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十九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其他范文 > 对于当前农村金融创新工作问题与对策

对于当前农村金融创新工作问题与对策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03-28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于当前农村金融创新工作问题与对策,供大家参考。

对于当前农村金融创新工作问题与对策

 

 关于当前农村金融创新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哈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膨各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创业中,“贷款难”、“贷款慢”、“贷款贵”等问题成为阻碍其发展的瓶颈,如何补齐乡村金融供给不足短板,发挥金融创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应有的作用,成为当前一个突出问题。为此,我们成立调研组,结合****年我市农村金融服务有关情况,深入到**乡、**镇、东风农场、**街办等 14 个乡镇(场、街道)进行实地调研,察看了部分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初步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

 一、当前工作成效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以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着力点、以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改革为突破点,率先在全省建立了“产权+金融”的农村金融创新机制。结合**实际,先后出台了《大治市深化农村金融创新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有效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在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以及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农村产权交易取得断突破。截止到 2018 年 12 月底,全市已办理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林权交易、水面养殖经营权交易、集体资产资源交易、集体工程项目招投标等交易 5682 宗,成交金额.73 亿元,果计流转土地面积 27.23 万亩,流转率达 49.51%。

 二是中服务工作取得新进展。通过公开遵选方式,先后有 10 家资产评估机构、8 家拍卖机构、46 家造价评审和 41 招投标代理机构人围中介服务平台,为农村金融创新各类产权价值估算、抵押及交易流转提供服务。

 三是涉农貸款额度取得新增长。通过与合作银行、担保公司的密切联系,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实际情况,在原有的八种基本金融产品的

 基础上,创新增加农机具抵押、农业设施用地抵押、农业生产订单质押、宅基地抵押等四种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市三农金融服务中心在市农合联、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以及 5 家合作银行的配合支持下,做到全方位满足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截至目前,为农业经营主体累计发放涉农贷款 2056 笔,S1113 万元,其中:信用贷 659 笔,12900 万元;抵(质)押贷 62 笔,12979 万元;担保贷 56 笔,13631 万元;保险贷 44 笔,4870万元;联保贷 4 笔,120 万元;扶贫贷 1227 笔,6273 万元;应收账款质押贷款 1 笔,150 万元;农机具抵押贷款 1 笔,45 万元;农业设施用地抵押 1 笔,30 万元;农业生产订单质押贷款 1 笔,100 万元。

 二、当前金融供给存在的问题 (一)银行助农貸款积极性不高。由于农业经营主体拥有的主要是轻资产,且无法提供有效的抵押物和担保,因此银行对涉农贷款发放较为谨慎。目前,市邮储银行、市农商行等七家银行中与市三农金融服务中心密切合作的只有两家,合作银行涉农贷款积极性不高的具体原因:一是银行风险防控意识越来越强,认为涉农贷款风险过高且难以把控,尤其是信用贷款和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故而对涉农贷款审核严格,发放谨慎,个别银行主观上消极对待涉农贷款。二是涉农贷款额度相对较小,人工成本却相对较高,按照省农村合作金融创新工作要求,合作银行对涉农贷款利率要控制上浮,由于我市金融市场利率较高,按合作协议约定的利率对银行赢利上有所影响,致使涉农贷款审批成功率不高,导致许多处于前期投人阶段的经营主体的贷款需求无法及时得到满足。

 (二)省级涉农貸款风险补偿基金增信代偿功能不强。由于省级 3000万元风险补偿基金已作为注册资本金划人省农担公司,省农担公司拟作为担保基金运作,该运作模式与我市现行模式不能有效对接。目前省级基金尚未下拨存人我市基金账户,无法承担我市农业经营主体的增信及损失代偿作用,不利于我市农村合作金融创新工作的开展。

 (三)集体产权权属不清晰。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些集体产权出现资产归属不明、经营收益不清、

 分配不公平、成员的集体收益分配权缺乏保障等问题,在此情况下,农民的财产权益难以得到充分保护。

 (四)服务对象缺乏有效的抵押物。与其他行业相比,农业投人周期长,见效慢,且受环境等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往往缺少有效的抵(质)押品。传统的金融机构因为风险大,交易成本高,对他们的信息了解比较缺乏,不愿意提供相应的服务,特别是贷款的服务。

 (五)农村金融服务过于片面。涉农组织体系不够完善,所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当前需求。我们在探索如何在资金上支持农户的同时,忽略了农户的先进农业知识与管理理念的学习以及产品推广需求。

 (六)资本下乡存在风险。资本下乡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量涉农项目在得到政府优惠后“烂尾”,土地闲置,农民利益受损;二是土地流转“无序化”,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三是惠农资金具有“倾高效作物”、“倾高效产业”的投入倾向,利润率较低的粮食作物被“冷落”,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

 三、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金融体系策略,建立多元农村金融体系。一是继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扩宽农业经济发展资金来源,增加各类利于金融机构的优惠政策,提高农村金融创新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标准。对支农扶农、发放农村金融创新贷款额度大的银行提高奖励;对发放涉农贷款不力的银行给予相应处置;对正规的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功能定位,确保功能性的有效发挥;对于商业性质的银行,在政策上适当放宽,在利益上给予贴补,防止资金外流,坚持资金用于农业发展。二是完善征信体系。建立统一的不良征信监管系统,追回资金损失,减轻农村金融机构的财政负担。三是整合财政资金。加大对以政府政策为主导的保险业务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提供保障,在财政性资金存储上,向支持农村金融创新工作和积极发放涉农贷款的银行倾斜。

 (二)加强部门联动合作,提升涉农货款业务效率。一是加强与省农

 担公司协调,力争达成合作意向,确保省农担公司的运作模式与我市现行模式有效对接,担保基金能承担我市农业经营主体的增信及损失代偿作用。二是要进一步完善贷款审批机制,强化市三农金融服务中心、市林业局、市水产局、市农经局、市国土局(不动产登记中心)等多部门联动,明确部门工作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健全农权抵押登记工作机制,完善农权抵押登记服务工作流程。

 (三)推动产权制度改革,盘活村级集体经济。准确量化农村集体资产将有利于保护农民财产权益,同时为确权、盘活、监督提供了前提。一是根据户籍关系、土地承包经营权情况、生产生活历史以及对集体贡献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召开组织大会投票决定以保证公平性,将集体经济确定到个人。二是清查农村集体经济,做好与土地、湿地、林地等不动产登记、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衔接工作,严格按照所有权边界集体资产确权到不同层级的成员集体。三是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等一整套管理制度,实施年度资产清査和定期报告,对集体经济进行价值评估,使农村闲置宅基地能够充当抵押物服务于农村金融。

 (四)创新貸款抵押方式,促进资源要素流通。一是增加信用贷款力度。“信用即价值”,探索建立信用村、信用户建设体系,对农户的个人信誉、还款记录、所从事的生产经营内容、经营资格、经营能力、债偿能力进行量化分析,对农户整体情况打分评级,为农户信用贷提供依据。二是增加对抵押品的创新予以重视。在原有的抵押方式基础上,考虑农机具抵押、宅基地抵押、商标权抵押等。对已获得商标权的企业以其利用商标抵押获得贷款。利用“金融+产权”模式,在产权确定清晰的基础上,实行农村不动产统一登记,农户可以拥有宅基地的土地使用权证,以宅基地不动产权证作为抵押获得抵押贷款。同时建立宅基地的抵押物处置机制和风控机制,保证宅基地抵押的可持续性,防范化解风险。三是完善以“三权”抵押的涉农贷款相关制度。与村民协议好,由村民之间去处置抵押物,村民之间相互担保,相互制约,同时由村委会制定相应规定对村民进行约束,做好“三权”的确权、发证工作,设立土地流转风险保证金,鼓励整

 村土地集体流转,唤醒农村沉睡资源。

 (五)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优化发展“软环境”。发挥农合联作用,育和引导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参与低收人村特色产业帮扶,即鼓励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渠道优势+组织优势”带动低收人村特色发展。整合我市各产业加工、销售、关联产业资源,将全市产业链连接起来对接全省乃至全国的采购网络。召开推荐大会,搭建合作社与采购企业沟通交流平台,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渠道,搭建进水楼台。以农村电商为突破口,通过区域链接,统一平台,培训农户人网,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发展“农村闲置房+乡村旅游”项目,因地制宜开展各类风俗活动,金融资本优先支持特色旅游。

 (六)加强农村土地用途监管,搭建风险“防火墙”。在农业农村规划上考虑集体土地连成片,整村发展,达到村集体创收。在享受资本下乡带来惠利的同时,也应防范随之带来的风险。一是建立资本准人制度,要根据企业资质、经营能力、土地流转规模等实行审核准人制度。二是加强投资建设的咨询指导服务工作,结合当地情况,积极引导扶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做到因地制宜,提高发展效率。三是强化动态监管,定期对下乡企业的农业经营能力、流转土地用途及风险防范能力等开展跟踪调查,查验土地利用、合同履行等情况,细化农地用途甄别标准,及时査处纠正浪费农地资源、改变农地用途等违法违规行为。

推荐访问:对策 金融创新 农村 关于当前农村金融创新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金融发展的思路与创新

上一篇:《信》教案
下一篇:幼儿园园务工作总结

十九范文网 www.ib19.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十九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