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十九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党史学习 > 《芣苢》学习案

《芣苢》学习案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06-30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芣苢》学习案,供大家参考。

《芣苢》学习案

 

 《 芣苢 》学习 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和四言诗的特点。

 2.落实诗歌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3.赏析诗歌使用的动词妙处、比兴及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4.体会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

  【 常识读记 】

 1、历史背景:西周取代殷商,政治、经济制度发生巨大变革,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作为文学代表的《诗经》的出现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

 “周南”指周王城以南的地方,也就是西周王城镐京及东周王城洛邑以南,直至江汉流域和淮河流域等地。该地的歌谣中正平和,历来被认为是“正风”的典范,故作为《诗经》的首章。《芣苢》是周代人们采集野生植物车前草时所唱的歌谣。

 2、作者简介:《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作者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内文,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芣苢》是《诗经》中的一篇,是当时人们采芣苢时所唱的歌谣。

  【 基础检测 】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芣苢(fú)(yǐ)

  袺(jié)

  襭(xié)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薄言有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薄言有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薄言掇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薄言捋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薄言袺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句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1)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

 (2)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本研读 】

 整体感知

 1、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用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芣苢》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探究

 1、诗中“采、有、掇、捋、袺、襭”这六个字的顺序可以更换吗?试结合诗歌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虽然简单但细节描写非常典型,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效果?试结合诗歌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芣苢》,语言简练生动,描写形象传神,章句复沓回环,节奏鲜明有力。试结合全诗,分析体现了《诗经》的哪些艺术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芣苢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 基础检测 】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芣苢(fú)(yǐ)

  袺(jié)

  襭(xié)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薄言有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薄言有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薄言掇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薄言捋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薄言袺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茂盛的样子。2.“薄”“言”都是助词,无实义。3.取得,获得。4.拾取,摘取。5.从茎上成把地取下。6.提起衣襟兜东西。

 3、将下列句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1)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

 (2)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薄言捋之 2.薄言襭之

  【 文本研读 】

 整体感知

 1、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用语言概括 第一章:写出发去采摘芣苢的样子。

 第二章:描写开始采摘芣苢时的样子:掇、捋。

 第三章:写采摘的芣苢越来越多的情景:袺、襭。

 2、《芣苢》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答案] 全诗只有“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的变换运用,其余文字均无改变,全诗重章复沓,在看起来很单调的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更好地表达了情绪与情感 问题探究

 1、诗中“采、有、掇、捋、袺、襭”这六个字的顺序可以更换吗?试结合诗歌分析原因。

 不能。

 这首诗用词连贯,是按劳动情景的推进来写的。人们从一开始的呼朋引伴“采之” “有之”,拉开了劳动的序幕,之后,到一片片“掇之”,一把把“捋之”,再到手提衣襟“袺之”,披起衣襟“襭之”,这是一个由少到多、由慢到快的完整劳动过程,即越采越多,直至满载而归,所以顺序不能更换。

 2、这首诗虽然简单但细节描写非常典型,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效果?试结合诗歌加以分析。

 这首诗的细节描写从动词的精彩运用中体现出来。对采摘的过程,诗歌分别运用了“采、有、掇、捋、袺、襭”这 6 个动词,概括地描写了整个采摘过程,精练而不烦琐。

 ①展现了特写式的劳动动作美。

 这 6 个动词,每一个都抓住了采摘过程中最精彩的环节,把隐藏在生活中的美清晰地呈现出来,将一瞬间的动作用文字定格成经典,将动作中的细节美展现得细致丰富。每一个动作就如同摄影里的特写,让人清晰难忘。劳动者从日常的劳动中发现美,并吟出了一首热情洋溢的诗。这说明在他们看来,劳动不是枯燥乏味的,也不是简单麻木的,而是充满乐趣的。

 ②展现了内容丰富的劳动过程美。

 诗歌通过“采、有、掇、捋、袺、襭”来概括采摘芣苢的全过程,这 6 个动作合起来就是一套完整的动作,看起来层层递进、有条不紊,非常连贯流畅。当几个单独的动作聚在一起进行系统内部优化之后,采摘的过程就变成了一场用肢体表达艺术的活动,把日常的劳动升华成行为的艺术。先民们对劳动的熟练程度,给人一种游刃有余的美。原本生长于草野的车前草,经过劳动者的几道工序就成了盘中餐或者是治病的药,是对先民改造力的生动体现。

 ③体现了先民快乐幸福的生活感情。

 采摘芣苢的人是当时的劳动者,即生活在下层的劳动人民。在周朝实行“井田制”,劳动人民生产所得的很大部分要上交给贵族阶层。再加上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也仅仅是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能保证最基本的吃穿需求就是最大的幸福,但是留给自己的粮食是有限的,他们也会采摘野菜来充饥。芣苢既是有食用价值的野草,也是能治病的药材。

 因此,当他们看到既能填饱肚子又能治病的共苦,心情是愉悦的、欣喜的。他们看到了生存下去的希望,于是便哼着这首歌,将草丛中的芣苢采了又采。因为这样的劳动成果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所以他们唱的诗歌是让人感到快乐幸福的。

 3、这首《芣苢》,语言简练生动,描写形象传神,章句复沓回环,节奏鲜明有力。试结合全诗,分析体现了《诗经》的哪些艺术特色。

 ①赋的手法。

 本诗直接描写采摘芣苢的劳动,从劳动开始到结束,没有交代劳动者、起因、地点、环境、结果,没有刻意创作的意识,直接吟唱劳动的主题,就事唱事。

 ②重章叠句。

 重章叠句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本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字交替变动,其余全是重叠,看似单调重叠复沓,实则别有韵味。“采采”是一重叠词,“采采芣苢”"“薄言×之”反复咏唱,产生简洁明快、回环往复的韵律感,有音乐之美。这种回环往复的节奏又与反复的劳动动作和劳动效果谐和一致,形成融合无间、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

 ③丰富的想象空间。

 这首诗只写了采摘芣苢的过程,却没有交代采摘的背景、人物及行为动机等。主体的模糊性使这些空白留给读者丰富的审美空间和解读空间。于是,细节中的蛛丝马迹就激发读者进行揣摩并加以想象,然后创造出更具体形象的美。读罢诗歌,人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三三两两、三五成群的女子,在平原旷野上你追我赶、群歌互答,同时又不忘采摘芣苢的欢快劳动场景。

 4、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芣苢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答案]妇女们采集芣苢的劳作过程是在重章叠唱的旋律里,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采”是总体描写,“采采”的反复叠唱,有着音乐美感,也体现着妇女们呼朋引伴,轻松欢乐的情调。“有”唱出了获取的愿望,也似乎传递着发现芣苢的信息。接下来的四个动词恰是一个完整的劳作过程。“掇”,一片片、一棵棵地摘取、拾取;“捋”,由少而多,进而成把地握取;“袺”,把成把握取的芣苢放到手持的衣角里;“襭”,把装满芣苢的衣襟掖在腰带间。整个劳作过程描绘得自然流畅,完整有序。

推荐访问:学习 芣苢 《芣苢》学习案 《芣苢》课件

十九范文网 www.ib19.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十九范文网 版权所有

Top