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十九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党史学习 > 党史中的清廉故事5篇

党史中的清廉故事5篇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3-15

党史中的清廉故事5篇党史中的清廉故事 从党史故事中学忠诚干净担当——市纪委书记在支部会上的党课讲稿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纪检监察干部提出的明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史中的清廉故事5篇,供大家参考。

党史中的清廉故事5篇

篇一:党史中的清廉故事

党史故事中学忠诚干净担当 ——市纪委书记在支部会上的党课讲稿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纪检监察干部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忠诚干净担当!

 自从去年 x 月份担当市纪委书记以来,我始终想和大家好好沟通一下,如何在机关中渗入这一文化。去年 x 月份,习近平总书记记在参观甘肃省张掖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时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讲好西路军的故事。结合我们单位理工科专业学问人员多的特点,今日我给大家讲解并描绘发生在我党历史上的几个故事。通过这些真实的小故事来启发大家感悟考虑。

 一、从雷公为啥不劈死毛泽东的故事,看共产党人的自我批判意识和博大为民情怀 1941 年 6 月 3 日下午,陕甘宁边区政府召开县长联席会议,参与会议的延川县代县长李彩云被雷击身亡。就在当天,一位农民赶集时,帮他拉东西的一头毛驴也被雷劈死了,他便当街大骂:“这瞎了眼的老天爷,为甚不让雷公劈死毛泽东,偏要打死李县长、打死我的毛驴!〞

 毛泽东知道后没有责怪这位农民,“骂人又不犯法,骂人也是提看法的一种方式嘛!老乡这样骂我,说明我们工作中存在错误和问题,需要查清改正。〞他当即指示有关人员将骂他的农民放了。后经调查,原来是当地征粮太重了,这位农民心里有冤气,偏偏毛驴又死了,所以才借骂人。

 时隔不久,陕甘宁边区的清涧县农妇伍兰花的丈夫在山上犁地时遭雷击身亡。她一边痛哭一边骂共产党,诅咒毛泽东。当地干部很快将她抓起来并报告中央社会部建议判处死刑,呈报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审讯和中央审批后打算在清涧县枪毙,以一儆百。毛泽东从社会部送呈的《情况汇报》中看到后陷入深思: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遭雷击?为什么他们都骂我毛泽东和共产党?雷击是因为天不好,而当时在陕甘宁边区共产党就是老百姓头上的天,我毛泽东又是共产党的主席,这说明我们党的有些政策不好,我这个主席也没当好。他当即对社会部负责人说:“你们假设不做调查,就这样听凭抓人、杀人,共产党跟国民党有什么两样?经过与伍兰花交谈后得知:她家 70岁的婆婆是个瘫痪病人,3 个孩子最大的才 10 岁,全家 6 口人仅靠丈夫一人养着。中央红军来陕北后给她家分了 5 亩地,起初还过了几年好日子。但这几年因公粮任务太重,又逢三年旱灾,百姓交不起,尤其是她家,除了种子已无颗粒存粮。可当地干部只管多要公粮,百姓苦不堪言。她丈夫一死,家里的生活更没期望了,她一时气急就骂天骂地骂共产党骂毛主席。

 毛泽东的做法是,抓紧放人,还要派专人护送回家,并带公文向当地政府讲明晰,她没什么罪,是个敢讲真话的本分人。还要当地政府忧虑她抑制困难。对于当地群众交公粮负担过重的问题,边区政府要认真调查争辩,该免的要免,该减的要减,决不能不管老百姓的死活!临行前,毛泽东还让通讯员把自己的口粮送给她,以解她家的燃眉之急。伍兰花回村后逢人就讲:“毛主席是咱老百姓的大救星,是个不怕雷轰的领袖。〞 随后,党中央、毛泽东准时作出打算,在陕甘宁边区开展减征公粮、军民大消费运动,自己动手,改变缺衣少食的困难,根据地的老百姓生活也明显好转。

 任何人都会犯错误,但是很少有人面对错误首先从自己身上找缘由。即便是自己知道错误就是迟疑自己的缘由,也是找理由借口,总之自己没有错。假设我们的党员干部真把鱼水情深理解了,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吃拿卡要了,也就不会有有名的“耿飚之问〞了。一些同志常常发牢骚,说如今的群众工作太难做了。我就在想,是群众难效劳了,还是你的官架子摆的越来越离谱了? 二、从毛泽东在中央苏区“鬼都不上门〞挨整的故事,看共产党人博大胸襟和如何面对挫折 讲这个故事,是我觉察了一些同志确实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工作很辛苦很敬业,但是不要说升职了,连优秀都评不上,对此,有同志

 开头发牢骚,甚至有人公开撂挑子。在此,我不讲正确的废话,先听听我们敬重而宏大的毛主席的故事。从这个故事,请大家自己去细细比照考虑。

 1931 年 11 月 7 日至 20 日,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召开,毛泽东中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当时,他还同时担当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红军总政委、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等重要指导职务。然而,1932 年 10 月的宁都会议上,毛泽东被撤销了红一方面军总政委,失去了军权。此后,毛泽东不断挨整,境况更加困难。

 1960 年 12 月 25 日,毛泽东回忆起这段经受时说:我就受过压,得过三次大的处分,“被开除过党籍〞,撤销过军职,不让我指挥军队,不让我参与党的指导工作。我就在一个房子里,两三年一个鬼也不上门。我也不找任何人,因为说我搞宗派主义,什么邓、毛、谢、古。其实我连邓小平同志的面也没有见过。1965 年 8 月 5 日,毛泽东又谈起那段“鬼都不上门〞的历史,我这个菩萨,过去还灵,后头就不灵了。他们把我这个木菩萨浸到粪坑里,再拿出来,搞得臭得很。那时候,不但一个人也不上门,连一个鬼也不上门。我的任务是吃饭、睡觉和拉屎,还好,我的脑袋没有被砍掉。

 《毛泽东传》写道:从一九三一年赣南会议到一九三四年十月长征开头,整整三年内,毛泽东的境况是特殊困难的。尽管他出任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事实上始终身处逆境,患病着接连不断的批判和不公正对待。他很多行之有效的正确主见,被严峻地指责为“狭隘阅历

 论〞“富农路途〞“保守退却〞“右倾时机主义〞。在不短的时间内,甚至被剥夺了工作的权利。毛泽东在挨整的这些日子里,始终表现得特殊沉着镇静。他坚持原那么,决不放弃自己正确的符合实际的主见,同时又顾全大局,遵守纪律,尽可能地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连续作出自己的奉献。虽然他被剥夺了对红军的指导权,但还是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主席身份主动努力地为党工作,至少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1.指导中央苏区的经济建立。2.大力抓中央苏区的政权建立。3.指导开展中央苏区的查田运动。4.指导中央苏区的反贪立法工作。5.时刻关注着第五次反“围剿〞战局的进展,不断提出军事建议。

 毛泽东还利用这段时间,认真研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总结革命阅历。他在 1957 年曾感慨地同曾志谈起过:“我没有吃过洋面包,没有去过苏联,也没有留学别的国家。我提出建立以井冈山根据地为中心的罗霄山脉中段红色政权,实行红色割据的论断,开展‘十六字’诀的游击战和实行迂回打圈战术,一些吃过洋面包的人不信任,认为山沟子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一九三二年(秋)开头,我没有工作,就从漳州以及其他地方搜集来的书籍中,把有关马恩列斯的书统统找了出来,不全不够的就向一些同志借。我就埋头读马列著作,差不多成天看,读了这本,又看那本,有时还交替着看,扎扎实实下功夫,硬是读了两年书。〞“后来写成的《冲突论》、《理论论》,就是在这两年读马列著作中形成的。〞

 身处逆境的毛泽东,不悲观,不消极,不懈怠,顾全大局,在等待中学习,“扎扎实实下功夫,硬是读了两年书〞,为“天降大任〞做着主动的预备。

 我们都有不顺心的时候。每当失意不顺心了,不妨看看我们最为崇敬的毛泽东,他是怎么对待的!万不行发不完的牢骚,意志消沉,有的甚至丢了初心而开头贪腐,走上不归路,有的甚至背叛了初心而背叛革命,如中共创始人之一的张国焘!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又来自自己的党内,这是严峻的考验。假设没有坚强的信念、宽阔的胸襟、钢铁般的意志,一个人是很难经受得住这种考验的。那么,我还在想,我们的党员干部面对不要说不公正待遇了,就连评先评优中,非要和下属争个凹凸,正科干了三五年,升不了副县就开头撂挑子,副县干了三五年不给正县,就开头牢骚满腹。同志们,很不应当啊!

 三、从一昼夜奔袭 120 公里徒步行军的两个故事,看共产党人的敢死舍命精神 我党我军历史上出现过两次一昼夜徒步急行军 120 公里的奇迹故事。

 一个是红 4 团一昼夜飞奔 120 公里飞夺泸定桥。1935 年 5 月 28日晨 5 点,红 1 军团第 2 师第 4 团在前往泸定桥的行进途中,政委杨成武和团长黄开湘接到军团转达军委的“万万火急〞指令,要求他们明天夺取泸定桥。这就意味着部队必需在一昼夜内走完 120 公里的路

 程,并在 29日当天攻取和完全把握泸定桥。怎么办?由于时间紧迫,指令只能边行军边传达,“走完 120,赶到泸定桥!〞在猛虎岗,部队以排山倒海之势击溃了敌人的 1 个团部和 1 个营,占据了摩西。此时村东河上的木桥已被敌人炸掉了,这给部队行军增加了费事。部队全力以赴用了两个小时才架起了一座桥。之后,全团一口气又跑了 25公里,黄昏 7时,一看地图,从这里到泸定桥还有 55公里,而且全是山路。正值部队连续前进时,突然又下起暴雨来。天,黑得像锅底似的,伸手不见五指,只有打闪电的一瞬间,才能区分哪是山哪是路。部队一天没有吃上饭,加上道路特殊泥泞,真是寸步难行。这时,敌人又赶上来了,正在对岸与我们平行前进。为了赶在敌人前面到达泸定桥,杨成武通过各党支部向全部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主动分子发动,要求他们想方设法抑制一切困难,务必在明天早晨 6 点以前赶到泸定桥。为了赶路大家点起了火把,对岸敌人问是哪路的,司号员根据事前的估计奇妙对上,敌人信以为真把红军当成了自己人。就这样,部队以一昼夜行军 120 公里的速度,其次天早晨 6 点到达了泸定桥的西岸,占据了西岸全部沿岸阵地,并马上进展了紧急的战斗发动。选出 22名共产党员和主动分子组成突击队,经过两小时的激战,将守敌全部击溃。22 名突击队员仅在桥上中弹牺牲 3 人,制造了夺取泸定桥的奇迹。

 另一个是飞兵清风店。1947 年,晋察冀野战军杨得志、杨成武、耿飚打算在清风店歼敌,但是国民党罗历戎的第 3 军已经过了滹沱河,离清风店只有 45 公里,而我军的部队还在徐水地区,间隔 清风

 店有 120 公里。这就意味着我军必需在同一个时间里走将近敌人三倍的行程,并且敌人有汽车,我们只有双腿。胜负的关键,就在于我军能不能抢先赶到方顺桥以南的清风店地区。假设我军赶不到,让敌第3 军和保定新 2 军的两个师靠拢,我军就很难吃掉敌人了。部队一边走,一边开“飞行会议〞,边走边向战士们传达紧急战斗发动令。经过强行军,18 日午后,我南下各部队大都提早 4 至 6 小时完成了 120余公里的长途行军任务,到达指定位置。此时,国民党第 3 军军长罗历戎率领他的主力 1.4 万余人、200 多辆大车,刚刚走过了定县。清风店战役,共歼敌 1.1 万余人,连同保北阻击战共歼敌 1.7万余人,缴获各种炮 72 门、轻重机枪 489 挺、长短枪 4500 余支、电台 8 部,击落击伤敌机各 1 架,创始了晋察冀歼灭战的新纪录,对改变华北战局起了重要作用,并有力地协作了东北民主联军的秋季攻势。

 120 公里是个什么概念?也就是从我们办公楼到**市了。最近的工作确实多,大家确实累,可以说常常加班加点,白加黑五加二。但是与红军,与解放军比较起来,我们差距有多大?看过《南征北战》《飞夺泸定桥》这些电影的人知道,好多战士由于强行军而当场倒地就再也站不起来了,活活累死了。什么叫敢死舍命?确实累,但是间隔 敢死舍命还远呢吧!张富清“我死都不怕,可怕苦和累!〞很震撼人心。

 从“八一〞南昌起义主要指导者抛弃高官厚禄拎着脑袋革命的故事,看何为坚决抱负信念

 1927 年的国内局势可谓风云变化,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自建政府,武汉的汪精卫虽然高喊东征讨蒋,事实上也蠢蠢欲动,最终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批共产党员遭到屠杀,大革命处于最低潮的时期。7 月 23 日,共产党员谭平山来到国民革命军第 20 军做客,受到军长贺龙的热情迎接和款待。第 20 军是刚刚由第 9 军第 1 师扩编而来的部队,全军 10000 余人,是一支“战绩最大,声威最高、异样奋勇〞的劲旅,贺龙也成为当时有名的左派名将,但他当时并不是共产党员。在有枪就是草头王的民国乱世,全部的政治权力都在竭力拉拢贺龙的部队,湘军唐生智派了自己亲弟弟唐生明前来说项,而汉口卫戍司令李品仙也来大献殷勤。武汉政府的汪精卫特地为第 20军补发了欠饷,要求贺龙实在听从其次方面军司令官张发奎的指挥,试图牢牢把握这支部队。南京政府的蒋介石那么派出特殊代表、参谋长朱绍良隐秘前来武汉,对贺龙封官许愿,也企图把握住第 20 军为已所用,一时间,中将军长贺龙成为了各方竞相拉拢的“香饽饽〞。

 在打算发动起义之前,周恩来曾经会见过时任第 20 军军长的贺龙,但只是阐述了我党的主见,却未透露任何有关“南昌暴动〞的消息,一方面是因为贺龙并不在党,另外一方面他所指挥的第 20军很有些“绿林背景〞,第 20军内部除周逸群等少数我党政工干部外,主要军官都是贺龙从湘西山沟里带出来的旧部,他们心里根本没有什么主义之分,反正就是一切听“贺胡子〞的。看到贺龙的豪爽后,在未经组织同意的情况下,谭平山自作主见向贺龙通报了我党即将进展南昌

 起义的消息。这一举动其实特殊危急,假设贺龙将军不响应起义甚至泄密,那么南昌起义的方案有可能毁于一旦。然而贺龙毫不迟疑地表示:“我跟共产党走〞!贺龙雷厉风行,随即率部以“东征讨蒋〞的名义从武汉开拔,直奔江西。在革命低潮时期,在众多敌对权力高官厚禄的许诺下,贺龙却选择了最危急的一条道路,什么叫大浪淘沙?什么叫疾风知劲草?1927 年 8 月 1 日凌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对敌人的第一枪,贺龙就任起义军总指挥,他指挥部队全歼南昌守敌3000 余人,缴获各种枪 5000 余支〔挺〕,子弹 70 余万发。起义军南下途中,由谭平山和周逸群介绍,贺龙才正式入党。南昌起义部队在潮汕失利后,贺龙、周逸群只率数人返回桑梓,于 1928 年指导发动荆江两岸年关暴动和湘西起义,再一次几乎从零开头创立革命武装,渐渐壮大成为红二军团并开拓了湘鄂西革命...

篇二:党史中的清廉故事

人物事迹故事范文( ( 通用 6 6 篇) )

 Word 文档可编辑

 党史人物事迹故事范文( ( 通用 6 6 篇) )

  英雄事迹,是指敢于与邪恶作斗争、英勇奉献、无私奉献、无私奉献的令人敬佩、感人的人物故事。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史人物事迹故事的文章 6 篇 ,欢迎品鉴!

 党史人物事迹故事

  1、1949 年 10 月 1 日,彭德怀在张治中、陶峙岳等人的陪伴下,来到新疆首府迪化(今乌鲁木齐)市。彭德怀走着走着,突然在沸腾的人流里发觉自己的画像,浓黑的眉毛忽然拧了起来。他一个箭步冲过去,拦住了那几个抬着画像游行的人。抬画像的群众一下子没认出彭德怀,惊诧地问:你要干什么?!彭德怀指了指他们抬着的画像,说:这个人模样太难看,你们就不要举着他过街了!抬画像的人一怔,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彭德怀竟伸手一把扯掉了画框上的画像。抬画像的人生气至极,一把揪住彭德怀,大声叫道:你知道我们抬的是谁吗?这是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常胜将军彭德怀!几个民兵见状也围拢过来,指着彭德怀:快!把这个坏人抓起来!彭德怀不由得笑了:同志们,同胞们,我就是彭德怀,就是这个画像上的人!大伙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彭德怀接着说:你们不用胆怯 ,我只是想给你们提一点要求,以后不要抬着我的画框子来回走了,你们要举,就举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画像,举象征革命的红旗!众人闻言,热情鼓掌。

 2、1980 年 1 月,主持总参工作的杨勇,为欢送调离总参的李达、张才千,欢迎调来总参工作的张震,在京西宾馆请他们吃饭共花去 400元。事后有人举报他们公款吃喝,当时任中心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的黄克诚知道后,并没有因为杨勇、张震是老部下且事情不大而放宽要求。他肃穆指责了这一做法,指示:要查,不管涉及天王老子都要查,不仅要查,还要处理,谁出办法谁出钱。在旁人看来,黄克诚这种做法是撕破脸皮,不顾杨勇、张震和他当年共同浴血奋战结下的深厚战斗情意,其实不然。听说黄克诚要查这件事,杨勇当时认为这是在小题大做,心生不快。但当黄克诚给杨勇打电话说:你官大了,老虎屁股摸不得了!杨勇放下电话,立马就赶到黄克诚那里,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说不用查了,是我的办法,随后杨勇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400 元补上饭钱。并作了检讨,了结了此事。

 3、1952 年 11 月的一天,江苏省吴江县人民政府县长杨明突然接到一封北京来信。信中写道:县长同志,中财委陈主任的姐姐陈星hellip;hellip;据说县政府对她很照看,感谢你们 hellip;hellip;请你们查一下,每月接济陈星多少钱(或多少米),已经接济了多少次。陈主任讲,现在补贴增加了,干部家属不必再要公家接济。请你们于 12 月份起,

 即停发陈星的接济费用,不必客气。以后由陈主任自行帮助解决。盼你们即(及)早复一回信,至盼!信末署名为中财委办公室,时间是 1952年 10 月 27 日。信中所说的陈主任,就是时任中共中心书记处书记、政务院副总理兼中心财政经济委员会(中财委)主任的陈云。接到来信,杨明感到特别突然,他清晰当时国家工作人员的经济状况。而陈云一家七口,须要接济的亲戚又多,是当时中南海出名的困难户,其自行帮助解决,实在有点难。因此,杨明并没有照来信说的去刚好办理。不料,一个月后,北京的其次封信又来了。信上说:吴江县长同志,我们于上月 27 日寄去一信,请于 12 月份起停发陈主任之姐在你县所领的家属优待费,但至今尚未接到回信。因陈主任现在供应较前提高,所以提出应自己补助其姐。但原委过去由县政府补助多少,请即告知。并请即告处理状况,为盼!这次的署名是中财委秘书室,时间是 11 月28 日。这两封信,虽然不是陈云亲笔所写,但很明显,表达的都是陈云本人的意思。原来,陈云自小家境贫寒,且两岁丧父,四岁丧母,尽管生活上有外婆和舅舅一家照看,但年幼的陈云始终由姐姐陈星照看。因此,陈云始终把照看好姐姐的事放在心上。新中国刚成立不久,考虑到陈星当时年过半百、独自一人生活、又没有收入来源,陈云便托当时的苏南行署主任管文蔚给陈星捎过一些钱接济她的生活。1950年 4 月,又将陈星接到北京想更好地照看她,因陈星不习惯,在北京只住了 6 个月就回到了吴江。陈星重新回到吴江后,当地政府依据状况对陈星发放了肯定的家属优待费。

 4、1959 年,王树声在军事科学院上班时,他每天拿着饭盒到公共食堂排队买饭。接待外宾和出国访问时,外宾送他一些大小礼品,他都如数上交国库。一次,新来的勤务员几次将小礼品拿到车上说:王部长,人家说了,这礼品是送给首长您个人的。王树声却肃穆地说:我这个国防部副部长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外宾打交道的,礼品怎么会是赠送我个人的呢?公私分明,是我们革命战士的一个至少准则,今后务必牢记啊。

 5、60 年头初,总军械部建制撤销,王树声的住房成了其他单位的属地,有关部门为了便利他的工作和生活,确定另选地点为他建立新居。他们先是为他选择了一处某自治区的驻京办事处,这里环境相当幽静,王树声看后感到也满足。但当他了解状况后摇起了头,连说:不妥,不妥,这有违我们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几年以后,他们又在东城为他找到了一个旧院落,独门大院,相当志向,但当王树声得知这里原是一个民主党派的机关,只因工作人员都被红卫兵赶跑了而空着时,又摇起了头:这是违反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最终,他们又在五渊潭旁边为他选择了一处环境幽雅、风景如画的宅基地,王树声先很满足,可当他留意到为自己建房要迁走几户老百姓的民房,还是摇起了头:我看这件事还是算了吧!不要因为我建房而把老百姓赶走了就这样,王树声大将在他进京时修建的那座平房里,一住就是 18 年,直到他长辞人世。

 6、1935 年,红四方面军长征途中,一天,红四方军总指军徐向前在雪山上来回巡察正在爬雪山的部队。突然发觉一位红军战士背着一只大锅,一步一喘,艰难地行进着。这位战士没有穿棉衣,身上只披条草袋。他马上发话:快去把连长找来!不一会儿,九连连长跑步来到徐总指挥跟前。徐向前严厉指责道:这个同志还披着草袋子,冻成这样儿啦?你们是怎么搞的,去把司务长找来!连长害怕地报告道:徐总指挥,他就是司务长,叫肖永正,他的棉衣临动身时脱给房东老乡穿了。什么,他就是肖永正!徐总指挥走到这位叫肖永正的红军战士面前,从他背上接过锅,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给肖永正裹在身上hellip;hellip;部队下山后,徐总指挥在方面军全体干部会上,提起肖永正仍旧是激烈不已:有个连队司务长,棉衣发下去了,战士们都穿上了,他却把自己的棉衣送给没有衣裳穿的房东,自己披个草袋子过雪山,背上还背着一口锅!他就是三十九团九连的司务长,叫肖永正!肖永正是个正派的粮草官。我们有这样的粮草官,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7、一生清廉的粟裕也曾走了一次后门。大儿子粟戎生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后,从一名一般士兵干起,在祖国的南陲驻扎了 4 年。当这支部队调回内地的时候,恰逢中苏边疆形势惊慌,珍宝岛燃起战火,粟裕托关系走后门把粟戎生送到前线。次子粟寒生入伍后,始终在条件艰苦的海军舰艇上工作,因长期海上作业,寒生落下了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根。

  8、1944 年秋,马口维持会会长梁某自当上会长后,勾结日寇,助敌作恶,拒交抗日税费,傅玉和奉命带领十余名队员化妆为马帮,通过了日军两道岗哨,进入马口镇内,把梁某抓了起来。傅玉和并没有枪毙这个汉奸,而是向他宣扬新四军政策,望其按规定上缴税款,随后将其释放。三日后,梁某尽然照实向新四军缴纳税款。此后,梁某还主动帮助新四军购买药材等军需物资。还有一次,傅玉和带队前往商户家征收税款时,却被告知已经收过了,并有字据为证。抗日税款竟然有人敢冒领,傅玉和当即下令,严查此事。事情很快查个水落石出,原来是傅玉和的堂弟带人来收税款,立了假冒的字据,并私吞了税款。依据新四军的规定,私吞税款超过 5 块者当被枪毙,而傅玉和的堂弟足足私吞了 20 余块大洋。军法如山,傅玉和虽和堂弟感情很深,还是下令将其枪毙。

 9、1977 年初夏,王建安到厦门某军视察,军、师领导打算开车陪伴前往却被拦下。王建安一脸不悦地问:你们来干什么?领导们说:给首长带带路。王建安反问道:怕我丢了不成?你们去,我就不去了。说罢,领导们只好退下。

 10、1956 年,杨明松刚刚接任贺炳炎的警卫员。前任警卫员交接时告知,司令员有四个子女在成都军区八一小学寄读,每个星期六下午要接司令员子女回家度假。杨松明想,八一小学距军区大院有 7 里

 多路,难不成接几个娃娃还要去挤公共汽车?杨明松于是自作主见,向司机发号施令派车,周师傅,出个车,把司令员的娃娃接回来!当天傍晚,一辆苏制吉姆牌高级轿车从八一小学开回贺炳炎居住的院子。在学校憋了一个星期的孩子们欢叫着冲出车门,嬉闹声惊动了正在客厅休息的贺炳炎。贺炳炎走出门外,忽然两道浓眉拧得紧紧的。他把警卫员杨明松叫进客厅,严厉地说,以后,我的娃娃不能用我的车去接。你坐公共汽车也行,喊个三轮车去接也行,这个专车是我工作用的,娃娃不能用!杨明松低下了头,红着脸静默地听着。从今,他再也不敢用司令员的专车去接娃娃了。

 11、1970 年,吴永光调任武汉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后,配了一部专车。但他除了外出办事,一般很少用车,上下班 20 多分钟的路程从来走去走回。一次,他最喜爱的小女儿吴笑娜请老师到家里教小提琴,离开时突然下起了雨。小女儿想用车送送老师,吴永光坚决不同意,说:你送老师是私事,不能用公家的车。最终,女儿只好打着雨伞,一步一脚泥水,送老师去坐公共汽车。后来,吴永光病重,长期在军区总医院住院,而他的汽车停在大楼门口。二女儿吴笑春在隔壁楼上班,一天又是下大雨,她赶着要去火车站买出差的火车票。吴永光的司机看不过去了,说:我开车送你吧!吴笑春婉言谢绝了:爸爸都不随意用车,我办自己的事就更不能用了。我还是坐公共汽车去吧。说完,就撑伞走向了瓢泼大雨之中。

 12、解放后,吴德峰长期担当政法战线的领导工作。有一次,他继母的一个侄儿因为当过国民党特务而被人民政府逮捕,亲戚前来求情,他肃穆地说:我们是共产党,不是国民党,求情无济于事。亲戚无功而返。镇压反革命时,吴德峰的胞弟吴世悉被群众举报,当地政府认定他有罪,便派人到武汉将其抓回保康县。亲属们到武汉求时任武汉市长的吴德峰帮忙,让他给当地政府打招呼关照。吴德峰不但没做打招呼的工作,反而始终劝服亲属,要严格根据当地政府的政策办。吴德峰任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期间,原来的部下曾有人求他解决一些个人问题,每次都遭到他的拒绝。他对来人说,正因为你原来是我的部下,我才更要严格要求你、爱惜你。我们都是党培育多年的干部,可不能拿党的原则当儿戏!由于吴德峰总是把前来疏通关系的亲朋好友拒之门外,他的勤务员经常感慨,要走吴老的后门算是没门,他叫你连窗户都爬不进去!

 13、梁斌从 1948 年底到 1952 年初,在襄阳工作了五个年头,领受了四个第一。即第一任宣扬部长,第一任襄阳日报社长,第一任党校校长,第一任团青委书记。在这里留下了剿匪反霸、减租减息和土改运动,亲自创办襄阳建国后第一张报纸《襄阳日报》等踪迹,同时也为孕育《红旗谱》、《翻身记事》等宏篇巨著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最终,梁老以其常人无法想象的执着,为人们留下了以《红旗谱》为代表的数百万字的珍贵文化财宝。可是,就是这样一位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巨匠,一位功勋卓著的革命者,一位完全有资格高官有位、享受特

 别的人,却三辞官。梁斌第一次辞官是 1952 年。那是湖北省委书记李先念亲自点将,调他担当新武汉日报社社长。上任不到一年,他就辞官,为写他的长篇巨著《红旗谱》。随后,他调任北京中心文学探讨所,只做一个机关党支部书记。其次次辞官,是梁斌辞去中心文学探讨所机关党支部书记,以便用心创作他的《红旗谱》。第三次辞官,是梁斌找到中组部的领导要求辞去职务,那位领导打算支配他到天津去当副市长,又被他辞掉了。后来梁老最终如愿,在河北省文联挂了个名,从今用心地创作《红旗谱》。别人是官越做越大,他却主动要求越做越小。

 14、1941 年,由于受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反共高潮的影响,重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的生活条件极其艰难。办事处的财务工作重担由中共南方中心局常委、统战工作委员会书记董必武掌管。为了维持办事处机关的正常运转,董必武殚精竭虑地拨打着这把小算盘,亲自制定机关伙食标准,实行包干调剂。为了改善办事处的生活状况,董必武在处理千头万绪的工作的同时,对办事处机关的伙食开支严格管理和监督,他要求办伙食的同志既要想尽方法改善领导和同志们的伙食,又决不能乱花一分钱。有一个月,在月底伙食费结算时,账面上有六角钱的开支平不了。为此,董必武非常自责,坚持要做检讨,很多身边同志都劝慰董老六角钱不是大数目,没必要小题大做,也不用做检讨。董老对身边的同志们说:我们党的经费来得不简单,每分每厘都是同志们用血汗甚至生命换来的,我们只有精打细算的责任,没有奢

 侈铺张的权力。之后,董必武执意在机关大会上作了检查,并亲自向党中心写了检讨信。

 15、1940 年 4 月,朱老总依据中心确定返回延安,八路军前线总部只留下彭总和左权副参谋长,彭总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夏季的一天,彭总翻山越岭到黄山洞水腰兵工厂视察,总务科的同志知道彭总胃不好,不让他吃小米,就做了些面条,还炒了鸡蛋、豆腐、土豆、白菜,凑成四个菜。彭总问:工人吃的和我们一样吗?程明升厂长回答:差不多。彭总二话没说,背起手就出门了。他来到工人吃饭的地方一看,是小米饭炒白菜,彭总回来问程厂长:这是谁让做的?程厂长说:您有胃病,为您做面条是经伙食委员会探讨确定...

篇三:党史中的清廉故事

党史中的 廉洁 故事│文本刊整理01 小展览教育全军1928年4月,朱毛会师成立红四军后,部队供给困难,士兵成分也变得复杂,特别是某团三营司务长因诈骗群众被处决案件的发生,使毛泽东深感不安。他指示军部在小井办一次小展览。讲解员通过展出的一把军号和几根针、几条线、几个红薯、几双鞋子、几块银圆等,说明“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的纪律要求。随着展览的举办, “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深入军心,部队面貌大为改观。02 一件破布褂1930年,赖森和当选于都县苏维埃执行委员,掌管全县的财务分配。一天,他的堂弟到县苏维埃政府找他,问他有没有东西带回去。赖森和说:

 “带回去的东西没有,倒想叫你把我上次换在家里的破布褂带来我穿。”堂弟很惊讶:

 “过去做官的,要用箱用笼往家搬东西。你做了官还要从家里拿破布褂穿。那些从地主家没收来的绫罗绸缎,你不会捡几件出来穿?”赖森和听了堂弟的话,脸色凝重起来:

 “那是公家的,怎能私用呢。我管的钱物多着呢,若公私不分,我哪有资格当这个官,不成了贪官污吏?那还革什么命呢!”一年后,赖森和在一次作战转移中不幸牺牲,人们发现他贴身穿着的竟还是其弟捎来的那件破布褂。03 毛泽东照章交费1933年8月17日,毛泽东和江西军区参谋长陈奇涵(当时叫陈奇寒)一行4人到苏区江西省长胜县铲田区调查工作。次日清晨临行前,毛泽东对警卫员吴吉清说:

 “你按照规定去区苏维埃政府财政部结清伙食费和食宿费,我们先走一步,你随后赶来。”但区财政部部长怎么也不肯收,吴吉清无功而返,毛泽东大为生气。陈奇涵见状主动请缨去办这件事,毛泽东再三叮嘱其一定要办妥。陈奇涵最终代表毛泽东向财政部转交了食宿费,在区财政部账本上记下:

 “十八日主席毛泽东住,到还大洋1元4角8分。”04 腰缠万贯的“流浪汉”1934年10月,红军主力北上长征后,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奉命在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争。在一次战斗中,他中弹昏迷,第二天醒来发现战友们早已转移,他与组织失去了联系。他挣扎着爬回原来藏身的洞口,找到一个装着13根金条、银元和首饰的小布包,那是组织委托他保管的党的活动经费。这些钱足够刘启耀下半辈子衣食无忧,但他丝毫未动私心,把小布包缠在腰间,身穿破棉袄、头戴斗笠、手拿打狗棒,化装成流浪汉沿途乞讨,一边寻找党的组织,一边联络失散的同志,最终将钱全部交回党组织。这本特殊账簿收藏于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39

 05 邓小平婉谢“病号面”1938年,在太行山上,邓小平与司令部、区党委的干部一直同吃一锅饭。红高粱或黑豆面加野菜树叶和在一起蒸成的菜窝头又黑又硬,大家诙谐地称之为“砖头”。一次,邓小平生病了,炊事员单独为他做了一碗热汤面,被他婉言谢绝。他还语重心长地对炊事员说,我们八路军的干部,要像普通战士一样,绝不能搞特殊。06 留作纪念的三块银元1941年3月,中共重庆地下党员肖林受南方局党委安排,开始从事经商活动,为党筹集工作经费。很快,肖林经营的一家商行在江津开张,后扩大发展为大生公司。当解放战争结束,商业经营奉命终止时,肖林把全部资金约合黄金12万两、固定资产折价1000万美元全部向党组织移交。面对不计其数的钱,肖林夫妇常说:

 “那都是党的财产,一分一厘也不能挪用的。”与钱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肖林,最后只向党组织提出一个小小的请求, “我想留下三块银元,以作纪念”。如今,这三块银元作为文物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07 为六毛钱作检讨1941年,受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影响,重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的生活条件极其艰难。为了维持正常运营,董必武亲自制定伙食标准,实行包干调剂。一次,在月底伙食结算的时候,账面上有六毛钱的开支平不了。董必武十分自责,说:

 “我们党的经费来得不容易,每分每厘都是同志们用血汗甚至生命换来的,我们只有精打细算的责任,没有浪费铺张的权力。”之后,董必武在办事处大会上作了检查,并向中央写了检讨信。08 什么人入党都要坚持党员标准1951年2月,正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的刘爱琴(刘少奇大女儿)党员预备期满。一般情况下,党员预备期内只要没有犯错误就可以转正。然而刘少奇在得知此事后,却提出反对意见。他专门给学校写信,认为刘爱琴并未达到党员标准,不应该批准其转正。

 “不管什么人入党,都要坚持党员标准,严格要求。”最终,组织部门没有批准刘爱琴转正。1958年,刘爱琴主动响应国家机关干部下放边疆的号召,去内蒙古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终于在1966年成为一名共产党员。09 不能搞裙带关系1956年,周恩来的家族亲戚到北京找他,想让周恩来给他在北京安排一个好的工作岗位。周恩来教育他说:

 “工作要到绍兴自己去找,北京不能安排。共产党干革命,不能搞裙带关系。”之后,周恩来出钱,给他买了回程车票和招待所的几天餐券,要他好好回原地参加劳动。为这件事,周恩来专门写了《告亲戚朋友书》的10条家规。封面地下党的“红色掌柜”肖林仅留下三块银元作纪念。40

 10 坐在破椅子上不能革命吗1964年5月14日,优秀共产党员焦裕禄逝世。从焦裕禄的遗物中可以看到,他的办公桌、文件柜都是原兰封县委初建时买的,有不少地方破损。当时有人劝焦裕禄同志换个新的,他没有采纳这个建议,而是修了修,照样使用。有一次,有名干部提出要装修一下领导干部的办公室,焦裕禄严肃地说:

 “坐在破椅子上不能革命吗?兰考的灾区面貌还没有改变,群众生活还有困难,富丽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就是连想也很危险!”11 人民的财产,应该拿去换外汇1974年,朱德到秦皇岛贝壳厂视察,他走遍各车间,向职工们问好,关切地询问生产情况。贝雕厂职工很受鼓舞,决定将他们精心制作的一幅《山峡夜航》的贝雕画送给朱德,就把画悄悄放在警卫员的车座下送走了。第二天,朱德派康克清把这幅画送回厂。见工人们言辞恳切,康克清亲切地说:

 “老总一再说了,这是人民的财产,应该拿去换外汇,支援国家建设。大家的心意,老总已经收下了,谢谢大家。可是这幅画坚决不能收,我看还是按老总的意见办吧!”12 十全十美某年秋天,一个大军区的两名同志来到陈云的住所,向他汇报军事演习的情况,并带来当地产的两盒葡萄。他们汇报完工作起身告辞时,陈云让他们把葡萄拎走,还说:

 “我是中央纪委书记,不能收。”两位军人解释说:

 “这值不了几个钱,不是送礼,只是让您尝尝。”陈云接受了他们的心意,说:

 “我吃10颗,叫‘十全十美’,剩下的你们带回去。”13 不要死人和活人争地开国中将张震的双亲辞世时,他未能及时回家奔丧,二老的丧事都办得很简单,坟墓修建得也很简朴。1992年秋,张震的老同学看到将军祖坟荒草丛生,残垣断壁,有几座还被夷为平地种上了蔬菜,便向区里提出将军的祖坟“也应修得像个样子”,并计划向区里申请一笔修整经费。不久,区里拟了几张图样寄给张震。张震却在复函中回绝,他不同意公家出钱修坟, “不要占乡亲们一分地。不要死人和活人争地,如果乡亲们要在坟地上种菜,就将我父母深埋,上面种菜。我是共产党员,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应该保持艰苦创业的革命本质,不要讲排场,不能因私事动用公款。那种旧社会的‘光宗耀祖’是最低级的、最不光荣的,会受到人民唾骂的。”百年晚年的张震将军。焦裕禄在担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办公坐的是一把破藤椅。41

 16 这里没有金钱能打通的关节2001年4月,任长霞担任河南登封市公安局长后不到一个月就收到了控诉王松黑恶势力团伙的群众来信,信尾有100多名村民的联合签名和血红的指印。任长霞立即部署行动,然而王松背景复杂,关系网密集,且还有市优秀企业家等外衣作包装,加剧了破案的难度。4月29日,王松手下的爪牙因参与作案被抓获,在外出差的王松闻知后迅速赶回登封,一到任长霞的办公室就把一沓钱往桌子上放。任长霞拍案而起,说:

 “在我这里没有金钱能打通的关节,只有公正的法律。”此时,早已守候在门外的民警听到拍案信号,立即冲进屋来,一举将王松擒获。2004年4月,年仅40岁的任长霞不幸在一次车祸中因公牺牲。14万名群众自发从四面八方赶来,在长街上泣不成声,争相追随灵车,高呼她的名字。17 永远的巴山红叶在担任四川南江县纪委书记的几年里,王瑛始终把人民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她曾为住房与耕地被河隔在两岸、村民每天只能赤脚过河种田的洋滩村建起一座铁索桥;她曾用自己获评“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所得的2万元奖金,资助贫困的农村孩子读书;她还为南江的“背二哥”们建起了宾馆和餐厅,让这些贫困的苦力人不再风餐露宿。王瑛一生清正廉洁、不徇私情,先后多次拒收礼金,拒绝了亲弟弟要她特殊关照的要求。她曾说:

 “我是得罪了很多人,但我从没得罪‘纪委书记’这个称谓。”2008年11月,王瑛因肺癌晚期不幸去世。她被大巴山人亲切称为“永远的巴山红叶”。15 管不住自己,就站不稳脚跟1998年,梁雨润任山西夏县纪委书记。一天,一个老乡以拜访的名义来向梁雨润打探某件案情,还拿出红包请他“高抬贵手”。梁雨润脸色严肃起来:

 “这事必须按原则办,涉及案子上的事,不要说你老乡的面子不给,就是我父母来,也不会给这个面子。”说完,便毫不客气地将红包退了回去。“管不住自己,就站不稳脚跟”,是梁雨润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夏县任纪委书记的3年间,梁雨润被当地民众誉为“百姓书记” “梁青天”。2001年3月5日,他离开夏县赴运城出任市纪委副书记。早上8点多,县委大门口锣鼓鞭炮齐鸣,数百名群众打着“百姓的好书记” “夏县人民想念您”等横幅标语,前来为他送行。2003年12月18日,中央纪委发出通知,号召全国纪检监察干部向梁雨润同志学习。14 孔繁森扶贫济困1993年,孔繁森的妻子到西藏探亲,去的路费由自己筹措。由于看病,妻子将返程的路费花光,只好向孔繁森要钱,他东挪西借才勉强凑了500元,而回程机票当时是每个人800元。妻子不忍心让丈夫为难,就自己找熟人借了一些。孔繁森把工资中的相当大一部分用于帮助有困难的群众,平时根本就没有攒下几个钱。他扶贫济困时出手大方,少则百十元钱,多则上千元。他因车祸牺牲后,人们在他的遗体上找到的现金只有8元6角。封面1993年,孔繁森进藏工作期满后选择继续留在西藏,到自然条件恶劣的阿里地区担任地委书记。图为孔繁森到农牧民家中访问。王瑛42

 18 百姓心中的“草鞋书记”杨善洲曾任云南保山地委书记。1986年,一个年轻干部了解到杨善洲在老家的母亲已经80多岁,家里的生活很困难,便买了200斤粮食送去接济他的家人。杨善洲知道这件事情后,狠狠地批评了这名干部,并叫家里的人把粮食送了回去。杨善洲的老伴是农民,组织上多次提出把他的家人转为城镇户口,杨善洲都坚决不同意,他的三个女儿也一直在农村种地。杨善洲的足迹遍布保山的村村寨寨,因他总是戴草帽、穿草鞋,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呼为“草鞋书记”。1988年3月退休以后,杨善洲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20余年,义务植树造林,带领大家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捐赠给国家。19 清清白白做人,安安稳稳睡觉2006年,廖俊波刚从邵武市政府副市长调任南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时,就急着买房。他跟妻子林莉说,这工作有风险,会有开发商来“围猎”, “咱有房,就可以一句话打发他们。”廖俊波多次和林莉说,咱清清白白做人,就可以安安稳稳睡觉。荣华山产业组团,一开始就有4000亩土地“三通一平”,工程很多,廖俊波没有介绍过一个熟人或亲戚来承包。

 “谁要打着我的旗号拉关系、搞工程,你们马上拒绝,我没有这样的亲戚朋友。”廖俊波走到哪里,都这样强调。2017年3月18日晚,时任福建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的廖俊波在出差途中遭遇车祸,因公殉职。同年,他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时代楷模”荣誉称号。20 青山常在,初心不改周永开曾任中共达县地委宣传部长、达川地委副书记、达州市纪委书记等职。在职期间,他恪尽职守、苦干实干,带领广大群众植树造林;顶着压力查办案件,坚决同腐败行为作斗争。1991年 6月离休后,他积极投身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牵头组建退休干部义务护林队,不遗余力参与万源市花萼山护林造林,推动花萼山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他对自己和家人始终严格要求,主动放弃单位集资建房选房名额,至今仍住在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老家属院,绝大部分家具仍是老家具。2020年12月,中共中央授予周永开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百年杨善洲廖俊波生前工作场景。2019年7月4日,周永开在万源市纪委监委机关支部举行的“党员活动日”上讲党课。43

篇四:党史中的清廉故事

故事给党听:

 十个党史小故事

  1、王树声大将拒礼

  1959 年,王树声在军事科学院上班时,他天天拿着饭盒到公共食堂排队买饭。接待外宾和出国访问时,外宾送他一些大小礼品,他都如数上交国库。一次,新来的勤务员几次将小礼品拿到车上说:"王部长,人家说了,这礼品是送给首长您个人的。"王树声却严肃地说:"我这个国防部副部长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外宾打交道的,礼品怎么会是赠送我个人的呢?公私分明,是我们革命战士的一个起码准则,今后务必牢记啊。"

 2、王树声大将住平房去世

  60 年代初,总军械部建制撤销,王树声的住房成了其他单位的属地,有关部门为了方便他的工作和生活,决定另选地点为他建造新居。他们先是为他选择了一处某自治区的驻京办事处,这里环境相当幽静,王树声看后感到也满意。但当他了解情况后摇起了头,连说:"不妥,不妥,这有违我们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几年以后,他们又在东城为他找到了一个旧院落,独门大院,相当理想,但当王树声得知这里原是一个民主党派的机关,只因工作人员都被红卫兵赶跑了而空着时,又摇起了头:"这是违反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最后,他们又在五渊潭附近为他选择了一处环境幽雅、风景如画的宅基地,王树声先很满意,可当他注意到为自己建房要迁走几户老百姓的民房,还是摇起了头:"我看这件事还是算了吧!不要因为我建房而把老百姓赶走了"就这样,王树声大将在他进京时修建的那座平房里,一住就是18 年,直到他长辞人世。

 3、开国少将肖永正规定面前人人平等

 1935 年,红四方面军长征途中,一天,红四方军总指军徐向前在雪山上来回巡视正在爬雪山的部队。突然发现一位红军战士背着一只大锅,一步一喘,艰难地行进着。这位战士没有穿棉衣,身上只披条草袋。他立即发话:"快去把连长找来!"不一会儿,九连连长跑步来到徐总指挥跟前。徐向前严厉批评道:"这个同志还披着草袋子,冻成这样儿啦?你们是怎么搞的,去把司务长找来!"连长胆怯地报告道:"徐总指挥,他就是司务长,叫肖永正,他的棉衣临出发时脱给房东老乡穿了。""什么,他就是肖永正!" 徐总指挥走到这位叫肖永正的红军战士面前,从他背上接过锅,把自己的大衣脱下来,给肖永正裹在身上……

 部队下山后,徐总指挥在方面军全体干部会上,提起肖永正仍然是激动不已:"有个连队司务长,棉衣发下去了,战士们都穿上了,他却把自己的棉衣送给没有衣裳穿的房东,自己披个草袋子过雪山,背上还背着一口锅!他就是三十九团九连的司务长,叫肖永正!""肖永正是个正派的粮草官。我们有这样的粮草官,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4、粟裕“走后门”

  一生清廉的粟裕也曾走了一次“后门”。大儿子粟戎生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后,从一名普通士兵干起,在祖国的南陲驻扎了 4 年。当这支部队调回内地的时候,恰逢中苏边境形势紧张,珍宝岛燃起战火,粟裕托“关系”走“后门”把粟戎生送到前线。次子粟寒生入伍后,一直在条件艰苦的海军舰艇上工作,因长期海上作业,寒生落下了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根。

 5、傅玉和:亲自下令枪毙贪污抗日税款的堂弟

  1944 年秋,马口维持会会长梁某自当上会长后,勾结日寇,助敌作恶,拒交抗日税费,傅玉和奉命带领十余名队员化妆为马帮,通过了日军两道岗哨,进入马口镇内,把梁某抓了起来。

  傅玉和并没有枪毙这个汉奸,而是向他宣传新四军政策,望其按规定上缴税款,随后将其释放。

 颇有戏剧性的是,傅玉和这一招竟有奇效。三日后,梁某居然如实向新四军缴纳税款。此后,梁某还主动协助新四军购买药材等军需物资。

 还有一次,傅玉和带队前往商户家征收税款时,却被告知已经收过了,并有字据为证。抗日税款竟然有人敢冒领,傅玉和当即下令,“严查此事。”

 事情很快查个水落石出,原来是傅玉和的堂弟带人来收税款,立了假冒的字据,并私吞了税款。依据新四军的规定,私吞税款超过 5 块者当被枪毙,而傅玉和的堂弟足足私吞了20 余块大洋。

 军法如山,傅玉和虽和堂弟感情很深,还是下令将其枪毙。

 6、陈云的“三不准”要求

  早在解放战争时期,时任东北局党组织重要领导职务的陈云,就向亲属子女提出了极为严格的“约法三章”:不准随便进出他的办公室;不准翻看、接触只供他阅读的文件、材料;不准搭乘他使用的小汽车。

 对于陈云的“三不准”要求,他的亲属子女几十年如一日,一丝不苟地认真执行。

 新中国成立初期,陈云的爱人于若木在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工作,上下班和陈云走的是同一路线,尽管顺路,但她一直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从没有搭乘过陈云的小汽车。

 他的女儿陈伟华在 1977 年国家恢复高考后,从农村考进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家人事部工作。

 考虑到教学一线教师紧缺,她在陈云的鼓励下毅然放弃了国家机关的工作岗位,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当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直至退休。陈伟华弃政从教的事迹成为当时教育界的美谈,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陈伟华忆称,“文革”期间,父亲被下放到江西,在那里待了 2 年 7 个月,“一家 7 口人分散于全国各地,后来姊姊曾到江西给父亲做饭,照顾他的生活 10 个月”。爸爸对姊姊说,“你在我这儿 10 个月,没有给国家干事,是为了照顾我,你不能拿国家的工资”。让姊姊把这 10 个月的工资全部退给了单位。

 7、徐海东戒酒

  徐海东,在共和国十位大将中,他是出身最苦的一位,也是战斗中负伤最多最重的一位。徐海东刚到革命队伍时,也带来一些旧军队中爱喝酒和打骂士兵的习气。

 一次,徐海东不用菜几口喝掉了半斤白酒,醉倒后敌人打过来差点被俘。受到党组织批评后,他深刻作检查,下狠劲把酒也戒了。

 8、彭德怀摘画像

  1949 年 10 月 1 日,彭德怀在张治中、陶峙岳等人的陪同下,来到新疆首府迪化(今乌鲁木齐)市。彭德怀走着走着,忽然在沸腾的人流里发现自己的画像,浓黑的眉毛顿时拧了起来。他一个箭步冲过去,挡住了那几个抬着画像游行的人。抬画像的群众一下子没认出彭德怀,诧异地问:“你要干什么?!”彭德怀指了指他们抬着的画像,说:“这个人模样太难看,

 你们就不要举着他过街了!”抬画像的人一怔,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彭德怀竟伸手一把扯掉了画框上的 画像。

 抬画像的人气愤至极,一把揪住彭德怀,大声叫道:“你知道我们抬的是谁吗?这是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常胜将军彭德怀!”几个民兵见状也围拢过来,指着彭德怀:“快!把这个坏人抓起来!”彭德怀不由得笑了:“同志们,同胞们,我就是彭德怀,就是这个画像上的人!”大伙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彭德怀接着说:“你们不用害怕,我只是想给你们提一点要求,以后不要抬着我的画框子来回走了,你们要举,就举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画像,举象征革命的红旗!”众人闻言,热烈鼓掌。

 9、黄克诚不怕拉下脸

  1980 年 1 月,主持总参工作的杨勇,为欢送调离总参的李达、张才千,欢迎调来总参工作的张震,在京西宾馆请他们吃饭共花去 400 元。事后有人举报他们公款吃喝,当时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的黄克诚知道后,并没有因为杨勇、张震是老部下且事情不大而放宽要求。他严肃批评了这一做法,指示:“要查,不管涉及天王老子都要查,不仅要查,还要处理,谁出主意谁出钱。”在旁人看来,黄克诚这种做法是撕破脸皮,不顾杨勇、张震和他当年共同浴血奋战结下的深厚战斗情谊,其实不然。

 听说黄克诚要查这件事,杨勇当时认为这是在小题大做,心生不快。但当黄克诚给杨勇打电话说:“你官大了,老虎屁股摸不得了!”杨勇放下电话,立马就赶到黄克诚那里,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说不用查了,是我的主意,随后杨勇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 400 元补上饭钱。并作了检讨,了结了此事。

 10、陈云写信要求停发接济费

  1952 年 11 月的一天,江苏省吴江县人民政府县长杨明突然接到一封北京来信。信中写道:“县长同志,中财委陈主任的姐姐陈星……据说县政府对她很照顾,谢谢你们……请你们查一下,每月接济陈星多少钱(或多少米),已经接济了多少次。陈主任讲,现在补贴增加了,干部家属不必再要公家接济。请你们于 12 月份起,即停发陈星的接济费用,不必客气。以后由陈主任自行帮助解决。盼你们即(及)早复一回信,至盼!”信末署名为“中财委办公室”,时间是 1952 年 10 月 27 日。信中所说的陈主任,就是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政务院副总理兼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中财委)主任的陈云。

 接到来信,杨明感到非常突然,他清楚当时国家工作人员的经济状况。而陈云一家七口,需要接济的亲戚又多,是当时中南海有名的困难户,其“自行帮助解决”,实在有点难。因此,杨明并没有照来信说的去及时办理。

 不料,一个月后,北京的第二封信又来了。信上说:“吴江县长同志,我们于上月 27 日寄去一信,请于 12 月份起停发陈主任之姐在你县所领的家属优待费,但至今尚未接到回信。因陈主任现在供给较前提高,所以提出应自己补助其姐。但究竟过去由县政府补助多少,请即告知。并请即告处理情况,为盼!”这次的署名是“中财委秘书室”,时间是 11 月 28 日。

 这两封信,虽然不是陈云亲笔所写,但很显然,表达的都是陈云本人的意思。

 原来,陈云自小家境贫寒,且两岁丧父,四岁丧母,尽管生活上有外婆和舅舅一家照顾,但年幼的陈云一直由姐姐陈星照看。因此,陈云一直把照顾好姐姐的事放在心上。新中国刚成立不久,考虑到陈星当时年过半百、独自一人生活、又没有收入来源,陈云便托当时的苏南行署主任管文蔚给陈星捎过一些钱接济她的生活。1950 年 4 月,又将陈星接到北京想更

 好地照顾她,因陈星不习惯,在北京只住了 6 个月就回到了吴江。陈星重新回到吴江后,当地政府根据情况对陈星发放了一定的家属优待费。

篇五:党史中的清廉故事

史经典故事【11 篇】

 党史经典故事【11 篇】

  故事通常与原始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他们渴望了解自然,所以他们以自己为基础,想象天地万物都有生命,都会像人一样。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史经典故事的文章 11 篇 ,欢迎品鉴!

  第一篇: 党史经典故事

 草地晚餐

 一九三六年七月,我们红四方面军过草地。经过半个月的长途跋涉,来到了水旱相接的边缘地带。

 在一个晴朗的下午,总部和党校的同志刚做完宿营准备工作,朱总司令来到了。

 总司令身穿打了不少补丁的灰色粗布军服,脚穿一双草鞋,背着一个斗笠和一个公文皮包,拄着一根棍子,棍子的两头已近磨得溜光圆滑。为了党的事业日夜操劳,加上长征途中的艰苦生活,总司令比过去显得黑瘦,额上的皱纹也比过去深了,密了。

 总司令站在一个草坡上,边喊边招手:同志们快来呀,告诉你们几个好消息。

 一霎时,这喊声就把大家吸引到草坡的四周来了,总司令看前面的人群,兴奋地说:第一个好消息,毛主席领导的北上红军和陕西的红军打了大胜仗啦!总司令把大胜仗三个字拉得长长的,

 加重了语气。人群沸腾起来,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息。总司令也激动得和大家一道使劲地鼓掌。接着,总司令又报告了两个好消息:我们已经渡过了最艰难的水草地,而且有了一条牦牛。

 牦牛!很多人惊喜得叫起来。在这个渺无人烟的草地上,哪来的牦牛呢?经过总司令的解释,才知道是先头部队送给我们的。最近一个星期,我们每天两餐,每餐只有二两左右的炒面泡水充饥,再过几天,二两炒面也会发生困难。现在居然有了一条牦牛,怎么不叫人高兴呢?把牦牛杀了,美美地吃一顿。我们都这样想。但是仅仅一条牦牛,怎么够好几百口人吃呢?

 总司令一下就把我们的心思猜中了,他笑着说:不能一顿吃了呀,最困难的时刻还没有到来哩。同志们,过日子要有个长远打算,不能光看到鼻子尖上。宁愿顿顿缺,不愿一顿无呀!我们四川有句俗话,有了一顿充,没有了敲米桶,我们可不能那样啊!

 听着总司令的话,我们顿时觉得脸上有些发烧,内心感到很惭愧,大家纷纷议论要把这条牦牛留到最困难的时候。

 总司令说:我的意见是把牦牛杀了,留下牛皮牛肉做干粮。牛骨头炖野菜,营养好的很,是我们今天最好的晚餐。等一会,大家去扯点野菜吧,他说罢,用征求意见的眼光向四周看。

 好!同意!大家喊了起来。

 开始挖野菜了,我们几个女同志走在一块。这时,总司令又出现在我们身旁,他给我们介绍草地上的各种野菜的名称:什么牛耳大黄、灰灰菜、野葱、车前草总司令还能说出各种野菜的生

 长期和味道。我们一面按照他的指点挖野菜,一面想:总司令对野菜这样熟悉,他一定没少吃。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和红军战士一道,历尽千辛万苦想到这里,我不由得总司令几眼,看到他那显得有些苍老却十分刚毅的面容,看着他那露这一道道青筋、正在拉扯野菜的手,我的心无法平静下来。

 总司令一面细心地寻野菜,一面给周围同志分析当前的国内形势,教导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怎样对待困难,经受生活的严峻考验。他说:只要我们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就一定能走过草地,到达陕北,见到毛主席;就一定能壮大自己的力量,打败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反动派,取得革命的胜利。听着总司令的话,我浑身增添了力量,连肚子也不象刚才那么饿了,拔起野菜来也格外轻快了。

 草地上的野菜并不多,寻了个把钟头,每个人才弄到一小把。我们把野菜洗干净,送到炊事班去。

 临时伙房设在草地上,几口行军锅成一字形排列着,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锅内热气腾腾,一块块巴掌大的牛骨头,被沸腾的水卷起来又按下去。一阵微风吹来,香喷喷的牛肉气味直钻鼻孔。大家谈笑着,赞美着,都说今天的晚餐是一顿丰盛的牙祭。

 开饭了,就餐的人们,蹲着的、坐着的、站着的都有。草地真是一个又大又好的露天餐厅。我盛了一碗野菜坐下来,一眼就看到总司令也端着一碗野菜,正津津有味地吃着哩。他边吃边向旁边的战士们称赞野菜的味道。战士们见首长和自己在一块吃野

 菜,又是那么平易近人,一点也不感到拘束,都争着与总司令拉话。

 一个年轻的警卫员端着个大碗递给总司令,这是一碗米粥。粥可真稀,人影子都照得出来。总司令瞧了瞧,皱着眉头问:这是哪里来的?警卫员回答说:先头部队送牦牛来时,顺便捎来一点点大米给您熬粥喝。总司令温和地说:给病号送去吧。我吃牛骨头煮野菜,营养好的很。说罢,夹把野菜往嘴里送。他吃地那么香甜,看不出有丝毫难咽的样子。说实在的牛骨头炖野菜,闻起来香喷喷的,可一吃起来就不是滋味。就说那个野葱吧,香气和家葱一样,味道却像刚结出的李子,苦涩得使人难受。

 警卫员知道总司令是说一不二的,尽管心里有些舍不得,也只好端着稀粥向病号那边走去。

 病号中有个是党校二连连长,发高烧已经两天了,一点食物也没沾牙。可是他宁愿自己多忍受点艰苦,也不愿吃掉自己敬爱的首长的稀粥。其他几个病号也和他一样。警卫员没法,只得仍旧端回去,可是总司令又叫他送过来。这样来回几趟,弄得警卫员不知听谁的好。怎么办呢?稀粥都要凉了。大家知道我和总司令比较熟悉,便推我去劝说。

 我走近总司令,说:总司令,我看着稀粥还是应该您吃。论职务,您是首长;论年纪,您比我们大;论身体,您不比我们青年人。我边说边扳指头,一口气把想好的这些理由都说出来。总司令听了,呵呵地笑起来,他踱到人群中间,用平稳清晰的语调说:同

 志们,稀粥还是应该病号吃,他们有病啊!总司令说着,慈祥地望着大家。大家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这在这时,康克清同志来了。她明白面前所发生的事情后,就从警卫员手中接过粥碗,对总司令说:老总,你就尝尝吧。你不吃,他们是不会吃的。说罢,用勺子盛了两三口粥倒在总司令冷碗中,余下的分给四个病号。总司令喝完粥,举起碗来向着病号说:我已经吃了,同志们快吃吧!

 那个连长噙着眼泪,向其他病号说:吃吧,不吃会辜负总司令的心意的。病号都被感动得哭了。我们望着敬爱的总司令,心里感到无限的温暖和幸福。

 夕阳把草原映得更加光辉灿烂。总司令那稳健的身躯,有如一株青松,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更加巍然高大。

  第二篇: 党史经典故事

 1、1949 年 10 月 1 日,彭德怀在张治中、陶峙岳等人的陪同下,来到新疆首府迪化(今乌鲁木齐)市。彭德怀走着走着,忽然在沸腾的人流里发现自己的画像,浓黑的眉毛顿时拧了起来。他一个箭步冲过去,挡住了那几个抬着画像游行的人。抬画像的群众一下子没认出彭德怀,诧异地问:你要干什么?!彭德怀指了指他们抬着的画像,说:这个人模样太难看,你们就不要举着他过街了!抬画像的人一怔,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彭德怀竟伸手一把扯掉了画框上的画像。抬画像的人气愤至极,一把揪住彭德怀,大声叫道:你知道我们抬的是谁吗?这是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常胜将

 军彭德怀!几个民兵见状也围拢过来,指着彭德怀:快!把这个坏人抓起来!彭德怀不由得笑了:同志们,同胞们,我就是彭德怀,就是这个画像上的人!大伙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彭德怀接着说:你们不用害怕,我只是想给你们提一点要求,以后不要抬着我的画框子来回走了,你们要举,就举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画像,举象征革命的红旗!众人闻言,热烈鼓掌。

 2、1980 年 1 月,主持总参工作的杨勇,为欢送调离总参的李达、张才千,欢迎调来总参工作的张震,在京西宾馆请他们吃饭共花去 400 元。事后有人举报他们公款吃喝,当时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的黄克诚知道后,并没有因为杨勇、张震是老部下且事情不大而放宽要求。他严肃批评了这一做法,指示:要查,不管涉及天王老子都要查,不仅要查,还要处理,谁出主意谁出钱。在旁人看来,黄克诚这种做法是撕破脸皮,不顾杨勇、张震和他当年共同浴血奋战结下的深厚战斗情谊,其实不然。听说黄克诚要查这件事,杨勇当时认为这是在小题大做,心生不快。但当黄克诚给杨勇打电话说:你官大了,老虎屁股摸不得了!杨勇放下电话,立马就赶到黄克诚那里,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说不用查了,是我的主意,随后杨勇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 400 元补上饭钱。并作了检讨,了结了此事。

 3、1952 年 11 月的一天,江苏省吴江县人民政府县长杨明突然接到一封北京来信。信中写道:县长同志,中财委陈主任的姐姐陈星据说县政府对她很照顾,谢谢你们请你们查一下,每月

 接济陈星多少钱(或多少米),已经接济了多少次。陈主任讲,现在补贴增加了,干部家属不必再要公家接济。请你们于 12 月份起,即停发陈星的接济费用,不必客气。以后由陈主任自行帮助解决。盼你们即(及)早复一回信,至盼!信末署名为中财委办公室,时间是 1952 年 10 月 27 日。信中所说的陈主任,就是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政务院副总理兼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中财委)主任的陈云。接到来信,杨明感到非常突然,他清楚当时国家工作人员的经济状况。而陈云一家七口,需要接济的亲戚又多,是当时中南海有名的困难户,其自行帮助解决,实在有点难。因此,杨明并没有照来信说的去及时办理。不料,一个月后,北京的第二封信又来了。信上说:吴江县长同志,我们于上月 27 日寄去一信,请于 12 月份起停发陈主任之姐在你县所领的家属优待费,但至今尚未接到回信。因陈主任现在供给较前提高,所以提出应自己补助其姐。但究竟过去由县政府补助多少,请即告知。并请即告处理情况,为盼!这次的署名是中财委秘书室,时间是 11 月 28 日。这两封信,虽然不是陈云亲笔所写,但很显然,表达的都是陈云本人的意思。原来,陈云自小家境贫寒,且两岁丧父,四岁丧母,尽管生活上有外婆和舅舅一家照顾,但年幼的陈云一直由姐姐陈星照看。因此,陈云一直把照顾好姐姐的事放在心上。新中国刚成立不久,考虑到陈星当时年过半百、独自一人生活、又没有收入来源,陈云便托当时的苏南行署主任管文蔚给陈星捎过一些钱接济她的生活。1950年4月,又将陈星接到北京想更好地照顾她,

 因陈星不习惯,在北京只住了 6 个月就回到了吴江。陈星重新回到吴江后,当地政府根据情况对陈星发放了一定的家属优待费。

 4、1959 年,王树声在军事科学院上班时,他天天拿着饭盒到公共食堂排队买饭。接待外宾和出国访问时,外宾送他一些大小礼品,他都如数上交国库。一次,新来的勤务员几次将小礼品拿到车上说:王部长,人家说了,这礼品是送给首长您个人的。王树声却严肃地说:我这个国防部副部长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外宾打交道的,礼品怎么会是赠送我个人的呢?公私分明,是我们革命战士的一个起码准则,今后务必牢记啊。

 5、60 年代初,总军械部建制撤销,王树声的住房成了其他单位的属地,有关部门为了方便他的工作和生活,决定另选地点为他建造新居。他们先是为他选择了一处某自治区的驻京办事处,这里环境相当幽静,王树声看后感到也满意。但当他了解情况后摇起了头,连说:不妥,不妥,这有违我们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几年以后,他们又在东城为他找到了一个旧院落,独门大院,相当理想,但当王树声得知这里原是一个民主党派的机关,只因工作人员都被红卫兵赶跑了而空着时,又摇起了头:这是违反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最后,他们又在五渊潭附近为他选择了一处环境幽雅、风景如画的宅基地,王树声先很满意,可当他注意到为自己建房要迁走几户老百姓的民房,还是摇起了头:我看这件事还是算了吧!不要因为我建房而把老百姓赶走了就这样,王树声大将在他进京时修建的那座平房里,一住就是 18 年,直到他长辞人世。

  6、1935 年,红四方面军长征途中,一天,红四方军总指军徐向前在雪山上来回巡视正在爬雪山的部队。突然发现一位红军战士背着一只大锅,一步一喘,艰难地行进着。这位战士没有穿棉衣,身上只披条草袋。他立即发话:快去把连长找来!不一会儿,九连连长跑步来到徐总指挥跟前。徐向前严厉批评道:这个同志还披着草袋子,冻成这样儿啦?你们是怎么搞的,去把司务长找来!连长胆怯地报告道:徐总指挥,他就是司务长,叫肖永正,他的棉衣临出发时脱给房东老乡穿了。什么,他就是肖永正!徐总指挥走到这位叫肖永正的红军战士面前,从他背上接过锅,把自己的大衣脱下来,给肖永正裹在身上部队下山后,徐总指挥在方面军全体干部会上,提起肖永正仍然是激动不已:有个连队司务长,棉衣发下去了,战士们都穿上了,他却把自己的棉衣送给没有衣裳穿的房东,自己披个草袋子过雪山,背上还背着一口锅!他就是三十九团九连的司务长,叫肖永正!肖永正是个正派的粮草官。我们有这样的粮草官,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7、一生清廉的粟裕也曾走了一次后门。大儿子粟戎生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后,从一名普通士兵干起,在祖国的南陲驻扎了 4 年。当这支部队调回内地的时候,恰逢中苏边境形势紧张,珍宝岛燃起战火,粟裕托关系走后门把粟戎生送到前线。次子粟寒生入伍后,一直在条件艰苦的海军舰艇上工作,因长期海上作业,寒生落下了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根。

 8、1944 年秋,马口维持会会长梁某自当上会长后,勾结日

 寇,助敌作恶,拒交抗日税费,傅玉和奉命带领十余名队员化妆为马帮,通过了日军两道岗哨,进入马口镇内,把梁某抓了起来。傅玉和并没有枪毙这个汉奸,而是向他宣传新四军政策,望其按规定上缴税款,随后将其释放。三日后,梁某居然如实向新四军缴纳税款。此后,梁某还主动协助新四军购买药材等军需物资。还有一次,傅玉和带队前往商户家征收税款时,却被告知已经收过了,并有字据为证。抗日税款竟然有人敢冒领,傅玉和当即下令,严查此事。事情很快查个水落石出,原来是傅玉和的堂弟带人来收税款,立了假冒的字据,并...

推荐访问:党史中的清廉故事 清廉 党史 故事

扩展阅读文章

十九范文网 www.ib19.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十九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