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十九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读后感 > 《历史温度》读后感

《历史温度》读后感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08-19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温度》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历史温度》读后感

 

 《历史的温度》读后感

 最近读完了《历史的温度》,历史对于大众来说大多都是枯燥无味的,而当你细细品味沉浸其中时,就会感受的历史的奥秘。作者的文笔浅显但又充满韵味。

 作者很有自知自明的没有去肆意佐证添加,就避免了很多歧义的争论;再者来说,作者开篇选用的是具有十一朝古都的西安,这点既可以为全书奠定一个基本的脉络和风格,同时也在沉重的历史中添加了一点浪漫主义的色彩。阅读本书的最大收获是接受到一些新的思维方式与考察历史的新视角。

 第一是我对作者“大历史观”的理解。刚开始翻阅目录时,发现各章都是描写不同的朝代。虽然本书贯穿古今,但其中是选择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典型事件或现象进行细致的分析来反映整个大时代的特征,以小见大应是大历史的一个特点。另外,大历史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共性与个性的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与前后历史阶段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将断代史连接成一个整体。同时将中国历史放到世界历史中相比较,寻找出东西文化的共同点。读完这本书,我发现作者将我初中历史零碎的知识点穿合成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国历史框架。

 第二,联系现实进行比较。作者将古代的历史现象与近现代的历史特征进行有机地结合,体现了历史的继承性,也反映出中国历史演进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比如分析东汉政权的衰亡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的形成之源是地方政府的权力衰弱,作者由此分析出新中国面临要重建基层政权之艰难。

 第三,文章内容严谨。开头说到作者的文笔浅显,不会令人感到枯燥。但作者尽可能地对历史事件与现象的表述严谨。凡是有待商榷的结论,作者都使用“可以推测”等言辞进行表述。使文章充满用词的准确性 有争议的问题都列出不同的观点,在此基础上作者再提出自己的见解。例如“485 年之均田令,在中国历史上是划时代的里程碑,以后只有详细数目字的出入,其原则经后继各朝

 代所抄袭,下及隋唐,施行迄至 8 世纪下半期,连亘约三百年”。

 但作者并不对均田令表示盲目赞扬,他借读者之口表示“也可从此看出,这样的传统对现代中国的经理成为一种严重的负担”。这样的做法让我打破局限性,从多个角度了解历史的正面与背面,从多个角度看待古代君王做法的好与坏。

 读完,也有疑惑。纵观中国大历史,似乎总逃不过一个六字:盛而衰,衰而盛。就连最鼎盛繁荣的唐朝也不例外。开国皇帝总以起义,逆反的方式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他们在战场上奋力厮杀,广受天下英才。发展经济、教育,使国力达到鼎盛,真正达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而到了后期,皇帝荒淫无度,沉迷美色而不务朝政。将祖宗基业挥霍贻尽,将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似乎是所有朝代的宿命。

 开国皇帝大多是农民,深知百姓疾苦,被前朝的苟政逼上梁山,愤然起兵。但到了后期,皇室子女从小养尊处优,又哪知底层老百姓的疾苦?晋惠帝的“何不食肉糜”又是如此的荒唐可笑!

推荐访问:读后感 温度 历史 《历史的温度》读后感 《历史的温度》读后感1000字

十九范文网 www.ib19.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十九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