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十九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观后感 > 以黄大发为原型电视剧《高山清渠》观后感

以黄大发为原型电视剧《高山清渠》观后感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07-28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黄大发为原型电视剧《高山清渠》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以黄大发为原型电视剧《高山清渠》观后感

 

 以黄大发为原型电视剧《高山清渠》观后感

 “水过不去,拿命来铺”“我们跟着你干,拿命换水”,近日,由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策划指导推出的电视连续剧《高山清渠》正在央视热映。《高山清渠》以“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大发为原型,围绕“一辈子,一条渠”,讲述了“当代愚公”带领群众历时 30 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开凿出一条“生命渠”的故事。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苞谷沙,过年难找米汤喝。”曾经的草王坝村因地形起伏大,常年干旱少雨,淘菜、洗脸、喂牲口的“一水三用”道出了村民的苦。1958年,当上草王坝大队大队长的黄大发许下“一定要想方设法通上水”的承诺,绕过三重山、穿过三处险崖,带领村民踏上修渠、寻水之路。不惧高山险阻,终尝清渠甘甜。如今的草王坝村迎来清澈的山泉,荒坡变为良田、山沟成为景点,9400 米的“生命渠”镌刻着砥砺峥嵘的印记。

  不惧高山险阻的勇气,来源于一心为民的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只有找到水,草王坝村的乡亲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对于曾经的草王坝村来说,“通上水、吃上米饭”就是群众最大的心愿,这也是黄大发的人生信条。高山之间,险阻当前。面对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为人民谋幸福、为

 家乡谋振兴的赤诚初心带给黄大发“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作为党员干部,要激活初心这个“动力源”,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惧艰险、笃行不怠,绘就“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初心本色。

  打破高山险阻的本领,来源于苦干实干的决心。“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如何在崇山峻岭之间开辟一条沟渠?黄大发用 36 年的时间给出了答案。在黄大发的动员下,村民们以钢钎、铁锤为工具,历经 10 余年努力,打通了 116 米长的隧道,但由于缺乏科学的技术指导,未能成功引水。从失败中总结经验,黄大发坚持学习技术、发动群众、争取资金,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让这条跨越三重大山的水渠全线贯通。“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踏上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锚定目标,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在不断攻坚克难中创造新辉煌。

  飞越高山险阻的动力,来源于共谋发展 的齐心。一渠通则百业兴。1994 年,“大发渠”的主渠贯通,河水第一次满满当当地流进草王坝村。“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修渠的故事落幕,草王坝村发展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为了兑现“带领村民致富”的诺言,黄大发“趁热打铁”,与村民一同引水、修路、通电,发展起养殖业、种植业,走上产业

 致富的“幸福路”,曾经的草王坝“贫困村”,也变为了如今人均收入过万的团结村。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始终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永远保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凝聚合力、共促发展,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接续奋进。

  以黄大发为原型电视剧《高山清渠》观后感

 2022 年 6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指出:“我们走到今天这一步不容易,都是拼来的。同时,我们不能满足于此,还要勇往直前,更上一层楼。”黄大发用其一生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 9400 米、地跨 3 个村的“高山清渠”,使穷山恶水的草王坝变成深山明珠,改变了草王坝村贫困缺水的落后面貌,让家乡人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广大党员干部当取一杯天上的水,用“忠心”“苦心”“初心”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领人民奔向更好的日子。

  取一杯天上的“信念水”,品“绝知此事要躬行”的“ 忠心味”。“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党员,我什么困难都不怕,

 带领村民们开渠取水。水过不去,拿命来铺!”为解决草王坝村山高石多、缺水严重的问题,黄大发默默承受了女儿和孙子的相继因病离世,却从未言弃。历时 36 年带领群众一锤一凿、一钎一撬,建成了一座跨 3 座大山、9 个悬崖,主渠 7200 米、支渠 2200 米的“生命渠”,改善了草王坝村群众用水难、实现脱贫致富做出巨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有一股劲、一股气、一种拼命精神,主动在吃劲岗位、重要岗位、改革攻坚和重大斗争中去磨砺破解难题和驾驭复杂局面,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取一杯天上的“奋斗水”,品“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苦心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最光荣,我们的幸福生活是靠劳动创造的,一夜暴富、一夜成名是不现实的。”1962年,黄大发担任了草王坝村的村支书,他彻底改变了“一年四季包谷沙,过年才有米汤喝”的缺水艰苦贫穷的面貌,决定要“从天上引水来”。在之后的 36 年间,从缠着技术员讲解图纸到为施工队伍打前路做示范,从最原始的钢钎、锄头和铁锤到主动申请到乡水利站跟班学习,面对万丈深渊他一寸一寸进行人工开凿,凿出天堑之渠,彻底解决了草王坝滴水贵如油的历史。广大党员干部要从“从天上引水来”中汲取“艰苦奋斗、战天斗地的豪情,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上

 扛起担当旗帜,下定决心、不懈奋斗,带领广大群众把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取一杯天上的“奉献水”,品“衙斋卧听萧萧竹”的“初心味”。“共产党员就是要干一辈子,不干半辈子。”黄大发这样阐述着自己的为民情怀。为了审批草王坝村通水项目,黄大发冒雨行走两天两夜,200 里路把脚磨出了血泡都浑然不知。通水后,黄大发继续千方百计带领村民发展生产,拉电线、造公路、建学校......村里缺什么,群众需要什么,就带头干什么。发展养殖业、种植业让穷山沟变成了金窝窝,坡改梯,昔日的荒山荒坡变成了良田。黄大发从风华正茂到耄耋老人,用无私奉献的一生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老百姓的事,要实实在在干,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广大党员干部要从《高山清渠》中汲取“共产党员就是要干一辈子,不干半辈子”的情怀与担当,时刻将人民“置顶”,全心全力把老百姓的事一件一件办好,用尽“一辈子”去追寻与坚守,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件事办好。

 以黄大发为原型 电视剧《高山清渠》观后感

 近期,电视连续剧《高山清渠》(原名《黄大发的奋斗史》)在央视一套热播,主人公黄大发,这位 87 岁高龄的“当代愚公”,既热了荧屏,也刷爆了许多党员干部的朋友圈。戏里戏外,大家纷纷被这位为打通水渠立下“水过不去、拿命来铺”铮铮誓言的老支书圈粉,也从一名老党员干事创业上永不服输、永不停步的精神中感悟了初心,得到了滋养。作为年轻一代党员干部,更要在先进模范的引领下,跑出青春“加速度”,在奋斗的征程中奉献热血、成就自我。

  年轻干部不仅要做承诺的“实践者”,更要当好群众的同行人。当上草王坝生产队长的那一年,黄大发才 23 岁,面对草王坝乡亲满怀期待的目光,踩着脚下让祖祖辈辈吃不饱饭、穿不上衣的穷山恶水,黄大发没有退缩,没有畏惧,他庄重许下承诺:不管有多难,就是拿命来换,这辈子也一定要把螺丝河的水引到草王坝来。黄大发拼了命完成所有对群众许下的承诺,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践行诺言的风骨,虽历经千难万险,终将兑现。在这些承诺里,没有哪一项是为了他自己的个人私利,为的都是解老百姓的苦、消老百姓的愁,都得到了草王坝乡亲们的认可。年轻干部面对群众许下的每一个承诺,都不能想着为自己挣资历、加砝码,而是要

 把群众的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转化成我们为之奋斗的具体目标,和群众同心同行,一起奋斗。

 年轻干部不仅要做奋斗的“孤勇者”,更要敢当发展的领路人。“奋斗的人生都是充满孤独的”,环境封闭、思想僵化、文化贫瘠……这些,曾经是草王坝的标签,面对重重压力,黄大发不仅面临解决修渠资金、物资、劳力等方面的种种问题,还要千方百计驱散那些笼罩在群众心头上封建迷信的思想,因为有些人说,炸山开渠,会触怒山神,招来灾祸。他一遍又一遍,喊破喉咙,磨破嘴皮,就是希望多争取几个群众和他一起干。没有项目,他穿着破解放鞋一个人到县里挨个部门求;没有技术,不识字的他卷起铺盖到乡水利站跟班学习……每一次出发,每一次启程,他都那样义无反顾。即便因为长期奋战有的村民打了退堂鼓,黄大发仍然一往无前,水渠打通了,他接着修路、给村里通了电,抓粮食生产、发展副业,无论什么时候,他都是站在群众最前面的那个人。奋斗征程上,年轻干部也许都会面临无人跟随的困境,越是这时候越要信念坚定,敢于走前列、打先锋,在不断突破中增强影响力、成长为标杆,引领群众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年轻干部不仅要做榜样的“追光者”,更要善做蓝图的圆梦人。几十年来,黄大发带领乡亲们摆脱贫困、走向幸福的脚步从来没有停下,因为让乡亲们过上美好的生活,就是

 黄大发一直念念不忘的梦想。这些年来,草王坝的群众也坚定了信心,和他们的老支书一起努力奋斗,打造了草王坝自已响当当的农产品品牌,发展起了乡村旅游,和全国人民一起过上了小康生活,这一切,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关心扶持,更离不开黄大发一辈子的倾情付出。每一名年轻干部,都应该把黄大发老支书作为人生榜样,深爱脚下奋斗的热土,心里始终装着百姓,既能从思想上、行动上引导群众勇敢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更善于苦干实干加巧干,帮助群众把梦想变成现实,让群众心中的蓝图变成触手可及的幸福,让干群一心的奋斗伟力造就更多的“大发渠”“幸福渠”,惟有如此,群众才会真心实意拥护党、相信党,永远和党员干部手牵手、心连心。

推荐访问:高山 观后感 原型

推荐内容

十九范文网 www.ib19.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十九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