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十九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观后感 > 我1919,观后感

我1919,观后感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04-20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1919,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我1919,观后感

 

 坚信公理必胜

  —— 电视电影《我的 1919 》观后感

  摘要:影片《我的 1919》讴歌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蓬勃高涨的爱国激情。生动的人物形象将顾维钧身为炎黄子孙的尊严气节和外交家的睿智潇洒等都表现得入木三分。独特的立意方式展现了双重尊严。

  关键词:爱国激情

 人物形象

 立意

 引言

 电影《我的 1919》向观众陈述了我们厚实而沉重的过去,在世界上没有地位,没有说话的底气,只能被帝国列强蹂躏,我们的国家被瓜分,我们的土地被占领,我们的资源被掠夺,我们的人民被随意屠杀,激起了人民的强烈的爱国激情。由陈道明从整体上把握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从情感上轻松地表达出来。他在剧中的表演含蓄自然,细腻真切。以尊严立意,使电影的主题的到深化。电影展现给观众独特的视觉感和爱国激情。不但让观众了解了历史,还激发了观众的爱国感情。

 一、《我的 1919 》主要内容

 1918 年,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 年初,中国驻美公使顾维钧作为本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更企图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辩论会上,顾维钧慷慨陈词,从历史、人文等诸多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由此获得全世界与全国的一致称赞。

 为争取在法华工的同工同酬,顾维钧的好友肖克俭在巴黎组织游行罢工,遭到法国警察逮捕。获释之后,他仍然积极投入唤醒民众的工作。然而,他和朝鲜革命者一起爆炸日本代表团所住旅馆的偏激行为使朝鲜和中国成为舆论矛头的指向。

 巴黎和会最终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国内由此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肖克俭等人也在巴黎集会抗议。而软弱的北洋政府竟然逼迫代表团在和约上签字。代表团团长陆徽祥等人左右为难之下只好出走,代表团仅剩顾维钧和王正廷两人仍在坚持外交斡旋。肖克俭眼见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中国的现状,愤然给爱妻留下遗书,在凡尔赛宫广场举火自焚。

 二、《我的 1919 》主要特点

 (一)爱国激情 影片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巴黎和会事件为题材,当时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和会,以为可以借此对过去百年所犯下的错误加以改正,废除外国在华特权,收回中国的领土,但这场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盛宴” 给中国人的只是屈辱,深沉厚重的历史令人深思,顾维钧,他充满爱国热情,毕生以废除不平等条约为己任,对和会充满了信心,但在和会一开始中国代表就倍受冷落,困难重重,列强间彼此施压、互相勾结,谈判桌前只有强与弱,根本没有公理和平等,凭着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出色外交才能,顶住压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代表四万万愤怒的中国人,面对列强,公然说“不”。

 肖克俭在和会召开时他因参加罢工被捕,又被放了出来。尽管他送给顾维钧一些很有价值的有关中国劳工的照片,但他认为巴黎和会纯粹是个骗局,顾维钧的外交努力终将失败。当看到巴黎和会帝国主义列强以牺牲弱国利益换取重新瓜分世界的目的时他用抛头颅洒热血的方式来维护中国的权利。他慷慨悲歌,给爱妻梅留下遗书,要她“回祖国去,那里已经在燃烧,那里将是一片热土…” 正如肖克俭所说,当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传到中国,引发了中国现代历史上划时代的爱国运动。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三千多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举行游行示威,这一运动立刻得到了工人和各阶层人士的声援和支持,上海、南京等地的工人纷纷举行罢工示威,并迅速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对于中国的意义当然远远不只是举起了中国反对帝国主义的战旗,而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它使国人意识到中国作为一个泱泱文明古国,由于自身政治经济文化的落伍,已经濒临绝境,因而现代化实际上成为了五四精神最核心

 的关键词,在当时,现代化的意义不仅在于对中国历史和中国现实的批判性反省和革命性改造,这对于以后中国的百年历史,应该说都产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影响。

 顾维钧在辩论会上即席发表的影响全世界的阐述中国立场的演说无疑是影片中的亮点。“山东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中国的圣人孔子和孟子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孔子——犹如西方的耶酥;山东是中国的,无论是从政治军事还是经济文化上,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这一从历史、人文、主权、经济等诸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被誉为“中国外交史上的一次经典的发言载入中国外交史册”。而他顶住列强和本国政府的压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则被历史学家誉为“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画下最光辉的句号”。

 既然中国有从陆征祥这样的高官到顾维钧这样的青年外交家,从肖克俭这样的热血青年到梅这样的巾帼志士,有如此众多的仁人志士为什么中国还是如此任人宰割?我们这个曾经强盛的民族在那些列强软弱了太久太久了,“你们究竟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给日本人?”就在这一年愤怒了的中国人第一次向列强说不!我们开始了新的历史篇章。

 他们的所作所为无不体现了他们的爱国激情。

 (二)人物形象

 顾维钧的形象是这部影片的关键所在,整部影片的众多人物形象,是以他为中心设置的.这显示出作者的创造性.在国际外交舞台上,他是一个弱国的级别较低的外交官,本应无足轻重,但是,他被设计为一位颇有影响的重要人物,远远超过了他实际的社会地位.

  作者如果偏爱自己的主人公,就会不由自主地将他理想化,这个人物形象的成败均与这种理想化密切相关.

  他的性格设计得颇具电影化,他是一种主动性强的人,在关键时刻总要有所行动,而且具有一种不顾后果,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因此围绕着他,总是能够发生冲突.与他相比,陆征详外长以及其他几位中国外交官则基本没有安排什么动作,只能作为顾维钧的陪衬.

 顾维钧与法国总理孟梭的关系是按照不打不成角的模式设置的.在这些外交摩擦中,他们各自展现了性格中最具有魅力的一面.顾维钧的性格设计特点是,他在外交事物中的斤斤计较,而是公然违背上级--外长陆征详的意愿,与克里孟梭暗中较劲.这反而赢得了对手的注意和欣赏.使之从居高临下的大国外交向趋于平等的私人外交转化,在顾维钧到医院看望克里孟梭时,两人甚至发展成推心置腹的私交.

  这里的理想化表现为,顾维钧就外交事务而言,尽管不辱使命,但是也没有太大成就,但是就其个人交往而言,他把国际政治舞台成功地变成展示个人魅力的场所.观众如果还能够对于中国节节败退一让再让的外交活动兴趣盎然地看下去的话,正是依赖这种转化.他们喜欢这位在为民族利益拒理力争的时候,获得国际社会外交界普遍尊敬的年轻外交官.显然,在主权问题不是普通观众关注的重点的今天,个人是否能够得到尊重与观众个体联系更紧密.

  但是,显然作者过多地使用了一种模式,那就是,每当顾维钧有所行动,总是出现旁观的外国人士发出由衷的几乎不加掩饰的赞誉.如,克里孟梭对顾维钧说:“威尔逊总统总是跟我提起你.他对你赞不绝口.有你 这样的年轻人,中国的未来大有希望.”这从语气到用词都很不得体,但很难想象一位大国总理会赞扬一位他看不起的弱国的无名之辈.这对于以顾维钧本人为叙述者的影片来说,听起来倍感生硬,颇有自吹自擂之嫌.显然作者在借克里孟梭之口为顾维钧做鉴定,以引导观众,未免急功近利.

  以女性的爱慕之情来表达作者的倾向性,是故事影片的叙事策略.这部影片中安排让娜爱上了顾维钧也在意料之中.但是,爱情并没有真正发生,因为顾维钧摆出一副不解风情,坐怀不乱的神情.在电影中处理感情可以有不同方式,不同结果,但唯独以一方情有独钟,一方不解风情最为笨拙.在作者看来,来自法国女郎是为爱情而生的.让娜被设计为美丽,多情而又有正义感,她倾心于顾维钧只是验证了顾维钧的个人魅力逼人,不可阻挡.中国人往往更期盼来自外国人的肯定,以从中找回自信,其实这正是一种缺乏自信的典型表现.顾维钧获得让娜的爱,得到的是自尊心的满足.但是没有感情回报仍然不可理解,作者白白浪费了题材本身提供的机会.人们能够想到的最常见的情节可以是,顾维钧本来也

 想娶让娜为妻,但是担心有了法国夫人,不能在外交事务中站稳中国立场,只好放弃,这虽然是俗套,但总比毫无反应更好.

  顾维钧形象最大的不足在于,既然这部影片是以他的叙述为主线,就应该更更多地展露他的心理活动,表现他的内心的矛盾和忧虑.只有更多地利用旁白进行内省,才能使其精神世界丰富起来,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风采.毕竟他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叙述人.

  在这部影片中,塑造得最成功的形象是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他的性格丰富,个性鲜明.他应该是一位铁腕人物,号称"老虎",却总是笑眯眯的,令人琢磨不透.他确实是表里不一,老奸巨滑,但精神状态却被设计的非常放松,生活态度更是潇洒自如.对于顾维钧,一方面爱才惜才,称赞其有魄力,有骨气,另一方面,在内心深处,他根本看不起这位弱国的小外交官.这造成了顾维钧的悲剧,即,外交是靠国家实力发言,外交官个人的能力根本无法左右国际政治.

  克里孟梭所处的环境更复杂,也更危险,他必须为自己坚持的外交政策付出血的代价,几乎丧失生命,由此显示出他的临危不惧,这种设计显然易于换取人们的同情.与此对比,顾维钧虽然两次挨打,却没有生命危险,观众的同情就会大打折扣. (三)立意

 《我的 1919》是一部独特的影片.它表现的是一件封存已久的往事,即在1919“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绝在丧权辱国的“和约”上签字.这是在近代国际外交风云中,中国面对西方列强发出的第一声呐喊.尽管这声音确实微弱单薄,但是它毕竟是自 1840 年至 1919 年长达 80 年间中国外交官第一次挺起脊梁.

  重要的不是事件发生的年代,而是事件被讲述的年代.任何被突然回忆起而又得到广泛传诵的历史在本质上都应该被看做是当代史.《我的 1919》具有一种国际化现代化意识,是在“冷战”后特殊的国际环境中,中国进一步实行改革开放的根本国策的必然产物,适应了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全面融入世界的发展趋势.它代表了面对当前纷纭多变的世界发展格局中中国人民的心声:中华民族

 尊重世界各个民族,也坚定不移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在任何时候都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决不屈从任何霸权主义.

  当讨论这部影片的剧作时,我关心的主要不是历史实际发生了什么,而是这段历史被作者采取什么方式回顾和再现.

  这部影片选择的是一个特定的视角,即通过中国政府参加“和会”的代表顾维钧回顾历史.但是在本质上并不是个人记叙,而是以个人回忆的形式叙述民族的集体记忆.

  任何记忆对于历史而言都是重构而非再现,正是这些重构,透露出作者的思想,观念,情感和幻想.但是,任何完全个人化的想象都不值得通过电影表现.任何单纯抽象的理念的形象化,都难以持久地凝聚观众的视线.一部成功影片折射出的观念必然是集体的,又是个体的.它必须暗合观众的心理需要.

  民众对于被表述的历史关注点不会一成不变.这部影片强调的是中国人的尊严,它包含两个方面,既是民族和国家的尊严,也是每个中国人作为个体面对世界渴望得到尊严.

  在过去的一些影片中,个人的尊严往往被民族尊严所掩盖,它倡导的观念是:只有国家民族有了国际地位,作为集体中的一员才会得到尊重.这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的时期一直是主流意识,至今影响甚大.但是现实总是要修正既定的观念,有时候这种修正是通过电影形象悄悄地进行.这部影片的基本立意与传统观念稍有不同:每个中国人在国际交往中如果都能争取到自己的尊严,作为这些独立个体的集合-中华民族才有可能获得完整的民族尊严.

  这种观念的产生无疑有着现实根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封闭的国门向世界敞开,中国人的国际交往逐渐增多,许多中国人都会发现,作为自己的祖国-中国,是世界上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敢小视的.但是,每一个中国人作为个体,并没有因此获得足够的尊重,普通老百姓与外国特别是西方人接触时,经常会感受到一种潜在的歧视,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很不相称,令

 人倍感压抑.因此这部影片的作者试图通过形象启示中国人,既要维护民族尊严,又要维护个人尊严,既是应该的,也是可能实现的.

  影片寻找到了一个形象来承载观众渴望的双重尊严,那是顾维钧.编导的设计是:让他在具体历史情景中成为民族的化身,观众与他认同,就会产生民族自豪感.作为个体,他以鲜明生动的个人魅力吸引观众,只有与他认同,压抑的精神才可能得到解放.

  当顾维钧叙述历史时,使用的电影手段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旁白是主观的,这样比较方便地把观众带到以顾维钧为中心建构的历史氛围之中,从他的角度感受世界.

  但是编导设定的影象构成却是采用全知视点进行客观描述.因为作为电影的主观视点,需要遵守的原则是,不仅提供视点的人物必须在场,而且要以摄影机代替他的眼睛去观察.这种局限是编导不愿意承受的,要想多角度展现事件内幕,只能采用全知视点. 三、主要总结

 任何影片都有疏漏乃至败笔,这部影片也不例外. 影片开始,法国伤残退伍兵阻拦顾维钧的马车,殴打他,这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这群兵痞与中国代表没有任何利害冲突,这种设计完全偏离了主题.影片开始部分的冲突按照常规往往是为后来的基本冲突确定基调,根据这种逻辑,观众会认为,法国而不是日本将与中国直接争夺山东权益,因此有误导观众之嫌.其实这部分需要交待的是日本与英法美等大国的秘密外交,它可能损害中国利益,这样才能交待出产生危机的前提. 但是,这些不足以掩盖这部影片的艺术的光芒

 ...

推荐访问:观后感 观后感 我的1919观后感300字

十九范文网 www.ib19.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十九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