 我已记不得今夜的哭声

 那使你受孕的光芒, 来得多么遥远, 多么可疑, 站在生与死 之间, 你的眼睛拥有黑暗而进入脚底的阴影何等沉重

 在你怀抱之中, 我曾露出谜底似的笑容, 有谁知道 你让我以童贞方式领悟一切, 但我却无动于衷

 我把这世界当作处女, 难道我对着你发出的 爽朗的笑声没有燃烧起足够的夏季吗? 没有?

  我被遗弃在世上, 只身一人, 太阳的光线悲哀地 笼罩着我, 当你俯身世界时是否知道你遗落了什么?

  岁月把我放在磨子里, 让我亲眼看见自己被碾碎 呵, 母亲, 当我终于变得沉默, 你是否为之欣喜

 没有人知道我是怎样不着边际地爱你, 这秘密 来自你的一部分, 我的眼睛像两个伤口痛苦地望着你

 活着为了活着, 我自取灭亡, 以对抗亘古已久的爱 一块石头被抛弃, 直到像骨髓一样风干, 这世界

 有了孤儿, 使一切祝福暴露无遗, 然而谁最清楚

 凡在母亲手上站过的人, 终会因诞生而死去 夜境 8 正值乌鸦活动的时候 ——传说这样开头 她已走进城堡, 渐渐感到害怕 那些夜晚树一直睡在水上 水很优雅, 像月亮的名字 黑猫跑过去使光破碎 瘦骨嶙峋的拱门把手垂下 像夜之花

 传说这样写道—— 分明有雨, 有幻觉 幽灵般顺着窗户活动 但她并不知晓 那些夜晚走廊藏匿起康乃馨花的影子 井壁并不结实, 苔藓太老 她觉得一切得熟悉, 但远不是梦境

 传说继续写道——现在 她已站在镜子中, 很惊讶 看见自己, 也看见凉台上摊开的书 整个夜晚风很大 一棵楝子树对另一棵发出警告

 她拎着裙子走上来. 拿起书 没有开头, 也没有结尾 但她觉得一切很熟悉, 像读自己

 故事刚刚开始 传说这样结束 ——正值乌鸦活动的时候 憧憬 9 我在何处显现?水里认不出 自己的脸, 人们—个接一个走过去 夏天此起彼伏地坠落 仿照这无声无响的恐怖 我的爱人

 我像露水般扩大我的感觉 所有的天空在冷笑 没有任何女人能逃脱 我已习惯在夜里学习月亮的微笑方式 在此地或者彼地, 因为我是 受梦魇憧憬的土壤 我在何处形成?夕阳落下 敲打黑暗, 我仍是痛苦的中心 影子在阳光下竖立起各种姿态 没有杀人者, 也没有幸免者 这片天空把最初的肋骨 排列成星星的距离

 我的爱人, 难道我眼中的暴风雨 不能使你为我而流的血返回自身 创造奇迹?

 我是这佯小, 这样依赖于你 但在某一天, 我的尺度 将与天上的阴影重合, 使你惊讶不已 噩梦 10 你在这里躺着, 策划一片沙漠 产卵似地发出笑声 某个人在秘密支配 向日葵方式的梦。

 心跳概不由己 闭上眼睛, 创造顽固易碎的天气 海是唯一的, 你的躯体是唯一的

 像一个巨大的, 被毁坏的器官 和那些活着被遗弃的沉默的脸 星星们漠然. 像遥远的白眼瞳 一株仙人掌向天空公布 不能生殖的理由

 你是?你不是第一个发现海市蜃楼的人 把黄昏升为黎明, 让红色显然于目 永远是那只冰冷的手 海无动于衷, 你的躯体无动于衷

  在不同的地点向月亮仰起头 一脸死亡使岩石暴露在星星之下 夜在孤寂中把所有相同的时辰 镀成有形状的残垣

 你整个是充满堕落颜色的梦 你在早上出现, 使天空生了锈 使大地在你脚下卑微地转动 第三辑 ——用人类的唯一手段 你使我沉默不语 独白 11 我, 一个狂想, 充满深渊的魅力 偶然被你诞生。

 泥土和天空 二者合一, 你把我叫作女人 并强化了我的身体

 我是软得像水的白色羽毛体 你把我捧在手上, 我就容纳这个世界 穿着肉体凡胎, 在阳光下 我是如此眩目, 是你难以置信

 我是最温柔最懂事的女人

 看穿一切却愿分担一切 渴望一个冬天, 一个巨大的黑夜 以心为界, 我想握住你的手 但在你的面前我的姿态就是一种惨败

 当你走时, 我的痛苦 要把我的心从口中呕出 用爱杀死你, 这是谁的禁忌?

 太阳为全世界升起!

 我只为了你 以最仇恨的柔情蜜意贯注你全身 从脚至顶, 我有我的方式

 一片呼救声, 灵魂也能伸出手?

 大海作为我的血液就能把我 高举到落日脚下, 有谁记得我?

 但我所记得的, 绝不仅仅是一生 证明 12 傍晚最后一道光刺伤我 躺在赤裸的土地上, 躺着证明 有一天我的血液将与河流相混 怀着永不悲伤的心情, 在我身下 夕阳晒红丁狼藉的白垩石

 当我双手交叉, 黑暗就降临此地

 即刻有梦, 来败坏我的年龄 我茫然如不知所措的陷阱 如每个黄昏醉醺醺的凝视 我是夜的隐秘无法被证明

 水使我变化, 水在各处描绘 孤独的颜色, 它无法使我固定 我是无止境的女人 我的眼神一度成为琥珀 深入内心, 使它更加不可侵犯 忍受一种归宿, 内心寂静的影子 整夜呈现在石头上, 以证明 天空的寂静绝非人力

 当我站起来, 变成早晨的青火焰 照射, 却使秋天更冷 女人呵, 你们的甜蜜 在上月是一场灾难 在今天是宁静, 树立起一小块黑暗 安慰自己

 边缘 13 傍晚六点钟, 夕阳在你们 两腿之间燃烧

 睁着精神病人的浊眼 你可以抗议, 但我却饱尝 风的啜泣, 一粒小沙并不起眼 注视着你们, 它想说 鸟儿又在重复某个时刻的旋律

 你们已走到星星的边缘 你们懂得沉默 两个名字的奇异领略了秋天 你们隐藏起脚步, 使我 得不到安宁, 蝙蝠在空中微笑 说着一种并非人类的语言

 这个夜晚无法安排一个 更美好的姿态, 你的头 靠在他的腿上, 就像 水靠着自己的岩石 现在你们认为无限寂寞的时刻 将化为葡萄, 该透明的时候透明 该破碎的时候破碎

 瞎眼的池塘想望穿夜, 月亮如同 猫眼, 我不快乐也不悲哀 靠在已经死去的栅栏上注视你们

 我想告诉你

 没有人去拦阻黑夜 黑暗巳进入这个边缘 七月 14 从此夏天被七月占据 从此忍耐成为信仰 从此我举起一个沉重的天空 把背朝向太阳

 你是一个不被理解的季节 只有我在死亡的怀中发现隐秘 我微笑因为还有最后的黑夜 我笑是我留在世界上的权力 而今那只手还在我的头顶 是怎样的一只眼睛呵让我看见 一切方式现已不存

 七月将是一次死亡 夏天是它最适合的季节 我生来是一只鸟, 只死于天空 你是侵犯我栖身之地的阴影 用人类的唯一手段你使我沉默不语

 我生来不曾有过如此绵绵的深情 如此温存, 我是—滴渺小的泪珠

 吞下太阳, 为了结束自己才成熟 因此我的心无懈可击

 难道我曾是留在自己心中的黑夜吗?

 从落日的影子里我感受到 肉体隐藏在你的内部, 自始至终 因此你是浇注在我身上的不幸 七月你裹着露珠和尘埃熟睡 但有谁知道你的骸骨以何等的重量 在黄昏时期待 秋天 15 你抚摸了我 我早已忘记

 在秋天, 空气中有丰盛的血液 一只鸟和我同时旋转 正午的光突然倾泻 倒在我的怀抱 我没有别的天空像这样出其不意 仰面朝向一个太阳 或者发抖, 想着柔软的片刻 树都默默无声, 静静如吻 如无力的表情假装成柔顺

 羊齿植物把绿色汁液喷射天空 二叶草的芬芳使我作呕 秋叶飘在脸颊上 一片已尝到甜蜜的叶子睥睨一切

 现在才是另一只手出现的时候 像种种念头, 最后有不可企及的疼痛 我微笑像一座废墟, 被光穿透 炎热使我闭上眼睛等待再—次风暴 声音、 皮肤、 流言 每个人都有无法挽回的黑暗 它们就在你的手上

 你抚摸了我 你早已忘记 第四辑 ——白昼曾是我身上一部分 现在被取走 旋转 16 并非只是太阳在旋转 沉沦早已开始, 当我倒着出生 这挣扎如此恐怖, 使我成形 保存这头朝地的事实我已长得这般大

 我来的时候并不是一颗星 我站得很稳, 路总在转 从东到西, 无法逃脱圆圈的命运 够了, 不久我的头被装上轧道 我亲眼注视着它向天空倾倒 并竭力保持自身的重量

 大地压着我的脚, 一个沉重的天 毁坏我, 是那轮子在晕旋 天竺葵太像我的心, 又细腻又热情 但我无法停下来, 使它不再转 微笑最后到来, 像一个致命的打击

 夜还是白昼?全都一样 孵出卵石之眼和雌雄之躯 据说球茎花已开得一无所剩 但靠着那条路的边缘 黑色涡旋正茫茫无边

 旋转又旋转, 像一颗 飞翔着不祥事件的星 把我团团围住, 但谁在你的外端?

 人生 17 每天是今天的敌人, 我们恐惧

 罪恶依然升起, 多少名字遮盖了 苍白的额头, 你们秘密地 快乐并练习谎言的用意

 像风一样走着, 黑发的女儿 悄无声息, 用不可救药的 迷人之处动摇夏天的血液 充满秘密, 夜走进你们心里

 夜使我们害伯, 我们寻求手臂 无限美, 无限奇妙 以月的形体, 以落叶的痕迹 夜使我们学会忍受或是享受

 我是诱惑者。

 显示虚构的光 与尘土这般完美地结合 路以真实的方式出现

 .

 神性留在上方, 任你们随心所欲

 那是谁?那又是谁? 保没有责任感的影子来了又去 注定消失的泡沫勿忙升腾 活着的手像真理触摸到每个夜晚

 路走过无数人 你们却是第一次 外表孱弱的女儿...

篇四:沉默就像是一块石头

诺贝尔文学奖演讲全文:

 《讲故事的人》

  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 女士们、 先生们:

 通过电视或网络, 我想在座的各位, 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 , 已经有了 或多或少的了 解。

 你们也许看到了 我的九十岁 的老父亲, 看到了 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 的外孙子, 但是有一个此刻我最想念的人, 我的母亲, 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 。

 我获奖后, 很多人分享了 我的光荣, 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

 我母亲生于 1922 年, 卒于 1994 年。

 她的骨灰, 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

 去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 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

 掘开坟墓后, 我们看到, 棺木已经腐朽, 母亲的骨殖, 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

 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土, 移到新的墓穴里。

 也就是从那一时刻起, 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 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 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 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

 因为饥饿无力, 失手将热水瓶打碎, 我吓得要命, 钻进草垛, 一天没敢出来。

 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 , 我从草垛里钻出来, 以为会受到打骂, 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 只是抚摸着我的头, 口 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 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理拣麦穗, 看守麦田的人来了 , 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 我母亲是小脚, 跑不快, 被捉住, 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煽了 她一个耳光, 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 看守人没收了 我们拣到的麦穗,吹着口 哨扬长而去。

 我母亲嘴角流血, 坐在地上, 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深我终生难忘。

 多年之后, 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在集市上与我相逢, 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 母亲拉住了 我, 平静的对我说:

 “儿子, 那个打我的人, 与这个老人, 并不是一个人。

 ”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 我们家难得的包了 一顿饺子, 每人只有一碗。

 正当我们吃饺子时, 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 我们家门口 , 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 他却愤愤不平地说:

 “我是一个老人, 你们吃饺子, 却让我吃红薯干。

 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 ” 我气急败坏的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 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 连半饱都吃不了 !

 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 , 你要就要, 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 我, 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 倒进了 老人碗里。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 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 有意无意的多算了 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

 算完钱我就去了 学校。

 当我放学回家时, 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

 母亲并没有骂我, 只是轻轻的说:

 “儿子, 你让娘丢了 脸。

 ”

 我十几岁时, 母亲患了 严重的肺病, 饥饿, 病痛, 劳累, 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 看不到光明和希望。

 我产生了 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 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己寻短见。

 每当我劳动归来, 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 听到她的回应, 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 地。

 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 我就心惊胆战, 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

 有一次找遍了 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 我便坐在了 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

 她对我的哭很不满, 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

 母亲看到我的心思, 她说:“孩子你放心, 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 我, 我是不会去的。

 ”

 我生来相貌丑陋, 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 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

 我回家痛苦, 母亲对我说:

 “儿子, 你不丑, 你不缺鼻子不缺眼, 四

 肢健全, 丑在哪里? 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 多做好事, 即便是丑也能变美。

 ” 后来我进入城市, 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 我想起了 母亲的话, 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我母亲不识字, 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

 我们家生活困难, 经常吃了 上顿没下顿。但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 她总是会满足我。

 她是个勤劳的人, 讨厌懒惰的孩子, 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 干活, 她从来没批评过我。

 有一段时间, 集市上来了 一个说书人。

 我偷偷地跑去听书, 忘记了 她分配给我的活儿。

 为此, 母亲批评了 我, 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 我忍不住把白天从说书人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 起初她有些不耐烦, 因为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 不务正业的人, 从他们嘴里冒不出好话来。

 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的吸引 了 她, 以后每逢集日 她便不再给我排活, 默许我去集上听书。

 为了 报答母亲的恩情, 也为了 向她炫耀我的记忆力, 我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 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

 很快的, 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 , 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的添油加醋,我会投我母亲所好, 编造一些情节, 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

 我的听众也不仅仅是我的母亲, 连我的姐姐, 我的婶婶, 我的奶奶都成为我的听众。

 我母亲在听完我的故事后, 有时会忧心忡忡地, 像是对我说, 又像是自 言自 语:

 “儿啊,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人呢? 难道要靠耍贫嘴吃饭吗? ”

 我理解母亲的担忧, 因为在村子里, 一个贫嘴的孩子, 是招人厌烦的, 有时候还会给自 己和家庭带来麻烦。

 我在小说《牛》 里所写的那个因为话多被村子里厌恶的孩子, 就有我童年时的影子。

 我母亲经常提醒我少说话, 她希望我能做一个沉默寡言、 安稳大方的孩子。

 但在我身上, 却显露出极强的说话能力和极大的说话欲望, 这无疑是极大的危险, 但我说的故事的能力, 又带给了 她愉悦, 这使他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俗话说“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 尽管我有父母亲的谆谆教导, 但我并没有改掉我喜欢说话的天性, 这使得我的名 字“莫言”, 很像对自 己的讽刺。

 我小学未毕业即辍学, 因为年幼体弱, 干不了 重活, 只好到荒草滩上去放牧牛羊。当我牵着牛羊从学校门前路过, 看到昔日 的同学在校园里打打闹闹, 我心中充满悲凉, 深深地体会到一个人, 哪怕是一个孩子, 离开群体后的痛苦。

 到了 荒滩上, 我把牛羊放开, 让它们自 己吃草。

 蓝天如海, 草地一望无际, 周围看不到一个人影, 没有人的声音, 只有鸟儿在天上鸣叫 。

 我感到很孤独, 很寂寞,心里空空荡荡。

 有时候, 我躺在草地上, 望着天上懒洋洋地飘动着的白云, 脑海里便浮现出许多莫名 其妙的幻象。

 我们那地方流传着许多狐狸变成美女的故事,我幻想着能有一个狐狸变成美女与我来作伴放牛, 但她始终没有出现。

 但有一次,一只火红色的狐狸从我面前的草丛中跳出来时, 我被吓得一屁股蹲在地上。

 狐狸跑没了 踪影, 我还在那里颤抖。

 有时候我会蹲在牛的身旁, 看着湛蓝的牛眼和牛眼中的我的倒影。

 有时候我会模仿着鸟儿的叫 声试图与天上的鸟儿对话, 有时候我会对一棵树诉说心声。

 但鸟儿不理我, 树也不理我。

 许多年后, 当我成为一个小说家, 当年的许多幻想, 都被我写进了 小说。

 很多人夸我想象力丰富, 有一些文学爱好者, 希望我能告诉他们培养想象力的秘诀, 对此, 我只能报以苦笑。

 就像中国的先贤老子所说的那样:

 “福兮祸之所伏, 福祸福所倚”, 我童年辍学,饱受饥饿、 孤独、 无书可读之苦, 但我因此也像我们的前辈作家沈从文那样, 及早地开始阅读社会人生这本大书。

 前面所提到的到集市上去听说数人说书, 仅仅是这本大书中的一页。

 辍学之后, 我混迹于成人之中, 开始了“用耳朵阅读” 的漫长生涯。

 二百多年前,我的故乡 曾出了 一个讲故事的伟大天才——蒲松龄, 我们村里的许多人, 包括我,都是他的传人。

 我在集体劳动的田间地头, 在生产队的牛棚马厩, 在我爷爷奶奶的热炕头上, 甚至在摇摇晃晃地进行着的牛车社, 聆听了 许许多多神鬼故事, 历史传奇, 逸闻趣事, 这些故事都与当地的自 然环境, 家庭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我产生了 强烈的现实感。

 我做梦也想不到有朝一日 这些东西会成为我的写作素材, 我当时只是一个迷恋故事的孩子, 醉心地聆听着人们的讲述。

 那时我是一个绝对的有神论者, 我相信万物都有灵性, 我见到一棵大树会肃然起敬。

 我看到一只鸟会感到它随时会变化成人, 我遇到一个陌生人, 也会怀疑他是一个动物变化而成。

 每当夜晚我从生产队的记工房回家时, 无边的恐惧便包围了 我, 为了 壮胆, 我一边奔跑一边大声歌唱。那时我正处在变声期, 嗓音嘶哑, 声调难听, 我的歌唱, 是对我的乡 亲们的一种折磨。

 我在故乡 生活了 二十一年, 期间离家最远的是乘火车去了 一次青岛, 还差点迷失在木材厂的巨大木材之间, 以至于我母亲问我去青岛看到了 什么风景时, 我沮丧地告诉她:

 什么都没看到, 只看到了 一堆堆的木头。

 但也就是这次青岛之行, 使我产生了 想离开故乡 到外边去看世界的强烈愿望。

 1976 年 2 月 , 我应征入伍, 背着我母亲卖掉结婚时的首饰帮我购买的四本《中国通史简编》, 走出了 高密东北乡 这个既让我爱又让我恨的地方, 开始了 我人生的重要时期。

 我必须承认, 如果没有 30 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发展与进步,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 也不会有我这样一个作家。

 在军营的枯燥生活中, 我迎来了 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和文学热潮, 我从一个用耳朵聆听故事, 用嘴巴讲述故事的孩子, 开始尝试用笔来讲述故事。

 起初的道路并不平坦, 我那时并没有意识到我二十多年的农村生活经验是文学的富矿, 那时我以为文学就是写好人好事, 就是写英雄模范, 所以, 尽管也发表了 几篇作品, 但文学价值很低。

 1984 年秋, 我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在我的恩师著名 作家徐怀中的启发指导下, 我写出了《秋水》、《枯河》、《透明的红萝卜 》、《红高粱》 等一批中短篇小说。

 在《秋水》 这篇小说里, 第一次出现了 “高密东北乡 ” 这个字眼, 从此,就如同一个四处游荡的农民有了 一片土地, 我这样一个文学的流浪汉, 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场所。

 我必须承认, 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 ” 的过程中, 美国的威廉· 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 马尔克斯给了 我重要启发。我对他们的阅读并不认真, 但他们开天辟地的豪迈精神激励了 我, 使我明白了 一个作家必须要有一块属于自 己的地方。

 一个人在日 常生活中应该谦卑退让, 但在文学创作中, 必须颐指气使, 独断专行。

 我追随在这两位大师身后两年, 即意识到, 必须尽快地逃离他们, 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他们是两座灼热的火炉, 而我是冰块, 如果离他们太近, 会被他们蒸发掉。

 根据我的体会, 一个作家之所以会受到某一位作家的影响, 其根本是因为影响者和被影响者灵魂深处的相似之处。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

 所以, 尽管我没有很好地去读他们的书, 但只读过几页, 我就明白了 他们干了 什么, 也明白了 他们是怎样干的, 随即我也就明白了我该干什么和我该怎样干。

 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 那就是用自 己的方式, 讲自 己的故事。

 我的方式, 就是我所熟知的集市说书人的方式, 就是我的爷爷奶奶、 村里的老人们讲故事的方式。

 坦率地说, 讲述的时候, 我没有想到谁会是我的听众, 也许我的听众就是那

 些如我母亲一样的人, 也许我的听众就是我自 己, 我自 己的故事, 起初就是我的亲身经历, 譬如《枯河》 中那个遭受痛打的孩子, 譬如《透明的红萝卜 》 中那个自 始至终一言不发的孩子。

 我的确曾因为干过一件错事而受到过父亲的痛打, 我也的确曾在桥梁工地上为铁匠师傅拉过风箱。

 当然, 个人的经历无论多么奇特也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写进小说, 小说必须虚构, 必须想象。

 很多朋友说《透明的红萝卜 》 是我最好的小说, 对此我不反驳, 也不认同, 但我认为《透明的红萝卜 》是我的作品中最有象征性、 最意味深长的一部。

 那个浑身漆黑、 具有超人的忍受痛苦的能力和超人的感受能力的孩子, 是我全部小说的灵魂, 尽管在后来的小说里, 我写了 很多的人物, 但没有一个人物, 比他更贴近我的灵魂。

 或者可以说,一个作家所塑造的若干人物中, 总有一个领头的, 这个沉默的孩子就是一个领头的, 他一言不发, 但却有力地领导着形形色色的人物, 在高密东北乡 这个舞台上,尽情地表演。

 自 己的故事总是有限的, 讲完了 自 己的故事, 就必须讲他人的故事。

 于是, 我的亲人们的故事, 我的村人们的故事, 以及我从老人们口 中听到过的祖先们的故事,就像听到集合令的士兵一样, 从我的记忆深处涌出来。

 他们用期盼的目 光看着我,等待着我去写他们。

 我的爷爷、 奶奶、 父亲、 母亲、 哥哥、 姐姐、 姑姑、 叔叔、妻子、 女儿, 都在我的作品里出现过, 还有很多的我们高密东北乡 的乡 亲, 也都在我的小说里露过面。

 当然, 我对他们, 都进行了 文学化的处理, 使他们超越了他们自 身, 成为文学中的人物。

 我最新的小说《蛙》 中, 就出现了 我姑姑的形象。

 因为我获得诺贝尔奖, 许多记者到她家采访, 起初她还很耐心地回答提问, 但很快便不胜其烦, 跑到县城里她儿子家躲起来了 。

 姑姑确实是我写《蛙》 时的模特, 但小说中的姑姑, 与现实生活中的姑姑有着天壤之别。

 小说中的姑姑专横跋扈, 有时简直像个女匪, 现实中的姑姑和善开朗, 是一个标准的贤妻良母。

 现实中的姑姑晚年生活幸福美满, 小说中的姑姑到了 晚年却因为心灵的巨大痛苦患上了 失眠症, 身披黑袍, 像个幽灵一样在暗夜中游荡。

 我感谢姑姑的宽容, 她没有因为我在小说中把她写成那样而生气; 我也十分敬佩我姑姑的明智, 她正确地理解了 小说中人物与现实中人物的复杂关系。

 母亲去世后, 我悲痛万分, 决定写一部书献给她。

 这就是那本《丰乳肥臀》。

 因为胸有成竹, 因为情感充盈, 仅用了 83 天, 我...

篇五:沉默就像是一块石头

12 年 12 月 第 33 卷第 6 期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综合 ) Journal of J iangxi Institute of E ducation( Comprehensive) D ec .20 l 2 V 01.3 3 No .6 沉默是金抑或是— —高语境和低语境文朱 琚( 上饶 师范学院 ,摘 要:

 在交际中,人们除了用语言传递信息 ,非语言行语境和低语境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诠释。在高语境文化中语境文化中,沉默常蕴涵消极的意味,是缺乏沟通的表现面分析原因,以探求相关的跨文化交际应对策略,从而有关键词:

 沉默;高语境文化;低语境文化 中图分类号 :

 H0 —05 文献标识码 :

 A Is S ilen ce G old or — —T he D ifferent Interpretati ons of S ilencZ HU J un.W( Shangrao Normal UniversiA bstr a ct :

 Besides verbal communi cation ,nonverbal commnicati on .sil ence is provided wi th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in ture ,sil ence usuall y indicates positive mea ning ,and it i s a splence is negative for the most part ,and it is c onsidered as a thinking patterns and vi ews of val ues ,there are such differenW e should look f o r the way s to solve the problems caused bycul tural communication. K ey W o rd s :

 sil en ce ;hi gh —context cul ture ;low —con tex一、 引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因特网的普及给人们提供了扩展知 识 、学习和 了解不 同文化 的机会 。随着经济 的全 球化 ,跨文 化交际活动越 来越频 繁 。跨文 化交 际( Intercultural Commu— nication) 指文化知觉和符号系统的不同足以改变交际事件 中人们之间的交际。⋯ 简言之,具有不 同文化背景的人 们之间的交际。

 ” 谈及交际,人们通常首先想到语言,但 语 言只是交际的工具之一,除此之外,人们还使用其他手段 传递信息,表达思想和情感。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 动 可以统称 为非语 言交际(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

 ” 包括体态语(Body Language) ,副语言(Para l anguage) ,客体语 (Object Language) 和环境语( Environment Language) 。

 。

 美国学者梅拉宾 ( Alber t Mehrabian) 总结 的公式,信息量 = 7%的言词 +38% 的副语 言 +55% 的体态语 ,足见非语 言在 交 际中的重要性 。【4l【

 住非语 言交 际领域 ,如 同语 言交 际一 样 ,文化起 着重要 的作JL}j 。文化能够影响人们对非语言的使用和反馈。同一 种非语 言行 为在不 同的文化 背景 中很 可能有着 不 同甚至截 然相反的意义。所以,正确 _ 『解非语言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 体现对跨文化交际有很大帮助。

 沉默,作为一种非语言交际行为,通常指在讲话和交谈 中 明确地做 出有声 的表态,而是 做出无 声的反应或停 收稿 日期 :2012 —10 —15 作者简介:朱 . {君( 1980一) ,女,江西玉山人,讲师,硕士,从事语言学、二语习得研究; 王丽耘( 1976一) ,女,江西上饶人,讲师,文学博+ .从事英手丈学、比较文学研究。

 第 6 期 朱 瑁,王丽耘:沉默是金抑或是傻瓜的美德? ——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对沉默的不同诠释 ·117. 顿。

 )‘‘表示沉默” 指动态沟通活动的间断或停顿 ,她是 一种线性的意识 或半 意识的思考、对谈 与行 为的发展过 程。

 “ ⋯ Pennycook、李杰群、毕继万等人把语间停顿和沉 默归入副语言范畴。在言语交谈过程中,恰当的沉默和话语 停顿也能帮助交谈双方传递信息。因此,语空( 即话语停顿 和沉默) 实际上也是广义语言的一种,是一种音量值为零的 语言 。_6]( 。) 提及沉默,中国人常说“ 沉默是金” ,还有“ 言多必失” 、 “ 祸从口出” 之类的话,但英语中却有“ Silence is the virtue of fools.” ( 沉默是傻瓜的美德) ,“ Silence is the most perfect ex— pression of scorn.” ( 表示轻蔑最好的方式莫过于沉默) ,“ The squeaky wheel gets the grease.” ( 吱吱叫的轮子先上油) 。究 竟沉默是金抑或是傻瓜的美德?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沉默 传递着不同的文化内涵。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对沉默的不 同诠释在跨文化交际中会造成文化误解甚至冲突。所以,沉 默是非语言交际研究者十分重视的课题。¨7I( 二、沉默在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 中的不同涵义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霍尔( Edward T.Hal1) 把沉默作为划 分他提出的高语境文化( high —context culture) 和低语境文 化( 1ow—context culture) 的一条重要标准。

 他在《超越 文化》(Beyond Culture) 一书中这样解释:高语境交流突出按 预定程序传输的信息,这样的信息贮存在受信者身上和背景 之中;传达的讯息中只包含着极少的信息。低语境交流则与 之相反 ;大多数的信息必须包含在传达的讯息之中,以弥补 环境中失却的信息 ( 包括人体 内和人体外的信息) 。_7 J(脚” 也就是说 ,在高语境文化中,人们交际时有较多的信息蕴涵 在社会文化环境和情景中,或内化于交际者心中。交际中大 部分信息是由环境语言、身体语言或说话者的内在素质来传 递,明显的语言代码则负载较少 的信息量。

 “ 低语境文 化则相反 ,大部分信息由明确编码的语言来完成 ,少量的信 息蕴涵在隐性的环境中。这也意味着高语境文化的人对微 妙的环境提示较为敏感,低语境文化的人习惯用语言本身的 力量进行 交际。

 跨文化研究学者通常将 日本、中国、韩国、菲律宾、印度、 俄国、法国、非洲等文化划归高语境文化 ,将美国( 尤其北 部) 、德国、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斯堪的纳维亚等文化划 归低语境文化。可见,高语境文化在亚洲文化中比欧洲更普 遍。例如 ,中国是高语境文化 ,人们在交际中除言语传递 的 信息外,还依靠语言外环境补充许多信息。换句话说 ,许多 意思包括在语境中,不需要每一点都直接用语言表达出来。

 相对而言,美国是低语境文化,较少依赖言外环境来补充信 息 ,大部分信息都要靠语言直接传递。

 通过分析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的差异,我们能更好地了 解沉默在不 同文化 中的涵义,有助于跨文化交际 的顺利 进行 。

 1.沉默在 高语境 文化 中的涵义 在高语境文化中,沉默的内涵 比较丰富,在人们交流过 程中传递程度不同的信息 ,可以表示赞成、理解、沉着、允诺、 原谅、谦恭 、悲伤 、正在思考、无动于衷、压抑、不同意、不理 解、责备等意思。沉默往往是其他交流方式的补充,可以反 映出语言所隐蔽的信息o[91( 在仔细聆听别人说话时。在 期待听到重要内容时,在对听到的内容作出判断或决定如何 反应时,沉默的时间远 比平时更长。

 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沉默多与一些积极的 含义相联系,代表同意、默许、敬畏、顺从等意思。l8j( ’ 中国 人比较奉行“ 沉默是金” ,沉默含义丰富,可以表示欣然默 认 、保留己见、无言的赞许或者无声的抗议,它也可能是附和 众议 的表示或决心 已定 的标 志 ,有 “ 此 时无 声胜 有声 ” 的魅 力。中国人对沉默保持轻松 自如,实践所说的“ 听” ( 用耳 朵、眼睛、心灵去倾听) ,而不只是“ 闻” (用耳朵听) 。

 日本人视沉默为对话的一部分,他们在沟通中对沉默感 到愉快 ,对话时并不立即接上话题,把沉默作为一种有力 的 沟通工具。沉思和默想都发生在沉默之中。通过沉默,一个 人可以发现 自己真实的一面。沉默产生空间,即使在拥挤的 时空 ,也 能 通 过 沉 默使 一 个 人 处 在 属 于 自己的 领 地 里。

 1 ” 难 怪 日本 有 格 言 “ 说 者 是 傻 子,听 者 是 智 者” 。⋯J( ’有研究发现,相对于不少国家,日本人非I:1语谈 判策略中的沉默( 以超过十秒计算)次数最多。[】

 ]( ’ 直率会被视为不懂人情世故,甚至是粗鲁的表现。直接 质疑某人的话也是粗鲁的。因为一个人与其言辞是不可分 的,所以抨击某人的话等于攻击说话者本人。听话者应等说 话者把话讲完再阐释自己的观点,说话者讲完后保持一会儿 沉默是很有礼貌的表现,表明听话者在思考对方的观点。反 之,打断说话者是不礼貌的。

 在印度 ,修行者十分重视沉默 ,视之为冥想和思索的手 段。沉默是一种补充人类思考生活的行为。印度有一种观 点,充满 着唧 唧歪 歪话语 的地方,就不会有 多少智 慧存 在。_ll_ 8’对于中非共和国的古伯亚族而言,频繁而任意地 保持沉默是正常交流的组成部分。用餐时,尤其客人在场,

 他们会到用餐结束才开口说话。即便探望病人也保持沉默,

 因为他们认为沉默才能表达对病人的体贴和亲近,和病人说 话会浪费病人的精力。

 ” 总之 ,在高语境 文化中,沉默被赋予更多积极 的意义。

 它常意味着一种尊重,对说话者的尊重 ,考虑说话者的想法 ,

 掂量对于陈述内容的正面或反面意见,以便得出一个考虑周 全的反馈。在高语境文化的亚洲有“ 听百遍 ,想千遍 ,少说 话” 的观点,足见对沉默之类非语言沟通方式的偏爱。[11]( 2.沉默在低语 境文化 中的涵义 低语境文化对沉默的理解却大相径庭,沉默通常被赋予 更多消极的含义,例如,冷漠、反对、不关心、不注意、蔑视等;

 沉默是不得体和令人反感的行为。

 ’ 西方有的学者甚至 将东方人的沉默视为人际交往中缺乏信心,有交际恐惧症,

 甚至精神障碍的表现。

 “ 在思想观点被准确清楚地译成语言的低语境文化里,沉 默常被视为缺少沟通 ,意味着积极的言语沟通行为已经停 止。【101 ” 当某人在会话 中沉默不语,另一人会 问:“ 怎么 了?” 这时,沉默或许是在交流信息,也许暗示听话者没有接 受到信息,对会话内容感到不悦 ,需要时间思考,或感到难堪

 ·118·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综合) 2012 拄 等。低语境文化一般认为,沉默是由于沟通出现了问题或裂 痕。当有选择余地时,低语境文化的人倾 向于选择说话,不 是沉默。

 沉默还意味着混乱。由于欧美人偏爱一定的节奏以及 陈述和反应的抑扬顿挫 ,所以他们若是觉得陈述混乱,对于 提议的想法有否定的反应 ,对说话人或提议 的观点感到不 悦,会表示沉默。[11](PS7)沉默需要领会 ,但理解沉默比领会言 语的意义更困难。沉默意味的含混不清与低语境文化对准 确与清晰的重视格格不入。所以,他们往往对沉默感到不 悦。即使和陌生人在一起 ,他们也尽量交谈并持续下去。

 对沉默的不同理解与反应也体现在课堂中,不少中国留 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安静地聆听,不爱发言提问,也不以明确 的声音做出反应,这种沉默的态度往往让英语国家的人很不 习惯。因为英语国家的人在交流过程中,哪怕文不对题,听 清了问题就会做出相应的回答,若是保持沉默,会被视为对 对方的不尊重甚至藐视。即使回应一句“ 我不想告诉你” ,

 也比什么都不说要好。

 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对于沉默的不同诠释会在跨文化 交际中造成一定障碍。例如,美国人往往认为沉默意味着交 际失败,所以遇到短时间的沉默就会没话找话说,这种做法 被 日本人视为咄 咄逼人 ( pushy and noisy ) 。l7_( 而 对 日本 人的沉默,美国人又会认为是胆怯或不诚恳的表现。曾在日 本生活和工作过多年的美国教授 Condon 在他的书 With Re— spects to the Japanese:A Guide for Americans( 《关于 日本人》) 中就提到,13本人对于讲话的态度与美国人不 同,美 国人强 调敢于讲话,常常把沉默理解为紧张、尴尬、羞怯甚至怀有敌 意,因此只要有可能出现沉默的局面,美国人马上讲话填补 一下。1 3 本人并不把讲话看得那么重要,反而把讲话过多视 为不成熟、缺乏知识的表现。沉默不仅不会引起 日本人的紧 张,反而在不同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例如,对说话者表示敬 意。对美国人而言,讲话几乎是唯~的交际手段,而对于1 3 本人,讲话只是手段之一,表情、姿态、服装等都可以表意 传情。[2j( ) 对沉默的不同看法会成为 1 3 本人与美国人谈判过程中 的绊脚石。低语境文化的人依赖用语言把想法清晰地表达 出来,因为他们不习惯用非语言手段传递信息。沉默会让低 语境文化的谈判代表感到不安。因为在低语境文化中,沉默 预示着双方出现了沟通裂痕,沟通将被中断,所以他们通常 会主动 、积极地发起谈话或者使一度中断的谈话继续下去。

 相反,1 3 本的谈判代表一般不急于发言,待对方发言完毕 ,一 般还会沉默片刻以思考对方的话,并分析对方的观点及情 绪,这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表现。鉴于 1 3 本人对沉默的偏好 ,

 美国人和他们谈判时须避免谈得过急或过多。¨1 o_ ’ 三、差异成因分析 高语境文化多用肯定或尊重的意味来诠释沉默,而低语 境文化多把沉默与否定的意味相联系,这不可避免地会引起 交际行为上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我 们有必要对差异成因进行分析,以期有所认识和帮助。

 第一 ,这种差异是由高语境 和低语境不同文化环境 所致 。

 高语境文化强调沟通所在的社会语境,语境是影响个人 行为的重要因素。【l ]( 交际中的信息可以利用语境 ,通过 隐含的、非言语的方式加以传递,例如,沉默、体态语。相对 而言,低语境文化不太强调交际中的语境因素,人们更依赖 明确的言语沟通,重视用语言表现思想 ,信息往往通过明示 的方式得以传递。因此,说话率在大多数情况下受到推崇 ,

 对于沉默并无多少认同感,会视之为紧张、尴尬 、怀有敌意甚 至是潜在 的危险 。

 第二,两种不同的文化环境造成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和会 话风格 。

 高语境文化属环形 逻辑 ( spria l logic) 的思考取 向;低语 境文化属线性逻辑( 1ine logic) 的思考取向o[5](P195)所 以,高 语境文化更看重含蓄的沟通,强调非语言沟通,在言谈中倾 向间接委婉的风格 ;低语境文化更看重明确的沟通 ,强调言 语沟通甚于非言语沟通 ,言谈时倾向直接的风...

篇六:沉默就像是一块石头

文艺出版社柳沄诗选柳沄    编

  图书在版编目 ( C I P ) 数据 柳沄诗选/ 柳沄 著 . —长春 : 时代文艺出 版社, 2005. 5 ISBN 7 - 5387 - 2013 - 8 Ⅰ . 柳 . . . Ⅱ . 柳 . . . Ⅲ . 诗歌—作品集—中 国—当代  IV . I 227 中 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2005 ) 第 048044 号柳 沄 诗 选出  版时代 文艺 出 版社地  址长春 市人 民大街 4646 号  邮编 : 1 30021k电  话总 编 办 : 5638648  发行 科: 5677782ñE m a i lb en a t g @ mai l . j l . c n印  刷长春 科技 印刷厂发  行时代 文艺 出 版社开  本880× 1230 毫 米  1/ 32ð字  数80 千 字印  张5ú ð. 375版  次2005 年 5 月 第 1 版印  次2005 年 5 月 第 1 次 印刷定  价20# . 00 元版权所 有  翻 印 必 究

 目M U  录 L U  001—大 峡 谷003—一 种 过 程005—风 景007—重 读 一 遍 落 日009—树 在 等 谁01 2—沉 船01 4—故 事01 6—七 棵 槐 树01 8—无 题020—景 致022—想 像 的 池 塘025—午 夜027—一 首 不 想 写 完 的 诗028—一 支 蜡 烛 和 六 个 英 文 字 母032—摊 贩034—瓷 器036—伎 俩038—闲 逛040—无 题042—守 门 人

  044—植 树 节 里 的 那 棵 树046—深 入 月 光048—眺 望 森 林050—形 容 一 场 雨052—独 白054—桥 的 素 描058—两 个 人 的 世 界060—在 灯 下 写 诗062—无 题063—歪 歪 斜 斜 的 雨 一 直 下 着065—亮 在 高 处 的 灯068—观 棋071—石 头 蹲 着073—一 个 人 的 角 落075—双 休 日077—对 一 场 大 雾 的 六 种 看 法080—写 下083—探 望 父 亲085—絮 叨

  087—看 一 部 老 电 影089—红 雀091—突 然 想 到 一 只 木 桶093—河 底 的 石 子095—问 题097—夜 色 如 水099—画 面1 00—时 间1 01—向 日 葵1 03—居 所1 05—寻 找 歌 手1 07—草 ・ 刈 草 人1 09—片 断1 1 1—为 谁 叹 息1 1 3—窥 见1 1 5—无 题1 1 7—记 录 一 场 春 雨1 22—不 是 … …1 24—无 题

  1 26—一 个 夜 晚 和 另 一 个 夜 晚1 28—那 株 老 树1 30—明 天1 31—圣 者 与 石 头1 33—远 方 的 夜1 35—流 水1 37—接 受 阳 光1 39—英 雄 和 神1 41—我 想 惨 叫1 42—两 只 一 模 一 样 的 瓷 瓶1 44—守 关 的 小 吏1 46—读 一 张 旧 报 纸1 48—杀 声1 51—逝 去 的 日 子1 53—秋 风1 54—两 句 成 语1 56—无 题1 58—三 位 淘 金 人1 60—虚 构 一 把 匕 首

 Liuyunshixuan大 峡 谷       1这是一道千年之前绽裂的伤口吗而千年之前发生的故事只能被今晚的月 亮目 睹去问她 ? 去问问她吧她只肯告诉我什么叫缄口不语2岁月 , 你怎么会狭窄得只有这左右两半既不是迂回的长廊也不是幽深的小巷001

 柳沄诗选十二个月 却是十二批穿州走府的马帮他们依次途经这里匆忙着, 奔往消失3昨天的伟人不是这样明天的伟人不是这样他们脸对着脸相互辨认却把眼睛和嘴闲置在别处如一只蠕动的蝼蚁我从他们的对视中连喊带叫地穿过他们根本瞧不见我就像我瞧不见纤尘002

 Liuyunshixuan一种过程       一只肥大的桃子一只光芒四射的桃子从枝头上宁静地落下来就像梵高割掉的耳朵 , 那么沉重一只富贵的桃子一只被风雨诅咒过的桃子一只盛满水声的桃子从那个高度上掉下来并且像落日 那样, 弹了几下一位美丽的少女匆匆走来弯腰去拾那枚桃子当她抬起头时已成老妇得意的事情大概都会这样— — —这种念头在我心中一闪003

 柳沄诗选那桃子和女人就突然腐烂了世界说: 嘘别出声……004

 Liuyunshixuan风   景       进入秋天流水疲惫而肤浅它们在你的注视下缓缓移动不再急于抵达某个目 的流水流向哪里只有流水知道它们从开始的地方出发经过你时又重新开始四周一片寂静内部的繁忙难以被识破你吃惊地瞧着— — —流水把过于沉重的包裹纷纷遗弃在又圆又大的卵石那儿005

 柳沄诗选九月 结束于十月 的开始在这样的季节里生命像生命, 命运像命运假如它们都不再可靠 , 你就靠在一块沉默的卵石上沉默片刻当神的手 , 再一次把浪花从水底翻到水面上来那棵在风中奔走了很久的柳树因瞧见了你而突然停在那里006

 Liuyunshixuan重读一遍落日       以一种轻松的心情重读那沉重的落日不说话, 像黄昏一样冷静那么近, 那么确切如一只刚刚哭泣过的眼睛它紧紧地盯住谁谁就是孤独的守夜人全部的意义大概就在这承受之中此刻 , 落日 一动不动却又无时不在急速地下坠然而第二天早上它会照常升起上面仅仅多了道醒目 的裂痕除此之外 , 落日更容易让我想起先人的面孔你看, 热烈之后007

 柳沄诗选它只剩下阴郁和冷峻哦 , 它过分的完美使人生残缺或者说, 它使一种坎坷的过程自 垂危的时刻趋于圆满因此落日 是平和的在一种深刻的节奏中我感受到了它的无奈和宁静当落日 与山峰相撞并且碎得辉煌我因那轰然的巨响而听不见任何声音008

 Liuyunshixuan树在等谁       树在等谁 ? 我想知道那棵桉树在等谁一秒秒逼近的时间又一秒秒流逝等待, 使重于泰山的诺言轻于鸿毛使一九九九年的春天 , 一去不回这并不妨碍日 出和月 落 , 当然也并不妨碍那些伸给明天的枝头垂挂阳光与月 色。

 天空蓝得只剩下传说除了这棵因年迈而粗壮的桉树传说没有真相从枯萎的角度望去它多么繁茂, 甚至比繁茂还要多出几笔绿意狂风大作的时候它居然摇晃着奔跑奔跑让它寸步难移009

 柳沄诗选看来一棵树只能有一个位置犹如一个人只能有一个命运它常以忽略不计的态度俯视我并极力让我相信: 一个人辞世无异于一棵树抖掉一片叶子这一切与等待毫不相干晨雾升腾, 它一会儿被抹去一会儿更加苍翠地显现出来那情形, 完全不像, 幸福的女人从一个男人的怀里飘至另一个男人的怀里冬天追赶春天春天追赶夏天所谓过程大概就是把一双新鞋穿旧想到这里, 它将隔世的枝柯挥动几下秋天又被挪走终年奔波, 长久驻足这之间如果有什么差别 , 那必定是— — —桉树长眠似的醒着太多的人都在梦着我被打动。

 一次心跳, 一只从树冠上惊飞的黄雀肉眼看不见的弧线如此悦耳既像某种人生的轨迹又像它脚下深而又深的根须010

 Liuyunshixuan旷野一片死寂它的呼喊再次响起其实嘶哑的呼喊声并不大, 而是被风弄大的黎明逐渐变成黄昏就像孩子终将变成老人可漫长的等待并不因老人变成尘土而结束。

 无人可等时等待便不再抽象。

 因此我想知道桉树在等谁每当墙上的挂钟打过十二响甜蜜的鼾声它就站在, 月 光轻轻碰到的地方01 1

 柳沄诗选沉   船       奔波于此岸与彼岸之间船是一匹好马而任何一匹好马都只能失蹄一次船的苦难远远超出我们的想像在海上 , 船被风浪折磨得死去活来有时我们在哪里跌倒还会从哪里爬起而船一旦沉没就永无出头的日 子人生是什么形状漂泊大概就是什么形状在海上 , 船与暗礁相遇就如同钢盔与炮弹碰撞012

 Liuyunshixuan刹那间 , 岸和归期乘着一声巨响飞走星空迷乱; 月 亮像一只烂透的桃子恰巧 , 船下沉的时候我正坐在灯下写诗在稿纸被笔尖划破的地方伸出来许多桅杆一样的手臂他们凶狠地挣扎了一会儿却什么也没有抓到尔后大海敛净波涛处处表示歉意我想沉船知道海都隐瞒了什么就如同卜 伽丘知道神父的梦里藏着几位情人01 3

 柳沄诗选故   事        一块石头 , 冲着另一块石头叫喊嘶哑的叫喊声像倾听那么沉寂在星空以里在岁月 以外一块石头冲着另一块石头叫喊可它们既无法靠近又不能远离我知道, 如果是迁徙就需要带上必带的事物譬如向往、 疾病以及诚实但它们的行囊过于沉重自 己再也无力搬动自 己今夜 , 一块石头014

 Liuyunshixuan冲着另一块石头叫喊我被惊醒而梦想还在继续01 5

 柳沄诗选七棵槐树         我家的北窗前站着七棵枝繁叶茂的槐树每一场刮过来的大风每一次都因经过它们撼动它们而成为七件宽大的袍子整整一个夏天它们经常摇晃 , 哦像奔跑时那样剧烈地摇晃却从未离开但, 要是我走神要是我不停地想着与七棵槐树无关的事情016

 Liuyunshixuan它们就会从早晨一下子窜进傍晚01 7

 柳沄诗选无   题       我好像也是虚构的比起卡夫卡笔下的甲 虫我甚至怀疑自 己是一只空腹的杯子渴望被斟满; 渴望在某个觥筹交错的夜晚与另一只和我一样的杯子迎面相遇可它不住地发出尖叫— — —别碰我 ! 别碰我高傲、 卑微、 脆弱、 透明……原来我是由这些不同的碎片联缀而成。

 那么在一张高于地面而又低于舞台的酒桌上侈谈坚持像不像一块石头侈谈飞翔018

 Liuyunshixuan嘴里的滋味儿和心里的滋味儿总是不一样这使我与宿命产生了短暂的一致当酒瓶空下来; 当期待像深秋的蚂蚱散个精光我的内心和这个偌大的世界一样只剩下一些无关紧要的大事情01 9

 柳沄诗选景   致         雨停了。

 风还在吹一些事物悄悄离开另一些事物继续摇晃秋天的风像秋天那样凉太阳瞧着风中的花朵花朵们瞧着啪嗒啪嗒掉落的花瓣天空因此更空比起一条拉链一座又长又窄的拱桥雨后的彩虹, 似乎更适合用来裹脚一位脚步细碎的老妪020

 Liuyunshixuan恰好经过这里。

 她的脸像旧时代的疤痕那么深远当她被一道下坡路带走夕阳在一辆漏油的公交车上找到了更多的轮子021

 柳沄诗选想像的池塘       在一次次的写作中我一次次地想像它我的想像, 足以使地球成为上帝的一块怀表却只能让池塘更像池塘我倾心的池塘也倾心于我它面对着清澈和污染如同我面对着呵护和伤害假如不是这样, 那么在我的记忆中童年的浴盆又该摆放在何处 ?因过度溺爱而波光滟潋因一场雨水而自 满自 足虽然盈亏的月 亮猜不透它的深浅但它总有办法 , 让月 光像池水那样将我淹没022

 Liuyunshixuan吹过一切的风自 然也要吹过那片静谧的池塘风在水面上揉皱自 己随后又一一抚平就像摊开的宣纸在苦等颜色颜色在苦等荷叶和荷花荷花整日 笑着可笑的事情直到这首诗, 变得更加可笑为止我知道这样的遣词造句毫无意义相反, 它更像一面比心灵还要易碎的镜子并一再向我隐瞒生命中支离破碎的过程远处的山峰又被暮色搬走。

 我常想— — —要是季节的马车载来霜雪我应该像池中的候鸟一样逃离还是像池畔的芦苇一样坚持秋天已无可挽回每一时刻都因来临而消失当阳光变薄 , 风的朗诵转入凄凉池水犹如一片即将收回的树荫023

 柳沄诗选池塘在缩小 , 继续缩小再丰富的想像也无法阻止它的干涸而剩下的问题则需要我准确说出— — —生活和活着谁更像一只跛脚的鸭子024

 Liuyunshixuan午   夜         阒寂的午夜 , 终于似岛屿那样站了出来而明晃晃的月 亮照得它像泡在水里但阒寂的午夜远比一座荒凉的岛屿阒寂 ! 此刻想像的藤蔓枯萎了我还在顺着它 , 往心里想我肯定忽略了什么— — —在域外 , 那平静的水面正为不断经过的事物荡起层层涟漪时间一刻不停地奔走奔走反复让窗前那棵饱经风霜的025

 柳沄诗选槐树, 回到原地纹丝不动的月 亮挂在纹丝不动的槐枝上像一口钟 , 却离钟声那么远我知道: 凡是屑末就别指望它们掷地有声然而正是这些屑末似的月 光使阒寂的午夜 , 更像午夜026

 Liuyunshixuan一首不想写完的诗       除了此刻 , 椅子似乎永远都在走动从一个夜晚进入另一个夜晚从一个炎热的夏季进入另一个更加炎热的夏季时间是一匹善跑的马但椅子不是马鞍。

 它不具备那样的颠簸它由几块平稳的木板变化而来在被摆放到那里之前它肯定是一支备受风雨尊敬的松柏— — —于森林深处峨冠博带地走着有别于猥琐、 谦卑及邻近的词直至某一天的早上 , 撞见一把憨态十足的斧子……027

 柳沄诗选一支蜡烛和六个英文字母         A好像就要转过身来又好像刚刚转过身去在深入与退出之间那个白巾 白衫的寒士笔直得像他自 己我说, 不 ! 他说— — —如果你站歪了不但泪多甚至命短B大地在阵阵蛙鸣中下沉一面洪亮的芒锣028

 Liuyunshixuan被月 亮拎出地平线我的想像一下子得以恢复可我不知该拿什么和你这位因年迈而弱不经风的铜匠相提并论突然停电的晚上你迫不急待地重操旧业并不时隔窗咯出一团又一团血痰C夜色如水吗那么再深的夜色都无法漫过你的胸腹在黎明的马跑遍世界之前你可以是矮小的巨人也可以是高大的侏儒瞧你竟笑得如此灿烂使远在来世的光环近在今晚我幸福地闭上眼睛看到自 己029

 柳沄诗选变成一只不幸的蛾子D一团我再熟悉不过的红晕笼罩在细小的芯上一颗比荔枝还要甜蜜的乳头时光一刻不停一刻不忘流逝和带走但在我的内心深处你坚持亮得像那个名词难言的隐喻渐渐自 明都这么晚了不知还有多少金子将要烂在你的手上E对于你我始终怀有一夜那么深的理解你分蘖光明又被光明所毁灭030

 Liuyunshixuan一点都不像殉教一点都不像殉节你只是夹在两者中间以自 焚的方式把长长的黑夜一寸一寸燃短现在, 你站在灯光曾经站过的地方无论我如何比喻青烟都是一架竖向黎明的梯子F夜 , 空洞又专心一部翻开的典籍使烛光泛黄典籍里, 那位名扬四海的人像你像极啦我是说, 当他流尽最后一滴泪水就再也瞧不见自 己的身体如果不是这样我反而会吃惊的如果不是这样, 我将说许多许多瞎话031

 柳沄诗选摊   贩   ...

篇七:沉默就像是一块石头

是金寓言故事

 非草 收录于 2009-11-13 阅读数 公众公开

  沉 默 是 金 ——非草编辑

 [寓言]

 一群人到山上去打猎其中一个猎人不小心掉进了很深的坑洞里他的右手和双脚都摔断了只剩下一只健全的左手。

 坑洞很深又很陡峭地面上的人束手无策只能在地面叫喊。

 幸好坑洞的壁上长了一些草那个猎人就用左手撑住洞壁以嘴巴咬草慢慢往上攀登。

 地面上的人就着微光看不清洞里只能大声为他加油。

 等到看清他身处险境嘴巴咬草攀登时大家便忍不住议论起来

 “哎呀像他这样一定爬不上来了”

 “情况真糟他的手脚都断了呢”

 “对呀那些小草根本不可能撑得住他的身体。”

  “真可惜如果他掉下去摔死了留下那么多家产就无缘享用了。”

 “他的母亲和妻子可怎么办才好”

 落入坑洞的猎人实在忍无可忍了他张开嘴大叫“你们都给我闭嘴”

 在这一刹那他再度落入坑洞当他摔到洞底即将死去之前他听到洞口异口同声地说“我就说嘛用嘴爬坑洞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

 [解读]

 猎人摔下去了他能怪谁只能怪他自己。为脱离困境而往上爬的是他自己他不能堵住别人的嘴但是可以决定自己对别人议论的态度。在一个团队之中每一个决策即将出台或者出台之后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议论作为领导对这些议论当然要去听从中获取真实的信息了解、分析大家的意见但作决策必须坚决而且一旦确定别人的任何言论都可以当做耳边风让事实说话就是了。

 [领导智慧]

 沉默法则要求无论在困境之中还是即将成功之时都要紧闭嘴巴。

 [寓言]

 一个老农夫肩上挑着一根扁担信步而走扁担上悬挂着一个盛满

 绿豆汤的壶。他不慎失足跌了一跤壶掉落到地上摔得粉碎这位农夫仍若无其事地继续往前走。

 这时有一个人急忙跑过来激动地对他说“你不知道壶破了吗”

 “我知道”农夫不慌不忙地回答道“我听到它掉落了。”

 “那么你怎么不转身看看怎么办”

 “它已经破碎了汤也流光了你说我还能怎么样”

 [解读]

 领导者决策与实施的过程就如同一次旅行如果把每一个阶段的成败得失全都扛在肩上那今后的路你就没有办法去走了。

  所以你必须丢弃过去的一些旧的东西跟过去说再见跟往事干杯

 忘记过去的事情是为了更好地做好当前的工作为了真正地做好管理工作你应该不再考虑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难道打扫卫生或向一个员工问好是小事召开一次战略规划会议、销售推介或者财务分析会就是大事

 从打扫卫生到开财务分析会每一件事都可能成为重大的事件。我们连最微小的行动都无法预见其最终的结果。因此每一个行动都值得给予足够的关注。

 若你认为宏图大略才是当务之急那么此想法将会诱使你相信所有的细节都不值得关注。与此同时也将有一大堆“小事”带来一连

 串的麻烦导致你的重大机会被破坏直至化成泡影。

 重要的是所有已发生的都是小事领导者需要关注的是未来。

 [领导智慧]

 领导者既要有正确的决策智慧又要具备勇于承担责任和勇往直前的胸怀和风度。

篇八:沉默就像是一块石头

诺贝尔奖演讲全文:

 《讲故事的人》

  北京时间 12 月 8 日凌晨, 中国作家莫言来到瑞典学院演讲厅, 向外界发表 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演说。

 莫言:

  我说两句演讲稿之外的话, 两个小时以前, 我们瑞典学院的常务秘书, 他的夫人生了一个小女孩, 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的开端, 我相信在座的懂中文也懂外文的人, 会把我刚才的话转译给大家, 我向他表示热烈的祝贺。

 我的演讲题目是《讲故事的人》。

  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 女士们、 先生们:

  通过电视或网络, 我想在座的各位, 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 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 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子, 但是有一个此刻我最想念的人, 我的母亲, 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

 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 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我母亲生于 1922 年, 卒于 1994 年。

 她的骨灰, 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

 去年, 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 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

 掘开坟墓后, 我们看到, 棺木已经腐朽, 母亲的骨殖, 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

 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

 也就是从那一时刻起, 我感到, 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 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 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 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

 因为饥饿无力, 失手将热水瓶打碎, 我吓得要命, 钻进草垛, 一天没敢出来。

 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 我从草垛里钻出来, 以为会受到打骂, 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 只是抚摸着我的头, 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 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理拣麦穗, 看守麦田的人来了, 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 我母亲是小脚, 跑不快, 被捉住, 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煽了她一个耳光, 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 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拣到的麦穗, 吹着口哨扬长而去。

 我母亲嘴角流血, 坐在地上, 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深我终生难忘。

 多年之后, 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在集市上与我相逢, 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 母亲拉住了我, 平静的对我说:

 “儿子, 那个打我的人, 与这个老人, 并不是一个人。”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 我们家难得的包了一顿饺子, 每人只有一碗。

 正当我们吃饺子时, 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 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 他却愤愤不平地说:

 “我是一个老人, 你们吃饺子, 却让我吃红薯干。

 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 ”我气急败坏的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 一人一小碗, 连半饱都吃不了!

 给你红薯干

 就不错了, 你要就要, 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 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 倒进了老人碗里。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 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 有意无意的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

 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

 当我放学回家时, 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

 母亲并没有骂我, 只是轻轻的说:

 “儿子, 你让娘丢了脸。”

  我十几岁时, 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 饥饿, 病痛, 劳累, 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

 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 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己寻短见。

 每当我劳动归来, 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 听到她的回应, 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

 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 我就心惊胆战, 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

 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 我便坐在了院子里大哭。

 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

 她对我的哭很不满, 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

 母亲看到我的心思, 她说:“孩子你放心, 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 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 我是不会去的。”

  我生来相貌丑陋, 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 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

 我回家痛苦, 母亲对我说:“儿子, 你不丑, 你不缺鼻子不缺眼, 四肢健全, 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 多做好事, 即便是丑也能变美。” 后来我进入城市, 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 我想起了母亲的话, 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我母亲不识字, 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

 我们家生活困难, 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但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 她总是会满足我。

 她是个勤劳的人, 讨厌懒惰的孩子, 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 她从来没批评过我。

  有一段时间, 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

 我偷偷地跑去听书, 忘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为此, 母亲批评了我, 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 我忍不住把白天从说书人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 起初她有些不耐烦, 因为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 不务正业的人, 从他们嘴里冒不出好话来。

 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的吸引了她, 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给我排活, 默许我去集上听书。

 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 也为了向她炫耀我的记忆力, 我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 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

  很快的, 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 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的添油加醋, 我会投我母亲所好, 编造一些情节, 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

 我的听众也不仅仅是我的母亲,连我的姐姐, 我的婶婶, 我的奶奶都成为我的听众。

 我母亲在听完我的故事后, 有时会忧心忡忡地, 像是对我说, 又像是自言自语:“儿啊, 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人呢? 难道要靠耍贫嘴吃饭吗? ”

  我理解母亲的担忧, 因为在村子里, 一个贫嘴的孩子, 是招人厌烦的, 有时候还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麻烦。

 我在小说《牛》 里所写的那个因为话多被村子里厌恶的孩子, 就有我童年时的影子。

 我母亲经常提醒我少说话, 她希望我能做一个沉默寡言、 安稳大方的孩子。

 但在我身上, 却显露出极强的说话能力和极大的说话欲望, 这无疑是极大的危险, 但我说的故事的能力, 又带给了她愉悦, 这使他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俗话说“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 尽管我有父母亲的谆谆教导, 但我并没有改掉我喜欢说话的天性, 这使得我的名字“莫言”, 很像对自己的讽刺。

  我小学未毕业即辍学, 因为年幼体弱, 干不了重活, 只好到荒草滩上去放牧牛羊。

 当我牵着牛羊从学校门前路过, 看到昔日的同学在校园里打打闹闹, 我心中充满悲凉, 深深地体会到一个人, 哪怕是一个孩子, 离开群体后的痛苦。

  到了荒滩上, 我把牛羊放开, 让它们自己吃草。

 蓝天如海, 草地一望无际, 周围看不到一个人影, 没有人的声音, 只有鸟儿在天上鸣叫。

 我感到很孤独, 很寂寞, 心里空空荡荡。有时候, 我躺在草地上, 望着天上懒洋洋地飘动着的白云, 脑海里便浮现出许多莫名其妙的幻象。

 我们那地方流传着许多狐狸变成美女的故事, 我幻想着能有一个狐狸变成美女与我来作伴放牛, 但她始终没有出现。

 但有一次, 一只火红色的狐狸从我面前的草丛中跳出来时,我被吓得一屁股蹲在地上。

 狐狸跑没了踪影, 我还在那里颤抖。

 有时候我会蹲在牛的身旁,看着湛蓝的牛眼和牛眼中的我的倒影。有时候我会模仿着鸟儿的叫声试图与天上的鸟儿对话,有时候我会对一棵树诉说心声。

 但鸟儿不理我, 树也不理我。

 许多年后, 当我成为一个小说家, 当年的许多幻想, 都被我写进了小说。

 很多人夸我想象力丰富, 有一些文学爱好者, 希望我能告诉他们培养想象力的秘诀, 对此, 我只能报以苦笑。

  就像中国的先贤老子所说的那样:

 “福兮祸之所伏, 福祸福所倚”, 我童年辍学, 饱受饥饿、 孤独、 无书可读之苦, 但我因此也像我们的前辈作家沈从文那样, 及早地开始阅读社会人生这本大书。

 前面所提到的到集市上去听说数人说书, 仅仅是这本大书中的一页。

  辍学之后, 我混迹于成人之中, 开始了“用耳朵阅读” 的漫长生涯。

 二百多年前, 我的故乡 曾出了一个讲故事的伟大天才——蒲松龄, 我们村里的许多人, 包括我, 都是他的传人。我在集体劳动的田间地头, 在生产队的牛棚马厩, 在我爷爷奶奶的热炕头上, 甚至在摇摇晃晃地进行着的牛车社, 聆听了许许多多神鬼故事, 历史传奇, 逸闻趣事, 这些故事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 家庭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 使我产生了强烈的现实感。

  我做梦也想不到有朝一日这些东西会成为我的写作素材, 我当时只是一个迷恋故事的孩子, 醉心地聆听着人们的讲述。

 那时我是一个绝对的有神论者, 我相信万物都有灵性, 我见到一棵大树会肃然起敬。

 我看到一只鸟会感到它随时会变化成人, 我遇到一个陌生人, 也会怀疑他是一个动物变化而成。每当夜晚我从生产队的记工房回家时, 无边的恐惧便包围了我,为了壮胆, 我一边奔跑一边大声歌唱。

 那时我正处在变声期, 嗓音嘶哑, 声调难听, 我的歌唱, 是对我的乡亲们的一种折磨。

  我在故乡 生活了二十一年, 期间离家最远的是乘火车去了一次青岛, 还差点迷失在木材厂的巨大木材之间, 以至于我母亲问我去青岛看到了什么风景时, 我沮丧地告诉她:

 什么都没看到, 只看到了一堆堆的木头。

 但也就是这次青岛之行, 使我产生了想离开故乡到外边去看世界的强烈愿望。

  1976 年 2 月, 我应征入伍, 背着我母亲卖掉结婚时的首饰帮我购买的四本《中国通史简编》, 走出了高密东北乡这个既让我爱又让我恨的地方, 开始了我人生的重要时期。

 我必须承认, 如果没有 30 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发展与进步,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 也不会有我这样一个作家。

  在军营的枯燥生活中, 我迎来了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和文学热潮, 我从一个用耳朵聆听

 故事, 用嘴巴讲述故事的孩子, 开始尝试用笔来讲述故事。

 起初的道路并不平坦, 我那时并没有意识到我二十多年的农村生活经验是文学的富矿, 那时我以为文学就是写好人好事, 就是写英雄模范, 所以, 尽管也发表了几篇作品, 但文学价值很低。

  1984 年秋, 我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在我的恩师著名作家徐怀中的启发指导下,我写出了《秋水》、《枯河》、《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 等一批中短篇小说。

 在《秋水》 这篇小说里, 第一次出现了“高密东北乡 ” 这个字眼, 从此, 就如同一个四处游荡的农民有了一片土地, 我这样一个文学的流浪汉, 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场所。

 我必须承认, 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 的过程中, 美国的威廉· 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 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

 我对他们的阅读并不认真, 但他们开天辟地的豪迈精神激励了我,使我明白了一个作家必须要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

 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谦卑退让, 但在文学创作中, 必须颐指气使, 独断专行。

 我追随在这两位大师身后两年, 即意识到, 必须尽快地逃离他们, 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他们是两座灼热的火炉, 而我是冰块, 如果离他们太近, 会被他们蒸发掉。

 根据我的体会, 一个作家之所以会受到某一位作家的影响, 其根本是因为影响者和被影响者灵魂深处的相似之处。

 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

 所以, 尽管我没有很好地去读他们的书, 但只读过几页, 我就明白了他们干了什么, 也明白了他们是怎样干的, 随即我也就明白了我该干什么和我该怎样干。

  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 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 讲自己的故事。

 我的方式, 就是我所熟知的集市说书人的方式, 就是我的爷爷奶奶、 村里的老人们讲故事的方式。

 坦率地说, 讲述的时候, 我没有想到谁会是我的听众, 也许我的听众就是那些如我母亲一样的人, 也许我的听众就是我自己, 我自己的故事, 起初就是我的亲身经历, 譬如《枯河》 中那个遭受痛打的孩子, 譬如《透明的红萝卜》 中那个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的孩子。

 我的确曾因为干过一件错事而受到过父亲的痛打, 我也的确曾在桥梁工地上为铁匠师傅拉过风箱。

 当然, 个人的经历无论多么奇特也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写进小说, 小说必须虚构, 必须想象。

 很多朋友说《透明的红萝卜》 是我最好的小说, 对此我不反驳, 也不认同, 但我认为《透明的红萝卜》 是我的作品中最有象征性、 最意味深长的一部。

 那个浑身漆黑、 具有超人的忍受痛苦的能力和超人的感受能力的孩子, 是我全部小说的灵魂, 尽管在后来的小说里, 我写了很多的人物, 但没有一个人物, 比他更贴近我的灵魂。

 或者可以说, 一个作家所塑造的若干人物中, 总有一个领头的, 这个沉默的孩子就是一个领头的, 他一言不发, 但却有力地领导着形形色色的人物, 在高密东北乡这个舞台上, 尽情地表演。

  自己的故事总是有限的, 讲完了自己的故事, 就必须讲他人的故事。

 于是, 我的亲人们的故事, 我的村人们的故事, 以及我从老人们口中听到过的祖先们的故事, 就像听到集合令的士兵一样, 从我的记忆深处涌出来。

 他们用期盼的目光看着我, 等待着我去写他们。

 我的爷爷、 奶奶、 父亲、 母亲、 哥哥、 姐姐、 姑姑、 叔叔、 妻子、 女儿, 都在我的作品里出现过,还有很多的我们高密东北乡 的乡亲, 也都在我的小说里露过面。

 当然, 我对他们, 都进行了文学化的处理, 使他们超越了他们自身, 成为文学中的人物。

  我最新的小说《蛙》 中, 就出现了我姑姑的形象。

 因为我获得诺贝尔奖, 许多记者到她家采访, 起初她还很耐心地回答提问, 但很快便不胜其烦, 跑到县城里她儿子家躲起来了。姑姑确实是我写《蛙》 时的模特, 但小说中的姑姑, 与现实生活中的姑姑有着天壤之别。

 小说中的姑姑专横跋扈, 有时简直像个女匪, 现实中的姑姑和善开朗, 是一个标准的贤妻良母。现实中的姑姑晚年生活幸福美满, 小说中的姑姑到了晚年却...

篇九:沉默就像是一块石头

, 沉默, 还是沉默 —— 一场尴尬的“师生对决”

 郑静静

  温州市永嘉县外国语实验小学

  一. 主题内涵 新课程标准指出, 教学是不断生成的, 教学过程是师生多向、 开放和动态的对话、 交流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同时进行的, 课堂已经不再局限于教师课前所设定的小框框里, 而是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开放。

 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 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产生许多自己的想法, 从而导致许多无法预见的生成性问题的形成。

 正如布鲁姆所说:

 “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 这些出人意料的问题与课堂教学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完全处于教师教学计划之外, 这就是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教学和教育过程中有三个源泉:

 科学, 技巧和艺术。” 作为这三个源泉的高级能力, 教育机智是教师智能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师本身所固有的教育素质、 素养, 日常教学工作的总结与积累, 以及与教师个人具体工作相结合的一种综合的教育能力。

 教育机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威信的高低和教学质量的优劣。

 教学 “突发事件”既可能成为课堂学习的干扰, 也可能成为课堂学习的资源。那么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 在遇到难以预见的突发性事件时, 我们该如何把握契机, 充分利用和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 智慧地面对和掌控这些“突发事件”呢? 下面就我在课堂内遇到的一场“师生对决” 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 案例描述与评析 1.

 引子 这是一节组内的研讨课, 教学话题是 A story of the raindrop .本课授课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 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已能够认识一定的单词和句型, 能够进行稍有难度的语言交流, 具有教强的表演能力, 他们敢于并乐于尝试各种角色的表演。同时, 作为一堂故事课, 本节课的话题是描述一滴水滴的旅行记, 很贴近学生热爱故事和童话的纯真心理。

 作为组内一堂公开展示的课, 我认为如果课堂能够按照预设的发展, 教学效果应该不错。

 在课前我选用了与本堂课主题相关的歌曲《Rain , rain , go away !》 来营造课堂气氛, 导课时我采用非常简洁却也非常有趣的方式——看简笔画猜猜的游戏,非常顺利地切入了本课的主题。

 学生相当的配合, 也许是因为有很多的老师在场吧, 他们发言非常的积极。

  2. 人物介绍:

 有必要介绍一下这场“对决” 的另一主人公。

 潘齐军, 英文名 Peter, 男, 8岁, 父母常年在外经商, 现寄住在阿姨家。

 这是一个性格有点内向的孩子, 可能是由于常年不在父母身边的关系, 他沉默寡言, 胆小却又任性。

 关于学习, 各科成绩都不太理想, 但是比较爱好美术。

 平时在英语课堂上表现不太积极, 很少看到他发言, 但是也不会太无理取闹或者是去影响他人。

 总之, 他应该是属于课堂上“被遗忘却安静的角落”。

 3. 情景描述:

 游戏画画猜猜之后, 导入本堂课的第一个新授单词 water drop. Scene 1 :“战争” 的序幕 ①教师心境:

 因为学生的积极配合, 我的心情相当好, 对课堂充满信心。

 (课件出现简笔画) T: Look . What’s this ? Can you guess ? Ss: Maybe it’s an egg/ an apple/a circle/ … (学生回答得非常的踊跃, 看的出来他们很认真。)

 T: Look ! It’s a water drop.

 It’s a little water drop from the river . ( 关于单词 water drop, 我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

 ①Repeat the word.②Say something about the water drop.③Say a chant .④Act like a little water drop .对于这种层层递进式的设计, 说实话, 我自我感觉良好。

 按照教学流程, 首先是第一环节请学生读读这个单词 water drop, 我先请了第一小组的同学来读, 学生们个个声音响亮, 反应热烈, 课堂气氛也非常好。

 一切都在按着我的教学设计进行着,可是当轮到潘齐军时, 问题出现了。)

 ②教师心境:

 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出现, 所以依旧是略带好心情的不以为然。

 T: Read the word one by one .

 S1: water drop . S2: water drop S5: (沉默) (潘齐军是这一小组的第 5 个学生, 也是最后一个。

 轮到他时他没有站起来, 而是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课桌, 沉默着。)

 “战争” 的序幕:

 在我还没有意识到时已经拉开。

 当潘齐军以沉默和不起立来做为他对跟读单词这一活动的回答时, 我是相当的不以为然的。

 我没有意识到这会是个问题, 或者说, 这种情况在课堂上出现的太频繁和正常了。

 即使是平时的课堂, 也会经常有个别学生给老师出点小状况。别别扭扭的不回答问题, 或者是因为不留心, 或者是因为闹意见, 总之, 原因都只是一点小问题, 同样的也就没有多大关系。

 所以, 我还没意识到这个同学的一点小麻烦可能会带给我怎样的影响。

 也许, 正是我最初的这种忽视, 才带来了后面事件的更严重性发展。

 我的反思:

 课堂中出现“突发事件” 是非常正常的事, 它是对教师课堂应变能力和把握能力的考验, 若处理的好, 将会为课堂增添不少光彩, 甚至成为本节课的亮点;但若处理的不好则会让教师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几乎所有的课堂突发事件都会或多 或少地冲击我们的原有教学设想, 对课堂教学形成干扰。

 所以, 在课前的教学设计时, 教师要尽可能的考虑会出现哪些情况, 事先想好应对措施。

 同时, 由于课堂具备预设性与生成性的双重特点, 许多 时候, 教师还是得根据课堂实际情况, 对原有设计进行一定的弹性调整与变通, 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

 在预设与生成之间架设一座沟通的桥梁, 化尴尬为契机, 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让学生感觉更真实和自 然, 使课堂在学生的创造性发展中得到升华并精彩纷呈。

 Scene 2 : 师生对决之第一场 ①教师心境:

 我以为他只是纯粹的没有注意到该他发言了。

 T: Peter, you please .

  S5: (沉默) (Peter 是小军的英语名, 我点了他的名字。

 他未加理睬, 坐在自己的位子上,

 低着头, 一声不吭。)

 T: Peter, your turn .

  S5: (沉默) (我以为他只是上课开小差, 再次叫了他的名字。

 可是, 出乎我意料的是, 他依然没有反应。)

 ②教师心境:

 有点纳闷。

 T: Peter , stand up . (心里有点纳闷他为什么不理睬我这个老师, 我开始声音有点高了。)

 S5: (还是沉默) ( “Stand up , Peter . 快点啊, stand up .” 旁边的同学开始催他了, 可他还是没有站起来。)

 ③教师心境:

 有点生气。

 (这不摆明把老师的话当作了耳旁风吗? 我有点生气, 走到了他的身边。)

 T: 站起来!

 (这句话, 我是用中文说的, 可能他也意识到我的生气, 这回他终于站起来了。)师生对决第一场之结果:

 老师小胜 潘齐军终于站起来了, 我不自觉的在心底松了一口气。

 毕竟, 还算没出很大的状况, 我这个老师的权威还是有一点在的。

 我把单词 water drop 的图片拿到他的面前, 非常放心的示意他读读看。

 在我的思维概念里, 以为他既然站起来了,那肯定是会同意读这个单词的。

 我的反思:

  新课程倡导民主平等的教学, 要求课堂要营造民主、 平等、 宽松自 由的教学氛围。

 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教师尤其要有爱心和耐心, 要尊重学生, 用 真诚换取学生的理解。

 回头看这一堂课, 作为教师, 我也爱学生, 也懂得尊重学生,可是当一开始面对潘齐军同学近乎固执的沉默时, 我有仔细观察过他的情绪吗?有考虑过他那固执的沉默背后的可能性原因吗? 也许我在循循善诱, 也许我也面带微笑, 可是那循循善诱的目 的、 那满脸微笑的背后, 充满了 的是一个老师对自己权威受到挑战时的维护, 却缺少了 一些人文的关怀和师生之间感情的沟通。

 诚恳的态度, 真诚的心灵沟通是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的一把金钥匙。

 而在我的这

 堂课中, 正是因为教师太过于迫切解决突发问题, 态度充满着不信任, 才使问题更加麻烦化。

 殊不知正是教师的这种紧追不舍的态度给了 学生一种咄咄逼人的错觉, 更加容易激起学生的叛逆心理。

 其实, 有些时候, 教师可以先缓和一下, 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 而不是紧抓住他们不放, 也许这样能更好解决问题。

 Scene 3 : 师生对决之第二场 ① 教师心境:

 我以为他只是纯粹的不会读该单词。

 S5: (沉默) T:

 water drop (因为这个单词有点难度, 他的位置又是小组的最后一个, 我以为他还没有听清楚单词的发音, 所以再次示范读这个单词。

 ) S5: (沉默) (潘齐军继续保持他的沉默。

 考虑到这是一个平常就非常沉默寡言的孩子, 现在面对这样一个环境, 也许会有点紧张。

 所以我尽量用非常和气的语气和他沟通。)T: Peter . Will you have a try ?

 S5: (还是沉默) (别的同学开始着急了, 他们都不希望课堂因这样的事情而中断, 因此纷纷喊了起来, 要求他快读单词, 可他还是不吭声。

 ) ② 教师心境:

 非常郁闷。

 S5: (继续沉默) (面对他的沉默, 全班同学都回过头来看着我, 听课的老师也开始窃窃私语, 他们也注意到了这个学生的反常表现了。)

 T:

 小军, 跟老师来读一遍单词好吗? 小军最乖了, 跟老师来读读单词 water drop.S5: (还是沉默, 令人尴尬的沉默) (此时, 全班异常的安静, 所有学生及听课老师都在静静地等候我的下文, 每双眼睛都在盯着我, 等着看我怎么反应。

 也许在平时的课堂, 我还可以停下课批评他或是把他叫到办公室去。

 可是这是一节公开课啊!

 就此放弃吗? 可是如果此时转移话题, 不就摆明着我没有能力解决课堂中出现的各种 “突发事件吗”? 所以,我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

 硬着头皮、 坚强面对。

 ) ③ 教师心境:

 有点生气却依然好言相劝。

 T:

 看来小军是不想跟 Miss Zheng 读了, 那我们来请同学帮你一起读好吗? (为了缓解他的莫名敌对情绪, 我改而面向全班同学。

 ) T:

 Boys and girls , who can help him ? (很多同学踊跃举手, 我请了一位同学, 并让全班同学一起先以鼓掌的方式鼓励潘齐军。

 我想, 这样总行了吧。

 可事与愿违, 他仍然不开口。“快说啊, 快点说嘛。” 同学们都在督促他。)

 S5: (还是沉默) T:

 那请小组的同伴陪你一起读好吗?

 (我对他同桌慧敏说:“Can you help him ?”

 慧敏很快就将单词读了出来。

 可是他却仍然不开口, 慧敏拉了拉他的衣服袖子, 示意他赶快读这个单词。

 可是, 这小子还是不声不响。

 我感觉自己简直是要晕了, 真是彻底不知道该怎么办。)

 ④教师心境:

 无可奈何。

 T:

 小军, 真的不愿意读这个单词吗?

 S5: (依旧沉默) (说实话, 当时我的声音, 可能听课的老师都已经觉察出我对这个学生的无可奈何和非常生气了, 可他还是沉默不语。)

 T:

 那好吧, 小军现在不愿意读这个单词, 那下课后等你愿意读的时候再读给老师听好吗?

 (还好还好, 我的这句话不是石沉大海, 他终于有点改变点了 点头。

 虽然还是拒绝, 不过比起刚才的沉默这也算是一点进步吧。

 我终于放弃, 说实话, 不能不放弃, 当时心里只有一个想法:

 “今天真是出大糗了!” ) 师生对决第二场之结果:

 老师彻底失败 潘齐军的沉默战胜了我的坚持。

 整整 5 分钟, 一个简单的单词跟读, 一个坚持固执的学生, 整整用了 5 分钟, 而且完全失败。

 可能 5 分钟对我们平时来说实在不算什么, 可是, 对于 40 分钟的课堂来讲, 5 分钟足够我安排一个有趣并且有效的活动了。

 而且, 我的坚持还能抵过他的固执吗? 还要一个劲的不解决问题不罢休吗? 我只能转移话题, 不过心中实在是有点火, 这孩子到底是怎么了?

 我的反思: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 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反思我的

 行为, 有做到一切为了 学生的发展吗? 课后, 当我坐在潘齐军的座位上, 看着高高的讲台, 想想威严的老师, 回忆步步紧逼的话语, 真是深有感触。

 前面有老师的紧追不放, 旁边有不断催促的同学, 后面有那么多 听课的老师紧密关注。

 如果这是一场对决, 我占尽了 天时地利人和, 而他, 却是一个四面受敌的人。

 从一开始, 这就不是一个公平的对决!

 我们常说, 老师的情绪会影响课堂, 那么我们有考虑过学生的情绪吗? 有没有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吗? 有站在学生的角 度来换位思考过吗?

 课后我才了 解到潘齐军的生气是因为前桌的小伟拿走了 他的菠萝橡皮擦, 为什么不举手告诉老师呢? 当我问他这个问题时, 他的回答让我深有感触:

 老师说过上课的时候不能说和课堂无关的事, 而且还有那么多 的听课老师在, 不能打小报告。

 在我看来是故意与老师作对的行为里, 竟然也有那么多 替老师着想的成分存在!

 还能说什么? 只能无言!

 三. 情景后续 后续之一:

 课还得继续, 你不可能撒手而去。

 小组合作的机会在小学课堂里是不能避免的。

 所以, 我还是要有请到潘齐军的机会。

 有一个环节, 是小组一起来说一首儿歌:

 Vapour , vapour .Big and small .Vapour , vapour .Up and down .虽然我没有看清楚他到底是说了没有, 不过, 还好, 让我感到欣慰的是, 他也跟着小组成员一起站起来了, 总算没有让我这个老师太丢面子。

 我也不经意的表扬了他一句:

 小军,真不错。

 后续之二:

 在这堂课的最后一个活动中, 我请学生把自己在这堂课中获得的奖品——树 叶赠送给自己认为在这堂课里表现最好的同学:

 Who is the best ? Please send your leaf to him or her , and say : You are my friend . 因为要做示范, 所以我把自己手中仅有的一片数叶送给了潘齐军。

 说实话, 当时是有点刻意的, 毕竟, 如果课堂就这样结束, 始终老师心里是会有遗憾的。

 不过还好, 实在感激, 事情竟然出现了转机。

 潘齐军对于自己能够得到这片叶子有点不敢相信, 并且也没有说声 Thank you, 但是从他那羞涩的一丝笑...

篇十:沉默就像是一块石头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吕

  燕影视评论应该用心聆听的那些沉默——评贾樟柯电影 《二十四城记》[摘要]

  在贾樟柯以前的电影中,主人公似乎都是沉默寡言的,而在《二十四城记》里,主要人物的出场都是以访谈的形式进入的。那么,这种访谈形式是不是就让电影打破沉默,而热闹起来了呢?其实不然,人物独白性质的受访语言、那些静默的影像、回归默片时代的黑屏处理、诗句的穿插、以及游走真实和虚构之间的叙事等等,让影片越来越凸显出来自于沉默的震撼力。[关键词]

 黑屏

 沉默

 虚构

 真实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和他以前的电影一样似乎依然是灰尘依旧、缓慢依旧乃至感伤依旧。不过,在这满是怀旧情怀的故事之后,贾导的《二十四城记》似乎越来越凸显出来自于影片的沉默的震撼力。默片风格的黑屏、人物肖像式的摄影、诗句的穿插,大量缓慢的空镜头的使用,几乎是独白性质的人物访谈,以及游走真实和虚构之间的叙事等等⋯⋯似乎都在有意提醒我们去正视、直面这些沉默,去用心感受这些沉默背后埋藏的悲情。一《二十四城记》的原型是贾樟柯在2000年写的《工厂的大门》,从最初的片名就可发现贾导对早期电影的有意借鉴和回归。在《二十四城记》中,反复出现了大量工厂职工出入工厂大门的镜头,也是贾樟柯对《工厂大门》致敬的表示。在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里的另一个对早期电影的致敬行为也许就是对黑屏功能的重新挖掘。默片风格的黑屏在《二十四城记》中有些像影像的“标点”或“空白”,它有时像句号——如用以隔开不同的影像;有时又像感叹号——如每一个人的讲述间插入的黑屏。有时是省略号——如讲述者的讲完后的黑屏⋯⋯现代电影很少会在黑屏的使用上这样进行处理,因此对一般的那些习惯于程式化电影的观众无疑会造成困难。贾樟柯似乎不太关心观众对于这样几秒黑屏的承受能力。除了完全的黑屏的处理外,电影中还有附有诗句的部分黑屏,像早期无声片中的字幕处理。这些诗句分别来自欧阳江河的《玻璃工厂》、叶芝的《随时间而来的智慧》、 《泼了的牛奶》、曹雪芹的《红楼梦•葬花词》、万夏的《本质》。电影在诗歌字幕处理上采用一句一个黑屏处理,导演也许想通过这种断句的方式来促使我们思考。这些并不通俗易懂的诗歌、特立独行的处理方式、以及无声的沉默可能会让不少观众无所适从,即使它们可能对电影整个节奏和主旨的表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些需要费时也费脑的部分黑屏里,我们似乎只有和影片一起进入沉默,进入思索之中,如果我们还有一些期待和耐性的话。相比《世界》、 《三峡好人》中那指向性明确的运动镜头, 《二十四城记》里的镜头少了运动,画面里静静地呈现着巨大而苍茫的废墟,如影片里常常会出现这样的这样缓慢的、甚至是静止的影像:大量的与剧情无关的对准残败的厂房、机器的空镜头;静态地定格一张面孔好久好久;对麻将馆墙上挂着的文化站管理制度的停留;长时间的对工作证和菜票的特写等等。另外,即使动静结合式的影像也有一种空荡荡的回音般的效果。如车间里两个勾肩搭背挠痒痒逗乐的工友;一群不知如何是好、凝视着镜头、不时抽一口烟的拆房工人;师徒两人相见,两个男人面对面没有一句话,老师傅一直哼着,无法自控的年迈和沉默;机器搬走了,车间里得一片狼藉,一块石头敲碎玻璃窗。沉默微漾开来,有了一丝躁动,然又复归平静。贾樟柯就用这样的镜头把本来喧嚣的环境拍得那样安静、沉默。这些似乎也都在挑战我们耐性的极限,特别是我们习惯了快节奏、浮光掠影般的当代电影的呈现方式时。贾樟柯说: “进入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有一个很强的感觉,就是当代主流电影越来越依靠动作,动作越来越快。我想人类其实有非常多复杂的情感,可能通过语言或者文字,他的表达会更准确更清晰一些。”相对与当代越来越依靠动作的主流电影,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那些大量对准厂房、机器的空镜头,那些肖像式的人物摄影,那些人物讲述时和讲述后出现的黑屏⋯⋯那么多安静、沉默的时刻,带给我们的不仅有一种繁华过后的苍茫、喧嚣过后的沉寂,也有一种冷静下来的回想和反思。

 “二十四城芙蓉花,锦官自惜称繁花”,当初那么辉煌的土地,那么数目庞大的人群,50年历史记忆的附着物,转瞬间就这样灰飞烟灭。也许导演就是要我们以此去用心聆听那些复杂的情感。再从电影里引用的诗歌来看,它覆盖的范围几乎可以算得上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也许贾樟柯如此努力,正如他所说: “诗歌是最敏感的、最准确的,最有想象力的,将我们无法说清楚的东西呈现出来,不像照片和电影,因为具象而变得有局限。”[1]影片中点缀着的串串诗句与影片的主旨还是无比贴切的,也让影片朴素的质感获得了厚重的力量。除了我们上面提到的电影名称的来源,“二十四城芙蓉花,锦官自惜称繁花”可以传递出某种意味外,还有叶芝的《泼了的牛奶》中的: “我们曾经做过的和想过的,曾经想过的和做过的,必然漫开,渐渐地淡了象泼在石头上的奶”,万夏的诗《本质》: “仅你消失的一面,足以荣耀我的一生。”等等。这些诗句的穿插不仅让影片内涵的表达更清晰,而且也引领我们进入一种理性思索状态,并用心体味那个时代特有的心绪和情怀。二在贾樟柯以前的电影中,主人公似乎都是沉默寡言的,如《小武》中沉默寡言的小武, 《站台》中少言语的文工团演员崔明亮,《世界》中的保安队长成太生, 《三峡好人》里的农民工韩三明⋯⋯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不善言语。情节的发展,不是以沉默推进,就是长镜头转换。而在《二十四城记》里,主要人物的出场都是以访谈的形式进入的。这种访谈形式是不是就让电影打破沉默,而热闹起来了呢?其实不然,采访中固定机位拍摄、永远只呈现讲述者的面部表情、小动作及眼神,始终没有任何叙事性的影像以及采访者至始至终的画外音,让这些访谈变成了一次次独白性质的受访和喃喃自语,让观看的我们也越发沉寂下来。贾樟柯在《中国工人访谈录•二十四城记》一书的序里这样说自己在采访完那些工人的感受: “每一次访谈将要结束的时候,都伴随着很长时间的沉默。在这本书里,白纸黑字,句句都是过往的真实生活。但是我一直在想:在这些工人师傅讲述之余,在他们停下来不说话的时候,又有多少惊心动魄的记忆隐没于了沉默之中,可能那些沉默才是最重要的。”[2]也许,这就是贾樟柯在执导《二十四城记》里时有迹可寻的思想脉络。王小波说,我们都是沉默的大多数。贾樟柯所关注的群体,就是一个沉默的群体。他们或她们就是这个时代沉默的大多数,挣扎在社会底层,丧失了话语权。在《二十四城DOI:10.16583/j.cnki.52-1014/j.2010.01.034

 33记》,贾樟柯开始让他们打破了沉默,让他们拥有了说话的权利。在《二十四城记》里,贾樟柯首先给予女人更多的说话的权利。从某种角度来讲,女性形象的模糊和女性视角的缺失一直是贾樟柯前几部电影的特征之一。从贾樟柯的第一部电影《小山回家》开始,一直到《小武》、 《站台》、 《任逍遥》,再到后来的《世界》、 《三峡好人》,贾樟柯的电影几乎总是从男性的角度和眼光来看世界,里面充满了男性的阳刚与味道,而里面的女性形象只是男人眼中的模糊映像。而《二十四城记》却第一次将女性凸现出来。影片通过原成发集团维修工侯丽君、原成发集团成装车间工人、 “三八红旗手”郝大丽、原成发集团精密车间质检员顾敏华以及原成发集团子弟学校学生苏娜娜等几代人的叙述,讲述了她们的故事,并通过她们女性的视角来重新审视那段生活。贾樟柯曾经在接受《时代周报》的采访时说: “我不是很喜欢中国的男性,相较女性来说,他们体制化的色彩太浓厚了,很功利。他们比较喜欢谈自己怎么按世俗要求、社会标准,形成、完善自己的塑造,对感情、家庭的世界在潜层的价值观上并不是很认同。女人的讲述普遍从感情出发,对个体经验、生活细节的记忆要深得多。”[3]在这方面,也许这些从感情、从家庭世界出发的讲述,更容易揭示那被遮蔽的历史和记忆。

 “男性在世界上安身立命的时候,他们更多要依附于权利,依附于男性的秩序,是你上我下的世俗的争斗。相反是女性,非体制化的程度更高,当私人情感与体制发生矛盾的时候,女性往往选择私人的立场而不是体制的立场,所以从这个角度,我对女性是崇拜的。”[4]贾樟柯如是说。电影《二十四城记》由此而产生的细腻和深沉,以及对个体经验、生活细节的重视可能部分归功于此。而且在刚硬、雄性的大工业环境下这样特意凸现女性与工厂体制的反差对比,更衬托出女性的柔弱和集体体制的弊端。从私人的立场来叙述那些岁月,来叙述那些与体制相对立的女性情感纠葛,或许是一条能很好地帮助我们进入和唤起那些沉默的大多数记忆的途径。不过,在《二十四城记》里,贾樟柯并没有剥夺男性发言的权利。影片中男性形象有原成发集团保卫科长、退休时为厂党委副书记的关凤久,原成发集团61车间钳工四组学徒工何锡昆、以及当时的王师傅、成发集团总经理办公室副主任宋卫东、成都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节目主持人赵刚等5人。男女比例基本相当。从被采访者的身份来看,有退位的党委副书记,也有在位的办公室副主任,有原集团的学徒工和师傅,也有后来放弃学徒,另起炉灶的现节目主持人。在由陈建斌扮演的宋卫东这段采访中,陈建斌问:“我64年出生的,你呢?”贾樟柯: “我70年。”被采访者首次有了开始主动地发问,而不是如其他被采访者处于被动的回忆和讲述中,出现了从容与自信。我们从宋卫东的自述中也可以看出80年代他是原成发集团的享受者,到了新世纪,他又是拥有了话语权——总经理办公室副主任。时光轮转,男性不仅在体制内有顺利转型的机会,也有成功突围体制的可能。原成发集团学徒工、现成都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节目主持人赵刚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在对赵刚的采访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庸常的日常生活的逃避,对学徒工日复一日重复工作的恐惧,对原学徒工何锡昆生活方式的否定。

 “越老的工人越在维护这个体制,绝不是他对这个体制没有反省,没有批判,而是他很难背叛他过去青春的选择。”[5]从学徒工何锡昆到主持人赵刚,从关书记到宋卫东,不仅体现了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的体制改变,也体现了话语权利的转变。而且相对于女性的微观叙事,男性被访者更多地超越了情感和家庭视野限制。他们的声音的加入带给我们一种对历史记忆更深入的认识和批判力度。三在这部镜头对准一家老军工厂,纪录片性质强烈的影片里,5个真实人物的出场讲述,可以说是影片的华彩段落。那些完全纪实性的采访段落,就像塔可夫斯基所说: “她的那种哀伤,没有任何一个伟大的演员能够演得出来——这就是纪录片的力量。” [6]如原成发集团维修工侯丽君的真情倾述,那种笑中有泪、掩泪装欢的情感,很是令我们动容。对这些真实人物的采访、以及纪实影像的拍摄方式让人会不由自主感到了“纪录片的力量。”不过,我们可能已经注意到,在女性讲述者里,除了侯丽君外,影片中其他 3位女性是由演员来演绎完成的。吕丽萍,陈冲,赵涛,分别扮演了这个工厂“老、中、青”三代的“厂花”,成了影片中最主要的故事讲述者。三个真实人物,一个虚构人物,叙事游走在真实和虚构之间。在男性讲述者里,也有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面孔——陈建斌。由此,5个真实的受访者,4个由明星所扮演的讲述者,就这样杂陈在同一部影片里,真实与虚假的界限开始模糊起来。我们可能不禁要问:导演在访谈中部分使用专业演员,从而让影片游走在真假的两极之间,用意何在?电影采用这样真实和虚构交织的形式意义何在?纯粹的真实会不会更有发言权?是不是如有些评论所说的那样,是贾樟柯用来谋求更大的商业利益,为了试图拉近与普通观众距离的一种努力呢?贾樟柯也说: “使用演员,其实也是因为特别想要商业发行,这个愿望特别强烈。不是为了钱,是为了被更多的人看到。”[7]为了要让更多的观众看到,是不是最终还是为了钱呢?在谈到影片的准备过程时,贾樟柯说:“在一年的时间里,我差不多采访了一百多个工人师傅,在这个采访的过程里,最后你采访这么多,电影只能用到五个,因为电影的容量比较有限。” [8]那么,怎样在有限的容量里更多地展开变迁背后无数人的记忆呢,完全纪实是不是很有必要呢?对此,贾樟柯有自己的考虑: “电影究竟能为历史做什么。是提供史实么?答案是否定的。电影更多的是提供一种真实的历史经验,这个经验中包含虚构的部分,而虚构的部分可以帮助我们把复杂的历史经验条理化,把埋藏在情节背后的人物内心的真实世界呈现出来。”[9]我们以为,贾樟柯这次使用专业演员,是为了让更多的声音会被概括进来并传播出去,从而让那些沉默的大多数有发言和被关注的机会。贾樟柯特别想让影片商业发行,想让影片更多地被关注的原因,可以说有很大部分缘于此情结。关于真实,关于视野的宽阔的问题,贾樟柯早在2002年就已经对原先的自己有所突破了。贾樟柯说: “由纪实技术生产出来的所谓真实,很可能遮蔽隐藏在现实秩序中的真实。而方言、非职业演员、实景、同期录音直至长镜头,并不代表真实本身,有人完全有可能用以上元素按方配制一副迷幻药,让你迷失于鬼话世界。”[10]于是,在《二十四城记》,贾樟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他让摄影机对准九位个体,通过他们真真假假的讲述,再现中国当代历史中的三线、抗美援朝、特供、三年自然灾害、对越自卫反击战、反攻大陆、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停薪留职与下岗等各种历史现象,从而让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清晰起来。经过了那么多艺术实践...

推荐访问:沉默就像是一块石头 沉默 石头 像是

十九范文网 www.ib19.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十九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